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吉安市阳明路小学的一些回忆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与第一课时一样
执教:江西省吉安市阳明路小学
鲁爱云
清洁值日我会做Leabharlann 扫地前要洒水不乱倒垃圾
搞完卫生后放好工具
集体的事情主动做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执教:江西省吉安市阳明路小学
鲁爱云
早饭是启动大脑的“开关”,对身体 的健康非常重要。有专家对1000名小学生 的考试成绩进行研究,发现:吃早饭的学 生比不吃早饭的学生成绩好。而且早饭的 分量和内容也和学习成绩有关。丰盛营养 的早餐可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
不吃早饭的孩子上第二节课 的时候就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有小动作等现象,他们往往精神 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1、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低; 2、影响智力发展,让孩子变笨; 3、容易导致多种重大疾病; 4、引发肥胖。
良好习惯我养成
课间要喝水
课间休息时,要先上厕所后玩
讲安全:
安全使用工具
守秩序:
一下课,明明就 拉着元元去走廊上跳 绳,可是元元不想在 走廊上跳绳,他该怎 么对明明说呢?
有一天,明明经过 操场时,被楼上扔下来 的矿泉水瓶子砸到了脑 袋,幸好没有大碍。明 明气冲冲地要去找扔瓶 子的人。如果明明找到 了那个人,该怎样批评 他呢?
民族小学的记忆
文化·大理记忆一我的家乡弥沙位于剑川县西南部,全乡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面皆山,“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是全乡真实的写照。
由于山地面积占多数,农民生活贫困,一直是剑川西部最贫困的山区乡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解决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问题,在省州政府的支持下,1980年,剑川县第一所全寄宿制民族小学在弥沙乡政府驻地下登村成立,当时招收的范围除了弥沙五六年级的学生外,还定向招收邻近的上兰、马登、象图、羊岑4个乡镇的少数民族学生。
1981年,我出生在弥沙一个叫岩曲的村子。
1986年,我读一年级,那时岩曲小学还是一所完小,学校有一至六年级6个班。
三年级那年,五六年级就合并到民族小学了,这意味着读完四年级,我就要去民族小学继续读书了。
那个时候,年龄和身子尚小,但心里却是向往的。
当时,去民族小学读书除了要准备学习用品以外,还要准备木箱、行李、饭碗、砍柴刀、绳子等生活劳动工具。
在弥沙,哪家的孩子上四年级后,父母亲都会在劳动之余把这些东西提前准备好,男生、女生都如此。
1991年9月,在村小读完四年级,我第一次离开父母、●高文文/图民族小学的记忆责任编辑:彭琼瑶投稿邮箱:***************经历者的讲述见证者的记录回望者的思考离开村子,要去民族小学读书了。
民族小学坐落在下登村后一座小山坡上,中间隔着一个叫大邑的村子,离岩曲村大约有3公里多的路程。
弥沙到象图的乡际公路和两边犹如毛细血管一样的山间小道,把山上、山下的村子连接在一起。
9月的弥沙,群山苍翠。
谷地里,稻田金黄,坡地上,成熟的玉米随风摇曳,一派丰收的景象。
开学报到那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吃完早饭,母亲把碗筷、砍柴刀、洗脸盆、毛巾等小的东西装在箱子里,行李用绳子捆好后放在箱子上,父亲则带我去学校报到。
由于身子尚小,父亲背着行李和木箱,我把一个军绿色帆布包斜挎在身上,就跟着父亲出了家门。
或许是对民族小学的向往,或许是对知识的渴求,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要开始独立生活了,我心里却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
阳明小学:告别童年 向青春出发
告别童年向青春出发
——阳明小学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
今年是五四运动第100周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中国青年在风雨如磐、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
这场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为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100周年,弘扬“五四”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好学生小初衔接,让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知识,阳明小学开展了以“告别童年向青春出发”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
各班级重温了共青团的发展史,了解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原则、基本任务,学唱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全体少先队员宣誓: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通过此次活动,回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增进了大家的爱国、爱集体、爱人民的感情,也激发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告别童年,争做后备军,
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大步朝前,向青春出发!
