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大纲(赵成国)
第1讲 导论 世界文化史
![第1讲 导论 世界文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561fc3ee04a1b0717ed5dd01.png)
三、文化体系的构成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结构就是说它具有体系性与整体性。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不能取代全 体,而且部分之合也不等于全体,体系是独立的,自足的,同时 又是区分于其他体系的,这是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
文化体系的构成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 1、各国与各民族人民的衣、食、往、行等社会生活及其风俗习惯。 2、社会生产类型,指文化类型的主要生产方式,如畜牧生产、渔猎生 产、农业生产或是工业生产等,在人类历史上,古代文化一般是从农畜 业为主的生产形态开始,逐步进入工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类型在文化 发展中地位重要,所以一般直接称为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渔猎文化 等。 3、国家政治机制,包括国家政体与国体,国家法律制度,政府机构 等。 4、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 5、文化的精神取向,主要就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逻辑与民族 精神,道德评价等。它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判断与精神取向。
以上五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社会生产生活层次(包 括以上所说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社会组织层次(包括以上 所说的国家政治机制与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与精神意识形态 层次(包括文化的精神取向)。 由于对文化体系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无意要求大家削足适履,只 是作出简单的层次划分,以便利于掌握和分析。
第二,虽然“文明”与“文化”有概念的差异,但是,二者 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互相重合的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 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所以在大多数的使用中,没有必要过 多地纠缠于它们的细微差别,甚至进行无所谓的争议。从广 义来说,文明与文化完全可以等同起来,看做基本相同的范 畴。这样的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实质内容,而不必 过分沉溺于概念的分辨。
一、历史与历史学 二、文化与文明 三、文化体系的构成 四、世界是什么? 五、“西方”与“东方” 六、世界文化体系的划分 七、世界文化史的分期
世界文化史参考书目
![世界文化史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9314b0e2102de2bd96058835.png)
世界文化史课程参考书目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失落的文明》,华东师范大学,1999-2004年。
汝信主编:《世界文明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孟昭毅、曾艳兵主编:《外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8年。
[美]丹尼斯〃舍尔曼,赵立行译:《西方文明史读本(第7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文鹏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刘文鹏、曲天夫、李铁匠:《西亚北非探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杨俊明、李枫著:《古埃及文化知识图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J. R. 哈里斯编,田明等译:《埃及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斯蒂芬〃伯特曼:《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商务印书馆,2009年。
吴宇虹等:《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崔连仲:《永恒之河——印度古典文明》,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尚会鹏:《印度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德]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孙道天:《古希腊历史遗产》,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丛日云:《西方古代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
[英]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英]芬利:《希腊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黄洋:《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朱龙华:《罗马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c089f8f705cc175527091d.png)
课程名称:世界文化史
课程简介:该课程从广义的文化角度主要讲授古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就,从构成文化要素的哲学、宗教、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文化,并贯穿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史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自身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通过介绍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并能将中外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运用于专业领域,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
学期(春秋)安排:秋季学期周开设次数:开设1次。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3db4c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0.png)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世界古代史1.2 课程学分:3学分1.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1.4 课程时间安排:每周三节课,共计36学时二、课程目标2.1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古代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掌握世界各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概念和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和文化触觉,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3.1 早期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古中国等)3.2 古希腊文明与罗马帝国3.3 古代东方文明(如中国、印度、日本、朝鲜等)3.4 古代美洲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3.5 其他古代文明(如古波斯、古希伯来、古北欧等)四、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2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4.3 课堂演示: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讲解,展示古代文明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4.4 课程设计:布置学生独立研究课题,并进行报告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教学评估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5.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5.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根据独立研究的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对其选题、资料收集和论据呈现进行评估。
六、参考教材6.1《世界历史概要》6.2《古代文明探秘》6.3《古国风云录》6.4其他相关教材和学术著作。
七、备注7.1 本课程为世界古代史的入门课程,以概览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为主,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7.2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调整,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教学大纲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d4d38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b.png)
《世界文化史专题十五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师范生基础平台课程,40学时二.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文化交流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同学的人文综合素质。
三.课程大纲绪论(2学时)第一讲罗塞塔石碑——世界文字的起源与发展(2学时)1.商博良与象形文字2.贝希斯顿铭文的发现与解读3.从楔形文字到希腊字母法老的世界(选)——从金字塔到神庙1.帝王陵寝2.众神之所3.死亡与复活第二讲恒河边的冥想(2学时)——古代印度文化概说1.从《摩诃婆罗多》说起2.源远流长的种姓制度3.菩提树下的“觉悟”第三讲“智慧的故乡”——希腊奥林波斯山下的神与人(2学时)1.木马计2.哲学王3.帕台农神庙4.伯利克里的演说第四讲“条条大道通罗马”(2学时)——古罗马的社会与生活1.从台伯河到地中海2.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3.奢靡之风炎热大地上的珍珠(选)——黑非洲古文明选粹1.“非洲的伯明翰”2.方尖碑与岩石教堂3.贝宁的艺术世界4.石头之城印第安的辉煌(选)——美洲文化之源1.日月金字塔2.仙人掌上的雄鹰3.“新世界的罗马”第五讲教堂的钟声——中世纪西欧的僧俗世界(2学时)1.“旧约”与“新约”2.教堂与修道院3.城堡与骑士第六讲沟通东西的金桥——千年帝国拜占庭(2学时)1.“拜占庭之火”2.华丽的十字架3.镶嵌画艺术第七讲高耸的宣礼塔——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2学时)1.《古兰经》2.清真寺3.《天方夜谭》第八讲从神到人——欧洲文化“复兴”旗帜下的创新(4学时)1.“佛罗伦萨三杰”2.《蒙娜丽莎的微笑》3.形体之美的《大卫》第九讲大地是圆的——地理大发现的文化意义(2学时)1.欧洲文化的外扩2.自然科学的进步3.饮食革命的发生第十讲“一场壮丽的日出”(2学时)——理性时代的光芒1.一流的思想家2.“三权”与“分立”理念3.“人生而自由”第十一讲“洪水滔天”(2学时)——西方政治文化的初奠1.“清教”旗帜下的革新2.断头台下的呐喊3.“无代表不纳税”第十二讲“悄无声息的文化革命”(2学时)——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多元1.激荡的社会思潮2.巴洛克与洛可可3.文艺界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第十三讲格尔尼卡(4学时)——20世纪的战争文化及其反思1.“总体战”理念2.《西线无战事》3.在纸片与橄榄枝之间第十四讲“上帝死了!”(4学时)——后现代文化的兴起1.“相对的”世界2.先锋试验3.环保理念的兴起与实践第十五讲构建地球村(4学时)——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1.麦当劳与好莱坞2.“金迪沃勒巴克”3.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
《世界文化史》PPT课件
![《世界文化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5cc4a258f5f61fb636661e.png)
