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功能和结构模型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
防火墙 路由器
…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03333电子政务概论(标注好答案)
电子政务概论第1章电子政务基本概念1、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
2、我国电子政务的作用主要表现方面和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作用:(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2)增强政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3)推动国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4)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5)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意义:(1)推行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
(2)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
(3)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4)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
4、从电子政务的实质、核心、作用以及实施过程来看电子政务的特性包括:(1)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龙头”;(2)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3)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4)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5、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有:电子采购与指标、电子化报税、电子证照办理与审批、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6、电子政务系统就是对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7、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电子政务可以分为G2G、G2B、G2C;其中G2G又可分为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政府机关之间的电子政务。
练习题:1.电子政务的C 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库的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库的架构设计摘要:电子政务平台秉承“一切都是服务”的理念,综合利用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它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部署在平台上,然后与用户共享,实现服务多样化。
本文全面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介绍了B/S和C/S混合体系结构的基本特点和优势,以及系统功能。
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特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和C混合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据库;系统架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进搭乘了信息高速列车。
政府的传统工作方法通常涉及手动审批和分发官方文件。
许多文件没有按时送达不同的办公室,这影响了办公室的整体效率。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可以为多个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支持软件、应用功能、操作安全和信息安全服务[1] 。
在系统设计阶段,首先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分析系统设计的目标,并使用系统接口图和实现图描述实现过程。
1B/S、C/S 两种结构模式C/S是一种两层Client(客户机)/Server(服务器)体系结构。
第一层是用于显示图形界面和与数据交互的Client(客户)程序。
第二层是负责处理数据并将其返回给客户机的Server(服务器)程序;这种结构主要用于本地网络。
对于一些困难的模块、复杂的操作过程和大量的数据信息,最好使用这种结构。
B/S是在传统C/S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C/S网络结构模型,即浏览器/网站/数据库的三层C/S结构;这适用于一些安全要求低、问题和简单数据处理的模块[2]。
除了C/S模式的所有优点外,B/S模式还具有操作简单、提供统一客户端、通用性强的Web开放式、维护集中服务器、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联网接入等优点。
2基于BS、CS混合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 需求与系统功能分析电子政务系统是根据政府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创建的。
在分析系统需求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大致分为几个功能部分:业务处理、在线会议、协同办公、内部门户和界面[3]。
电子政务复习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及其功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答:电子政务根据服务对象不同,一般具有的模式为: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 to G或G2G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G to B或 G2B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 to Citizen,G to C 或G2C政府对公务员Government to Employee,G to E 或G2EG to G模式就是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连结;其目的就是实现不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连接,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其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实现系统的3不同层面 ;现阶段G to G模式具体的应用,一般用下列信息系统实现: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绩评价系统G to B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精、练快捷的政府服务;主要包括:政府信息的发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如电子税收、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电子采购等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 以上3个方面是电子政务由低向高建设的不同阶段G to B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电子税务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电子政府采购与招标电子招商G to 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G to C的功能就是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为民众提供服务;G to C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政府政策信息发布公众服务信息发布电子税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办理证照电子医疗服务G to E是政府公务员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公以及同事间交流开展协作工作的形式;G2E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培训、人员考核评估系统、政务管理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务,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增强回应公众呼声和社会需求能力,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支持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信息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2.