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遗传性疾病调查报告
遗传病调查报告血友病
![遗传病调查报告血友病](https://img.taocdn.com/s3/m/c91906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e.png)
遗传病调查报告:血友病
背景: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见于男性。
该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或IX的缺乏或异常引起的,导致血液不易凝固,致使患者易受到外伤或手术后出血等。
严重的出血可能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并有可能造成死亡。
患病原因: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携带有这种基因的女性有一半的概率把它传给下一代,并且男性因为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一旦遗传了血友基因就肯定会患病。
调查方法:本次血友病调查是在某市的一所大型医院进行的。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通过招募志愿者,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基因检测来了解血友病的扩散状况和风险因素。
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共收集了1000份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4人被诊断为血友病,其中10人是男性,4人是女性。
此外,还有13人携带了血友病的基因,其中8人是女性,5人是男性。
另外,我们发现大部分被诊断为血友病的人的家族中有其他患者或基因携带者的存在。
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血友病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遗传风险,建议该地区加大对这类遗传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尤其是关注有血友病家族史的人群。
另外,提醒一下那些携带血友病基因的人要做好避免外伤的措施,以降低出血风险。
马凡氏综合征基因检测报告
![马凡氏综合征基因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f1db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7.png)
马凡氏综合征基因检测报告马凡氏综合征基因检测报告一、疾病概述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简称MF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主要致病基础是FBN1(fibrillin 1)基因的突变。
该基因编码使得结缔组织中的Fibrillin一构建蛋白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导致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生。
马凡氏综合征以肢体长骨异常、胸骨骨软饵块、心脏瓣膜反流等为特征,症状多样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遗传家族史、临床表现以及基因检测是有效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二、检测方法我们使用了最新的二代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对您进行马凡氏综合征基因检测。
该检测基于对FBN1基因进行全面测序分析,通过与参考序列对比,筛选出FBN1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位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致病性。
三、检测结果通过比对和分析,我们检测出您FBN1基因的以下变异位点:1. rs512692: c.394c>t(p.Arg132Cys),该位点是一个多态性位点,目前未发现与马凡氏综合征相关的致病突变。
根据目前已知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以上位点并未被记录为马凡氏综合征的致病突变。
然而,FBN1基因具有很高的遗传异质性,且表型表达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无法通过上述位点的检测结果做出是否患有马凡氏综合征的确诊。
四、建议1. 临床评估:鉴于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建议您咨询遗传专家,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
临床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家族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测项目。
2. 家族调查:马凡氏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家族遗传性,因此建议您进行完善的家族调查,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其他患者存在。
3. 进一步基因检测:如果在家族调查中发现其他患者存在马凡氏综合征,或者临床评估结果存在高度怀疑,您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FBN1基因检测。
可以选择扩大检测覆盖范围,或者对靶向位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期获得更准确的筛查结果。
4. 高风险行为避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高风险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工作。
遗传性近视数据分析报告(3篇)
![遗传性近视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85cf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6.png)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遗传性近视作为近视的一种重要类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遗传性近视患者的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遗传性近视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规律及防控策略,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遗传性近视是指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近视,患者近视程度通常较重,且进展较快。
研究表明,遗传性近视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与多种遗传基因相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遗传性近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眼科医院近五年的遗传性近视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家族史、近视程度、遗传基因检测结果等。
2. 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结果1. 流行病学特征(1)患者年龄分布:遗传性近视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患者总数的60.5%。
(2)性别分布:男性患者占患者总数的53.2%,女性患者占46.8%。
(3)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5.6%,其中直系亲属患病率为50.2%。
2. 遗传规律(1)遗传方式:遗传性近视的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
(2)相关基因:通过基因检测,发现遗传性近视患者中存在多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突变,如MFRP、POU4F3、MYOC等。
3. 近视程度与遗传因素的关系(1)家族史与近视程度:有家族史的患者近视程度较无家族史患者严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遗传基因与近视程度:基因突变位点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突变位点越多,近视程度越严重。
