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
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案例
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案例
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案例:
城市更新和文脉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需要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让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以下是一些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的案例:
1. 北京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历史街区,拥有许多古老的胡同和四合院。
为了保护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商业开发、保留四合院建筑等。
这些措施使得南锣鼓巷得以保留其原始风貌,成为了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
2. 成都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
为了保护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成都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修缮古建筑、整治街道环境等。
如今,宽窄巷子已经成为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3. 福州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拥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历史遗迹。
为了保护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修缮古建筑、推广历史文化活动等。
如今,三坊七巷已经成为福州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这些案例表明,城市更新和文脉保护可以相互促进,通过保护历史文化,可以让城市更具特色和魅力。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让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同时,也需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更新和文脉保护的有机统一。
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
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摘要:城市景观空间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载体之一。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传统的景观空间并没有办法充分满足现代乃至未来城市发展的使用,而且很多空间由于自身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损毁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重要价值,因此目前很多新建或改建的景观项目都是以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发展的。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文脉;记忆1城市记忆概述1.1城市记忆概念对于城市记忆概念的界定,常与“城市记忆”,“城市的历史记忆”交叉使用。
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录加以编辑、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
结合各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是城市中的物质内容,历史和事件,大众认知三个方面共同组成城市记忆。
1.2城市记忆内容城市记忆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因此城市记忆分为物质内容与非物质内容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历史文物、商品、记忆节点等。
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是不断经过历史环境演变,延续传承下来的意识内容,能够对物质产生作用,使之呈现出城市记忆内容,包括文化符号,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
1.3城市记忆载体城市记忆的基础是城市记忆载体,其本身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城市记忆的信息和内涵,同时传达信息功能,将城市记忆与人连接起来。
人在感受城市记忆的同时,城市记忆载体也受到意识的反作用。
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物质载体包括能够与人发生长久稳定联系的建筑物,空间,具有时代特点的物品等;非物质载体包括日常活动,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
城市记忆的物质载体之一,公共景观艺术,应该与城市记忆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塑造城市精神,有利于多元的城市风貌的创造,有利于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的链接。
2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2.1集合人的心理和感官需求建立景观中文化与人的联系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它的融入势必要与参与者相互影响,走进人们的心里勾起人们的记忆,使人们对其发生反应。
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文脉
观念 。
二 、建筑设计 中延续城 市文脉
1 、现代城市建筑 中的传统文脉传承 文 脉传承应立 足于近代 建筑 的保 护 ,而 城 市记忆 的延 续,对于 设计师来说是 建筑创 作 中富有挑战意义 的命题 。 ( 1 )对 原构筑物 的保 留 对原有构筑物 的保留是指对 原场地 的遗 存物不加 改动 ,以 其 原始面貌展 现给观众 并使之成 为构成 自己 环 境 陶 艺 作 品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我 们 进 行 环 境陶艺设 计的初期 阶段 ,需要对 原场地进 行 认真考察 ,特别是那 些具有悠 久文化历史 的场所 ,无 论是一面残 垣 ,还是 一块断壁都 是我们应 该认真对待 的。在尽可 能的保 留原 构筑物 的基 础上 ,我 们再进行必 要的补充设 计,或色彩 上 的添加 ,或形式感 上的突破都 能出现 既传 统又现代 ,既有历 史亲切感又有 现代时 尚感 的视觉 效果 ,从而使 更多 的人喜 欢。这种对 能够反 映城市历史 发展脉络 的东 西 的保 留 不但 可 以成 为 城 市发 展 的历 史 见 证,而且可以丰富环境陶艺作品的文化内涵, 是一种把握 城市文 脉,延续历 史文脉 的有 效 手段。 ( 2 )对原构筑物风格的延续。对原有构 筑 物风格 的延续是 指不保 留场 地的遗存物 , 而是在我们 进行环 境陶艺设计 时保 留其 原有 构筑物 的风 格特征 。在我们进 行环境 陶艺设
城市作 为人类智 慧文 明的载体 ,在 时间 的积淀 中形成 自身的历史文 化,构成本 土的 城市特 色 ,在社 会的不断演 变发展 中实现 自 我调解和 自我完善 。
一
、建筑 与文脉联 系 “ 文脉~ 词译 自英文“ c o n t e x t ” ,原是语言 学 中的术语 ,表 明语言环境 中的上下逻 辑关 系 ,它 还可 以表 示事物发 生的背景及 条件 , 事物只 有 同具体 的背景环 境相联系 ,才 能发 生 、发 展 。通俗 的说 ,文 脉就是 为人类创造 的事物 与事物 之间存在 的时间与空 间上的动 态联系 ;它既具有横向时空的“ 共 时性” , 又具 有 纵向时 空的“ 历时行” 。引 申到城 市研 究领 域 ,可以得到“ 城市文脉” 的基本 内涵:即在历 史 发展过程 中 以及特 定条件下 ,人 、 自然环 境 、建成环境 以及相应 的社会文化 背景之 间 种动态 的、内在的、本质 联系的总和。 人 们对文 脉的理解 是逐步深入 的 ,开始 处理建筑个 体之间关 系,后来扩 展到城镇景 观 与建筑 之间的关系 ,最后又扩 展为整个城 市。但 这个过程却贯穿着一个主题 ,那就 是, 文脉只有 一个 ,任何 的建筑和 景观都要服 从 于这唯一 的文脉 。当然要考虑 文脉是不 是值 得 尊 重 尽 管 文 脉 是 一 个 抽 象 的 概 念 ,但 在 现实 中也不是无迹 可寻 。最 为明显的载 体就 是建筑 。 建筑 不仅仅是一 种外在 的形式 ,而 具有 鲜 明的象 征涵义 。建筑形态 深深地烙上 了当 时 的社会 意识形态 、文化传 统 以及个人 观念 的 印记 。古今 中外 ,建筑 都被赋予过 多的文 化承载 ,体现着人 们对世 界、对人事 的种种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品质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品质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建设的组织、布局和设计,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等综合目标的过程。