简述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1.以互联网为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2.以改进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为目标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3.政府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相联,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4.遵循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备注说明:北美地区在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美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重点为: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资讯网络;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欧洲地区大多数国家在电子政府的规划中,兼顾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以及“尽量向商业群体提供在线服务”两者的平衡;3.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电子政务系统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而重点展开; “两网”是指建设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四库”,是指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4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则是指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总体目标分析:以数据获取和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门户发布;实现政府,市民,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的双向互动;实现“一站式”的分布式办公与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案例:1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是一个跨地域、跨平台、跨体系结构、跨多种网络连接模式的平台;基于此平台,可以实现市政办公的统一协调和管理;2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综合业务处理和并联审批及长事务处理3能够适应机构/人员变动对于紧急业务,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办理,系统将自动向该办公人员发送通知消息,以提示其办理紧急业务;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紧急业务的及时处理,提高办事效率;4数据分布式存储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合理地分布规划数据的分布存储;5政务公开与公众互动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事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看当前事务的办理进程;6“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 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具有并联审批功能,城市所有部门的审批、核准和审核业务能实现互联互通;7多样化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支持多样化数据;8统一的数据模型建立覆盖电子政务系统中心的全局数据库和各部分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统一模型,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惟一性和准确性.9标准化建设城市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将按照标准化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施;10安全前提下的资源共享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将通过保密安全技术,在确保系统和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市政信息的共享;11开放式与可扩展性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应提供多种符合主流工业标准的功能扩充接口;可以方便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以不断满足城市市政建设的新需求;12数据的互操作性城市的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和开发工具,所以要使市区电子政务实现其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就必须解决这些遗留系统的互操作性问题;4.网络接入方式有哪几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请分别加以介绍;1拨号接入它仅需要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接入到电子政务系统中;这种方式速率低、可靠性差;2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是基于数字的电信标准;需要ISDN服务的个人可以从本地电话公司获取一条“单线服务”的数字ISDN线路;单线服务允许终端用户在线路上连接多个设备,例如,传真机、计算机和数字电话;对于部分基层政府部门,ISDN可以作为拨号接入的替代方式;3数字用户线路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DSL是一种通过在现有的电信网络上使用高级调制技术,在用户和电信运营商之间形成高速网络连接的技术;其中ADSL的应用最为广泛;4数字数据网络Digital Data Network,DDN是利用光纤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传输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他新业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5混合光纤电缆Hybrid Fiber Coax,HFC,是光纤和同轴电缆的结合:光纤用于中央设备,同轴电缆用于连接个人用户;从本质上说,HFC是层次结构的,在需要最高带宽的网络端口上使用光纤,在可容忍低速率的部分使用同轴电缆;6光纤到用户Fiber To The Curb,FTTC使用光纤作为高容量干线,将光纤延伸到终端用户旁边;FTTC 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城域网发展目标是在当地建立一个以大容量光纤为传输介质,基于IP交换的综合业务网络;而FTTC作为用户直接接入高速城域网的一种便捷手段受到了格外的关注;7GSM/GPRS接入对于传统的具有GSM/GPRS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接入平台主要提供负责基于短信和基于无线应用协议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两种典型的接入方式;8 CDMA接入 CDMA 1X作为2GB的移动网络向3GB移动网络的过渡方案,提供了强大的移动数据通信能力,使得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最终成为可能;常用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有哪些:QIC DC6000 技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数据流带机,DLTDigital Linear Tape技术DLT又称数码线型磁带技术8MM技术DC2000/Travan技术为PC机用户提供入门级的数据保护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 DAT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LTOLinear Tape Open技术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方式:1直接外挂存储DAS采用直接外挂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方案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都采用了直接挂接在内部总线上的方式,数据存储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2存储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SAN方式易于集成,并可扩展,能改善数据可用性及网络性能;利用SAN,不仅可以提供更大容量的存储数据,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放置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网络附加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也称附网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是一种特殊的、能完成单一或一组指定功能的基于网络的存储设备,它通过自带的网络接口把存储设备直接连入到网络中,实现海量数据的网络共享,把应用程序服务器从繁重的I/O负载中解脱出来,它是新兴的面向网络存储模式的标志性设备;5.