撰稿:刘红玲
照相:韩秀欣
来源:阳明小学。
回忆母校当阳街小学
回忆母校当阳街小学(2013-06-16 20:25:32)转载▼我念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分别在不同学校,印象最深的是小学阶段。
那时虽然天真幼稚,不太懂事,但长达6年的无忧无虑幸福生活,在我人生的记忆中留下最深的烙印。
我小学的母校是南宁市当阳街小学,当时住在民生路、兴宁路、民权路、当阳街的孩子几乎都进这个小学。
我家解放前后分别在兴宁路、民生路居住,所以我们8个兄弟姐妹除了大哥入读冈州小学(现解放路小学),其余全都在当阳街小学接受启蒙教育。
当阳街小学是南宁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
南宁的小学教育始于清末,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05—1908),宣化县(南宁前身)兴办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和城中5所小学堂,其中城南初等小学堂就是当阳街小学前身,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立。
(注:现存的其他历史悠久的小学还有1906年创立的城西初等小学堂即现壮志路小学、1908年创立的南宁模范两等小学堂即现共和路南段小学,1911年创立的宣化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即现卫国小学)。
民国6—22年(1917—1933),城区各初等小学校均改为以序数为名。
当时南宁国民学校共有11所,22年又改名为国民基础学校。
当阳街小学称第四国民基础学校。
1950年春,南宁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各级各类学校18所,从1950年4月1日起,学校名称改以序数冠名,当阳街小学称市第八小学。
1956年又更改为当阳街小学。
我1956年进入当阳街小学一年级,1962年毕业。
在这6年中,我曾经在语文的天地里聆听林中彦老师、玉其鲜老师、罗政老师、黄荣耀老师那诗情画意的讲解(语文老师几乎都兼任班主任),感悟文学所特有的优美意境;从123的简单阿拉伯数字到xy的方程式,我也曾在数学课上迷上了巫振兴老师、舒老师、吕剑秋老师循序渐进的思辩,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种讲道解惑的学习生活;还有图画课体育课的黄锦开老师、音乐课的陈秀珍老师,都开阔了我的视野。
随着一串串数字,一行行文字,滔滔不断流淌我的脑海,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我由一个懵懂幼童成长为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知识的少年。
阳明小学:志愿服务不打烊 雷锋精神不减退(图)
志愿服务不打烊雷锋精神不减退
楷模跨世昔雷峰,平凡伟大受人敬。
2019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0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深化学雷锋活动,阳明小学开展了“志愿服务不打烊,雷锋精神不减退”走进班级,走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在教师、家长的引领下,志愿者们秉着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用抹布、铁铲、墙刷等工具,对辖区内的墙体、小广告进行了彻底清理。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加强巡视,杜绝再次张贴。
志愿者们的劳动改善了社区环境,本次活动共清理小广告近百条。
在开学第一课上,各班级以“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式好少年”为主题,通过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写雷锋征文、做雷锋表率等活动,激发学生学雷锋,做志愿服务者。
历经57年,神州大地上,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雷锋精神正当年,莘莘学子们更应当把雷锋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
阳明小学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撰稿:陈伍
照相:常虹
来源:阳明小学。
《我的小学岁月》六年级二班:孔祥阁
我的小学岁月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曲阜市防山镇颜子小学六年级二班:孔祥阁
暮然回首,往事如烟,我把我的小学生活录成一盘磁带。
如今,我又轻轻转动这磁带,回味着小学生活岁月的点点滴滴。
我的朋友不少,但惟有一个朋友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给了我莫大的慰藉,它就是《当代小学生》。
其中有很多优秀作文,我最欣赏的是陈昱含的《我的酸甜苦辣咸》。
他的小学生活是甜蜜、幸福的,没有任何的压力、忧愁。
生活丰富多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生活。
与之相反,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有些单调,虽然我不受限制,可一天当中就是睡觉、吃饭、看电视,反反复复的,不够精彩。
在我的记忆中,我最快乐的一天就是到同学家摘枣。
我们骑着电动车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记得最深刻的是那一条山路,坑坑洼洼的,大石头一块一块的,我们骑着电动车,也不用加速。
在下坡中,刺激得就像游乐场里的过山车,既好玩又惊险。
“啪、啪……”颠簸的山路和没有闸的电动车成了我们尖叫的理由,兴奋的回忆。
摘枣的时候,那长长、尖尖的刺扎在我手上,很疼,像针扎一样,所以我小心翼翼的摘,为的就是吃到鲜美的大红枣。
这篇《我的酸甜苦辣咸》,我读了好几遍。
在读最后一遍的时候,我脑子里忽然有个想法:与其羡慕别人的小学生活,不如想着怎样过
好自己的人生。
于是,我在这篇作文的结尾下定决心——要和作者陈昱含一样,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指导教师:徐应。
一、林海音生平 - 阳明路小学
一怀暖暖的温情“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每当听到这首歌,人们就会不由得想起影片《城南旧事》,想起林海音,想起她那一怀暖暖的温情,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林海音。
一、生平简介林海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
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
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
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
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
