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家庭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家庭安防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家庭安防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功能、安装与使用方法。
3. 了解我国关于家庭安防系统的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学会安装、调试和简单维护家庭安防设备。
2. 提高学生分析家庭安全风险、设计合理安防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家庭安防系统对社会治安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以实用性和实践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家庭安防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安防系统概述:介绍家庭安防系统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使学生了解家庭安防系统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八章第一节2. 家庭安防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讲解各种家庭安防设备(如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报警器等)的功能、工作原理和选型要点。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八章第二节3. 家庭安防系统设计与安装:教授如何分析家庭安全需求,设计合理的安防方案,并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八章第三节4. 家庭安防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介绍家庭安防系统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的排查与解决。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八章第四节5. 家庭安防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普及我国关于家庭安防系统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八章第五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家庭安防系统概述第二课时:家庭安防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第三课时:家庭安防系统设计与安装第四课时:家庭安防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第五课时:家庭安防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家庭安防系统的相关知识。
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在当代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种以电流、无线电为载体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对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的要求更高。
在智能化的系统中,视频传输和安防的优化占有重要的环节。
人们对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更加苛刻。
随之而来的智能化更加先进,更多的安全防范设施被开发出来。
安全防范系统日益成熟,本次课程设计就以智能安全为出发点,基于视频传输技术上为某一商业楼进行系统设计和平面布置。
安防是建筑中各种监控设备作用的集合,其中的控制和优化就是这次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安全防范摄像机监控视频传输防盗报警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1.前言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3安防系统概述 (2)2设计工程概览 (4)2.1工程概况 (4)2.2设计的范畴 (4)3.设计系统介绍 (5)3.1监控子系统 (5)3.2防盗报警子系统 (6)3.3出入口控制系统 (6)4设备的选型 (8)4.1系统硬件选型原则 (8)4.2防盗子系统硬件选型 (9)4.3报警探测器的选择 (10)5设备清单及算量 (14)6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1.前言1.1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06《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38-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DBJ 08~16-9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 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 6510-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 50045-9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T 15408-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安防系统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更多的人不再是要求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更为关键的是这个环境是不是安全。
安防监控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安防监控系统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安防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了解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如家庭、学校、商场等,并能够分析各种场景下的监控需求。
3. 掌握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搭建简单安防监控系统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安防技术研究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安防监控系统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采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防监控系统概述- 系统工作原理- 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 家庭、学校、商场等不同场景的监控需求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3. 安防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系统设备的选型与搭配- 安装位置及布线要求- 调试方法与技巧4. 安防监控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系统升级与改造- 维护与管理制度的建立5. 安防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原则与方法- 方案评估与优化- 案例分析与实操6. 安防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图像质量优化-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安防监控系统概述第二周: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第三周:安防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第四周:安防监控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第五周:安防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第六周:安防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材章节关联:《安防监控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一章:安防监控系统概述第二章: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三章:安防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第四章:安防监控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第五章:安防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与评估第六章:安防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用于讲解安防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安装调试方法等理论内容。
安防系统运维课程设计

安防系统运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防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安防系统运维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3. 了解安防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安防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和故障排除;2. 学会使用安防系统相关设备和软件,进行数据监控、分析和管理;3. 培养解决安防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场景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防系统运维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安防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对安防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防系统概述:介绍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区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防系统概述- 内容列举:安防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分类及应用场景。
