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合集下载

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与措施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本文将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个方面来探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通过引进天敌生物或增加它们的数量,建立自然的生态平衡,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措施:1.引进天敌生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天敌,如昆虫寄生蜂、捕食性的蜘蛛等,让它们与病虫害进行互动,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2.增加种类多样性:通过合理的农田生态设计,增加种类多样的作物和植被,吸引更多的天敌生物栖息,形成复合种植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利用微生物:在农田中合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如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保护作物的健康。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断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这种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并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措施:1.留意排水系统:保持良好的农田排水系统,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避免农作物出现水渍,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清除病虫源:及时清除农田中的病虫源,如稻田中的秧苗残余、遗留的虫卵等,减少害虫的繁殖。

3.设置障碍物:在农田周围建立障碍物,如水沟、电网等,以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的效果较为迅速,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如污染环境和农产品。

因此,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应慎重选择药剂并遵守使用规程,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以下是几点化学防治的要点:1.科学使用农药:选择经过国家认证的农药产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需要,使用合适的药剂。

2.合理喷洒农药:在喷洒农药前,务必阅读药剂的说明书,按照要求用适量的水稀释药剂,并采取适当的喷洒方式和时间。

3.注意药剂残留:严格遵守药剂的使用间隔和农产品的安全期,确保农产品不含有害残留物。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农作物虫害是指农田中出现的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它们以农作物为食物,大量繁殖并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农作物虫害的发生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农业生产管理不善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农作物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1. 气候变化:气温、湿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虫害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害虫种群数量激增,从而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2. 农业生产管理不善:不合理施肥、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水稻田留茬不干,都容易造成虫害滋生。

喷洒农药不当或者农药滥用也会导致农作物虫害的发生。

3. 生态平衡破坏:人类活动导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使原本被天敌控制的害虫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放,从而危害农作物。

4. 连作连种:连作连种会增加农田中的害虫发生几率,害虫可能通过侵害一种作物而迅速进行传播。

二、农作物虫害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施肥可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适当施用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等,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2. 种植抗虫作物:优先选择抗虫的品种,增加抗虫的能力,减低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3. 合理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留茬干田等操作,能够减少害虫的生存环境,降低害虫的发生率。

4. 合理施药:在虫害严重时,可以采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在施用农药的时候需要掌握好施药剂量和施药时机,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5.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寄生虫、捕食性昆虫等天然的捕食者进行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6. 合理轮作:适当选择适应能力强、与前一茬作物害虫无关的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

7. 加强监测:加强虫情监测和病虫害诊断,掌握好农作物虫害的发展动态,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不仅会导致减产甚至歉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防治意识,以下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术。

一、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在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综合防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发生的机会。

3. 细致管理:加强农田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4. 合理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频次和使用技术,避免滥用或错误使用。

5. 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田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措施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整体抵抗力。

2. 合理轮作:通过轮作,减少病虫害在连作地区的传播和积累。

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残茬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4. 种植间作物:合理种植间作物,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养分供给,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6. 智能喷施: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实施智能喷施,避免农药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技术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和正确使用方法。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如陷阱、覆盖网等,阻止病虫害的入侵。

4. 农田环境调控:通过调整农田的湿度、温度和通风等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在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防控技术的水平。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了解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可以总结为“三环相互作用”。

首先是害虫或病原体作为发病源进入田间,其次是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后是农作物的生理状况。

这三个环节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1. 发病源的传播发病源包括病原体和害虫,在农作物中可能是种子、土壤、空气中的孢子或昆虫卵等。

它们通过自然扩散或人为传播的方式进入农田。

自然扩散主要是通过风、雨、水流等因素传播,而人为传播则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如使用感染病原体或害虫的种子、肥料或农药。

2. 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病原体和害虫的繁殖速度以及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例如,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真菌类病害的发生,而旱季则易发生虫害。

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也会影响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速度。

3. 农作物的生理状况农作物的生理状况对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生长阶段、品种抗性、植株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程度。

例如,生长期间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抗性较强的品种在病原体入侵后能更好地抵御病害的侵害。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方法:1. 预防措施预防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措施。

