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对于材料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确保施工质量。
2.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对道路工程设计的审核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对于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道路工程质量。
3.规范施工工艺:加强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有序。对于施工工艺不规范的情况,需要进行纠正和整改,确保道路工程质量。
4.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道路工程质量。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是指在道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路面开裂、沥青脱落、桥梁变形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下面将对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材料质量管控、优化设计方案、规范施工工艺、加强监督检查,才能够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1.材料质量不合格:道路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碎石等。如果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道路建设出现问题。例如,如果沥青掺杂有过多的杂质,就会导致路面开裂、沥青脱落等情况。
2.设计不科学合理:道路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量、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如果设计不科学合理,就会导致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现象的出现。例如,如果设计的桥梁承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桥梁变形、断裂等问题。
工程质量裂缝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裂缝处理方案背景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裂缝的情况。
一些情况下裂缝并无大碍,但也有可能因为裂缝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时就需要对裂缝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裂缝的种类裂缝的种类很多,依据发生原因分类,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时因材料不匹配或施工工艺问题导致的裂缝。
这类问题往往发生在新建工程上。
2.结构受力、变形或生产异质性引起的裂缝。
这类问题通常需要在工程施工后一段时间进行检查。
3.环境因素,例如地震、水灾等造成的裂缝。
这种情况逆境值发生,重视处理。
处理方案处理裂缝时,需要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和原因来选择不同的方式。
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案:1.填充处理:填充处理是最常见的裂缝处理方法,其思路是将裂缝的空隙填充。
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和水分的侵入,避免加剧裂缝并且保护钢筋不受锈蚀。
在处理裂缝时,选择填充材料时应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以及需要承受的力矩来选择。
2.牢固拼接:通过铆钉、螺栓、钢板和胶合等方式将两侧的建筑元素连接在一起,修复裂缝。
这种方式适用于少量的裂缝,修复效果较好。
3.加固处理:通过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钢筋等材料,以增加建筑物的韧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破裂的支撑杆,提升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混凝土切割:裂缝切割是指将混凝土表面裂缝完整地切割成指定的宽度和深度,再填充新的混凝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后裂缝基本不再扩展,同时可保证处理成品表面光滑、整齐。
结论裂缝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安全隐患。
当出现裂缝时,应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案。
裂缝的处理方式应根据裂缝具体情况及其造成原因而定。
通过针对性的处理,可以避免裂缝的扩展,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纵向裂缝1、现象: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
土路基表观不密实。
2、形成原因:①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②靠近管道一侧回填不密实。
3、防治措施:(1)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2)路基旋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3)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二)、超厚回填1、现象: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
严重者,用挖掘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2、危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果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破裂。
3、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质量意识不足;项目部在技术交底方面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4、治理措施: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三)、挟带大块土回填1、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块硬土、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
2、危害: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料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深陷。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裂缝问题1. 现象: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横向、纵向裂缝,甚至出现网状裂缝。
2. 原因分析:(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含水量不足或过高,导致基层开裂。
(2)养生期不足,基层受温差、干缩等作用导致开裂。
3. 防治措施:(1)控制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加强养生工作,保证养生期不少于7天。