参考书目
• 科技上下五千年 • 西洋美术图史 • 外国美术简史 • 外国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名家芸萃) • 外国文学史纲 • 西方史学史纲 • 西方哲学(上下)、当代西方哲学评介 • 荷马史诗、希腊神话故事集等世界名著
什么是文化?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 精神财富及其物化形 式。
前722年 以色列灭 称犹太人 前586——538年 犹太灭 巴比伦之囚 波斯 公元132年 起义 犹太人失去家园
不得奉他神;不得造偶像; 不得妄称上帝之名;谨守 安息日;
敬父母;勿杀;勿淫;勿 盗;勿作狂言;勿念他人 之所有。
犹太教的教义和思想
• 坚持一神论——上帝雅赫维(典型的 一神教)
• 注重道德戒律,反对偶像崇拜。
• 契约观念:相信希伯来人和上帝所订 的约,相信自己是选民。
• 弥赛亚和天国观念:救世主带犹太人 在尘世上实现天国。
• 乐土观念——巴勒斯坦,由此产生了 锡安主义运动。
犹太经典
《塔纳赫》(《旧约全书》)
不同作者、根据不同观点材料, 在不同时间地点编成。成书于
公元前8—2世纪,包括律法 书、先知书、圣著。约70万字,
音乐和舞 蹈 原始思维和语言 原始宗教与巫术
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戈尔—芬 兰语系、萨莫特语系、阿尔泰语系、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闪含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柯伊撒语系、南亚语 系、南岛语系、苏丹语系、班图语系、 印第安语系
——马学良《语言学概论》
h
19
第二章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
自然环境和文化
《中亚述法典》 《赫梯法典》
汉 谟 拉 比斯神
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
《世界文化史》课件
![《世界文化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0403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d.png)
目录
• 世界文化史概述 • 古代文明 • 中世纪文明 • 现代文明 • 世界文化史的未来趋势
01 世界文化史概述
世界文化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世界文化史是一门研究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学科,具有综合性、比较性和全球性 的特点。
详细描述
世界文化史不仅关注各国文化的独立发展,还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通 过比较研究揭示文化发展的共性与差异。它涵盖了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现象的产 生、演变和影响,旨在探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详细描述
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 题上,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环 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也渗透到文化领 域,对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 深远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西欧中世纪文明是现代欧洲文化的基石,为现代世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西欧中世纪文明以其独特的城堡、骑士和教会组织而著称,对现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在西欧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对欧洲人的信仰、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宋元明清文明
总结词
中国宋元明清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文化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03 中世纪文明
拜占庭文明
总结词
拜占庭文明是中世纪欧洲的重要文明之一,对欧洲文化、宗教和政治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拜占庭文明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以其宏伟的教堂、华丽的壁画和丰富的文化 传统而著称。拜占庭文化在宗教、艺术、科技和政治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对 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文化史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世界文化史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ed21a93daef5ef7ba0d3c24.png)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世界文化史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课时:2授课对象:在校就读的全体学生开课院系:社会科学教学部开课教师:马可哲学硕士参考教材及资料:《世界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陈佛松著《世界文化史》上海文化出版社桑戴克(美)著陈廷璠译《世界文化简史》齐鲁书社王怀兴主编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世界文化史》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工科学校,尤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世界文化史》这门课即是以此为出发点。
课程通过介绍世界各种文化,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世界文化体系为主线,以各个分期为顺序,详细介绍了各类文化的发展过程、特征以及文化成就。
通过开设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大文化圈的特点,各种文化的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等。
总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没有实验内容的安排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这门课程是人文类选修课,旨在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获得一定的知识外,学生在课外应该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多途径地了解各类文化的发展及特色。
通过课堂、课外的双重努力达到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六、说明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人文社科类课程,与社科类必修课程存在一定的联系。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各种文化的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等。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课程结束是采用论文考核的形式,平时成绩占40%,论文占60%。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无。
28214世界文化史
![28214世界文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bd160edbf61fb7360b4c65fa.png)
28214 世界文化史江苏教育学院编(高纲0853)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二、《世界文化史》是中学历史老师进修高师本科或自考本科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世界文化史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课程,它涵盖了哲学史、伦理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的起源、发展、衰落和成就。
阐明各种文化的传播、交流、冲突和融合的历史。
按东西方两大文化系统讲述古代文化、中世纪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从欧洲文化、美洲文化、东方文化的相互比较中发掘各大文化圈内的文明特点。
论述各种文明的特质、评述各大文化的优劣长短。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自考学员对世界文化史所涉及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宗教史的几大层面是否有一个清晰、简略的发展史线索,要求学员对该课程的跨科学的综合研究性质有明确的认识,要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
要加强知识的多面性、思维能力多方面的锻炼。
要使学员在各学科领域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其目的是使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受到历史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的哺育、滋养和艺术修养的锻炼。
这是当前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上述目的。
考试的能级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识记能级要求:背诵记忆性的知识,如概念、填空或名词解释等。
理解能级要求分三个层面:A、综述(展开材料分析,立足自己的见解),B简要阐释(把教材的观点说清楚、无须展开)。
C把握要点(把书中所列小标题罗例即可)。
应用能级要求:联系社会、历史现实加以分析,应用性强。
学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根据考纲要求,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
第一章导论(一)目的要求通过导言的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史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核心概念、步及范围、基本宗旨和研究状况。
掌握基本理论问题,对本学科有概括的了解,认识学习世界文化史的重要意义。
(二)考试内容1.“文化”界说(识记)2.世界文化史纲要(B)3.主要的文化史著作(识记)4.世界文化史的分期(B)5.学习文化史的目的和方法(B)第二章文化的起源(一)目的要求该章叙述文化的起源,语言文字的起源,艺术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五大问题。
世界文化史参考书目总汇
![世界文化史参考书目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e6fbe61301f69e314232945b.png)
