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土木工程材料_沥青材料分析
土木工程材料__总结版

土木工程材料__总结版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用于建筑结构和道路等建设中所需的材料。
它们在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本文中,将讨论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沥青等。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组成。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可以用于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如建筑物、桥梁和水坝等。
由于其可成型性强,可以通过模具制成各种形状,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中。
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增强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钢筋通常以网状或棒状的形式添加到混凝土中,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具有优良的拉伸和抗腐蚀性能,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它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和其他大型结构中。
沥青是一种胶状材料,常用于道路建设中。
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防水性能,能够将不同部分的道路连接在一起,并保护路面免受水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损害。
沥青还可以提供较好的摩擦力,提高车辆在路面上的牵引力和安全性。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一般涂覆在碎石上,形成沥青混合料,用于铺设路面。
除了混凝土、钢筋和沥青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如木材、玻璃、砖块等。
木材常用于建造房屋和桥梁等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
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装饰性。
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黏土或水泥制成,用于建造墙体和其他结构。
总之,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和钢筋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构造中,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沥青常用于道路建设中,保护道路免受损坏。
其他材料如木材、玻璃和砖块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教学课件第1章 绪论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进入20世纪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以及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土木工程材料不仅性能和质量不断改善,而且品 种不断增加,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 能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也应运而生。
五、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性质。
材料的抗渗性用渗透系数K表示,一般用抗渗标号P表示。如 P2、P4、P10分别表示可抵抗0.2、0.4、1.0 MPa 压力水不 渗漏。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六、抗冻性
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 度不显著下降,且质量也不显著减少的性质。
P+D=1
开口孔隙率PK 材料内开口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PK=VK/V0 闭口孔隙率PB 材料内闭口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PB=VB/V0
VP=VK+VB P=PK+PB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3.空隙率(P’)--散粒或粉状材料在堆积状 态下,颗粒间空隙体积(VS)占材料堆积体积 (V’0)的百分率。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水的体积占材料干燥状态
下的体积的百分比。
Wv=
mb-mg× V0
1 ρw
×100%
ρw -水的密度; V0 -材料干燥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2.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
表示。
Wh=
第5章 土木工程材料_沥青材料

第5章沥青材料本章导学学习目的: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结材料,也是现代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的主要路面胶结材料和常用的防水材料;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沥青的主要性能特点,深刻认识沥青性能于环境的关系,为沥青混合料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现代路面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讲解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重点使学生掌握,沥青性能与组成及环境的关系,并了解沥青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
学习重点:1.通过学习沥青的分类和石油沥青的生产,了解不同生产工艺和基属的沥青的性能特点。
2.重点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组分组成和胶体结构组成,及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掌握石油沥青的重要技术性质的含义、测试方法及所表征的路用性能。
有条件的学员应亲自动手进行三大指标试验,并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了解美国SHRP沥青指标体系中对沥青性能的要求。
4.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了解有关沥青老化和改性的知识。
5.结构工程专业的学员还应掌握常用的沥青基防水卷材的基本性能。
提示:沥青材料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面层的主要胶结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由于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因此具有与无机胶凝材料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学习中应注意对比掌握。
