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配套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颂扬。
文章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作者与母亲在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秋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母爱的珍视。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但对于这种以记叙为主,以情感为线索的课文,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赏析。
3.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珍视,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赏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课件:秋天的景象图片,课文朗读音频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秋天的景象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然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b.课文中的“我”和母亲之间有什么关系?c.课文中的秋天景象有哪些?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2、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一、质疑导入1、质疑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秋天的怀念》,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自由述说)预设:谁怀念秋天?(板书:史铁生)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秋天吗?除过秋天,还怀念什么?2、问题梳理从课题质疑入手并对提出的问题梳理,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
二、第一次看花1、通过预习,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知道了什么?预设:课文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
小结:同学们关注到了本课的两个主要人物——(生)儿子、母亲。
板书:儿子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儿子?你能从文中拎出一个词吗?(瘫痪、暴怒无常)板书:暴怒无常2、儿子的暴怒无常都表现在哪里?请从第一段中找找,画出这样的句子。
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补充,深入人物内心21岁,生如初阳,却双腿瘫痪!如此的噩运,谁能承受?!史铁生后来曾写过一篇长文章,记录21岁时的命运重创,文章的名字是《我二十一岁那年》,谁与老师轮流读读:课件出示(配乐)那时(十九年前)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的让人伤心就是了。
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
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人教版)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朗读和讨论中,逐渐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关于教学难点的处理。在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抒情技巧时,虽然我尽力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设计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运用这些手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关爱家人,体会亲情,激发感恩情怀。
5.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瘫痪、憔悴、诀别、絮絮叨叨”等,并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分析课文的结构与主题,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具体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生字词:瘫痪、憔悴、诀别、絮絮叨叨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秋天与亲情的联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分析情感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4.塑造人文素养:通过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预习课文,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和文章的表达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怀念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主题内化:学生可能难以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形成深刻的人生感悟。
-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举例解释:针对情感深度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体验作者的心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在修辞手法识别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句,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修辞手法的效果,并指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至于主题内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从而促使学生将文章主题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深刻感悟的目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提供一定的词汇和句型支持,帮助学生克服表达困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中表达情感的基本方法。散文通过具体的描绘和细腻的叙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秋天的怀念》是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也是对生命态度的反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课文,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这种怀念如何影响作者的生活态度。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秋天的怀念》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
4.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
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走进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包括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2.继续学习朗读,在语句的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3.思考和讨论本文唤起的对母爱和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母亲的形象和付出。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好好儿活”的内涵,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去感受一段关于母爱和生命的故事。
(投影出示史铁生的照片和简介)史铁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
21岁时,他双腿瘫痪,从此开始了与轮椅相伴的生活。
在他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他的母亲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然而,母亲却在他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这篇文章就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二、预习检测1.走近作者(1)提问:谁能来介绍一下史铁生?明确:史铁生(1951—2010),祖籍河北,生于北京,当代作家。
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9年发表处女作《爱情的命运》。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2.字词积累(1)投影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憎恨(zēng)、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qiáo cuì)、诀别(jué)、捶打(chuí)、仿膳(shàn)、淡雅(yǎ)、翻来覆去(fù)、创伤(chuāng)(2)提问: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哪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明确:“憎恨”“淡雅”“翻来覆去”等词语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瘫痪”“侍弄”“憔悴”等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两个课时一、学习目标1、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2.品读蕴含丰富情感的语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抒发了什么情?怀念和愧疚如何抒发的写的暴怒无常当时的我只考虑到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顾着自己,完全没有考虑母亲。
二、教学重点: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时间来叙事和抒情的写法三、教学难点品读蕴含丰富情感的语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四、教学方法朗读法五、课时数2课时六:教学设计(一)导入环节,发布任务有人说,读一篇好文章,就如同结交一位朋友。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走近史铁生,结识这位朋友。
(ppt屏显)史铁生从小体育方面很突出,自称“全能体育迷”,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
但在21岁时不幸双腿瘫痪,后来一直照顾他的母亲也因肝硬化去世。
到了30岁那年,史铁生在病榻之上思及往事,执笔写下《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
我们班的同学决定看望此时的史铁生,并以朋友身份给他写一张慰问贺卡。
师问:给病人送慰问贺卡,事先需要做什么功课?预设:提前了解病人目前的状态,不仅是身体状态,还有心理状态,以便于慰问贺卡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史铁生的具体处境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1.(第一遍)请同学拿起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圈出不懂地和不理解的生字词。
解决字词 暴怒无常2.(第二遍)请同学们再次拿起课本,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人物是谁,几次去北海看花)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和母亲,文章写了三次看花,分别是在第1、3、7段。
文章主要写了双腿瘫痪后,母亲邀我去看花,我是断然拒绝的;那天,母亲又邀我去看花,在母亲的央求下,我勉强同意去看花,结果母亲大口吐血,去世了;又是秋天,我和妹妹主动去北海看菊花,我是主动前往的。
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三、了解他的处境首先请同学们朗读第1段,找出有关史铁生暴怒无常行为的句子,用横线圈画出来,并且分析史铁生在瘫痪之初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体验亲情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④ 文章结构:用简洁的线条和箭头表示文章的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⑤ 修辞手法:用例句标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并解释其作用。
⑥ 语言技巧:用例句标出文章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如排比、对仗,并解释其效果。
⑦ 亲情体验: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自己的意义,如“你对亲情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可以评估他们对课文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学习的认真程度。
1. 针对教学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并严格执行。
2. 针对教学方法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采用互动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和表达技巧。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阅读其他亲情主题的散文和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二、教学新课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huàn)暴.怒(bào)沉寂.(jì)侍.弄(shì)捶.打(chuí)憔.悴(qiáo)央.求(yānɡ)絮.叨(xù)诀.别(jué)淡雅.(yǎ)高洁.(jié)烂.漫(làn)翻来覆.去(fù)喜出望外仿膳.(shàn)豌.豆(wān)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预设:(1)憔悴(2)诀别(3)烂漫(4)翻来覆去(5)喜出望外(6)絮絮叨叨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语文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5篇
语文课文《秋天的怀念》教案5篇【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叙事散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话题,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意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朴实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宽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在懊悔、歉疚中表达了对母爱迟到的领悟,也表明自己在母爱的感召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学情分析】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浓浓亲情总能唤醒学生心底温柔的情愫。