世界文化史参考书目总汇一:文化史1、历史的灵魂,李公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European Culture : an Introducton,王佐良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3、世界文明史(上、下),菲列普·李·拉尔夫等,商务印书馆19984、西方文明史(1、2)罗伯特·E·勒纳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5、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麦克尔·卡里瑟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人上之升,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7、艺术与文明,肯尼斯·卡拉克,东方出版中心20018、全球通史(上、下),斯塔夫里阿诺斯,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9、人论,恩斯特·卡西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0、原始文化,泰勒,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1、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商务印书馆19811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涻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历史研究,汤因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中世纪的衰落,约翰·赫伊津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15、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三联书店199716、西方名著入门(1~9卷),哈钦斯等,商务印书馆199517、欧洲文化史(上、下),彼得·李伯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8、从黎明到衰落,雅克·巴尔赞,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9、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劳伦斯·卡宁汉姆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1月20、20世纪思想史,彼得·沃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21、世界人文史(上、下),罗伯特·C·拉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22、欧洲史(上、下),诺曼·戴维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1月23、世界:一部历史(上、下)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24、一生的读书计划,苏迪曼,花城出版社,198125、人文科学的逻辑,卡西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6、文化人类学,S·南达27、贡布里希文选二:原始文化1、古人类学,吴汝康,文物出版社,19912、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B·M·费根,文物出版社,19913、The Adventure of Men,A·S·Gregfor,商务出版社,19944、原始文化研究,朱狄,三联书店,19985、非洲通史,J·基-泽博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6、原始人的心智,F·博厄斯,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7、原始艺术,F·博厄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8、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保罗·巴恩,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9、原始文化,泰勒,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同1-10)10、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商务印书馆,1981(同1-11)11、世界人口经济史,卡路·M·奇波拉,商务印书馆,199312、事物的起源,利普斯,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13、原始人的法,E·霍贝尔,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古代社会(上、下),L·H·摩尔根,商务印书馆,197715、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斯塔夫里阿诺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6、世界历史,朱龙华,北大出版社,199117、世界上古史纲,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918、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9、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科林·伦福如保罗·巴恩,文物出版社,2004 三:两河流域1、神秘的苏美尔人,哈里特·克劳福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日出东方——苏美尔文明探秘,拱玉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中东,伯纳德·路易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4、美索不达亚考古,S·劳埃德,文物出版社,19905、近东与中东的文明,R·格鲁塞,上海人类出版社,1981四:两河流域(下)——希伯来文化1、波斯人,戴尔·布朗,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世界上古史纲,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93、世界历史,朱龙华,北大出版社,1991(同2-16)4、希伯来文化,朱维之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简明犹太民族史,C·罗斯,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圣经中的犹太行迹,J·B·加百尔,上海三联书店,19917、犹太的思想,R.M.塞尔茨,上海三联书店,19948、犹太的技艺,陈超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9、以色列2000年,丹·巴哈特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0、耶路撒冷2000年,丹·巴哈特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1、犹太百科全书,徐新、凌继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2、圣经·旧约全书13、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14、圣经百科词典,梁工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15、旧约概论,(英)约翰·德雷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犹太教的本质,(德)利奥·释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17、圣经文学十二讲,朱维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圣经文学,(美)勒兰德·莱肯,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19、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加)诺恩洛普·弗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法律与宗教,伯尔曼,三联书店,199121、法律的故事,约翰·麦·赞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22、牛津法律大辞典,戴维·M·沃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五:古埃及1、非洲通史,莫赫塔尔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2、古代埃及史,周启迪,北师大出版社,19943、古代埃及史,刘文鹏,商务印书馆,20004、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汉尼稀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解剖古埃及,巴里·克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6、技术史,查尔斯·辛格等,上海科技教育,2004六:古希腊(古希腊时期著作)1、历史(上、下),希罗多德,商务印书馆,1997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修昔底德,商务印书馆,19973、长征记,色诺芬,商务印书馆,19854、回忆苏格拉底,色诺芬,商务印书馆,19845、雅典政制,亚里士多德,三联书店,19576、希腊罗马名人传,普鲁诺克,商务印书馆,1995(古希腊著作研究著作)7、历史著作史,J.W.汤普森,商务印书馆,19888、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索,唐约德·R·凯利,三联书店,2003 (古希腊历史与考古著作)9、剑桥插图古希腊史,保罗·卡特里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0、会说话的希腊石头,保罗·麦克金德里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1、爱琴海沿岸的奇异王国,戴尔·布朗主编,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12、希腊庙宇、陵墓和珍宝,戴尔·布朗主编,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13、爱琴文明探源,列昂纳德·科特勒尔,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4、希腊僭主,A·安德鲁斯,商务印书馆,199715、古希腊历史遗产,孙道天,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古希腊社会与文化著作)16、希腊人,基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7、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伊迪丝·汉密尔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8、希腊的遗产,F·I·芬利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9、古希腊风化史,利奇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0、希腊思想的起源,让—皮埃尔·韦尔南,三联书店,199621、从开端到柏拉图,泰勒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古典思想,特伦斯·欧文,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3、苏格拉底的审判,斯东,三联书店,199824、希腊漫话,罗念生,三联书店,198825、古代希腊文化仪式研究,吴晓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6、西洋世界军事史,J.F.C.富勒,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27、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斯威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8、伊利亚特,荷马(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9、奥德赛,荷马(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0、古希腊悲剧经典,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罗念生译)、作家出版社,19983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2、古希腊文学史,吉尔伯特·默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西方科学的起源,戴维·德林伯格,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4、医学史,卡斯蒂廖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35、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海南出版社,200336、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萨拉·B·波莫罗伊等,上海三联书店,2010(《理想国》及其研究著作)37、理想国,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38、理解柏拉图,戴维·梅林,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39、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A·E·泰勒,商务印书馆,198640、柏拉图研究,王宏文、宋洁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七:古罗马1、高卢战记,(古罗马)恺撒,商务印书馆,19952、编年史,(古罗马)塔西伦,商务印书馆,19913、罗马史(上、下),(古罗马)阿庇安,商务印书馆,19954、罗马十二帝王传,(古罗马)苏维托里乌斯,商务印书馆,19965、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英)爱德华·吉本,商务印书馆,19976、罗马盛衰原因论,(法)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19847、罗马史,(德)特奥多尔·蒙森,商务印书馆,19948、罗马帝国经济史(上、下),(美)M·罗斯托夫采夫,商务印书馆,19859、古罗马风化史,(德)奥托·弗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0、罗马的起源,(法)雷蒙·布洛克,商务印书馆,199811、罗马史纲要,杨共乐,东方出版社,199412、罗马文化的古典传统,朱龙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八:中世纪1、欧洲中世纪简史,C.W.霍莱斯特,商务印书馆,19882、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下),J.W.