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52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
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
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时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单元导入,猜读诗题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020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含完整反思.doc
那一刻,我长大了1.能将从某件事、某个瞬间中受到的触动、得到的成长具体真实地记录下来。
2.能自主修改作文,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多媒体播放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刚才播放照片的时候,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
老师看到这些照片,也感慨万千。
转眼间,同学们已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娃娃,长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啊!二、小组讨论,感受成长。
1.小组讨论:什么是长大?你在哪一刻感到自己长大了?那一刻你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想的?先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
2.学生汇报交流内容,师引导学生总结。
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长、形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孝顺,学会了辨明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懂得了责任的真正内涵。
(学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
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想得具体才能写得具体。
)三、回顾教科书,点拨写法。
1.联系课文《梅花魂》,作者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重点是什么?作者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重点写的是事情的哪个要素?(经过)小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2.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第1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小结:借助自然景物,移情于景,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童年的怀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写读后感》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写读后感》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抓住重点描述情节。
•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情感并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抓住重点。
•表达读后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情感。
三、教学内容选择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教材。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阅读文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选定的文章。
3.讨论交流:学生在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4.写读后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开始动笔写读后感。
5.分享和展示:学生可以选择读出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将写好的读后感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后感表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部分学生感受较为肤浅,缺乏深度思考; - 有些学生表达准确性不高,需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部分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缺乏条理性,需要引导他们提高写作逻辑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今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常规性开展阅读后感写作活动,加深学生感受。
- 针对学生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 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注意逻辑性,提高写作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辅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但在写读后感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后续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写出简单连贯的段落。
4.能够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本、绘本、音频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利用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结构,讨论关键内容。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第三部分:词语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并记忆。
2.学生课外辅导记忆生词。
第四部分:课文理解
1.学生完成课文理解题,检查答案。
2.学生讲解课文内容的自己理解。
第五部分:写作练习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一段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了解他人的写作思路。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表现积极,学习热情高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词语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加强生词记忆的训练。
另外,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情况,需要加强写作技巧的引导。
下一步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为本次《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同步习作】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讲义)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作】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瞬间,用具体的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会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瞬间。
2. 指导学生用具体的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会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用具体的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难点:学会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思考自己什么时候感觉自己长大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和自豪。
二、指导写作(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瞬间,用具体的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3.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提出改进的建议。
2. 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回顾成长经历,用具体事例和心理描写表达感受。
2. 教学内容:学会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变化。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具体事例和心理描写表达感受,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变化。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选择一个成长经历,写一篇短文,用具体的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的成效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都长大了。
谁能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身体长高了,学会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体贴父母……所有的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你们长大了。
4.观看视频,引发交流:(1)我长大了,学会做许多的事情了,你们看,这些小朋友能做什么事呢?播放录像视频:跳绳、系鞋带、帮老师拿本子、给同学撑伞、帮家长做家务……(2)我们也长大了,又会做什么事情呢?(自信、环保、文明、爱心、体育、勤学、家务……)5.教师评议,导入课题: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成长中的自己。
(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出示课件(1)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