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展开长达半个世纪,丰富有成的文学生涯,她在台湾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写出了四十余本令人难忘的作品,发掘无数写作人才,编选出版数百本优质书记书籍,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对台湾文坛贡献巨大。
晚年更投入两岸文学交流及出版,是最早推动两岸文学交流的人。
她曾主稿台湾省的国民小学一、二年级国语课本,长达三十年。
她把儿童文学精神,以及儿童趣味引进原本生硬枯燥的教科书中,获得广大学子喜爱。
二、主要作品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至今为止,已出版八十六本书。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琼君》《驴打滚儿》散文:《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秋游狮头山》《悼钟理和先生》《念远方的沉樱》《虎坊桥》。
我的母校永和五七中学和校友们
我的老家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位于江西的中部、赣江中游,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城南。
东濒赣江青原,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庐陵文化古城吉安(今吉安市吉州区)隔江相望。
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
永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和着吉安崇文、正气、开放和图治的发展节奏,于1969年8月15日,由刘亨荣校长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的家乡,也是闻名遐迩后列入国家文化保护遗产——吉州窑西侧的田野上,亲自创办了一所曾经著名的学府,叫五七中学。
后来发展成为江西省吉安地区重点中学,再后来又改成了吉安县鑫鑫中学。
赣水,永也,文昌,和也。
我中学年代在永和中学求学,听说过师生们创业的许多传闻,记忆里有许多的有关母校的故事。
大学毕业回本县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负责全县锅炉年检时,去过母校一次,本世纪二OO九参加了母校建校四十周年庆典,以后也曾几次回到母校,回归故里目睹家乡和母校的变迁。
作为五七中学的后人,大家念着历史的传承,母校不能忘,想起了快凐没的母校荣耀。
永和文风有其历史渊源。
据1986年《永和乡志》记载:“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
”据明《东昌志》记载:“永和名东昌,地旧属泰和,宋元丰间(公元1078~1085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
东昌之名,肇于此”。
素有“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城;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之称。
自古以来,永和籍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
南宋三朝宰相、文学家、胶泥活字印刷试验成功第一人周必大,因“不善阿谀逢迎,没有附和权贵”,深得孝宗皇帝的器重,曾委托他辅佐过光宗、宁宗皇帝。
晚年定居故里,著《平园集》200卷。
自学成才的南宋教育家进士出身的欧阳守道学识渊博,先后受聘于吉州白鹭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培育了许多人才,南宋状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还有坚持抗金的名臣欧阳珣等许多名人志士。
永和也是南宋文天祥的故乡,新中国曾山的故里。
纪念我逝去的童年
纪念我逝去的童年时间:2017-07-24 11:12:57 | 作者:项玲红小学六年的生活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但在我心中画下了一道永生不灭的长痕。
这六年来,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是五彩缤纷,还是五味俱全,还是……我自己都难以形容……总之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记得那是一次语文单元测试,因为我这次考试跟妈妈立过军令状,不拿第一我就不要零花钱,于是我认真的准备着,我满怀信心的等待着考试的日子,日子就在我翘首期盼中来临,结果都在我的意料中,我拿到了班级第一。
正当我连走路都轻飘飘的时候,突然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同学中有人在议论我这次的成绩有水分!为什么我拿第一就受怀疑呢,为什么老天爷对我那么的不公平?我越想越悲哀,越想越难过,整天过的恍恍惚惚,上课也提不精神,如果我举手回答问题,会不会同学要说我现在故意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呢?老师看出我的内心,下课的时候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和我谈了很多。
老师知道被人怀疑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如果不想让人怀疑用你的实力去证明!一切的谣言都会不攻自破,谣言是止于智者。
老师相信你的实力,同时老师也支持你!经过这一次谈话,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真奇怪,从那以后,我发现老师讲的我都明白,而且感觉很简单,同时我也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总是有回报的。
虽然经历过心酸,但是我相信人生也会有甜美的一面。
那是我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生日,我想好好过,也想请最要好的同学一起分享。
没想到放心时候我去请她们的时候,个个都说晚上很忙,没有时间。
我简直伤心透了,于是一个人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家,然而到家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她们个个出现在我家的门口,而且手里拿着蛋糕和玩具。
在她们的祝福声中我渡过了12岁的生日!我已告别童年,迈向少年。
熟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
我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表雇本记诂党遣ill•编/增T银 K-mail :j\_j.vlz.v运’丨26.(,〇111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焦旻敏.....................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18年,已有百年历 史。
