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在战国时期,宰相主要是负责辅佐国君的重要职位。

当时宰相的选任是通过考试选拔的,被称为“举贤”,而之后的选任宰相改为由国君根据他们的忠诚和能力来确定。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宰相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秦朝的宰相称为丞相,是秦始皇身边的最高长官。

丞相的权力非常大,他拥有决策政务和制定政策的权力,还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和财政事务。

然而,秦始皇死后,由于秦朝政权的不稳定,丞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最终宰相一职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性。

随着汉朝的建立,宰相的制度再度恢复。

西汉时期,宰相的称号改为丞相,宰相被任命为皇帝政务的重要顾问,负责政治决策和政治施政的工作。

丞相的职责包括监察百官,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处理国内外大事等。

此外,丞相还与皇帝进行每天的政务商议和各种会议,他的职权与皇帝几近平等。

到了隋唐时期,宰相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唐朝宰相是天下事务的第一责任人,拥有最高的权力。

宰相不仅具有权力,还拥有独特的特权,如专用府第和印信等等。

到了宋代,宋朝的宰相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

宋朝时期,宰相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削弱,宰相无法直接参与决策。

这是因为宋朝皇帝设立了机构,如枢密院和政务堂等,宰相的决策权被这些机构剥夺。

此外,宰相的任命和罢免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必须经过议政和上达道路等程序。

到了明清时期,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衰落。

明代首先废除了丞相这一制度,而设立了内阁,由首辅和各部尚书组成,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明代的首辅虽然与宰相在职权上类似,但其权力受到更多的限制。

清代则进一步削弱了首辅的权力,皇帝进一步强化了个人的集权,宰相的角色只是一个礼仪性的头衔。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选任到任命,再到废除的过程。

随着历代封建政权的兴衰更替,宰相的地位和权力也随之变化。

总的来说,宰相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国家的重要决策者和政治顾问,对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秦朝。

宰相是国家政权中的最高官员,拥有极高的权力。

宰相制度的演变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秦朝、西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朝。

在秦朝,宰相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国家的政务和军事。

然而,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宰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宰相的地位逐渐丧失。

西汉时期,宰相的角色重新被强化。

西汉设立了丞相一职,丞相是皇帝的重要顾问,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丞相具有太尉、司徒、司空等官职的掌握权,他在政务上具有相当大的权力,成为了皇帝的有力助手。

然而,在西汉后期,宰相的权力也逐渐下降,地方豪强的势力逐渐抬头,宰相的声望逐渐被削弱。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的地位再次得到加强。

在这个时候,由于政权的分裂,宰相成为各个政权统治的实质性大权。

宰相执掌国家政务,处理重要的军事和外交事务。

北魏时期设立的侍中一职,成为了宰相的次要助手,共同负责国家决策。

然而,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宰相的地位也不断受到削弱。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宰相制度在唐朝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和巩固。

唐朝建立了官僚体制,设立了"宰相"和"宰相"两个重要职位。

宰相和宰相各负其责,在政务和军事上形成了相对分工的模式。

唐朝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顶峰,宰相成为了皇帝的重要幕僚和左膀右臂。

然而,随着唐朝的瓦解,宰相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宰相的地位大幅度下降。

到了宋代,政治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宰相的角色逐渐弱化。

到了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几乎完全废除,权力被皇帝直接集中掌握。

总的来说,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明,宰相的地位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宰相制度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但也遭遇了衰落和废除的命运。

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政务和军事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

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

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引言历代中国的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丞相是朝廷的首席宰相,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历史的演进,丞相制度也经历了许多变迁。

本文将对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起源和初期发展1.起源于秦朝:丞相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始于秦始皇时期。

2.郡国制度下的丞相:最初的丞相多由郡国大夫充任,负责处理地方事务。

汉朝的丞相1.西汉初期的丞相制度:丞相的职位仍然由地方大夫担任,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朝政。

2.司马迁的丞相改革:司马迁上表建议设置三公九卿,对丞相制度做出了一定改革。

3.窦宪的丞相制度改革:窦宪进一步完善了丞相制度,将丞相职位从地方大夫中选拔,提高了丞相的地位和权力。

汉武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度1.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后改为大将军)。

2.九卿:太仆、太傅、太尉、司徒、司马、司空、太常、大理、御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丞相制度1.曹魏时期的丞相制度:曹魏时期设立了丞相职位,并加强了丞相的权力。

2.世袭丞相制度: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世袭丞相制度,许多丞相职位成为世家的世袭官职。

魏晋丞相的权力演变1.曹魏初期的丞相权力:丞相主要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朝政,并参与决策。

2.曹魏后期丞相的权力削弱:曹魏时期丞相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削弱,丞相地位日益边缘化。