农民应该加强对有害生物的了解,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合理轮作和间套作,加强农田管理和清洁,保持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等。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制剂或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农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农作物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方法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原理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农作物受到病菌、病毒、昆虫等有害生物的危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或品质下降的一种现象。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病虫害源的存在和传播方式有关。

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通过昆虫、风、水等多种途径传播到植物体内,引发病害。

因此,控制病虫源的传播是预防病虫害的首要原理。

其次,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例如,积极改善土壤质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虫性等都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稳定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农作物的抗性有关。

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进行选育,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利用保护性覆盖网、降雨遮蔽罩等物理屏障来隔离病虫害源,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利用灯光诱杀器、粘虫板等物理捕捉装置来吸引和捕杀病虫害。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防治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剂量和施药时间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具有绿色环保、无残留等特点。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了解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以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病虫害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病虫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当患病的植物叶片被风吹动时,病原体或虫卵会随着空气传播至其他植株上。

2.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或虫卵会通过人工或植物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例如,农民在处理患病植株时,可能会将病害或虫卵带到其他植株上。

3. 土壤传播:部分病原体或虫卵会存在于土壤中,当农作物的根部与感染的土壤接触时,病虫害会通过土壤传播。

4. 虫媒传播:一些昆虫或其他动物(如鸟类等)可以作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

这些昆虫或动物可能在寻找食物或其他资源时,在不同的植株间传播病虫害。

二、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 注重土壤健康: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对于预防病虫害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采取措施,如适时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加强土壤通风等,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农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研究相关资料,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或虫卵的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监测:农民应该定期检查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的状态,及时发现患病植株,预防病虫害扩散。

监测工具如粘虫板、诱虫灯等也可以用于捕捉害虫,及时控制害虫数量。

4. 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手段。

农民可以根据植株的需求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施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控制方式,它利用天敌、寄生菌和寄生性线虫等有益生物来抑制病虫害的生长。

农民可以引入这些有益生物,并合理利用它们的特性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6. 隔离和消毒:发现患病植株后,农民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一、原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是通过破坏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破坏其生活环境,阻断其繁殖途径和传播途径,从而减少或消除其数量,达到防治的目的。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繁殖方式、寄生方式、繁殖速度等。

通过了解这些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途径和措施。

二、途径1.防治途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艺防控。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杀灭病虫害,具有快速、彻底的效果。

然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则是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等天然控制因子来控制病虫害,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但其防治效果相对较慢。

农艺防控则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合理轮作等手段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2.控制措施化学防治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和选择农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阶段和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防治剂型和使用剂量。

同时,要注意合理选种,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此外,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寄主植物,减少其繁殖数量。

另外,适时进行病虫害的预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三、措施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环节。

农民应定期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病虫害寄生的机会。

同时,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土壤传播病虫害的风险。

还应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并且注意合理施肥,保持作物健康生长。

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控制因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引入一些对特定害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或动物,如蚜虫可以通过放入寄生蜂来控制。

此外,一些有益微生物也能对病虫害起到防控的作用,如利用拮抗菌来抑制病原菌。

3.农艺防治措施农艺防治是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施肥、合理轮作等农艺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合理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因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害生物过多而造成的侵染,避免病虫害的连续发生。

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预防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农民们的深切关注。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为了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害侵害,我们必须了解其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病虫害传播途径。

例如,某些病原体和昆虫的幼虫可以通过飞行和气流在大范围内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常见于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灰霉病。

预防该传播途径的方法包括:定期对作物进行巡查,发现病害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病害的扩散;采用合适的病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

二、土壤传播土壤传播是许多病虫害的常见传播途径。

病原体和害虫可以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颗粒、水分和根系等载体传播。

例如,土壤中的线虫可以通过侵入植物根系来传播病害,如根结线虫病。

防治该传播途径的方法包括: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灌溉;定期翻地和耕作,破坏虫源和病源;合理施用农药。

三、昆虫传播昆虫是许多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传播媒介。

它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采食、吸食植物汁液等方式传播病害。

例如,蚜虫可以通过吸取感染病毒的植物汁液,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植物。

为了预防昆虫传播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进行昆虫监测和防治;合理选择农药,并注意使用方法;拟态和陷阱诱杀害虫,以减少种群数量。