(3)对已经出现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可以采用水泥浆或沥青胶进行灌缝处理。
二、表面松散1. 现象:水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现象,表现为表面粗糙、无光泽。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含水量过高,碾压时出现推移、表面松散。
(2)碾压遍数不足或碾压机具不当,导致表面松散。
3. 防治措施:(1)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增加碾压遍数,确保基层表面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选择合适的碾压机具,确保碾压效果。
三、压实度不足1. 现象:水稳基层压实度不足,表现为表面起皮、空洞等。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影响压实效果。
(2)碾压机具不足或不当,导致压实度不足。
3. 防治措施:(1)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增加碾压机具的数量和功率,确保碾压效果。
(3)选择合适的碾压方式,如静压、振压等,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厚度不均1. 现象:水稳基层厚度不均匀,表现为局部或整体厚度偏差过大。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配比不均匀或混合料级配不当,导致厚度不均。
(2)施工时厚度控制不严格,导致厚度不均。
3.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和级配,确保混合料均匀一致。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厚度控制,确保基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外墙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外墙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1.开裂:外墙开裂是因为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变形、结构缓解或
材料老化的影响。
此外,温度变化、地震和地基沉降等也可能导致开裂。
为了解决外墙开裂问题,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开裂原因。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墙体结构、更换老化材料、调整建筑物的温
度和湿度等。
2.颜色褪色:外墙颜色褪色往往是由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风雨和污
染物等外界环境中引起的。
为了预防颜色褪色,可以使用耐候性好的涂料
和颜料来进行保护。
此外,定期清洁和维护外墙也是保持其色彩鲜艳的重
要步骤。
3.水渗透:水渗透是外墙质量通病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由于
外墙材料的渗透性、防水层的破损或施工不当等原因引起。
为了防止水渗透,必须正确选择和施工外墙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剂等,并定期对防
水层进行检查和维护。
4.脱落:外墙脱落是指墙体表面的涂层、砖石或瓷砖等材料的脱落。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材料粘接不牢固或使用寿命已经过长造成的。
预
防外墙脱落的方法包括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定期维护。
5.发霉:外墙发霉通常是由于外墙材料吸湿或渗透水分引起的。
高湿
度气候、长期积水或水汽通过墙体渗透可能导致发霉。
为了防止外墙发霉,建议选择具有良好抗霉性的材料,并确保墙体有足够的通风。
综上所述,为了预防外墙质量通病,需要从选材、施工质量管理和定
期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维修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外观美观度。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开裂:开裂是外墙涂料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开裂的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干燥过快或使用了低质量的涂料。
要防止开裂,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若不平整则需要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要使用质量可靠的涂料,并严格按照涂料的施工要求进行涂装,避免过快干燥。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适宜施工的天气。
2.起泡:起泡是指涂料施工过程中涂膜表面出现小气泡,影响涂层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起泡的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中含有气体、涂料施工过程中气泡没有排除或喷涂厚度过大等。
要防止起泡,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有必要时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涂料中不应含有气体,避免使用低质量或有问题的涂料。
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气泡顺利排除,避免喷涂厚度过大。
3.鼓泡:鼓泡是指涂料施工后整个涂层出现大面积的气泡,严重影响涂层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鼓泡的原因可以是基层含水率过高、涂料施工过厚、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气体等。
要防止鼓泡,首先需要保证基层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其次,涂料施工时要均匀涂抹,避免过厚。
对于含有挥发性气体的涂料,应选择低挥发性的产品,并在施工前充分搅拌和放置一段时间,让气体尽可能排出。
4.剥落:外墙涂料剥落是指涂层与基层之间产生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基层不平整、涂料附着力差、施工工艺不当等。
要防止剥落,首先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有必要时进行修补处理。
其次,要选择附着力好的涂料,并按照涂料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涂料的干燥时间和固化时间充足。
此外,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涂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涂层与基层的充分结合。
5.变色:外墙涂料施工后出现颜色变化,使涂层整体颜色不均匀。
变色的原因可能是涂料中的颜料质量问题、环境因素(如阳光照射、雨水等)的影响、涂料施工不均匀等。
要防止变色,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涂料,确保颜料的质量可靠。
其次,施工过程中要均匀涂抹,避免出现施工不均匀导致的颜色差异。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墙体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狭长裂缝。