2. 安防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安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控制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防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内容列举: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等及其工作原理。
3. 安防系统运维管理:介绍安防系统的运维管理流程、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防系统运维管理- 内容列举:运维管理的基本流程、设备维护与保养、故障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智能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智能安防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部分;2. 学生能掌握智能安防系统中传感器、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关键技术;3. 学生了解我国智能安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智能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智能安防系统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系统配置和调试;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智能安防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智能安防技术产生兴趣,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2. 学生能够认识到智能安防系统在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信息技术或电子技术应用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安防系统概述:介绍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重要性及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智能安防系统概述2. 智能安防系统关键技术:讲解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报警系统等核心技术,使学生掌握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智能安防系统关键技术3. 智能安防系统设计:分析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智能安防系统。
教材章节:第三章 智能安防系统设计4. 智能安防系统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典型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智能安防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安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安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防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安防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执行器、中央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安防报警系统及其操作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安防控制系统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操作,能够熟练使用安防控制系统相关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系统维护。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和书面报告,展示安防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操作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防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智能科技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理解安防控制系统对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的重要性。
3.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引导为主,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安防控制系统的知识框架,结合以下教材章节进行组织:1. 安防控制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安防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2.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执行器的种类及其控制方式3. 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的结构与功能- 信息处理与指令传输4. 安防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报警系统的操作流程与维护5. 安防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设计原则与步骤-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安防控制系统概述,了解系统组成与发展趋势。
安防系统运维课程设计

安防系统运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安防系统运维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运维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掌握安防系统的运维技术、方法和流程;3.熟悉安防系统的主要设备和组件的功能和应用;4.了解安防系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5.能够正确安装、配置和维护安防系统设备;6.能够进行安防系统的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7.能够运用安防系统进行实际场景的安全防护;8.能够撰写安防系统的运维文档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的意识;4.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运维技术和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安防系统概述:安防系统的定义、分类、组成和应用场景;2.安防系统设备:摄像机、硬盘录像机、报警器、门禁控制器等的主要功能和应用;3.安防系统运维技术:安装、配置、维护、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等方法;4.安防系统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防系统的应用和效果;5.安防系统发展趋势:新技术、新应用和新趋势的介绍和探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安防系统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防系统的应用和实践;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掌握安防系统的运维技术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安防系统运维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3.多媒体资料:收集一些与安防系统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准备一定的实验设备,如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
课程设计智能安防系统

课程设计智能安防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应用,掌握其主要技术和原理,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智能安防系统。
1.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掌握智能安防系统的主要技术,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
3.理解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智能银行等。
4.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智能安防系统的模拟和设计。
5.能够分析并解决智能安防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安防系统的定义、组成、应用、技术和原理。
1.智能安防系统的定义和功能:介绍智能安防系统的概念,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2.智能安防系统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智能安防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3.智能安防系统的主要技术:介绍智能安防系统中所用的主要技术,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