5.1沥青的分类与生产5.1.1沥青的分类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
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矿质混合料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是道路工程重要的筑路材料;沥青属于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和不吸水,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同时沥青还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能抵抗一般酸性、碱性及盐类等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的腐蚀,因此可用于有防腐要求而对外观质量要求较低的表面防腐工程。
对于沥青材料的命名和分类,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
现就我国通用的命名和分类简述如下:沥青按其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第五章沥青材料PPT课件

2.脆点 沥青的脆点是涂于金属片的试样薄膜在特定条
件下,因被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的温度,以℃表 示。
沥青的脆点更直接地反映了其低温抗裂性。
17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四)大气稳定性 为了解沥青在路面施工及使用过程的耐久性,
规范规定要进行沥青的加热质量损失和加热后残渣 性质的试验。 1.沥青的蒸发损失试验(中、轻交通量用道路粘稠 石油沥青)将50g的沥青试样装入盛样皿(筒状,内 径55mm,深35mm)内,置于烘箱中,在163下保持受 热时间5h,冷却。测定质量损失,并测定残留物的 针人度。
(三)温度稳定性 1.软化点 软化点。该法是将沥青试样注入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径 (15.9±0.1mm),高(6.4±0.1)mm)内,上置规定尺寸 和重量的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0.05)g),放于 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 球下沉达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结论:软化点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 针人度、延度、软化点是评价粘稠石油沥青路用性能最常用 的经验指标,所以通称“三大指标”。
(稠度较高),软化点较高;饱和分含量高,其针 人度值较大(稠度较低),软化点较低;芳香分含 量,对针人度、软化点无影响,但极性芳香分含量 高,对其粘附性有利;胶质分对其延度贡献较大。
7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三)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1.胶体结构的形成
沥青的胶体结构是以沥青质为胶核,胶质分被吸附其表面,并逐渐 向外扩散形成胶团,胶团再分散于芳香分和饱和分中。 2.胶体结构类型 溶胶结构——在路用性质上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变形能力,但 温度感应性较差。 溶一凝胶结构——在路用性能,在高温时具有较低的感温性,低温 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凝胶结构——在路用性能上,具有较低的温度感应性,但低温变形 能力较差。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实验

沥青试验一沥青针入度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阵在一定的荷载、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10℃。
除非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5)g,温度为(25±0.1)度,时间为5s。
特定试验可采用的其他条件,如表所示。
表针入度特定试验条件规定温度/℃荷重/N 时间/s0 2 604 2 6046 0.5 5注:特定试验报告中要应注明实验条件1.试验目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在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沥青的针入度来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并以针入度为其主要技术指标来评定沥青的牌号。
2.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图)。
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的总质量为(50±0.05)g;2)标准针。
标准针应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造,针应装在一个黄铜或不锈钢的金属箍中,针露在外面的长度应在40~50 mm,金属箍的直径为(3.20±0.05)mm,长度为(38±1)mm,针应牢固的装在箍里,针尖及针的任何其余部分均不得偏离箍轴1mm以上,针箍及其附件总质量为(2.50±0.05)g,每个箍针上打印单独的标志号码。
3)试样皿。
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底皿,尺寸如表所示。
表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地皿尺寸要求针入度直径/mm 深度/mm 针入度<200时35 35针入度200~350时55 70针入度350~500时50 604)恒温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5)温度计。
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
6)平地玻璃皿。
容量不小于350mL,深度要浸过最大的样品皿。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角支架,以保证试样皿稳定。
3.实验准备1)加热样品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直到样品能够流动。
焦油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60℃,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90℃。
沥青材料 PPT课件

49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4)耐久性
1)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因素 ① 材料的影响:沥青的化学性质、沥青用量、矿料 的矿物成分等。 ②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主要以其空隙率和饱和 度表征。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与空隙率有关。 2)耐久性评价指标:采用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 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
温度敏感性小:
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变化小
30
衡量指标
用软化点表示,指沥青受热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 膏体时的温度(℃)。 请观看软化点试验 软化点↑ ,温度敏感性 ↓