3.隋朝的重用丞相:隋朝重视丞相的作用,加强了丞相的权力,丞相成为权臣之一。

唐宋时期的丞相制度1.唐初的丞相制度:唐初设立了宰相职位,负责处理朝政,称为宰相。

2.唐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丞相的权力达到顶峰,宰相龙图阁参军李吉甫开创了贞观之治。

3.宋朝的丞相制度:宋朝继承了唐朝的宰相制度,称为丞相,职责类似于唐朝。

4.宋朝丞相的兼任情况:宋朝丞相常常兼任其他重要职位,如枢密使、签书枢密院事等。

宋朝丞相制度的变革1.宋太宗时期的丞相制度改革:太宗下令丞相按次序值勤,加强了丞相的权力。

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一、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新唐书·百官志》“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宰相,只是一个通称,历代各有名称。

宰相制度起源于商朝,“尹”,正也,王委之以正天下,职掌与“相”接近,地位显赫。

周朝辅佐周王的是太宰,总揽一切政务,是政府机构的首脑。

春秋时期各国有相,身份为卿,相权也即为卿权,属于宗法贵族政治的范畴,各国名称各异,秦为庶长,楚为令尹,晋、鲁、郑也都有上卿执政,这是卿权势力强大的表现。

战国时,七国之中,只有楚国沿用春秋官制,仍称令尹,其它各国都设置相位,丞相权力极大,《荀子·王霸篇》:“相者,论列为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饬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吕氏春秋·举难篇》:“相也者,百官之长也。

”相的职位虽然显赫,但非世袭,没有封邑,而由国王任意任免。

当时有三种类型的相:布衣之相、作为高级外交官的相、贵族之相。

这个时候,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体制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第一,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三公制秦: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起源于战国时秦国,秦武王二年,置丞相,上承天子之命,下为百官之长。

秦始皇建立秦国后,成为正式的官称。

秦为一相制,唐朝杜佑《通典》:“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

置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三者不是并列的。

《汉书·百官表》云:丞相是金印紫绶,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并且很明确地说:“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

”可见,御史大夫是卿,不是公。

俸禄也不同,秦丞相俸禄为万石,御史大夫为二千石,因此,秦宰相制度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官职,但没有三公。

丞相职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军国政务,权力很大,“宰相之职,无所不统”,“事无大小,辄决于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1.【问题】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答案】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设宰相(宰辅)辅佐君主总理国家政务的制度。

它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产物。

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

“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为“辅佐”、“襄助”之意,后引伸为辅助君主管理政事者。

最初称担任君主朝聘宴享者或代表君主出使外国者为傧相。

后来则称辅助君主总理政务的最高执政官为相。

形成与确立宰相一职是由商、周的家臣宰职演变而来。

商、周时期,实行以王为首的等级贵族联合专政政治制度,由巫史和公卿等贵族辅佐君王,担任君王的顾问,参与决策,协助管理国事,握有很大实权,但他们职位世袭,君王不能随意更换,难以支配。

于是,君王往往以掌管王室事务的宰臣为亲信。

他们是君王的家臣,地位较低,大部分出身于奴仆。

后来这些宰臣逐步超出原有的职掌而经常参与政务活动。

春秋以后,王室衰微,世卿世禄制日渐破败,诸侯国君斗争日益激烈。

一些国君为使国家富强和抑制贵族擅权,便起用地位较低的家臣和有才能的士大夫管理国家政务,取代世卿,如齐桓公任用出身低贱的管仲总理国政。

此后,春秋各国陆续设置相职,但各国相职的官称不一,楚国称“令尹”,宋国称“大尹”,吴国称“太宰”,齐国称“相”。

战国时,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体的形成,各大国普遍建立宰相制。

魏、韩、赵的相职均称“相邦”,楚国仍称“令尹”。

由于相职协助君主宰制万端,故战国时,“宰相”成为这类官职的通称。

秦国受三晋的影响,置相较晚,商鞅由魏入秦,始为左庶长,后升大良造,虽未称相,但其地位相当于三晋的相邦,史称“商鞅相秦”。

最早记载的秦相是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以张仪为相。

秦武王改置左、右丞相,以右相居首。

“丞”为辅佐之意,与“承”相通,又有承受之意。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位尊势隆,但并非世袭,而由国王任免,不享有封邑。

秦统一六国后,仍分置左、右丞相,宦官担任的称“中丞相”。

传统政治中相权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

传统政治中相权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

焦点透视437传统政治中相权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何云标(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西安市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在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此长彼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笔者详细分析了相权演变的基本过程,并对演变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皇帝本人的期望并极力推行之,同时知识分子的摇旗呐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相权;演变规律;演变原因一、相权演变过程(一)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但当时各国称呼并不统一,如宰相、丞相、相邦等。