分别说明数据、信息、资源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物理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其他特殊符号;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价值或现实价值的数据、事实和知识;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相互关系:数据和信息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数据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而信息不会随数据不同的形式而改变;信息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般特性,如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可转化性、可传播性、可增长性、和综合性;资源的属性实际上是元数据的属性;6.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要素有哪些知识管理,就是为政府和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寻找新的途径;它对一个政府部门集体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数据库中、被印刷于纸上或者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采取最恰当的行动,作出最好的决策,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分狭义和广义:前者是指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是将组织知识系统动态、有序化的过程;实现知识网络化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后者是使人、过程以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组织机构中与信息相关的成分变成能为组织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和知识财富集合;都强调以知识为核心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的行为;要素:知识管理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人并将他们聚集到一个能共享信息的场所,然后用这些信息开展工作两种典型的知识管理方法:法典编辑策略即对政府部门中的所有信息进行索引和分类;建立搜索引擎,使人们可以搜索到所需内容;人格化策略将办公人员的技能与专长编目成册并提供各种交流渠道使人们能够相互协作从而形成典型的“专家网络”;第三个关键因素团体利用信息进行协同工作的场所,这样团体和团队可进行集思广益、决策、快速响应和学到新知识“人、场所和事”构成了知识管理及其技术支持的基本框架;人:可以与之交流的个人,如同事、专家、顾客和朋友;场所:共享信息的团体;;事:人们创造、捕捉、分类和共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内容;备考:知识管理四要素即企业文化、技术、人、规划/组织等关键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人是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管理实践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高效管理的保证;规划/组织为知识管理提供战略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目标,是知识管理达到某种高度的标志,同时,企业文化也为知识管理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这四个要素中人是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管理实践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高效管理的保证;规划/组织为知识管理提供战略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目标,是知识管理达到某种高度的标志,同时,企业文化也为知识管理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知识管理四要素存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下面针对这四个要素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一、人人是知识管理实践的主体,人的活动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和实践影响很大;如何促进并发挥人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是知识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点;有效发挥人的作用就是要调动起人的积极因素,其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调动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因素,使管理者充分了解并重视这个实践过程,并为这个过程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战略规划;第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因素,企业知识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岗位人员的管理,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只有实现了全员参与,使每个员工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贡献其掌握的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在整个企业的有效共享,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管理的特点和实质;但如何调动起全体员工的参与兴趣是企业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管理推行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一般而言企业可通过各种培训或交流给员工灌输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使员工充分了解知识管理的实质了解知识管理对企业和个人所产生的良性影响;同时可通过企业高层制订相关的激励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的手段使每一个员工加入到知识管理活动中来,并促使每个员工自发的把知识贡献出来并为知识管理的高效推进出谋划策;二、技术技术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工具的作用,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经过专家和高层管理者的规划和分析,制订了一系列的远景设想和和实施方案,这些设想和方案只有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才能成为现实,否则知识管理只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技术选择,第二技术应用;技术选择是结合企业特点企业状况、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员工知识技术水平等通过专家分析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技术实现方案;技术应用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技术的实践活动实现对企业知识的管理和规划,实现知识在企业的共享、应用、沉淀、传递和创新等;企业通过技术这种工具和手段加快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三、规划/组织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需要相应的组织和规划支持,组织是知识管理推进和执行的保障,组织为知识管理制订实施方案和战略发展方向,并为知识管理的成果进行评估;只有有效的组织保证知识管理才能顺利的推行;规划是组织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专家分析而得到的实施方案;规划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指明了目标,企业