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浅谈
公众密集场所及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与整改方法
公众密集场所及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与整改方法一、公众密集场所火灾隐患在公众密集场所,如商场、剧院、体育场馆等地方,火灾隐患十分严重,容易引起重大事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众密集场所火灾隐患:1.电气线路老化:电气线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老化,容易发生短路或火灾。
2.消防设备故障:如果消防设备长期未经维护保养,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失灵。
3.人员密集: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4.消防通道被堵: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占用会影响疏散,增加逃生难度。
二、公众密集场所火灾整改方法为了减少公众密集场所火灾隐患,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整改方法:1.定期检查维护电气线路:对公众场所的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2.定期维护消防设备: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使用。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培训员工和参观者如何正确疏散、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4.保持通道畅通:定期清理消防通道,确保通道畅通,不被杂物阻塞。
5.加强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变能力。
三、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发生火灾,将对企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的一些常见情况:1.大量易燃物料: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储存大量易燃物料,一旦起火容易失控。
2.设备老化: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老化,可能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3.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员工对火灾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防火意识和应急逃生训练。
四、生产经营单位火灾整改方法为了减少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整改方法:1.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完善企业消防安全制度,规范各项消防管理工作,明确责任。
2.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3.严格控制易燃物料存放:严格控制易燃物料的存放数量和方式,防止大规模火灾发生。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治理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较快,初步建立起了社区服务体制。
与此同时,一些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转由社区来承担。
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少,精力有限,消防安全隐患大,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自我管理水平未得到及时发展,致使社区火灾高发不降。
据统计,我国社区火灾占火灾总起数的40%左右。
因此抓好社区消防工作,改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不仅能保证社区防范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建立社区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区消防工作还不够完善,社区消防工作还存在的很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部分社区组织对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防火组织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虽然建立了防火组织,但其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消防培训,对消防工作普遍存在不懂、不会等问题。
二是消防组织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消防经费投入不足,灭火设施不完善。
部分社区内除一些单位投入少量经费,用于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教育,整治火灾隐患,购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外,社区居委会消防设施和器材很少。
四是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除新建小区外,大部分社区尤其是老居民住宅小区普遍存在消防设施器材不足和消防通道不畅问题,小区内未设置消火栓和未配置灭火器材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小区甚至没有基本的消防水源。
五是派出所对社区的消防监督管理没有落实。
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派出所的部分民警对消防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警力不足;四是消防机构对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的防火监督业务培训、指导、检查、考核不够;五是社区警务室没有发挥其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火灾形势极为严峻,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而人员密集的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酒店又是群死群伤火灾恶性事故频发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人员密集性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夜总会、KTV、网吧等公共场所也大批涌现。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摘要:最近几年来各地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上升趋势,火灾损失的比例不断增大,尤其是面积小、条件简陋的公共娱乐场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平安造成了严峻要挟,从而引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本文要紧介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方法。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成因;防范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待生活的品位也在迅速增加,关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要求和空间要求也就更高,此刻一些宾馆、饭馆、歌厅、舞厅从以前的几十平方米到此刻的上千平方米,室内装修也愈来愈奢侈、奢华,乃至很多都是可燃材料装修;更为严峻的是有的场所缺少平安出口、堵塞平安出口,占用消防设施等严峻的违规问题,这些问题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要紧就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计谋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一)场所所在建筑利用性质变更。
酒吧、网吧、饭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利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样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份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首层,有的乃至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
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知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
将这些建筑随意改成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利用性质,也给场所带来了“先本性的火灾隐患”。
(二)建筑面积比较小。
一样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
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乃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发平安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
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缘故。
(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项目的多样性。
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装修相对高级化。