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宰相之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式创立宰相制度。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秦朝初建,实行的是一相制,后来也曾置左、右二丞相。

御史大夫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其地位与丞相一样。

(二)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大调整汉承秦制。

汉高祖和汉惠帝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的萧何、曹参为丞相。

丞相的权力迅速膨胀,“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1。

当时的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掌握着朝廷的行政实权,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凸显,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原则是,皇权不断集中,而相权不断被分割。

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分割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特征。

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形成了“中朝”和“外朝”。

“中朝”也称“内朝”,主要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重要政事往往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

“中朝”逐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其实际职能逐渐退居到执行的地位。

这样就将丞相拥有的决策、行政两大权力分解开来,从而形成中枢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

(三)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决策权和行政权分开后,国家治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

试述我国帝制时代的宰辅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试述我国帝制时代的宰辅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试述我国帝制时代的宰辅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帝制时代的宰辅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君主的权力总的趋势是不断集中和加强,辅政制度则是不断变化的,辅政的权力总的趋势是不断被削弱和分散。

综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宰相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1)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君主的权力这一根主轴进行的。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出令决断之权直接归君主独掌,辅政的工作仅限于秉承君主的旨意,贯彻君主的意图以助理万机。

由于全国事务纷繁,君主事实上是不可能事必亲躬,也不可能亲拟诏敕,亲传口谕,必须借助辅政部门来完成草制、传宣诏令、承传处理各方面送来的章奏,这些工作本来都是君主权力的体现,但操作在辅政人员手中,就难免出现篡窃君权的危机。

一是有野心的辅政可能会利用这些工作之便,虚君擅权;二是庸庸碌碌、尸位素餐的辅政有充分的条件来搪塞职责,欺上瞒下。

这两种危险的存在,使一些君主寝食难安。

随着君主专制程度的不断提高,君主在牢牢控制出令决断权的同时,尽量把草拟诏救、传宣诏令、批阅奏章等重要工作交给自己的亲信,也就出现“臣仆用事”的现象。

(2)在宰辅制度演变的过程中,君主的权力的总趋势是不断集中和加强,辅政制度不断变化,辅政的权力总的趋势是不断被削弱和分散。

皇帝不断从宰相手中削夺权力,宰相的权力由大变小,逐渐丧失原有的决策、议政权力,变为只有执行权力的普通机构。

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宰相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的诏书和面谕办事。

皇帝的诏书由内廷机构转送到相府,宰相收到诏书后,应该核对此诏书是否符合法律、制度,尤其是祖制。

对符合者,便由宰相签署,交府员负责分发,或交付给有关政务部门,或转送地方政府去实施。

如果认为不符合制度或当前形势,则可以封驳,请皇帝再加考虑,甚至对皇帝进行谏诤。

宰相平时以章奏汇报政务,也可以在定期朝见皇帝时直接请示。

凡军国大政,高级官员的任免,都要请示皇帝批准,对皇帝认为应该商酌之事,宰相须按照指定的范围,主持大小不同的朝议或集议,提出意见供皇帝参考。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

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

在史书中,这个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

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天子分封他的宗族成员后,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天子只管辖王畿地区,诸侯国对天子没有交税的义务,中央的财政开支靠王畿地区提供,诸侯国仅仅上贡,交一些土特产品;再就是军事义务,遇有战争,天子能够借用诸侯国的军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关系。

在西周以前那种政治形态下,不可能产生宰相制度,所谓国家实际上是大家族,天子就是大家族的首领,身边只需要少量家族重要成员和近亲协助处理事务即可,真正核心的行政运转体系在卿大夫那里,具体权力是在家臣手中,家臣是处理家族事务的总管。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形态下,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一个很系统的中央管理体系,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宰相制度,但行政权力的萌芽和后来的中央政府的萌芽都能够追溯到这个时期的家臣制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1)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形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主、世卿世禄为辅的政治体制。

(2)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冲击,乡里制度、郡县制开始建立,形成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体制。

(3)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为适合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各国招贤纳士,选贤用能,一批贤相名宰应运而生,活跃在周秦之际社会剧变的历史舞台上。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测试

第一课同步测试1.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D.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主要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 通过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来强化王权B. 通过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周王对地方的控制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3.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时期,天子控制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了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商与西周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别是()A. 王畿所在方位B. 诸侯权力范围C. 王位产生方式D. 封国面积大小4.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5.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 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 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 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D. 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6.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