汤普逊,商务印书馆,19843、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J.W.汤普逊,商务印书馆,19924、中世纪文化范畴,A.古列维奇,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5、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H.皮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6、中世纪的城市,H.皮朗,商务印书馆,19857、中世纪的知识分子,J.勒戈夫,商务印书馆,19968、中世纪欧洲生活与劳动,P.布瓦松纳,商务印书馆,19859、中世纪的生活,热·多古尔,商务印书馆,199810、中世纪,卢·加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1、十字军东征,卢·加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2、中世纪的衰落,约翰·赫伊津哈,中国美院出版社,199713、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苏拉密斯·萨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4、基督教史,唐逸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5、基督教简史,C.F.穆尔,商务印书馆,198116、基督教会史,W.沃尔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7、牛津基督教史,约翰·麦克曼勒斯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8、TheConsiseHistoryofChristianity(基督教简史),R.DeanPeters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C.道森,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二十世纪宗教思想,J.麦奎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1、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刘小枫,上海三联书店,199422、文化神学,保罗·蒂利希,工人出版社,198823、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英汉对照),阿尔伯特·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基督教辞典,《基督教辞典》编写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5、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罗伯特·福西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6、剑桥插图中世纪史(950~1250年),罗伯特·福西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九: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1、佛罗伦萨史,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商务印书馆,1982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商务印书馆,1979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部“文艺复兴”),G.R.波特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近现代世界史(上卷),帕尔默·科尔顿,商务印书馆,19885、近代欧洲的兴起,朱孝远,学林出版社,19976、文艺复兴,沃尔特·佩特,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7、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丹尼斯·哈伊,三联书店,19988、意大利人文主义,加林,三联书店,1998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欧金尼奥·加林,三联书店,2003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埃伦·G·杜布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文艺复兴书信集,李瑜译,学林出版社,200212、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布罗代尔,三联书店,199213、文艺复兴,P.富尔,商务印书馆,199514、宗教改革,R.斯托非,商务印书馆,19951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198716、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坚尼·布鲁克尔,三联书店,198517、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罗伦培登,译林出版社,1993补充书目:马基雅维里相关18、论李维,马基雅维里19、君王论,马基雅维里20、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利奥·斯特劳斯韦伯相关韦伯主要中译本21、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15),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三联书店198723、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商务印书馆199524、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三联书店,1997韦伯研究25、社会学思想名家(卷六:马克斯·韦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6、社会学理论(章六:“马克斯·韦伯与合理化问题”),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十:近代西方启蒙文化工具书:1、《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徐孝道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理性”相关:2、奴役与抗争——科学与艺术,李公明3、希腊思想的起源(117~119页),韦尔南,泰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4、西方哲学史(66页),梯利,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5、荣木谭(112页),唐逸,商务印书馆,2000近代自然科学相关:6、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亚·沃尔夫,商务印书馆,19857、科学与宗教,约翰·H·布鲁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8、科学与启蒙运动,托马斯·L·汉金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近代科学的建构,理查德·S·韦斯特福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技术发展简史,乔治·巴萨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西方科学的起源,戴维·林德伯格,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1卢梭相关:12、卢梭、康德、歌德,卡西尔,三联书店,199213、西方政治传统(章四),F.沃特金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十一: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文化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著作1、论自由(1859),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2、代议制政府(1861)3、逻辑学体系(1843)密尔的相关研究著作4、论出版自由,密尔顿,商务印书馆,19965、论宗教宽容,洛克,商务印书馆,19966、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7、自由主义,霍布豪斯,商务印书馆,1996马克斯、恩格斯著作8、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992十二:补充书目教师建议阅读(2011.6.2)1、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共四册),F.N.麦吉尔,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2、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保罗·亨利·朗格,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卷),G.勃兰兑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中国古代文学英华,程千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5、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斯蒂芬·欧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在风中流亡的诗与思想史,李公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报刊:《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等其他8、中国史研究入门,山根幸夫9、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台)。
世界文化史大纲(赵成国)
![世界文化史大纲(赵成国)](https://img.taocdn.com/s3/m/86a3f7dd5f0e7cd185253679.png)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世界文化史》的教学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探索和解读,重点讲述世界文化的发展、演进的过程及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熟悉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掌握人类文化演变的规律和本质,理解文化交流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Course DescriptionHistory of World Culture explores and interpre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culture,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 as well as the spirit embodied in the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philosophy, history, law, foreign relations, etc.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culture,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cultures and thei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understand the pattern of huma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comprehend the role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2.设计思路:本课程结合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深化明确本门课的H标定位,重点讲述世界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融合,侧重文化基本精神的探讨和阐释,在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音乐、绘画、雕刻艺术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世界文化史课程大纲
![世界文化史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5de0fa90c69ec3d4bb75da.png)