31
32
影响因素
组分:地沥青质含量↑ ,温度敏感性 ↓ 石蜡含量:石蜡含量↑ ,温度敏感性 ↑
33
工程实际
工程中应用的沥青软化点不能太低,否则夏季易产生变 形,甚至流淌;但也不能太高,否则太硬,不易施工,冬 季易发生脆裂现象。
46
(5)按最大粒径分类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沥青石屑或沥青砂):集料最大 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 特粗式沥青碎石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37.5mm以上。
22
针入度等级
建筑石油沥青 25~40 10~25 道路石油沥青 200~300 150~200 110~150 建筑石油沥青主要用于屋面及 80~100 地下防水、沟槽防水及防腐。 50~80 管道防腐蚀工程,也可制造 油毡、油纸、防水涂料等建 筑材料。(粘度较大)
23
5
分类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 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沥青材料的知识点总结

沥青材料的知识点总结1. 沥青的来源沥青是一种天然产物,主要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残渣。
石油中的沥青通常在炼制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形成胶状物质,后来被用于道路铺装。
此外,沥青还可以从天然沥青矿中开采,这些矿藏通常位于地下,需要进行采矿和提炼。
2. 沥青的制备沥青的制备过程包括炼制、改性和添加剂,其中炼制是最基本的过程。
在炼制过程中,石油中的沥青被加热,随后通过蒸馏、溶剂萃取或其他方法分离出来。
接着,沥青通常需要经过改性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和耐久性。
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沥青的特性,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3. 沥青的性质沥青具有多种有趣的性质,包括粘度、黏度和弹性。
粘度用来描述沥青的流动性和黏附性,而黏度则描述了沥青的内聚力和凝固特性。
弹性表示沥青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这些性质使得沥青成为一种理想的道路材料。
4. 沥青的应用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装,这包括新建道路和现有道路的维护。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装材料,它由沥青、矿料和粘合剂组成。
此外,沥青也用于屋顶防水、防水涂料和其他建筑领域。
它在修补裂缝和封闭混凝土表面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5. 沥青的环境影响沥青在生产、应用和废弃阶段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生产阶段,炼制和改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造成用沥青铺装覆盖的道路会导致水文循环的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
废弃的沥青混凝土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沥青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在公路建设和维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要注意沥青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
防水材料之沥青材料PPT课件

油纸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分为200、350两 个标号。主要用于多层(粘贴式)防水层下层、隔 蒸汽层、防潮层等。其技术性能见表10.6。
第25页/共77页
•
石油沥青油毡(简称油毡)是采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油纸的两面,再涂或
10.1 沥青
•
沥青是一种有机胶结材料,是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
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塑性、不透水性及耐化学侵蚀性,并能抵抗大
气的风化作用。
•
在建筑工程上主要用于屋面及地下室防水、车间耐腐蚀地面及道路路面
等。此外,还可用来制造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油膏、胶结剂及防腐涂料等
等。一般用于建筑工程的有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两种。
第38页/共77页
2 干燥时间及沥青的加热温度 在水泥基底上涂刷慢挥发性冷底子油,其中 干燥时间为12~48h;涂刷快挥发性冷底子油的干 燥时间为5~10h 当加入慢挥发性溶剂时,沥青的温度不得超 过140℃;加入快挥发性溶剂时,则沥青的温度 不得超过110℃。
第39页/共77页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一种冷施工的防水涂料,是将石 油沥青在乳化剂水溶液作用下,经乳化机(搅拌机 )强烈搅拌而成。
•
煤沥青纸胎油毡(以下称简油毡)是采用低软化点煤沥青浸渍原纸,然后
用高软化点煤沥青涂盖油纸两面,再涂或撒隔离材料所制成的一种纸胎防水
卷材。
•
油毡按技术要求分为一等品(B)和合格品(C);按所用隔离材料分为粉状
面油毡(F)和片状面油毡(P)两个品种。
第27页/共77页
•
油毡的标号分为200号、270号和350号三种。各等级各标号油毡的技术性质应符合JC 505—92规定,
土木工程材料(第5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灰砂砖和硅酸盐制品
石灰与天然砂或硅铝质工业废料混合均匀,
加水搅拌, 经压振或压制,形成硅酸盐制品。 为使其获早期强度,往往采用高温高压养护 或蒸压,使石灰与硅铝质材料反应速度显著 加快,使制品产生较高的早期强度。如灰砂
第一节 建筑石膏
建筑石膏及其制品具有轻质,高强,隔热,吸声, 美观及易于加工等优点,因此用途广泛,是一种有 发展前途的新型建筑材料之一。 自然界中存在有天然的无水石膏CaSO4和二水石膏 CaSO4〃2H2O。 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石膏是由天然二水石膏经过 加工而成的半水石膏CaSO4〃1/2H2O,又成熟石膏。 天然二水石膏在加工时随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不同, 会得到结构和性能不同的产物。 高强度石膏硬化后,密实度大,强度高,可用语建 筑抹灰或者 制成石膏制品,但成本高,建筑石膏生 产方便,成本低,可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大量使用。
三 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 间。并按强度和细度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 合格品。具体技术要求见GB9776-1988。
(1)凝结硬化速度快 建筑石膏的浆体,凝结硬化速度很快。 一般石膏的初凝时间仅为10min左右,终凝 时间不超过30min,这对于普通工程施工操 作十分方便。有时需要操作时间较长,可加 入适量的缓凝剂,如硼砂、动物胶、亚硫酸 盐酒精废液等。
途,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石灰土(灰土)和三合土
石灰与粘土或硅铝质工业废料混合使用,制成