(2)最近爷爷起早贪黑,忙着采、晒野菊去集市卖,原来是为了给我买双新球鞋,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球鞋,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3)上个星期,第一次在班里当众发言,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忽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2.学习把受到触动的瞬间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还要把自己受到的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很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殊不知,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
当我们突然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觉得妈妈一下子老了,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当众发言觉得无比胆怯时,同学们给予的鼓励的目光让我充满信心,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离开家开始住校,学会独立生活,也是一瞬间的成长。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记忆的书,翻到过去的某一页,去寻找成长的那一刻。
(板书课题:那一刻,我长大了)二、指导审题1.学生默读习作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课件出示)2.说说本次习作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那一刻”和“长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开。
)3.如何拟定习作题目呢?(本次习作是一个话题作文,既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根据习作内容来确定标题,如“第一次住校”“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等。
)4.本次习作的写作重点是什么?(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不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三、创设情境,唤醒记忆1.小组讨论、交流: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2.全班交流。
预设1:小时候,我总是很依赖家人,走到哪里都需要他们陪着,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做事情了,而且我还每周陪奶奶去超市,帮她拎东西。
预设2: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小勺一勺一勺地给妹妹喂饭,还用纸巾擦拭妹妹嘴角的饭粒,妈妈看见了,直夸我:“长大了!”3.师生评议。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4.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长大不仅是身体方面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成长。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由两部分组成:文字和插图。
文字部分引导学生围绕“那一刻,我长大了”进行思考和选择材料,对学生习作和修改提出了具体要求。
插图部分配合文字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成长中让自己受到感触的那个时刻。
设计理念:“要求学生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
受”。
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课文课堂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课文课堂教学反思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都在阅读,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做到了统筹安排,加强了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一边让学生学习课文,一边让学生收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同时开展了“读书是否有益”的辩论会,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同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读书和写作方法,特别是加强了对反复读书的意义和方法的学习,学生深受感染。
对习作中要写真实的事,学生受益匪浅。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还著重了这高年级识字教学的深入探讨,在教学《窃读》一文的第一课时,我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做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努力做到了识字教学与其它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
这一课时教学中,铺陈课堂的始终就是——念,彰显了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高年级必须以写作为教学重点的建议,将识字教学带入至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回去了:在引入时教写字,在读书中识字,在具体内容语境中K2045,揪重点指导绘画字,并进行了各种训练,超越了目前高年级板块式的识字教学模式。
这堂课“寓识于读,识读结合”,彰显了识字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阅读,使识字和阅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过,我思考过:这样读时停顿,并掺着讲解,是否影响阅读时情感的体验。
通过我的反复实践,由于是初读课文,好像没有什么影响。
还待各位行家予以指点。
教导完了第一单元,怎么回顾总结第一单元的教学呢?四年级没《总结开拓》,只有《语文园地》,我想要这必须就是步入高年级,老师必须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教会学生概括总结才这样选曲教材吧。
于是,我从字、词、句、段、篇五个环节入手,教会学生回顾总结第一单元的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掌握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所认为的成长。
3.能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写出生动、有个性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1. 文章内容《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某个特别的时刻,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小小的转变,表达了成长的意义。
2. 重点解析•主题分析:文章中的“那一刻我长大了”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让人感到长大了?•修辞手法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语言表达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如何使人产生共鸣?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成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意义,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并就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强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 主题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文章中提到的“那一刻我长大了”,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成长的重要时刻,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找到例子。
4. 修辞手法分析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文章表现力的重要性。
5. 语言表达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找出其中的特点,并讨论如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为启发,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要求用心灵感悟,结合个人经历,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多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作业安排布置作业:完成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家里认真进行反思和写作,再次体会成长的内涵。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对成长有更深刻的认识。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2.学习把受到触动的瞬间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1.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还要把自己受到的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很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殊不知,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
当我们突然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觉得妈妈一下子老了,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当众发言觉得无比胆怯时,同学们给予的鼓励的目光让我充满信心,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离开家开始住校,学会独立生活,也是一瞬间的成长。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记忆的书,翻到过去的某一页,去寻找成长的那一刻。
(板书课题:那一刻,我长大了)二、指导审题1.学生默读习作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课件出示)2.说说本次习作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那一刻”和“长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开。
)3.如何拟定习作题目呢?(本次习作是一个话题作文,既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根据习作内容来确定标题,如“第一次住校”“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等。
)4.本次习作的写作重点是什么?(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不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三、创设情境,唤醒记忆1.小组讨论、交流: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2.全班交流。
