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内容。
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国家建筑设计和施工标准制定的,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设计规范的内容可以分为材料规范、构件规格、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
二、材料规范1.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C15、C20、C25等,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同时,在设计计算中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2. 钢筋材料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强化作用的重要材料。
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钢筋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设计时还需考虑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参数。
三、构件规格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构件规格包括板、梁、柱、墙等各种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要求。
1. 板混凝土板的设计应根据受力要求确定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确保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在板的设计中还需考虑荷载大小、板的厚度、加固方式等因素。
2. 梁混凝土梁是承受跨度荷载的主要构件。
梁的设计应考虑弯矩、剪力等受力情况,以确定梁的尺寸和钢筋配筋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梁的支座类型、梁端的加固措施等。
3. 柱混凝土柱是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
柱的设计应根据荷载大小、柱的高度和截面形状等因素确定柱的尺寸和钢筋配筋方式。
柱的设计还需考虑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等。
4. 墙混凝土墙是分隔空间、承受侧向荷载的结构构件。
墙的设计应根据荷载大小、墙的高度和墙厚等因素确定墙的尺寸和配筋方式。
在设计中还需考虑墙的受力情况、开洞要求等。
四、设计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是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设计计算方法一般包括强度设计和稳定性设计两个方面。
1. 强度设计强度设计是指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确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荷载要求。
砼结构设计规范
砼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简便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需要遵循一些设计规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这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基本设计规范,包括混凝土建筑物的基本要求、荷载的计算与组合、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结构形式的选择等内容。
设计师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遵循该规范的要求。
2、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是中国建筑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抗震设计规范,其中也包括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在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混凝土结构应能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
3、JGJ 3-2010《建筑结构抗火设计规范》这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抗火设计规范,对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性进行了要求。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构的耐火性能以及消防设施的设计。
4、JGJ 52-2006《地基基础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这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中包括了混凝土结构的基础设计和施工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是整个结构的基础,必须要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5、ACI 318-14《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这是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权威规范,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着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该规范将涵盖建筑物的所有方面,包括荷载计算、材料要求、结构形式、施工质量控制等。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和要求。
比如,在海洋环境中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海水腐蚀的问题;在冷凝水环境中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结构的防冻措施等。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依据。
设计师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必须要遵循相关规范的要求,并考虑到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材料选用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主要选用水泥、砂子、石子、水和添加剂等材料进行配合。
首先,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施工前要进行化验检测。
其次,砂子和石子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粒度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此外,水的选用也要考虑其纯净度和含盐量,以免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添加剂的使用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二、构件尺寸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施工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关键的。
构件尺寸主要包括截面尺寸和构件长度。
首先,截面尺寸的设计要根据结构的荷载和受力要求进行计算和确定,以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合理受力。
其次,构件长度的设计要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构造要求进行确定,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设计中,还要注意构件的缝隙和连接方式,以减少裂缝和渗漏的发生。
三、受力分析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受力分析主要包括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
首先,静力分析是指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和约束条件,计算得出结构内力和位移等参数,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
其次,力学性能分析是指通过试验和计算等手段,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以确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指标。
在受力分析中,还要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抗震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抗震性能主要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强度等方面。
首先,抗震设计要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抗震性能要求,确定结构的抗震措施和设计参数,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其次,抗震强度是指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态,通过试验和计算等手段进行评价和验证。
在抗震设计中,还要考虑结构的抗震位移、耐震性能、整体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参考依据。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选用材料,合理设计构件尺寸,进行科学的受力分析,提高抗震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4
该规范分为13个章节,包括:一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抗震设计、基础设计、地下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筒体结构设计、壳体结构设计、矩形平板、单层平板和双层板设计、楼梯设计、桥梁设计
以及设备基础设计等。
首先,该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其中,对结
构的荷载计算、材料的选用以及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规定。
设计
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
在材料方面,规范对混凝土、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
要求。
对于混凝土,规范规定了强度等级、配合比、骨料的选用等;对于