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获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成效而采纳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致使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第一篇: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对消防工作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
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可能会考虑压缩消防经费投入、裁减消防安保人员、减少消防设施维护、减少消防安全培训,自我监督管理功能可能会有所弱化,同时也给消防行政监管和源头管理增加了难度。
这些因素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影响尤为明显。
一般来说,人员密集场所都具有面积大、人员集中、可燃易燃物品多、用火用电量大的特点,火灾危险性极大。
就目前全社会火灾发生的总体状况来看,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尤为多发,已成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抓好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对于保障当前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经营场所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开业,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
人员密集场所大多设置在沿街房内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不少该类场所尤其是较小规模的场所没有经过防火审核和验收,场所实际经营条件与消防安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往往导致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自动报警和喷水等消防系统欠缺等难以整改的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场所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消防安全,防火意识淡薄。
这些人员密集场所除了平时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在经营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被占用、堵塞,安全出口上锁,灭火器材被遮挡或挪用等等,甚至由于经营上暂时的需要,擅自拆除、停用自动消防设施,严重妨害了单位的消防安全。
有时,他们对于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要求,也不能积极有效地落实整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三)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欠缺。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措施,旨在保障场所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然而,目前在我国的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等,消防安全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消防设施: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没有安装完善的消防设施,如喷淋系统、灭火器、疏散通道等,这就增加了火灾蔓延的风险。
2.疏散通道不畅通: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存在阻塞的问题,如货物堆放过多、紧急出口被堵塞等,这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和效率。
3.缺乏消防宣传教育: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没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使得人员对火灾的预防和应对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4.管理不到位: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部门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机制,导致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不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完善消防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场所内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
同时,应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
2.疏散通道保畅通:人员密集场所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的畅通和清晰标识,避免堆物、堵塞等情况发生。
另外,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增强员工的疏散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密集场所应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画册、举办讲座、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向人员传播消防知识和技能。
4.健全消防管理机制: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机制,明确消防责任人,配备专职消防人员,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排查整改,确保消防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努力。
通过完善消防设施、保畅通疏散通道、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健全消防管理机制等对策,可以有效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患及防治对策优选稿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患及防治对策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患及防治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但由于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结合工作体会,笔者试就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一、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一)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频繁。
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位置进行装修和改造,经营者大多为个私业主,自由化程度较大,一旦遇到竞争激励或经营不理想的情况,往往直接采取租赁或转让的手段,建筑改建、内部装修建、布局变化频繁出现。
(二)建筑面积不大。
此类场所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大多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至5米。
为充分利用空间,租赁户或经营户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往往容易造成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疏散困难。
(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品种和项目的多样性。
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装修相对高档化。
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赢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五)缺乏防排烟设施。
有的在居民区的小型密集场所,为不“扰民”,不引起群众对“噪音”的投诉,把窗户封塞;有的为防盗,也把窗户封塞,这样就把房间变成了无窗或固定窗扇的房间,但经营者根本没考虑防排烟而设置防排烟设施。
(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板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
浅议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参考文本
浅议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浅议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快速发展起来,规模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但由于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结合工作体会,笔者试就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第一节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一)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频繁。
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位置进行装修和改造,经营者大多为个私业主,自由化程度较大,一旦遇到竞争激励或经营不理想的情况,往往直接采取租赁或转让的手段,建筑改建、内部装修建、布局变化频繁出现。
(二)建筑面积不大。
此类场所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大多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至5米。