1926年春,学校主事(校长)梁明哲加入中国共产 党,成为中共吉安党小组首批党员;同年9月,学校教 师梁一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们利用学校阵地,开展 各项革命斗争活动,先后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为党的事业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百年的进程中,学 校党组织永续接力,传承红色基因,孕育红色底蕴,培 养了一批又_批优秀学子。
目前,学校已成立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党总支,下 设三个党支部,有党员60人。
党总支接力而行,在学 校树旗帜、强堡垒作用中,紧紧抓住党建工作的"牛鼻 子",以“党建+ ”为抓手,激励教师,激活校园,让红色 基因永续传承。
“党建+教学”提升教师内驱力。
一名党员就是一 面旗帜,党员亮身份进课堂,用行动感召身边老师。
学校党总支设立党员教学示范岗,在党员中选拔骨干 教师啃硬骨头、担重责,用亮身份的形式让党员教师 在教学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总务主任、党员教 师周志生,被学校教师称为“及时雨”,在忙碌的总务 工作之余,勇挑重担,长期担任学校高段数学的教学 任务,从未因总务工作繁忙,耽误数学课的教学。
带 毕业班、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疫情期间拍课、送课,他 都挺身而出。
2019年,经过层层选拔,他参加吉安市 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并代表吉安市参加全 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
接到任务后,他没有退却,担起责任,克服重重困难,每天备课至凌晨,最终获得 全省二等奖。
在他的影响下,学校一批党员教师竖起 标杆,在"一师一优课、一课_名师”活动中,2名党员 教师被评为省、市名师。
在党员教学示范岗教师的引领下,学校年轻教师深受感染,他们认真钻研教材,优 化教学方法,主动提升自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小学叙事参观王阳明故居
参观王阳明故居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要去仰慕已久的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的故居。
来到这座古老的房子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走廊和一乘美丽的轿子。
来到第一个展厅,我知道王阳明在各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且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也是一个千年不遇的文武全才,特别是他的“心学”有他独到的见解。
又来到影视大厅在这里看了王阳明一生的故事:原来是朝廷里的清官,后来被派到龙场做县官并在龙场发扬他的“心学”思想。
他还打过三场胜仗都是以他的聪明才智取得,其中一仗还是以少胜多呢!接下来又去参观了他小时候读书、画画的书房,及他的亲人所生活过的其他房间。
今天我终于了解了余姚为人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为这样一位杰出人才而骄傲,我要向他学习。
爱在细微处 左细媛
爱在细微处左细媛发表时间:2015-09-08T16:36:04.2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作者:左细媛[导读] 江西省吉安市阳明路小学我们的生活,因为有爱才变得如此的多姿、如此的美丽。
左细媛江西省吉安市阳明路小学343000摘要:小学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好奇,渴望探求更多的新鲜事物。
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所见所感,对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需要用爱来呵护孩子,让他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关爱教学体会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爱才变得如此的多姿、如此的美丽。
我爱我的学生,我的爱也许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都是细微处的真诚之举。
爱是滋养孩子的雨露,让他们善良、真诚、感恩的幼苗不断壮大;爱是吹拂孩子的和风,吹去他们心头的尘埃,让他们在清爽、自在中成长。
假期随手翻开孙浦远老师的《美丽的教育》,看完后,心里对孙老师涌动着一种崇高的敬意。
正如孙浦远老师所说:“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班主任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爱是帮助学生最大的力量。
那种爱不惊天动地,爱在细微处才显出爱的伟大。
正所谓“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真正的爱学生就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真正做学生的朋友。
本人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多年了,对孙老师的话深有感触。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想真正地爱自己的学生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对于班上的教育形式及各种活动应该积极主动地带领全班同学很好地贯彻落实。
对于学校安排有些不如意的工作,不要过多地去抱怨,而应该积极面对、泰然处之。
忆小学·致青春_日记
忆小学·致青春
回忆从前的小学校园生活,一幕幕场景闪现在我的眼前,如昙花一现……令我记忆深刻的它,将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吧?将会是我想念的地方吧?
学校有两颗参天大树,遮天蔽日。
这是我最值得怀念的地方。
即将要离开小学了,但我不会忘记学校,忘记那两棵大树,学校就像我的妈妈呵护着我,那两棵大树就像我的挚友陪伴我成长。
记得从前每天吃完饭后总会和好朋友手牵手,并肩坐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阳光照射下的大树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映出斑斑驳驳的树影,便喜欢伸出手将树影映在自己手上,想一把抓住;记得从前我与同学一齐坐在树下争吵打闹,围绕着粗壮的树干,不停狂奔;记得昨日坐在树下,抬眼望向陪伴我六年多的苍翠大树,脑海中闪过从前的欢乐日子,无忧无虑毫无顾忌地嬉戏打闹。
还未离开它,便开始缅怀,若是一天离开了它该如何是好?不舍、留念、伤感……复杂的情感一下子全部涌上心头,心角在隐隐作痛。
一年四季,大树永在。
盎然春日,看到它萌生出了嫩绿的树芽,心中无限欣喜;炎炎夏日,茂盛的它,张开了双臂,尽情释放它的绿,无疑每天坐在树下,哼着歌;秋日来临,它渐渐脱下绿的发油的外衣,树叶一片片的飘落,感到无限伤感,觉得自己无法像龚自珍那般释怀,无法真正感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严寒冬日,它则褪下了树叶,任白雪皑皑,披盖在它的身上,曾多次想过它会会冷吗?