只有明确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知识管理才有具可依,知识管理才不会脱离目标,反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而盲目的进行知识管理的实施,那这样的知识管理很难获得成功;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又一要素,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在整个企业实现协作型管理,实现知识在整个企业的共享和应用,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积极贡献自己的知识,而共享的企业文化是促进全员自愿参与,自愿贡献知识的最佳保证;企业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沉淀出共享的文化,这种共享的文化一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识管理的实践成果;人、组织/规划、技术、企业文化这四个要素紧密结合相互影响;人要素直接影响着组织/规划、技术、企业等的内容和本质;技术要素为人的管理活动提供工具支持,它直接影响着知识管理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也是组织/规划具体实施的体现;企业文化体现了人通过技术实现规划方案后的成果,是知识管理长期实践的结晶,反过来企业文化也对管理实践产生良性影响,促进知识管理的顺利发展;基于以上的分析,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人、组织/规划、技术、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四要素的相互促进来实现企业管理的良性发展;7.简述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一般分为安全技术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安全技术系统可以包括:物理安全;电磁泄漏、恶意的物理破坏、电力中断、安全拓扑结构:物理隔离、逻辑隔离、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交换安全旁路问题网络基础平台安全;网络基础平台一般包括网络和设备、系统软件OS和DBMS等;该平台安全防护系统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病毒防治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等组成,是一个安全网络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在统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信息资源层安全;业务应用层安全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密钥管理、CA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安全组织;安全组织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建立安全决策组织、安全指导小组、安全专家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网络日常管理机构;建立维护单元等安全策略和制度;安全等级的分类;与等级相应的安全措施;对参与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单位、人员的要求;系统安全审计;安全问题的报告制度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安全标准;制定具体的、针对每一个安全等级的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运行的规范;数据和软件的备份;系统的物理安全安全评估;安全审计等安全审计主要指对标准执行情况、取得的各类安全数据进行达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技术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在对安全技术系统进行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9.请结合图示说明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流程;维护工作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动,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时间:在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开始生命周期短至4~5年、长达10年的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主要负责者:政府技术部门为主,企业为辅;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有以下特点:需求抽象而又总体需求量不大;保密性强;需求变化特别快而且不定期;要求响应时间在可允许范围内等;系统维护的对象与类型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以下5类: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系统维护的重点是系统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按照软件维护的不同性质划分为下面4种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对系统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的度量,影响系统可维护性主要因素有3个: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特别强调提高系统可维护性的工作必须贯穿系统开发过程的始终;系统维护的计划与控制1 系统维护考虑的因素维护的背景维护工作的影响资源的要求。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论
电子政务----带来了什么
❖ 电子政务转变政府传统工作模式,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数字化、电子化;其二 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局管理,精简和优化政务流程, 科学决策,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等全面发展。
❖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 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 2001- 2005年规划纲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 状
• 2001年12月25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化领导小 组会议上,“信息化从政府信息化开始”成为会议决议之一,“电子政务” 计划以较明晰的政府行为方式确定下来。
电子政务建设的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 政治、社会环境:信息政策、对现代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立法 民众基础:用户规模、教育水平、使用电子政务的动机
电子政务四个领域的业务处理与电子政务建设的模式和目标的关系图
发展历程----服务对象
根据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和信息技术的 处理能力划分:
电子政务核心说
改造 交互 服务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
时通信; 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和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
交流和服务。
电子政务----改变了什么
❖ 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 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彻底转变传统工作 模式,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 体化管理与运行。
电子政务起源说
• 1993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首倡“电子政务”(EGovernment),后广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
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的概念国家公共部门为了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开发信息资源、重组组织结构、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新型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2.电子政务的特点(1)电子政务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全面应用。
(2)电子政务是技术应用与公共部门改革、业务处理的统一体。
