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医古文)

合集下载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话四则医古文原文及注释

医话四则医古文原文及注释

医话四则医古文原文及注释1.书方宜人共识说•原文:国家徵赋,单曰易知;良将用兵,法云贵速。

我侪之治病亦然。

尝见一医方开小草,市人不知为远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细小者。

又有一医方开蜀漆,市人不知为常山之苗,而另加乾漆者。

凡此之类:如写玉竹为萎蕤,乳香为薰陆,天麻为独摇草,人乳为蟠桃酒,鸽粪为左蟠龙,灶心土为伏龙肝者,不胜枚举。

但方书原有古名,而取用宜乎通俗。

假设图立异矜奇,使人眼生不解,危急之际,保无误事? 又有医人工於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於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 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

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注释:•徵赋:征收赋税。

•易知:即易知由单,旧时征收田赋的通知单,单上写明田地等级、人口多少、应征款项和起交存留等,发给纳户。

•侪:辈,类。

•市人:药店之人。

•常山:其嫩叶称“蜀漆”,用于疟疾病治疗。

•远志:《本草纲目》释名:“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立异:标异于众。

•矜奇:夸耀奇特。

•羁延:延误。

•期:必定。

•译文:国家征收赋税,单据叫易知由单,是说它容易让人明白;良将用兵,兵法说以神速为贵。

我们治病也是这样。

曾经见到一个医生开的药方中有“小草”,药店的人不知道这是远志的苗,却用了细小的甘草。

又有一个医生开的药方中有“蜀漆”,药店的人不知道这是常山的苗,却另外加了干漆。

像这样的例子:如把玉竹写成萎蕤,乳香写成薰陆,天麻写成独摇草,人乳写成蟠桃酒,鸽粪写成左蟠龙,灶心土写成伏龙肝等等,多得举不胜举。

但是方书上本来就有古名,而取用药物时应该适合通俗的称呼。

如果企图标新立异,炫耀奇特,使人看了不理解,在危急的时候,怎能保证不出差错呢?又有擅长写草书的医生,医案有的人可能不认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药铺里的人难道都能认识草书吗?粗心的人约略抓药就会造成贻误,谨慎的人来回询问就会延误时间。

能不能和同行们互相约定,凡是书写处方医案,字迹一定要清楚,药名一定要大家都认识。

课外阅读(医古文)教学文案

课外阅读(医古文)教学文案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课外阅读(医古文)

课外阅读(医古文)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医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王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医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课外阅读(医古文)精编版

课外阅读(医古文)精编版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课后阅读

医古文课后阅读

医古文课后阅读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 宥:宽舒。

② 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 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 原:推究的本意。

⑤ 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 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 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 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至四十歲,複取而讀之。

顧以質鈍,遂朝夕鑚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

医古文背诵篇目

医古文背诵篇目

医古文背诵篇目(带翻译)一、《秦医缓和》(昭公元年)晋晉侯求医醫于於秦。

秦伯使医醫和视視之,曰:“疾不可为為也,是谓謂近女室,女室:女色。

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诊治。

医和诊断后说:“病不能治了。

这个病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疾如蛊。

非鬼非食,惑以丧喪志。

良臣将將死,天命不佑。

”公曰:“女不可近乎?”蠱:蛊疾。

病人心志沉迷惑乱犹如中了蛊毒,是患了蛊病。

这个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调,而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

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晋平公问道:“女子不能亲近吗?”对曰:“节節之。

先王之乐樂,所以节節百事也,故有五节。

迟遲速本末以相及,医和回答说:“要加以节制。

先王的音乐,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制的,所以有五音的节奏。

五音速度的慢快和声音的低高递相连及,节:节制。

中声聲以降。

五降之后後,不容弹彈矣。

于於是有烦煩手淫声聲,滔慆因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滔:祸乱。

因:填塞。

都为使动用法就会奏出中正和谐的音乐。

一曲终了,五音都降于无声,这时就不能再弹奏了。

在这时如果再弹奏的话,手法就会繁乱混杂,会奏出不中正的靡靡之乐,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

物亦如之。

至于於烦煩,乃舍也已,无無以生疾。

万事万物也像演奏音乐的道理一样。

如果过度了,就要休止下来,不1要因为过度而导致生病。

君子之近琴瑟,以仪儀节節也,非以滔慆心也。

琴瑟:这里指女色。

君子亲近女子,要按照礼仪的规定进行,不要因为女色而使心志惑乱。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zheng1)为為五声聲,淫生六疾。

六气氣曰阴陰、阳陽、风風、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為五节,过過则則为為灾菑:发:现,表现。