而文化保护是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过程。
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二者结合可以塑造城市品质,传承城市文脉。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品质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品质。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城市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生活品质。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此外,城市规划还包括绿地规划、建筑设计、产业布局等方面,这些都与城市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
二、文化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城市文脉是指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灵魂和独特之处,它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文化保护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保护,使之不被破坏和丢失。
文化保护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修缮古建筑、整治历史街区、保护文化遗产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和修复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氛围。
同时,文化保护还可以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使人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城市的历史,加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情感纽带。
三、城市规划与文化保护的结合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结合可以塑造城市的品质。
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保护的需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城市文脉。
同时,文化保护也需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之合理布局和有机融入城市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设置文化保护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式,将文化保护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文化保护区可以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打造具有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的地区,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
留住城市本土文脉
留住城市的本土文脉【摘要】建筑文化是继承、延续、发展的产物,我们要从宝贵的城市遗产中不断发掘它积极的一面,继承和延续其本土文脉,创造现代的本土文化,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
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结合实例,在新城设计与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工程中,对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城设计;历史风貌;城市文脉;建筑改造;延续重塑前言在城市建设中,每一个城市应融合城市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是人类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的体现,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印记。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意蕴。
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传统文化都被丢弃了,那么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
”本文结合实例对新城设计与建筑更新改造中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城市风格的延续重塑做出浅议。
一、城市本土文化的延续城市如人,不同的城市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它来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自昨天与今天融洽的衔接。
新城的建筑设计要继承并展示当地历史风貌和特色,深入文化层面,通过具体的传统形式的运用,对传统建筑的空间进行创新设计,使城市的本土文脉得以良好的继承和发展,使城市保持与时代呼应的风貌。
在作者参与的广西桂林阳朔县新城设计项目是对新城设计继承城市历史风貌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
1. 项目介绍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之南。
目前阳朔县中外游客人数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3.86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早已无法满足5万常住人口和每年接待500万游客的需求,新城建设势在必行。
阳朔有自己的个性,例如与青山秀水相和谐的建筑风格,马头墙、坡屋面、小青瓦、石板路,竹木结构的桂北民居、鹅卵石壁画,风雨亭、石拱桥等等。
在阳朔县新城设计中要强调突出地方化,设计原则如下:1)由于对阳朔山水景观资源的保护是规划成败关键,因此在规划中先确定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确定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景观特色的强制因素。
城市记忆在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城市记忆在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涂欣在对城市记忆定义的梳理中认为,城市记忆是城市人的记忆,属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仅是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同时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重构过程。
这种记忆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记录与表述,能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综合的反映。
城市设计的理念一直以来都与城市规划思想紧密联系,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对城市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城市设计已经发展到包含了更加丰富的精神要素、人文情怀与环境目标。
那么城市记忆在城市设计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呢?笔者从总体城市设计阶段的城市记忆整体框架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城市记忆及其基本构成目前对城市记忆并没有明确固定的表达,城市记忆经常与城市的记忆、城市的历史记忆交叉互用,并且在城市记忆的使用中,既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事”,同時还可以指过去的人,通常可将其理解为城市中人的记忆。