这一调整的实质是()A. 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 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 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7.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 考点2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明初废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 到中央,宰相职权扩大。 (2)根本原因:明太祖认为 丞相制度 妨碍皇权的高 度集中。 (3)直接原因:丞相 胡惟庸 擅权专恣,骄横跋扈。 2.经过: (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废除 中书省 和丞相,权分 六部 ,直接对皇 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废除, 君主专制 达到新的高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沿用内阁,置六部,负责 奏章票拟 ;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 军国机要 。 2.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南书房 , 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 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 皇帝。 3.雍正帝时,为办理 西北军务 ,又设置 军机 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大臣,每日与皇帝商议军 国大事。他们完全听命于 皇帝 ,军政大权完全集 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五、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处理, 政务繁多。 2.确立: (1)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于是设 殿阁大 学士 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选 翰林院 官员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正式确立 内阁 制度。 3.发展: (1)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的 票拟权 。
(2)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变成内阁下属。
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 兵强将,充实中央 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负责监督; 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 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 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 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 行省 制度,它的创立,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省制 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进行 管理。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史家论及汉代宰相制度变化,大凡都追溯到汉武帝在位之时,而归因于君权、相权之矛盾[1]。

事实是否如此我以为不然。

一公元前128年,谋士徐乐与汉武帝谈论为政之道时说:“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

陈涉……偏袒大呼,天下从风……。

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故贤主……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2]。

这里,徐乐重点在提醒武帝减轻赋税、徭役,以防止和消弭农民起义;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吴楚之乱不过举为陪衬,至于君权、相权的矛盾则只字未提。

与徐乐同时上书、召见、封官的主父偃、严安,为武帝所划各策也同样没有涉及君权、相权关系。

如果主、相之间争夺权力,武帝确系有意用左右近臣削弱相权,善于见风使舵、迎合君主心意的主父偃之流能对这个问题不置一词吗这就从反面证明,汉初七十年君权、相权之间没有什么重大矛盾,所以当时的政治家并未予以注意。

汉武帝的政策、法令也没有反映这方面的问题。

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言,当时重点在防范和削弱诸侯王。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诸侯王莫不悲怨”[3]。

为此颁布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

它们均以律、令形式,作为长久适用的规范、措施出现,而非尚在摸索中的一时权宜之计。

宰相制度的变化则不同。

汉武帝虽然处死过丞相,贬黜过御史大夫,却从未颁布过一条律令改革整个制度。

许多事实表明,自汉初以来,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相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曹参为相国,政尚清静无为,惠帝“怪相国不治事”,让参子曹窋质问他为何“无所请事”《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惠帝、吕后时一度仿秦制,丞相分左右。

文帝初,右丞相周勃辞职,文帝竟让陈平“专为一丞相”,此后西汉一直沿用不改[4]。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罢太尉官,属丞相”。

后代基本沿用[5]。

文帝曾命丞相灌婴率军八万五千击匈奴;武帝曾命丞相刘屈氂率大军平定戾太子叛乱。

宰相制度集结

宰相制度集结

浅析西汉初期宰相制度自古以来丞相便被认为是百官之长,地位仅次于皇帝,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职责最重要的官员。

若以字义而言则丞、相皆副贰之意,则丞相即副天子也(1),也就是说丞相是天子的副官,承受皇帝的命令并且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因此《汉书.百官公卿表》说:丞相乃是“掌承天子,助理万机”之政府要员。

丞相官职起源于战国,秦武王最先设置,在此之前一般称之为相,秦朝建立后设左右两相也就是正相和副相之分,秦以左为上则左相为正相。

汉承秦制,但以右为上,然汉一般只设一相当然就无所谓左右了。

汉初丞相多为封侯阶级,地位显尊。

当时的宰相有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灌婴、张苍等皆为军人并封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曾指出汉初宰相“显为军人阶级所独占。

武帝始相公孙弘”以及“非封侯不拜相”由此可见汉初宰相多为功臣直到汉武帝时才打破了军人阶级独占宰相职位的局面并渐渐转向为文治政府(士人政府)。

到了“昭、宣以下,非儒者绝不能居相列”2】汉初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但到了后期便有所变化,(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丞相称三公,汉哀帝时则以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为三公,东汉光武帝时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些改变则反映了相权与皇权的冲突以及最终相权的削弱衰落)这是政府里最高级别的官,丞相管理行政是文官之首,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为副相是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执掌监察大权。

然三公里太尉罢置无常,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军权是最为皇上所担心的,太尉一职设置更多的是由于军事需要,一旦战争结束便立即废除。

即使设置但也不会掌实权;太尉周勃为诛诸吕欲入北军(京师卫队)军营却无法进入;直到纪通协助拿了军符;假称有皇帝命令方才进入军营夺去了军权,由此可见太尉实质上在多数情况下只是虚位而已。

因此汉初最高行政长官乃是丞相。

丞相在汉初时其权利之大,当时全国政务都要汇集到丞相,而并不是归属皇帝。

丞相有一个秘书部也就是当时的十三曹;那时的一个曹等于现在的一个司;而且这十三曹的官吏由宰相自行征辟。

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1)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2)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1)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