五、讨论1. 遗传性近视的防控策略(1)加强遗传咨询:对遗传性近视患者进行家族史调查,评估遗传风险,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遗传咨询。
(2)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早期发现遗传性近视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遗传病调查报告
![遗传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94df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遗传病调查报告1. 背景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遗传病既包括单基因遗传病,也包括多基因遗传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功能异常,遗传病可以影响个体的身体机能、发育和生活质量。
遗传病的调查和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遗传病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调查遗传病的类型、发病率和相关因素,以提供有关遗传病的全面了解,为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3. 调查结果3.1 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兹综合征等。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突变或基因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如癌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3.2 遗传病的发病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超过4000种已知的遗传病,其中许多遗传病是罕见病,发病率较低。
然而,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唐氏综合征等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
3.3 遗传病的相关因素遗传病的发病不仅与基因突变本身有关,还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家族史等因素相关。
一些遗传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虽然有遗传倾向,但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4. 预防和治疗4.1 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遗传咨询是通过对个体和家族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提供遗传病风险评估和遗传测试建议的一项服务。
遗传测试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遗传风险,为未来的生活和家庭计划提供指导。
4.2 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预防和治疗遗传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基因突变或替换不正常的基因序列,从而预防或治疗一些遗传病。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3 遗传病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对于一些罕见遗传病,由于病例数量较少,治疗方法和药物开发比较困难。
遗传病调查报告
![遗传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1786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5.png)
遗传病调查报告近年来,遗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遗传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我们展开了一次遗传病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介绍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病。
由于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传递性,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遗传病的类型分布、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包括患者及其家人、医护人员等。
问卷涵盖了遗传病的种类、发病原因、遗传风险及相关疗法等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1. 遗传病类型分布经过统计,我们发现遗传病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症、单基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
染色体异常症在儿童中较为多见,而单基因病多表现为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
2. 遗传病发病率我国遗传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缺乏遗传病的早期筛查和宣传教育,导致许多病例无法及时治疗。
3. 遗传病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良、近亲结婚等因素是导致遗传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由于缺乏对遗传病的认识,部分患者家庭存在歧视和排斥现象。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应加大对遗传病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遗传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近亲结婚等不良行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 完善筛查机制建立全面的遗传病筛查机制,加强对新生儿和孕妇的遗传病筛查工作,及早发现和治疗遗传病。
为遗传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障。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对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关爱和帮助,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推动建立遗传病患者帮扶机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五、结论遗传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控。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更好地认识了遗传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遗传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8808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8.png)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引言: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给后代的基因信息。
人类也拥有许多遗传性状,如眼睛颜色、身高、血型等。
本报告旨在对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人类常见遗传性状的分布情况,了解遗传的模式和规律,为人类遗传研究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2.调查方法:选择样本群体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记录,样本数量达到1000人,包括男女各一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族群均有参与。