预设1:小时候,我总是很依赖家人,走到哪里都需要他们陪着,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做事情了,而且我还每周陪奶奶去超市,帮她拎东西。
预设2: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小勺一勺一勺地给妹妹喂饭,还用纸巾擦拭妹妹嘴角的饭粒,妈妈看见了,直夸我:“长大了!”3.师生评议。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4.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生字,并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达成情况:良好。
大部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生字的掌握也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成情况:较好。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所加深。
多媒体的使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达成情况:一般。
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对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不够明显。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着“团结协作”的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分析: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团结协作的内涵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2. 教学方法: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
分析: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对于学生讨论的引导不够,导致部分学生过于闲聊。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反馈:大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表现出兴趣,但对于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同行评价:同行认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方面有待加强。
3. 自我评价:认为在课堂组织方面做得较好,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主题方面存在不足。
四、教学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书写问题,增加书写练习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 在小组合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与课文主题相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产,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
2、引导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并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遗产通常是指祖上留给后代的珍贵之物,是一个家族能够代代承传的东西。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说,祖先也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可以结识一个民族发展的进程。
这些东西属于国家的财富,被称为文物古迹,是我们必须珍惜的。
二、自读课文:说一说:1、在我们生活得附近,你见到或听说过有什么文物保护单位吗?它们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2、你在博物馆或其它什么地方见过文物吗?这些文物是一些什么东西?(学生回答。
)三、课堂讨论: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怎样保护?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民俗等信息。
具有体现文化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
怎样保护:科学规划、有序利用、加强管理、制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修旧如旧,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
四、拓展:你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吗?五、课堂总结〖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二、启发思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与教学反思)习作 写读后感
习作:写读后感[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会写读后感,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素,做到“感想”真实、具体。
[教学课时]1-2课时一、说说辨辨,认识读后感1.“一辨”,感受读后感的表达形式。
(1)谈话导入:读书时,你是否哭过?笑过?或者一本书读了好几遍?说说理由。
(板书“读后感”,简介读后感)(2)出示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让学生读一读准备好的习作例文,思考:它们与我们平时写的习作有什么不一样?(3)师生交流,明确习作任务。
(板书:人物/事情/道理/情感/细节)2.“二辨”,理清读后感的呈现要素。
(1)过渡:写读后感看似简单,有感而发即可。
但写出一篇好读后感,还是不易的,怎样写出好的读后感?(2)让学生自读习作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②一般来讲,读后感先写什么,后写什么?③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3)全班反馈交流。
(4)教师小结:通常来讲,写读后感可以先介绍文章的大致内容,再写写自己读后的感想。
其中“内容介绍”可以略写,“感想”部分作为习作的主要部分要详写。
3.例文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相同之处:①介绍书或文章的内容时,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简单介绍。
(板书:印象深、语言简)②写感想,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谈,不说空话。
感想真实、具体,表达清楚。
(板书:情感真、表达清)(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不同之处:①“感点”不同。
感想可以由书中令人感动的人或事、或语言、或道理等生发。
②题目不同。
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二、读读写写,完成读后感1.练写读后感部件。
(1)出示习作要求。
回忆以前读过的书或文章,选择读后感的一个“部件”练习写写,或写开头、结尾,或介绍书(文章)的内容,或写感想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反复朗读,感情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意境,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诵出诗歌的意境,是我这节课设想达成的目标。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一、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七言绝句押韵和断句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二、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诵出诗人的美好情怀。
三、迁移拓展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二,引导学生主动积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整节课下来,学生没有进入诗歌的意境,始终游离于诗歌之外,我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骤,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
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
原因之二: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
学生们对诗歌的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最易理解,也最容易感受孩子的勤劳,但对诗中体现的孩子的天真可爱,学生不容易感受,教学时我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是不可取的。
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距离现在孩子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农村男女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读懂作者的情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2.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3.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读后感这种文体,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2.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
教学过程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在课内或课外读了哪些书籍或者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有人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会被深深感动,有人读《红楼梦》会潸然泪下,有人读“武松打虎”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些都是同学们真实感情的流露。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读后感。
(板书:写读后感)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4.什么是读后感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会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受到触动,有时一些精彩的语句还会让你过目不忘。
把具体感受或者获得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读过的内容。
通过谈话交流,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谈话中使学生初步接触了“读”和“感”。