在转瞬即逝的青春岁月里,那个地方,那些人,还有那棵树。
都是那么的难忘,以后翻起微微泛黄的照片会不会潸然泪下,有一种想回到这里看看的冲动,看看那个学校还安好,那棵树还安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阳明路小学讲解词
阳明路小学讲解词
阳明路小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两件东西
1.烈士油画
进校门后首先要穿过教学大楼的门厅过道,我记得过道墙面一侧有一幅本校美术老师画的油画:一位戴着手铐和脚镣的革命者坐在地上,白衬衣斑斑血迹,在幽暗的牢房中神情凝重地望着从小铁窗口投射进来的一掠曙光。
我记得这幅油画的标题是“为了革命,我愿把牢底坐穿”!它是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画的。
每当你看到这幅油画时,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油然而起,你会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和使命。
对我来说甚至是今天,这幅油画在我脑海中依然是磨灭不了的记忆。
那年代,学校会经常请老红军来给学生讲过去的故事和红军传统,大家团团围坐在红军爷爷周围,就像向日葵那样。
满脑子都是:新中国是用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打下来的;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等等,这些概念在脑中根深蒂固。
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热爱毛主席,心中崇尚革命崇拜英雄。
2.铜钟
当时学校没有电铃,上/下课的铃声都来自一口铜钟。
三四年级的教室西侧,靠教学楼南北中线一端的外墙上高高地悬挂着一口铜钟,估计有30-40公分口径左右,从钟
罩里牵出一股小手指粗的麻绳一直到墙根处,敲钟人站在墙跟下拽拉着钟绳,钟声能传好几里地。
我家在学校隔壁,上课预备铃响时再从家里出发,一阵小跑也来得及赶到教室。
学校要是讲究校史的话,后来的大拆不知是否会保留这口铜钟?我想,当了废品卖掉了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1963年小学生生活
1963年小学生生活
1963年,启东寅阳小学单纯质朴的乡土,当时,启东是省里的农业先进县。
晓庄回忆说,当时的汽车很少,在外采访基本靠步行,下乡时,能有一辆自行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时,启东寅阳公社一位姓袁的副书记在车座后面绑上一块木板,当地人称“二等座”,陪同晓庄下乡,是十分难得的“高档享受”。
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农村的孩子们的童年淳朴、快乐。
在寅阳公社,一位大眼睛的小姑娘正在睁大眼睛听讲,十分认真;当时,缝纫机是家庭中的绝对奢侈品,一位母亲正在为女儿试新衣。
成都四圣祠北街民办小学的教师教学认真努力,学校经费少,许多教具和辅助用具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
一年级教师傅君尧做的拼音棋、巩固数字卡片、复习小手册等很受学生喜爱。
这是她(中)在指导学生下拼音棋,下这种棋既是好玩的游戏,又能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型和读音。
阳明小学:书香浸润心田 阅读伴我成长
书香浸润心田阅读伴我成长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打造书香校园。
近日,阳明小学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了“书香浸润心田阅读伴我成长”主题活动。
活动中,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号召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利用电子屏、雏鹰广播、亲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感受、参加读书征文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书中获得知识、感受读书的乐趣。
在牡丹江市“同城共读悦读阅美”读书活动中,阳明小学王子宸同学荣获了第四届牡丹江市“十佳读者”荣誉称号。
撰稿:钟婧
照相:常虹李佳
来源:阳明小学。
回忆我走过的上学路
回忆我走过的上学路自从今年一早步行上班以来,我一直走在这条我曾经在44年前,我每天上学走过的熟悉的路径上,路还是那条路,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爱摄影,今早单位有事,比每天走的早一点,正赶上孩子们上学的时候,我看着孩子们匆匆上学的脚步,那一个个迎着太阳迈着充满青春活力的脚步的孩子们,与我插肩而过。
