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参与的反应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免疫学第五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

免疫学第五章  补体系统PPT课件
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识别阶段
即C1q识别免疫复合物(IC)而活化形成C1酯酶 的
阶段。 (1)C1结构: (2)C1活化的条件:
a、C1q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补体结合位点结 合
b、Ca2+存在 c、C1q对Ig的亲和力不 同:IgM>IgG3>IgG1>IgG2
IgG分子结合抗原前后构象的变化
MASP2 MASP1
C4b2a3b
经典激活途径 MBL激活途径
替代激活途径
C4 , C2 的活化
( 级 联
活 化
放过
C3的活化
大 )

C5的活化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

溶末
细端
溶细胞效应
胞 效 应
通 路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主要激活物 IC
病原体甘露糖 细菌脂多糖等
一、经典激活途径 (一) 激活物与激活条件:
主要激活物质:特异性抗体(IgM或IgG3、IgG1、 IgG2)与相应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
激活条件: 1.C1q分子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补体结合位点结合。 2.Ca2+、Mg2+等
(二)固有成分与激活顺序:
主要参与成分:C1-C9、Ca2+、Mg2+等 激活过程:
比利时.Bordet
补体的发现
感染霍乱弧 菌的豚鼠的 血清
霍乱弧菌菌液 (凝集)
正常豚鼠血清
感染霍乱弧 菌的豚鼠的 血清
56℃30分钟
(凝集)
(溶菌) (溶菌)
(溶菌)
概念:补体是正常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03
补体与疾病
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补体与细菌性感染
补体系统在抵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 体,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补体与病毒性感染
补体系统在抗病毒免疫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可以调理吞噬细胞对病 毒的吞噬作用,并产生抗病毒炎症反应。
补体活化与感染控制
补体活化后产生的活性产物具有杀菌、溶菌和调理吞噬等作用,有 助于控制感染。
强补体的抗肿瘤作用,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04
补体与药物研发
补体抑制剂的研发与应用
补体抑制剂的研发
补体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补体激活的 药物,其研发主要通过抑制补体级联反 应中的关键酶或调节蛋白来实现。目前 ,已有多种补体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 段或已上市。
VS
补体抑制剂的应用
补体抑制剂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 的应用价值,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炎 症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通过抑制补体 的过度激活,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 伤,提高治疗效果。
02
补体与免疫应答
补体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01
补体在固有免疫中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能够识别和清除被感 染或损伤的细胞,以及外来病原体。
02
补体能够通过激活炎症反应和招募免疫细胞,促进对感染部位
的清除。
补体还能够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进一步清除病
03
原体。
补体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补体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到调节作用,能够影响T细 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补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 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 活有关,补体系统的异常参与了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发病过程。