石灰土或石灰与工业废料的混合料,加适量的 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 使石灰与粘土或硅铝质工业废料表面的活性氧 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第一节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
1. 石油沥青 ① 标准、选用与掺配 a. 掺配
I. 计算方法:插值法
P1=(T-T2)/(T1-T2)×100%; P2=100-P1
II. 根据计算结果上下波动5%~10%,通过试验绘 制曲线;
III. 根据曲线确定实际掺配比例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第一节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
1. 煤沥青
① 性能特点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
1. 分类
我①国目按前最主大要粒按径矿分料类的公称最大粒径区分沥青混 合料a.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沥青b混. 凝中土粒混式合沥青料混:合A料C(方孔筛)/LH(圆孔筛) +公称c. 最细大粒粒式径沥青混合料
d.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沥青碎石混合料:AM(方孔筛)/LS(圆孔筛) +公称最大粒径
1. 分类
① 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
a. 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b.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③ 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
a.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I. 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3%~6%; II. Ⅱ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4%~10%;
b.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大于15% c.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10%~15%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
1. 改性沥青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讲义24沥青性能试验.doc

实验七沥青材料实验要求:了解沥青三大指标的概念、掌握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方法,并能根据测定结果评定沥青的技术等级。
本节实验采用的标准及规范:1.SY 1665—1977《普通石油沥青》。
2.GB/T 494—1998《建筑石油沥青》。
3.SH 0522—2000《道路石油沥青》。
7.1取样方法及数量将石油沥青从桶、袋、箱中取样时应在样品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处采集。
若沥青是能够打碎的固体块状物态,可以用洁净的适当的工具将其打碎后取样;若沥青呈较软的半固态,则需用洁净的适当的工具将其切割后取样。
1.同批产品的取样数量当能确认供取样用的沥青产品是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生产的产品时,应随机取出一件按前述取样方法取样约4kg供检测用。
2.非同批产品的取样数量当不能确认供取样用的沥青产品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须按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出若干件沥青产品后再按前述之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沥青供取样件数应等于沥青产品总件数的立方根。
表7-7-1给出了不同装载件数所要取出的样品件数。
每个样品的质景应不小于O.lkgo 这样取出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取出4kg供检测用。
表7—7—1石油沥青取样件数7.2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检验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针在一定的荷重、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l/10mm。
非经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砥码的总质量为100土0.1g,测实时要求温度为25°C,时间为5s。
7.2.1实验目的测定针入度小于350的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确定沥青的粘稠程度。
7.2.2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计:凡允许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且能穿入深度准确至0.1mm 的仪器均可应用。
针连杆质量应为47.5g±0.05g,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应为50土0.05g。
针入度计附带50±0.05g和100±0.05g 码各一个。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皿的平台,并有38±1 sr.oJJ I.a ATS (6)1—底座;2—活杆;3—刻度盘; 可调水平的机构,针连杆应与平台相乖直。
沥青—沥青分类及应用(土木工程材料)

沥青基本知识
地沥青 asphalt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 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石油沥青:石油经各种炼制工艺加工而 得的沥青产品 。
焦油沥青 tar
煤沥青:煤经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经 再加工后得到煤沥青 。
页岩沥青:页岩炼油工业的副产品 (shale tar)
沥青基本知识
西印度群岛特应用
1.沥青基本知识
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 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 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沥青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态、半固态 或液态。广泛用作路面、屋面、防水、耐腐蚀等工 程材料。土木工程建筑主要应用石油沥青。
沥青基本知识
特立尼达湖沥青是世界上最大的可作 为商业用途的天然沥青矿。据说该矿 最早是在1595年三月由沃尔特·罗利 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发现的。 1617年他再次考察该湖时,在日记中 首次记录了对该湖的描述。他不叫其 为“湖”而称其为“平原”。他加以 解释说:“整个地区遍地都是沥青, 四处横溢,流向大海。”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

T1、T2—— 较软、较硬石油沥青软化点,℃。
三、石油沥青的应用及其掺配方法
2、石油沥青的掺配
【具体方法】以估算的掺配比例和其邻近的比例(5%-10%)进行试配,测定掺配后沥青的软化点, 然后绘制“掺配比——软化点”关系曲线,即可从曲水,需用软化点为75℃的石油沥青,但该单位营房部门仅有软化点 为95℃和25℃的两种石油沥青,问应如何掺配使用?
