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
活性污泥名词解释
活性污泥名词解释活性污泥是一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沉淀物,主要由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它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反应器之一。
初级沉淀和除磷装置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物质通过给污水通入生化池中被一种被称之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所吸附和吞噬。
在活性污泥中,这些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迅速分解和氧化,从而将其转化为能量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活性污泥反应器通常包括好氧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两部分。
在好氧反应器中,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而在厌氧反应器中,则是通过产生甲烷、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来完成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活性污泥的名字来源于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活性”和呈现出泥土的“污泥”形态。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活性污泥:1. 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是进行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的主要生物体系,例如各种细菌和真菌等。
2. 有机物: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是指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悬浮物、颗粒物质和溶解有机物等。
3. 无机物:活性污泥中的无机物是指废水中的无机物质,包括溶解无机物、大颗粒无机物和微生物细胞物质等。
4. 氧化分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氧化分解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能量和微生物细胞物质,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5. 甲烷产生:在厌氧状态下,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产生甲烷来进行有机物的厌氧分解。
活性污泥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提高废水的水质和水环境的净化效果。
同时,由于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细胞物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重要原料。
总的来说,活性污泥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八、微生物8.1、微生物指示活性污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②微生物内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残留物;③被污泥絮体吸附的难降解有机物;④被污泥絮体吸附的无机物。
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而其中细菌承担了降解污染物的主要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对正常成熟的活性污泥,每毫升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数大致在10^7~10^9个。
细菌是以溶解性物质为食物的单细胞微生物。
在活性污泥中形成优势的细菌与污水中的污染物性质和活性污泥法运行操作条件有关。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优势苗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大肠埃氏杆菌屑等。
活性污泥中一些细菌,如枝状动胶杆菌、腊状芽孢杆菌、黄杆菌、放线形诺卡亚氏菌、假单胞苗等细菌具有分泌黏着性的物质能力,这些黏着性的物质提供了使细菌互相黏结、形成菌胶团的条件。
菌胶团对污水中微小颗粒和可溶性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和黏结作用,促进形成活性污泥絮体。
真菌是多细胞的异养型微生物,属于专性好氧微生物,以分裂、芽殖及形成孢子等方式生存。
真菌对氮的需求仅为细菌的一半。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真菌是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菌,它们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如果大量出现,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严重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工作。
真菌在活性污泥法中出现往往与水质有关。
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是活性污泥中常见的三类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大多为好氧化能异养型菌,它们的主要食物对象是细菌。
因此,处理水的水质和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变化直接影响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初期,以肉足虫类、鞭毛虫类为主,然后是自由游泳的纤毛虫类,当活性污泥成熟,处理效果良好时,匍匐型或附着型的纤毛虫类占优势。
原生动物个体较大,通过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可作为指示生物,在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中,常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间接地判断污水处理的效果。
活性污泥微生物简介
附录八活性污泥微生物简介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系统中,可将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也可将有机物质吸附在活性污泥之上而与水分离,故担负着分解、转化有机污染物质的决定作用,这里仅对其作简要介绍,优秀的操作人员应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掌握,并应能运行到生产实际中(参见附录九)。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所组成,其数量可占污泥中微生物总重量的90~95%左右,在某些工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甚至可达100%。
细菌在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此外污泥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
在某些废水的污泥中有时尚可见酵母、丝状霉菌以及微型藻类。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主要有菌胶团细菌及丝状细菌,它们构成了活性污泥的骨架。
微型动物附着生长于其上或遨游于其间。
细菌、微型动物与其它的微生物加上废水中的悬浮物等类杂质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体——活性污泥。
1 细菌1—1 菌胶团细菌因为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菌胶团把废水中的杂质和游离细菌等吸附在其上,形成了活性污泥的凝絮体。
因此,菌胶团构成了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
大多数细菌体外有荚膜样物质。
当细菌进入老龄后,细胞外多糖类聚合物分泌增加,它同荚膜一样都能使细菌凝聚在一起。
这类能形成凝絮体的细菌,主要是由含碳的多糖类基质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生产实践中,当细菌处于碳氮比高的营养条件,凝絮体的结构就较好。
当污泥处于碳氮比低或高温、营养不足的环境时,这类菌体外多糖类胶体基质或纤维素类基质都可作为营养被细菌所利用,从而使污泥解絮。
这在运行管理中应予以密切注意。
1—2 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同菌胶团细菌一样,是活性污泥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丝状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可交叉穿织在菌胶团之间,或附着生长于凝絮体表面,少数种类可游离于污泥絮粒之间。
丝状细菌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起着一定的净化作用。
在有些情况下,它在数量上可超过菌胶团细菌,使污泥凝絮体沉降性能变差,严重时即引起活性污泥膨胀,造成出水质量下降。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