(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1)措施: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内容: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2)影响: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1)内容:①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代所沿袭。

4.北宋(1)内容:①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1)内容:①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收稿日期]!""#$%"$"&[个人简历]魏晓巍(%&’&$),男,河北衡水人,南昌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钟卫华(%&’($),女,江西南康人,南昌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魏晓巍钟卫华(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摘要]宰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构和名称因朝代的不同而不同。

古代宰相制度演变有以下特征:宰相职位的非世袭性;宰相之权的非独占性;宰相机构和名称的非固定性;宰相参与决策,以辅佐天子为己任;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围绕皇权进行等。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一是由于皇权与相权之争;二是由于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统治效益及质量,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宰相制度做出一些改革。

[关键词]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特征;原因[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宰相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宰相职责主要是辅佐皇帝和参谋决定国家大事,其职责之重,素有“百官之首”之称。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一、古代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即宰相,为百官之长。

秦代宰相亦称丞相或相国、国相。

西汉沿置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

西汉末年,改宰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为三公,亦称三司。

东汉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西汉武帝时,为防止臣下专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庶政,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则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长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宰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宰相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当时名称不固定,职权也并不显赫。

春秋站国时期,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其中,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宰相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创立宰相制度。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秦朝初建,实行的是一相制,后来也曾置左、右二丞相。

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撑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其地位与丞相一样。

但秦始皇并未任命过太尉,而是自掌军权。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汉承秦制。

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

丞相的权力迅速膨胀。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丞相的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当时的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丞相“位高权重”,构成对君权的威胁。

汉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

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分割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汉武帝时,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形成了“中朝”和“外朝”。

“中朝”也称“内朝”,主要由皇帝左右原亲信近臣组成,重要政事往往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中朝”逐渐成为中央实际的决策机构。

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其实际职能逐渐退居到执行的地位。

这样,汉武帝将丞相拥有的决策、行政两大权力分解开来,从而形成中枢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这种做法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3
第三节两晋的 门下省
4
第四节南朝的 门下省
5
第五节北朝的 门下省
第一节西汉的中书 第二节魏晋的中书省
第三节南朝的中书省 第四节北朝的中书省
作者介绍
祝总斌(1930年1月13日-2022年7月8日),江苏苏州人,中国**党员,历史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生前 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949年,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后留校任教。1953年,调中央政法干部学校任教。 1954年7月,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1972年,转入历史学系任教。1998年,离休。祝总斌在秦汉魏晋南北朝 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法制史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2022年7月8日,祝总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 岁。
精彩摘录
我认为,根据我国两千多年的宰相历史,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即必须拥有议政权,以及必须拥 有监督百官执行的权力。
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除了辽代之外,“宰相”一直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 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从来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不但两汉的宰相是固定的,始终是三公;而且魏晋南北朝的宰相也有“常官”,始终是尚书令、仆射或录尚 书事(虽然权力大小在量上有变化)
感谢观看
宰、相之名分别见于殷周及春秋之时,1但连称则始于战国。
目录分析
第二节两汉魏晋南 北朝的宰相权力及 其有时受侵夺的实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两汉魏晋南 北朝宰相制度变化
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三公的职权
第一节三公的称呼 和特点
第三节三公的属官
第一节绥和元 年的改制—— 三公鼎立制度
的建立
第二节东汉三 公鼎立制度采 用、坚持的原 因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图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古代史上,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成熟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朝代主要行政制度及其职权划分变化趋势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即在中央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就是三公。

三公以下设诸卿,分掌具体政务皇权逐渐加强相权日益削弱隋唐确立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期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

三省是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的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是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北宋在中央,分散宰相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这样,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有皇帝总揽大权。

在军事上,将中央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和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此外,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朝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清朝初年,中央政权机构大体上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康熙亲政以后,设南书房,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李荣华(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系,江西南昌330047)摘要: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

两汉时尚书台职权大增,逐渐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初步形成,经隋朝的发展,在唐初走向了成熟。

经五代十国至北宋,二府三司制最终确立。

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

明初废丞相,不久设内阁辅政。

明清内阁有名无实。

宰相制度演变具有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不断压抑相权以加强皇权、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分权后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的特点。

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在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宰相;宰相制度;演变;实质分析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

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

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从秦朝的确立到清朝的结束,与封建社会相始终,历时二千余年,经历了由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的发展演变、由独任型到群任型再到兼任型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

秦始皇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为宰相之职位。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是政务官。