4.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场景:讲解智能安防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智能银行等。
5.智能安防系统的原理:解析智能安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智能安防系统的相关概念、技术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智能安防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智能安防系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与智能安防系统相关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智能安防系统的相关内容。
公园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公园安防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公园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安防设备及其在公园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公园安防系统中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公园安防系统布局。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计算工具,对公园安防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公园安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公园安防系统对于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对现代科技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和工程技术等内容。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公园安防系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公园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安防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公园中安防系统的应用案例2. 公园安防系统的组成与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紧急求助系统3. 安防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信息传输- 设备的工作原理介绍- 信息传输的方式与处理流程4. 公园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设计原则与布局要点- 安防设备的选型与安装5.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6. 安防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设备操作流程- 常见故障排除与日常维护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公园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第二课时:公园安防系统的组成与设备第三课时:安防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信息传输第四课时:公园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第五课时: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第六课时:安防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教材章节关联:《信息技术》第五章:信息安全《公共安全教育》第三章:公共场所安全《工程技术》第四章: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公共设施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写字楼安防课程设计

写字楼安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写字楼安防的基本概念,掌握安防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学生能够描述写字楼安防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安全防范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并分析写字楼安防案例,掌握安全防范的基本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写字楼安防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与评估;2. 学生能够运用安防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写字楼安防方案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2.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安全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安全知识课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写字楼安防概述- 安防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安防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安防系统在写字楼中的应用案例2. 写字楼安防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安防政策与标准- 法律法规在写字楼安防中的应用3. 写字楼安防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系统设备选型与布局- 系统集成与调试4. 写字楼安防策略与措施- 物理防范措施- 技术防范措施- 管理防范措施5. 写字楼安防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讨论- 防范措施总结6. 写字楼安防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流程与方法- 安防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写字楼安防概述、法律法规第二周:写字楼安防系统设计第三周:写字楼安防策略与措施第四周:写字楼安防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写字楼安防系统”章节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写字楼安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安防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安防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报警设备及其应用。
3. 学生了解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安防系统方案。
2.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对安防系统进行模拟与调试。
3. 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安防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安全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安防知识,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创新精神,尊重他人意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安防系统的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安防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安防系统概述:包括安防系统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安防系统的基本组成:介绍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常用安防设备与技术:讲解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设备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安防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分析安防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方案的制作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5. 安防系统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总结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安防系统模拟与调试: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安防系统的模拟与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7. 安防系统维护与管理:介绍安防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涵盖安防系统的基本概念、设备与技术、设计原则、案例分析、模拟与调试以及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安防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家居安防课程设计

