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摘要】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上。该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构建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笔者在亲身实践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几个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整理,积极探寻有效地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优质课堂小组合作

早在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致力于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实施道尔顿计划中制定的三个原则之一便是合作。到了二十世纪70~80年代,合作探究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己经相当广泛。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采取的仍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更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共存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所强调的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人就此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小组合作探究的内涵

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

美国教育学者加斯基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如下描述: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且有5个要素是协作学习不可缺少的: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加工。

由此可见,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集体凝聚力的核心,是协同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满足构建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

二、目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

破和补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它促进了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行于表面,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该教学方式一经提出,受到了很多教师的热捧,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有时一堂课教师要组织好几次这样的讨论活动。的确,一些小组讨论活动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我们无法明确这些小组讨论活动的安排是否科学,这些讨论活动有无真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内容欠妥,时机不当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太简单太难于课堂学习目标的问题都不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同时,在优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某些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热闹过后,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三)考虑不足,调控不力

一是没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

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二是没让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时,有些教师只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做自己的事情,这就使自己和学生的学习处于割裂状态,对接下来的教学缺乏准备。有些课堂的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出现对问题手足无措的情况。(四)分工不明,合作不实

虽然教师力争使分组的小组间同质小组内异质,实现优势互补,但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做到。很多时候,部分小组也出现了“一言堂”,有的学生主宰了话语权,有的学生永远“沉默是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参加到合作学习中来,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汉思想,依赖心理较重,合作时不思考,不倾听,不交流,甚至脱离小组合作。

(五)尊重不够,评价缺失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但讨论结束后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到自己预定的答案中去,忽视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得到的实际结果,如此一来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打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与小组合作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在小组交流时,教师的评价空泛甚至缺失。要明白,提倡

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对学生的评价或一味地肯定表扬。

三、合理开展小组讨论探究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准备。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一旦预设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对合作的内容要精心准备,问题的整合和呈现的时机亦要精心选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如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老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的内容的确定者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发性、探索性,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有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总之,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不管问题是教师呈现的或是学生呈现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学习的知识能力有所增加,方法有所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得。教师精心的预设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二)合理设计。要使小组合作有效,必须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以及认知的进程,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合理的指导,从而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