《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历史系本科生选修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课程,其内容涉及东西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文化领域。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熟悉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人类文化主要文化领域的基本状况和重要成果获得概略的了解;掌握人类文化演变的多元一体本质,懂得文化交流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和观察世界文化,以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先进文化的吸收;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文化的概念及特点、影响、作用,文化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欧洲古典文化,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近代文化,世界宗教与文化,及其他有影响的文化。
从构成文化要素的哲学、宗教、科技、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介绍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并贯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
在相互比较中,发掘各大文化圈内的特点,论述各种文化的特征。
对世界文化的起源、发展、繁荣、冲突与交融、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也有所阐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世界各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从而把握人类文化演变的大致轨迹。
(四)教学时数总学时36学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结合课堂讨论、测验等,使用PPT等教具,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文化的专论、观看视频等活动获取有关文化的信息。
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了解文化的概念、性质、特点、学习本课目的和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文化文明与文化;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类型;文化的特征;文化的性质二、世界文化世界是什么;东方与西方;宏观与比较三、学习世界文化概论的目的和方法学习要求:理解文化的概念;了解文化发展的不同特点。
第二章东西方文化的形成与特征教学要点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成就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古代西方的文化(3学时)一、古代希腊的自然条件与文化起源二、希腊文化文学;哲学与科学;史学;演说与竞技;建筑与艺术;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与影响三、罗马文化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史学;建筑;罗马法;科学技术四、希伯来文化的主要成就五、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神学观;法律;文学;艺术第二节古代东方文化(3学时)一、古代东方历史的特点二、古代东方文化的起源诸论三、古代东方的灿烂文化文字;文学;哲学;史学;科学与技术;建筑与艺术第三节古代东西方文化的比较(1学时)一、几种看法二、相似与差异三、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的不同;经济基础与政治体制的不同四、东西文化的不同特征第三章佛教与东方文化教学要点佛教的产生及其影响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演变(1学时)一、佛教的产生古印度历史背景;释迦牟尼生平二、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原始佛教;小乘和大乘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第二节佛教的教义(1学时)第三节佛教对东方文化的影响(2学时)第四章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学要点基督教的产生、教义、发展演变、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影响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基督教的产生(2学时)一、历史背景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与罗马的矛盾;犹太教的分化;耶稣;基督教的诞生二、基督教的宗教思想根源犹太教教义和经典;古希腊罗马唯心主义哲学第二节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发展演变(2学时)一、基督教教义二、基督教在古代、中世纪的发展演变第三节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文化(2学时)经院哲学;建筑;音乐;法律第五章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教学要点伊斯兰教的产生、教义、发展演变,阿拉伯文化的成就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伊斯兰教的产生(1学时)一、历史背景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第二节伊斯兰教教义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演变(2学时)一、伊斯兰教教义二、伊斯兰教的传播及演变逊尼派;什叶派第三节阿拉伯文化成就(2学时)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文化教学要点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文学、艺术、科学、哲学成就,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作用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指导思想(1学时)一、历史背景二、人文主义第二节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化成就(2学时)一、意大利文艺复兴二、北方文艺复兴第三节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作用(1学时)第七章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欧文化教学要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1学时)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人类理性的觉醒第二节启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1学时)一、主要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二、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第八章近代东西方文化教学要点了解近代东西方文化的背景,掌握东西方的文化成就,理解近代西方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理解东西方启蒙思想的差异。
世界史年表大纲(吴齐本上古史部分)
![世界史年表大纲(吴齐本上古史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9c74c2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世界史年表大纲(吴齐本上古史部分)世界文明史年表大纲(吴齐本)约60亿年前-46亿年前地壳形成约46亿年前-25亿年前太古代约25亿年前-6亿年前元古代约6亿年前-2.25亿年前古生代约2.25亿年前-7000万年前中生代7000万年前开始新生代约3500-3000万年前原上猿生存约2800-2600万年前埃及古猿生存约1400-700万年前腊玛古猿生存约2300-1000万年前森林古猿生存约170-150万年前直立猿人生存约142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火约30-20万年前斯坦因海姆人生存约3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约30-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约25万年前斯旺斯孔布人生存约25-4万年前早期智人生存约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制造最早的艺术品约4-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大量艺术作品出现约4-1万年前现代智人生存约3万年前出现最早的雕塑艺术约3-2万年前世界各地出现划刻痕迹约2万年前圣地亚哥人生存约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约1.3万年前人类开始生产陶器约11000-10000年前阿齐尔文化生存约11000年前西亚种植山羊和绵羊约105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弓箭约10000-5500年前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农业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驯养动物约10000-9000年伊朗高原出现农业文化约95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铜器约9000年前泰国种植瓜果作物约8500年前中非出现原始文字约8000年前玛戈尔摩斯文化生存;西亚普遍使用陶器约8000-7000年前裴李岗、磁山、大地湾文化普遍使用陶器;埃及地区农业成熟约7000年前克里特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300年河北磁山种植粟公元前5000年浙江河姆渡饲养猪狗;欧贝德人入住两河流域;腓尼基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900年浙江河姆渡种植水稻公元前4500年古印度栽培水稻公元前4300年哈雷夫文化结束,苏美尔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公元前4300-前3500年埃及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公元前4000年南美印第安人饲养骆马和羊驼;埃及出现陨铁珠子公元前4000年末苏美尔人发明最早的文字公元前4000-前3500年埃及涅伽达文化Ⅰ时期(阿姆拉特时期)公元前3500年泰国种植水稻;两河流域出现世界最早的文字公元前3500-前3100年乌鲁克时期公元前3500-前3100年埃及涅伽达文化Ⅱ时期(格尔塞时期)公元前3100-前2800年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原始文字时期,楔形文字产生)公元前3100-前2686年埃及早王朝时期(第1-2王朝)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使用青铜器;迦南人迁入腓尼基被同化;腓尼基形成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初阿卡德人入住两河流域;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克里特前王宫时期公元前3000年中期埃勃拉国存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美洲开始使用陶器公元前3000-前2000年早期亚述时期;亚述在赫悌建立商业殖民地公元前2800-前2371年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埃及古王国时期(金字塔时期,第3-6王朝)公元前2500年克里特引入冶金术公元前2400-前2300年苏美尔拉伽什乌尔南什王朝公元前2378-前2371年乌鲁卡基那执政,进行改革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王国建立公元前2371-前2316年萨尔贡执政阿卡德,首次统一巴比伦尼亚公元前2315-前2307年里木什执政阿卡德公元前2306-前2292年玛尼什吐苏执政阿卡德公元前2300-前1750年印度哈拉巴文明时期公元前2291-前2255年“四方之王”纳拉姆·辛执政阿卡德公元前2254-前2230年沙尔·卡利·沙里执政阿卡德公元前2191年阿卡德王国被库提人灭亡公元前2181-前2040年埃及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公元前2120年乌图赫加尔赶走库提人公元前2120-前2114年乌图赫加尔执政乌鲁克公元前2113-前2096年乌尔纳木打败乌鲁克,成立乌尔第三王朝,颁布乌尔纳木法典公元前21-前16世纪中国夏王朝时期公元前2095-前2048年舒尔吉执政乌尔第三王朝,被视为神舒尔吉公元前2047-前2039年阿玛尔·辛执政乌尔第三王朝,独揽军政大权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中王国时期(第11-12王朝)公元前2029-前2006年伊比辛执政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灭亡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希腊半岛出现城市国家(爱琴文明);赫梯文明兴起;伪象形文字形成;以色列犹太国家兴起;雅利安人进入伊朗高原;迈锡尼人定居伯罗奔尼撒半岛;米底人进入伊朗高原;波斯人进入伊朗高原;特拉马拉文化兴起;亚平宁文化兴起公元前2000-前1700年克里特古王宫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爱琴文明时代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苏穆阿布姆建立巴比伦公元前1813-前1783年沙玛什阿达德一世执政亚述(古亚述时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汉谟拉比执政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786-前1567年埃及第二中间期(第15-17王朝)公元前1700-前1450年克里特新王宫时期公元前17-前12世纪中国商王朝时期公元前16-前15世纪赫梯人发明并垄断冶铁技术公元前16世纪初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小公国公元前16世纪加喜特巴比伦兴起,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1620年商城郑州筑成公元前1600年迈锡尼文明进入竖井墓王朝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悌灭亡公元前1567-前1085年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20王朝)公元前1553年雅赫摩斯占领阿瓦利斯公元前16世纪中叶加喜特巴比伦与亚述签订和约公元前16世纪后期赫悌铁列平改革公元前1504-前1450 