涂欣在对城市记忆定义的梳理中认为,城市记忆是城市人的记忆,属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仅是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同时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重构过程。
这种记忆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记录与表述,能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综合的反映。
城市记忆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五种基本要素,即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人文要素、社会因子与支撑网络。
自然因素指的是自然环境,这也是记忆发挥功能的基础;人工要素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等;人文要素是指城市人创造的值得记忆和传承的文化等要素;社会因子是指群体或个体的记忆者和相互交往的体系;支撑网络是指上述四种要素的联系系统,用于城市记忆的联系使之成为整体,如法律法规、规划设计、文献记载等。
二、城市记忆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城市记忆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城市文脉进行延续、对城市历史进行传承,同时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与社会凝聚力,实现对场所的精神重塑。
城市的发展具有延续性特征,只有城市具有记忆才能够拥有延续的历史,通过城市记忆的作用,城市的社会文化与物质结构在其发展规律的制约下发生演变,进而表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风貌与形象。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进行战略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研究的学科与实践。
在城市规划的理论与设计当中,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城市规划中的景观保护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城市景观保护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质的体现。
城市景观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具有以下意义:1.1 增强城市形象和特色城市景观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可以赋予城市独特的形象和特色,为城市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1.2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景观保护着眼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保护山水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生态健康水平。
1.3 传承历史文脉与文化记忆城市景观中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古迹、风貌等,让城市在发展中保留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文化遗产。
二、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原则。
2.1 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尊重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和历史价值,同时要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达到平衡。
2.2 创造独特性和多样性在城市景观和建筑设计中注重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创造,既要保护传统文化特色,又要融入创新和现代元素,让城市兼具传统与现代的魅力。
2.3 建立保护机制和法规制度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确保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城市规划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体现了城市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价值。
3.1 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保护工程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保护工程是对佛罗伦萨历史城区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和修复工程。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拆除违法建筑,保护了佛罗伦萨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历史脉络与传承视域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业务探讨 |历史脉络与传承视域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施艳萍李林/文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也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
然而,虽然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视程度却未得到相应的提升。
部分城市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忽略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地建设新时代的形象工程,造成城市中一些拥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建筑的破坏,仿造的历史建筑反而大行其道的情况多有出现。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让人心生向往,归根结底,还是其历史文化内涵在发挥作用。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把握和传承城市文脉,要充分发挥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既满足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从历史脉络与传承视角出发,分析历史文脉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从深入挖掘城市文脉中的特色文化元素、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有效呈现、注重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注重城市所处地域特色与园林景观的融合等方面,探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赓续历史文脉的具体路径。
1 城市文脉的基本内涵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和聚集地。
文脉是指现代文化在承袭过去的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传统,传统代代延续,最终成为文脉。
城市文脉的理论基础源于场所文脉主义。
知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家过伟敏认为,场所文脉主义是指城市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时要与人的需求、文化、历史、社会以及自然场所等外部条件相匹配[1]。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文脉是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通过延续城市文脉可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