墙体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构变形:建筑物由于负荷变化、温度变化或地基沉降等原因会导致结构的变形,使墙体受到拉力或压力,从而形成裂缝。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建造不规范、材料不合格或操作不当,会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地震、风力、潮湿等,也会对墙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墙体裂缝。
针对墙体裂缝,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合理设计和选用墙体结构,避免结构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施工时要遵循规范,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确保墙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2.加固墙体结构:对于已经发生裂缝的墙体,可以通过增加支撑结构、加宽裂缝部位的墙体等方式进行加固,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扩大。
3.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变化是一个常见的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如遇到泥浆地面或高温天气时施工,应加强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墙体因温度和湿度变化扩大而产生裂缝。
4.补强和修复:如果墙体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补强和修复。
根据裂缝的情况,可以采用填补胶水或填补剂的方法修复,使裂缝处恢复原有的稳定性和强度。
5.墙体保养:墙体裂缝的预防也需要长期的保养工作。
保持墙体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墙面漆层的破损等,可以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6.建筑物监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重要建筑,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墙体裂缝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总之,墙体裂缝的成因复杂,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于墙体裂缝,要加强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技术,加固墙体结构,及时修复裂缝,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墙体,以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
墙体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墙体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墙体裂缝是建筑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是由于材料质量差、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防止墙体裂缝的出现并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墙体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因此应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由正规厂家生产,并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特别是墙体用的砂浆和砖块等材料,要保证质量稳定,不得有裂纹、异物或混凝土不均匀等问题。
2.合理设计墙体结构:在墙体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地基条件、建筑物受力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墙体的尺寸、厚度和受力形式,以提高墙体的抗震和抗裂能力。
同时,在墙体布置上要避免大面积的水平或垂直连墙,以减少墙体受力集中的可能性。
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合格。
其次,要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特别是在墙体浇筑、找平和封顶等工序中要保证施工工艺规范。
最后,要加强现场监理,密切关注墙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处理。
4.墙体裂缝处理技术:墙体裂缝出现后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裂缝继续扩大。
可以采用以下技术进行裂缝处理。
首先,对于小型裂缝,可以使用填缝胶或填充剂进行填补,然后打磨平整。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植筋和封顶等技术,增加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墙体,如发现裂缝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
总之,墙体裂缝是建筑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防治墙体裂缝需要从材料质量控制、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多个方面着手。
只有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墙体裂缝,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外墙外保温开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外墙外保温开裂
一、造成外墙外保温开裂的主要原因
1、砼墙、梁、柱构件与砌体间未采取防裂构造做法,保温基体裂缝导致应力扩散,引起开裂。
2、已施工好保温层、抗裂砂浆层的墙面重新敲凿。
3、抗裂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抗裂玻纤网固定锚钉布设没按设计设置。
4、抗裂砂浆层空鼓、裂缝,雨水长期浸透,造成保温层开裂。
二、防止外墙外保温开裂应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外保温构造节点施工,墙面基层粉刷施工时提前浇水湿润,墙、梁、柱构件与砌体间先铺设400宽的玻纤网格布,并按满批水泥界面砂浆后铺贴,严禁点粘法铺贴。
2、凸出墙面的各类管线及设备安装必须采用预埋件直接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预留洞口必须埋设套管并与装饰面齐平,严禁在保温和饰面完成的墙面上开孔或钉钉。
3、玻纤网抗裂保护层铺贴时,在保温层表面先批刮1~2遍抗裂砂浆,使玻纤网居于抗裂砂浆保护层中部。
4、抗裂砂浆及面层施工时,应按操作程序施工,并及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严禁面层及抗裂保护层空鼓、开裂。
5、凸出墙面的装饰线条、构件等热桥部位单独进行处理,不与墙体混同施工。
防治渗漏、开裂质量通病的工程措施
2.存 在问题 :抹灰层 开裂、空鼓
或 多孑L砖 ,或普通混凝土小 型空心砌块 ,或现浇混凝
产生原 因 :基层处理不合理 、砂含 泥量大 、未按
土坎 台等 ,其 高度不 宜小 于 200ram。
要求 挂网 、养护不及时等。