四、动物传播一些农作物病虫害也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尤其是昆虫害虫。

例如,蜜蜂可以传播花粉和病原菌,造成病害传播。

为了防止动物传播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动物监控,发现感染动物立即隔离和处理;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减少昆虫害虫的滋生地;加强动物卫生管理,防止害虫滋生。

五、人工传播人为因素是农作物病虫害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民的种植操作可以间接传播病虫害。

为了预防人工传播引起的病虫害,需要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认识,正确使用农业机械和采取种植操作。

总结起来,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防止其传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将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技术措施:1. 温度控制: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在温室种植时可以利用温室内的温度控制技术,调节温室的温度,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光照控制:利用光照条件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有些病虫害对光照敏感,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隔离防治:将受病虫害侵害的植株隔离开,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例如,在发现病虫害的植株时,及时将其移除或隔离,以免病虫害传播至其他植株。

二、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措施:1. 天敌引进:引进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天敌是指能够捕食或寄生病虫害的生物,如蜘蛛、寄生蜂等。

通过合理引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微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利用昆虫病毒、细菌等来感染和杀死病虫害,达到防治的效果。

3. 植物抗病虫害品种选育: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农作物进行基因改良,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三、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学防治技术措施:1. 农药喷洒: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

喷洒农药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化学诱杀:利用化学物质来引诱病虫害,并在其接触到化学物质后死亡。

这种方法可用于病虫害密集的地区,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 药物处理:将种子或苗木浸泡在含有防治病虫害药物的溶液中,以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与防治策略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对于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一、成因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因素:气候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高温、高湿度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病菌和虫害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增加了农作物受害的可能性。

2. 土壤因素:土壤的质地、酸碱度、养分含量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贫瘠的土壤容易导致农作物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病虫害侵袭。

3. 农作物品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所差异。

一些品种可能天生对某些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另一些品种则相对较弱。

4. 农作物栽培管理: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也是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原因之一。

例如,频繁的灌溉和施肥可能导致土壤湿度和养分过高,从而诱发病虫害的发生。

二、防治策略为了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1.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种植健康种子:健康的种子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种植前,应对种子进行检验和处理,确保其没有病毒和病菌的污染。

3. 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

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农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和灌溉,避免过量使用肥料和水分。

4. 定期巡视和监测:定期巡视农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等监测手段,对农田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预警。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和寄生虫等自然敌害,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传播。

6. 合理使用农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合理使用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

但是,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病虫害的防治方案

病虫害的防治方案

病虫害的防治方案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菌或凤鸟等自然敌害因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增加天敌种群数量,达到控制病虫虫害的目的。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1. 引入天敌:例如引入可食用害虫的天敌,如对虫食迷天粉蝶幼虫有天敌的杆菌,可实现天敌控制病虫害。

2. 使用寄生虫:如利用寄生虫对害虫幼虫进行寄生,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

3. 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对病原菌进行控制,如利用枯草杆菌防治棉花大斑病。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1. 温度控制:通过调节温度,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病原菌、杀虫害的卵和幼虫。

2. 防护措施:例如利用遮阳网、网眼布等掩盖作物,防止昆虫、病菌入侵,起到防护作用。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但也需要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1. 农药喷洒:选择适当的农药,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 熏蒸处理:通过熏蒸处理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使用熏蒸剂可以消除土壤中的病虫害。

四、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是从病虫害发生的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常用的栽培管理方法包括: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清除病虫害源:及时清除田间的病虫害源,如锄除病虫害的病株或虫害的卵。

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4. 喷灌管理:合理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作物因过湿而易于发生病虫害。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

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

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 1 - / 11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

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

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2 - / 11性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农业防治措施。

农作物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作物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作物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一、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朋友们。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危害着丰收、增产和农民朋友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本文将阐述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二、水稻白叶枯病1、发生原因水稻白叶枯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类病原体,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度湿度过高,以及土地水分过多、营养过盛等长期不适宜的环境条件。