补体系统精品PPT课件

补体系统精品PPT课件
MASP1可直接裂解C3;MASP2 可水解C4及C2 ❖ 活化不需C1,而由MASP、C4、C2、C3介导
MBL途径的激活

四、补体激活的共同终末过程 -------
膜攻击阶段
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C5b678结合12-15个C9 分子而成的多聚体,插入 靶细胞脂质双层膜,内径 11nm 小孔,胞内渗透压 下降,靶细胞死亡。
集素(MBL)、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共同组分:C3、C5~C9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调节蛋白
可溶性或膜型分子,调节补体活化 如:H因子、I因子等。
3、补体受体
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与补体活性片段结合 如:CR1-CR5,C3aR、C4aR、C5aR
二、补体的命名
➢ 固有成分按发现先后命名(C1-C9)或用大写英文字母 命名(B、D、P因子等) ➢ 调节蛋白多按功能命名 ➢ 裂解片断加英文小写字母作为后缀 ➢ 具酶活性的成分加上划线 ➢ 灭活片断在前加字母i
C3bBb3b
非特异性免疫 感染早期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机制: ①控制活化的启动 ②活性片段的自发衰变 ③补体调节蛋白的作用
(一)经典途径的调节
❖ C1抑制物(C1 inhibitor,C1INH):抑制C1r/C1s活性 ❖ 补体受体1(CR1):与C4b结合,抑制C3转化酶形成 ❖ C4结合蛋白(C4bp):与C4b结合,加速C3转化酶衰变 ❖ 衰变加速因子(DAF):使瞬间形成的C3转化酶立即自发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5
可编辑
25
小结: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及比较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3补体ppt课件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3补体ppt课件
裂解C3是补体活化级联反应中的枢纽性步骤。 C4b2b将C3分子裂解,生成C3a和C3b。
新生的C3b可与C4b2b中C4b结合,形成 C4b2b3b复合物(即C5转化酶),继而进入补体 激活的膜攻击阶段。
2.活化阶段
C3转化酶和C5 转化酶的形成
经典激活途径之识别、活化阶段
③膜攻击阶段(MAC形成)
而从C3开始激活。
补体3条活化途径示意图
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的活化 ➢ 激活物:抗原-抗体(IgG ,IgM)复合物
➢ 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成分:C1-C9 ➢ 激活过程 ▲ 识别阶段 形成C1酯酶 ▲ 活化阶段 形成C3和C5转化酶 ▲攻膜阶段 形成攻膜复合体 (C5b6789)
经典激活途径
①识别阶段
➢激活条件: C1仅与IgM的CH3区或IgG1-3的CH2区 结合才能活化。 每一个C1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的 Fc段结合才能被激活。
IgG 分 子 结 合 抗 原 前 后 的 构 象 变 化
结合抗原之前
T Y 结合抗原之后
Fc段
CH1
C1q 结合
CH2
位点被屏 障
暴露的 C1q结 合位点
2、促进IC解离C3b嵌入IC中可使是解离。(易于 排除)
3、促进IC清除,可溶性复合物与C3b结合,并 通过C3b粘附于相应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和 淋巴细胞等血细胞表面形成较大分子聚合物, 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四、参与炎症反应
1.趋化因子的作用 C3a 、C5a 、C5b67吞噬细胞向感染部位
IgM CH3区,IgG CH2区
识 别 阶 段
C1q分子的球形结构是与Ig上的补体结合位点相结合的部位,它的 启动可使C1q分子构象改变,导致C1r裂解而活化,后者可激活C1s,成 为具有酯酶活性的C1s,在 Mg++存在下可启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补体系统ppt文档

补体系统ppt文档

2、参与成分: C1、 C4、C2、C3 3、激活过程
识别(启动)阶段 活化阶段
膜攻击阶段
(1) 识别阶段(启动阶段)
C4 C4a+C4b
C1qr2s2
C1s (C1酯酶)
C1q(C1r)2(C1s)2
C2 C2a+C2b
(2) 活化阶段
① 形成C3转化酶——C4b2a ② 形成C5转化酶——C4b2a3b
P因子----正调节
(3) 针对攻膜复合物的调节
(4) MIRL(CD59)、C8bp、S蛋白、群集素
四、补体的功能
包括MAC导致的靶细胞溶解和补体的裂解片段 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溶菌、溶解细胞和病毒作用(MAC) 2、补体活性片段的功能 (1) 调理作用 (C3b、C4b和iC3b) :促吞噬作用
(感染后期 非特异性免疫 或抗再感染) (早期抗感染)
交叉促进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早期抗感染)
三、补体系统的调节
控制补体活化的启动 补体活性片段的自发性衰变 补体调节蛋白的作用
(1)调控经典途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
C1 INH、 C4bp 、I因子、CR1、DAF、MCP
(2)调控旁路途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 I因子、H因子、 CR1、 DAF 、 MCP;
项目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抗原抗体 复合物
参与成分 C1-C9
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 病原微生物表面的
葡聚糖
N氨基半乳糖或甘
露糖、MBL
C3、C5-C9、B、D C2-C9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4补体系统PPT课件