3.调查结果及分析:1)眼睛颜色: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有58%的人眼睛颜色为棕色,28%为蓝色,10%为绿色,4%为黑色。
研究表明,眼睛颜色主要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其中EYCL1基因与蓝色眼睛相关,OCA2基因与棕色眼睛相关。
2) 身高:样本中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3cm,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60cm。
研究发现,身高主要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其中GRB10基因与身高相关。
3)血型: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有32%的人为A型血,26%为B型血,40%为O型血,2%为AB型血。
血型由ABO基因决定,在人类种群中A和B是最常见的血型。
4)皮肤颜色:根据调查结果,样本中大部分人皮肤颜色较为中等,只有少部分人皮肤较为浅或较为深。
皮肤颜色主要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MC1R基因与皮肤颜色相关。
5)指纹形状: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指纹形状呈现出多样性,有弓形指纹的人占40%,回纹指纹的人占30%,环形指纹的人占15%,其他形状的指纹占15%。
指纹形状主要由多个基因决定。
4.结论:通过对遗传性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性状在人类种群中的分布情况。
这些遗传性状的呈现由多基因遗传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了解遗传性状的模式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遗传机制,进行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个体健康管理。
2. Liu, F., Wollstein, A., & Hysi, P. (2024). Ph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o EMR-free. Trends in Genetics, 35(11), 844-845.。
关于遗传病的调查活动报告
![关于遗传病的调查活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e46c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4.png)
关于遗传病的调查活动报告1. 背景介绍遗传病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它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
遗传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并且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长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注遗传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种类、发病率和预防措施。
2.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活动,我们的目的是:- 了解各种遗传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 了解家族遗传病史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探索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推广遗传病知识,增加公众对遗传病的认识。
3.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调查地点,并在医院大厅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查活动。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提供了多种语言版本的问卷以便不同群体参与,并对同意填写问卷的参与者进行了现场访谈。
我们还请来了遗传病专家,给参与者提供遗传病知识讲座和咨询服务。
问卷包括以下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2. 家族遗传病史:是否有家族成员患有遗传病,以及是否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测;3. 对遗传病的了解:对遗传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预防措施的认知;4. 预防和治疗:参与者对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认可程度和实施情况。
4. 调查结果我们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4.1 个人基本信息参与调查的人群年龄跨度较大,从18岁到65岁不等。
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基本持平,占比各为50%。
大部分参与者为普通劳动者,职业分布相对均衡。
4.2 家族遗传病史根据问卷数据,有20%的参与者在家族中有成员患有遗传病,其中40%的参与者已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测。
4.3 对遗传病的了解参与者对遗传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大部分参与者知道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但对遗传病的种类和发病机制了解不够充分。
此外,有一些人对遗传病的预防措施存在误解或不清楚。
4.4 预防和治疗大部分参与者认可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遗传咨询、基因检测和优生优育等。
遗传病调查报告
![遗传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90f3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b.png)
遗传病调查报告遗传病调查报告引言: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突变或遗传物质异常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心理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遗传病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遗传病的挑战。
一、调查背景遗传病是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然而,由于遗传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遗传病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全面的数据。
调查对象包括遗传病患者、家庭成员和医疗专业人员。
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族遗传史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三、调查结果1. 遗传病的类型和分布:调查结果显示,遗传病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多基因遗传病等。
其中,最常见的遗传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不同遗传病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某些遗传病在特定地区或族群中更为普遍。
2. 遗传病的影响因素:遗传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突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调查结果显示,近亲结婚、高龄产妇、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因素与遗传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3. 遗传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遗传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而家庭则需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