2 历史文脉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城市历史文脉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具体而言:2.1 历史文脉赋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更多独特魅力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来参观,是因为它有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文化魅力[2]。
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各种文化,包括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使城市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向来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的重要内容。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提到文化广场的地标人们马上会想到广场中间的雕塑和各种小品雕塑,这几乎成了人们心中文化广场的象征。
舞台也是夏季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很多民众和团体在这里为广大的市民展示他们的才华与艺术。
综上所述,文化广场是一个特点明显、严格按照几何形式构图的广场,是个现代广场的典型例。
有很多现代广场设计的很好看,但是人性化成分不够,缺少文化内涵,没有反映出本城市的特色,因此文化广场在这方面的设计应当被关注。
一、当前广场景观设计与城市社会问题分析1.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绿色城市城市的发展是有着自身规律和特定的条件的,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在政治理念上,政府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接受批评和监督,它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城市的居民更好地生活。
作为城市的名片,市政广场必然秉承相同的理念,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套其他机构无法提供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树立共同的城市价值观。
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谈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切还要回到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上。
城市的兴起源于人群的集中,城市的衰亡也源于人群的离散。
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数量激增,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长,必然要求人类自己解决。
城市的发展要依靠眼光长远的规划,这不是单一的城市建设问题。
城市存在的根本是城市的经济活动,没有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作为保障,城市会破产,人口会流失。
人口减少初期会让城市负担减轻,逐步减轻城市病症,但中后期的影响是釜底抽薪般地使城市丧失发展原动力。
没有消费就没有收入,对于城市来说,要维系城市的活力,最基本的就是保障城市基本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长期以来,很多城市的基本发展思路经常发生变化,进而形成一种断层式的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宣传在此时更应该谨慎,防止对城市发展产生错误的暗示。
二、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细节处理不够例如在花坛围合的水泥台的高度不是按人休息时的高度设计的;在音乐喷水广场周围的地砖没有选择防滑的材料;人流量大台阶的施工没有处理妥当,所以发生脱落的现象有损广场的形象;有的椅子用的是铁,不利于冬季使用。
在城市更新中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以张村河片区改造为契机,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做好老物件、影像资料的留存工作,为崂山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加快推进崂山区民俗档案展示馆、文化艺术馆群选址筹建工作,延续城市文脉,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崂山区城市更新一路向未来。
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做好档案保存记忆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走向未来的底气。
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开展以保护“城市记忆”为目的,实施“城市记忆工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以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城市记忆的保护,形成了规模化的实物档案库。
为了广开渠道征集资源,留住时代底色,崂山区档案馆制定了《档案征集工作办法(试行)》《捐赠档案资料收藏标准(暂行)》,重点征集生产用具、文化古籍、家居用品等12类老物件、老照片、老档案。
通过捐赠、寄存、复制留存、有偿购买等方式,第一时间走遍每个拆迁社区,抢征民俗老物件,在走街串巷广泛征集过程中,唤醒了社区群众、干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档案意识,自发在“抖音”平台广泛宣传,主动联系无偿捐赠,一些重要的非遗老物件包括孙家下庄舞龙、刘家下庄泥塑等得以进馆保存,避免了重要档案丢失。
先后征集拆迁社区的农用工具类、日用品类、文化教育用品类等各类实物档案2000余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登记造册。
扩大征集范围,及时跟进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
征集社会照片1.6万余张,视频23G,这些都为建设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积累了素材。
为了拓宽工作途径,填补馆藏空白,崂山区档案馆采用多部门联动的方式进行规模化征集,建立“馆际互通、区域共享、部门共建”的征集新模式。
对承担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重大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留存影像记忆,随办结随归档、随归档随移交。
与崂山区文联建立“手拉手”合作征集机制,征集艺术类实物档案1000余件。
以“崂山十二景”“崂山百首古诗词”、村居村史、婚俗风情等为主题,文/臧先锋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到李家下庄社区抢征老物件并指导村史馆建设。
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发展
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规划的不断深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一、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通过设计和管理城市空间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而文化遗产保护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城市历史文脉和风貌,增强城市形象和文化品格。
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文化遗产保护则是维护城市历史文脉和风貌,保持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品格。
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考虑,既可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能维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让城市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二、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尽管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速度与文化保护的冲突。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拆除老旧的建筑,为新的城市规划腾出空间。