4补体系统PPT课件

C3 蛋白酶 C3a + C3b
C3b+B因子 C3bB D因子 C3bBb+Ba
C3bBb+P
C3bBbP
-
20
2 C5转化酶形成
C3 C3bBb C3a+ C3b
C3bBb+ C3b
C3bBb3b/C3bnBb
3 膜攻击阶段
-
21
-
22
-
23
四.MAC形成 C3bBb3b/C3bnBb C5 C5转化酶 C5a +C5b
C4:3条多肽链借助二硫键连接而成,易在 76-77(精-丙AA)之间断裂。
-
7
C5: 2条多肽链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的 异二聚体。易在74-75(精-亮 AA)间断裂。
C6:单链多肽。
C7:单链多肽。
C8:3条肽链ª 、 ß、 r,ª 二硫键 r共价键 ß。
C9:膜攻击复合体,C8促进因子。
-
8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1.固有成分: 发现顺序C1 C2 、、、 其他成分: 大写英文 B P
2.裂解片断: 附加小写英文C3a C3b 、、、 3.活性成分: C1、C3bBb
灭活成分:iC3b
-
6
C1: c1q c1r c1s ,多聚体
C2: 单链多肽,易在223-224(精-赖AA) 之间断裂。
C3:2条多肽链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的异二 聚体。易在77-78(精-丝AA)间断裂。
结合C8, 抑制MAC形成
-
31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因子
H和 I因 子 降 解 C3b
-
32
C8bp(同源限制因子,HRF) 结合C8,抑制MAC形成
-
33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免疫学——补体ppt课件

CD59又称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MIRL)
分布于多种细胞,可阻碍C7、C8与C5b6结合, 从而抑制MAC形成。HRF和CD59效应均有严 格的种属限制,是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自身补体 所介导溶细胞反应的重要因子
62
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59
2.膜辅助因子蛋白 膜辅助因子蛋白 (membranc cofactor protein,MCP)
可与结合于细胞表面的C3b/C4b结合,协助I将C3b/C4b 降解,抑制后续补体成分的活化。
机体大多数细胞表达高水平的MCP/DAF,防体活化造成 自身正常细胞的损害。而微生物一般缺乏这些分子 ,入侵机体后可遭受补体系统的攻击。
47
三、MBL途径-----(mannose-binding lectin pathway):
激活过程:MBL+甘露糖残基(细菌等)
MASP
C4、C2
C4b2b(C3转化酶)
48
49
50
第三节、补体活化的调节:
• 1. 自身衰变的调节。
如:C1、C4b、C3b、C5b。
• 2. 补体抑制因子的调节。
16
C1酯酶的活化
C1酯酶活化
IgG Ag
细胞膜 17
(二)活化阶段
C3分子及其裂解产物
C3a
C3d
C3c
C3转化酶 I 因子作 作用部位 用部位
S
S
S
S
与细胞膜表面 C3b结合部位
18
(二)活化阶段
第2步:C3转化酶(C4b2b)的生成。
• C4 C1 C4a +C4b • C2 C1 C2a +C2b • C4b+C2b C4b2b (即C3转化酶)

补体ppt课件

补体ppt课件
补体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因此有望应用于细 胞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干细胞移植等。
补体与疫苗研发
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因此可以探索将补体作为疫苗 佐剂或靶点,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补体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补体的分子机制
尽管对补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仍 需进一步揭示。
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03
补体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补体能够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
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补体还能够调节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型和
数量。
04
补体与疾病关系
补体缺陷与疾病
补体缺陷类型
包括遗传性补体缺陷和获得性补 体缺陷,遗传性补体缺陷多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补体缺 陷则由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因素 引起。
探索补体的新功能和应用
随着对补体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的补体功能和应用领 域,如神经免疫、代谢免疫等。
解决补体研究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补体研究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如何精确测量补体活性、如 何有效调控补体系统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活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补体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正负反馈机制,使补体系统恢复平
衡,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补体的药物研发
03
针对补体系统中的特定分子或通路进行药物设计和研发,为补
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05
补体的实验室检测与应用
补体成分的检测方法
免疫化学法
01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等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等分子可以结合到微生 物表面,作为吞噬细胞的识别信号,促进 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和清除。

