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粮食的吸湿特性

合集下载

杂粮的储存特性,合理的水分测定确保入库安全,水分检测方法

杂粮的储存特性,合理的水分测定确保入库安全,水分检测方法

杂粮的储存特性,合理的水分测定确保入库安全,水分检测方法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

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一、杂粮存储水分含量标准及储存的特性1.花生的水分和储存(1)花生水分:根据GB/T 1532-2008 花生标准,花生果水分≤10%,花生仁水分≤9%?(2)花生的储存:新收获的花生,一般含水量为45%~50%,秕果含水量更高,可达60%,如不及时晾晒,易发生霉烂变质或遭受冻害。

为了安全贮藏,确保花生品质,应在收获后,将带荚果的花生植株倒植在田间晾晒2~3天,以利促进后熟和风干,然后摘果,平摊晒果。

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即可入库贮藏。

花生在贮藏期间,必须干燥、通风,发现含水量超过安全界限或种堆温度升高,就应及时翻仓晾晒,以确保花生的安全贮藏。

花生果要比花生仁耐储藏的多。

花生仁应该储存在恒温库中储存黄曲霉在这个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花生米酸价也不会明显升高。

2.芝麻的水分和储存(1)芝麻水分:根据GB/T 11761-2006 芝麻标准,芝麻水分≤8%,芝麻的安全储藏,主要取决于水分、温度以及微生物的演替等。

如果芝麻的含水量不大、温度不高、没有霉菌的侵袭,可保持原有品质,如果水分大、粮温高、霉菌繁育,芝麻的化学成分将起分解作用,酸价增大,过氧化值增加,会有哈喇味。

(2)芝麻储藏要点:低温(环境温度要在25度以下,粮温不能超过30度);干燥(湿度要有所控制,吸潮会发热、霉变,中包装尤其要注意密闭或控制环境湿度);安全水分(出厂会保持安全水分,芝麻安全水分6%)3.薏(仁)米的水分和储存薏米干燥后水分含量在12%左右方可入库储存。

小麦与玉米的仓储管理知识粮食仓库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小麦与玉米的仓储管理知识粮食仓库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第一部分:小麦的储藏一、小麦的储藏特性①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极易吸附空气中的水汽。

其中白皮小麦的吸湿性比红皮小麦强,软质小麦的吸湿性比硬质小麦强。

吸湿后的小麦籽粒体积增大,容易发热霉变。

②后熟期长:小麦有明显后熟期,一般春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可达6-7个月,冬小麦后熟期相对较短,也为1-2.5个月。

红皮小麦又比白皮小麦的后熟期长。

小麦在后熟期间,酶活性强,呼吸强度大,代谢旺盛,容易导致粮堆"出汗"、发热和生霉现象。

③能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据试验,水颁17%以下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54℃时进行干燥,不会降低发芽率,磨成的小麦粉工艺品质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所以小麦可以采用高温储藏。

④呼吸特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

红皮小麦的呼吸作用又比白皮小麦低。

由此可见,小麦有较好的耐藏性,一般正常条件下储藏2-5年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⑤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

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蟓、麦蛾等为害最严重。

小麦成熟、收获、入库季节,正值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二、小麦在储藏期间易出现哪些问题?①麦堆结顶。

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麦堆上层粮温增高,水分加大,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其部位一般发生在粮面下30cm处,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热粮储藏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转移,使上层粮食水分增加,同时也使霉菌大量发生和发展,造成粮堆发生结顶现象。

②褐胚。

小麦在储藏期间另一主要劣变现象是胚部变褐(与小麦褐胚病不同),着主要是储藏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造成的。

另外,微生物的危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三、小麦的储藏方法①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