► 5.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污水经物化预处理后与二沉池回流污 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搅拌作用, 使污泥呈悬浮态并和污水完全混合,污水 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并降解或同化, 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剩余污泥,污水因 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在 二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溢流排放, 沉淀浓缩的污泥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 到曝气池,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模式图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 3.絮凝与沉淀 3.絮凝与沉淀
絮凝体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结构,它能够防止 微型动物对游离细菌的吞噬,并承受曝气等不利 因素的影响,更有利于与处理水分离。 沉淀是混合液中固相颗粒同废水分离的过程, 好坏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3. 活性污泥的组成
► ►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都在99%以上,固体物质仅占1%以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都在99%以上,固体物质仅占1%以 下。而这1%固体物质由有机和无机两部分组成。 下。而这1%固体物质由有机和无机两部分组成。 有机部分包括: 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Me——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的微生物有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的微生物有 机体; Mi ——由原污水挟入的不可生化的有机物质 ; ——由原污水挟入的不可生化的有机物质 无机部分包括: Mii——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 ——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各种内酶 → 进行代谢反应 胞外酶(水解酶) 透膜酶催化作用 大分子 → 小分子 → 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体 内 小分子 透膜酶催化作用 → 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体 内
1〉氧化分解 2〉合成代谢(合成新细胞) 3〉内源代谢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得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得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得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得作用.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得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得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得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得指示作用.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得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得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 以上得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得活性污泥.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得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得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得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得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得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得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两大类。
(一)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活性污泥培养的初期,细菌大量游离在污水中,但随着污泥的逐步形成,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1.菌胶团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
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2.球衣细菌这种细菌对碳素营养需求量较大,常因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使它们过快地繁殖引起污泥膨胀,故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白硫细菌能分解含硫化合物;硫丝细菌是一种常见丝状细菌,大量繁殖时可使污泥松散,甚至引起污泥膨胀。
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判断污泥的状况?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判断污泥的状况?2005-9大类微生物虫,如轮虫等,如果说有,说明水质还好了,适合他们生长。
2005-10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等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些生物的隔数达到1000个/mL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
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多波虫、屋滴虫。
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
曾观察到这继续一个月左右。
污泥分数解体时出现的生物为蛞蝓简变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
这些生物出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
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为球衣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在200以上时,这些丝状微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来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在活性污泥法中,将含有有机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无害物质。
2.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核心,它们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有机物是活性污泥的营养来源,提供微生物进行代谢反应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无机物主要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3. 活性污泥的处理过程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系统。
曝气池: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设备,通过机械搅拌或者气体曝气等方式,将含有有机物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代谢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沉淀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泥与清水分离。
清水从沉淀池的上部流出,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排放。
而污泥则沉积在沉淀池的底部,形成污泥层。
回流系统:为了保持活性污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一部份污泥会通过回流系统返回到曝气池中。
回流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微生物量和营养物质,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和代谢能力。
4.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活性污泥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2) 投资和运营成本低: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
(3) 工艺稳定性高: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 体积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设备相对较小,占地面积较小。
5.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领域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活性污泥的概念