徵:见征,验证。

五节:五行之节,春夏长夏秋冬。

菑:通灾,疾病。

上天有六种气,降下来化生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体现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种疾病。

六种气叫做阴、阳、风、雨、晦、明,在时间上区分为四季,按次序排列为五行,六气过度就会造成疾病:阴陰淫寒疾,阳陽淫热熱疾,风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本资料整合中医班提供资料和网络资源而成,部分加点字词与课本上不同,请大家结合全文翻译加以理解!——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5班整理一扁鹊传P5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龟,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

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

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全文翻译】扁鹊路过赵国,赵太子得了疾病突然死亡。

扁鹊到宫门前问:“听说国内有丧事,该不会是突发的急病啊?”一个喜欢医学的中庶子(官员)回答说:是这样的,王太子突发重病死了。

”扁鹊说:“进去告诉赵王,郑国医生秦越郡人扁鹊能救活太子。

”中庶子诘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的名医叫苗父,他行医的时候把菅草编成席子(铺在地上),用草编成狗,面向北面念咒语,仅仅数十句咒语,被搀扶而来的,被抬着来的,都痊愈和以往一样。

医古文课外阅读

医古文课外阅读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解析《华佗传》課外閱讀1.断句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

為曹公所怒。

荀文若請曰。

佗術實工。

人命系焉。

宜議能以宥。

曹公曰。

憂天下無此鼠輩邪。

遂考竟佗。

至倉舒病且死。

見醫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歎。

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幾。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原夫史氏之書於册也。

是使後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賢者之論。

而懲暴者之轻殺。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

後之惑者。

後用是焉口實。

悲哉。

夫腎能不能無過。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請。

彼壬人皆曰。

憂天下無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歎。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词語注释①工:高明。

②宥:宽恕。

③生:使活命。

④原:推求。

⑤轻:轻率。

⑥口實:藉口。

⑦苟:如果。

⑧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人。

⑨曾:竟然。

⑩再:第二次。

3.句子今譯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機。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唉!憑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從事物的细微燮化中洞見先兆的能力,卻還像這樣轻率地殺害有才能之人;憑着荀文若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勸說曹操,卻還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消除。

掌權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啊!也應當謹慎防止啊!4.文意理解①“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的意思是什么?其用意何在?意為從“佗恃能壓食事”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疆死也…全部记载在史書上。

其用意是讓後來的掌權者宽恕才能之士的刑罰,採纳賢德之人的勸告,懲罰残暴之徒轻率殺害才士的恶行。

②作者認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如曹操之於倉舒之死一樣。

《伤寒论》序课外阅读1.断句夫傷於寒。

有即病者焉。

有不即病者焉。

即病者骚於所感之時。

不即病者遇時而發於春夏也。

即病招之伤寒。

不即病谓之温舆暑。

夫伤寒温暑。

其类雎殊。

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

修订版课外阅读(医古文)学习课件

修订版课外阅读(医古文)学习课件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课外阅读(医古文)

课外阅读(医古文)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简体版

医古文简体版

医古文简体版医古文是研究中医古籍文献语言现象的一门学科。

《扁鹊传》(部分)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 扁鹊曰:“敬诺。

”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

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

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

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

’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

’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

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有一熊欲援我,我欲击之,是时也,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

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

’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

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 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

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注释:•舍长:客馆的主管人。

•谨遇:恭敬地接待。

•禁方:秘方。

•上池之水:未曾沾及地面的水,如草木上的露水等。

•垣(yuán):矮墙。

“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藏(zàng)症结:脏腑的疾病所在。

•间(jiàn):病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概要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概要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概要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医古文原文及译文翻译

医古文原文及译文翻译

医古文原文及译文翻译01医师章原文及译文翻译【原文】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

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译文】医师掌管有关医药方面的政令,收集药物以供医疗所用。

凡王国中有患疾病的,有头上长疮或身上有创伤的,都到医师的官府来看病,医师派医者对他们分别进行治疗。

(夏历)年终,考核医者医疗的成绩,以确定给予他们食粮(的等级):凡病都能准确诊断的为上等,有十分之一不能诊断准确的为次等,有十分之二不能诊断准确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三不能诊断准确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四不能诊断准确的为下等。

【原文】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蓏。

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译文】食医掌管调和王的六种饭食、六种饮料、六种牲肉、各种美味、各种酱类、八种珍肴。

