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大物流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知,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港口库场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2.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3.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4.具备物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做出调查与分析、对物流客户进行服务管理;2.能完成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对这些作业做合理化的设计;3.能够完成企业一线运营管理工作;4.能够收集、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三)素质目标1.具备团队协作意识;2.具有人际交往意识。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教师应来自于港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整个物流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课程代码: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80 课程类型: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物流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和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因涉及的产业活动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国内外对物流的理论、方法、技术、管理、经营诸方面还都在探索之中。

由于这门学科跨度大、知识含量高、涉及学科门类广,作为商贸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的产生、基本理念、基本功能和技术鞥基础知识,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介绍物流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知识及从事物流职业的兴趣。

《现代物流》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面向商贸、物流、营销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的基础教材。

(二)、课程目标1、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

2、课程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领域广泛,包含的知识繁杂,所以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1).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现代物流的基础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3).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产业,需要一些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物流操作技能。

4).掌握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

5).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现代物流学课程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考核方案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该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培养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作用。

现代物流的本质是对原来分散管理的运输、仓储、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的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体现集成管理思想的综合实务课,为学生走上企业综合物流岗位和其他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构建以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等级)为指导,结合企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学院课程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课程标准。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开展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物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构建思路图3. 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于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及工商企业综合物流部门基层管理岗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及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了解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管理。

要求学生要有全局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物流资源集成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及沟通能力等。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3.1.1熟悉物流网络及物流结点的构建3.1.2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1.3了解逆向物流管理的基本思路3.1.4关注并掌握逆向物流的操作流程与绿色物流管理理念3.2 社会能力3.2.1熟悉各种工商企业物流部门的形式及服务范围3.2.2了解各种物流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3.2.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2.3掌握工商企业综合物流部门基层管理岗位所必需的相关技能3.2.4能够针对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进行运营管理3.3 方法能力3.3.1熟悉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3.3.2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3.3.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及供应链仿真系统的操作3.3.4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4. 课程内容和要求物流管理实务课程共有7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 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2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 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4 物流信息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5 物流成本管理与物流标准化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6 供应链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7 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5. 教学条件5.1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使用理实一体教材。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模板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模板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基础适用专业:12物流课时:48 学分:3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物流基础》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物流的基本框架,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物流职业岗位、物流的构成要素及作用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物流整体框架的理解打下基础。

1-2 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本专业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努力改变物流课程教学中所面临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够的弱点。

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物流专业技能课程打好物流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中始终关注能力培养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课程以基础扎实,适应面宽,注重能力培养为特色。

结合劳动部关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突出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在具有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较强专业实务运作能力;受到物流技术基本训练;了解物流法律法规,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前端的物流基本理论在具体的物流运作领域加以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使后续的物流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有了切实的基础。

使学生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在走出校门后,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1)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2)本课程的目标3)前导后续课程关系(见图2 物流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图)4)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5)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几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职业生涯打好基础6)根据课程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能力培养(3)课程目标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2-2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认知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并结合案例,让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地位《物流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物流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流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基础》的前导课程为管理能力与素质提升、商品学及商品养护技术等,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课程主要有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公路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流基础的认识,提升学生在物流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

2、课程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基本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能解读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职务描述;(2)能合理化组织运输;(3)能合理化仓储;(4)能根据配送作业情况进行订单的分配和拣选;(5)能根据不同的物资设计装卸搬运方法;(6)能选择合理的流通加工方法;(7)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装合理化的作业;(8)能根据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对物流运作作出决策(9)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物流服务;(10)能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提出成本控制方法;(11)能够进行绿色物流管理;(12)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13)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等)的知识拓展课程。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专业的所有知识点,概括性强,学生容易认识、理解,真正服务于下一步的专业课学习。

本课程需要在《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本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其后续课程有《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配送作业的组织与实施》等。