但是,对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它们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不能轻易拆除,这就与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冲突。
2、城市扩张与文化保护的冲突。
城市规划的发展需要城市的扩张和拓展,需要建设新的城市建筑,但是,这些新的城市建筑是否能够符合城市的历史文脉和风貌,是否能够与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相融合,就需要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3、利益冲突与文化保护的矛盾。
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而文化遗产保护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关注,这也容易引起各方面的利益冲突。
三、如何实现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发展维护城市的历史文脉和风貌,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全民赋有的义务,但是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如何实现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呢?1、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
文脉——城市景观历史的延续
括 了城 市上 空 乃 至地 下 的所 有有 形 和 无 形 的物 质 ,甚 至人 们呼 吸 界定 在艺术 审美 的范畴 之 内 ,无 论是 西方 艺术 史还 是 中 国艺 术史 都
学木探讨
文脉 城 市景观历 史 的延续
张 源铭
(西南科技 大学文学与 艺术 学院, 四川 绵 阳 621010)
摘 要 :在 漫 长的人 类历 史进 程 中 ,每 个城 市都 有 自己的 文化 、历 史 、地 域 、人 文 特 色的 沉淀 , 因此 ,成 功 的现 代 城 市景 观 ,应该 从文 化 的角度 去发 掘城 市的地 域 文化 中的特 定历 史 ,并 和 时代 的特征 结 合 ,在新 的景观 中逐 渐 发掘 。 当然 ,保 留并不 是狭 义 的保 护和 保 存 ,而应加 入现 代 的元 素 ,为现代 城 市景 观服 务 。
对景 观更 新 中大量 出 现 的旧建筑 ,一方 面可 以对历 史地 段或 文
其 是价 值观念 ;文化体 系虽 可被 认 为是人 类活 动 的产 物 ,但 也 可被 物建 筑周 围 的新建 筑 ,其尺 度 、体型 、色彩 、门 窗的 比例 、线脚 乃
视 为 限制人类 作进 一步 活动 的 因素 。”克 拉柯 亨把 “文脉 ”界定 为 至材 料 、细部 均应 与 旧风貌 取得 协调 与联 系性 :另 外一 方面 可采 用
关 键词 :文脉 ;景观 历 史 ;保 护 ;创 新 ’ 中图分 类号 :J31 3.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1 006—026X(2009)-1 8-0 都城 。太 平 天 国 时期 ,南 京 名为 天 京 ,是 太平 天 国首
城 市的景 观设 计 与城市 规划 息息 相关 。历 史上 ,中国 曾有过 许 都 。中华 民国 时期 ,南京 是 民 国政府 中央 政权 的所 在地 。有 着这 样
北门里·爱情巷:老城街巷的记忆与更新
北门里· 爱情巷:老城街巷的记忆与更新摘要:城市更新已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
在城市老旧片区的更新过程中如何延续文脉、留存历史记忆,是规划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以成都市“北门里·爱情巷”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项目在更新设计建造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建筑师在项目全过程建设中的身份和责任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老城街巷;文脉记忆;城市更新。
1.项目背景及前期思考成都已有2300余年的建城史。
历史上成都的城市格局,是以府河与南河“二江抱城”及大城、少城、皇城“三城相重”为典型特征。
在传统营城思想及平原地形的作用下,直至上世纪末,成都都是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内环线、一环路、二环路、中环路、三环路等环状主干道见证了成都市当代的建设进程,也勾勒了基本的城市空间网络。
在历经了房地产开发高速发展的十余年后,成都也毫不意外的步入了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模式。
历史上单中心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和人口的放射状外溢。
老城区面临着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商业活力不足等问题。
成都老城的城北区域曾是解放后建筑产业的聚集地,大量老旧小区、老城街巷还保持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貌,在交通、消费、社区治理、形态及环境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随着天府锦城建设的推进,城北区域的城市更新也在有节奏的推进。
“北门里”是天府锦城建设的一部分,是指城北内环线和一环路之间,西至解放路、东至府青路的约一平方公里城市更新区域。
一期为“北门里·爱情巷”,是太升桥至北门大桥之间一段七百米的临河街区。
街区背靠的工人村社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供建筑从业者居住生活的居住区,整个北门里区域以苏式红砖建筑为主,走近该片区的街巷,能立刻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感,斑驳的墙面、古朴的红砖,尺度各异的街区和院落……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大建设时代工业味十足的场景。
城北“工人村”建筑现状上世纪的建筑工业文化和历史记忆,是北门旧城片区重要的场景特征。
论城市设计如何提升城市品位
姓名:班级:专业:学号:论城市设计如何提升城市品位摘要:在城市设计中要提升城市品位,就必须要促进人地和谐与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有效保护和传承历史风貌,着力提炼、融合并综合应用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延续城市文脉,精心塑造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关键词:城市;城市设计;提升品位。
一、传承地域文化,建设人文特色城市在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要精心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记忆,实践证明,没有历史的城市,就是没有文化的城市。
没有记忆的城市,是病态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文化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而成的,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城市设计中无论设计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组群或是城市规划,都要努力把当地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设计之中,使我们的城市、建筑体现文化特色,继而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
在城市的建设中,无论是开展新区建设还是进行旧城改造,都必须尊重地域文化、学习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以文化特色彰显城市个性。
在城市设计中规划建设展览馆与剧院、博物馆、体育场馆和青少年宫等人文景观,这样可以倍增城市之魅力,足以吸引旅游者观光逗留。
而修建一个具有标志性特色的建筑与展览馆,这样可以能全面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
让大家既能感受古貌新颜、沧桑巨变带来的喜悦,又能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期盼未来;既能品味悠久的历史韵味,又能激发建设山水城林、绿色家园的豪情壮志,又能使一个充满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城市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从而提升城市的品位。