凡调和饭食应比照春天(以温为宜),羹汤应比照夏天(以热为宜),酱类应比照秋天(以凉为宜),饮料应比照冬天(以寒为宜)。

凡调和食物的滋味,春天应多一些酸味,夏天应多一些苦味,秋天应多一些辛味,冬天应多一些成味,(四季的食物中都要)调和一些能使之变得柔滑和甘甜的食品。

凡调配牲肉和饭食,牛肉宜配合稻饭,羊肉宜配合黍饭,猪肉宜配合稷饭,狗肉宜配合梁饭,鹅肉宜配合麦饭,鱼肉宜配合菰米饭。

凡君子的膳食都依照这种调配原则。

【原文】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声,眡其死生。

两之以九窃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译文】疾医掌管治疗万民的疾病。

四季都有因气不调和而引起的疾病:春季有头痛病,夏季有皮肤长痒疥的病,秋季有寒疟病,冬季有咳嗽气喘病。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黄帝内经·素问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黄帝内经·素问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黄帝内经·素问答案: 1.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

灵枢九卷。

素问九卷。

乃其数焉。

世所奉行。

唯素问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

皇甫谧次而为甲乙。

诸家之说。

悉自此始。

其间或有得失。

未可为后世法。

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

咳逆者。

哕也。

谨按灵枢经曰。

新谷气入于胃。

与故寒气相争。

故曰哕。

举而并之。

则理可断矣。

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

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

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灵枢经曰。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

神气者。

正气也。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

流注也。

井荥输经合者。

本输也。

举而并之。

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

但恨灵枢不传久矣。

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

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

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

又非世业。

杀人尤毒于梃刃。

是故古人有言曰。

为人子而不读医书。

犹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

自髫迄壮。

潜心斯道。

颇涉其理。

辄不自揣。

参对诸书。

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

共八十一篇。

增修音释。

附于卷末。

勒为二十四卷。

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

了无差别。

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

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

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

令崧专访名医。

更乞参详。

免误将来。

利益无穷。

功实有自。

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

锦官史崧题。

(《灵枢》南宋·史崧序)2、①次:编次。

②得失:义偏在“失”。

③法:规范。

④标指:指明。

⑤游行:运行。

⑥不啻:不异于。

⑦恨:遗憾。

⑧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⑨梃刃:棍棒刀剑。

⑩自:起始。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我本平庸昏昧,自童年到壮年,潜心钻研医学,稍微懂得其中的道理,就不估量自己的浅陋,参合核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在卷末,汇总为二十四卷。

或许能使爱好养生的人们打开书卷容易明白,全无差错。

4.文意理解①作者为何反复强调“读医书”? ②作者校释《灵枢》的严谨学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①为医者,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医古文阅读

医古文阅读

三、扁鹊传阅读1.标点:扁鹊过赵。

赵王太子暴疾而死。

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

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跗,俞跗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跗。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

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

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息也。

《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汉·刘向《说苑·辨物》)2.注释:卒:通猝。

突然。

壤土之事:祭神消灾之事。

壤,通“禳”。

土,地祗也,谓土地神。

一说,“壤土”为死丧之事。

难:诘问。

菅:草名。

又称菅茅、苞子草。

其茎可以编织器物。

刍:干草。

又称藁。

古代杀牲口时用刍草扎成其形状用以祭祀。

祝:祷告;祝告。

肓莫:膏肓和膈膜。

莫,同“膜”。

古今字。

焦焦:象声词。

指病人肠中发出的声音。

跣(xiǎn显):光着脚。

揥:投。

犬马:这里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马一样地死了。

课外阅读(医古文)

课外阅读(医古文)

课外阅读(医古文)•相关推荐课外阅读(医古文)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赵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完整word版,医古文阅读

完整word版,医古文阅读
七、《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阅读题
1.标点
顷,余之旧契②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余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者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
三、扁鹊传
阅读
1.标点:
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跗,俞跗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跗。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扁鹊传扁鹊过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医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柑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均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王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赞扬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义是什么?②王所称“粪土之息”与“犬马”指什么?反映古人称谓上的什么现象?③“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与全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扁鹊过,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人言医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

”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村,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捕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

以为不然,人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人报王。

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

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2.①造:到②卒:通“猝”。

突然。

③得无:莫不是;该不是。

④肓莫:膏肓与横隔膜。

莫,通“膜”。

⑤昧揥:暗中抛出。

⑥跣:赤脚;光着脚。

⑦趋:急行;奔跑。

⑧反神:恢复精神。

⑨息:子息,儿子。

⑩将:就要。

3.①中庶子责问他说:“我听说上古有个做医生的叫苗父,苗父行医,用菅草编成席子,用刍草扎成狗,面向北方祝祷,不过念十句咒语,那些被扶着来的,抬着来的,都康复如故。