图特摩斯三世执政埃及,埃及帝国疆土最大时期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埃兰王国内乱;迈锡尼文明进入圆顶墓王朝公元前1500-前900年印度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6-前15世纪亚述被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人控制公元前15世纪末中期亚述时期开始;加喜特巴比伦占领埃兰公元前15世纪末-前13世纪中叶赫悌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50年克里特文明衰落;迈锡尼人入主克诺索斯王宫,统治克里特公元前1450-前1100年克里特后王宫时期公元前1400-前1200年迈锡尼达到文明盛期公元前1400年米坦尼王国发明炼铁技术公元前14世纪巴比伦成为自治城市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赫悌与埃及进行争霸战争公元前1379-前1362年阿蒙霍特普四世执政埃及公元前1370年赫梯帝国征服米坦尼,垄断炼铁技术公元前1365-前1330年亚述尔乌巴里特一世执政亚述公元前14世纪后期加喜特巴比伦与亚述议和,其后亚述攻陷巴比伦公元前1304-前1237年拉美西斯二世执政埃及公元前1299年卡迭什战役公元前1283年赫悌帝国和埃及帝国签订和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字母形成并取代伪象形文字公元前13世纪中叶尼普尔成为自治城市公元前13世纪末赫悌帝国被海上民族肢解,冶铁术开始传播;中期亚述内乱,巴比伦攻陷亚述公元前1230-前1020年犹太士师时代公元前1230年以色列犹太人占领迦南地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文明被多利亚人灭亡公元前12世纪前期埃兰王国占领加喜特巴比伦公元前1100-前800年荷马时代(黑暗时代)公元前11-前7世纪中国周王朝时期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犹太国家形成公元前1085-前664年埃及第三中间期(第21-25王朝)公元前1085-前525年后期埃及时期公元前1085年赫利霍尔篡位,埃及进入后期埃及时期公元前1020-前1000年扫罗称王,执政犹太公元前1000-前960年大卫王执政犹太公元前1000年哈尔施塔特文化,欧洲引入炼铁技术;埃及本土开始冶铁;迦太基等腓尼基人建立殖民地;埃及文字出现世俗体;迦勒底人定居于两河流域南部;吕底亚王国兴起于小亚西部;意大利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末亚述帝国统一埃及与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10-前9世纪希腊普遍用铁,雅典成为冶铁中心公元前960-前930年所罗门执政犹太公元前900-前600年印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世纪波斯人开始结成部落联盟公元前9世纪末多利亚人建立斯巴达国家公元前883-前859年纳西尔帕二世执政亚述公元前858-前824年沙尔马纳塞三世执政亚述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公元前825-前800年斯巴达来库古改革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建立迦太基公元前8世纪赫悌王国被亚述帝国灭亡;亚述辖区的米底人形成联盟;亚述发生多起人民起义,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希腊进入希西阿德时期;移民浪潮涌向意大利公元前8-前7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过渡到阶级社会;罗马前四王统治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文化处于古风文化时期;希腊人向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大量移民公元前800-前720年希腊文化后期几何形风格时期公元前776年希腊举行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公元前753-前510年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罗马城公元前750-前700年诸多城邦涌现希腊公元前750年希腊人建立第一个殖民城邦公元前745-前727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执政亚述,亚述成为西亚霸主公元前740-前720年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730-前656年埃及第25王朝时期(努比亚人执政)公元前722-前481年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21-前705年萨尔贡二世执政亚述公元前721年马尔都克-阿帕尔-伊丁二世于巴比伦起义,对抗亚述公元前720-前630年希腊文化进入东方化风格时期公元前704-前681年辛那赫里布执政亚述,攻下埃及公元前702年马尔都克-阿帕尔-伊丁两次起义,继续对抗亚述公元前700-前647年戴奥凯斯执政米底王国公元前7世纪波斯人受米底王国统治;希腊殖民兴盛,被称为“东方化时期”;马其顿人占领埃盖形成国家;伊达拉里亚出现城市国家;拉丁部落建立七丘联盟,发展四区之城;迦太基兴起公元前647-前625年普拉欧尔铁斯执政米底王国公元前691年巴比伦人发起反亚述联盟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镇压起义,毁灭巴比伦城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公元前683年执政官改为一年一任,雅典贵族政治达到顶峰公元前680年辛那赫里布在宫廷政变中被杀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尊王攘夷,开始称霸,进入春秋中期公元前670-前660年希腊最早的僭主,斐冬执政阿哥斯城邦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世纪中期早期僭主政治流行于希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后王朝时期(第26-31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舍易斯的普萨姆提克建立埃及第26王朝,再度统一埃及公元前660年吕底亚人铸造世界最早的货币公元前657-前625年希腊僭主,居普赛洛斯执政柯林斯城邦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楚公元前653年沙马舒姆金于巴比伦起义,对抗亚述公元前7世纪中叶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7世纪末伊达拉里亚人迁居罗马,建立塔克文王朝公元前630-前500年希腊文化进入古朴风格时期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独立,迦勒底人那波帕拉沙尔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5-前585年库阿克撒列斯执政米底王国;皮里安德执政柯林斯城邦公元前624-前547年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存在于世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灭亡公元前610-前543年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存在于世公元前604-前56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执政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前2世纪印度早期佛教时代(列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耆那教兴起于印度;希腊雕刻艺术转向现实主义风格;伊达拉里亚文明达到最盛;罗马塔克文王朝;罗马重装步兵取代骑兵成为主力;伊达拉里亚方兵阵传入罗马公元前59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进军巴勒斯坦,攻占耶路撒冷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公元前591-前585年吕底亚王国与米底王国交战争夺亚述遗产公元前590年犹太人倒向埃及帝国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5-前550年阿斯杜阿该斯执政米底王国公元前585-前525年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存在于世公元前585年吕底亚与米底缔结和约公元前580年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存在于世公元前579-前534年塞尔维乌斯执政罗马,塞尔维乌斯改革公元前574年新巴比伦与推罗议和,后者承认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公元前569年埃及发生王位之争公元前56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入侵埃及公元前566年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公元前560年梭伦去世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公元前553年波斯人起兵反抗米底人统治公元前550年米底王国被波斯国王居鲁士灭亡公元前549年埃兰王国被波斯国王居鲁士征服公元前547年吕底亚王国发起联合军,进攻波斯公元前546年吕底亚王国被波斯国王居鲁士灭亡公元前545-前539年居鲁士出兵中亚,征服巴克特里亚等地区公元前544-前493年频毗沙罗执政摩揭陀公元前541-前527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统治,执政雅典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雅典进入繁荣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灭亡公元前530年居鲁士远征中亚马萨吉特失败,被马萨吉特人所杀公元前530-前470年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存在于世公元前6世纪后期斯巴达组织伯罗奔尼撒同盟公元前526年波斯国王冈比西远征埃及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埃及公元前525-前546年悲剧之父爱斯奇里斯存在于世公元前522年波斯爆发高墨达暴动公元前522-前485年大流士执政波斯,进行大流士改革公元前51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征服两河流域公元前510年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结束;高傲者塔克文被推翻,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510-前274年罗马早期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8-前507年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阿里西亚战争公元前500年波斯米利都起义,希波战争导火索;罗马首次任命独裁官公元前500-前428年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萨哥拉斯存在于世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古典时代盛期;高卢人定居意大利公元前496-前406年悲剧诗人索福克里斯存在于世公元前495-前450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一世存在于世公元前495-前429年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存在于世公元前495-前435年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存在于世公元前494-前468年斯巴达阿格斯奴隶起义公元前494年罗马第一次平民撤离运动公元前493-前462年阿阇世执政摩揭陀公元前492-前449年希波战争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