二、促进人地和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强调天人合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和要义。
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强化绿色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把山水自然景观与城市有机融为一体,始终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建造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不断改善人们生存和居住条件,美化城市环境。
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
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标题: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延续文脉传承,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历史记忆保护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实现文脉传承。
二、城市历史记忆保护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在更新和重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历史记忆的保护。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道、公园等被拆除或改建,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丧失。
同时,一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城市的文脉断裂。
三、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文脉传承的重要性1.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文脉传承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质。
2. 增强城市凝聚力:历史记忆是城市的共同记忆,保护和传承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凝聚力。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脉传承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实现文脉传承1. 制定历史文化保护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政策,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标准,确保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道、公园等应加强保护,避免随意拆除或改建。
同时,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研究,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
3. 融入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在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避免文脉断裂。
例如,可以在新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元素和文化符号,或者在新的公园设计中保留原有的树木和地形等。
4. 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公众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应加强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参与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
浅谈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浅谈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密切且复杂。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物理和视觉元素的塑造,而城市文脉则是这些空间元素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
首先,城市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和导向。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价值体系,这些元素构成了城市的文脉。
城市设计者需要理解和尊重这些文脉元素,将其融入到城市设计中。
例如,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遗址或文化景观,都应被视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元素所代表的意义和故事,以使其在新的城市设计中得到传承和体现。
其次,城市设计是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和传播途径。
城市文脉是无形的,它需要通过物质空间和城市设计来传达和表达。
城市设计师通过创造具有文脉特色的公共空间、建筑形式、景观体系等,使城市的文脉得以物化和延续。
例如,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来表达历史文脉的特色和内涵,使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城市文脉的魅力和影响力。
同时,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互动也体现了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城市文脉代表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方式,而城市设计则是将这种认知和适应方式转化为具体的物质空间和形式。
例如,许多古老的城市都依山傍水,其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的相互影响也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期望和需求。
例如,未来派城市的设计风格和科技元素的运用,都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探索。
综上所述,城市文脉与城市设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城市文脉是城市设计的灵魂和导向,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和传播途径。
在城市设计和文脉特色的互动中,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体现特色、注重未来,让城市成为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未来展望的美好家园。
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
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
它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
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
克罗伯和克莱德。
克拉柯亨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
城市是历史形成的,从认识史的角度考察,城市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钟集,科学技术的结晶。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
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
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
对于城市建筑的探究,无疑需要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形成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城市的形象可能带来走向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不时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如果我们对城市历史建筑仅仅处于维持状态,它仍像一个僵化的躯壳,它的光辉只会逐渐地减损、消失,这种保护也只是维持一种自。