为充分利用空间,租赁户或经营户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往往容易造成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疏散困难。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
浅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急剧的增加,如何增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有效预防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成为当前消防工作中重点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笔者结合当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对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预防对策正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人员密集场所不断的增多。
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具有建筑面积大、人员流动频繁、可燃物多、用火用电量大的特点,造成了火灾危险性相对较高,特别是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做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消防监督管理中的难点也是重点。
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
很大一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由于缺乏应有的消防安全意识,只是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建立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缺乏重视,致使消防安全制度成为一片空白。
有的虽然建立了一部分的制度,但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缺乏落实制度的有效措施。
1.2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有的单位因为缺乏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消防知识较为匮乏,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不能有效履行管理职责,违章用火、用电,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按国家规定配置应有的消防基础设施等问题时有发生;或者因经济效益原因,经营者为了压缩成本,往往千方百计减少消防设施的投入,对火灾隐患的整改舍不得投入,致使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被停用、挪用、损坏、盗窃现象较为严重。
1.3消防责任体系不健全。
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主管部门,对消防安全责任的职责不清,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流于形式,作为消防监督相对人的各个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没有依法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消防安全职责,致使行业系统内的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处于失控漏管现象,致使“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责任自负”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处于盲点的状态。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火灾预防对策分析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火灾预防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的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网吧、酒吧、餐厅、歌厅、舞厅大量涌现,规模从几十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不等,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投资成本、追求利益、轻视安全思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下,许多场所消防安全达不到要求,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在豪华装修、改建、扩建的情况下隐藏着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火势蔓延迅速,极易造成恶性的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本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特点,探讨分析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成因,并提出火灾预防的对策。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预防对策1 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1)人员流动频繁,自防自救能力差。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以进行消费娱乐为主。
因此,消费人员流动性大,对场所不熟悉,消费者个人素质有高有低,一旦发生火灾,自救能力差。
另一方面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变动性大,由于经济利润的大幅度下滑且难以盈利后,人员密集场所经营者会进行转手或更换管理层人员,进而对下层服务人员进行更换,这就造成对消防管理不到位,各项规章制度难以贯彻落实到位,自防能力差。
2)场所位置设置不当,造成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附设在其它建筑内且没有独立的防火分区。
酒吧、网吧、饭店等场所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装修和改造,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附设在其它建筑内且没有独立的防火分区。
如果发生火灾,则无法对火势进行有效的阻拦,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火灾的蔓延和发展。
3)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增加了场所火灾荷载和发生火灾危险性,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并极易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物等有毒烟雾,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4)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规定。
为追求更好的现场效果,公众聚集场所内多使用各种灯光效果照明、大功率照明灯具、音响及空调用电设备,但是为节约成本,业主并没有按规定安装,并缺乏相应的散热、漏电保护等措施,一旦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转,这将直接导致火灾的发生。
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公共聚集场所是每个社区都存在的,如剧院、电影院、体育馆、购物中心、会议中心等。
这些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吸引了大量人群的到来,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消防安全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隐患并采取措施,以确保大众安全。
一、火灾的隐患:公共聚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排烟系统不完善排烟系统是排除火灾烟气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烟气不仅有毒并且阻挡了人们逃生的路线。
如果排烟系统没有被适当地设计和安装,火势就会加大。
2. 电气线路安全隐患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气线路更容易出现过载、短路等问题,因为这些地方拥有更复杂的电气设备。
如果线路未正确维护,可能会导致火灾。
3. 消防设备配备不完备消防设备是确保火灾不被放大的重要设备,在这些场所,应该配备适当数量的消防器材。
如果消防设备不完备,火灾会更加危险。
4. 疏散通道难以通过公共聚集场所应有适当的疏散路径,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离开。
如果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疏散路径,人员伤亡风险就会加大。
二、防范措施:要避免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公共聚集场所需要保证消防设备的有效性。
每个地方要对消防器材和其他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
这将确保设备随时可用,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得到及时的反应。
2. 出售合法商品并合法运营公共聚集场所的经营者应该合法地运营场所。
合法运营包括出售合法商品和严格管理场所,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
3. 建立有效的疏散通道需要建立有效的疏散通道,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快速、安全地离开。
疏散通道应清晰标注,通畅无阻。
4. 培训员工和逐步规模化掌握应对火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场所的员工至关重要。
员工应该接受急救训练和疏散计划的培训。
总之,公共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确保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