2024年度-补体C3及C3a受体ppt课件

2024年度-补体C3及C3a受体ppt课件
9
C3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免疫应答
调节炎症反应
参与组织修复
其他功能
C3及其激活产物能够识别并结 合病原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
C3a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能够 趋化炎症细胞、促进血管扩张 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加重炎症 反应。同时,C3b能够结合并 中和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
C3及其激活产物在组织损伤修 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促进血 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20
C3a受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检测方法
C3a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这些 方法可以检测C3a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
评价
C3a受体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受体,其检测对于了解炎症反应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C3a受体的检测,可以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重要依据。
21
补体C3及C3a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要点一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可用于感染 性疾病的诊断,如细菌感染、病毒感 染等。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补体C3和 C3a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辅助判断 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要点二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评 估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也可用于自 身免疫性疾病的评估,如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 往往伴随着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炎 症反应,通过检测补体C3和C3a受体 的水平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度和治疗 效果。
补体C3及C3a受体的检测方法与临床 应用
19
补体C3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检测方法
补体C3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比浊法 、单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等。这些方 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 等优点。

《补体参与的反应》PPT课件

《补体参与的反应》PPT课件
• 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核变大、 核质染色疏松,有核仁1-2个,胞浆丰富,常出现 胞浆空泡;
• 其他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培养72小时后,绝大部 分衰变或死亡呈碎片。
实验结果
未转化淋巴细胞 转化的淋巴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瑞氏染色 10×100
淋巴细胞转化率
转换的淋巴细胞 转换的淋巴细胞+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原理
1. E花环形成试验
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具有天然的能与绵羊红细 胞(SRBC)表面糖肽相结合的受体(E受体)CD2, 可结合SRBC形成花环样细胞团。
因为T细胞的异质性,它们对绵羊红细胞的亲 和力不同,所以T细胞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E花环, 如EtRFC (总花环) 、 EaRFC (活性花环)、 EsRFC (稳定性花环)等。
绘制镜下观察结果并进行简单分析。 3. 绘制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方法)、T亚
群检测的镜下观察结果。
通知
下次实验课随堂考核
方式:笔试(闭卷)和操作 范围:与所学(操作、示教)实验有关的原理、
结果及分析。
结束
×100%Leabharlann 正常参考值:80%3H-TDR掺入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T细胞受到PHA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发生有丝 分裂,细胞进入S期,此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氚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可以被细 胞摄入而掺入DNA中,通过β-液体闪烁计数器测 定3H-TDR的掺入量,判断细胞的增殖程度。
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的溶血反应----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㈢ 补体结合试验
T细胞及其功能检测
E花环形成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方法
3H—TDR掺入法 MTT比色法 T细胞亚群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组化法------SABC-AP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Part Ⅰ 补体参与的反应 Part Ⅱ 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检测
免疫学教研室 王丽娜 Email:myx@
1
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的溶血反应----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㈢ 补体结合试验
T细胞及其功能检测
E花环形成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方法
3H—TDR掺入法 MTT比色法 T细胞亚群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组化法------SABC-AP法
5. 取25ul液体滴片,加一滴灿烂甲酚兰染液,加 盖玻片。
6. 显微镜下观察。
15
实验结果
E花环形成实验(灿烂甲酚兰染色,×400)
16
实验结果
高倍镜下观察,计数100个淋巴细胞,计算花环形成 率。淋巴细胞上结合≥3个SRBC者为E花环阳性。
E花环形形 成成 率形 花 (%成 环 )未 花 细 形 环 胞 成 细 数 花 胞 1环 0数 0细
22
MTT比色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为一种黄色可溶性物质,细胞活化增殖时通过线粒 体能量代谢,将MTT代谢成蓝紫色的甲臢,沉积于细胞 内或细胞周围,形成甲臢的量与细胞活化增殖的程度呈 正比。甲臢经盐酸异丙醇溶解后呈紫蓝色,置于酶标仪 下根据显色程度即可知道甲臢量并反映细胞活化程度。
正常参考值:EtRFC:64.4±6.7%; EaRFC:23.6±3.5%; EsRFC:3.3±2.6%
17
2.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原理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受到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 (如PHA、ConA)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可出现代 谢旺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 并能进行分裂的淋巴母细胞,称淋巴细胞转化现 象。
7
反应体系与结果判断
反应系统 补体
指示系统
结果
Ab Ag C NS
溶血素 SRBC
溶血 结果
1
2
3
4
++ --
+- +-
++ ++
++ ++
摇匀-,37°C水浴,30mins
++ ++
++ ++
摇匀,37°C水浴,30mins
否是 是 是
+- - -
5 - - - +
- +

