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著名设计师 及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视觉大师作品赏析

视觉大师作品赏析

总结: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 上的卓越成就使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现代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 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 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 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 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 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 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 他善于运用图底转换、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以单纯简洁的元素, 诙谐幽默的形式,创造出富有哲理性思维的视觉世界。他的设计理念 开创了现代设计的先锋,为我们以后的设计开辟新路。 •
土豆招贴(深度分离)


冈特· 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 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 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 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 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 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 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 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 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 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 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 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 致,将对土豆的深度分离当成一种享受 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 积极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使 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 力。
总结
• 靳埭强的水墨作品海报简洁大气,凸显独特的视觉魅力,首先是简 洁,在有限的时间表现出邓福内容页是与中国传统水墨的追求是一致 的,在极简单之中蕴含无尽的内涵,,具有原创风格,用水墨手法表 现现代主义,是对符号内涵的增值和扩充,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是中国古典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是中国设计的典范。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景观设计师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本文搜集2016年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供大家参考学习。

【俞孔坚】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主要成就:2013年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绿道”获2013年ASLA荣誉设计奖;2012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获ASLA专业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这是俞教授的作品第9次获得ASLA年度奖,第二次获得杰出奖;俞孔坚设计的雨水公园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代表作品: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山岐江公园、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

【杜昀】杜昀,1988年学成于清华,实践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著名滨水景观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会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专家库成员。

2001年与刘红蕾共同创办“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达20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机构。

他成功的整合了规划、建筑、室内及景观各个团队的协调交流和联合设计,堪称设计行业的开拓性创举,在致力于创造一体性设计环境的同时,更保证了项目的完美品质。

主要成就:2015年10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喜获2015“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2015年3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r荣获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类优秀奖;2015年1月,主持设计的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公园荣获中国“建筑新传媒奖”景观设计大奖;2015年4月,主持设计的宝能丹霞山旅游度假区荣获“美居奖”中国最美旅游度假区;2013年8月,主持设计的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林家坝地块城市设计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金奖;2013年7月,主持设计的南海意库荣获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代表作品:恒大海花岛商业街景观设计、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遂宁五彩缤纷路景观公园、长白山森林温泉项目景观设计、汉中天汉文化公园、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苍溪杜里坝滨水景观规划等。

设计师陈幼坚及作品赏析设计理念表达

设计师陈幼坚及作品赏析设计理念表达

人物成就
2002年 芝加哥艺术博览会,芝加哥会展中心,美国芝加哥 2002年 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展览场,瑞士巴塞尔 2002年 墨尔本艺术博览会,皇家展览馆,澳洲墨尔本 2002年 梦02展览,the.gallery@oxoandBargehouse,英国伦敦 2002年 东情西韵,GinzaGraphicGallery,日本东京 2003年 陈幼坚-生活的艺术,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 2007年 因为生活...陈幼坚 X ALAN CHAN DESIGN CO作品展,上 海美术馆,中国上海
优秀作品
澳门红伶私人会所LOGO设计
优秀作品
这是反映香港城市生活的一个海报。颜色是其亮点,五彩 缤纷的颜色组成了“Hong Kong”这个英文,让人眼前 一亮。极具时尚现代气息,符合香港国际大都市的现代, 多样化。色彩的运用,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给人不一样的 注意。
优秀作品
蓝月亮 新标识设计
优秀作品
四喜宝贝--陈幼坚设计公司
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的“四喜”有两种说法 。普遍观点认为,由于两童组合形成四个 ,该娃娃造型又在我国民间婚嫁中作为吉 物,“四喜娃娃”由此得名。
优秀作品
香港国际机场LOGO
图为陈幼坚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的LOGO,充分体 现了香港这座城市简约现代感的一面。它整体的设 计创意就是香港国际机场外观的一个缩影,LOGO 图形是机场的外观造型。蓝色很清淡,却给人安静 自然的感觉,图形优美的弧度,更是增添了几分美 感。
设计理念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陈幼坚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 的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技法和艺术理念,将中国 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许多 超凡入圣的佳品。他的设计作品中来表现产品,要求 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所以它经常借鉴其它视觉艺术 形式作为它的表现手段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非常强的艺 术表现力和传递商品信息的能力,自然成为它借鉴的 对象。