(3)电子政务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科学化管理。
(4)电子政务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5)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根本。
3.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4.“一站式”电子政务“一站式”是指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等措施来构筑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类公共服务。
“一站式”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范式。
与电子政务相比,“一站式”电子政务的重心是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上,使公众获取公共服务和办事更为便捷;着重强调的是社会服务。
5. 电子政务应用发展阶段6.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1.政府间电子政务G2G2.政府与企业间电子政务G2B3.政府与公众间电子政务G2C4.政府对其所属雇员的电子政务G2E7.电子政务的功能电子政务的“5E”功能:1.促使公共管理更加高效(Efficient Corporation)2.促使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为通畅(Easy Communication)3. 促使交易成本更加节省(Effective Cost—down)4. 促使跨部门之间业务协同更加深入(Extensible Cooperation)5. 促使公众更加满意(Enjoyable Customer)电子政务的改革功能:1.实现了公共管理组织结构优化重组与体制创新2.进一步推动了职能转变,增强了公共服务的能力3.促进公共部门提高了科学化决策的水平4.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竞争力5.促进了公共管理模式创新8.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主要任务: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电子政务内网的业务体系主要为公务员和领导提供办公和决策方面的支持。
政务内网的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财务管理、决策支持、城市应急管理等。
本章的主要内容: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内部管理、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应急管理、移动政务。
本章的学习目标:掌握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理解政府办公决策的过程;掌握突发事件应对的办法;了解移动政务的特点、主要模式及应用领域。
图1、网功能综述1.办公管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办公管理包括:电子政务下的公文管理、电子政务下的会议管理、电子政务下的日常工作管理。
实现内部行政沟通、协调和监控,提高办公信息流转,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
图2、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行政办公管理功能模块结构(1)公文管理电子政务下的公文管理,是对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2)会议管理会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3)日常工作管理(4)监督检查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电子政务下的岗位管理、电子政务下的招聘与录用管理、电子政务下的绩效管理、电子政务下的薪酬管理、电子政务下的人才培训管理。
通过内部网络体系传递各项人力资源信息和办理各项人事工作,如员工的工资和福利、竞争岗位动态、晋升、辞退、休假等。
通过网络对国家机关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和考核。
利用电子手段对政府内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1)岗位管理1)岗位设置确定岗位职责、岗位职权和岗位人员,编制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名称、岗位代码、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工作报酬和福利等。
2)制定需求计划。
根据岗位说明书,提出公务员需求计划。
(2)招聘与录用管理图3、电子政务中的招聘选拔流程(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种以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的评定,将评定结果与分配、晋级、人力选拔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指导企业培训计划和下一步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各国政府争相推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行政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实现政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而电子政务的核心则在于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网络架构,保障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角度探讨现代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以期为政务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经验。
一、电子政务的网络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安全可靠:网络架构必须考虑到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先进的安全技术,确保政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2. 可扩展性强:政务网络架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根据政务发展需求的不同阶段进行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满足挑战和变化。
3. 功能完备:政务网络架构必须具备完备的功能性,在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各类数据分析等各方面都具有高通性,以满足政务管理的需求。
4. 管理有效: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实现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时监控、报告、修复和管理,保持网络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5. 文化适应性:政务网络架构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适应当地的文化、语言、习俗等特征,使政务服务更贴近民众需求。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模型和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模型的设计,二是网络结构的设计。
1. 网络模型的设计网络模型是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务网络模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应用程序的部署情况、服务器的配置、网关的布置等。
根据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场景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政务网络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型:(1)分层模型:即将网络的不同部分按照所属层次进行划分,具有优良的分离性,便于网络管理。
(2)星形模型:是一种集中式的网络模型,以集中的方式管理和控制网络,适合小型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电子政务作业1(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
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
决策者(领导) 内部政务
外部政务 服务/管理
•来源:王延章教 授的《 GRP理念、 体系和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网络
安全
信息
应用/业务
部门 内网政 府
专网
通用 专用
内网IDC
数据集成
DE
数据交换
DSS
辅助决策
EO(OA)
内部办公
外
外网IDC
行政审批
网
数据集成
公众服务
专网 网 内门 站户
网 外网 站 门户