活性污泥的概念活性污泥是指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添加特定的生物菌群并提供适宜条件,使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降解作用产生的混合物。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的高度活跃的生物群体,它能在污水中迅速降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污泥。
活性污泥是一种混合物,由废水、含有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污泥以及加入的活性污泥菌群组成。
活性污泥菌群主要由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组成。
在好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氧化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而在厌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缺氧消耗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等无机物质。
活性污泥的工作原理主要有生物降解、吸附和絮凝等过程。
其中,生物降解是活性污泥最主要的功能。
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活性污泥中的菌群还会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浮游生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有机物质。
此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还能吸附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并形成絮凝物。
这些絮凝物质会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
这些颗粒通过重力沉淀或其他固液分离设备实现去除。
活性污泥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污水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质均能得到有效去除。
同时,活性污泥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物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活性污泥还能应用于有机废水中产生生物气体,如甲烷等。
这些生物气体可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活性污泥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管理和控制包括设定适当的温度、氧化还原电位、曝气强度、污泥浓度和pH值等操作参数。
此外,还需要监测和控制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数量,以保证其活性和功能。
定期的维护和清洗工作也是活性污泥管理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是一种由废水、含有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污泥以及加入的活性污泥菌群组成的混合物。
通过活性污泥的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质能够有效去除,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活性污泥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活性污泥性状和生物相的观察与指导
活性污泥性状和生物相的观察与指导
活性污泥是一种由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生物膜,它主要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的废水。
活性污泥的性状和生物相是其功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活性污泥性状主要包括:
外观:活性污泥应是稠糊的,呈现浓稠的状态。
浊度:活性污泥应具有较低的浊度,表现为透明度高。
流动性:活性污泥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不易结块。
化学需氧量(COD):活性污泥应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COD值应低于原水。
生物相观察主要包括:
微生物种类:活性污泥中应含有多种微生物,如细菌、厌氧菌、真菌等。
微生物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应达到一定水平,保证其高效降解能力。
微生物多样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应保持多样性,有利于提高降解能力。
微生物活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表现为高的降解率和生长速率。
指导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调节和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状和生物相:
调节污泥负荷:适当调整污泥负荷,使其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能力。
控制水温:保持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添加营养物质:适当添加含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控制氧气浓度:保持氧气浓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
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通过观察和指导,能够使活性污泥保持较好的性状和生物相,提高处理效率,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相关微生物的图片提供如下:1、变形虫(阿米巴)amoeba.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活性污泥的组成及评价指标介绍
活性污泥的组成及评价指标介绍一、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其中好氧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的主体。
1mL曝气池混合液中细菌总数约为1×10^8个。
真菌中主要是丝状的霉菌,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真菌不占优势。
如果丝状菌显著增长,则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
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在污水净化中起作用。
在1mL正常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一般存活着5×10^3~2×10^4个原生动物,其中70%~90%为纤毛虫类。
原生动物促进了细菌的凝聚,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
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饵,可以去除游离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后生动物通常有轮虫和线虫。
这些后生动物都摄食细菌、原生动物及活性污泥碎片。
活性污泥的物质组成:Ma: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残留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产物)Mi:由原污水携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ii:由污水携入的无机物二、活性污泥评价指标1、ML S 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 VS 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
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对于工业污水,则因水质不同而异,MLVSS/MLSS比值差异较大。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
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的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生物相-3
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活性污泥处理污水起作用的主体是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中的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些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形态存在,游离细菌很少。
混合液中的原生动物种类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钟虫类、纤虫、吸管虫、漫游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等。
正常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中原生动物比较活跃,其中主要的系钟虫类,可单个活动,也有多个一起呈放射形分布。
一般来说,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钟虫类原生动物时,出水BOD5常超过20mg/L。
良好的活性污泥中,除钟虫外,还有少量漫游虫、纤虫、吸管虫、轮虫、线虫及少量丝状菌等。
管理中通常用生物相观察指示处理状况。
1.钟虫不活跃或呆滞,往往表明曝气供氧不足。
如果出现钟虫等原生动物死亡,则说明反应池内有有毒物质进入,如有毒废水流入等。