二、阅读范文,了解写法。
1.呈现读后感例文。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边读边思考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3.小组交流:阅读范文,从写作方面来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审题和选材,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作。
2.能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学会根据习作要求评析别人的习作,也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难点重点 1.学会审题和选材,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作。
2.能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突破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点滴,唤醒深刻记忆,用方法指引习作。
难点 1.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学会根据习作要求评析别人的习作,也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突破方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影片慢镜头,体会将瞬间“拉长”的细节描写方法;采取评星法,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价。
教法与学法教法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图形法。
学法 体验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的影集、日记或成长手册等。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审题和选材,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作。
2.能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学会根据习作要求评析别人的习作,也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析题1. 我有问题。
今天我们的习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
(板书主题并齐读)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预设:(1)怎样才算长大?(2)长大不是需要很长时间吗?为什么说“那一刻”就长大了呢?2. 我来解答。
问题(1):在词典中“长大”有这几层含义:①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②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有“成熟”的意思;③一个人从身体到心理的变化。
你觉得在今天的习作中,“长大”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从身体到心理上走向成熟的变化)问题(2):“那一刻”说明时间比较短,所以一般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或某一件事情中,我们的身体或心理上发生了变化,变得更成熟。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版统编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绝无缺失、诚信为本),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最终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做人。
二、教学设计1、“阅读材料”激趣型①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③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同学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特别要让学生说一说猜的过程和想法。
b.关于《有趣的谐音》: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同音或音近字的联系。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④、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2、我爱你,汉字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2.学习把受到触动的瞬间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1.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还要把自己受到的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很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殊不知,成长有时只在一刹那间。
当我们突然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觉得妈妈一下子老了,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当众发言觉得无比胆怯时,同学们给予的鼓励的目光让我充满信心,是一瞬间的成长;当我第一次离开家开始住校,学会独立生活,也是一瞬间的成长。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记忆的书,翻到过去的某一页,去寻找成长的那一刻。
(板书课题:那一刻,我长大了)
二、指导审题
1.学生默读习作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课件出示)
2.说说本次习作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那一刻”和“长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开。
)
3.如何拟定习作题目呢?
(本次习作是一个话题作文,既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根据习作内容来确定标题,如“第一次住校”“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等。
)
4.本次习作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不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三、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小组讨论、交流: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2.全班交流。
预设1:小时候,我总是很依赖家人,走到哪里都需要他们陪着,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做事情了,而且我还每周陪奶奶去超市,帮她拎东西。
预设2: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小勺一勺一勺地给妹妹喂饭,还用纸巾擦拭妹妹嘴角的饭粒,妈妈看见了,直夸我:“长大了!”
3.师生评议。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4.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长大不仅是身体方面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
成长。
品德方面的成长:我长大了,我能帮助同学,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学习方面的成长:我能自己独立解决难题,能主动探索新的知识,知道细心的重要性。
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回家了,会为大家服务了,学会了保护自己。
友情方面的成长:会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学会了谦让,学会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失败与沮丧中得到成长:学会了失败后的总结、反思。
而且还学会了吸取上次的教训,得到启发。
四、指导构思,点拨表达方法
1.要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2.按怎样的顺序写呢?
构思:记事的文章,通常有以下两种记叙方式。
(1)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
先发生的事情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某个突出片段,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变化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3.怎样才能把想写的内容写具体、生动?
(写出真情实感,故事高潮部分要写具体)
五、开心练笔
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瞬间进行试写,注意要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
六、指导修改
1.这是提高习作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应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制订修改目标和方法,放心地让学生自己自改、互改,教师巡视。
(1)是否有中心,有重点。
(2)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
(3)事情的经过表述是否清楚。
2.学生按要求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七、习作讲评
1.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习作者分别陈述自己的写作意图。
3.其余同学针对习作者的陈述、结合习作者发表的看法,相互评析。
4.教师提示方法:
(1)哪些词或句子写得好?
(2)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有何借鉴之处?
5.学生阅读自己的习作,找出认为好的地方,在同桌之间交流评析。
6.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抄写在作文本上。
八、归纳总结
针对本次习作的经历,畅读收获和感受。
教师补充,提出鼓励和希望。
[教学反思]
写事的作文学生已经训练很多次了,但本次习作中,仍然有一些同学在写事作文时,还没找到写作方法。
有的学生在写一件事时抓不到重点,不知如何把主要内容详写,详略安排严重失调;有的学生不会抓事件的经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现长大的那一瞬间;还有的学生不会选材,写的事没有代表性。
针对这些情况,我每一种都找了一篇文章,一边读一边让大家分析哪里出现的优缺点怎么改。
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选事要选有代表性的,写事时要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清楚。
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讲给同桌听,再次进行修改。
通过交上来的文章,发现不少学生已有所感悟,写好文章还是要多写,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