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中图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公开课PPT课件_0

中图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公开课PPT课件_0

是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良好 开端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 要求改变经济落后 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 最严重的挫折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国民经 济调整
“文化 大革命”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随堂训练
1966年5月毁文物
红卫兵运动
批斗“走资派”
批斗彭德怀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 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 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 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 众路线运动
相关链接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相关链接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 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 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 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 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说一说你觉得文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 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教 训和启示?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尊敬的专家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的是《艰难探索中的曲折》一课,针对本课的说课,我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因为它承接了第一单元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内容,又开启了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图示、多媒体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为中共八大是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党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课件(共23张PPT)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课件(共23张PPT)

看了这些插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大跃进” 运 动的看法。
“ 大 跃 进 时 期 浮 夸 风 的 宣 传 画 ”
浮 夸 风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3、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社会主 义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我们应该吸取什 么教训? 经济建设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9) 1、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 2、意义: 是正确的,为社会主义的发展 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指导思想: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大跃进”(表现: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 农业:放高产“卫星”,对农作物的产量
估计严重浮夸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P37 2、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成果P37
四、“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 估计过于严重 2、开始标志:
1966年5月
中共中央发出
《五一六通知》
“文革”时期的海报
红卫兵
红卫兵运动
破“四旧”
抄家、打人、砸物
被 破 坏 的 佛 像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三、必须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砸毁清华园牌坊 被破坏的故宫大门
批斗刘少奇
批斗彭德怀
被批斗的文化人
3、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1)后果:
出现“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老同志对极左思潮的抗争
谭震林:“你们的目的,就 是要整掉老干部,把老干 部一个一个打光。”“砍脑 袋,坐监牢,开除党籍, 也要斗争到底!”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2)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2)

课堂检测: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因为这次会议(A)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8年中共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下列不包含其中的是( C )
A、鼓足干劲 B、力争上游 C、和谐发展 D、多快好省
2、标志:( 中共八大的召开 )时间(1956年 ),地点( 北京 )
3、主要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式,分析了国内的
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意义: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的良好开端。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 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 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自主学习:
思考: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 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 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 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 好开端




中共八大的召开 时间:1956年9月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主要内容: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 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业国。 作用: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了道 路
二、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项目 粮食(亿公斤) 棉花(万担) 油料(万担) 生猪存栏数(万头) 1957年 1950.5 3280 7542 14590 1960年 下降(%) 1435 2126 3405 8227 26.4 35.2 54.9 43.6
报告
四、文化大革命


1、原因: 2、时间:1966-1976 3、主要事件: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二月逆流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
艰 辛 探 索 中 的 曲 折
第 5 课
学习目标



1、了解1956-197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时所发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等基本事实。 2、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当时出现错误的原因 及其危害,客观地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认识到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 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1、原因
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思想理论准备
2、指导思想: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
3、表现:
农业上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引发各级干部
浮夸风社
说一说:
对上图,你有何看法?
“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工农业生 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严重伤害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说明社会的发展必须结 合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能 单凭主观愿望,超出历史发展的阶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17)第二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17)第二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第7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良好开端: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2)重大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主观愿望是好的。

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两大失误运动:会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浪潮,成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造成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出现失误的原因:缺乏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不够,违背或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等。

启示或教训:⑴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立足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3)生产关系的改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4)经济建设要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3)国民经济调整: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1)背景:毛泽东错误估计国内形势;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3)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成为“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精美课件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精美课件
第5课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
1 2
3 4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文化大革命
中共八大
(1)时间、地点: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 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国民经济调整
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工农业生产造成 很大破坏,加 上当时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 严重困难。
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信阳地区的大 批农民饿死,称之为信阳事件。当时信阳地区 所属的18个县市,有15个县市出现了大批农民 非正常死亡。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 表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各界 群众 在天 安门 广场 集会, 庆祝 粉碎 “四 人帮” 的胜 叶剑英与华国锋在天安门城楼上 利
(5)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 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民经济调整
•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
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 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七千人大会
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结果
中共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探索,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八大路线未在实践中完全坚持下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

本课讲述了从1956 年至1966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为了探索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但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出现过挫折和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

这些错误,也给我们以深刻的提醒,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教训和借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就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1.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2.小组探讨、分析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3.列表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就。

说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科目:历史年级:八年级总课时数:备课时间:3.15教学重难点:一、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三、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课前预习:1、预习第5课。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使用新课导入目标出示预习反馈一、导入:同学们已经知道,“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没有历史先例课参照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

出示课题: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二、出示教学目标:(齐读)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三、预习反馈:(小组展示)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