一次进攻希腊,马拉松大捷公元前490-前430年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存在于世公元前487年希腊执政官转为抽签产生公元前486年乔达摩·悉达多去世公元前485-前460年悲剧诗人幼里披底斯存在于世公元前484-前425年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存在于世公元前481年希腊诸城邦结成同盟公元前480-前479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公元前480年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湾海战公元前479年普拉提亚战役公元前478-前449年希波战争第二阶段公元前478-前477年雅典组织提洛同盟公元前477年第一次罗马维爱战争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450年希腊雕刻家米隆存在于世公元前474年丘米海战;罗马确立平民会议公元前471年罗马保民官增设至四人公元前470-前400年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存在于世公元前469-前399年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存在于世公元前464-前453年斯巴达希洛特大起义公元前461-前429年伯利克里执政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公元前460-前37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存在于世公元前460-前400年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存在于世公元前460-前377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存在于世(希波克拉底誓言)公元前457年希腊第三等级公民可任执政官;雅典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开始战争公元前451-前450年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签订卡里亚斯和约,希波战争结束;罗马第二次平民撤离运动;罗马规定全体公民必须服从平民决议;罗马暴民官增设至十人公元前447-前386年希腊成立彼奥提亚同盟公元前445年雅典与伯罗奔尼撒同盟议和停战;罗马第三次平民撤离运动;罗马通过坎努利优斯法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开始连任雅典首席将军;罗马开始设立两名检察官公元前440-前366年安提斯梯尼生存于世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2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前354年希腊史学家色诺芬存在于世公元前429年瘟疫袭击雅典,伯利克里病故公元前428-前348年希腊先哲柏拉图存在于世公元前428年第二次罗马维爱战争公元前421年雅典奴隶大逃亡;罗马增设财务官至四名公元前415-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三阶段公元前415年雅典西西里远征公元前408-前355年希腊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存在于世公元前405年羊河之战公元前450-前396年第三次罗马维爱战争公元前404年提洛同盟解散,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希腊步入衰落公元前401年北非城邦昔兰尼起义公元前5世纪末-前4世纪初罗马陷入长期对外战争公元前4世纪希腊高度依赖雇佣兵;古典时代后期;马其顿成为希腊北部重要国家;罗马开始使用凸盾取代圆盾公元前4-前3世纪罗马已有攻城器械与士兵公元前399年斯巴达与波斯发生战争;斯巴达基那敦起义公元前395-前387年斯巴达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92年斯巴达科林斯起义公元前390年高卢战争公元前387年订立《安太尔西达和约》公元前386年斯巴达解散彼奥提亚同盟公元前384-前322年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存在于世公元前380-前320年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利存在于世公元前379年彼奥提亚同盟再度成立公元前378年雅典建立第二次海上同盟公元前375-前325年希腊数学家美尼克穆斯存在于世公元前371年留克特拉会战,底比斯征服巴达公元前370年斯巴达阿哥斯棍棒党起义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罗马增设两名高级市政官公元前366年罗马增设一名执法官公元前364-前324年摩诃帕德摩·难陀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1-前262年喜剧大师菲力门生存于世公元前361年秦国商鞅变法,战国进入中期公元前359年初夏腓力二世摄政马其顿公元前359-前336年腓力二世执政马其顿,腓力二世改革公元前357年罗马通过法令,征收5%的释奴税公元前357-前355年希腊同盟战争公元前355-前348年底比斯与弗西里斯神圣战争公元前350年德谟斯提尼发表反腓力演说公元前346年雅典与马其顿缔和结盟公元前343-前341年第一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342-前291年喜剧大师米南德生存于世公元前342年罗马第四次公民撤离运动公元前341-前270年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生存于世公元前340年反马其顿同盟决定与腓力作战公元前340-前338年拉丁战争公元前339年马其顿驻军中部希腊,雅典与底比斯结盟公元前338年罗马获胜,拉丁同盟解散公元前337年腓力成立希腊联盟(科林斯联盟),希腊落入马其顿控制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王国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通过奥维尼乌斯法;弗拉维尤斯将诉讼程序与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元前336年腓力召集军队预备东征,遇刺身故,亚历山大继位公元前336-前324年亚历山大执政马其顿公元前335-前263年希腊哲学家芝诺存在于世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公元前334-前1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大胜波斯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围攻推罗,征服埃及公元前332-公元642年埃及被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1年高加米拉战役,马其顿大胜波斯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身故,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27-前304年第二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东征止步印度;罗马通过波提利阿法,废除债务奴役制;罗马执政官和执法官开始实行战时卸任留权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部队回到巴比伦,东征结束公元前324-前187年印度孔雀王朝时代公元前324-前300年旃陀罗崛多执政孔雀帝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故于巴比伦公元前323-前301年马其顿继承者混战公元前323-前320年马其顿继承者斗争第一阶段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发起反马其顿战争公元前320-前301年马其顿继承者斗争第二阶段公元前316年卡山达建立帖萨洛尼卡和卡山德里亚公元前314年埃托利亚同盟兴起公元前310-前250年田园诗人提奥克里图斯生存于世公元前310-前230年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存于世公元前310-前230年希腊天文学家亚里斯托库斯生存于世公元前310-前245年希腊学者卡里马库斯生存于世公元前306年安提柯称王马其顿公元前305年塞琉古入侵印度失败公元前305年托勒密称王埃及;塞琉古称王叙利亚公元前305-前280年塞琉古一世执政塞琉古王国(叙利亚王国)公元前298-前290年第三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293年德米特里建立德米里亚城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帝国考庇利耶作《政事论》公元前300-前273年宾头沙罗执政孔雀帝国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3世纪初新贵阶级开始把持罗马政权公元前3世纪叙利亚战争;塞琉古王国内外征战频仍;罗马开始出现文学作品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罗马发展为发达的奴隶制;意大利大地产以中型田庄为主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出现铸币公元前287-前212年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生存于世公元前287年罗马第五次平民车里运动公元前284-前204年罗马诗人安德罗尼库斯存在于世公元前282-前249年托勒密二世执政埃及,修通大运河公元前281年帕加马王国归顺塞琉古王国公元前280-前275年皮洛士战争公元前280年阿卡亚同盟兴起;赫拉克利亚战役公元前279年阿斯库伦战役公元前274-前27年罗马后期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2年他林敦及意大利大部投降罗马公元前271-前213年希腊史学家阿拉图斯生存于世公元前270-前200年罗马诗人尼维阿斯存在于世公元前269-前232年阿育王执政孔雀帝国公元前264-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孔雀帝国达到极盛公元前254年罗马首位史学家法比乌斯·皮克托出生公元前3世纪中期帕加马王国独立公元前245-前241年阿基斯四世执政斯巴达公元前242年罗马增加至两名执法官公元前239-前169年罗马诗人埃涅乌斯存在于世公元前238年迦太基雇佣军暴动,罗马趁机强占公元前237-前222年克利奥蒙尼三世执政斯巴达公元前234-前149年拉丁散文家加图存在于世公元前227年罗马将撒丁和科西嘉置为一个行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18-前202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7年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
世界文化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文化史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c2cdb969dc5022aaea0044.png)
一、章节知识点第一章导言一、文化的特征:民族性与相似性;时代性与稳定性;继承性与创造性;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二、世界文化史分期:1、古代文化(上古文化)东方:中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文化);印度(公元前25世纪的印度河文明---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的文化)西方:公元前2000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2、中世纪文化(中古文化)东方:中国(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文化---19世纪中叶的清朝文化) ;;印度(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18世纪莫卧儿王朝文化)西方: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化.3、近代文化(17世纪---1917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占主流:15世纪---19世纪,西方历经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科学文化迅速发展.4、现代文化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的文化三、学习世界文化史的目的与方法:1、继承和发扬人类一切文化成果;2、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需要;世界学术研究整合趋势与创新的要求;3、扩大知识面与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与思想素质。
4、历史、比较、表象考察、观念分析、现代科学诸方法。
第二章文化的起源一、人的发展过程:早期、晚期猿人;早期、晚期智人。
二、语言起源说:神创、约定成俗、感叹、手势、摹声、劳动起源说。
三、文字起源说:结绳记事、图画及记事、契刻记事法。