处理意见 :按规 范要求进行整 改。
规范要 求 :抹灰层应 无空鼓 、面层 无裂缝 。
透明缝 、瞎缝和假缝 。
筋 ,保证施工洞 口填堵后墙 面的整体性 、稳定性 ,防
处理意见 :拆 除砌体 ,交接处按规范将灰缝填塞 止抹灰层开裂 。
饱 满
处理意见 :拆 除部分砌 体 ,按规范要求 留置施工
5.存 在 问题 :拉 结 筋 预 留间 距过 大
洞 口
产生原因 :拉结筋未按 图纸要求施工 。
34
处理意见 :拆 除门洞 预制过梁并进行 现浇。
空隙 ,待 填充墙 砌筑完并 应至少 间隔 7d后再 将其 补
5.存在 问题 :砌体 留置阴
砌挤 紧。
产生原 因 :砌筑 时违规 留阴槎 。
处 理意见 :拆 除顶部灰 砂砖 ,采 用 “倒八字 ”砌 法。
规范要求 :临时间断处 ,当不能 留斜槎 时 ,除转
抹 灰 工 程
1.存 在 问题 :拉 毛质 量差 ,毛刺 感 不足 ,间距
产生原因 :砌筑时竖缝无砂浆 。
过 大
规 范要求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 明缝 、瞎缝和假缝 。
产生原 因 :抹灰前未对工人进行技术 交底 ,且工
处 理意见 :拆 除砌体 ,重新砌 筑。
人 质量意识 淡薄 ,随意施 工 。
9.存 在 问题 :砌体 顶砖 的预 留 高度 过 大,导 致
质量通病预防及防止方法及措施
质量通病预防及防止方法及措施一、砖混结构顶层内墙体裂缝的防治:1、在施工中,做到事前控制,要求施工方砌体砌筑时,必须同时砌筑,不允许留槎,如转角处需留槎必须增设拉结筋。
2、屋面找平层施工中,纵横方按4米的间距设置伸缩缝,缝内嵌填的密封材料为柔性材料。
3、屋面结构施工季节应合理安排,尽可能安排在秋季,夏季应安排在夜间施工。
4、做好砌体和混凝土楼屋面覆盖、养护工作。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止:1、造条件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确需留置时,施工缝宜留在分户墙的轴线上。
2、模板工程进行模板设计验算荷载值,支撑立柱必须拉结,立柱下不得垫砖。
3、凝土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4、拆除后,必须设置满足竖向要求的支撑,支撑点上下端必须有垫块。
5、做好钢筋绑扎的成品保护,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马道,采取有效的固定和支撑措施。
防止负弯矩筋变位,严格控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垫块设置间距必须保证钢筋不变型,禁止使用砾石做垫块。
6、用于现浇混凝土的水泥,粗骨料进场复检外,粗骨料应按构件截面尺寸严格选用,对于粗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调整配合比。
控制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均匀,振捣密实,严禁混凝土楼板暴晒,宜用塑料薄膜等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三、防水工程渗漏的防治:1、禁止使用沥青纸胎油毡,屋面防水推荐使用SBS改性沥青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材料;三元乙丙混(非硫化型)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
2、卫生间防水宜采用冷膜防水等新型材料,当采用防水卷材时,管根处必须采用复合做法。
3、卫生间找平层砂浆铺设必须渗入5%的防水剂。
4、顶层混凝土楼面的伸缩缝及基层的变形缝必须用防水密封膏或柔性材料填塞密实。
5、管沟墙洞的模板要求紧密牢固,管根墙洞的混凝土应提高一个等级并加防水剂振捣密实、封边平整。
6、找平层要坚实平整、光滑、无起砂、空鼓等现象,坡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7、拌合不均匀。
二)、预防措施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挥发过大。
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三)、治理措施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
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一)原因分析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2、混合料拌和不均。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
4、单机摊铺宽度过大。
二)预防措施1、优化配合比设计。
2、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
4、限制单机摊铺宽度。
三)治理措施1、拌和站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
2、摊铺现场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一)分析原因1、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
2、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
3、养生不到位。
二)防治措施1、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
2、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不能使水存积或流淌)。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讲座——裂缝防治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 11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房屋中部设置施工后浇带。施 工后浇带两侧应设置双层加强钢筋。
❖ 12 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现浇楼板,应分散布置,设计中水、 电、设备等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在同一位置管线重叠不得超过两 层,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楼板厚度的三分 之一,且不应超过50㎜,并使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不应小于 25㎜。
❖ 7 预拌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 ❖ 8 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楼板
、屋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高层建筑混凝土楼板坍落度根 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 ㎜,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楼 板坍落度宜控制在小于150 ㎜。 ❖ 9 严格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大于180 kg/m3。 ❖ 10 普 通 强 度 等 级 的 混 凝 土 水 泥 用 量 宜 为 270 kg/m3 ~ 450 kg/m3,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 kg/m3。 ❖ 11 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应当齐 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讲座
——裂缝防治措施