2.若没有发现钟虫,却有着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各种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漫游细菌为主,表明水中有机物质还很多,处理效果很低。
如果原来水质良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动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
相反,原来水质极差,逐渐出现游动纤毛虫,水质将向好的方向发展,直至变为固定纤毛虫为主,则水质变得良好。
通常,固定纤毛虫>游动纤毛虫+轮虫,出水BOD5约在5~10 mg/L;固定纤毛虫=游动纤毛虫,出水BOD5约在10~20mg/L。
3.镜检中如发现硫丝细菌、游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和较多的变形虫、豆形虫)时,往往是曝气时间不足,空气量不够,污水流量过大,或水温较低,处理效果差。
4.在大量钟虫存在的情况下,楯纤虫数量多而且越来越活跃,这对曝气池工作并不有利,污泥可能变得松散;如果钟虫量递减,纤虫量递增,则潜伏着污泥膨胀的可能。
5.镜检中各类原生动物极少,球衣细菌很多时,表示污泥已发生膨胀。
活性污泥中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
可以所,活性污泥是一个广阔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和霉菌。
丝壮菌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一、活性污泥概述1.定义:活性污泥是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聚合体,是指微生物在贮存器潜育生存的体形和状态。
2.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泛类细菌、短杆菌、放线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3.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性、降解性、沉降性及厌氧性等特征。
二、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的目的:培养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污水降解能力。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活性污泥常用的培养基有17#苹果基、一个液体培养基等。
3.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DO值等条件。
4.培养方法:常见的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法、固定化培养法、连续培养法等。
三、活性污泥驯化1.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通过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污水的处理要求。
2.驯化方式:常见的驯化方式有物理驯化、化学驯化和生物驯化等。
3.驯化条件的控制:驯化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曝气量、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
4.驯化指标:驯化活性污泥的指标主要有COD去除率、NH3-N去除率、生物毒性等。
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应用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2.生物能源: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产生甲烷等生物能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沼气发酵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土壤修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对于土壤修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好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驯化方式,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污水降解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观察
杯居虫:杯居虫一端附着在污泥中,形状像杯子。
图二:吸管虫 图三:蓝藻
吸管虫:身体的一端有一长柄,个体即借此柄附着在其他物体上。体表长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触手,触手为中空的管状,末端膨大成球状吸盘。
蓝藻:藻丝呈螺旋状,无横隔壁,蓝绿色。
图四:线虫和 杯居虫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图九:变形虫
图十:贝氏硫菌
贝氏硫菌:具无色而宽度均匀的丝状体,与球衣菌不同的是外面无衣鞘,各丝状体分散不相连接,丝状体由圆柱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可见硫粒。
四、总结:
1、自然水体生物带解释
多污生物带:污水生物系统中划定的污染最严重的河段。这一带水呈暗灰色,很混浊,含大量有机物,BOD5高,溶解氧低或无,有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形成。生物种类很少,优势种类是细菌和以细菌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和少量蠕虫等。细菌总数在100万个/mL以上,藻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及鱼类一般不存在。水底沉积许多由有机物和无机物形成得淤泥,有大量颤蚯蚓存在。水面上有气泡。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4)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 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体积,单位 mL/g。
沉淀污泥体积(ml / L) SV 10 SVI MLSS(g / L) MLSS( g / L)
如:SV=30%,MLSS=3000mg/ Nhomakorabea,SVI=?
城市污水:SVI=50~150mL/g,SVI反映污泥的沉降 性能和活性。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第三节 气体传质原理和曝气设备 第四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第五节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设计 第六节 二沉池 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管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概述 1、活性污泥法产生过程(P100)
2、活性污泥组成 活性微生物(Ma,主体,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 (Mi)和无机悬浮物(Mii)。 3、活性污泥性状(P102) 粒径200~1000μm,比表面积20~100cm2/mL。 一般呈茶褐色,略显酸性,含水率99%左右,相对 密度1.002~1.006;具有凝聚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4、活性污泥评价方法(P103) (1)生物相观察:观察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 量、优势度及代谢情况。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污泥浓度) 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质量, 包括Ma、Me、Mi、Mii。单位:mg/L或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包括Ma、Me、Mi。 MLSS、MLVSS都是微生物浓度近似值,MLVSS更接近 活性微生物的浓度。生活污水MLVSS/MLSS=0.7~0.8 (3)污泥沉降比(SV):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 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
1.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主要是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值规律
纯菌种的间歇增殖规律已经学过——《水微生物学基础》,细胞增长过程中存在“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同样,在多种菌种共存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增长的过程,存在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下面从有机物量F、微生物量M、耗氧速率(有机物降解速率)、污泥活性四个方面分析各个阶段特征。
1)适应期
也称调整期、吸附期,底物投入后,微生物在新环境下与底物接触,先吸附但不分解,适应环境,酶系统发生变化,不分裂,但个体增大。
时间较短5-15min。
书上提到后期会发生增值,因量太少,一般不考虑。
2)对数增长期
吸附后,F/M高>2.2,在O2充足的条件下,降解速度很快、生物增长也很快,耗氧量最大,污泥活性很强但松散、凝聚沉降性较差。
3)减速增长期
随着F↓、M↑、使得F/M↓,底物的量限制着微生物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部分微生物不得不分解体内营养及不易降解的有机物,逐渐活性变差、沉降絮凝性提高,某点处微生物数量达到最高、总降解速度最快,维持一定时间后,环境中已很少有营养可被摄取,进入内源呼吸期。
4)内源呼吸期
F/M很小,充分曝气,混合液中营养耗尽,几乎全部微生物只能分解体内营养以维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