此外,遗传病还对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建议和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遗传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遗传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促进遗传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2. 加强遗传咨询和筛查:建立遗传咨询中心和遗传筛查机构,为患者和家庭提供专业的遗传咨询和筛查服务。
通过遗传咨询,帮助患者和家庭了解遗传病的风险和预后,制定合理的生育计划。
遗传实验报告——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遗传实验报告——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6ebc44e518964bcf847c93.png)
实验组序号:日期:实验项目: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
2.了解群体控制不同遗传性状的基因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人类的遗传性状有许多是单基因性状,易于观察且具有典型的显隐性关系,在一定群体中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其遗传方式。
在自然界,无论动植物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与其相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交配。
假设某一位点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基因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p,a基因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q;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D,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H,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R。
群体(D,H,R)交配是完全随机的,那么这一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R=q2。
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对象:某群体实验用品: 1、器材玻璃棒、纱布块、乙醇棉球、镊子、量角器2、试剂 PTC1~14溶液、浓度递减实验内容与步骤1、卷舌在人群中,有的人能够卷舌,在近舌尖处两侧边缘向上甚至卷成管状,有的人则不能。
卷舌对不能卷舌为显性。
实验组成员间可互相观察,并记录下来,算出各类型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出该群体中相应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记录观察结果,绘成系谱图,通过系谱分析其遗传方式。
2、耳垂形状人类耳垂可明显区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两种形状,前者为显性后者为隐形。
观察家庭成员的耳垂形状,看是否与上述遗传方式相符。
3、前额发际在人群中,有些人前额发际基本上属于平线,有些人在前额中部发际向下延伸呈峰形,试讨论这种形状属于哪种遗传方式。
4、将上述三个以及其他易于观察的形状的观察结果记录在附表上。
实验观察人类遗传性状与疾病关联调查表姓名曹雪班级麻醉112班学号6301611062。
23.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23.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e710ea00f12d2af90242e6f8.png)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该项是对基因组进行研究,紧扣了遗传因素这一要点,故其 分析: 叙述符合研究要求
对接 考查调查问题方法确定,与教材调查实验要求相符。 教材: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双胞胎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一般同卵双生的双胞 胎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的部分是由相同的遗传物质 分析: 决定的,表现型不同的部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故B中通 过研究双胞胎是否共同发病来判断该病的发病是否与遗传 因素相关是合理的
↓
实施调查活动
↓
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
三、调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1)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100%
(2)遗传病类型的选择: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 率较高的 单基因 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 环境因素 影响,不宜作为 调查对象。 (3)基数足够大: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调查的群 体要 足够大 ,可以让小组数据的结果在班级或年 级中进行汇总。
一、实验原理
(1)人类遗传病是由 遗传物质 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 社会调查 和 家系调查 的方式分别了解发病率 及 遗传病遗传方式情况 。
二、实验步骤
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
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人员。
↓
制定调查的计划
确定 调查病例 。
制定调查记录表。 明确 调查方式 。 讨论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高考实验对接]
(2012· 江苏高考)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 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 法不包括( )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报告
![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dde4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3.png)
五.探究过程
(一)
1.调查对象:社会人群 2.调查时间:2004年3月6号-7号
星期六 & 星期天 3.调查方式:以小组形式,分散
到三个人流集中的不同地点进行调 查。 4.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方式:以小组形式,分散到三个人 流集中的不同地点进行调查。
组别 地点 第一组 文化广场附近
第二组 东莞人民公园
一.探究课题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红绿色盲病
二.探究目的
1 . 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 传病的基本方法
2 . 了解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 情况,加深对遗传病的理解,加深 对遗传病危害的认识
3. 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 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 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人员
袁银欢、莫淑 渟、 范兆昆、 周磊 周颖、叶婉玲
第三组 新风路
周静文、张智 铭、谭绮霞、 卢思筠
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 文化广场 东莞市新Fra bibliotek路现附近
人民公园
型男女男女男女
正常 99 88 48 41 30 43 色盲 14 4 7 0 13 2
被调查总人数为361人,其中色盲患 者为41人(男性33人,女性8人)
四.探究原理