2.课程任务《物流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物流的整体的认知与简单任务操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专业技能的基础,能进行简单的物流任务操作,能胜任物流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要求,达到助理物流师的水平,并使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具体学习任务如下:掌握物流的概念,熟悉物流引入中国的几个阶段,熟悉物流的要素;掌握储存的概念,掌握仓储作业的构成要素,熟悉仓储作业流程,理解ABC分类法;掌握运输的概念,掌握多式联运的概念,理解多式联运应该具备的条件,熟悉几种典型的运输方式作业流程;掌握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特点,掌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熟悉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掌握堆码的概念,熟悉装卸搬运的流程,理解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操作;掌握包装的概念,熟悉常用的包装材料,熟悉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的设计要素;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几种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理解流通加工的作用,理解流通加工合理化操作的途径;熟悉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物流信息,熟悉几种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熟悉企业供应物流的模式,熟悉生产物流的过程,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流程,熟悉回收物流的处理方式。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根据物流典型职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而成,主要介绍物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本专业学生普及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及基础技能,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正学生的工作心态。

通过对物流业的了解,促进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使学生走进物流行业,认识类型物流企业,体验物流各环节的功能,知晓物流企业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要求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理解、分析和解决简单物流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教学目标1.能描述物流行业发展现状;2.能准确辨识各类物流企业;3.理解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功能;4.能描述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作业流程;5.能描述企业物流活动的构成;6.能描述第三方物流的运作;7.能操作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

三、参考学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教学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可采用实地参观、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行业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教学中物流行业的认知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实地参观、借助网络进行物流行业信息搜集等形式组织教学;物流各功能要素的构成的内容,可以设定工作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企业物流流程、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播放录像和视频资料、角色分工模拟情境等形式组织教学。

(二)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物流各活动的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运用所掌握的物流基本知识分析物流实际业务过程与能力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参观、小组合作等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优选稿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优选稿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大连电子学校《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流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方法能力: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开设,无前续课程;后期课程有《采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采购管理实务》、《库存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等。

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物流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宗旨,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浅出,融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注重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考取1+X证书、进行邮政云仓工学交替实习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时刻把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以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方案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按照物流工作运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即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物流系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品包装作业管理、装卸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课程依托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灵活运用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实训操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不同教学形式,注重融合职业道德、环保意识、劳动教育、社会责任、客户为中心等思政教育内容。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知物流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流程,掌握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操作实务。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号: 20641 课程名称: 物流管理开课系: 商务系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 8月21日制(修)订学院《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在我们呈现高歌猛进之势,现代物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特点的行业。