❖ 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是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体结构的重要部 分。由于设计、材料、施工等各方面原因,混凝 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施工期间甚至交工一段时间后 ,往往在墙、梁、板、柱处产生裂缝,对工程质 量造成了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的投诉。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 3 支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应进行模板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在底部铺设垫板。现浇板边支 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立杆间距不宜大于900mm,严禁 在虚土上支撑模板。
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一、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原因
1.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未凿毛或凿毛不合格。
2.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处未按设计要求预留钢筋。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振捣密实。
4.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下部支撑体系不符合要求。
二、开裂防治措施
1、施工管理防治措施
(1)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处模板支设前,混凝土结合面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凿毛质量符合要求。
(2)板内钢筋在预留洞口处不得切断,待二次浇筑时,采用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
(3)加强泵管洞、传料孔等预留孔洞处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厚度不小于两侧板厚,同时应做好二次收面。
(4)楼层预留孔洞应采用下部搭设支撑体系的方式施工。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收缩、温度变化、外力作用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甚至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产生隐患。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混凝土结构裂缝是非常必要的。
1.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荷载、温度变化、材料的选择等因素,合理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投入使用前的预处理、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2.控制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收缩过大,容易引起裂缝。
因此,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加入收缩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同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水泥和细集料,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影响,导致温度应力产生,从而引发裂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可以在施工现场采取遮阳措施,避免日照直射;可以适当加强养护,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造成温度变化过快;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4.加强混凝土的伸缩性为了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适的纤维材料,如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
这些纤维能够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伸缩性,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5.加强结构的连接性混凝土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性很重要,可以采用钢筋等金属连接件来加强,减少裂缝的产生。
此外,可以在结构设计中合理设置伸缩缝,使结构的变形能够集中在伸缩缝处,减少裂缝带来的不良影响。
6.及时处理已有裂缝如果已经发生了混凝土结构裂缝,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裂缝扩大和进一步影响结构的安全。
可以采用填缝剂填充裂缝,加强局部的防水和密封性,防止水分和气体渗入;可以采取碳纤维布等材料进行加固,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进行裂缝的钻孔注浆,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精装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精装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墙面开裂墙面开裂常常是由于墙体内部的结构松散或者施工不当导致的。
对于已经出现的墙面开裂,可以使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然后重新进行粉刷。
对于新建房屋的墙体,应该加强墙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2.瓷砖空鼓瓷砖空鼓是指瓷砖与地面或墙面之间的粘结强度不够,导致瓷砖松动。
对于已经出现的瓷砖空鼓,可以将松动的瓷砖拆掉重新进行粘贴。
防止瓷砖空鼓的方法包括选择质量好的瓷砖和粘结材料、使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3.水电隐患在进行精装修时,水电排布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如果施工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水电隐患,如水管漏水、电线短路等。
为了防止水电隐患,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格的水电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定期检查水电管线的安全状况。
4.地面不平整地面不平整可能会造成地坪材料的损坏,同时也影响室内的正常使用。
对于已经出现的地面不平整问题,可以进行重新铺设地坪材料。
为了防止地面不平整,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面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地面的平整度。
5.室内噪音室内噪音可能会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为了减少室内噪音,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选择低噪音的工具和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施工。