中国八大后,我们大规模的全面展开。

2、八大召开的意义:八大制定的路线是准确的,提出了很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对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有长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为____________指明了方向。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5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3)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5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3)
课题:第5课艰难曲折的探索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课前准备
搜集课外资料,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
自学指导一
合作共研
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三
合作共研
当堂检测
观看视频,总结中共八大内容
自学课文后总结:
1.1956年北京
作用: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趋于稳定。
播放视频《中共八大》
引导自学一:
中共八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成果及意义?
想一想:
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
播放视频《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引导自学二:
二、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2.表现⑴运动: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的高速度,高潮是全国掀起了全民的群众运动。
⑵运动:特点是。
3.后果:违背客观,、、.
“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导致了--
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三、国民经济调整
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
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到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2.①主要矛盾②主要任务
3.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4.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观看视频后自学课文
小组交流后回答:
二、
1.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盲目求快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经济规律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1959 1961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新课讲知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新课讲知教案1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新课讲知教案【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

2.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能够认识到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3.能够明确我国在这段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取得了重大成就。

4.培养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5.提高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分析史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调查访问长辈,学习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的方法。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学习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

3.学习以各种形式展示具体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急于求成。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3.在这样的探索道路上,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4.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内容概况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第二单元主要反映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艰苦而曲折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失误和挫折。

第一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并不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但却是这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

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总路线和“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脱离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第二目详细介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目则介绍面对困难和失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1957-1965年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体现了曲折的发展。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课件: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3 (共28张PPT)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课件: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3 (共28张PPT)
请回忆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何时确立?
标志是什么?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新时期。对于年轻的新中国来说, 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艰 难 探 索 中 的 曲 折
第 课
5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纠正错误)
1.1960年,党中央制定《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 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2.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3.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
图表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说明国民经济经过调整,经济开始复苏, 工农交通运输等得到发展。国民经济的调 整,为进一步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积累了新的经验。
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时间:
内容:
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的主要标志: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 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9000万吨
工 业 : 大 炼 钢 铁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3000万吨
2.在“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许多 匪夷所思的现象。下列哪些信息是来自于 这一时期的?( )
①一个萝卜重千斤 ② 9000万人上山挖煤找矿 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④小姑娘坐在稻丛上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哪些严 重后果?为什么说这是探索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跃 进 产 量 高 !

[配套K12]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

[配套K12]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尊敬的专家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的是《艰难探索中的曲折》一课,针对本课的说课,我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因为它承接了第一单元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内容,又开启了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图示、多媒体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为中共八大是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党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
尊敬的专家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的是《艰难探索中的曲折》一课,针对本课的说课,我分为四个方面进行:
说教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因为它承接了第一单元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内容,又开启了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图示、多媒体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为中共八大是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党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也体现了这是我国的一个探索时期。

由于这段历史距现在久远,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充满好奇和渴望,而且自我意识很强。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他们具
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也能完成初步的资料整理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在本课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学生的祖辈们正值年轻时代,意气风发、全心全意为新中国的建设作贡献,采访他们,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

因此,老师指导的重点除了学生的活动过程准备外,还要引导学生挖掘课程内容,充分利用课外信息和课程资源。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何时确立?标志是什么?
温故而知新。

用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历史知识系统的形成。

讲授新课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本目虽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果,主要通过自主探究掌握。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5月)。

中共八大给社会主义建设开了个好头。

但是行进过程中仍然出现问题和偏差,改变了八大的既定方针。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教师引导质疑:当时中国的客观实际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否适宜?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正是在这种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此环节活动方式很多,本课采用以学生分组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

(1)分组探究。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访问长辈等,分组合作探究等活动。

(2)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设计问题。

教师予以指导、点评。

教师引导讨论你怎么看待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注意指导、纠正。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本目是小字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但是,本目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我们党能够正视自身的错误及时纠正,使同学们更加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因此还是应该适当加以讲授)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1957-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示意图》,了解经济恢复发展情况。

同时教给学生分析统计资料的方法:(1)找出各种数据的变化规律。

(2)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3)从中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由学生畅谈学习本课后在知识、方法、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补充、总结。

通过课件呈现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运用历史歌谣便于学生记忆。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照课本把知识学会很容易,但如何会学很难一次做到,这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大下功夫。

本节常规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漫画、图片穿插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一切都动起来,动中学到知识,以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融洽。

问题讨论与小组合作都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争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散等创新思维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学习便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课史实和现实问题的联系不够。

这方面应再思考、再挖掘,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史鉴今、服务现实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