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百官及掌管群臣章奏,是副丞相。

太尉主管军事行政,仅是没有实职的高级爵位,且不常置,是事务官。

因为御史大夫为皇帝的耳目、宰相的助手,所以实际上丞相才是真正的宰相之任。

因此秦朝实际上实行的是丞相制。

丞相、御史大夫分别开府,在府内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位高,权力大。

刘邦建西汉,承秦旧制。

西汉初只设置丞相作为宰相官职,后设相国或左右丞相。

设相国就不再设丞相,因为常把德高望重的丞相加尊为相国。

汉武帝时设位高职虚的大司马,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公,都是宰相。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读后感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读后感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读后感祝x教授所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是近年史学界出现的又一部力作。

宰相及其机构是中国古代国家机器的核心与枢纽。

不断发展、变化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界对此历来十分重视,但往往停留在粗线条的理解上,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

特别是汉唐之际的宰相制度,连哪些官职是宰相、哪些部门是宰相机构,都众说纷纭,在细节内容上更存在许多模糊和错误的看法。

祝先生此书将这项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

两汉魏晋南北朝是宰相制度由三公制向三省制过渡的时期。

后人研究这一过程,大多根据隋唐三省分权“并相”的特点,追溯三省操权之始和权重之时,以求三省成为宰相的上限,并每每将萌芽形态夸大为成熟形态,将一时的现象混同于稳定的制度,将君权的引申即近臣、佞幸之权误认为相权。

于是有东汉以降的尚书长官是宰相、魏晋的中书长官是宰相、北朝的门下长官是宰相、南朝的中书舍人是宰相以及“魏晋以来,宰相……无有常官”等说法。

关于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则大多从最高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着眼,用君主与宰相的权力之争加以解释,认为“君主感到相权发展过重,‘威胁’自己,于是有意采取措施,削夺相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制度的变化”。

祝先生在《前言》中首先从理论上和史实上分析了传统说法的矛盾,进而从宰相权力的基本内容出发,提出判定是否宰相的标准应包括两项条件,即宰相必须拥有“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二者“缺一不可”。

并指出,“古代官吏和后代学者往往重视第一个条件,而忽视第二个条件,从而造成宰相称谓上许多混乱”。

又从更高角度着眼,指出“在最高封建统治集团中,君主、宰相是不可或缺的。

君主固然最重要,但如果缺了宰相,对国家的治理便无法有效地进行”。

以上是本书立论的基本角度,同旧说相比,显然更加全面,也更具普遍意义,不仅可用来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宰相制度,对研究其他时代的宰相历史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上述角度出发,全书正文对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等官职和机构的名称、职权、发展过程、相互关系、变化原因等问题,逐一进行详细深入的考证和论述,并多有创获和突破。

西汉丞相职权弱化刍议

西汉丞相职权弱化刍议

032史海钩沉西汉丞相职权弱化刍议春秋之前,文武合一;战国之后,开始出现了将相分职。

此后,相为文官之首,将为武职之长。

[1]丞相,作为官职名称,始于公元前309年时的秦国。

《史记·秦本纪》载: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2]209秦统一六国后,丞相职位得以沿袭,并逐渐演变为“百官之长”,汉初因之。

就西汉丞相职权弱化问题而言,学人多有论说,如陈锋、曾小华、张久星等将相权置于帝制背景下进行探讨,并得出“皇权逐步趋强、相权步步趋弱”的总体趋势。

但这些文章对相权弱化的原因均没有进行透彻分析。

劳干、李宜春、崔丽芳、王明德、罗义俊等内朝的视角论证了西汉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认为武帝设立内朝的目的就是裁抑侵夺相权,扩张强化皇权,然这些文章着重于内朝有关方面的论述,而对西汉相权弱化探究较浅。

对西汉宰相制度论述较为权威的,当属《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一文,但作者祝总斌认为西汉宰相制度的变化并不是缘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是形势之需,其立意、主旨均与本文迥异。

综上所论,可以得出西汉丞相职权弱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论者较少,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献和出土简帛的解读,对西汉丞相职权弱化做些新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西汉丞相职权变迁西汉王朝承秦之制。

初置丞相一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丞相为相国。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又改相国为丞相,且分左右,由两人分任。

汉初以右为尊,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78年),复置丞相一人,成帝、哀帝时期,丞相人数又有变化。

然西汉王朝,丞相不仅人数有着变化,而且职权也在不断调整中。

高祖刘邦至武帝初年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职责更是无所不包,举凡国家的一切方针大计,天子掌控的范围,丞相无不有其权力。

丞相直接于天子,五日一朝,若有政事,具奏以闻,奏则必获许可。

平时便宜行事,天子亦并不干预。

所以丞相施政行事代表着整个朝廷,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政府首领,近是副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1)史家论及汉代宰相制度变化,大凡都追溯到汉武帝在位之时,而归因于君权、相权之矛盾[1]。