建筑设计城市文脉
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文脉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是当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建筑设计与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文脉城市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载体,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构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社会的不断演变发展中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完善。
一、建筑与文脉联系“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表明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事物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
通俗的说,文脉就是为人类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它既具有横向时空的“共时性”,又具有纵向时空的“历时行”。
引申到城市研究领域,可以得到“城市文脉”的基本内涵: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特定条件下,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一种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
人们对文脉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开始处理建筑个体之间关系,后来扩展到城镇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最后又扩展为整个城市。
但这个过程却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文脉只有一个,任何的建筑和景观都要服从于这唯一的文脉。
当然要考虑文脉是不是值得尊重。
尽管文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现实中也不是无迹可寻。
最为明显的载体就是建筑。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具有鲜明的象征涵义。
建筑形态深深地烙上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个人观念的印记。
古今中外,建筑都被赋予过多的文化承载,体现着人们对世界、对人事的种种观念。
二、建筑设计中延续城市文脉1、现代城市建筑中的传统文脉传承文脉传承应立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而城市记忆的延续,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建筑创作中富有挑战意义的命题。
(1)对原构筑物的保留。
对原有构筑物的保留是指对原场地的遗存物不加改动,以其原始面貌展现给观众并使之成为构成自己环境陶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分析作者:尹姝君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2期尹姝君(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摘要:为避免城市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沦陷为缺乏历史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失忆城市,利用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保存和延续城市记忆成为了解决城市失忆危机的重要途径。
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城市记忆、城市记忆要素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能够延续城市记忆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实现城市记忆的保留和延续。
关键词:城市记忆;记忆要素;延续;风景园林;设计方法1 城市记忆相关理论基础1.1 城市记忆的定义综合各学科关于城市记忆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自身的认知和理解,笔者认为城市记忆是城市中生活的人对其所处的城市环境的记忆。
分主体与客体2部分,主体即为创造城市和历史的人,客体即为给主体留下记忆的城市记忆载体,包括物质性载体和非物质性载体。
物质性载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空间环境、遗址、建筑遗产和代表性现代建筑、历史园林、古城、传统街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标志构筑物等。
非物质性载体包括: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社会政治、政策法规、城市荣誉、经济体制、综合实力等。
所以,城市记忆也是城市人对城市记忆载体的历史认识,这个认识是城市人对城市的各种印象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筛选而形成,具有连续性、整体性,成为城市主体———城市人自身记忆的一部分。
1.2 城市记忆的构成要素上述定义中笔者将城市记忆载体分为物质性载体和非物质性载体,所以相应的,城市记忆的构成要素也分为由物质性载体承载的记忆要素,即物质性记忆要素,以及由非物质性载体承载的记忆要素,即非物质性记忆要素。
1.2.1物质性记忆要素。
物质性记忆要素为城市记忆载体的显性表达,来源于城市记忆载体的物质性载体,有形,人可以从外部触及。
笔者根据物质性记忆要素的来源的性质(即物质性载体的性质)将物质性记忆要素分为自然类和人工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
发表时间:2019-07-30T09:46:48.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肖再强董慧
[导读] 摘要:城市景观空间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载体之一。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430014
摘要:城市景观空间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载体之一。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传统的景观空间并没有办法充分满足现代乃至未来城市发展的使用,而且很多空间由于自身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损毁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重要价值,因此目前很多新建或改建的景观项目都是以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发展的。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文脉;记忆
1城市记忆概述
1.1城市记忆概念
对于城市记忆概念的界定,常与“城市记忆”,“城市的历史记忆”交叉使用。
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录加以编辑、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
结合各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是城市中的物质内容,历史和事件,大众认知三个方面共同组成城市记忆。
1.2城市记忆内容
城市记忆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因此城市记忆分为物质内容与非物质内容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历史文物、商品、记忆节点等。
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是不断经过历史环境演变,延续传承下来的意识内容,能够对物质产生作用,使之呈现出城市记忆内容,包括文化符号,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
1.3城市记忆载体
城市记忆的基础是城市记忆载体,其本身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城市记忆的信息和内涵,同时传达信息功能,将城市记忆与人连接起来。
人在感受城市记忆的同时,城市记忆载体也受到意识的反作用。