1. 遗传病简介: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 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 红绿色盲简介:遗传方式为X连锁 隐形遗传。表现为对红绿色的辨别能力 降低,但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的辩 色力,因此常不自知。通过对颜色亮度 和饱和度的区别,实际上对日常生活中 很多鲜明的颜色就难以辨认。这对生活 和工作无疑会带来影响。
常见遗传性疾病调查报告
![常见遗传性疾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84075fa8114431b90dd8cb.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常见遗传性疾病调查报告篇一: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说明:①学会两种方法:调查和统计。
②了解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要求,设计不同表格,从中分析遗传方式或发病率问题。
活动原理与准备遗传方式调查适用于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病的发病率调查通常用社会人群调查法(或动物群体调查法);遗传方式调查一般采用家系调查法(但也可用社会人群调查法或动物群体调查法。
如:家禽、猪等性状遗传方式,不便于进行家系调查)。
过程与方法(1)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2)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要点并设计记录表格。
(3)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取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4)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说明:①注意遗传病遗传方式与遗传发病率统计表格模式的区别:遗传发病率表格通常包括调查范围、调查性状、不同性状个体数量等内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若采用家系调查法,表格通常包括:双亲的性状组合、子代性状、子代性别、不同性状不同性别的个体数量等内容;与社会调查明显不同的是要注意被调查的双亲组合在一起记录(如:父色盲×母正常、父色盲×母色盲、父正常×母正常、父正常×母色盲),同时要分性别记录子代性状(如:色盲男5人,女1人),以便分析遗传方式。
采用社会人群调查法调查遗传方式时,也要分性别记录个体数;②注意调查范围越大越好,逐个调查,随机选取不同调查地区。
③注意尊重个人隐私权。
结果与结论(1)调查结果呈现形式:①表格:遗传方式调查:家系调查要体现亲本组合、子代性别;社会人群调查要体现调查范围调查性状、性别比例。
发病率调查:要体现调查范围、调查性状、人数。
未知遗传病调查:表格要注意性别记录、表格要有标题。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1e0317f90f76c660371aaa.png)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报告【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调查,了解其遗传方式。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4、学习设计性试验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的遗传性状有许多是单基因性状,易于观察且具有典型的显隐性关系,在一定群体中调查可了解其遗传方式;人类的遗传病有几千种,也有一些是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通过家系调查可了解其发病率以及遗传方式。
【实验内容】1.群体中单因子遗传性状的调查(1)眼脸性状的调查人群中的眼睑(eyelid)可分为单重脸(俗称单眼皮,又叫上脸赘皮)和双重睑(俗称双眼皮)两种性状。
-些人认为双眼皮受显性基因控制,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关于这类性状的性质和遗传方式,目前尚有争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拇指端关节外展的调节在人群中有的人拇指的最后-节能弯向挠侧与拇指垂直轴线呈60°角。
性状呈隐性遗传,即该性状的纯合性个体的拇指端可向后卷曲60°。
调查此性状,统计该性状的频率。
(3) 我们在做表情时“微笑”,若是颜面部的肌肉(颧大肌、颧小肌、笑肌)相互牵动,而产生一个凹陷,那个就是“酒窝”。
但也有人称之为“类窝”,成因位置、大小不同,而有另一个名称“梨窝”。
酒窝并非每个人都有,而有酒窝的人也会有不同形状、高度、深浅之分。
细分之下,酒窝位于嘴角斜上外侧约2-2.7公分处,有圆形、线状2种,-般为在做微笑表情时凹洞最是明显可见。
而脸上还有另一个窝,称为梨窝.而梨窝位于嘴角斜外下侧约1公分处,梨窝较酒窝小且较不明显。
调查此性状,统计该性状的频率.2、根据统计的资料,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计算公式:基因型频率=n/N p=1-q【实验结果】个体中单基因遗传性状的调查结果【结果分析】理论上各项调查性状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符合3:1的孟德尔理论,但是通过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人群中眼皮、大拇指弯曲和酒窝都不符合孟德尔的3:1理论。
本家族某些遗传性状调查报告
![本家族某些遗传性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7d94c90c22590102029d82.png)
本家族某些遗传性状调查报告系别:生物系班级:XX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X)【摘要】:通过调查本家族祖孙三代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确定某些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进一步推测自己后代的表现型,对自己后代有可能表现的性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文章对本家族的红绿色盲、发式和额前发线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结论:红绿色盲为X隐形遗传,卷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通过此次调查和研究分析,可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出生。
【关键字】:直发与卷发红绿色盲美人尖家族前言: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有的是行为方式,等等。
孟德尔定律几乎对整个生物界具有普遍意义,不言而喻,在人类总也不例外。
人类中简单的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主要依赖于系谱记录,系谱分析是判断人类单基因决定的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经典方法。
系谱使用图解表明一个家族中某种性状(或遗传疾病)发生的情况。
系谱图是用图解表明一个家族中某种形状(或遗传疾病)发生的情况。
【1】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
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红绿色盲(daltonism, red-green colorblindness, )是一种最常见的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
遗传病调查报告
![遗传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e5d4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6.png)
遗传病调查报告遗传病介绍: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
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核酸分子构成。
当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异常或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疾病。
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遗传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