见教材P94表9-2
二、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测定方法
建筑石油沥青的选用 请比较下列A、B两种建筑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测定值。若于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屋面 选用何种沥青较合适。
编号
A B
针入度/0.01mm (25℃,100g,5s)
30 22
延度/cm (25℃,5cm/min)
5 2.5
二、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测定方法
4、大气稳定性
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大气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 在大气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沥青中低分子化合物将逐步转变成高分子物质,即油分→树脂→地 沥青质,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这个过程称为石油沥青的“老 化”。 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加热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
道路石油沥青牌号较多,主要用于道路路面或车间地面等工程,一般拌制成沥青混凝土、沥青拌 合料或沥青砂浆等使用。
建筑石油沥青粘性较大,耐热性较好,但塑性较小,主要用作制造油毡、油纸、防水涂料和沥青 胶。它们绝大部分用于屋面及地下防水沟槽防水、防腐蚀及管道防腐等工程。对于屋面防水工程,应 注意防止过分软化。
深褐色至黑色无定形固体粉末。密度大于1g/cm3。含量为 10~30%。决定沥青温度敏感性、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沥青材料本章导学学习目的: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结材料,也是现代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的主要路面胶结材料和常用的防水材料;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沥青的主要性能特点,深刻认识沥青性能于环境的关系,为沥青混合料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现代路面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讲解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重点使学生掌握,沥青性能与组成及环境的关系,并了解沥青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
学习重点:1.通过学习沥青的分类和石油沥青的生产,了解不同生产工艺和基属的沥青的性能特点。
2.重点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组分组成和胶体结构组成,及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掌握石油沥青的重要技术性质的含义、测试方法及所表征的路用性能。
有条件的学员应亲自动手进行三大指标试验,并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了解美国SHRP沥青指标体系中对沥青性能的要求。
4.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了解有关沥青老化和改性的知识。
5.结构工程专业的学员还应掌握常用的沥青基防水卷材的基本性能。
提示:沥青材料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面层的主要胶结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由于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因此具有与无机胶凝材料明显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学习中应注意对比掌握。
5.1沥青的分类与生产5.1.1沥青的分类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
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矿质混合料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是道路工程重要的筑路材料;沥青属于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和不吸水,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同时沥青还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能抵抗一般酸性、碱性及盐类等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的腐蚀,因此可用于有防腐要求而对外观质量要求较低的表面防腐工程。
对于沥青材料的命名和分类,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