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13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书籍》
14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土豆》
15
西摩·切瓦斯特
• 西摩•切瓦斯特是 美国观念形象设 计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的设计理 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 对当代平面设计 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切瓦斯 特是除德国的岗 特•兰堡、日本的 福田繁雄之外的 现代世界平面设 计大师之一。
《1945年的胜利》
• 《京王百货宣传 海报》--1975年
11
《福田繁雄招贴 • 《UCC咖啡馆》海
展》--1987年
报—1984年
12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的艺术 植根于他的民族 文化,包豪斯思 想是他的艺术根 基,土豆文化是 他的灵魂,60年 代西方的学 潮则 奠定了他视觉设 计的革命性。兰 堡被成为当代世 界最杰出的视觉 诗人,他以其丰 富的阅历,超群 的智慧和卓越的 想象力,不断地 更新和塑造自己 的设计风格。
19
3
陈幼坚设计中国元素的茶馆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 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
4
陈幼坚作品赏析
蓝月亮品牌标志 LOGO设计
• 竹叶青品牌标 志LOGO设计
5
• 香港国际机场标
国家大剧院LOGO 志LOGO设计 设计
6
靳埭强
靳埭强,男,1942年 生于广东番禺。中国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 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 的专业精神,他认为 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 是好的设计,最好的 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 适合产品的设计。
设计观:一、企业就是品牌 二、设计要了解市场 三、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
四、未来的设计在大陆 五、设计是为他人度身订做

喜爱的家具设计师.pptx

喜爱的家具设计师.pptx
尼尔森在设计中,敢于突破原有的设计造型,而设计出造型独特的 产品。他设计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椰子椅和向日葵沙发不但造型独特富 有创意,简洁的造型和自由组合的构思,且具有功能性。
乔治·尼尔森的设计生涯和在20世纪现代设计中的地位,有些类 似于意大利的吉奥·波奥第。两位大师都横跨现代设计的多领域多职 业并有效起到多种作用,对现代设计影响也极为深远。尼尔森是一位 很有成就的建筑师,又是一位多产的家具设计大师,同时又多年主持 家具产品设计营销并长年不断地写出许多文章,推动现代设计运动的 发展。作为著名的设计评论家,尼尔森的设计思想影响非常大,并时 常富有卓越的远见。
Page 6
各式各样的椰子椅设计赏析
Page 7
向日葵沙发
尼尔森另一件著名的家具设计是1956年“向日葵沙发” (marshmallow),该沙发主体在此被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圆的效果, 其色彩的大胆使用和明确的集合形式都预示着60年人波普艺术(POP )的到来。尼尔森对模数的钟爱也扩展到他的沙发设计中,其简洁的 造型和自由组合的构思多年主宰着家具市场,60年代尼尔森设计出的 家用椅、酒吧椅等曾引起广泛的关注。设计的来源是来自自童年对 Marshmallow糖果的美好回忆,乔治·尼尔森设计出了美轮美奂的 Marshmallow沙发。不仅可以在家里使用,而且可以在与前者环境迥 异的公共大厅内使用,与众不同的外观无疑是公共场合内的一道靓丽 的风景线。
乔治·尼尔森 (George Nelson)
汉斯·维格纳 (Hans J. Wegner)
约里奥·库卡波罗 阿切勒·卡斯蒂格利奥尼 (Yrio Kokapuro) (Achille Castiglioni)
Page 3
美国著名的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乔治·尼尔森
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1907-1986年)被认为是美国 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建筑 师、家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曾 经担任Herman Miller家具公司的艺 术总监长达20年,可以说Eames夫妇 一起形塑了美国现代家具的样貌。 他最知名的Marshmallow沙发和Ball Clock都像糖果一样色彩斑斓,是早