遗传病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遗传病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不同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原因以及控制措施,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一、血友病调查血友病是一类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城市2000名血友病患者。
1. 发病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该城市的血友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占78%,女性患者占22%。
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期为主,约占发病总数的65%。
2. 病因分析血友病主要由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血友病A患者中,出现F8基因突变的比例达到85%;而血友病B患者中,F9基因突变的比例为95%。
3. 预防和治疗措施目前,在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方面,常用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以及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帮助患者提高凝血功能。
二、先天性愚型调查先天性愚型是由于人体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一种智力发育迟缓的遗传病。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某省1000名先天性愚型患者。
1. 发病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先天性愚型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大部分患者在婴幼儿期或幼儿期出现明显症状,约占发病总数的90%。
2. 病因分析先天性愚型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以及母子血型不合等。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发现,其中染色体异常所致的先天性愚型占发病总数的60%,基因突变为40%。
3. 预防和治疗措施针对先天性愚型患者,早期的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智力发育。
在基因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基因诊断可以帮助家庭了解病因,做好遗传咨询。
三、囊性纤维化调查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0c82272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48.png)
常遗传病 唐氏综合征(也叫21三体综合征)等。
性染色体异 性腺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征) 常遗传病 提示:染色体病通常会导致严重缺陷
判断: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一定不患遗传病
3.遗传方式及发病率调查
项目 遗传病发病率
调查对象及范围 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基因检测 基因异常病
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
再发风险率
②检测和预防手段---基因检测
课本94页
概念: 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序列,以解人体的基因状况。
意义:A.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 B.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 C.预测后代患病的概率
5.基因治疗
课本95页
概念: 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4.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 (1)手段:主要包括 遗传咨和询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 效地 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产等前。诊断
家庭病史
课本94页
终止妊娠 产前诊断
①检测和预防手段---产前诊断
传递方式
染色体异常 胎儿的外观和性别 地中海贫血病
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因 遗 传 病
伴X 染色
体
显性 隐性
伴Y遗传
多基因遗传病
连续遗传,含致病基因即患病
隔代遗传,隐性纯合发病
连续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 患病 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 一定患病
父传子,子传孙 ①家族聚集现象; ②易受环境影响; ③在群体发病率高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胚胎期引起 流产
大本91页 男女患病比率
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范文
![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72cc9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b.png)
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范文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但是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分析,使学生了解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2)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使学生加深对遗传病的理解,加深对遗传病危害的认识。
2.能力目标(1)通过调查实践,培养学生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2)通过调查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基本方法;(3)在调查结果的交流和讨论中,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信息发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1)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结果,使学生受到人口素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3)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对遗传病患者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教学手段:计算机: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和调查报告教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确定研究的子课题;2.指导学生制定调查方案;3.辅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教学过程:一、调查过程流程:(一)准备阶段:第三周(2月23日——2月29日)1.在课下,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不同的调查小组,按本班的人数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人员12人,推选出组长。
2.根据研究性课题的题目,师生一起确立可供调查的子课题。
经过讨论,确定调查的课题:中学生深度近视的发病情况、色盲的发病情况和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
3.每组自选一个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的调查任务。
4.师生一起联系有关学校的卫生室,保证调查的实用性、可靠性。
(二)实施阶段:第四、五周(3月1日——3月12日)1.指导学生完成、完善调查方案。