另外,可以在室内进行隔音处理,如安装隔音门、隔音窗等。
6.门窗不严密门窗不严密会导致室内外空气交流,影响室内温度和舒适度。
对于已经出现的门窗不严密问题,可以进行调整或更换门窗密封条。
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质量好的门窗制品,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门窗安装的管理,确保门窗的严密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精装修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在进行精装修时,需要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和质量可靠的建材,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治理
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治理根据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钢筋锈涨裂缝;2.集料反应裂缝:3•混凝土收缩裂缝;4•温度应力裂缝;5•施工裂缝;6.冷缝。
钢筋锈涨裂缝表现形式:因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的顺钢筋方向的裂缝,裂缝边缘突出,内部钢筋与混凝土发生分离,轻敲有空壳声,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
钢筋锈涨裂缝形成原因:(1)钢筋原材在混凝土浇筑前已发生严重锈蚀,导致钢筋与混凝土间存在空隙引起开裂;(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现象,导钢筋锈蚀产生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导致钢筋体积增大,体积增大会导致在钢筋周围产生径向张力,从而使钢筋附近的混凝土出现径向开裂。
这些裂纹会沿着钢筋发展,最终形成纵向的裂缝(平行于钢筋)或者导致混凝土破碎。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碳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导致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裂缝;(4)由于氧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导致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引起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裂缝。
钢筋锈涨裂缝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骨架进行除锈处理,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2)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均匀,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现象;(3)设置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控制钢筋下料长度,严格控制钢筋骨架绑扎位置,水泥混凝土浇筑时避免踩踏钢筋骨架,钢筋保护层厚度在设计范围内;(4)严格限制使用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严禁使用海砂,沿海地区或其他存在腐蚀性强的空气、地下水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适当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水泥混凝土的密实性。
(5)钢筋表面涂刷防锈保护涂料,避免钢筋锈蚀。
集料反应裂缝表现形式:混凝土集料反应裂缝指混凝土中的碱和环境中可能渗入的碱与混凝土集料(砂、石)中的碱活性矿物成分,在混凝土固化后缓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胶凝物质,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因吸收水份后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开裂,最终导致混凝土从内向外延伸开裂和损毁的现象。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质量通病1. 表面松散:水稳基层表面常常出现松散现象,表现为表面粗糙、颗粒不均匀、有大片剥落等。
这主要是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均匀、碾压不充分等原因引起的。
2. 裂缝:裂缝是水稳基层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等。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配比不当、施工时含水量控制不当、养生不及时等原因引起的。
3. 平整度差:水稳基层平整度差主要表现为表面波浪、凸起、凹陷等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级配不均、碾压工艺不当、接缝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4. 压实度不足:水稳基层压实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碾压遍数不足、厚度控制不严等原因引起的。
5. 混合料不均匀:水稳基层的混合料不均匀,会导致材料之间的黏结力降低,容易出现松散、裂缝等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充分或者材料配比不当引起的。
6. 含水量控制不当:水稳基层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基层出现软化和变形,含水量过低则会导致基层开裂。
7. 压实度不足:压实度是水稳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压实度不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裂缝、沉陷等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碾压工艺不当、碾压设备不足或者碾压遍数不够等原因引起的。
8. 养生不及时: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养生,以保持基层表面的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如果养生不及时,基层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二、防治措施1. 针对表面松散问题,应加强混合料的搅拌和碾压,保证混合料充分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碾压密实。
在摊铺时,应保证基层表面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2. 对于裂缝问题,应优化混合料的配比设计,适当增加粗骨料含量,降低细集料含量,以增强基层的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养生,避免因水分散失而产生裂缝。
3. 对于平整度差问题,应采用高精度平地机进行摊铺,并对接缝进行处理,以保证基层表面的平整度。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空鼓开裂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
防开裂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