世界三大著名平面设计师

世界三大著名平面设计师

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
强调功能性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注重功能性 ,追求简洁、清晰、有力的视觉 效果,反对过多的装饰和冗余的
元素。
几何图形运用
他善于运用几何图形和线条,通过 简单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形成独特 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风格。
字体设计
在字体设计上,赫尔穆特·朗格也有 独到之处,他设计的字体往往具有 简洁、易读的特性,同时又不失艺 术性和美感。
主义
对字体设计和插图绘制有着深 厚的造诣和创意
保罗·兰德
美国平面设计师,被誉为“现代平面 设计之父”
设计风格简约而富有现代感,强调设 计的概念性和象征性
代表作品包括IBM标志、UPS标志、 西格拉姆大厦标识等
对设计理论和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了无数后来的设计师
03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风 格与作品赏析
02
代表作品包括众多企业 标志设计、海报、书籍 装帧等
03
设计风格简约、大气, 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 结合
04
对色彩的运用有着独特 的见解和表现力
米尔顿·格拉塞
01
02
03
04
美国平面设计师,被誉为“纽 约平面设计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包括I Love NY标志 、DC漫画标志等
设计风格多样,既有商业化的 实用主义,也有艺术化的表现
的视觉语言传达给读者。
对后世设计师的影响
引领简约设计潮流
赫尔穆特·朗格的设计风格对后世设计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简约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 筑设计等领域。
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设计师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传 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一观点对后世设计师也产 生了重要影响。

建筑师及其作品

建筑师及其作品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新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设计特点
雅各布森的家具设计具 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 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 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 相结全合,注重材料的 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 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 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 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 的魅力,成为20世纪的 现代设计全才和大师。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代 表 的 作 品
1945-1960
设计师: 查尔斯· 伊姆斯与雷· 伊姆斯 夫妇 (美国设计师)
创作时间: 1944年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新现代主义
欧内斯特· 雷斯 Ernest Race 1913-1964 英国 家具设计
1945-1960
他对简单而准确地”当代主义”分割起了 重要的作用.这种风格不再特别强调新材 料及严格限定功能要求,也不是基于机械 化大生产的理论主义而是定位于顾客需求. 因而是一种探索现代的,高品质的、适合 于更宽广领域的平民化风格。
George Nelson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埃罗· 沙里宁 Eero Saarinen 1910-1961 芬兰出生 美国 有机现代主义 人性化造型
沙里宁为推进有机现代主
义与人性化造型的新现代主
义思想,而不是有严谨的直 线条轮廓的传统现代主义起 了重要作用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设计师:沙里宁 椅子的名称:子宫椅
作品名称:Beechwood chair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作品名:Dezza Armchair 创作时间:1956年 设计师:吉奥· 庞蒂
作品名:Superleggera Chair 创作时间:20世纪50年代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

米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的作品具有整洁和骨架外露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新材料钢铁和玻璃的普及,以及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他的建筑都有简洁纯净的效果。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他突出的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并设计了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一举成名,称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少即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最好的解释。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标志着密斯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是密斯的封笔之作。

杉浦康平等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杉浦康平等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主要著作和成就


著作
杉浦康平针对亚洲文化传统,撰写了大量关于知觉论,视觉交流,音乐论以 及图像研究的文章,其中包括:《日本的造型· 亚洲的造型》、《吞下宇宙》、 《造型诞生》、《叩响宇宙》、《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 纪》、《亚洲之书· 文字· 设计》、《亚洲的宇宙+曼荼罗》。 《疾风迅雷》 是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平生第一部个人作品集和首次作品展,它精选了杉浦全 部作品中480幅精美的图版。




亚文化与图像的运用
杉浦康平对中国,韩国,印 度以及日本的思想文化, 哲学 和美学等领域均有深刻独特 的认识和理解。 在他设计的杂志《自然与文 化》中,把传统能剧的形象 以及诸多日本神魔形象作为 封面设计的表现对象。这些 作品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的神 韵,民族审美的特质;又具 备强烈的现代设计之美。是 杉浦先生追求的东西方精神 互补调和的体现。




封面排列强有力的大 字,东方式编排,用 眼睛跟踪文字,能产 生一种不自觉念出声 的冲动 。 简洁抽象图形的运用 让人印象深刻,文字 和图形的颜色对比高。 挖版的使用打破了版 面的沉闷。