各调查小组在确立调查的具体课题后要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出本组的调查方案,教师在听取各组的汇报后,与同学一起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地贫筛查报告单
![地贫筛查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f25fee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6.png)
地贫筛查报告单目录1. 前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1.3 研究方法2. 研究结果2.1 样本分析2.2 基本情况2.3 检测结果3. 结论及建议3.1 结论3.2 建议前言背景介绍在现代医学中,地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特别在某些地区的流行率较高。
本次筛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地贫患者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提供数据支持。
目的通过地贫筛查,了解该地区地贫患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血液检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区居民进行地贫筛查。
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得地贫患者的具体数据,结合个体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样本分析本次筛查共纳入1000名居民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年龄跨度从10岁至60岁不等。
基本情况参与筛查的居民中,50%为农村居民,50%为城市居民,整体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
检测结果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本次筛查中有10%的居民被检测出地贫阳性,其中女性地贫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地贫患者主要分布在年龄较为集中的30-40岁群体。
结论及建议结论通过本次筛查,可以明确该地区地贫患者的比例及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地贫患者需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建议针对该地区地贫患者比例较高的情况,建议加大对地贫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同时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工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地贫患者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遗传性疾病调查报告篇一:遗传病调查报告人类遗传病初三二班边晓晖遗传病简介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
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
这种传递不仅是指疾病的传递,最根本的是指致病基因的传递。
所以,遗传病的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
父母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里携带的致病基因,通过生殖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六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1.高血压遗传危险度:★★★★★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
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防治原则1.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
2.限盐补钾。
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烟限酒。
2.糖尿病遗传危险度:★★★★★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
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
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则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
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
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
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3.血脂异常遗传危险度:★★★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发现有相当部分血脂异常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
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血脂异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通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
防治原则最重要的是强调“迈开腿,管住嘴”。
一方面要适当限制饮食,但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素(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控制体重。
同时加强锻炼,使热量消耗掉才不至于使脂肪在体内堆积。
4.乳腺癌遗传危险度:★★★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防治原则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以发现乳癌的蛛丝马迹,早期治疗。
乳房包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这种包块与乳腺增生包块不同,常为单个,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大多无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此外,如发现有乳头湿疹、溢液、皱缩,也应引起重视,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5.胃癌遗传危险度:★★★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
比较著名的如拿破仑家族,他的祖父、父亲以及三个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个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7人患了胃癌。
防治原则患胃癌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育锻炼、精神压抑、吸烟、喜食烟熏食品、喜食重盐饮食、过量摄入肉类、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
而喜食菌类、新鲜水果是胃癌的保护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共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去医院监测有无该细菌感染,有则及时治疗。
6.大肠癌遗传危险度:★★★家族遗传导致的大肠癌占大肠癌发病总人数的10%~15%。
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大3~4倍,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防治原则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应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物,少饮含酒精饮料,戒烟。
如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②大便带脓血或黏液便。
③大便变细、变形,排便费力。