第一章 粮食的物理特性

第一章 粮食的物理特性





具有一定的导热性是粮堆进行通风降温、干燥降 水的依据之一。 较小的导热系数决定了粮堆是热的不良导体。粮 堆对热的传入、输出都很缓慢。粮堆的这一性质, 对粮食的储藏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当粮堆局部发热时,由于粮堆难以散热,接近发 热层处的粮食温升比发热层中心慢得多。 低温进仓的粮食甚至在热的季节里,也能保持较 低的粮温,抑制和推迟虫霉的危害。



粮食检验定等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单位体积内某种粮 食的质量,即容重。是和孔隙度密切相关的物理量。 容重与孔隙度成反比。 粮堆孔隙度和粮堆密度都用百分率来表示。可根据 粮食的容重和密度来推算:
粮粒间空气体积 粮粒所占体积 孔隙度 100% 粮堆密度 100% 粮堆总体积 粮堆总体积 粮食重量 粮食质量 粮食容重 粮食容重 粮食比重 粮食密度 注:粮堆总体积 =粮粒所占体积+粮粒间空气体积 粮堆总体积 粮粒所占体积 粮食比重
2、粮食的吸湿性

粮粒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吸湿特性, 它是粮食吸附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储藏期间,粮食水分的变化主要与粮食的吸湿 性能有关,与粮食的储藏稳定性、储藏品质都密 切相关,是粮食发热霉变、结露、返潮和湿热扩 散的重要原因。


在粮食储藏期间,利用通风密闭干燥等措施控制 和调节水分时,必须运用粮食的吸湿性与平衡水 分的概念和规律。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粮食吸 附水分与解吸水分的速度相等,这时表现为粮食 的含水量不变,此时所含的水分,叫做粮食的平 衡水分,相对湿度称平衡相对湿度。 粮粒的吸湿性质和平衡水分的概念,指出了空气 相对湿度对粮食水分的影响。当水分大的粮食存 放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时,粮食水分则会散 发,反之,如把干燥的粮食存放在空气潮湿的环 境中,粮食则会增加水分而受潮。

粮油储藏学考试题目范围及答案

粮油储藏学考试题目范围及答案

粮油储藏学考试题目范围及答案第一章粮食的物理性质1.试叙述粮堆的组成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一、粮堆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粮粒、杂质、储粮害虫、微生物以及粮堆内的气体成分二、各组分与粮食储藏的关系(一)粮粒与粮食储藏的关系由于同类粮食的品种、种植和生长条件、生长部位、收获时间、收获方式和脱粒方式、晾晒与否导致粮食粮食入仓的水分、入仓温度以及耐储藏时间各有差异,影响了储粮的稳定性以及储粮过程中的日常管理(二)杂质与储粮的关系杂质对储粮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1.有机杂质具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使储粮稳定性下降2.有机杂质是虫霉的滋生场所,为以后粮食发热霉变提供条件。

3.杂质聚集的地方,改变了粮食的孔隙度,为以后储粮的发热霉变提供了条件。

4.杂质超标,同时也会影响储藏粮食的等级。

(三)储粮害虫与粮食储藏的关系储粮害虫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包括:1.由于虫害的影响,造成粮食重量的损失。

2.有些害虫喜食粮食籽粒的胚芽,使得种粮的发芽率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3.有些害虫蛀蚀粮食的胚乳,使粮食的营养价值降低。

4.储粮害虫的一些生命活动导致粮食发热。

容重:单位体积内某种粮食的质量。

比重:粮食的重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孔隙度影响因素:1.粮粒形状(表面光滑、粒形短、大小不一、破碎粒多。

孔隙度下降)2.杂质类型(含细小杂质多,孔隙度下降;含大而轻的杂质多时,孔隙度上升)。

3.水分含量。

4.粮堆部位。

孔隙度与储粮的关系:1.是粮粒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

2.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前提条件之一。

3.在气调储藏中,用以计算充气数量。

4.孔隙度的大小影响熏蒸效果。

5.孔隙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温湿度对粮堆的影响。

5.导热性、导热率?影响导热率的因素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一、导热性:物质传递热能的性质。