钢筋,规范规定了钢筋的强度等级、直径和间距等;对于预应力钢筋,规
范规定了预应力钢筋的应力等级、锚固长度和预应力损失等。
关于具体结构的设计,规范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对于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结构的体系分类、设计地震动和设计参数
的选取等;对于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了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对于框架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了柱和梁的尺寸设计、节点设计和抗弯
承载力等。
此外,规范中还详细规定了桥梁设计和设备基础设计等特殊结构类型
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与标准。
这些规范与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和可靠性,减小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发生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
一、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建设结构应设计为满足强度要求的结构,包括承受正常荷载和临时荷载的能力。
2.刚度要求:建筑结构应设计为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和适应荷载变化。
3.建筑物运动控制:建筑物的运动(如变形、振动等)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材料要求1.混凝土参考标准:在混凝土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混凝土参考标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2.钢筋参考标准:在混凝土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钢筋参考标准,选择适当的钢筋种类、强度等级和布置方式。
3.预应力混凝土参考标准:如果设计需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当地的预应力混凝土参考标准,确定预应力筋的类型、强度等级和布置方式。
三、结构构件设计1.承载力设计:结构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力学基本公式,以确保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2.碰撞防护设计:在设计中,应考虑到结构构件可能发生碰撞或撞击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防水设计:在混凝土建筑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以确保结构的防水性能。
四、施工工艺要求1.建筑结构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注浆施工要求:在需要进行注浆的部分,应根据注浆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注浆施工工艺。
3.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应力构件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五、监测与检验要求1.结构监测:在建筑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结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2.材料检验:应对所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材料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选择,而钢筋的强度等级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荷载和要求。
2.结构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建筑物的功能和工作状态,合理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等。
结构的荷载计算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使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结构构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结构构造的布置、尺寸、配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柱、梁、墙体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板、板墙、楼梯和开洞等的布置要求等。
4.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包括确定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重要性、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下的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同时规范要求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和验算等。
5.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和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
同时要求进行试件试压和强度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构件之间的连接、构件与基础的连接等。
要求连接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符合相应的规范。
7.破坏性试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一定的破坏性试验,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钢筋的拉伸试验等。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和经济合理,制定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原则和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可维护等。
设计应遵循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各材料的性能和力学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
二、荷载设计荷载设计包括常见荷载的计算和分析,如死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设计中应根据荷载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时程,进行道路、桥梁、楼房等建筑的设计。
设计中也要考虑荷载的组合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三、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透性等。
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可获取性、工期要求、施工性能等因素。
四、构件设计构件设计包括柱、梁、板、墙等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受力性能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中应确保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荷载和变形。
同时,还要考虑混凝土构件与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五、连接与施工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连接处的材料应与构件材料相适应,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设计中还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以确保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测。
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包括结构构件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设计中应明确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七、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设计中应考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单位的人员组织、施工计划、材料采购、施工技术和工艺控制等。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和质量验收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基础。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规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正确的设计,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
一、总则1.1 规范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包括建筑结构、桥梁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
1.2 规范的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正确的设计,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
1.3 规范的性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一种指导性文件,不属于强制性标准,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当被严格遵守。
1.4 规范的更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当根据工程实践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二、材料2.1 水泥2.1.1 水泥的分类水泥按照其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矾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复合水泥等。
2.1.2 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
