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圈概念图.
高中生物概念图汇总(完整版)

高中生物概念图汇编必修一(上)第1章走进细胞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1.2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2.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结合水,自由水,无机盐次要: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肽键,二肽,多肽,氨基,羧基,生物大分子,单体,多聚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1.1 组成细胞的元素2.1.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1 细胞中的糖类2.4.2 细胞中的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2.5.1 细胞中的水2.5.2 细胞中的无机盐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方式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方式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次要:渗透作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1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4.2.2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一(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5.1.2 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1 有氧呼吸5.3.2 无氧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次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纺锤体,干细胞,致癌因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的增殖6.1. 细胞周期第2节细胞的分化6.2.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6.2.2 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6.3.1 细胞的衰老6.3.2 细胞的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次要:睾丸,卵巢,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联会,四分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2.3 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遗传信息,遗传效应,肺炎双球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次要: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胞嘧啶,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解旋,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1.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3.2 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3.3.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3.3.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遗传密码,中心法则,生物的性状次要: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密码子,反密码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略)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生物的变异,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次要:重复,缺失,倒位,易位,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单倍体,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1.1基因突变5.1.2 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5.2 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5.3 人类遗传病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次要:目的基因,基因的运载体,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受体细胞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010-12-16 人教网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物种,生物多样性,种群,基因频率,隔离,共同进化次要: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基因库,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组织液(细胞间隙液)血浆淋巴体液细胞内液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次要:外界环境血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1.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2 内环境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反射反射弧突触脑脊髓血糖平衡调节胰岛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内分泌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次要:兴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冲动突触小体细胞体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丘脑大脑皮层脑干小脑言语区运动性失语症 W 区 V区 S区 H区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靶器官靶细胞病原体艾滋病 T细胞 B 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过敏反应疫苗器官移植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1.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1.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1.4 人脑的高级功能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2.1 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2.2.2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2.3 激素调节的特点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3.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2.3.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实例二:水盐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2.4.1 免疫系统的组成2.4.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初中生物超全概念图

L►肺静脉
上下腔
静脉
外 界 气 体
02―►
C02
呼吸道
O2
C02
肺泡 里的 毛细 血管
肺泡与血 液的气体「 交换
肺与外界 环境的气 体交换
1F
气体的扩 散作用
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
包括
包括
呼
吸
肺
道
包括
鼻
气
支
肺与气体交
咽
气
换功能想适
腔
管
管
应的特点
探究活动
受精
珠被
受精卵
受精极核
发育
种皮
胚 胚乳
种子
果实
果皮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光昭
氧化碳+水—叶—r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概念
意义
概念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形成层
H-年轮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
蒸腾作用V
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 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实 际也包含了概念和意义
位
置
结 构
力匕匕 号厶冃
心
率
毛细
血管
三者的概念、结构 特点,功能特点。
观察小鱼尾鳍
内血液流动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结构K
双子叶植物种子
生 物 圈 中 的 绿 色 植 物
种子
果实
花
单子叶植物种子
花梗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结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及组成大气圈的下层生物圈整个水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1千米。
岩石圈上层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基础)3、生态系统多样性:陆地、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因为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一般是不相同的。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生物的特征1、应激性: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它能使生物趋利避害.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病毒被列入生物主要是它能繁殖产生后代)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和结构基础:(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使物种基本保持稳定,变异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生态因素同种生物: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共生、共栖、寄生、捕食、竞争等(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阳光:a.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光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它的有无,目前地球各处基本都能得到光,所以决定植物分布的最关键因素是水。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知乎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1概念图汇编

第1章走进细胞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1.2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2.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结合水,自由水,无机盐次要: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肽键,二肽,多肽,氨基,羧基,生物大分子,单体,多聚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1.1 组成细胞的元素2.1.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1 细胞中的糖类2.4.2 细胞中的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2.5.1 细胞中的水2.5.2 细胞中的无机盐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方式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方式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次要:渗透作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1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4.2.2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5.1.2 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1 有氧呼吸5.3.2 无氧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次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纺锤体,干细胞,致癌因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的增殖6.1. 细胞周期第2节细胞的分化6.2.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6.2.2 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6.3.1 细胞的衰老6.3.2 细胞的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6.4 细胞的癌变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概念图知识点-全套

概念图1-生物圈中的人总图概念图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概念图3——人的营养(消化和吸收)备注: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时会患相应的疾病,祥见七年级下册教材23、24页的表一和表二。
营养物质开始部位彻底消化部位参与的消化液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蛋白质脂肪概念图4——人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概念图5——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管壁特点官腔大小血流速度血流图示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的组成口诀记忆:1、心脏四腔,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2、心室连接动脉功率大,所以心室壁来厚又厚;由于左边路途远,左室更比右室厚。
3、人体循环分两部,体循从左回到右,肺循环从右回到左。
4、血液流动有方向:静房室动毛又静。
5、静脉、心脏有门户,血液哪敢倒着流?6、肺部血管有特点,肺动脉里静脉血,肺静脉里动脉血。
7、左室左房动脉血,右室右房静脉血。
概念图6—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入球小动脉中的血夜除和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腔内,形成。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
概念图7 神经调节概念图8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概念图9-运动和行为概念图10—传染病和免疫。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初中生物超全概念图

专题一科学探究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名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流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液泡√××√含一些可溶性物质注:“√”即为有,“×”为没有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拟定探究计划准备材料用具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例选出控制变量(注意排除干扰因素)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收集、评价数据描述现象,处理数据撰写探究报告,交流过程结论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科学探究概念过程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组织 植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动物组织 植物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分生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器官 器官 根 茎 叶花 果实 种子植物体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动物体组成 组成 组成 组成组成分裂分化 环境 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水 土壤 等 生物依赖、影响、适应影响影响包括 包括包括 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包括 包括 阳光 水 空气 ( CO2 O 2 )等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动物 植物细菌、真菌 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包括 包括 是 是 是 包括 包括 被吃 被分解 被吃被吃 食物链 形成 食物链形成 产生 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生态平衡蕴含 产生 被分解 生物圈最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自我调节 能力有限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花叶种子果实结构功能双子叶植物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成新植物体种子萌发的条件胚是活的外界条件探究活动胚是完整的自身条件不处于休眠期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结构功能花梗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卵细胞极核受精卵受精极核传粉珠被种皮胚胚乳种子果实精子受精果皮传粉受精发育表皮功能结构叶肉叶脉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海绵组织导管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有机物栅栏组织形成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一般背面多无色透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叶绿体光照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
反应
适应、影响
生物
影响
环境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光、温度、 水、土壤等
捕食、竞争、合 作、寄生等
除病毒之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
最大 生物圈 范围
生态系统 组成
稳定 特征
自动调节能力 营养
功能
大气圈的底 部、水圈的 大部和岩石 圈的表面
类型
非生物部分
结构 生物部分
阳光、 空气、 水等
生 捕消 分分
产
食费
解 解
者
者
者
草原、湿地、海洋、森林、淡水、农田和城市等
植
动
细菌、
物
物
真菌
食
物
物 体 内 的 有 毒 物 质 积 累 越 多
食 物 链 中 , 营 养 级 别 越 高 的 生
网
交错 形成
食 物 链
物
能
质
量
循
流
环
动
渠道
分解
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