羊红细 胞对照
8
Part Ⅱ 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检测
2. 弃去上清,留经过洗涤的淋巴细胞悬液0.1ml与绵 羊红细胞0.1ml 、1640营养液0.1ml混合→→→轻 弹混匀后放于37℃温箱15mins。
14
3. 取出试管,500rpm离心5mins。(注意此步非 常关键,转速一定要慢)室温静置3-5分钟。
4. 取出试管,吸去半量上清液,轻轻旋转混匀, 沿管壁滴加1滴戊二醛,轻轻混匀静置5mins。
• 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核变大、 核质染色疏松,有核仁1-2个,胞浆丰富,常出现 胞浆空泡;
• 其他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培养72小时后,绝大部 分衰பைடு நூலகம்或死亡呈碎片。
19
实验结果
未转化淋巴细胞 转化的淋巴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瑞氏染色 10×100
20
淋巴细胞转化率
转换的淋巴细胞 转换的淋巴细胞+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 水平,故可作为测定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
常用方法
形态学方法 3H-TDR掺入法 MTT比色法
18
• 镜下结果
(1)形态学方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胞核的大小、与胞浆的比例、胞浆染色性、核的构造与核 仁的有无
• 成熟小淋巴细胞:核染色深、没有核仁,胞浆少、 染色为轻度嗜碱性;
• 检测T细胞数量,间接判断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 。
10
实验器材
1. 肝素抗凝血、绵羊红细胞(SRBC) 2. 淋巴细胞分层液、Hank’s液、1640培养液、
0.5%戊二醛固定液、灿烂甲酚兰染液 3. 试管、滴管、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玻片、
显微镜等
11
实验步骤
1.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稀释 好的人外周血,用滴管贴管壁(倾斜30°)轻轻 叠 加 于 2ml 分 离 液 上 ( 界 面 要 清 晰 ) 配 平 后 2000rpm离心 10mins。
2
Part Ⅰ 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MBL
IC+C1q
途 径 MBL+病原体配基
细菌+C3
膜攻击复合物 细胞溶解
3
思考题
材料:绵羊红细胞、补体、免疫血清(自 制)
问题:请设计实验检验你所制备的免疫血 清的特异性?
4
1、补体的溶血反应 ----补体参与的反应
原理
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抗原与其相应抗体 (溶血素)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产生膜攻击作用,最后导致红细胞溶解,发生 溶血反应。
5
实验步骤及结果判断
孔号 1 2 3 4
SRBC 3滴 3滴 3滴 3滴
溶血素 3滴 3滴 - -
补体 3滴 - 3滴 -
NS 结果 3滴 + 6滴 - 6滴 - 9滴 -
6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参与的反应
原理
反应系统 补体 指示系统 溶血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
溶血
阴性
溶血 不溶血
阴性 阳性
9
原理
1. E花环形成试验
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具有天然的能与绵羊红细 胞(SRBC)表面糖肽相结合的受体(E受体)CD2, 可结合SRBC形成花环样细胞团。
因为T细胞的异质性,它们对绵羊红细胞的亲 和力不同,所以T细胞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E花环, 如EtRFC (总花环) 、 EaRFC (活性花环)、 EsRFC (稳定性花环)等。
×100%
正常参考值:80%
21
3H-TDR掺入法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T细胞受到PHA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发生有丝 分裂,细胞进入S期,此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氚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可以被细 胞摄入而掺入DNA中,通过β-液体闪烁计数器测 定3H-TDR的掺入量,判断细胞的增殖程度。
离心后分为5层,由上8而下分别为:稀释的血浆、单 个核细胞、分离液、粒细胞、红细胞。
动作轻柔;分清滴管及枪头!
稀释的血液
离心前
分层液
离心后
稀释的血浆 单个核细胞 分层液 粒细胞 红细胞
13
⑵ 洗涤细胞:另取一支滴管,仔细吸出位于血浆和 分离液之间的乳白色的单个核细胞,放入盛有 5mlHank’s液的试管→→→2000rpm离心5mins。 弃上清(倾倒时液体不要回流),将沉淀的淋巴 细胞轻弹混匀后加入Hank’s液5ml,重复离心一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