二、导热率:指1m厚的粮层在上层温度与下层温度相差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粮堆表面积的热量。

三、影响因素:粮食含水量以及粮堆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粮堆孔隙度、杂质含量、粮堆温度等。

小麦、玉米、稻谷的储藏特点

小麦、玉米、稻谷的储藏特点

小麦、玉米、稻谷的储藏特点(一)小麦的储藏特点(1)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没有外壳保护,吸湿能力较强。

(2)后熟期长小麦收获后处在后熟期,表现为呼吸强度高、生理代谢旺盛且发芽率低。

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

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

在此期间,会向粮堆内放出大量的湿热,并容易出现出汗、乱温、发热、结露、生霉等现象。

但只要控制好小麦的水分含量,一般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3)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并具有较高的抗温变能力。

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范围内都不致丧失生命力,也不致损坏加工的面粉品质。

小麦的这一特性,为采用高温日晒干燥及低温杀虫创造了有利条件。

(4)耐储性好小麦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储藏稳定性好。

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

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5)易受害虫危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

除少数豆类专食性害虫外,大多数储粮害虫均可为害小麦,尤以玉米象、麦蛾等害虫为害最烈。

并且在小麦的收获、入仓过程中即可感染害虫。

(二)玉米的储藏特点1.原始含水量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的生长期长,我国主要产区在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果穗外面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故原始含水量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往往在20~35%,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

玉米授粉时间较长,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相差可达7~10天,因而果穗基部多是成熟籽粒,而顶部则往往是未成熟的籽粒,故同一果穗上籽粒的成熟度很不均匀。

未成熟的籽粒未经充分干燥,脱粒时容易受损伤。

因此,玉米的未熟粒和破损粒较多,这些籽粒极易遭受害虫与霉菌侵害,甚至受黄曲霉菌侵害而被污染带毒不能食用,造成很大损失。

储粮特性基础知识

储粮特性基础知识

储粮特性基础知识粮堆的组成包括:①基本粮粒:每公斤粮食中含有的粮粒,小麦3万粒,稻谷4万粒,玉米3~4千粒,蚕豆8百~1.2千粒,油菜籽34万~48万粒;②有机和无机杂质;③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微生物;④粮粒间孔隙中的空气;⑤被感染粮食的储粮昆虫、螨类。

这些物质共处同一粮堆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储粮体系。

储粮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各类粮的自身情况,而且也取决于整个粮堆的总体情况。

因此,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就必须了解这些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与影响。

一、粮食的散落性粮食是一种散粒体,内聚力很小,粮粒在自由下落形成粮堆时,由于粮粒的移动性和重力作用,粮粒会向四周滑落形成一个圆锥体,这种性质称为粮食的散落性。

角是指粮食由高点落下时自然形成的圆锥体斜面与底面水平线的夹角(α)。

静止角与散落性成反比,即散落性大静角小;散落性小,静止角大,几种粮食的静止角如表1所示。

图1:G-粮粒的重力,N-粮粒对斜面的压力,α-静止角, P-粮粒沿斜面的下滑力,F-粮粒受到的摩擦力粮食的散落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粮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的光滑程度、成熟度、容重、水分及杂质的含量等。

如果粮粒的粒大、饱满、比重大、粒状圆形、表面光滑、水分低、杂质少,那么这种粮食的散落性就大,反之,其散落性则差。

如表2所示,含水量和含杂率的不同,影响了大豆的静止角。

由表看出含水量大、含杂率高,静止角大。

表2 大豆水分与杂质对静止角的影响散落性好的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流散,对于装卸车船、出入仓库的作业都比较方便。

但若将粮食以一定高度存放在粮仓内,粮食会由于散落性的原因而对仓壁产生横向的侧压力。

粮食的散落性愈大,对仓壁的侧压力就愈大;粮堆愈高,对仓壁的侧压力也愈大。

因此,对同一个仓房,装散落性小的粮食时,可以适当增加装粮的高度;而装散落性大的粮食时,就要适当降低装粮的高度。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一旦侧压力超过了仓壁的承受能力,就会危及仓房的安全。