四、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巫术、劳动起源说。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化一、东方专制的原因:水利灌溉作用说;君权神授二、东方文化起源说:大河文化论气候、粮食生产、挑战与应战(汤因比)三、文字类型: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中国文字四、古代东方文学特点:1、是世界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文学;2、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民间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史诗、文人创作);五、东方文化的特点:大河、内陆、农业文化。
第四章古代西方文化一、文化起源:两H四R:希伯来主义、希腊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二:古希腊哲学特点:1、哲学与科学交织在一起;2、文字与哲理朴素且生动;3、充满唯物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世界文化史资料整理概述
![世界文化史资料整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c0550acfc789eb172dc8e4.png)
世界文化史冰*K绪论一、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全部世界。
物质生产文化:人类的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成果,包括加工制造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
精神心理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文化。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社会心理文化指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社会形态下长期形成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
制度文化: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各种社会规范、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
行为文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节庆典礼等。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包括精神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囊括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精神和物质的人类遗产,通常是指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的是历史客观性。
文明:通常是就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而言,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它的对立面是蒙昧、野蛮。
有时又指:人类有文字以来的历史状态。
结论:●先有文化,后有文明,文化的外延大于文明,文化蕴涵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
●在某些领域内,文化和文明有时是通用的。
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世界文化就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所组成的人类文化系统。
世界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三、文化的类型1、从社会经济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和工商文化。
游牧文化是指以游牧为经济基础的社会文化体系,又称为“马背上的文化”。
其特点是主要以畜牧业为生,流动性大,具有剽悍、勇猛、豪爽好斗的民族性格特征。
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自然文化,它是人类封建时代的基础性文化。
特点是分散、软弱、自给自足、各自为政。
工商文化是以工业和商业为经济基础的社会文化体系。
现代工商文化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至今仍是人类文明的主导性力量,它最大的特征是富于创造性,富于变化。
《世界文化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化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da048990c69ec3d5bb75f1.png)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世界文化史》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世界文化史》是历史学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通过系统讲述世界文化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历程,使学生对于世界文化史基本内容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使他们能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评价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以期形成较强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分析能力,并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对世界和未来有更好的把握。
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世界文化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了解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深入研究和比较各民族或地区在不同时代文化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以之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变迁过程作出总体的考察,并努力探求人类文化变迁的本质与原因。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1、《世界文化史》与《中国文化史》同时开设,相辅相成,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对世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2、《世界近代史》、《世界当代史》、《西方史学史》、《世界三大宗教与贵州民族宗教》、《日本近现代史》等后续课程的开始,使学生的世界文化知识得到进一步细化,深化他们对世界文化各领域的系统认识。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绪论 ( 2学时)一、文化的涵义二、什么是西方文化?三、中西文化的特点及交流四、研究西方文化的目的和方法1.基本要求(1)了解世界文化史的含义、主要内容和特点。
(2)掌握和认识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对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发展有何启示?2.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对于世界文化史基本内容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全面掌握世界文化史发展的主要线索,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评价了解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提高学生进行世界文化学习和历史研究的能力。
3.说明:本部分讲述是本课程的导入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讲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世界文化史》的教学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探索和解读,重点讲述世界文化的发展、演进的过程及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熟悉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掌握人类文化演变的规律和本质,理解文化交流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Course Description
History of World Culture explores and interpre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culture,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 as well as the spirit embodied in the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philosophy, history, law, foreign relations, etc.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culture,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cultures and thei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understand the pattern of huma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comprehend the role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
- 7 -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合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深化明确本门课的目标定位,重点讲述世界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融合,侧重文化基本精神的探讨和阐释,在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音乐、绘画、雕刻艺术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在重视课堂教学和深入把握教材知识的前提基础上,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学会查阅相关的学习材料,并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通过日常的学习锻炼学生之与相关学术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情趣。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中的文史类课程,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对后期学习中理解世界文化和拓宽国际视野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掌握学习和理解文化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吸收各国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建设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
(3)学会把世界文化资源提炼成创意元素,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尝试将创意元素设计为文化作品。
(4)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四个自信。
三、学习要求
1.预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研究论文、视频、思考题等。
- 7 -
2. 按时上课并精神专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3.按时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作业可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4. 本课程将安排学生课堂演示,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通过课堂演示的准备和实施,提高同学组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进度
- 7 -
- 7 -
- 7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 7 -
1、选用教材: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主要参考书:(1)教材各章节所附参考书目。
(2)教师在线上(Bb平台)上传的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C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 7 -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