l 电子政务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网络和 通讯设施之上的,在相关法律、制度约束和规范 之下,政府公务人员通过对政府组织机构、职能 规范、决策模型、管理方法、行政规则、业务流 程、信息资源等要素的运用,建立和维护社会秩 序、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大众的人机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
l 技术要素:信息技术使得政府活动由传统的工作平台转移到 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之上。
l 信息要素:电子政务系统基本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信息,信息 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工作对象,是电子政务系统中最重要的、 最有价值的资源。
l 职能要素:电子政务系统的职能规定政务系统基本目的和系 统任务,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的性质和系统的界限。
– 网络环境使电子政务系统的工作过程,成为开放的和 可以受到监控的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
3.3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内容: 1 电子政务系统的综合宏观体系 2 电子政务系统的微观体系(主要功能模块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政务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
1)电子政务系统的综合宏观体系
电子政务 第四章 政府内部电子政务系统
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五、信息服务
电子公告相当于日常办公中的公告板,是发布
各种信息
电子讨论就是在线论坛(BBS) 大事记完成大事记信息的录入、整理、汇总和 查询功能,是机构重大事件汇总、整理、发布 和查询的重要场所
信息查询提供针对机构各类信息的检索服务
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六、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完成归档文件的立卷、 组卷、移卷、拆卷、编辑案卷、封卷、借 阅和归还管理。)一般分为“案卷管理”、 “文件管理”、“案卷查询”和“档案借 阅归还”四个部分。
政府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类型
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公文处理功能 公文处理功能包括收文管理(收文管理 包括,对所有来文进行统一的分类登记, 对已登记收文进行组合条件的检索,并可 打印输出报表。)、发文管理(其中发文 管理负责对发文的草拟、审核、签发、登 记等工作。)以及公文流转控制及管理 (公文流转则具有流程定义、维护、实现 和监控等功能。)等模块。
内部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四、日程管理 日程管理(日程管理是对办公人员、办公 活动及办公设备等的时间进行管理的工具。 就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约会时间、人员、地点、 程序的安排和管理,进而实现工作计划、工 作业务的自动编排。)可以帮助办公人员对 事件进行宏观控制和协调,优化时间管理。 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团队日程的登记、修改、 提醒设置;个人日程的登记、修改、提醒, 以及日程安排记录和查询等。
第三章 政府内部电子政务系统
本章目标
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对政府内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形成 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掌握政府内部 公务处理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功能 了解公文处理及其自动化 掌握机构内部公文流转自动化的基本 功能
电子政务的功能和结构模型
应 始方
方 政府 (G)
企业 (B)
公民 (C)
政府工作人 员(E)
政府 (G) G2G B2G
C2G
E2G
企业 (B)
G2B
公民 (C)
政府工作人 员(E)
G2C
G2E
二、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
G2G
电子办公系统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电子公文系统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电子邮递系统 横向网络协调管理系统 垂直网络管理系统 绩效评估系统
三、电子政务体系的逻辑结构
四、电子政务体系的网络结构
政务内网
政务外网
门户网站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 一、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式 二、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
一、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式
职员
电子 人事
政府 公民
电子 政务
电子 社区
企业 物理世界
电子 商务
数字世界
物理世界至数字世界的映射
电子政务的7个相关业务领域
㈠
整合已有的网络资源
政
务
整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 的政府门户网站资源
信 息
资
源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整
合
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 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 、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务信息 资源的一种机制。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一般包括:
1. 政府机构信息 2. 政务信息 3. 政策法规信息 4. 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 5. 反馈信息以及政府间交流信息等。
一、电子政务体系的层次结构
国家层面
党中央
国务院
人大政协Βιβλιοθήκη 税务总 局工商总 局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的结构与关系分析
管 理
学 报
Vo _ . l 9 No 5
M a 01 v2 2
Ch n s o r a f Ma a e e t i e eJ u n lo n g m n
电 子 政 务 服 务 能 力 测 评 模 型 的 结 构 与 关 系分 析
胡广 伟 邓 三 鸿 卢 明欣 石 进
( 南京 大 学信 息 管 理 学 院)
摘 要 :结合 我 国 电子政务 服务 的应 用分析 , 出电子政 务服 务 能 力的概 念 。 由此 , 提 从服 务 提供 方的视 角构建 了包括 3个维度 5个方 面的 电子 政务 服 务 能 力测 评模 型 ; 一步 应 用探 索 进 性 因子分析 、 两阶段 验证 性 因子分 析 、 径 分析 方法 , 模 型 的结 构及 各 组 成 部 分 间的 关 系进 路 对 行 了实证 。结 果表 明 , 型 能很 好 地 解释 我 国电子政 务服务 能 力 , 模 为电子 政务服 务 能 力的 管理 提 供 了一 种测 量 工具 , 为服务 能 力的 改善提 供 了思路 。 关键 词 :电子 政务 服务 能力 ;能力 管理 ; 构模 型 ; 结 验证 性 因子分 析 中图分类 号 : 9 ; 6 文献标 识码 : C 3D 3 A 文章 编 号 :1 7 —8 X( 0 2 0 —7 20 6 28 4 2 1 ) 50 4 —7
动 性 、 见 性 等 方 面 。 可
提 供 了 一 条 低 成 本 、 效 率 的 途 径 。 随 着 应 高 ]
用 的 深 入 , 合 国 经 济 与 社 会 事 务 部 ] 世 界 银 联 、 行 ] oECD[ 、 等 国 际 权 威 机 构 均 指 出 , 供 电 提 子 化 服 务 是 其 应 用 的 根 本 目标 。 我 国 各 级 政 府 也 围 绕 构 建 “ 务 型 政 府 ” 战 略 , 台 了 一 系 服 的 出 列 政 策 文 件 来 推 进 与 规 范 电 子 政 务 服 务 的 发 展 。特 别 是 2 0 0 6年 《 家 电 子 政 务 总 体 框 架 》 国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
“三网一库”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为各级政府形成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内外网体系
产生
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 物理隔离,影响数据 的实时交换,限制了 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 府 门 户 网 站 与 社 会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网上信息交换
网上办公服务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