2.2 砂2.2.1 砂的分类砂按照其粒径可以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等。
2.2.2 砂的质量要求砂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
2.3 石料2.3.1 石料的分类石料按照其粒径可以分为粗石料、中石料和细石料等。
2.3.2 石料的质量要求石料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
2.4 混凝土添加剂2.4.1 混凝土添加剂的分类混凝土添加剂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减水剂、缓凝剂、增稠剂、防水剂、防冻剂和特种添加剂等。
2.4.2 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要求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
三、设计3.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当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的基本原则。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最新版本是2024年版,该版本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标准,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从规范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影响等方面对该版本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介绍。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因此,该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材料选用、构件设计、施工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首先,该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
规范要求设计人员根据预期使用寿命、承重能力、抗震要求等综合因素,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混凝土结构满足使用功能、安全可靠。
其次,该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的选用进行了规定。
规范明确规定了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再次,该规范对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进行了具体规定。
规范对梁、柱、板、地基等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尺寸计算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该规范还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规定。
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加固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最后,该规范还对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规定。
规范确定了混凝土结构验收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包括对结构强度、抗震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24年版)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该规范的发布,对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参数,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规范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流程,而且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2024年版的规范在设计原则、材料选用、构件设计、施工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用于指导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技术规范。
该规范包括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以及施工要求等内容。
它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促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合理化与标准化。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混凝土的性能要求2.1 强度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是保证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设计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强度等级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和抗剪能力。
2.2 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能够保持其强度和稳定性的能力。
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指标,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使用防水剂等。
3. 结构设计原则3.1 安全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安全性要求,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的荷载、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和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3.2 经济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实现经济性,即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成本。
设计时,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优化的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等措施,降低结构的建造成本。
4. 结构计算方法4.1 荷载计算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根据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情况进行计算。
荷载计算包括静载荷计算和动载荷计算两部分。
静载荷计算主要考虑结构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动载荷计算主要考虑结构受地震、风荷载等动力荷载的作用。
4.2 结构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等。
5. 施工要求5.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G310-2020)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统一国内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使混凝土结构能够处理新的荷载、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发展,规范主要包括:第一章总则1、本规范包括一般要求、分析、设计、健全力学设计、材料及施工性质等内容;2、设计必须符合本规范,重要项目可要求实行加强监护制度;3、设计必须考虑抗震设计、非震动结构安全、合理结构及施工性质;4、非震动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本规范;第二章材料1、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质、分类、计量等应服从有关国家标准、本规范和施工文明;2、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建议应使用连续等级的高级材料;3、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不得超出规定标准,施工时必须采用合格材料;第三章设计1、设计应符合本规范及施工文件;2、设计结构应以安全、结构刚度、使用性能及经济效果为前提;3、设计中要考虑荷载、材料强度、结构力学特性等;第四章施工1、施工必须符合设计施工文件,并遵守国家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2、施工必须保证材料及结构密实、合理分担力矩、施工及其他构件之间的配合度等;3、施工现场应建立混凝土质量控制系统,以保证施工质量;第五章复核1、设计必须进行复核,应检查设计计算、施工文件等;2、复核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施工文件,复核时应注意结构安全性及抗震设计;3、复核前应仔细检查设计、施工文件及其他与设计有关的文件;第六章变更1、如发生变更,必须在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2、变更后须按本规范设计或重新检查已设计的构件,并按照施工及施工文件等办法加以改正;3、变更后必须重新复核,并完成变更复核报告。
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
新规范中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改由环境类别和结 构类型确定,与旧规范按构件类型、钢筋品种和室内外环境分 类的规定不同。
修订经过 修订原则 修订内容 试设计分析
2024/1/23
返回
2
第一节 修订经过
规范的修订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主持,参加修订 工作的单位17个,成员27名,主编李明顺,副主编 徐有邻;
修订工作历时四年半,召开全体会议七次,大小专 题研讨会五十五次,与相关规范协调会八次,参与 结构设计可靠度研讨会四次;
2024/1/23
返回20
与国际接轨
目前,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都没有“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的概念,一般均用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参数进行正截面承载 力设计。混凝土弯曲抗压时的一些特征,完全可以 用系数进行调整,新规范取消了我国特有的“混凝 土弯曲抗压强度”这个设计参数,对于我国设计规 范与国际接轨,遵从国际惯例是必要的。
如果考虑为控制温度和收缩而增加的构造配筋,总 用钢量可能增加10-15%;
采用强度价格比高的HRB400级钢筋可控制材料价格 上升不超过5%。