11粮堆的湿度变化

11粮堆的湿度变化

粮堆的湿度变化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粮食水分能通过水汽的吸附和解吸作用而移动,最后达到吸湿平衡,在平衡状态下的水分为粮食平衡水分,这种现象称为水分再分布。

但是,吸湿平衡除了考虑粮食水分外,必须同时考虑粮堆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等因素。

由于粮食具有平衡水分特性,仓内及粮堆空隙中空气湿度对粮食水分的影响很大,空气湿度影响仓内湿度,仓内湿度影响粮堆湿度。

空气湿度、仓内湿度、粮堆空隙中空气湿度和粮食含水量的大小决定着粮食水分的变化。

粮食入仓后的水分变化,除了仓房漏雨及仓墙、地坪渗漏等特殊原因外,一般都是空气湿度的变化引起。

因此,了解和掌握空气湿度和粮堆湿度变化规律,对于指导和判断储粮稳定状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湿度的概念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一般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饱和湿度来表示。

261、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气的质量,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水汽压力就越大,所以绝对湿度也可以用水汽压力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每立方米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水汽量称为饱和湿度,也称为饱和水汽量。

空气中能容纳水汽量的能力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如图一),绝对湿度的最大限度是饱和状态下的最高湿度。

图一:饱和水汽压跟气温的变化图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水汽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量(饱和湿度)的比值,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通常用RH 表示(RH%=绝对湿度/饱和湿度X 100%)。

日常生活和仓储管理中所用的湿度一般指的是相对湿度,例如某仓房湿度为60%、大气湿度50%,即指相对湿度而言。

27相对湿度反映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接近饱和状态的程度,因此相对湿度可以直接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在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

粮油加工与储藏培训课程

粮油加工与储藏培训课程
抗病、虫、霉能力,减少劣变发生。 不利:干物质损耗;增加含水量,甚至
二、粮食的后熟作用
1、概念 收获成熟:粮食在田间成熟时即进行收获 生理成熟:放置一段时间后,完成种子内部
的生理生化变化 后熟作用: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过程
后熟期:完成后熟作用所经过的时间 经过后熟期的粮食呼吸作用减弱,发芽率增加,
易引起粮食发热。 孔隙度大的粮堆,使用熏蒸剂杀虫时,因药剂渗透快, 杀虫效果较好;熏蒸后散气也较快,缩短放气时间。
〔二〕热特性
1、导热性 定义:粮食传递热量的性能 导热系数:指在单位时间内,沿热流路线的每单位长 度,从高温到低温外表降低1℃时,每单位面积所允 许通过的热量,其单位是w/米*℃(千焦/米*小时*℃)。 粮食的导热系数为0.50~0.84千焦/米*小时*℃ 。水的 导热系数2.09千焦/米*小时*℃ ,粮食导热性与粮食
强烈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水和热;胚发育的合成作用 也放出水,使粮粒间的空气变得潮湿,一遇冷空气,就结 露凝为水滴,附在粮粒外表上,称为“出汗〞。
促进粮食后熟的方法 采用的方法有高温处理、超声波处理、电离射线处理及化
学药剂处理等。通常采用的简便方法是晒、烘干、通风。
三、粮食的陈化
1、概念 由新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称为陈化。
2、自动分级
定义:粮食在移动或散落过程中,由于粮食籽粒 的粒形、成熟度、杂质类型等组成成分的不同,
具有不同的散落性,性质相类似的组成成分趋向
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的集结区, 引起粮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布的现象。
如浅圆仓14~15米高,进粮过程中破损率增加近
1%;中心部位杂质集中,严重时中心部位杂质达
低温部位扩散移动,使低温部位粮食水分增加〕 , 造成粮堆局部水分升高,使粮食结露、发热,甚 至霉变。