建议员工和社区居民合作,建立有效反应机制,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大家能够高效、安全地应对。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患及防治对策优选稿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患及防治对策优选稿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聚集了大量人员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办公大楼、学校、医院等。
由于人员数量众多,这些场所存在火灾的风险。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火灾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三个方面,阐述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防治对策。
首先,了解火灾的原因对制定防治对策至关重要。
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电器故障、明火、烟火、吸烟等。
电器故障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型人员密集场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明火和烟火是另外两个重要的火灾原因,在场所内设置明火灶具和烟火禁止区域,严禁在禁止区域内使用明火和烟火。
吸烟也是火灾的隐患之一,在场所内设置专用烟区,并在禁烟区域设置防火提示标志,督促人员遵守禁烟规定。
其次,加强火灾预防措施是防治火灾的关键之一、首先,场所内应安装合格的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设备,例如烟雾探测器、灭火器和消防栓等。
这些设备的设立能及时发现并报警火灾,及时采取措施扑灭火势。
其次,定期组织火灾演练,提高人员自救和逃生的能力。
火灾演练可以增强人们对火灾应急逃生的认识和能力,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再次,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责任制,加强对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最后,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防治火灾的重要措施。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预案中应包括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内容,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制定预案的同时,需要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灾的风险,但通过加强火灾预防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浅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由于这些区域人员较为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在人员密集场所当中的消防监督工作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以,本文主要是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问题;对策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来讲,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人员密集场所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环境较为复杂,若是不能确保其安全,那么就会威胁场内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还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对人员密场所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把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这不但是保护社会、保护人民,同时也在保护消防人员自己。
1、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的原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会使用到许多的可燃性物质,比如油气、燃气等,而且它们与人员密集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流量越大,密集程度越高,那么就说明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数量就越多。
在人口密集场所当中,企业单位或是公共场所是占有比例较大的,由于对于经济需求过多关注,致使没有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
在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使用或者存放时,也没有依照消防安全规范进行正确处理,导致易燃易爆物品大量集中堆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1】。
而且,在人员密集场所当中,装修上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大多数的公共场所在实际装修时,为了尽快完工,并没有向消防安全进行装修报备,有的甚至没有通过安检之后直接进行营业,这种不规范的监督检查模式会致使公共场所内部的消防安全隐患增大。
大多数的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较大,而且几乎都是集中在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当中,如果发生火灾,人们会由于恐慌而四处逃走,甚至还会发生踩踏事件,这也使得死亡率直线上升。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医院、夜总会、KTV、网吧等公共场所大批涌现。
这些场所在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广大群众医疗、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各类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呈上升趋势,给受灾群众带来了极大痛苦,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本文就当前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谈点认识,以供商榷。
【关键词】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问题;对策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建筑本身来说,安全出口数量不足、防火分区面积超标、疏散楼梯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消防设施损坏、大量使用可燃易燃装修材料;管理上,业主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缺乏、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防火巡查等消防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是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1、火灾荷载大,火灾蔓延速度快。
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一些生产加工企业把仓库和车间合建,并且不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生产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大量堆积,火灾荷载增大,灭火救援困难。
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越来越讲究豪华气派,大量采用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
2、建筑功能多样,危害增大。
主要是建筑物的使用形式呈现多样化。
为使建筑面积利用最大化,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车间、仓库和员工集体宿舍为一体的“三合一”建筑大量涌现,使致灾因素增多,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几率增大。
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进行装修和改造,往往存在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等先天性安全隐患,安全疏散更难,受烟、火侵袭的危害更重。
3、内部结构复杂,疏散逃生困难。
目前,一些医院门诊、病房和手术室同在一座建筑,结构复杂,分区混乱;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集体宿舍设置在车间或仓库的上层,人员疏散、灭火救援困难;一些娱乐场所因行业特性,内部通道错综复杂,甚至有的故意设置弯道,有的在包房内设置疏散通道,令人如身处迷宫。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具体管理对策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具体管理对策九小场所指的是商业、服务等小型场所,如小餐饮店、小商铺、小娱乐场所等。
由于这些场所规模较小、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
一、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1.消防设施不完善:小型场所通常面积较小,消防设施建设不完善,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数量不足或不符合规范要求;逃生通道不畅通,疏散标识不明确。
2.人员防火意识不强:一些九小场所员工缺乏消防知识,对火灾的认知度较低,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逃生自救等基本知识。