创办于1971年的杂志《游》,受到 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 摄影家等高端人群的追捧 。杉浦康 平为其设计的创刊号是细致的插图 画:天上掉下一滴牛奶的冲击,下 面出现网管状的溅处,摄影师捕捉 到这一瞬间变化,杉浦先生以此图 为依据。因此呈现的是,牛奶坠落 瞬间化作眼球、睥睨天空的意象, 将其绘制成插图 。可以看出杉浦康 平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 力。 这个版面的视觉度是最高的,简洁 抽象图形的运用,黑白的强烈对比, 图版率和文字跳跃率的提高,使画 面的让人印象深刻。

名设计师们的生平及作品

名设计师们的生平及作品

保罗兰德的设计手法:• 1源自• 2 • 3 极简的艺术手法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拼贴手法的运用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打字机、电脑 和计时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1956年,公司主席汤玛斯•华特森(Thomas Watson Jr.)认为当时的设计比较陈旧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形象,于是他邀请兰 德为公司设计一个“具有非常先进理念又前卫”的标志,以便更好的传播公 司形象。保罗•兰德把难以记住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名称缩写为IBM,便于传播和记忆,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 今的企业标志——IBM黑体字。如图2所示,在对IBM这几个字体设计时,结 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史,将“IBM”三个字母的形象特 征设计成打字机打印风格,“B”字母中间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 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标志醒目、简洁、贴切,透过这个崭新的外形传达 出IBM最基本的营业内容, 1976年,保罗•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横纹 的变体标志,并选定标准色为蓝色。水平的等线构成处理让人心里产生电磁 波振动的动感,既传达了公司高科技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发展理念: 严谨、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这个标志简练概括、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兰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项目,将IBM新的标志形象广泛运用 在与公司有关的一切物体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优秀的售后服务, 体现“IBM就是服务”的理念。IBM公司新的形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最终成 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这个兼具标准图、标准字、标准色 的IBM标志,得到了许多评论家极高的评价,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企业形象设 计课程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 法语“montag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e” 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 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 保罗•兰德对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借鉴并运 用于平面设计中,是其在视觉心理上的又一成就。 是IBM公司的招贴设计,也是兰德的传世之作,在招 贴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开拓探索给他的设计职业 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功能主义者”和 “实用主义者”,他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划出了严格 的界限,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简洁地表达内容,无 须华丽的语句;不好的作品只是流于形式、是肤浅 的。他总是试图在广告作品中引导受众主动探索和 诠释广告传达的内容。在图5招贴中,一个眼睛、 一 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logo:“I”设计成眼 睛,是对人的关爱;“B”设计成蜜蜂图形,代表的 是辛勤劳动;“M”信息与科技,是对技术的不断创 新。在创作时兰德并不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来设计这 幅招贴,而是把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 然后再将各种符号信息重新组合。体现了IBM一直在 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格独特 又构成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创造价值,体现 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

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二、(9)靳埭强作品赏析——《自在》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一、(6)陈幼坚作品赏析——香港 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一.(4)福田繁雄《UCC咖啡馆》 海报 1984年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 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 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一.(5)福田繁雄1986年作品展 海报
国内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陈幼坚作品赏析——上海 外滩美术馆LOGO(标志)
陈幼坚设计公司(ACDC)为美术馆设计之标识字体,以Rockbund Art Museum的简写RAM组成,利用简洁的线条反映美术馆简约、充满空间感的 建筑特色;标识的设计稳重之余亦不失亲切感,体现美术馆与城市及生 活互动的特色。其现代简约的风格不论映衬旧建筑,或是与当代艺术一 同展示都表现出和谐与大气。 标识设计亦配合美术馆作为永久文化机构的属性,其中性的风格令 标识历久常新。RAM简写的A字特意镂空,令字体的线条更简约之余,亦 反映美术馆宽阔的空间,以及David Chipperfield所创造的建筑风格。