事实是否如此我以为不然。

公元前128年,谋士徐乐与汉武帝谈论为政之道时说:“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

陈涉……偏袒大呼,天下从风……。

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故贤主……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 [2]。

这里,徐乐重点在提醒武帝减轻赋税、徭役,以防止和消弭农民起义;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吴楚之乱不过举为陪衬,至于君权、相权的矛盾则只字未提。

与徐乐同时上书、召见、封官的主父偃、严安,为武帝所划各策也同样没有涉及君权、相权关系。

如果主、相之间争夺权力,武帝确系有意用左右近臣削弱相权,善于见风使舵、迎合君主心意的主父偃之流能对这个问题不置一词吗这就从反面证明,汉初七十年君权、相权之间没有什么重大矛盾,所以当时的政治家并未予以注意。

汉武帝的政策、法令也没有反映这方面的问题。

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言,当时重点在防范和削弱诸侯王。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诸侯王莫不悲怨”[3]。

为此颁布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

它们均以律、令形式,作为长久适用的规范、措施出现,而非尚在摸索中的一时权宜之计。

宰相制度的变化则不同。

汉武帝虽然处死过丞相,贬黜过御史大夫,却从未颁布过一条律令改革整个制度。

许多事实表明,自汉初以来,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相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曹参为相国,政尚清静无为,惠帝“怪相国不治事”,让参子曹窋质问他为何所请事”“无《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惠帝、吕后时一度仿秦制,丞相分左右。

文帝初,右丞相周勃辞职,文帝竟让陈平“专为一丞相”,此后西汉一直沿用不改[4]。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罢太尉官,属丞相”。

后代基本沿用[5]。

文帝曾命丞相灌婴率军八万五千击匈奴; 武帝曾命丞相刘屈氂率大军平定戾太子叛乱。

证明丞相掌握兵权,集文武大权于一身。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以上史实,用汉初以来君权、相权矛盾逐步尖锐,皇帝处心积虑想改革旧制,削弱相权的观点是很难解释得通的。

当然,也有一些事例表面看来似乎有利于上述观点,可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它们并不属于相权过大,与君权冲突的性质。

其一是汉景帝与丞相周亚夫的矛盾。

据《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本来景帝很器重周亚夫,后来所以失和,原因有二:一是景帝废太子荣,周亚夫固争不得,景帝“由此疏之”;二是匈奴王徐卢等六人降汉,景帝“欲侯之以劝后” 周亚夫反对又未成,“因谢病”,被免相。

这两件事本属不同政见之争。

周亚夫力谏,并非相权膨胀,相反,正好符合建立宰相制度,要求宰相对皇帝做出的重大决策进行谏铮的精神。

另一面,景帝否决周亚夫之议,也是君主专制下宰相制度所允许的。

如果两人都有度量,关系本不该受到影响。

然而不幸两人度量狭窄,周亚夫竟愤而“谢病”,景帝借口将他打击致死。

很明显,景帝所恼火的不是丞相权力的大小,而是周亚夫固执己见,触犯皇帝尊严。

正因如此,他虽打击周亚夫,却丝毫没有想到要调整制度,削弱新上任丞相的权力。

这固然也是君臣之间的一种矛盾,但和制度上的君相权力之争却不是一回事。

其二是汉武帝与丞相田蚡的矛盾。

此事见于《史记》卷—百七《武安侯列传》。

田蚡“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这是常被引用作为君权、相权矛盾尖锐的史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好儒术,与武帝气味相投。

虽因武帝祖母窦太后好黄老,一度免田蚡太尉职,但窦太后一死,武帝立即起用他为丞相。

他也以武帝之“肺腑”自居<武帝对他“所言皆听”,甚至他贪得无厌,“请考工地益宅”时,也只说了句“君何不遂取武库” 的气话了事,并不深究。

第二,田蚡作为丞相荐人为二千石官,从制度上说并未越权[6]。

由于此故,在所荐人中即便有个别的起家至二千石,也谈不上“权移主上”。

司马迁这么形容,大概是对田蚡奏事太久,荐人太多所用的一句夸张之词,不能理解得太实⑺。

第三,至于武帝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从上下文及后来二人关系分析,恐怕并非嫌田蚡权重,而是因为主相二人议事,田蚡“坐语移日”,武帝心情烦燥,而有上语。