智能家居安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安防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系统配置和调试方法,并能够对常见的家居安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智能家居安防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掌握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配置、调试和维护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智能家居安防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安防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配置方法、调试方法和维护技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家居安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组成和分类;3.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4.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配置方法和步骤;5.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调试技巧和故障排查;6.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智能家居安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效果;3. 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掌握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配置、调试和维护方法;4.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与应用》;2. 参考书:智能家居安防相关论文和书籍;3. 多媒体资料:教学PPT、实验指导视频、案例分析资料;4. 实验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实验平台、调试工具和设备。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智能安防课程制作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智能安防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智能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具备独立设计和实施智能安防系统的能力。
课程内容:1. 智能安防系统概述2. 感知层技术3. 信息汇聚层技术4. 传输层技术5. 运营层技术6. 应用层技术7. 支撑技术及无标签识别技术8. 软件及中间件技术9. 信息安全技术10. 典型单位智能安防系统实现方案11. 智能城市智能安防大系统实现方案二、课程安排1. 总课时:48课时2. 学时分配:- 智能安防系统概述:4课时- 感知层技术:6课时- 信息汇聚层技术:6课时- 传输层技术:6课时- 运营层技术:6课时- 应用层技术:6课时- 支撑技术及无标签识别技术:4课时- 软件及中间件技术:4课时- 信息安全技术:4课时- 典型单位智能安防系统实现方案:4课时- 智能城市智能安防大系统实现方案:4课时- 实践环节:8课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智能安防系统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单位及智能城市智能安防系统实现方案,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四、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3. 评价方式:采用百分制,85分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安防&物联网:物联网智能安防系统实现方案》2. 教学课件:根据课程内容制作的PPT课件3. 案例分析资料:收集典型单位及智能城市智能安防系统实现方案的相关资料4. 实践教学设备:智能安防系统实验平台、网络设备等六、课程实施与调整1. 教师应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家庭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 1.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2.二、设计报告正文........................................................... 3.1.总体设计............................................................. 3.1.1开发与运行环境 (3)1.2硬件功能描述 .................................................. 3.2.硬件结构.............................................................3.2.1硬件模块描述 .................................................. 4.3.软件设计............................................................. 6.3.1主流程逻辑设计 ................................................ 6.3.2温度和烟雾设定逻辑设计 (7)3.3 AD0832 逻辑设计 (8)4.设计结果 (13)4.1原理图及PCB绘制.............................................. 1.34.2编程及调试 (14)4.3实物作品 (14)四、参考文献.............................................................. 1.7附录...................................................................... 1.8 附录1报警器程序.. (18)本设计主要为通过温度或红外传感器检测指定位置温度、通过烟雾传感器检测家庭烟雾浓度,通过触发电子开关、红外传感器等元件检测是否有人从窗户等地方进入,然后进行报警管理。
消防与安防系统课程设计

消防与安防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消防与安防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消防与安防系统的关键设备及其功能。
3. 学生了解我国消防与安防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识别消防与安防系统中的潜在风险。
2. 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与安防设备操作方法,具备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消防与安防系统方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消防与安防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消防与安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消防与安防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还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消防与安防系统基本概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
2. 消防与安防系统关键设备:探测器、报警器、消防喷头、灭火器、监控摄像头等,及其功能和工作原理。
3. 消防与安防法律法规及标准:介绍《消防法》、《安防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4. 消防与安防系统风险评估:分析火灾、盗窃等潜在风险,提出预防措施。
5. 消防与安防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操作消防与安防设备,了解设备维护保养知识。
6. 消防与安防应急处理: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如何进行初步应急处理。
7. 消防与安防系统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消防与安防系统方案,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消防与安防系统基本概念及关键设备介绍第二课时:消防与安防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课时:消防与安防系统风险评估第四课时:消防与安防设备操作与维护第五课时:消防与安防应急处理第六课时:消防与安防系统方案设计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安防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II)1 工程概况 (3)2 安全防范系统 (3)2.1安全防范系统 (3)2.2安防系统设置基本原则 (3)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5)3.1系统构成 (5)3.2电视监控设计的注意事项 (6)3.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6)3.3.1摄像机点位的布置 (7)3.3.2控制部分设计 (7)4 入侵报警系统 (8)4.1系统功能及组成 (8)4.1.1系统功能 (8)4.1.2系统组成 (8)4.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要求 (8)4.3主要设备及选择 (9)5 出入口门禁系统 (10)5.1门禁系统概述 (10)5.2系统功能描述 (11)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家的概念已从最初满足简单的居住到注重对住宅的人性化需求,如安全、舒适、快捷、方便的智能小区,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目标。
而智能小区安全性的实现除了人为的因素外,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安防系统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的技术防范系统,是一个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涉及到很多方面。
安全防范系统是物理防范、技术防范和人员管理防范缺一不可的有机组合体,是一个系统工程。