2、防治措施a、采用执行良好的水田管理措施,如水分适当、施肥平衡、间作、轮作等,以避免土壤肥力过高,造成水稻的营养过盛。

b、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进行适当的喷药等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c、早期确诊,及时采取预防性、化学药剂防治等方法可以控制病情的加剧。

三、甜瓜腐霉病1、发生原因甜瓜腐霉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高、湿度过大、氧气不足等造成细菌类病原体滋生,发生病害的情况。

2、防治措施a、种植甜瓜时应保持风干,避免水分过多聚集和缺氧现象的出现。

b、定期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避免病害蔓延。

c、适时采收、除草,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避免病害的积累和传播。

2、防治措施a、选择可抗白粉病的品种,提高抗病性。

b、采用物理防治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适度通风,以控制病害的传播。

c、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选用有效的化学喷雾剂进行预防性、疫病较重时的药剂防治措施。

六、结语综上所述,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农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

针对不同的病害,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障农业生产和丰收。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从而实现植物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高效提高。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减产。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者需要对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有所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

该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大面积的白色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稻谷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该病会导致稻谷的叶片和穗部出现黑褐色斑点,严重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 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病菌的数量。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3. 苹果褐腐病苹果褐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通过果实的伤口传播。

该病会导致苹果果实出现褐色斑点,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防治措施包括:- 定期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菌的数量。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在果实成熟前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4. 葡萄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会导致葡萄果实和叶片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 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感染部位,减少病菌的滋生源。

5. 番茄白粉病番茄白粉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会导致番茄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霉斑,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包括:- 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 及时清理感染部位和受害植株,减少病菌的滋生源。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粮食来源,然而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却时常给农民朋友们带来诸多困扰。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提高产量,必须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助力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农田。

一、生物防治措施1. 引入天敌:通过引进天敌来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例如引入蜘蛛来捕食螨虫,引入寄生蜂来控制粘虫的繁殖。

2. 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来控制病原菌或害虫的繁殖,比如利用链霉菌来防治水稻纹枯病,利用拮抗细菌来防治土壤传播的病害。

3. 选择抗性品种:培育出具有抗病虫性的农作物品种,使其在受到病虫害侵袭时能够通过自身免疫力来抵御。

二、物理防治措施1. 建立隔离网或隔离带:在田间搭建隔离网或设置隔离带,阻止病菌和害虫的传播,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安装光陷阱或粘虫板:利用光源或特殊的粘虫板引诱和捕捉害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侵害。

3. 土壤消毒:通过热水灌溉、熏蒸等方法,杀死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减少病菌引起的病害。

4. 温室无土栽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温室中种植农作物,减少害虫和病菌对作物的侵害。

三、化学防治措施1. 农药喷洒: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害虫数量较多或病害较严重时,进行及时喷洒。

2. 化学调控: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进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四、合理田间管理1. 轮作休闲: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定期休耕田地,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 清除杂草:杂草是病虫害的重要宿主和繁殖基地,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3. 调整密度:适当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密度,避免过于密集造成病菌和害虫的快速传播。

五、合作防治1. 农民合作社:组建农民合作社,共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实施集中统一防治。

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补贴。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手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为主预防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原则。

通过合理的种植规划、选择抗病虫品种、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增强农作物自身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2、综合防治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生态平衡注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有益生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避免病虫害因生态失衡而爆发。

4、经济阈值在防治病虫害时,要考虑防治成本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之间的关系。

只有当病虫害的危害超过一定的经济阈值时,才采取防治措施,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1、农业防治(1)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和传播。

例如,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合理密植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有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增强农作物的长势和免疫力。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植株徒长,易受病虫害侵害。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杀对于一些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等,可以通过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2)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3)色板诱杀悬挂黄色、蓝色等色板,诱捕蚜虫、蓟马等害虫。

(4)高温消毒对种子、土壤等进行高温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农民朋友更好地管理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一、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这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以实现科学、安全、有效的控制。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如释放天敌昆虫、使用生物农药等。