2024/1/23
返回 6
第二章 术语与符号
术语 符号
2024/1/23
返回
7
第一节 术语
新规范定义了在规范中常用的24个专用术语,其 中要重点理解深受弯构件、深梁、基本组合、标 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的概念;
2024/1/23
返回
22
简化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和持久性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要求和规范进行详细说明,以指导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
2. 规范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包括建筑物、桥梁、水利工程等。
设计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要求。
3. 设计原则3.1 安全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并保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结构发生破坏或安全事故。
3.2 经济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使用量,以实现经济性的设计。
3.3 可持续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重材料的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和降低碳足迹等方面持续改进。
4. 设计要求4.1 荷载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设计寿命确定荷载要求,包括永久荷载、活动荷载、温度荷载、地震荷载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范确定荷载标准值。
4.2 强度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要求,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计人员应选取适当的混凝土等级和配筋方式,以确保结构的强度。
4.3 布置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合理布置构件和配筋,以满足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设计人员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功能进行布置设计。
4.4 建筑物外观要求混凝土建筑物的外观应符合美观、大气的要求。
设计人员应考虑外悬挑、外露面、开孔、装饰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5. 设计规范5.1 混凝土的选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和地区相关规范的混凝土标号,设计人员应考虑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收缩性等特性进行选用。
5.2 钢筋的选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和地区相关规范的钢筋标号,设计人员应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要求进行选用。
5.3 构件的尺寸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根据荷载要求和结构功能确定构件的尺寸,设计人员应考虑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尺寸设计。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24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24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包括荷载的计算、荷载组合、抗震设防要求、
结构可靠性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抗震设防要求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和使用性质确定地震分组和基本振动周期,
并根据地震烈度和结构类别确定地震设计分别系数。
2.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要求: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混凝土和
钢筋的性能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3.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等效受力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
等效受力
设计法适用于一般建筑和一般构件,要求荷载的计算和抗力的计算时按照
抗弯承载力、剪力承载力和轴力承载力进行。
极限状态设计法适用于重要
建筑和重要构件,要求在极限状态下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4.结构构件设计规定:包括柱、梁、板、墙、楼梯、桁架等各类结构
构件的设计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截面尺寸、配筋、构造类型、受力性能和
构造安装等方面。
5.易损性构件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考虑易损性构件(如脆弱构件、敏
感构件等)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等要求,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6.结构施工和验收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模板施工、预
应力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可靠。
7.工程抗震设防级别与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等级确定抗
震设防水平,以及根据地震烈度区划确定抗震设防烈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引言二、材料与试验(一)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配制,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水和掺水剂等材料的使用和配比。
(二)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抗渗试验、收缩试验等,以确定混凝土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强度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强度等级进行设计。
(二)稳定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结构形式和使用条件进行设计。
(三)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考虑到环境因素、使用条件和保护措施等进行设计。
四、结构设计计算(一)荷载计算: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荷载进行计算,包括恒载、活载和地震荷载等。
(二)构件设计:混凝土构件应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设计,包括梁、柱、板、墙等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截面形式等。
(三)节点设计:混凝土节点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包括连接件的选择和构造的设计。
五、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一)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抹灰工艺等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二)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工序的验收等。
六、验收与验收标准(一)验收程序:混凝土结构完成后进行验收,包括结构构件的检查和试验。
(二)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结构的外观和尺寸、强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七、施工质量事故和处理措施(一)施工质量事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事故应及时处理和记录,包括混凝土脱落、裂缝和变形等。
(二)处理措施:施工质量事故出现后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修复、加固和更换等。
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设计参数的选取: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强度等级、初始应力和构件尺寸等。
(二)设计常见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受力性能不足、尺寸设置不合理和施工工艺缺陷等。
九、结语。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建筑设计荷载规范的要求,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荷载等。
具体的设计荷载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和用途来确定。
2.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符合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超过允许应力和位移的极限,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材料规范: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材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材料规范要求。
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级,钢筋的型号、强度等级等。
4.结构构造规范: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符合相关的构造规范要求,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剪力墙、柱、梁、板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要求等。
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构造的可靠性。
5.加密度规范:混凝土结构需要满足具体的尺寸精度和垂直度要求。
包括柱和梁的截面尺寸、汽车库的坡度、楼层的高度差等。