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物质载体包括能够与人发生长久稳定联系的建筑物,空间,具有时代特点的物品等;非物质载体包括日常活动,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
城市记忆的物质载体之一,公共景观艺术,应该与城市记忆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塑造城市精神,有利于多元的城市风貌的创造,有利于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的链接。
2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
2.1集合人的心理和感官需求建立景观中文化与人的联系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它的融入势必要与参与者相互影响,走进人们的心里勾起人们的记忆,使人们对其发生反应。
马洛斯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在公共空间里人们有生理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所以景观中注入的文化元素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可以通过不同手段进行设计,例如在灯光、材质、声音、气味、样式、影像等多种方式上的传达对人的感官进行刺激以至增强景观中文化要素与人的互动性,使街道景观真正给行人带来归属感和愉悦感。
在日本东京饭田桥中心广场(如图2)的步行空间景观中处处演绎着日本传统元素,采用“年轮”的概念在地面铺装上注入了江户时代遗迹的富士山文化石板画,人们走在“年轮”上仿佛有了时代穿越感。
2.2表现城市的精神文化
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景观文化气息,一座城市不仅需要蓬勃发展的经济产业,并且还需要城市的人文精神面貌,也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我们很难想象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每天面对的就是堵车、噪音、污染,这些外在的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的精神面貌,更别提建设城市的人文气息了。
我国河南洛阳市作为一个历史古都,为了发挥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园林艺术设计工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建设,洛阳市将牡丹花作为市花,每年4月开始就会举行盛大的牡丹花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闻名而来,只为一睹牡丹花的风采。
而牡丹花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园林艺术的建设,人们生活在一个鲜花盛开的城市当中,每天工作的心情都非常顺畅,在周末还可以带家人去参观牡丹花。
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建设的综合效益,远远不止观赏性和艺术性,通过城市景观设计,可以逐渐地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居住在城市,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城市的园林艺术设计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设完成的,每年到了旅游的旺季,人们就会在朋友圈感叹武汉大学的樱花真的太迷人、北京的秋景太唯美、杭州的西湖环境好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将城市的品牌,推广到了全国,有的城市甚至将园林艺术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生产力,比如,新加坡就有花卉之都的美称,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移民到新加坡居住,因为人们认可新加坡的城市发展理念。
在外来人口加入的过程中城市的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总之,城市的园林艺术设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只有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好、居住的舒适度更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城市的整体文化精神建设。
2.3现代技术与文化要素的融合运用
历史在时间推动下不断前进,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物质和文化的感受、对事物的审美标准都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生改变,城市街区景观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也应该同时跟紧紧跟随现代化的步伐。
2016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出了对城市街道优化的特别关注,在新时代下要提高品质增强活力。
街道空间景观势必与时代的发展接轨,折射今天的科学技术先进水平,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7]。
在“互联网+”“数字信息化”大背景下,将本土文化要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街道景观设计对当今设计师来说是挑战与研究的新机遇。
在2019年光影上海街道互动装置展上《teamLab水晶烟花》让路人用智能手机与装置互动,选取图案出现在光树上传递祝福。
成都太古里川西建筑特色历史街区改造成商业街,设计师搜集当地老建筑废弃砖头;空运来夜晚可以发出光亮的外墙石材。
实现了地域文化合理运用,文化要素精炼提取,现代技术与文化元素相融合,商业与景观资源盘活,迎合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要求和物质生活,是街道景观设计优秀案例。
2.4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
城市记忆是集体共鸣的抽象化,也称集体记忆。
是物质与非物质间相互影响下的产物例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唤起记忆=文脉延续,当人们脑海中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在某些契机下被所唤醒时,当下与曾经便得以重合,文脉便得到延续。
纵观如今城市建设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变迁中,城市空间的异化和城市历史地段的消逝造成了城市“失忆”现象,一些“逝
去”老街区,待拆的老房子......使人们在不断变化和巨型构筑物的现代城市里迷失。
所以想要延续城市文脉就要保留城市的记忆,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才能合理对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进行设计。
例如曾经街巷之门在我国南北方一些城市中都有不同的样式表现,上海朱家门一处小巷口“巷门”式牌坊非常精致,而杭州“高银巷口”牌坊便设计成街门,这种历史元素的提取成就街巷的“名片”表现出城市某些记忆的延续和体现出某种文化理念。
结束语
城市的历史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是城市的过去,可能有利,可能有弊,但取其最优就有可能成为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其方案针对现代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中反复出现的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些许解决的理念。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城市景观设计中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关文京,马建梅,徐婉莹.城市办公环境“共生•共享”景观空间设计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42+52.
[2]曹鹏,杨民安,王建华.弹性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8,35(10):64-67.
[3]徐琳,韦铸洋.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66-67.
[4]杨帆,张晓凡.景观小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72-73.
[5]陈卓.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