现就我国通用的命名和分类简述如下:沥青按其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
1.地沥青:是天然存在的或由石油精制加工得到的沥青材料。
按其产源又可分为:(1)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而形成的产物,我国新疆克拉玛依等地产有天然沥青。
(2)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指石油原油经蒸馏等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或将残留物进一步加工得到的产物。
2.焦油沥青:是利用各种有机物(煤、泥炭、木材等)干馏加工得到的焦油,经再加工而得到的产品。
焦油沥青按其加工的有机物名称而命名,如由煤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经再加工后得到的沥青,即称为煤沥青。
以上各类沥青,可归纳如下:页岩沥青按其技术性质接近石油沥青,而按其生产工艺则接近焦油沥青,目前暂归焦油沥青类。
5.1.2石油沥青的生产目前,大量使用的都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等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如汽油、柴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或再经加工而得的产品。
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图5-1 石油沥青生产示意图原油经常压蒸馏后得到常压渣油,再经减压蒸馏后,得到减压渣油;这些渣油都属于低标号的慢凝液体沥青。
为提高沥青的稠度,以慢凝液体沥青为原料,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得到粘稠沥青。
渣油经过再减蒸工艺,进一步深拔出各种重质油品,可得到不同稠度的直馏沥青;渣油经不同深度的氧化后,可以得到不同稠度的氧化沥青或半氧化沥青。
除轻度氧化的沥青属于高标号慢凝沥青外,这些沥青都属于粘稠沥青。
有时为施工需要,希望在常温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施工流动性,在施工完成后短时间内又能凝固而具有高的粘结性,为此在粘稠沥青中掺加煤油或汽油等挥发速度较快的溶剂,这些用快速挥发溶剂作稀释剂的沥青,称为中凝液体沥青或快凝液体沥青。
为得到不同稠度的沥青,也可以采用硬的沥青与软的沥青(粘稠沥青或慢凝液体沥青)以适当比例调配,称为调合沥青。
按照比例不同所得成品可以是粘稠沥青,亦可以是慢凝液体沥青。
快凝液体沥青需要耗费高价的有机稀释剂,同时要求石料必须是干燥的。
为节约溶剂和扩大使用范围,可将沥青分散于有乳化剂的水中而形成沥青乳液,这种乳液亦称为乳化沥青。
为更好地发挥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的优点,选择适当比例的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混合而成一种稳定的胶体,这种胶体称为混合沥青。
目前我国在炼厂中生产沥青的主要工艺方法有:蒸馏法、氧化法、半氧化法、溶剂脱沥青法和调配法等。
制造方法不同,沥青的性状有很大的差异。
(1)蒸馏法:原油经过常压塔和减压塔装置,根据原油中所含的馏分沸点不同,将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分离后,可以得到加工沥青的原料(渣油),也可以直接获得“针入度级的粘稠沥青”。
这种直接由蒸馏得到的沥青,称为“直馏沥青”。
与氧化沥青相比,通常直馏沥青具有较好的低温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大(即温度升高容易变软)。
(2)氧化法:以蒸馏法得到的渣油或直馏沥青为原料,在氧化釜(或氧化塔)中,经加热并吹入空气(有时还加入催化剂),空气中的氧使其产生脱氢、氧化和缩聚等化学反应,沥青中低分子量的烃类转变为高分子量的烃类,这样得到稠度较高、温度感应性较低的沥青,称为吹气沥青或称氧化沥青,与直馏沥青相比,通常氧化沥青具有较低的温度感应性,高温时抗变形能力较好,但低温时变形能力较差(即低温时容易脆裂)。
(3)半氧化法:半氧化法是一种改进的氧化法。
为了避免直馏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和氧化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差的缺点,在氧化时,采用较低的温度、较长的时间、吹入较少风量的空气,这样可以用控制温度、时间和风量方法,使沥青中各种不同分子量的烃组,按人为意志所转移。
最终达到适当兼顾高温和低温两方面性能的沥青。
(4)溶剂脱沥青法:在炼制高级润滑油时,用溶剂脱沥青装置萃取脱沥青油后,剩下的沥青称为溶剂脱沥青。
常用的溶剂有:丙烷、丙-丁烷和丁烷等。
如以丙烷为溶剂时,得到的沥青,脱沥青的含蜡量大大降低,使沥青的路用性能得到改善。
(5)调配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稠度(或其他技术性质)的沥青,按选定的比例互相调配后,得到符合要求稠度(或其它技术性质)的沥青产品称调配沥青。
调配比例可根据要求指标,用实验法,计算法或组分调节法确定。
5.1.3煤沥青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再加工而获得的。
根据煤干馏的温度不同,而分为:高温煤焦油(700℃以上)和低温煤焦油(450~700℃)两类。
路用煤沥青主要是由炼焦或制造煤气得到的高温焦油加工而得。
以高温焦油为原料可获得数量较多且质量较佳的煤沥青。
而低温焦油则相反,获得的煤沥青数量较少,且往往质量亦不稳定。