您的治病方法能像这样吗?”②中庶子说:“您的治病方法是如此不行,好比用竹管看天,用铁锥刺地,被看的事物很大,见到的东西很少。

像您的方法,怎么能吓唬小孩呢?”4.①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日俞柑。

②王所称“粪土之息”是自谦之词,犹“贱臣之子”的意思。

“犬马”是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亦用为卑幼者对尊长的自谦之称。

反映了古人称谓上的自谦现象。

③这句话是由上面的故事引发的感慨,也是作者把上面的故事升华到一个理性的概括。

华佗传题目: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猛丕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皆..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唐·禹锡《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的意思是什么?其用意何在?②作者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答案:1.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公所怒,苟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

”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2.①工:精良。

②宥:宽恕。

③原:原来。

④轻:轻率。

⑤口实:话柄。

⑥苟:如果。

⑦壬人:佞人。

花言巧语献媚之人。

⑧曾:竟然。

⑨再:第二次活。

3.啊!凭着操的聪明才略,能够看见事物的征兆,仍然还是像这样杀害有才能的人;凭着荀文若的智慧地位名望,用言之有据的道理来说服操,然而还是不能使操的愤怒平息,掌握权柄的人的愤怒,真是可怕啊!也是值得谨慎小心啊!4.①意思是作者感叹凭借操的聪明和大略,能够观察到事物不明显的情况,但却轻易地杀害了像华佗这样的人才。

像苟文若这样具有很高名望的谋士,仍然不能劝说操,改变他的愤怒。

可见,掌权人的愤怒是多么的可怕啊!也要慎重地对待这样的人。

其用意在于告诫后人要宽恕那些有一技之长而有不足的人,要倾听像荀文若那样的贤能人的规劝,而惩罚那些轻率杀戮无辜的残暴者。

②作者认为最大的悲哀是:“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日:‘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日:‘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黄帝经·素问昔黄帝作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出入也非皮..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杀人尤毒于梃刃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丕自揣叁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尾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令崧专访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宋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灵枢》南宋·史崧序) 要求:1.给上文断旬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作者为何反复强调“读医书”?②作者校释《灵枢》的严谨学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1.昔黄帝作经十八卷。

灵枢九卷。

素问九卷。

乃其数焉。

世所奉行。

唯素问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

皇甫谧次而为甲乙。

诸家之说。

悉自此始。

其间或有得失。

未可为后世法。

则谓如活人书称。

咳逆者。

哕也。

谨按灵枢经曰。

新谷气入于胃。

与故寒气相争。

故曰哕。

举而并之。

则理可断矣。

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

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

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灵枢经曰。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

神气者。

正气也。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

流注也。

井荥输经合者。

本输也。

举而并之。

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

但恨灵枢不传久矣。

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

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

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

又非世业。

杀人尤毒于梃刃。

是故古人有言曰。

为人子而不读医书。

犹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

自髫迄壮。

潜心斯道。

颇涉其理。

辄不自揣。

参对诸书。

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

共八十一篇。

增修音释。

附于卷末。

勒为二十四卷。

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

了无差别。

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

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

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

令崧专访名医。

更乞参详。

免误将来。

利益无穷。

功实有自。

宋乙亥仲夏望日。

锦官史崧题。

2.①次:编次。

②得失:义偏在“失”。

③法:规。

④标指:指明。

⑤游行:运行。

⑥不啻:不异于。

⑦恨:遗憾。

⑧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⑨梃刃:棍棒刀剑。

⑩自:起始。

3.我本平庸昏昧,自童年到壮年,潜心钻研医学,稍微懂得其中的道理,就不估量自己的浅陋,参合核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在卷末,汇总为二十四卷。

或许能使爱好养生的人们打开书卷容易明白,全无差错。

4.①为医者,在读医书耳。

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

是故古人有言日: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②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其二,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其三,专访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

丹溪翁传题目: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直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因追念先子..之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然犹虑学之未明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间.南北翕然..而成俗岂无其故哉徐而思之湿热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没至诸老始有发明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虽谆谆然见于素问而诸老犹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震亨不揣.荒陋于编册并述金匮之治法以证局方之未备间以己意附之于后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论未知其果是否耶后之君子幸改而正诸.(朱震亨《格致余论·序》)要求:1.给上文标点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在学习《素问》问题上作者批评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错误态度?②作者如何评价《素问》和《本草》在医学中的作用?③作者是如何看待《局方》的?答案:1.《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