3、物理防治:利用光、热、电等物理因素来诱杀害虫,如黑光灯诱杀夜蛾类昆虫。

4、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要选择针对性强、高效、低毒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三、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1、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3、注意保护天敌昆虫和有益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在防治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5、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农民朋友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地防治花卉病虫害,保护花卉生长,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一、病虫害的种类花卉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虫害和非侵染性病虫害。

侵染性病虫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虫害是指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营养不足、机械损伤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温度过高、光照不足、施肥不当等。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农作物的天敌或者微生物,对抗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式包括:1. 使用天敌:鸟类、昆虫等天敌可以食用农作物上的害虫,如蚜虫、白粉病等。

在农田中设置鸟巢或者引入昆虫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2. 使用微生物:利用昆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等生物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增殖。

常见的微生物防治方式包括使用有益细菌、真菌等。

例如,使用苦瓜病毒杀灭植物蚜虫。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利用物理手段阻止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物理防治方式包括:1. 建立障离带:在农田中建立障离带,如利用沟渠、围栏等,来阻止害虫和病原菌的侵入。

2. 使用陷阱:设置贴黄板、黄色灯泡等吸引害虫落入陷阱,从而控制虫害的数量。

3. 温度控制:一些农作物病虫害对环境温度敏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防治。

例如,使用温室技术来控制温度,从而抑制病虫害的生长。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杀灭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有:1. 杀虫剂:使用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生长。

杀虫剂可以通过喷洒、注射等方式施用到农田中,起到杀灭害虫的作用。

2. 杀菌剂:使用杀菌剂来控制病原菌的数量和传播。

杀菌剂可以通过喷洒、浸泡等方式施用到作物上,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3. 调节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调节剂可以通过根部喷洒、叶面喷雾等方式施用,从而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害虫的侵害。

四、合理耕作合理的耕作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常见合理耕作方式包括:1. 混作轮作:通过混作或者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在农田中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害虫和病原菌的侵害。

2. 善于栽培:选择适宜品种和合理的栽培方法,增强作物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农作物虫害是指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种类,如蚜虫、螟虫、蝗虫、果蝇等。

它们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吃食植物、分泌毒素、传播病毒、扰乱生态平衡等方面。

虫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气候、病虫害的爆发、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不当等。

本文将从原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对农作物虫害进行浅析。

一、虫害发生的原因1、气候因素气候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导致不同的害虫种类出现。

一些害虫更喜欢在湿润、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一些则喜欢极端干燥的环境。

2、种植方式选择不当垄断种植某种作物,使得害虫可以有加害的范围。

而蔬菜的轮作,可以减少根系病虫害的分布。

3、草本植物的繁殖很多草本植物都是虫害的寄主,大量繁殖会使虫害数量剧增。

4、栽培管理不当如不适当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质肥料,这些影响可能导致土壤、植物系统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害虫分布和生态环境。

5、天敌及寄主管理在栽培的过程中,没有应用尤其固有的方法,在栽培过程中,已被病虫害等作害,成为虫的重要寄主。

二、虫害防治措施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虫害防治手段之一。

农民可以在虫害大量出现之前,就对其进行杀虫处理,以防止它们的大量繁殖。

不过,由于化学处理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应该严格遵守使用说明,并在免费期内进行处理。

2、培养天敌天敌农作物虫害以其自身捕食害虫的生态安排,用于预防和控制害虫危害。

由于天敌是一种天然的控制方法,所以它们可以在降低害虫危害的同时保护环境。

农民可以在农作物周围栽种可以提供天敌食物供奉的草本植物等。

3、旋转作物旋转作物是一种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危害的方式。

如果同一地区种植相同的农作物,害虫对这些作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将很高,难以控制。

相反,交替种植多种农作物,可以减少害虫种群并防止病毒的传播。

4、合理的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抵抗性,使植物更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此外,合理的施肥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害虫的生存环境。

病虫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控措施

病虫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控措施

病虫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控措施病虫害是常见的农作物问题之一,其严重程度可以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需要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机理和防控措施。

本文将会探讨病虫害的发生机理以及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病虫害的发生机理1. 病害的发生机理病害的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病原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繁殖引起的。