④时有排便感,却无大便解出。
调查收获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
病种多、发病率高。
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大约6500多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遗传病。
改变它唯有优生优育,避免已知的遗传病不再通过繁衍后代通过基因继续延续,尤其是一些可控可查的遗传病更是应该避免到下一代身上再次出现。
很多遗传病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显性的比较容易发现,及时救治还有痊愈的可能,然而隐性的就像定时炸弹,突然爆发时便是家庭悲剧的开始,所以优生很重要。
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很必要。
为社会为家庭更为自己的幸福生活。
篇二:遗传病的调查报告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课前社会调查,感悟色盲遗传的特点。
围绕感悟,提出基因的位置问题并猜想假设;通过分析遗传图解验证色盲基因位置的假设,从而理解色盲遗传规律;最后通过实例解释、遗传咨询的情境表演来巩固和应用色盲遗传的特点”三步突破策略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难点色盲遗传特点突破策略1 实际调查进行色盲遗传的社会调查。
为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首先用色盲检查图检查色盲患者的方法,知道人的性别决定属xy型。
其次,明确调查要求:调查对象:自己(或其他同龄人)及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叔父母、姑父母、姨父母、舅父母、表兄妹、堂兄妹。
调查范围及数量:自己(学生)所在街道、村组,每小组调查十个家族。
调查目的:对色盲患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了解色盲遗传的特点。
调查思考题:一般来讲,色盲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一个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她的儿子患病的可能性是多少?一个男性患者的孙子和外孙中,谁可能是患者?一个男人的色盲基因是怎样传递给他的外孙的?2 假设验证色盲遗传的特点与色盲基因在前后代的传递规律有一定的关系,而基因在染色体上,哪色盲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呢?做出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的假设。
色盲基因是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假设是否正确呢?首先分析如果在y染色体上则应有病的都为男性,而调查中有女性患者,从而得出色盲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
同时要指出: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接着引导学生完成表1、表2表1 : 基因在x染色体上女性男性基因型 xb 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表2 :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女性男性基因型 bb bb bb bb bb bb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完成上表的基础上,得出:如果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有9种婚配方式,如果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其婚配方式有6种。
书写常染色体的婚配遗传图解、x染色体的婚配遗传图解。
合作判断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很快就明白了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以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点。
归纳总结:如果色盲在常染色体上,哪子代中男女患病的比例应是相同的,与我们调查的情况(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不符;调查的实际情况与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相合,所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色盲遗传具有“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的特点。
“一个男色盲患者的外孙可能是患者,但其孙子一定不是患者”不准确。
因为,一个男人的色盲基因虽然不会遗传给他的孙子,但只要他孙子的母亲带有色盲基因,那他的孙子就有可能是色盲患者。
篇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示例调查报告示例11.调查目的调查中学生中的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2.调查对象天津市31中初三年级学生,天津市109中学98届初二年级学生、99届初三年级学生。
3.调查方法生物教师与本校医务室老师联合调查,对学生逐个进行红绿色盲检查。
4.调查结果学生甲: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均正常,外祖母色盲。
学生乙:父亲、祖父、祖母、外祖母均正常,母亲、外祖父均色盲。
5.调查结果分析(1)红绿色盲的发病率被调查人数为2 747人,其中色盲患者为38人(男性37人,女性1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二者均低于我国社会人群男女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2)红绿色盲的男女比例男:女=135:3=45:1,此比例也低于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的男女比例(14:1)。
(3)从两个男生家族遗传病史调查中分析,可知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该病的遗传特点。
6.结论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例】下面是关于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先天性聋哑、并指和苯丙酮尿症等遗传病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回答:(1)制定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2)在调查中,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这四种遗传病的患者:①红绿色盲;②先天性聋哑;③并指;④苯丙酮尿症。
(3)假如要对你校04、05、06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一表格,记录调查调查报告示例21.研究课题调查马路餐饮业煤炉的热辐射和烟尘对行道树的危害。
2.调查目的调查马路餐饮业对行道树的危害。
3.调查方法野外实地调查、观察。
4. 调查时间 1996年6月3日至6月7日。
5. 调查地点天津市南开区某农贸市场中段。
6. 调查结果(1)调查地段概况该农贸市场中段长540 m,马路两侧的行道树全为白蜡树,共156株。
马路南侧餐厅、早点部共12个,马路北侧餐厅9个,共计21个。
污染源是餐厅和早点部的煤炉,其污染物主要是热辐射和烟尘。
(2)观察记录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3)结果①不同餐饮部门排放的污染物对行道树的危害程度。
7个早点部排放的污染物危害行道树:6轻1重(树木死亡)。
13个餐厅排放的污染物危害行道树:3轻10重(树木死亡或部分死亡)。
1个烤鸭店排放的污染物危害行道树:较轻。
②污染物的排放量与行道树受害的关系。
路南的餐饮部门多于路北,污染物的排放量路南多于路北,行道树受害程度路南明显高于路北。
③行道树受害程度和行道树与烟囱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④行道树的受害率。
156株白蜡树中有39株受害,受害率为25%。
7. 调查结果分析(1)早点部和烤鸭店周围的行道树,受害程度低于餐厅周围的行道树。
其原因是,早点部和烤鸭店的营业时间短,热辐射时间短,排放的污染物数量较少;而餐厅的营业时间长,热辐射时间长,排放的污染物数量较多。
(2)离烟囱远的行道树受害较轻,离烟囱近的或烟囱上方的行道树受害严重,这说明煤炉对行道树的危害,主要是由热辐射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