国外著名家具设计师作品_2023年学习资料

国外著名家具设计师作品_2023年学习资料

外国经典家具名作-5美国最重要的现代家具设计先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 674-1959《美国-领牌足一位见代建筑大师,与表金托什相网的足,他在设计中也最彻底超强阁建筑、室内、家 打只、绝等-金局设计的欲一,并力求帝自设计主内外新所有的细拧:然而两人似乎冥不尽相网.支金托什似乎一切设计 从内-到外地应开,或晋说室内足家且的延伸,建筑又足皇内的延伸,而领棒则正好相反地运用这个过程.一切部以建设计为中心,主内、家月都足为某一处棒别的建筑设计,尤其怕重于从形式上与建筑的主内外协网:两位大师-都爱使用 高靠背栋,最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领特的东只设计足对欧洲$年流行的"新古典主文"."历史主过"-设计思潮的最 烈的反版,尽窗对一-任家具设计的谐多方面龙电不多,这使棒不能成为第一代见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但他"直 一式的超前设计意识.使他民为最主要的见代家设计的光驱导师之一·
外国经典家具名作-3.维也纳学派的集大成者约瑟夫霍大曼(奥地利)-的瑟夫霍夫受Ja5 ef Hoffman ,1870-156】-在瓦格纳的学生中家具设计方面成就最大的就是长寿的约瑟夫霍夫曼。霍夫曼先生在德国赢尼黑 -建筑设计后又投入瓦格纳门下。直到199年霍夫曼与他们几个同学,如奥尔市里奇和穆塞尔等人关系非-常密切很早 一同组织过定期的学术沙龙"。1897年霍夫曼加入著名的并在设计思想上非常"前卫的-雏也纳分离派“,并于次年 加"分离派的第一次展览并设计了其中的主要展厅。1899年霍夫曼被任命为-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筑设计教授, 到1941年退休。霍夫曼在设计思想上深受老师麦金托什的几何-构图和纤绣而富于弹性的细节处理。歪夫曼的家具作 数量很多早雕的设计中多能看到瓦格纳手法的-影响,尤其金属包饰构件的运用,以后作品中显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并时 表现出善于结合传统的高超技艺。-约瑟夫夫曼103】-国型超鲜-约琵夫夫曼1271-面1营美壁1墙爱行的0有 时-E口缩夫受4年设计件使手磷-约琵夫霍夫曼1910】-约瑟夫歪夫是1904年设十的N0.322轻卓持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是日本知名设计师,他以其充满未来感和创意的设计作品而闻
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他的几个代表作品,并进行赏析。

首先是原研哉设计的“热带鱼之眼”灯饰。

这款灯饰以一个巨大的玻
璃鱼缸为灵感,灯饰内部嵌入了一片白色的LED发光板,通过玻璃的折射,创造出逼真的水中浮游生物的效果。

这款灯饰采用了高级铝材和玻璃制作,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营造出一种奇幻梦幻的氛围。

热带鱼之眼灯
饰不仅在居家装饰中能起到点亮空间、增加美感的作用,同时也是原研哉
对自然界的致敬,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以上对原研哉的几个代表作品的赏析,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设计风
格和创意。

他的作品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以高级材料制作,营造
出奇幻的梦幻氛围,同时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研哉的设计作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美感和舒适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和追求。

他的作品通过独特的形式和细腻的工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
受到艺术的魅力,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10位著名设计师及作品

10位著名设计师及作品

•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 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 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 高低错落, •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 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 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 一。 •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 那(1906~1910年)
2建筑师:A.高迪
•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 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 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 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 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 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5建筑师:G.里特维德
•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 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 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 组成横竖错落,若 •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 意趣,如同一座三 •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 小的影响。
• •

• • • • •
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 更 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 涨 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 像 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 断 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 水 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 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著名设计师作品及介绍

著名设计师作品及介绍

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卡尔文-克莱恩世界最知名时装品牌;广告世界的征服者;美妙香氛的缔造者,凯特-莫斯超模生涯的铺垫人。

1942年,卡尔文-克莱恩生于美国一个欧洲犹太家族,祖母是个裁缝。

1968年,25岁的卡尔文-克莱恩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卡尔文-克莱恩轮廓鲜明、极具男性魅力的容貌帮了他的大忙,他征服了时装杂志的男女编辑,事业也迅速获得成功。