在生长发育期间,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较弱,病原体可以侵入作物内部,引起病害。

同时,一些病原体具有致病能力,并且可以引起作物的死亡或者萎缩。

2. 虫害的发生机理虫害的发生机理与病害相似,也是由于虫卵、幼虫、蛹和成虫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引起的。

同时,一些虫卵和幼虫可以直接侵入作物内部,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虫害的严重程度也会取决于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数量和品种。

二、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种植环境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具有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

这些品种可以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 确保好生长环境作物的生长环境对病虫害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农民需要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土壤酸碱度、气温湿度、光照等等。

同时,农民需要定期检查土壤和作物状态,及时补给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保证作物的生长健康。

3.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农民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进行使用。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农民应该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选择绿色有机农药和微生物制剂。

三、病虫害的治疗方法1.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安全、环保且有效的病虫害治疗方法。

生物制剂是通过利用一些病毒、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的致病原理,攻击病虫害并有效地控制其扩散。

同时,生物制剂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生物制剂在病虫害的治疗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

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

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

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

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性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农业防治措施。

(四)直接杀死已经发生的有害生物。

主要靠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根据上述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途径,人们在与有害生物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方法,逐步认识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要想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就必须实行综合防治。

具体有以下几大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及化学防治(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就是利用法律(如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河北省植物检疫办法等)的力量,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块根、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从疫区(即凡属局部发生的检疫对象,就将其一发生的地区划为“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向外调运,并要求在疫区内加强防治,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力争最终彻底消灭。

与此同时,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等调运入保护区(即已发生相当普遍的检疫对象,就将尚未发生的地区划为“防止传入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保护区”),或经熏蒸等处理彻底后才准进入。

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或撤销,都由省或市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政府批准。

(二)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增殖,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的为害,保护作物增产的目的。

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1.抗性品种的培育与利用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50年我国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估计损失小麦600 万吨,后来由于推广了碧蚂 1 号、农大183 等一系列抗锈品种,才使条锈病得到基本控制。

2.改变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栽培制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形成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这种相对稳定的耕作栽培制度,构成了特定的农田生态环境,进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病虫害群落。

因此,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必将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病虫害群落特别是优势种群的变动,导致某些病虫害数量的上升,另一些病虫害数量的下降,病虫害进入新的发生发展阶段。

3.调整作物品种布局。

品种的布局与病虫害的发生轻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由于作物各品种间的生育特性差异较大,病虫害的寄主和食物链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病虫害的种群消长。

譬如推广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玉米对大豆菟丝子有抑制作用,玉米虫害的发生明显减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4.加强田间管理翻耕整地。

这不仅是农业生产上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防止某些病虫害的猖獗,也是关键的一环。

因为它可以直接破坏一些在土内越冬越夏的场所,杀灭这些病虫的侵染来源。

譬如冬耕春翻地块,棉铃虫的有效越冬蛹比未耕翻的要少60%- 70%科学管水。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通常是一些病虫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致关因素。

在蔬菜育苗期间,苗床四周开沟畅通,排水良好,通常是不易诱发苗期病害的发生。

在稻区,冬后灌水可使二化螟的越冬幼虫和蛹在短时间内大量窒息死亡,在水稻生长期间,及时排水晒天,可明显降低稻飞虱的产卵与为害。

中耕除草。

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起到松土灭草、保水保肥、促根壮杆、早生快发的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土栖害虫,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如在棉铃虫化蛹羽化盛期,对棉田进行中耕,可破坏棉铃虫的蛹室,使之不能安全化蛹、羽化而引起死亡。

早春旱地作物田间,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可减少田间小地老虎和蜗牛等的发生与为害合理施肥。

施肥也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物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施足肥料,但多肥就不一定能够高产,关键在于“合理”两个字。

对于病虫害来说,施肥得当,可以控制或减轻一些病虫的发生;施肥不当,则往往会引起病虫害的暴发,加重为害程度。

比如,大量使用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常会导致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猖獗,以及诱导种蝇成群飞来产卵,造成严重为害。