如果嫌他权重,就不必“所言皆听”。

当时武帝二十多岁,即位已五年,早在此事之前已让左右近臣与大臣辩论政事,否决过田蚡意见,则这时对田蚡不驳,应推定是建议符合其心意。

如果武帝最后两句话是针对“权移主上”而发,则此后应逐步限制田蚡权力;而田蚡看到武帝发火亦当收敛一些。

然而田蚡却进一步摆丞相威风,“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甚至“请考工地益宅”。

在与魏其侯窦婴、前中郎将灌夫有隙后,又向武帝控告灌夫,“请案”,而武帝竟回答“此丞相事,何请!”可证二人关系到这时为止还是融洽的。

史书记二人不和始于田蚡陷害窦婴、灌夫致死,所谓“上自婴、夫事时不直蚡”云云[8],反证在此之前,包括荐人起家至二千石这事在内,武帝与田蚡尚没有什么隔阂。

以上三点,说明武帝与田蚡的上述矛盾并非所谓相权过大引起的,不能以此证实武帝存在削弱相权的思想。

此外,如汉文帝与周勃的矛盾,性质略同[9]。

那么汉代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我以为,在于汉初以来的宰相制度越来越不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巩固汉王朝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它作某些改革。

如所周知,汉武帝以前西汉王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

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即使是武人也无妨。

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

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

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怎么变呢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以削弱吗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否!恰恰相反,是比汉初诸帝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以赞襄自己大展宏图。

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首先,按旧制主、相之间见面次数较少。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汉宣帝“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而进”。

厉精为治方五日一听事,贝y在此之前必在五日以上,或许是一月一朝或二朝[10]。

间隔时间如此之长,对于迫切需要听取“古今治道”[11]的武帝来说如何等得及其次,为弥补此缺陷,皇帝固然可以多召见宰相议事,可是按旧制礼节隆重,“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还有谒者为之赞唱[12]。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汲黯为主爵都尉,“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此事既说明武帝不喜烦琐礼节,甚至见丞相都不冠;另一面又说明礼制毕竟约束很大,武帝对丞相也只是“或时”不遵行,而且限于“燕见”和冠饰;一般情况下丞相朝见商议政事,必得一丝不苟。

因此,限于礼制武帝不会屡召宰相朝见。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按旧制,“常以列侯为丞相” [13] < 列侯多武将,不一定能胜任宰相之职;而且到文帝末年已死亡略尽,不得不先以关内侯申屠嘉为丞相,然后封列侯。

另一面列侯的第二代、三代多为纨绔子弟,除个别人外,才干往往较差。

《史记》卷九六《张丞相附申屠嘉列传》:自嘉死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为丞相。

及今上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

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此外以列侯或列侯后嗣为武帝丞相者还有;建陵侯卫绾,系以军功封侯,“醇谨无他”,因“不任职”免。

魏其侯窦婴,是外戚,虽有才干,但因得罪窦太后而被赶下台;后来又与田蚡不和受到排挤,至死未再进用。

武安侯田蚡也是外戚,因好儒术合武帝意,然“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思想偏于保守,政治上无所作为。

乐安侯李蔡,“为人在下中”。

原南窌侯公孙贺,“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列卿的子弟石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14]。

这些人当丞相,用王国维的话便是“皆以中材备员”[15]。

一句话,按旧制任用的宰相多半不称职,起不到雄心勃勃的武帝之左膀右臂的作用。

最后,按旧制,武帝自己也无从发挥作用。

因为天下文书资料从汉初以来皆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16],宰相才干差,固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而武帝在宫中离两府较远,参考它们很不方便,必然要影响到武帝的决策。

基于以上情况,汉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抱负,逐步摸索出以下办法来弥补旧制之不足。

第一,即位的第一年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应对者达百余人。

由于实行这一措施,几年中“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

至前130年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这次对策者又有百余人[17]。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

证明武帝是因为“朝廷多事”,所以要广泛听取全国士人的谋略。

《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列传》: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与徐乐、严安在一起。

武帝说:“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爱才若渴之状跃然纸上。

《史记》卷一二六《东方朔列传》:东方朔上书公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东方朔在大政方针上估计不会有什么高明见解,然而武帝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奏牍耐心读完,可见他是如何注意听取四方士人意见。

这样一来,就大大弥补了几个宰相所提供的谋略之不足。

第二,为了把种种建议仔细研究,付诸实施,武帝进步从对策及上书人中“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待以不次之位”[18]。

象主父偃,甚至岁中四迁;有些则用为相当于后来中朝官的中大夫、侍中等官,“并在左右”,成为“出入禁门腹心之臣” [19]。

这些官吏往往出身一般地主,有才干,多智谋,可以给武帝制定内外政策提供宝贵意见。

另一面,为了共同研究和决策需要,或许原归丞相、御史两府保管的一部分资料也逐渐转归近臣尚书了[20] o同时这些“腹心之臣”因为常在左右,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召见,共商对策。

加上他们官位低,礼节简便,甚至可以“俳优畜之” [21] o特别重要的是,在重大决策上还可以让他们与宰相大臣辩论。

通过辩论,既可对双方建议的利弊再作衡量,然后决定取舍;同时如果这些近臣正确,以此方式否定宰相大臣意见也比较委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