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策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转化策略探究
吴起高级中学潘成刚
摘要:“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是当今教育界不可回避和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在科学界定“问题学生”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和分析归纳,对“问题学生”进行科学归类,然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问题学生”的良性转化。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教育转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孩子人格的成全,成全孩子的尊严、人性和未来。当前,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各类“问题学生”的出现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2015年湖南邵东县两起弑师俺,2016年2月24日西安中学被誉为“天才中学生”的某同学跳楼自杀案等。这些血淋淋的案例,使得社会各界尤其教育工作者又一次开始深刻反省教育工作本身,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形成新思路,采取新措施。
一、高中“问题学生”的界定
从近年来媒体披露和教育界研究成果来看,“问题学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当今各国教育普遍面临的共同课题。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指想较同龄、同学段学生而言,那些在思想、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和不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比例虽小,但影响很大,若不提早进行干预和矫治,将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后果。而这些学生大多并非真的问题学生,是因为个体心理问题和个体思想品质问题是两类问题,二者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就“问题学生”的成因和性质而言,“问题学生”的问题大多从属于个体心理方面,而并非道德品质方面。
科学转化“问题学生”,不仅利于“问题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教师自身危机,促进专业化发展。对学校和家庭而言,有利于营建良好有序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甚至有助于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平台。
二、高中“问题学生”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一)就“问题学生”的表现和性质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自由散漫型
由于家庭破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过于溺爱等原因,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听之任之,甚至放任自流。一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习惯,性格偏激、自私、抗挫折能力低下、没有纪律、规则的概念和意识,这些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
旷课时有发生,他们甚至因为厌恶自己的家庭,到处游荡,自由散漫。他们普遍有实际年龄与心里年龄不符的特点,立事晚,学习不主动,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律性差。
2.逆反心理型
这类学生大多从小受到家庭专断式教育。学生从小缺乏来自父母的呵护,稍有犯错就受到父母的训斥打骂。心里委屈又无法正确表达,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交流和沟通。对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用爱心和去感化他,很有可能导致仇视父母、仇视老师、甚至报复社会。
3.意志薄弱型
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凡事大包大揽,管控较多,孩子从小缺乏相应的生活技能和心理自控能力,久而久之就缺乏自信,自卑懦弱。他们自制力差,做事缺乏动力和毅力,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没有明确的主见,遇到困难就畏畏缩缩,自怨自艾,即便在老师的鼓励下也难以做到勇往直前、战胜困难。
4.“双重性格”型
由于家庭关系紧张、冷漠、家庭暴力等原因,这类学生从小受到来自外界较大的压力或者批评,形成“双重性格”:要么就是大小懦弱,自卑自闭,要么就是狭隘偏执,残暴凶狠。
5.早恋倾向型
由于家庭关系紧张,内心孤独,或者受当代不良文化影响,或者异性过分接触,这类孩子有早恋倾向,思维活跃且用于关注异性身上,思想散乱,情绪波动较大,而不能静下心来。常常学习不能专心,生活不规律,致使学业荒废。
6.品德不端型。这类学生就是真正的问题学生了。他们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异性有不正当交往,离家出走,不孝顺父母。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不好。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他们给教师的突出印象是“坏”。这类学生往往有小群体,而且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联系。他们对教师一般有敌意,或者虚与委蛇。学生则害怕他们。这种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往往与社会不良人等相通,他们已经有了反社会的价值观,或者有了这种倾向,只是因为羽毛未丰,所以尚在学校里兴风作浪,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辍学走上社会,进入不良分子甚至犯罪分子的行列。
(二)高中“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
从根本上说,“问题学生”的成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即学生自我因素,主要包括心理、人格、身体等。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
1.问题学生自我因素如:性格的不成熟;缺乏基本道德判断能力;基础学力的欠缺;同伴关系的失败等。
2.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不少儿童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等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滋生好逸恶劳的思想。
(2)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部分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培养的投入。培养子女的投人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福;或是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
(3)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影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一些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环境;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用尽了手段,吸引人们盲目消费,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给青少年以不良的影响。
(4)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论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及腐败现象的影响、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等。
3.家庭因素
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的成因都在家庭中有迹可循。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不仅父母的发展对孩子有影响,家庭中各成员(包括兄弟姐妹)的发展,对未成年的孩子都有影响。有人把美国两个均已繁衍了八代的家族进行了统计对比:爱德华家族,始祖爱德华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哲学家。他不仅本人勤奋好学,德高望重,而且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培养和影响后代。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60多位医生,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一位大使、一位副总统。另一位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个臭名昭著的酒鬼和堵徒,无才无德。他的后裔耳濡目染,出了300多名叫花子、流浪汉.7名杀人犯,60多名诈骗犯、盗窃犯,还有40多人伤残或死于酗酒。这两个家族沉浮的迥然不同,并非是遗传因子所决定的,而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导致的不同结果,是家长及各成员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家庭各成员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因为少年儿童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态度.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往往具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家庭各成员的气质、爱好、品德、思想、学业、成就、奋斗目标常常比耳提面命式的教训更容易被接受。
在家庭因素的诸多方面中,父母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引导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而父母性情暴戾、棍棒教育、不善沟通,家庭失和等是形成各类问题学生的直接诱因。
4.学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