当施肥过多过量时,特别是氮肥,不仅引起作物疯长,还为一些病害的发生营造了良好的生境。

例如玉米田后期长势过旺,贪青晚熟,常会引起灰斑病的发生。

整枝去杈。

结合田间栽培管理,及时除去无效枝、叶,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同时对于病虫害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据调查,及时除去棉花的空枝、叶枝,摘去棉株顶心、边心,抹去赘芽等,可使二、三代棉铃虫卵量减少10.0%〜30.2%,幼虫减少9.6%〜15.1%;四代卵量减少20.6%〜40.5%,幼虫减少10.1%〜20.3%。

除去田间油菜植株上的病、黄、老叶,可大大减轻田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清洁田园。

作物的遗株、枯枝、落叶、残果等残余物中,往往潜藏着很多有害生物,并为某些有害生物提供良好的越冬越夏场所,成为他们侵染为害的重要来源。

在果园,掉落在地下的果实上由不少的病虫在其上寄生;在稻田,稻桩内有大量的越冬二化螟幼虫及梨锈病的冬孢子。

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在生产实践上,作物高产与病虫发生,总有一定的矛盾。

一般来说,作物产量越高,病虫害的矛盾越突出。

故此,单靠农业防治,难以控制病虫为害,必须把其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作物的高产。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来控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

在自然状况下,凡是有有害生物存在的地方,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天敌并存,在不受干扰的生态条件下,天敌对控制病虫害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虫害主要是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有益生物的利用,病害主要是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抗菌、重寄生、交叉保护剂诱发抗性等作用,来抑制某些病原物的存活和活动。

1.生物农药的利用生物农药因其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而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有近80 种。

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杀伤天敌,病原菌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毒。

如利用BT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病毒制剂等防治多种害虫,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杀菌剂的应用。

2.天敌的保护与利用要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减轻药剂防治的压力。

一是前期害虫的防治,应针对性选择专性较强的药剂,严格按防治标准施药,局部挑治,尽可能推迟第一次大面积喷药时间,促进害虫天敌群落的及早建立与稳定发展;二是改变施药方法,实行局部、隐蔽施药。

3.其他有益生物的利用。

如稻田养鸭治虫、保护青蛙、益鸟等。

(四)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就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机械设备以及多种工具来防治病虫。

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等范畴。

主要有以下几面。

1.器械捕杀。

如粘虫网、粘虫板等。

2.诱集(杀)。

利用害虫的趋性,采用适当的方法诱集害虫,然后进行处理杀死。

如灯光、性诱剂诱杀棉铃虫、二化螟等;糖醋液诱杀粘虫、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多聚乙醛(蜗牛敌)诱杀蜗牛等。

3.阻隔法。

根据病原有害生的活动规律,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止有害生物为害,阻止其蔓延。

果业生产中采取果实套袋的方法,可防止多种害虫的为害;树干上涂胶,可防止下部害虫上树为害;树干刷白,既可防止冻害,减轻病害的发生,又能阻止天牛产卵;蔬菜基地利用防虫网,既能防止有翅蚜虫等害虫的迁入,又能避免因蚜虫而引起的病毒病的发生。

(五)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由来已久,它具有见效快、工效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因而在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在病虫的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化学防治的长处和限制其短处,是防治病虫害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1.加强预测预报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其防治工作的基础,它为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指导大面积病虫防治的基础。

只有在加强田间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够及时掌握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和消长规律,才能使病虫防治做到有的放矢。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研究,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技术,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预测预报的投入,健全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强网络的建设,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善测报的环境条件和手段,保证测报队伍的稳定和质量。

2.科学选用农药科学选用农药的关键在于选用对路农药品种。

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农药品种很多,但全部都是针对一种病虫或几种病虫有效,对不属于其防治对象的病虫种类是无效的,现在还没有一种农药对什么病虫都有效。

所以必须要农技人员咨询,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高效低毒对路药剂,切不可盲目乱用农药。

3.合理使用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并提倡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尽量避免单剂与复配制剂以及复配制剂之间的混用,不同农药品种间要现配现用,同时要做到交替轮换使用,同一农药品种每代只用1次,全年不得超过 3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