我抢拍着这些难得的瞬间记忆.....44年前,我与他们一样的年龄,我家那时在四海全居住,也叫西市场.西小桥……等等…..这些都是老地名了,现在的人们有的人一定不会知道的……现在它的具体的方位,就在我市的东方第一城的位置上,从我入学二中的那时候起,我一直步行走在了这条路径上整整4个年头…….那时的路面都是沙土路面,晴天还好些,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那时的龙首山的过街天桥下面的坡面的路的坡面的角度很大,来往上坡的人们都很吃力的,我记得那时候,姐姐与姐夫两地分居,那时候我的外甥还小,我每天去少年宫奶站去给他取奶,然后送到家里再上学,每天就这样匆忙的往返于这条路上,走的可有劲了,就像现在孩子们的精神头一样的充沛……我的脚步走在了职业高中的路口了,44年前,这里就是通往二中校园的必经之路了,那时学校的大墙是学生们用自己的劳动拓的土坯围砌起来的,那时的学校的校园的主建筑是一个王字型的平房砖混结构的房子,在它的前面跃过操场前面有两幢一字型的平房,一个是食堂综合用的,一个是学生宿舍,在学生中间有那么一个美传赞美自己的校园:二中为二王,为能在这所学校学习生活引以自豪。
我记得有一回,因为给外甥取奶,奶站送奶晚了一会,我因此而上学迟到了,老师当着全班的同学问我:为啥迟到?我:在路上玩了….我这句撒谎的话,引来了老师的表扬呢。
她:做人就要诚实,咋迟到的原因说实话就是好学生……因祸.因谎得到老师的表扬…..其实我怕同学们笑话我每天去奶站取奶的,所以才撒谎呢……我的好同学张鹏就知道我的这个不公开的秘密,放学的时候他:下回还撒谎啊,撒谎是好学生……哈哈哈,我就这样的一路看着现在的孩子们在这条有过我学生时代许许多多的记忆痕迹的路上……那时,路边的房舍都是低矮的砖瓦房,在这条路上,没有几所像样的房子,那时候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收七一社农村胡空的农户,我的一位物理老师的家就在这里居住,那时他是吉林省中学教材编制组的成员呢,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他讲课从来不用教案,直接就可以拿着课本讲课,我真钦佩他的知识的渊博……我曾经在六十年代校园里.听过工宣队的再教育报告.曾经聆听过老贫农的忆苦思甜的家史,曾经在这条路上送走同学们接受知识青年下乡的车轮,就从这条路上出发,我曾经平生第一次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棉猴黑色的大衣,脚上穿着父亲为我买的翻毛棉皮鞋,走在冰雪的这条路上,在冰雪地上踩出嘎吱.嘎吱有节奏的旋律,那个情景就好像在昨天一样的清晰……曾经,曾经…许多曾经过去洒在这条路上的记忆,都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弹指一挥间,今天我又走在这条变化的路径上了,但我对生活渴望热爱的心态仍然没有改变,也许,许多年后,从我身边走过的孩子们也会像我一样的来回忆他们曾经走在这条路径上的记忆吧…….只要有生命的存在,这条路上的许许多多的故事还会发生变化…….我希望人们这样的走下去,继续的走在对生命美好记忆的路途上……..我无怨无悔.....无怨无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70年代吉安市阳明路小学的一些回忆1970年年初离开她都快五十年了。
人老了,变得越来越怀念过去。
吉安市阳明路小学在文革期间曾改为“吉安市东方红小学”,文革结束后才又改回来的。
学校位于吉安市阳明路大道北侧,西侧隔一条巷子就是新华书店的区域了。
学校正对着阳明路大道的那栋三层楼高的教学大楼可以说是当时吉安市的学校中最高的建筑,用现在的时髦话是“高大上”。
那时我家住在学校东侧,与学校只一墙之隔,从家门口走到学校不到200米的距离。
大概是离学校近的原因吧,那个年代的母校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
一、幼儿园学校东南角有一栋两层楼的旧式楼房,大门面东而开,门前是一个半个网球场大小的院子。
它的东侧和北侧由高墙围着,南侧好像有一排房子(后扩建成了学校的大礼堂)隔着一条约2米多宽小路,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封闭性的安全地带,这里就是幼儿园所在地(见右图)。
这栋二层楼的楼房类似徽式建筑风格,房屋四面为砖墙,内部则为木结构。
一楼的厅堂摆放着小桌椅作为孩子幼儿园们的教室,两侧厢房是老师办公和储藏图书玩具的地方。
进门左侧顺着楼梯可上二楼,面东是一个带栏杆的阳台,早上站在那儿可眺望冉冉升起的太阳。
我大约是62-63年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时光。
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那两颗树,两颗极其诱人的果树。
毕竟是孩子,又处在最困难的60年代初期,对能吃的东西感兴趣。
院子东南角的那颗树是枇杷树,每到初夏时节树上的枇杷长得又黄又大。
在院子里玩耍时,我们的眼神都溜到树上去了。
不过,最总还是能分到几颗解馋。
教室门前左边墙根是一个高大的柚子树,树冠都伸到了二楼屋檐那么高。
春天开花时节会散发出阵阵沁人心扉的柚子花香,白花散落得满地都是。
到了学龄了,1964年春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1970年春小学毕业,小学整整上了六年。
那时的新生入学和老生毕业都是在寒假(过完春节)之后,跟现在不一样。
二、学校建筑(一) 教学楼布局整个校区面积大致在8万平米左右(南北和东西的长度约200-300米),教学楼建筑群布局全部是南北朝向,从里(北)到外(南)由低到高发展,两扇对开的校门向南正对阳明路大道。
教学楼共有五栋,包括两栋平房、一栋两层楼的楼房及一栋三层楼的教学大楼(见下图)。