学生应掌握本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

适用专业:经管类及其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开课系:经管系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本节课共14章,主要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物流类型、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现代的概念与理论基础2、现代物流的特点3、物流职能的内容与实现方式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含义,现代物流的职能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定义及内涵2、了解现代物流的形式及其发展3、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4、掌握现代物流合理化的目标第二章物流系统教学内容:1、物流系统的定义2、物流系统性要求教学重点:系统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评价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系统的特征2、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物流系统的构成3、阐述物流系统性要求的理由第三章物流类型教学内容:1、物流不同类型2、第三方物流3、国际物流教学重点:社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物流的不同类型2、懂得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懂得第三方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4、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第四章包装教学内容:1、包装概念2、包装材料容器机械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教学重点:包装包装机械设备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绿色包装集成包装教学要求:1、掌握包装的概念2、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机械知识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了解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第五章装卸搬运教学内容:1、装卸搬运的特点概念2、装卸搬运合理化3、装卸搬运机械教学重点:装卸搬运教学要求:1、明确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3、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4、熟悉装卸搬运合理化5、了解装卸搬运机械及选择第六章运输教学内容:1、运输的概念作用2、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教学重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技术运输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约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技术3、了解字物流运输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决策方法第七章仓储保管教学内容:1、仓库保管概念2、仓库保管3、仓库温度管理4、仓库库存合理化教学重点:仓储仓库货物养护零库存教学要求:1、掌握仓储保管的概念,了解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2、仓库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3、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4、掌握仓库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方法5、掌握仓储货物保养和维护的基本知识6、掌握库存合理化和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八章物流加工教学内容:1、流通加工概念2、流通加工地位作用3、流通加工类型方式教学重点: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合理化教学要求:1、明确流通加工的概念和其与一般生产加工的区别2、明确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熟悉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式4、掌握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要求了解流通加工的管理和可行性分析第九章配送和配送中心教学重点:配送配送中心分拣作业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教学要求:1、掌握配送和配送中心的有关概念2、掌握配送计划的制定3、掌握分拣作业和车辆装配的操作4、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订单的管理5、了解配送中心的种类和配送中心的种类第十章企业物流管理教学内容: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2、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教学重点: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的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2、了解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4、了解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1、活动推广的定义2、活动推广的作用3、活动推广的要点和形式教学重点:物流成本管理第三利润源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控制教学要求:1、理解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2、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3、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掌握物流成本的计算第十二章物流客户服务教学重点:物流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要求:1、明确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2、掌握物流客户服务重要性3、说明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4、掌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第十三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概念特征2、了解物流信息的分类,熟悉工作原理及应用3、掌握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功能4、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1、供应链概述2、供应链管理的步骤教学重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实施步骤3、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总学时:48五、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考试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基础》教学大纲课时:80课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物品在流通领域的动态流转过程,揭示物流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等,是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物流的最基本的内涵,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内容及系统学习物流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和物流系统管理技术,掌握物流作业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企业中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具体掌握运输管理、装卸搬运、现代包装、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

为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3.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在学过本门课程后,对物流行业和物流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识别每个物流环节的工作构成及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了解物流的基本理论,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各功能在物流过程的合理化要求,掌握各种物流形式的的特点,理解现代物流的特征,了解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讲授内容第一节物流概念的演变本节主要讲授物流概念及其渊源,物流与流通,物流与生产,物流的分类,物流形式、功能,企业物流结构,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第二节物流的价值分析本节主要讲授人们对物流价值认识的8次发现,以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讲物流体现的价值。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

附件1《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开课单位:管理技术系制订日期: 2017年8月15日教务二处制《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现代物流概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logistics)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代码:63090340201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设学期:第1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必修)所属教研室(团队):物流管理教研室制定人:[ *** ]教研室负责人:[ *** ]审核组:[ ]部门负责人:[ ]批准日期:[ 2017.08.28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物流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同步课程:《物流运作管理》、《管理学原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自主探索式学习。

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提出课堂教学价值目标的原则,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将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自主探索式学习放在了与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者并重,并且课程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2.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本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充分利用我系的实验室平台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硬件支持,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并针对其具体的各项要求提出了实训课程计划,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当中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电子学校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流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
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
(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
(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
(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
2. 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
(2)方法能力:
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物流专业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3.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5)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6)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参考学时
本课程共安排日本制图基础知识、投影法、图形的表示方法、尺寸的表示方法、装配图的制定方法等共5个教学单元。

课程内容及要求的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及要求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建议
1. 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68学时,4学分,理论课、实训课、综合实践课时分别为12、44、12学时,在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学时。

建议学时分配如表5-2所示:
表5-2 学时分配表
2. 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化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任务分析或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 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二)教学评价建议
1.考核形式及内容
本课程考核为阶段性考核。

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考核占60%。

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学习纪实(40%):课前准备(5%)、学习态度(10%)、出勤情况(10%)、笔记作业)(15%)、专业技能(45%):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工作任务或教学模块中的知识技能获取、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综合评语(15%):自我评价(5%)、小组评价(5%)、教师评价(5%)
六、教学资源
(一)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现代物流基础》,杨穗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2.参考资料:
1)《现代物流基础》,张晋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现代物流基础管理》,蔡昭君,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3月。

3)《现代物流基础》,李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二)数字化资源
1. 多媒体课件
2.物流模拟软件
制订人:郭晓妍教研组长:教学部主任:
2017年8 月14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