确保结构的整体形态符合设计要求。
6.防火规范: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要符合相关的防火规范要求。
包括墙体、楼板的耐火极限,防火涂料和防火材料的使用要求等。
确保结构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耐火时间。
7.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抗震设计,需要根据建筑所处的地震烈度区域和结构的重要性等级,按照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包括选取合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力、结构抗震性能要求等。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的基础,设计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质量。
同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可施工性和经济性,以达到整体效益最优的设计目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规定的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之一,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解读,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规范的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砌体结构、预应力结构等。
同时也适用于改建、加固和拆除的工程,但是对于现存结构的设计和改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使用性、美观性、耐久性等。
设计时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尽量减少构件的受力状况,同时要考虑结构施工性和维护性,确保结构的长期使用效果。
3.结构荷载及其组合规范详细列出了建筑结构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设计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同时规定了荷载的组合方式,以确保结构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构构件的设计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受力构件的计算方法、配筋要求、截面尺寸、构件连接方式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确保构件的受力性能符合要求。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筋的布设、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锚固长度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应力方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验算。
6.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计算规范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截面受力分析等。
设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钢筋的加工和焊接、构件的浇筑和养护等。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是中国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该规范自2001年起实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法规。
二、目标该规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为此,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构造要求、材料选用、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混凝土结构在承受各种荷载和环境影响下的性能表现。
三、内容1、设计原则:规范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极限状态设计法、荷载组合、材料强度和变异性等。
2、计算方法:规范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和裂缝计算等。
3、构造要求: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钢筋的布置、锚固、搭接和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等。
4、材料选用:规范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要求,包括强度等级、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
5、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包括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和验收标准等。
四、实践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遵循该规范,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五、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240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指导,对于保障土木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遵循该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4
1.内容范围:规范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混凝土材料
的选择和性能要求、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设计、受力性能和稳定性分析、建筑物抗震设计等方面。
2.结构设计方法:规范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受力性能设计、极限状态设计和耐久性设计。
其中,受力性能设计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进
行设计,考虑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荷载和变形;极限状态设计考虑结
构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耐久性设计考虑结构在长期使用
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和荷载的影响。
3.混凝土材料:规范了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
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的要求,以及配合比设计和配合比的优化。
4.结构构件设计:规范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
其中,
包括梁、柱、板、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布置要求,以及连接件和局部细
部的设计要求。
5.抗震设计:规范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设计地震作用
的规定、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和抗震设计的方法。
其中,特别强调了基础
的抗震性能设计和构件的抗震设计。
6.施工验收:规范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验收要求,包括混凝土的浇筑
和养护,构件的安装和连接,以及结构的验收和监理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Ⅰ)柱9.3.1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2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 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 根,不应少于 6 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注: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9.2.1 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9.3.2柱中的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8.3.1 条规定的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 为箍筋直径;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 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3 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 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
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10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
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的作用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80mm 及d cor/5,且不宜小于40mm,d cor 为按间接钢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9.3.3Ⅰ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 根直径不小于8mm 的加强钢筋,每个方向加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
腹板开孔的Ⅰ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Ⅰ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