1985年推出Obsession 香水;1988年推出Eternity香水;1991年推出Escape香水;1994年推出CK one香水都十分畅销。

牛仔裤和香水使卡尔文-克莱恩成为20世纪末潮流的倡导和引路人三宅一生(Issey Miyake)折纸灯笼般的长裙,边缘锐利的大褶皱,独树一帜的奇特面料,三宅一生凭借超凡创造力,硬是在才子如云的巴黎时装届站稳了脚跟。

面对这样一位奇才,不光法国的时装大师们,就连高耸入云的爱菲尔铁塔也像是少了一些霸气。

三宅一生早年在日本学绘画,后又到法国学制衣,居伊-拉罗什和贝尔-德-纪梵希的工作经历最终使他下定决心投入时装工作。

1992年,三宅一生推出Pleats Please(我要皱褶)系列,多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与气质的女性采纳。

说它是时装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概念,其中包含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内涵。

伊夫·圣·洛朗设计的中国元素时装一九八五年在中国举办二十五年回顾展前,圣·洛朗从未到过中国。

凭着丰富想像力,他创作了东方色彩浓厚的系列作品,包括富有盛名的鸦片香水。

展品中的中式服装有传统的立领、对襟、盘口,喜庆的大红和大绿,当然还有圣·洛朗最爱的黑色。

展品中还有部分圣·洛朗的设计手稿,保存完好如新的每一张素描,每一小块原始布料,每一段注释,都在向观众演绎着大师的构思。

“我的梦想就是让女性穿着让她们有更多自信的服饰。

”虽然圣·洛朗在二OO 二年退出了时装界,并在今年六月一日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以伦比的艺术风格,让每一个喜爱装扮的女性都怀念他。

世界著名十大工业设计师

世界著名十大工业设计师

世界著名十大工业设计大师及作品欣赏戴帆(DAI FAN),1988年出生,极富挑战性的设计师与前卫艺术家,以纽约和北京为基地展开工作,曾荣获亚洲设计大奖、环球设计大奖等几十个顶级奖项,他推出了中国设计史上第一个理论体系“超解放主义—21世纪的新设计宣言”,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价值立场和设计风格,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概念艺术等诸多领域,都不能避开他思想的锋芒。

戴帆的个展包括: “宇宙宣言—建筑设计”(2015)“空谷幽兰—中国造园”(2015),中捷当代美术馆“宠灵”建筑设计展(2013),“进化批判”戴帆装置艺术(2014),死亡方程式——新前卫概念艺术(2014)。

他主张设计和艺术的精神是解放人的身体和心灵,必须制造和保持差异,使个体成为个体的一切东西进行强调。

他的设计和艺术中渗透着一种神秘的爆发力和可能性,具有创造、反抗和解放的力量,所塑造的自我意识最终导向对奇迹的渴望。

同时,戴帆致力于创造前卫而深刻的概念,风格震撼人心,这也是戴帆的作品在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冲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家具的概念、设计方式、造型、材质以及所延伸和扩展的范围都是不同的,涉及到过去祖先的灵魂的影子,涉及精确的科学考订,涉及神秘的宗教绘画,涉及权力的策略,涉及巫术的祭奠,涉及普通物质的想象,涉及极细小的文物碎片,涉及亢奋的危险的言语,涉及性的越界,涉及野蛮的武力⋯⋯重新曾现或者用新的方式呈现那许多先前被挡住的画面或形态或行为,被掩盖的景象,借由家具来召唤一种异质的生活状态的显现。

所有这些“生活图书馆现象”,为了引起一种体验,使人接触到“不可思议事物的力量”,这些类似档案文件成分复杂的家具媒介,我们的眼中出现了一种航船,透过这艘船所装载的家具以及它所折射的空间,为生活的真实提供一次自由自在的航行,以传播”“人皮之下”的实质。