物理防范指建筑物的墙体、门窗等设施,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其特点和需求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技术防范指用防盗探测器、摄像机、门禁等电子设备对建筑物内外进行防范的一种手段。
目前,房地产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纷纷在安防上进行投入,但往往由于片面强调某些因素,而忽略了业主的真正应用和实际可操作性,致使系统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只是在广告中多了某些功能。
安防监控课程设计

安防监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安防监控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安防监控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安防监控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3.学会分析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要求;4.能够运用安防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安防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安防监控设备的选择和配置;4.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5.安防监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安防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实施过程;3.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安防监控设备的配置和调试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防监控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安防监控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实用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安防监控知识和技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进步;2.作业:布置相关的安防监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安防监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筑安防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安防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安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建筑安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安防设备,掌握安全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安防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安装、调试和维护安防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安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安防技术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筑安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
2.常见安防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如红外探测器、摄像头、读卡器等。
3.安全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方法,如系统集成、布线方案、性能评估等。
4.建筑安防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5.实践操作,如安防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建筑安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安防设备。
2.讨论法:针对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安防领域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安防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安防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安防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如安防设备、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住宅安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住宅安全防范水平,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安防人才,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设计目标1. 使学生掌握住宅安防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安防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住宅安防基础知识(1)住宅安防概述(2)住宅安防系统组成(3)住宅安防发展趋势2. 住宅安防技术(1)视频监控系统(2)入侵报警系统(3)门禁控制系统(4)访客管理系统(5)消防报警系统(6)智能家居系统3. 住宅安防工程实践(1)住宅安防系统设计(2)住宅安防系统施工(3)住宅安防系统维护与管理4. 住宅安防案例分析(1)住宅安防事故案例分析(2)住宅安防技术应用案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住宅安防基本理论和技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施工模拟和系统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40%)。
2.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施工模拟和系统调试等(30%)。
3. 案例分析报告:针对实际案例,撰写分析报告(20%)。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住宅安防知识的掌握程度(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住宅安防教材。
2. 实践基地:建立住宅安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3. 案例库:收集整理住宅安防典型案例,供学生参考。
4.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
七、课程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系统讲解住宅安防基础知识(1周)。
2. 第二阶段:学习住宅安防技术(2周)。
3. 第三阶段:进行住宅安防工程实践(2周)。
4. 第四阶段:进行住宅安防案例分析(1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当代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种以电流、无线电为载体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对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的要求更高。
在智能化的系统中,视频传输和安防的优化占有重要的环节。
人们对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更加苛刻。
随之而来的智能化更加先进,更多的安全防范设施被开发出来。
安全防范系统日益成熟,本次课程设计就以智能安全为出发点,基于视频传输技术上为某一商业楼进行系统设计和平面布置。
安防是建筑中各种监控设备作用的集合,其中的控制和优化就是这次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安全防范摄像机监控视频传输防盗报警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1.前言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3安防系统概述 (2)2设计工程概览 (4)2.1工程概况 (4)2.2设计的范畴 (4)3.设计系统介绍 (5)3.1监控子系统 (5)3.2防盗报警子系统 (6)3.3出入口控制系统 (6)4设备的选型 (8)4.1系统硬件选型原则 (8)4.2防盗子系统硬件选型 (9)4.3报警探测器的选择 (10)5设备清单及算量 (14)6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1.前言1.1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06《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38-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DBJ 08~16-9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 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 6510-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 50045-9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T 15408-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安防系统是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更多的人不再是要求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更为关键的是这个环境是不是安全。
再好的生活我们没有那个命去享受也是不行的。
这次课程设计就是让我们懂得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真正的成为一名有实战经验的智能人才,我们不仅懂得如何施工和管理,我们还能优化设计。