60-70年代阳明路小学全景图两栋平房是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室,教室门前是长廊,廊边的立柱都是有一根根外面涂着红油漆的实木制成。
两栋教室中间隔着课外活动的操场(70年代修建成了水泥地篮球场)。
低年级教室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跑能跳了,便向两层楼、三层楼的教室进军,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次教室,越升越高了。
两层楼教室建筑风格与一层平房教室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个二楼。
上二楼的楼梯设计在东面,楼梯和楼面、扶栏全都是木结构。
最为洋气和气派的要算三层楼的教学大楼了。
砖混结构青砖墙体,楼内的楼梯楼板皆为木结构,楼北侧二、三楼走廊外侧是木质栏杆。
两层楼的教学楼我上六年级时的教室在三楼,靠着朝南窗户边往下看便是阳明路大道,对面是人民武装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建筑公司大楼和水利局大楼。
教学大楼中心通道一直朝北走到底有一栋齐腰白墙的旧式小屋子,那是学校的心脏-校长办公室和教导处所在地。
我记得那时的校长是一位姓熊的男校长,而最为孩子们熟悉的也是令大家尊敬的教导主任是王英老师。
足球场:一二年级教室西侧土斜坡下去是一块低洼地(落差约有2-3米),原是菜农的菜地,估计是解放初期市政规划时考虑学校应该要有一个大一些的运动场而被划进学校来。
学校利用这块地修了一个简易的足球场。
我记得在低年级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带着我们在那儿踢过足球。
一个班的男生分成两拨,围着个橡皮足球一窝蜂似的,很是热闹有趣。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再也没有在那儿踢过球了。
(二) 印象深刻的两件东西1.油画进学校上课首先要穿过教学大楼的门厅过道(约有5米宽),过道左侧墙面有一幅油画:一位戴着手铐和脚镣的革命者坐在地上,白衬衣斑斑血迹,在幽暗的牢房中神情凝重地望着从小铁窗口投射进来的一掠曙光。
我清楚地记得这幅油画的标题“为了革命,我愿把牢底坐穿”!这幅油画是文革前由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画的。
好一段时间,我们上学或放学总看见他站在一张桌上面墙而作。
对我来说甚至是今天,每当想起这幅油画时,它在我脑海中依然是非常的震撼。
那年代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革命传统教育。
新中国是用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红领巾是革命者的鲜血染红的等等概念在脑中根深蒂固。
我们热爱共产党和热爱领袖毛主席,心中崇尚革命崇拜英雄。
每当你看到或想起这幅油画时,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油然而生;你会感到一种责任和使命。
2.铜钟两层楼教室西侧外墙上高高地挂着一口铜钟(铸铜,约有30公分口径左右),套挂在钟罩里的钟锤拉下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麻绳,敲钟人站在墙跟下拽拉着钟绳,钟声在方圆好几里地都能听得见。
我家在学校隔壁,上课预备铃响时再从家里出发也来得及。
正因如此,早上在家里吃早饭时耳朵总是竖起来的,生怕错过钟声。
久而久之,便能记得钟声的节奏和含义了。
节奏不同意思不一样。
“当当……当当……当当……”,连敲两下,稍停后再重复,那是预备铃;“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连敲三下,间隔较短,这是上课铃;要下课了,铃声变得很松弛了,“当…….当……当…….”。
铜钟两层楼的教学楼西侧的铜钟三、我的老师和同学(一)老师在那里六年的学习,当然忘不了我的启蒙老师们。
王英是我们的教导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奶字辈老师。
她留着那个年代流行的齐肩短发,国字脸,衣着素雅,看上去感觉总是干干净净的。
年级学生集合时她总会站在队伍的前面叫着口令“通通有,立正!….稍息!”接着开始训话。
周伏珍是我三、四年级期间的班主任,教语文。
鼻梁较高、刮青的脸上挂着两道浓眉,看上去有些冷峻。
他身板挺直,咧开嘴笑的时露出的一颗虎牙显得有点狡黠。
带着浓厚吉安腔的普通话给我们上课时,他总是劲头十足,我很喜欢上他的课。
曾昭华:毕业班的班主任。
短头发,戴一副近视眼镜。
记得文革后的某一天上她的课,在她进入课前,有淘气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眼镜蛇侮辱她。
等她进来后一看黑板,气得整个脸通红通红的,眼泪都出来了。
由于上下班要经常路过我家门口,时常会驻足与我外婆聊上几句关于我的情况。
有些记忆的老师大概还有如下几位。
姚老师(女性,名字不知),教算术。
她家住在阳明路上工商联的隔壁,离我家不也就200多米的距离。
两根辫子较粗,中等微胖身材。
我的同学傅明华是她的邻居。
曾祖珍(男)老师,他教什么记不住了。
只记得他,稀疏的头发向后翻着,廋挑个,背有些驼。
由于根正苗红出身好,根子红,是文革初期最"红"的人。