雷蒙·罗维雷蒙·罗维(RaymondLoewy,1893—1986)美国工业设计之父——20世纪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设计行业的先驱—首先将流线造型与欧洲现代主义融合,建立起独特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过渡让人们 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间。
设计中张力的凸显
•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 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外的 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 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 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运用这 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知这些 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 运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图中密密 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乎 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有向纸边涌出 的运动趋势。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幅静止的平面作 品的运动感往往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 的骨架有关,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 构造骨架的主轴方向一致
“湿笔取韵,枯笔取气”。[3] 靳先生在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 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 “山”、“水”、“风”、“云” 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 “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 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 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 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 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 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 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 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 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 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 "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 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 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 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 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 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兰堡 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 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 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 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 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 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 的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 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西摩•切瓦斯特
西摩·切瓦斯特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毕业于 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 1954年创立著名的波什平 (Pushpin)集团公司,国际 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 会员,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 视觉设计运动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 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 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 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 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 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效的效果,其 手法为“正到位图底反转。”作品中的男女腿的 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这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招贴 设计,很好的体现了对中国 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思想的 巧妙结合。
类似的作品还有很 多,如大家熟悉的中国银行 的标志设计以及多幅招贴, 都能体现这一特点。这些都 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作品提取了中国的传 统元素:毛笔的笔触,结 合日式的构图,巧妙的体 现了沟通交流的主题。让 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智 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 对话。
作品赏析:土豆
• 作品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 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
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
果。兰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 土豆"玩"到极致,将对土豆的深 度分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造,在
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积极
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
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 视觉冲击
书籍设计
在图中所示的音乐招贴中,采用一个吉
他作为画面主体,吉他内部形象选择了 马丁•路德•金和林肯的画像以及其他元 素进行拼贴组合而成,融政治于音乐招
贴之中。吉他左下方编排整齐的文字,
列出了当时著名的蓝调音乐歌手(吉米 •里德、邦•沃克、乔威•廉姆斯、泰勒 等),BLUES(布鲁斯)在招贴中反复
出现三次,其中“FOLK BLUES”(民间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 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 的一致性,达到其设计意图。
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 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 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 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 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 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 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 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 丰富的想象力。
五名著名设计师 及作品赏析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见图1)1938年出生 A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1958~ 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 绘画和实用美术。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 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 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 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1974年 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同年,36岁 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 (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 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京 国立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 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 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 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 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是 切瓦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 战海报,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 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 幅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的标语、 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战主题,只要我 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 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而 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臭”的意思, 以“消除口臭”来影射“反对战争”, 传递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 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来讽刺 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 民众考虑受战争侵袭的越南人民的感 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 艺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义 情怀。
靳埭强

• 靳埭强1957年定居香港,做学徒,满师后当 裁缝师,如此10年之外。其后在香港中文大 学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 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1967年创办设计 公司,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
计师。靳埭强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数百项;
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 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 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 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 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 《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 年展冠军。在香港,靳氏于1979年成为首位 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84年 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 又于1991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 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 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 以"F"为基本型,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 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 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 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这是切瓦斯特在1997年 为“图钉”设计集团在日本 大阪三得利美术馆设计的展 览海报。海报以卡通化、几 何化的机器人来表现主题, 用鲜明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 勾勒出卡通的人物外形,有 意思的是机器人还叼着烟斗, 漫画的造型活泼、幽默,体 现了设计者天马行空般的艺 术表现才能。
金特·凯泽
凯泽的招贴具有典型的特点,第一,他 致力于研究和妙用人的头部,他认为头 部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演奏及其他行 为的指挥所。此外,他还通过脸的表情 转达音乐家的心声,这反映了凯泽坚持 的人道主义信条。第二,他自己动手制 作代讽刺意味的超现实主义的实物道具。 他通过这种途径将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注 入到作品中,在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设 计领域的今天,凯泽仍乐此不疲。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 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 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 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 果,从而产生空间的混乱,产生 了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 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 一成就。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 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 的结合,使构思与表现达到完美 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 视觉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体会 作者的创作意图。
蓝调音乐)直指美国民间蓝调音乐节。
吉他周围环绕的文字是一种固定的布局
书籍设计
• 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 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 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 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这种视 觉的空间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 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在下面的字母上。 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 难忘。
书籍设计
• 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 似乎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