(Ⅱ)梁柱节点9.3.49.3.5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Ⅲ)牛腿9.3.10对于a 不大于h0的柱牛腿,其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图 9.3.1 牛腿的外形及钢筋配置注: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1—上柱;2—下柱;3—弯起钢筋;4—水平箍筋1 牛腿的裂缝控制要求(9.3.10)式中:F vk ——作用于牛腿顶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竖向力值;F hk ——作用于牛腿顶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水平拉力值;β——裂缝控制系数: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取 0.65;其他牛腿取 0.80;a ——竖向力的作用点至下柱边缘的水平距离,应考虑安装偏差 20mm ;当考虑安装偏差后的竖向力作用点仍位于下柱截面以内时取等于 0;b ——牛腿宽度;h0——牛腿与下柱交接处的垂直截面有效高度,取h1-a s+c·tanα,当α 对于45°时,取45°,c 为下柱边缘到牛腿外边缘的水平长度。
2牛腿的外边缘高度h1 不应小于h/3,且不应小于200mm。
3在牛腿顶面的受压面上,由竖向力F vk 所引起的局部压应力不应超过0.75f c。
9.3.11在牛腿中,由承受竖向力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和承受水平拉力所需的锚筋截面面积所组成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9.3.11)当a<0.3h0 时,取a 等于0.3h0。
式中:F v——作用在牛腿顶部的竖向力设计值;F h——作用在牛腿顶部的水平拉力设计值。
9.3.12沿牛腿顶部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 级或HRB500 级热轧带肋钢筋。
全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宜沿牛腿外边缘向下伸入下柱内150mm 后截断(图9.3.10)。
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伸入上柱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时不应小于本规范第8.3.1 条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 a;当上柱尺寸不足时,钢筋的锚固应符合本规范第9.3.4 条梁上部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中带90°弯折的锚固规定。
此时,锚固长度应从上柱内边算起。
承受竖向力所需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及0.45f t/f y,也不宜大于0.6%,钢筋数量不宜小于4 根直径12mm 的钢筋。
当牛腿设于上柱柱顶时,宜将牛腿对边的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沿柱顶水平弯入牛腿,作为牛腿纵向受拉钢筋使用;当牛腿顶面纵向受拉钢筋与牛腿对边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分开配置时,牛腿顶面纵向受拉钢筋应弯入柱外侧,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4.4 条有关钢筋搭接的规定。
9.3.4牛腿应设置水平箍筋,水平箍筋的直径宜为6mm~12mm,间距宜为100mm~150mm,且在上部2h0/3 范围内的水平箍筋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承受竖向力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1/2。
当牛腿的剪跨比不小于0.3 时,宜设置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宜采用HRB400 级或HRB500 级热轧带肋钢筋,并宜使其与集中荷载作用点到牛腿斜边下端点连线的交点位于牛腿上部l/6~l/2 之间的的范围内,l 为该连线的长度(图9.3.10),弯起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承受竖向力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1/2,其不宜少于 2 根直径12mm 的钢筋。
纵向受拉钢筋不得兼作弯起钢筋。
9.7 预埋件及连接件9.7.1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Q345 级钢筋,锚板厚度应根据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锚筋直径的60%;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b 为锚筋的间距。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 或HPB300 级钢筋,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 形焊。
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 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20mm 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且对300MPa 级钢筋不宜小于0.5d,对其他钢筋不宜小于0.6d,d 为锚筋直径。
9.7.2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图9.7.2),其锚筋的总截面面积A s应符合下列规定:图9.7.2由锚板和直锚筋组成的预埋件1—锚板;2—直锚筋1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9.7.2-1)(9.7.2-2)2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9.7.2-3)(9.7.2-4)当M 小于0.4Nz 时,取0.4Nz。
上述公式中的系数αv、α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9.7.2-5)(9.7.2-6)当αv大于0.7 时,取0.7;当采取防止锚板变形的措施时,可取αb等于1.0。
式中:f y——锚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 节采用,但不应大于300N/mm2;V——剪力设计值;N——法向拉力或法向压力设计值,法向压力设计值不应大于0.5f c A,此处,A 为锚板的面积;M——弯矩设计值;αr——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当锚筋按等间距布置时:两层取1.0;三层取0.9;四层取0.85;αv——锚筋的受剪承载力系数;d——锚筋直径;αb——锚板的弯曲变形折减系数;t——锚板厚度;z——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9.7.3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弯折锚筋及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图9.7.3),其弯折锚筋的截面面积A sb应符合下列规定:(9.7.3)式中系数αv按本规范第9.7.2 条取用。
当直锚筋按构造要求设置时,A s应取为0。
注:弯折锚筋与钢板之间的夹角不宜小于15°,也不宜大于45°。
图9.7.3由锚板和弯折锚筋及直锚筋组成的预埋件9.7.4预埋件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 和20mm。
预埋件的位置应使锚筋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的内侧。
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
直锚筋不宜少于4 根,且不宜多于4 层;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 2 根。
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图9.7.2),其锚筋的间距b、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 和45mm。
对受剪预埋件(图9.7.2),其锚筋的间距b、b1不应大于300mm,且b1不应小于6d 和70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6d 和70mm,b、c 均不应小于3d 和45mm。
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8.3.1 条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当锚筋采用HPB300 级钢筋时末端还应有弯钩,当无法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应采取其他有效的锚固措施。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 为锚筋的直径。
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 2 根。
9.7.5预制构件宜采用内埋式螺母、内埋式吊杆或预留吊装孔,并采用配套的专用吊具实现吊装,也可采用吊环吊装。
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的设计与构造,应满足起吊方便和吊装安全的要求。
专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定选用。
9.7.6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HPB300 级钢筋制作,锚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 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d 为吊环钢筋的直径。
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 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65N/mm2;当在一个构件上设有 4 个吊环时,应按3 个吊环进行计算。
9.7.7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设施的位置应能保证构件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平稳受力。
设置预埋件、吊环、吊装孔及各种内埋式预留吊具时,应对构件在该处承受吊装荷载作用的效应进行承载力的验算,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避免吊点处混凝土局部破坏。
11.3 框架梁11.3.1在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x≤0.25h0(11.3.1-1)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11.3.1-2)式中: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11.3.2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V b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 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11.3.2-1)2其他情况一级抗震等级(11.3.2-2)二级抗震等级(11.3.2-3)三级抗震等级(11.3.2-4)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