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检阅红卫兵时被市里选为代表去过北京。
他可能是当时整个吉安市教育界唯一见到过毛主席的老师。
回来后,捧着红宝书,到处“讲经”。
(二)不走运的老师A ,他是我上初小时的一位音乐老师,个子不高身子有些长,浓密头发边分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时髦,在学校时总是背着一架手风琴后面跟着一帮孩子,后因“作风问题”销声匿迹。
那时他二十多岁,我一年级时教我们音乐课,二年级好像就不见了,皆因出现轰动全校的一个事件。
据说在办公室,他利用练歌机会猥亵一位漂亮女生。
当时整个学校流传着一首由"浏阳河"改词的歌:“xxx,爱上了xxx,……"。
所谓“作风问题”,多指男女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系。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对“性”非常之忌讳。
男女在路上相互牵着手走路,那时不正经;男女之间有一些亲昵行为绝对会给扣上一顶“流氓”的帽子。
你想,如果某人被发现存在“作风问题”,一切的一切,什么家庭、事业岂不都完结?音乐老师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办公室能对女孩干点什么呢?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指导女生时不小心触了一下手或腰或脸什么的,恰好被别人看见了。
一经告发,那便是“流氓!”(处于那个政治运动时代的人觉悟奇高,喜揭发。
)可想而知,这位老师的命运会是怎样。
后来,他消失了,是被调走还是被开除或判刑,不得而知。
B 是一位女老师,好像教我们算术。
她孩子与我同年级不同班,据说很优秀。
由于B老师家庭出身不好(好像是地主),文革初期的66年曾遭到学校师生的暴风骤雨般地批斗。
记得有一次学校开批斗会,B老师低头站在讲台边,面无表情。
前面的人发完言后,在一片“打倒XXX”的口号声中又走上来一位学生代表,这正是B老师的闺女(由于是老师的子女,大家都认识),底下一片窃语。
小姑娘走上台,机械地展开一张早已写好的稿纸,念将起来。
大意是批判地主阶级,要与B 决裂,划清界限等等!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女儿批判妈妈的场面。
当时我们不懂事,只觉得新奇,在心灵上谈不上什么震撼。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政治斗争确实残酷无人性。
才10岁的孩子,能懂个啥呀?是学校要求抑或是家长为保护孩子特意要这样做的?我想,当时这种事件对孩子的心理无论如何都是摧毁性的,让人胆寒!按现在的说法,这是人权问题。
以儒家“亲亲相隐”为内容的亲属容隐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近现代的西方国家,不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其法律制度中也都有着关于亲属拒证特权的规定。
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意识形态、形势需要、立法理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政策或刑事诉讼制度中是没有“亲属具有作证豁免权”一说的,涉案人员的亲属也有作证的义务。
随着人权状况改善,中国的法制也在逐步完善。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亲属特免权制度终于得到法律上的认定。
可惜的是,它已无法抚慰过去悲剧给人们尤其是未成年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三)我的同学从一年级开始,邓建平就成为我们的班长(一副白里透红女娃脸),熊荣辉是班副(头有些扁),他们个头都不大,但学习好。
班上的女生我还记得的有,吴海风,严一萍,徐七妹。
王葵,黄荷花,马小珍,朱小珍,肖英。
男生还有,黄金彪,杨克辉,傅明华,万秋平等。
傅明华住得离我家近,他父亲好像是军人,与我玩得较好。
最淘气的是大个子黄金彪(他家就住在我家隔壁)。
他力气大,劳动积极,总喜欢在女同学面前显呗自己。
呵呵,此乃人的天性嘛。
两位班头和吴海风都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泼赖的严一萍是我的组长,老师甚是喜欢。
我的学习成绩马马虎虎,属于中上游吧。
王葵的妈妈在检察院工作,而检察院里朱小珍、马小珍家很近。
我时常会带我的妹妹,再顺路叫上马小珍和朱小珍一起去检察院找王葵玩耍。
时间太久了,太久了,也不知道这些同学近况如何?不知道此生是否还有机会能在吉安与他们相逢。
远离故乡近五十年了,一直没能去看我的母校,也不知她现在变得怎样了?我没有忘记她,她还能记住我们这些孩子们吗?本人前些时间根据记忆绘制而成的一幅有关母校的全景图(见附件),除了留下一些记忆给自己外,也希望给我近半个世纪未曾谋面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一些念想吧,祝你们健康长寿!阳明路小学1974届六年(二)班春季毕业生晓宁2016年6月26日附件: 60-70年代的吉安市阳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