技术性质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技术性质上有下列差异:(1)温度稳定性较低,煤沥青是一种较粗的分散系,同时树脂的可溶性较高,所以表现为热稳定性较低。
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煤沥青的粘度降低,减少了热稳定性不好的可溶性树脂,而增加了热稳定性好的油分含量。
当煤沥青粘度升高时,粗分散相的游离碳含量增加,但不足以补偿由于同时发生的可溶树脂数量的变化带来的热稳定性损失。
(2)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较好,在煤沥青组成中含有较多数量的极性物质,它赋于煤沥青高的表面活性,所以它与矿质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
(3)气候稳定性较差,煤沥青化学组成中含有较高含量的不饱和芳香烃,这些化合物有相当大的化学潜能,它在周围介质(空间中的氧、日光的温度和紫外线以及大气降水)的作用下,老化进程(粘度增加、塑性降低)较石油沥青快。
(4)耐腐蚀性强,可用于木材等的表面防腐处理。
由上可见,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都比石油沥青差,所以建筑工程上很少使用。
但它抗腐性能好,故适用于地下防水层或作防腐材料等。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鉴别表5-15.2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5.2.1组分组成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所以它的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
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如镍、钡、铁、锰、钙、镁、钠等,但含量都很少,约为几个至几十个PPm(百分之一)。
由于沥青化学组成结构的复杂性,虽然多年来许多化学家致力这方面的研究,可是目前仍不能直接得到沥青元素含量与工程性能之间的关系。
目前对沥青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分理论、胶体理论和高分子溶液理论。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由于它的结构复杂性,目前分析技术还很难将其分离为纯粹的化合物单体。
实际上,在生产应用中,并没有这样的必要。
因此,许多研究者就致力于沥青“化学组分”分析的研究。
化学组分分析就是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许多研究者曾提出不同的分析方法。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中规定有三组分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
(一)三组分分析法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Oil)、树脂(Resin)和沥青质(Asphaltene)三个组分。
因我国富产石蜡基或中间基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Paraffin),故在分析时还应半油蜡分离。
由于这组分分析方法,是兼用了选择性溶解和选择性吸附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溶解一吸附法。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分性状表5-2。
组分性状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度难。
油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树脂甚至沥青质。
树脂又分为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
除中性树脂外,沥青树脂中还含有少量的酸性树脂,即沥青酸和沥青酸酐,为树脂状黑褐色粘稠状物质,密度大于1.0g/cm3,是油分氧化后的产物,呈固态或半固态,具有酸性,能为碱皂化,易溶子酒精、氯仿,而难溶于石油醚和苯。
酸性树脂是沥青中活性最大的组分,它能改善沥青对矿质材料的浸润性,特别是提高了与碳酸盐类岩石的粘附性,增加了沥青的可乳化性。
沥青质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
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按上述分析方法,对几种不同油源和工艺的典型国产沥青进行组分分析,其结果示如表5-3。
从表中分析结果可看出,相同粘度等级的沥青,由于原油基属的差异其所含化学组分不同。
通常是,环烷基沥青较石蜡基沥青含蜡量低,树脂和沥青质含量高;中间基沥青的组分则介于其间。
用相同原油为原料所生产的沥青,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其沥青的化学组分亦不同。
通常是,在相同稠度等级的沥青中,氧化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增加,使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提高;但低温抗裂性也相应降低。
必须指出,氧化工艺不能降低沥青中的含蜡量,所以从总体来说,石蜡基原油生产的氧化沥青其性能得不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