4 政府内网、外网与互联网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GDC存储的信息分为基础型、公益型和综合型信息。
电子政务终极整理
思考题:1、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电子政务能够在哪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答: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通过政府部门办理相关事务。
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续漫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府形象,也为腐败行为留下了空间。
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为中心,政府以“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作为出发点,帮助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办理各种经济与社会事务.传统政务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遵循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即管理的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的服务范围越大,相应的单位管理成本就越高。
实施了电子政务的政府则遵循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即随着政务服务量的增加,投入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可以在更广的用户范围内加以均摊,因此单位管理成本下降。
3、你认为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①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阶段:政府办公自动化②。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阶段:政府上网工程③.我国全面构建电子政务阶段:实施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
总体来说,目前全球电子政务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或效果,但远远没有满足需求,远远没有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潜能,整体效益仍较差,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仍远远没有满足现实存在的需求.4、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答: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可将电子政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 to 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 to C)。
功能:①.G to E:电子政策法规、电子公文流转、电子财务、电子办公、电子培训、公务员业绩评价。
②G to G.电子公文处理、协同办公、政务信息共享③G to B.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服务。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第一节 1.电子政务已被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确立为“信息高速公路”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之首。
2.电子政务建设,就是政府为适应这种社会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3.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战略分三步:1、第一步是实现跨部门的连接,集成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第二步是明确各个部门的目标和使命,通过推行四项电子政务计划,使公民能够理解和接收电子政务,最终目标是提供规范统一的政府服务;第三步是改变政府的运作程序,用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完成主要的建设任务。
4.电子政务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工具。
5.电子政务的作用;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②加强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③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实现开放式政府④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带动社会信息化⑤精简“文山会海”,节约行政开支⑥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强化社会监督⑦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众的参与⑧提高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6.电子政务集体社会效益主要体现:①促进政府机构改革②辅助政府更合理、更全面地计划决策③协助政府更及时地宏观监控与更合理地宏观调整④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公务员作用⑤提高政府服务水平⑥提高社会信息化的发展7.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使电子政务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有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8.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也存在着区别:①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②办公手段不同③行政业务流程不同④服务方式不同⑤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第二节 1.电子政务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等多个多个学科相融合的产物2. 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运用电子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和革新,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3. 电子政务的特点①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②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络为运行环境③电子政务核心是在信息资源支撑下的科学管理④电子政务必须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⑤电子政务是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⑥电子政务将实现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对政府的新要求4.电子政府一词,通常被理解为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政府机构的网上“虚拟政府”,通过网络,政府得以为公众提供打破时空界限部门界限的高效服务。
东财《电子政务》综合作业 参考资料
东财《电子政务》综合作业
1 单选题
1 ()是服务方棉铃的威胁。
A 机密信息丢失
B 机密性丧失
C 通信串扰
D 非法使用资源
2 下列哪项不是电子政务的结构模型的基础()。
A 网络与系统基础设施
B 综合服务基础设施
C 信息资源库
D 安全基础设施
3 信息化领域中,G2G的对象是()。
A 企业
B 政府
C 公众
D 公务员
4 政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任务是()。
A 构建信息资源建设的保障环境
B 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
D 对各类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5 属于“三网一库”中内网的是()。
A 互联网
B 机关内部办公网
C 办公业务资源网
D 公共管理和服务网
6 政务流程重组和优化步骤中,审视现有流程的下一步骤是()。
A 重新设计
B 评估反馈
C 优化与重组准备
D 实施新流程
7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类型将发生巨大变化,()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形式。
A 管制型管理
B 粗放型管理
C 允许管理
D 服务型管理
8 传统政府的政务处理程序是()。
A 并行作业
B 串行作业
C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