3.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小型场所常常使用老旧电气设备,存在电线老化、线路过载等隐患,易引发火灾事故。
4.消防消防管理不到位:九小场所宣传教育不够,员工缺乏消防应急演练,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未经过消防验收或消防检查。
5.火灾隐患普遍存在:由于小型场所经营者对火灾防控意识薄弱,一些火灾隐患如封堵逃生通道、乱拉乱接电线等问题较为普遍。
二、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为了提升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管理对策。
1.完善消防设施:九小场所应制定消防设施建设规范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维护检查和更新更换。
2.增强员工消防意识:九小场所应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紧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
3.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九小场所应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电气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员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4.推进消防宣传教育:九小场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向员工和顾客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5.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九小场所要加强自身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尽早发现、整改火灾隐患,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
6.加强消防管理责任落实:九小场所的经营者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各种公共场所、商场、剧院、影院、酒店、医院、学校等等。
这些场所具有人员众多、活动频繁、空气污浊、疏散不易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会非常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并尽可能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和危险。
一、常见火灾危险性1.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大量电器设备,电器设备长时间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线路老化、电气故障、短路等问题,从而引发火灾。
2.明火燃烧引发的火灾。
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往往存在大量易燃物质,如报纸、塑料袋等,一旦这些物品与明火接触引起燃烧就会爆发火灾。
3.气体泄漏引起的火灾。
很多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燃气,一旦燃气泄漏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4.吸烟引起的火灾。
人员密集场所中,如果有很多吸烟人群,他们随手扔的烟蒂很可能会引发火灾。
5.厨房油烟引起的火灾。
酒店、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厨房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如果不及时清洗,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二、预防对策1.加强场所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对于场所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电器设备的管理。
定期检查各种电气设备,保证设备正常使用,防止设备老化和故障。
3.禁止在人员密集场所中使用明火。
如禁止在电影院、剧院、酒店等场所点蜡烛、鞭炮等火源物品。
4.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吸烟。
设置吸烟专用室或者设立禁烟区域,严格禁止在场所内任何区域吸烟。
5.严格管理厨房场所。
对于厨房的油烟设施进行专业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清洗。
6.加强火灾演练。
定期组织火灾演练,让员工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培养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7.安装消防设施。
安装定位灭火系统、自动灭火设备、消防器材等消防设施,为场所提供全面的消防保护。
预防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发生非常重要,每个场所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火灾的发生。
只有加强日常管理和安全防护,才能让场所内的人员和财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灾隐患的问题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灾隐患的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上升趋势,尤其体现在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等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火灾损失的比例不断增大,尤其是面积小、条件简陋的公共娱乐场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从而引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本文主要以社区、学校、公共娱乐为例,介绍人员密集场所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社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随着“清剿火患”战役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针对性的火患排查,存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若不进行及时预防和整改,像11.24棚户区火灾的惨痛事件将可能再次出现。
笔者作为一名消防监督员,以社区、棚户区、学校、公共娱乐场所为例对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的成因和预防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存在的火灾隐患(一)社区、棚户区存在的火灾隐患1、消防通道经常被堵塞。
地面上清楚地标示着消防通道四个大字,很多人视而不见乱占道、乱停车,甚至有些社区为了收取停车费而在消防通道上划分停车位,消防车被阻挡在消防通道之外无法顺利进入,延误战机。
特别是在棚户区,历史遗留问题突显,老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低洼危旧房面积大、分布广,普遍存在木材乱搭乱放、电线乱接乱搭、明火与易燃物不分离、消防通道阻塞等现象。
2、消防器材设施不完善。
大部分社区没有对室外消火栓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消防栓出现锈蚀严重、栓口缺失或私自挪用等现象,有的社区没有督促民用、商用、商住等建筑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或者设置了灭火器但是压力不足失效或被人盗窃的情况,一旦出现火情,初起火灾扑救很难组织实施。
3、消防安全基础薄弱。
表现在“三差”问题上:一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差。
在低洼危旧房棚户区,人员密集,且多为老人和小孩,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逃生和自救技能;二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差。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人员密集场所常见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首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散困难:人员密集场所往往存在狭窄的通道和出口,如果火灾发生,人员疏散将十分困难,容易造成踩踏事故和伤亡。
2.烟雾泛滥:火灾发生时,常常会产生大量浓烟,人员容易因吸入有毒烟雾而窒息、中毒甚至死亡。
3.聚集效应: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容易引发人员恐慌、挤压和堵塞,进一步加重灾害。
4.火灾扩散快:在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从一个区域扩散至其他区域往往较为迅速,造成未及时控制和疏散的人员无法逃生。
为了预防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需要采取以下一些预防对策:1.建立科学的消防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通道、灭火器等。
同时,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2.加强火灾风险管理: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管理,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对易燃材料的储存和使用进行管制,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使用等。
3.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人员密集场所应设有宽敞、明亮的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标志,以便人员在发生火灾时快速疏散。