(一)、现象:
1、规则裂缝:在两种不同材料墙体的分界处出现,如混凝土墙柱与陶粒空心砌块的交接处,呈竖向规则裂缝。
2、内墙不规则裂缝:出现在墙体的抹灰层,呈鸡爪纹或龟背纹。
(二)、原因分析:
1、当前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均为无砂大孔混凝土,其本身强度低,收缩性大,是产生裂纹和裂缝的主要原因。
2、由于填充墙和主体结构这两种材料这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不同,这些材料在相同的环境、温度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不同,容易在两种材料交接面处产生裂纹和裂缝。
3、混凝土柱子与填充墙间的拉结未按规范做拉结筋或拉结筋伸入填充墙的长度不够。
施工不规范。
4、基层处理不干净,抹灰砂浆粘贴不牢。
5、抹灰用的砂浆配合比、强度不合适。
因陶粒空心砌块强度比较低,抹灰用的砂浆强度不宜太高。
6、一次抹灰过厚,造成收缩率过大。
砂浆和易性差等原因均能造成抹灰开裂。
(三)、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抹灰开裂和空鼓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可从前期砌体和后期抹灰两环节来考虑。
(1)前期砌筑工程方面控制
1、提高砌块本身强度,砌块必须经养护28天后出厂,严禁使用热砌块及生产后不足28d出厂的砌块。
2、水泥进场后,即使有出厂合格证,也必须经过试验室严格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砌筑用砂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3、按设计要求确定砌筑砂浆强度和配合比,必须保证砂浆质量。
4、砌筑前一天,应将陶粒空心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5、混凝土柱子与填充墙间墙体拉结筋可采用预埋或植筋形式。
如采用植筋形式,在结构上钻孔后,孔内一定要清理干净。
结构胶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拉结筋伸入填充墙内长度和拉结筋的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墙体拉结筋质量
6、如预留墙体拉结筋不在砖缝处,应重新植筋,严禁将拉结筋弯折后压入砖缝内。
7、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至少7天以后,方可将其斜砌挤紧;补砌时,砌体倾斜角度应控制在50至80度,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2)后期抹灰工程方面控制
1、水泥有合格证,进场必须复验合格;砂子采用中砂,用要过筛子(孔径为0.5MM)含泥量不超过3%;白灰膏的沉浮期不得少于15天,如采用磨细生石灰粉,应充分熟化,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2、墙体抹灰前必须将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陶粒空心砌块墙体应提前两天浇水,使渗水深度达8-10MM。
然后贴灰饼控制抹灰厚度,个别高差较大处或脚手眼处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平。
3、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比较光滑,抹灰前应进行毛化处理。
可用1:1.5水泥砂浆内掺水重25%的TG胶,喷涂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需要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上,其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用手掰不动为止。
4、在陶粒空心砌块和框架梁、柱相接部位,要粘贴化纤网或加设钢丝网进行加强,每边不小于150MM,钢丝网用钢钉或射钉钉牢。
且在陶粒空心砌块和框架梁、柱连接处预留2~3CM宽的小槽暂时不抹灰,让两边抹灰层自由收缩。
待两边抹灰层七八成干时,再派专人用加微膨胀剂的砂浆将小槽抹平即可。
顶层抹灰要求全部挂网加强。
5、因陶粒空心砌块强度比较低,抹灰层砂浆强度不宜太高。
底层可用配合比为1:1:8(水泥:石灰膏:砂子)的底灰刮平搓毛。
抹底层灰时要用力压,使砂浆和基层能很好地结合。
为加强抹灰层的抗拉能力,可在底灰中加入适量麻刀或纤维。
6、待底层砂浆七八成干后浇水湿润,面层灰用1:1:6(水泥:石灰膏:砂子)水泥石灰膏砂浆。
除厨房、卫生间抹毛外其它部位最后压光。
7、需要留设预留洞口的墙,抹灰施工缝要留设直槎或甩下整面墙不抹灰。
严禁随意留设。
8、抹灰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8-10MM。
抹灰砂浆配合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9、冬季施工:要求搅拌出的砂浆温度和抹灰的环境均不得低于5℃。
可采用加热砂子、用热水搅拌、门窗洞口用透明塑料薄膜封闭、室内生煤火炉子等措施。
(四)、总之只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施工,同时加强对以上措施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中间验收,填充墙抹灰开裂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防空鼓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方案
1、现象
墙面抹会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混凝土基层相交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情况。
2、原因分析
1.基层清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会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
2.配置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
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
4.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震动,在门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5.拌合后的砂浆不及时使用完,停放时间过长,砂浆逐渐失去流动性而凝结。
3、防治措施
(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析盐、泛碱等,均应事先清理干净。
2.墙面脚手眼硬堵塞严密;水暖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2).抹灰前墙面应浇水。
墙面基层一般应浇水二遍,水渗墙面8-10mm即可抹灰。
(3).抹灰用的原材料和砂浆品种、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底层砂浆与中层、面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同。
(4).当基层墙体平整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较厚时,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8~10mm为宜。
(5).门窗框塞缝应作为一个重要工序由专人负责。
抹灰前先将水泥砂浆用小抹子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全部塞实塞严,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水泥砂浆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