1.3安防系统概述智能化的建筑推动了各种智能化的设备的发展,各种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地提高。
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安全性、灵活性及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
采用多媒体监控技术,实现智能建筑的入侵报警和闭路电视监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动安全防范系统(SAS)包括的子系统主要有:防盗报警子系统、电视监控子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停车场综合管理子系统、巡更报警子系统、周界管理及住户内部安全管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由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它必须对建筑的主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全天候的监视,如对大厦内部的财产、人身、文件资料、设备等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在该系统中融入新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功能框图如图:图1-1安防系统各部分功能框图2设计工程概览2.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以一栋商业建筑(安阳·义务国际商贸城)为例,建筑面积11万㎡。
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层高5.1m,建筑总高度25.2m。
监控中心设计在地下一层。
本工程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一至三层考虑品牌商场经营,地上四层考虑餐饮娱乐的范畴,地上五层为健身场所。
2.2设计的范畴考虑到本次设计是一座商贸城,客流量比较大,人员的成分比较复杂。
安防要求是一级。
设计的终极要求是无死角,无盲点。
安全防范系统方案的设计包括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组态软件绘制系统工作流程原理图等。
本设计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子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子系统和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等主要的子系统进行发案选取及基本的硬件选型设计。
3.设计系统介绍3.1监控子系统闭路监控系统是现代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如镜头、云台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实际情况,并可以把所拍摄的图像用录像、多媒体技术等记录下来。
它获得的信息量大,一目了然,判断事件正确,是报警复核、动态监控、过程控制和信息记录的有效方法。
智能小区要求闭路电视系统具有一定的联动控制功能,因此在控制台上要设有入侵防越及其他紧急情况的联动接口。
在接到连动控制报警信号时,启动录像机自动对有警情的被监视区域进行录像。
同时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警报来源能够控制云台进行跟踪监视并可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根据其使用环境、使用部门和系统的功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组成方式,无论系统规模有多大、功能有多少,一般电视监控系统均由摄像、传输分配、控制、图像处理与显示等四个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图3-1闭路监视系统的组成3.2防盗报警子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由探测器(含紧急报警装置,如紧急按钮)、信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探测器图3-2防盗报警系统组成图3.3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
出入口控制系统有多种构建模式。
按其硬件构成模式划分,可分为一体型和分体型;按其管理/控制方式划分,可分为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和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
一体型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内部连接、组合或集成在一起,实现出入口控制的所有功能。
分体型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有分开的部分,也有通过不同方式组合的部分。
分开部分与组合部分之间通过电子、机电等手段连成为一个系统,实现出入口控制的所有功能。
独立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等功能均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
联网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功能不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
其中,显示/编程功能由另外的设备完成。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数据通道及网络设备实现。
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与联网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区别仅在于数据传输的方式不同。
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等功能不是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
其中,显示/编程工作同另外的设备完成。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对可移动的、可读写的数据载体的输入/导出操作完成。
系统结构原理图图3-3出入口系统结构原理图4设备的选型4.1系统硬件选型原则摄像机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选型时应根据现场环境和用户需求,慎重选择。
1)根据安装方式选择。
如固定安装,摄像机多选用普通枪式摄像机或半球摄像机;如采用云台安装方式,现多选用一体化摄像机,特点是:内置电动变焦镜头,小巧美观,安装方便,性价比优,也可采用普通枪式摄像机另配电动变焦镜头方式,但价格相对较高,安装也不及一体化摄像机简便。
2)根据安装地点选择。
由于普通枪式摄像机,既可壁装又可吊顶安装,因此室内室外不受限制,比较灵活;而半球摄像机,只能吸顶安装,所以多用于室内且安装高度有一定限制。
但和枪式摄像机相比,不需另配镜头、防护罩、支架,安装方便,美观隐蔽,且价格经济。
3)根据环境光线选择。
如果光线条件不理想,应尽量选用照度较低的摄像机,如彩色超底照度摄像机、彩色黑白自动转换两用型摄像机、低照度黑白摄像机等,以达到较好的采集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光线照度不高,而用户对监视图像清晰度要求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
如果没有任何光线,就必须添加红外灯提供照明或选用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机,其特点是:摄像机本身具有彩色黑白转换模式,超低照度,且外形美观,隐蔽性好,性价比优。
4)根据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进行选择。
如果对图像画质的分辨率要求较高,应选用电视线指标较高的摄像机。
一般来说,对于彩色摄像机,420线为中解析摄像机,470线以上都为高解析摄像机。
清晰度越高,价格相对越高。
5)还应注意产品说明上的一些性能指标。
如信噪比、自动光圈镜头的驱动方式等。
一般的电视监控系统中信噪比指标要选大于48dB的,这样不仅满足行业标准规定的不小于38dB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当环境照度不足时,信噪比越高的摄像机图像就越清晰。
镜头的驱动方式一般选用双驱动的,以便随意选用DC驱动或视频驱动的自动光圈镜头。
本次设计中结合以上的硬件设备选型的原则、系统硬件设计原则以及住宅大厦的安全防范要求对硬件做如下的选型:(1)固定式摄像机(2)一体化固定式摄像机(3)一体化快球式摄像机4.2防盗子系统硬件选型通过在重要的场所通道设置各类探测器,构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
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即会触发报警信息。
一方面,系统会自动把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通过报警键盘和电子地图的显示确定报警定位;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的形式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可通过键盘进行编程,可设置布、撤防密码,可显示报警方位,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防区可以设置成群旁路、单旁路以及进入或退出延时等功能。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在报警线路被切断、报警探头被破坏等情况下均能报警发生警情时,系统能自动启动现场摄像机,将报警地点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并在多媒体电管理计算机上自动弹出报警电子地图,同时启动硬盘录像主机进行记录。
4.3报警探测器的选择安防探头全部采用红外双鉴探测器,这些红外双鉴探测器主要设置在各楼层主要出入口等位置,各楼层设置巡更点,在商场一层安装红外对射,与监控结合有效实现安全防范的作用。
选型原则:各类报警探测器应能具有如下功能:入侵探测器应具有防拆保护、防破坏保护。
当入侵探测器受到破坏,拆开外壳或信号传输线路短路以及并接其它负载时,探测器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入侵探测器应有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探测器对与射束轴线成150或更大一点的任何外界光源的辆射干扰信号,应不产生误报和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