4.加强员工和公众的火灾安全意识:组织员工和公众参与火灾预防教育和培训,提高火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宣传、演习等方式,增强他们对火灾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能力。
5.管理人员密集区域的烟雾和燃气: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人员密集区域烟雾和燃气能够迅速排散,减少有害气体对人员的威胁。
6.加强消防巡查和日常维护:保持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秩序的整洁和安全,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保养,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总之,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只有通过科学的火灾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系统的建立,提高人员的火灾安全意识,加强危险源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浅谈
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浅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快速发展起来,规模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但由于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下面,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谈谈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一、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小型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
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位置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废弃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
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是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
从严格上说,在上述这些建筑改设为人员密集场所是改变了建筑使用性质,必然导致场所“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是建筑面积不大。
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至5米。
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疏散困难。
如中山老虎酒吧违规搭建阁楼(夹层),引起疏散不畅,这也是造成26人葬身火场的重要原因。
三是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品种和项目的多样性。
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是装修相对高档化。
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赢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五是改建的随意性。
由于经营需要的不同,经营者往往随意改建、搭建和内部装修,改变了建筑构造,影响了原有出口和通道的正常使用。
六是缺乏防排烟设施。
有的在居民区的小人员密集场所,为不“扰民”,不引起群众对“噪音”的投诉,把窗户封塞;有的为防盗,也把窗户封塞,这样就把房间变成了无窗或固定窗扇的房间,但经营者根本没考虑防排烟而设置防排烟设施。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如商场、剧院、体育馆、酒吧、火车站、机场等。
这类场所人员数量众多,火灾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因此,在这种场所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就浅谈一下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1. 传播速度快:由于人员密集场所的空间狭小,人员众多,火势容易迅速蔓延,从而造成极大的危害。
2. 煤气、电器等设施多:由于人员密集场所的需求量较大,电器设备等设施的使用率也比较高,一旦发生火灾,易导致设施损坏,从而造成二次事故。
3. 地下通道:如地铁、物流通道等,一旦发生火灾,会加大疏散难度,造成极大的伤害。
4. 事故伤亡较大:由于人员众多,如果发生火灾,会造成极大的伤亡,常常是死亡率、受伤率较高的场所。
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处置对策1.加强火灾预防意识: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和事故易发原因,加强火灾预防意识,提高人员的自救能力。
2.加强建筑物的防火措施:完善建筑物的防火设备,如安装消防控制房、烟雾探测器等设施,确保使用正常无误。
3.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及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包括有关人员疏散、火灾控制等各项措施,并组织开展各种演练,以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加强防范措施:定期清理消防通道,检查高压电线的情况,并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管理和防范。
5.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建立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监测系统,对物质和人员安全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出警,减少火势的蔓延范围,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
6. 增强应急处置措施:完善消防救援队伍及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快速和高效地处置火灾事故。
三、结论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与普通场所相比,在疏散难度、人员伤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大防范力度。
通过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建立监测体系,规范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防控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9252(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浅谈Discussion on fire hidden danger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small densely populatedplaces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浅谈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快速发展起来,规模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但由于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严重滞后,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下面,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谈谈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一、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小型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
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位置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废弃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
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是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
从严格上说,在上述这些建筑改设为人员密集场所是改变了建筑使用性质,必然导致场所“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是建筑面积不大。
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至5米。
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疏散困难。
如中山老虎酒吧违规搭建阁楼(夹层),引起疏散不畅,这也是造成26人葬身火场的重要原因。
三是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品种和项目的多样性。
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是装修相对高档化。
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赢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五是改建的随意性。
由于经营需要的不同,经营者往往随意改建、搭建和内部装修,改变了建筑构造,影响了原有出口和通道的正常使用。
六是缺乏防排烟设施。
有的在居民区的小人员密集场所,为不“扰民”,不引起群众对“噪音”的投诉,把窗户封塞;有的为防盗,也把窗户封塞,这样就把房间变成了无窗或固定窗扇的房间,但经营者根本没考虑防排烟而设置防排烟设施。
七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板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
2005年12月30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克罗玛格农共和国夜总会”在举行摇滚音乐会时突然发生火灾。