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与宽容。
通过合作探究,习得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点】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课型】新授课【教材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已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2、破题质疑齐读课题,预设质疑:文题“秋天的怀念”在怀念谁?为什么怀念?又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呢?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将不理解的字词和感受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标记。
05.《秋天的怀念》(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变化。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母亲的形象。
3.掌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2.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父母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
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其中,《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
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史铁生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 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5.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在语言的品读中,概括母亲的品质。
2、在对人物行为的解读中,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母亲的深爱之情。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对人物行为的解读中,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母亲的深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有人说,读史铁生的作品,不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机智者读到了从容,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贱者读到了高贵,浮躁者读到了安宁,平庸者读到了智慧。
那么,《秋天的怀念》一文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大家又分别能从中读到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收获各自独特的体会。
难点: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过程: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记》等。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正音:瘫痪憔悴捶打侍弄仿膳诀别整宿四、自学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自学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段落(3分钟)。
2、用一个词或几个字在书上写出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3、完成后亮绿牌进入知者加速知者加速:深入思考,针对本文提出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
五、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文中几次写到北海看花?第二课时一、自学二:品读课文,领悟主旨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句子,体会伟大的母爱。
自学提示:1、寻找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圈画并批注理由。
【可以从人物描写的句子(如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重点字词的理解等入手。
】答题格式:从课文第段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母亲的爱。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引导学生树立坚强面对生活挫折的意识,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它往往能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去感受一位母亲在秋天里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三)字词学习1.出示字词拼音:o瘫痪(tānhuàn)暴怒(bào)砸碎(zá)侍弄(shì)o捶打(chuí)翻来覆去(fù)憔悴(qiáocuì)絮絮叨叨(xù)(dāo)o仿膳(shàn)豌豆(wān)诀别(jué)2.学生齐读,教师强调易错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o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o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o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o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方法,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人物的情感。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坚强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理解“好好儿活” 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温馨的氛围。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年—2010 年),北京人,当代作家。
1969 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 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 年和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手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 作品。
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提示中内容提示:“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提示:“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所以要理清思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感悟启示。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快速阅读文学作品并了解文章内容并不难,难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学生虽然读过很多描写母爱的文章,但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对语言的感受还比较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教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语言,体悟母爱的伟大。
通过合作探究,探寻“好好儿活”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理解“好好活儿”对作者的影响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课型】新授课【教材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含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秋日私语伴奏、秋天图片课件(有人说:读《秋天的怀念》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穷者读到了高贵,柔弱者读到了坚强,贫庸者读到了智慧,……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生齐读课题)会读到什么呢?请听录音。
听音范读进入情境默读全文创设情境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营造阅读情境激发情感,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初读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为此写了哪些事?明确: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我双腿瘫痪,母亲抚慰我;母亲重病缠身,瞒着我;为看菊花,央求我;临终嘱托,牵挂我。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的怀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
3、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第一次合作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句经典的话。
“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我们追随老舍回忆了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母亲,那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史铁生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品读一下他笔下的母亲。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文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先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讲一讲?(三)、研读文本,感受形象1、你体会到那浓浓的母爱了吗?其实母爱就流淌在字里行间。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
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1、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2、他当时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谁能体会出来?。
3、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了。
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入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21岁的年轻人此刻内心的悲观和绝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提出了一个建议?(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找到了吗?读一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新教案
5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掌握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探究母亲因照顾“我”,自己肝病发作而去世的情景,探究母亲深沉的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3.探究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表现母爱,引导学生观察母爱并迁移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表现母爱的能力。
4.学习、品味语言,品味母亲对儿子关心的句子,探究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对母亲、秋天的怀念。
教学重点:探究母亲因照顾“我”,自己肝病发作而去世的情景,探究母亲深沉的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难点:探究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表现母爱,引导学生观察母爱并迁移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表现母爱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捕鱼教学法:学习课文和学习生活同步,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在阅读课堂完成写作全程指导,然后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课文,以写促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
二通读课文,领会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什么生活情景?”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归纳。
《秋天的怀念》描写的是“我”双腿瘫痪内心痛苦时,母亲耐心开导照料“我”却耽误肝病治疗而死的情景。
母亲特别坚强无私,“我”悔恨之至,十分怀念母亲。
三对应生活学习字词。
预习和学习方法:边读、边看、边写字词,看谁又对又快又好,一边写词语,一边驰骋想象再现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生活情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样,还可模拟表演词语所反映的动作或情态,摒弃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方法。
1.学习生字。
瘫痪tān huàn捶chuí打侍shì弄 憔悴qiáo cuì诀jué别bié烂漫làn màn淡雅yǎ2.学习生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秋天的怀念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一) PPT呈现:建议你从这些角度品读课文:抓住一组对比性强烈的动词;一组重叠词;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
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
)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
“我”: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捶打喊着
母亲:躲出去听我的动静进来扑过来抓住忍住哭
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
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
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
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可分角色朗读。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确: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二)理解主题
(三)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