正是由于夜总会的几个紧急出口被封,使得大批人员无法及时逃生,导致至少188人死亡,714人受伤。
八是经营者周期性短,租赁、转让频繁。
此类场所经营者大多为个私业主,自由化程度较大,一旦遇到竞争激励或经营不理想的情况,往往直接采取租赁或转让的手段,将营业场所交付与其他人使用或经营,且一般不向消防监督部门进行申报登记备案,直接导致消防监督网络失控或相关法规政策制度得不到延续,同时也使得建筑改建、内部装修建、布局变化频繁出现。
二、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未办理装修报建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手续而擅自开业的现象;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通道不畅;消防管理混乱;消防设施缺乏或损坏;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欠缺,自防自救能力差等问题:(一)装修设计不报审,开业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地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燃烧性能等级的要求;《消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开业。
然而很多小型人员密集场未经审核,擅自改变建筑物或场所的使用性质;有的不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有的验收不合格也投入使用。
(二)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
酒吧、网吧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为了经营需要,采用各类形式不一的照明和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连接的电气线路多,一旦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长期使用必然会出现相关问题。
有些灯具表面温度很高,若与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靠近极易引发火灾。
在这类场所为增加气氛,或前来消费的人需要开派对、庆祝生日时,经常采用点蜡烛等庆祝手段,且抽烟人员较多,烟蒂随处可见,有的还设置了煮小吃的厨房,使用明火,极易引发火灾。
(三)安全出口数量少,疏散通道不畅。
疏散门开启方向错误、安全通道堵塞、被占用以及安全出口数量与宽度不足是此类场所普遍存在的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
同时,很多经营者为了图管理方便或防盗或防止一些消费者从中溜走,平时经营时都锁闭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另外,部分场所由于是由其他建筑改变使用性质而成,原建筑设计就不能保证现有场所室外疏散通道畅通、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四)消防器材和安全疏散设施配备不健全,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经营者为了压缩成本,在开业时,有的根本不配置消防器材设施;有的不能根据场所的使用性质来正确配备消防器材。
如有的酒吧配置的灭火器是BC型灭火器;有的场所应当设置自动消防设施而没有设置,有的设置了建筑消防设施,但缺乏维修保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
(五)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建立,更谈不上健全。
有些场所没有建立用火用电、防火检查、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平时管理混乱,有的随意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电气线路乱拉乱接等。
有的场所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制度,但内容不具体、不全面,也没有落实,只是挂在墙上,用来应付检查。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不高,消防意识淡薄。
一些经营者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措施,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员工未经消防安全培训就匆忙上岗的情况比比皆是,不具备灭火技能、逃生方法、和疏散技巧,缺乏处理突发火灾事故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防治对策(一)各职能部门应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小型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消防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旦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给社会、家庭都带来极大的影响。
各职能部门应协同作战,加大对此类场所的综合治理。
公安、工商、文化、税务等部门为其办理相关证件时,消防审查应作为其前置条件。
针对当前存在的火灾隐患,应由政府牵头,组织协调公安、工商、文化和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综合治理。
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应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对公共娱乐场所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防法》的第十二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六条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消防部门应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检查、严格执法,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重点要整治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等“习惯性”消防违法问题。
特别对于建筑面积超过50m2的底层商业门面房,应在适当位置增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出口,确保有两个以上的出口;搭建阁楼(夹层)的应增设疏散楼梯,其宽度、坡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增设的楼梯不应采用木材等可燃材料搭建;门应为外开门,严禁设置推拉门、侧开门、卷帘门;要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及消防器材的完好,尤其应坚决拆除设置在疏散通道内以及可开启外窗处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固定铁栅栏和隔音板以及广告等物品。
(四)加强装修材料抽检,积极采取不燃化防火处理。
在建筑内部装修过程中,要加强对未经阻燃处理的扎材料的防火性能的取样鉴定。
要严格控制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饰)顶棚、墙面、隔断、地面等;对于增设的楼梯、室内楼板应符合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钢楼梯可采用涂刷防火漆、外包混凝土等措施予以防火保护,楼板应采用符合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对设置有厨房的,应采用实体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开。
(五)建章立制,狠抓落实,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要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谁经营,谁负责”的法律理念;要建立巡防安全责任制度,在场所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要由专人进行安全巡防检查;要建立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应参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营业场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尤其是歌舞、放映场所,要确保声音、图象报警切换装置的完好,不得因为经营需要而随意关闭;要建立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用火、用电制度、严禁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当前,小型人员密集场所的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因此,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要组织做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以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
特别要学习和掌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
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
根据此防火防爆安全| Fire And Explosion Safety安全技术类场所从业人员常会变动的特点,消防培训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
(七)强化检查,狠抓整改,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要强化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大抽样性监督检查的力度,增加检查频次,积极开展错时工作制度,加大夜间检查力度,着重检查其用火、用电是否违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好用;重点部位的人员是否在岗在位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改正时发现火灾隐患,下发相应法律文书,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