粮油仓储知识题

粮油仓储知识题

第一部分粮油仓储知识题(共141道题:填空题:70道,判断题:50道,简答题:21道)一、填空题:(共70道)1、粮食是人类主食食料的统称,它包括原粮和成品粮。

2、粮油质量标准是对粮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名词术语、检验方法和包装、储存、运输等所做的技术规定。

3、粮食的物理性质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热性和导温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和气体吸附特性、湿热扩散);粮食的应力裂纹等。

4、粮食籽粒是粮堆的主体。

粮食籽粒本身是活的有机体,在储藏过程中维持着一定的新陈代谢活动,处于缓慢的分解状态。

5、糙米属于颖果,由果皮、种皮、外胚乳、胚乳及胚所组成。

6、小麦籽粒是由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组成。

7、玉米籽粒是由皮层、胚乳和胚组成。

8、粮食在储藏过程中最重要的吸附特性是粮粒对水气的吸附与解吸的性能即吸湿特性,它是粮食吸附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9、在粮油储藏中,温度的概念包括气温、仓温和粮温,即大气温度、仓内温度、粮堆温度,通常称为“三温”。

10、色泽包括颜色与光泽。

各种不同的粮油均有其固有的色泽。

新鲜的粮食,光泽鲜明,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渐变灰暗。

缺氧储藏的粮食在出仓进入常规储藏后色泽迅速变化。

11、粮食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强弱与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2、储粮害虫是储粮昆虫中的主要类群,储粮昆虫是指能在干燥的储粮环境中正常发育、生长、繁殖的一类昆虫。

13、储粮霉变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14、储粮发生霉变,主要受环境水分条件的影响,在返潮、结露、吸湿或水浸等情况下极易发生。

15、一般将霉变分为劣质霉变、结露霉变、吸湿霉变、水浸霉变四种类型。

16、一般所说的储粮害虫,不仅包括危害储粮的有害昆虫,而且还包括危害储粮的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及其他一些节肢动物。

17 、螨类的体躯一般可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

粮食贮藏特性和品质变化

粮食贮藏特性和品质变化

稻谷对高温敏感,高 温会加速陈化,影响 品质。
稻谷后熟期长,耐贮 藏,但陈化速度慢, 需要适时通风换气。
小麦类粮食贮藏特性
小麦吸湿性强,易受潮霉变,需要严 格控制水分。
小麦后熟期短,陈化速度快,需要适 时出库轮换。
小麦耐热性较好,可以利用高温干燥 杀虫。
玉米类粮食贮藏特性
玉米胚部大,呼吸旺盛,易发 热霉变,需要低温干燥贮藏。
THANKS
感谢观看
蛋白质变性及营养价值降低
蛋白质变性
在贮藏过程中,粮食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发生变性,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 氨基酸残基的修饰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酶活性丧失等。
营养价值降低
蛋白质变性可能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一方面,变性后的蛋白质可能难以被人 体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变性过程中可能伴随有营养素的损失,如维生素、矿 物质等。
02
粮食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淀粉老化与回生现象
淀粉老化
在贮藏过程中,粮食中的淀粉分子会逐渐发生重排和结晶化 ,导致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黏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淀粉 的老化。
回生现象
当老化的淀粉再次加热时,其结晶结构会部分破坏,使得淀 粉的糊化温度降低,黏度增加。这种加热后淀粉性质的变化 称为回生现象。
光照
光照会加速粮食中脂肪氧化和 色素降解,导致品质下降。
粮食呼吸作用与水分关系
呼吸作用定义
粮食呼吸作用是指粮食在贮藏过程中,通过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能量的过程 。
水分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水分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氧气和释放能量越多。同时,水分也是微生 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加速粮食霉变。因 此,控制粮食水分含量是抑制呼吸作用、延缓品质劣变的关键措施之一。

粮食储藏技术-物理特性

粮食储藏技术-物理特性

检疫性害虫
原产美洲大陆,现为国际 性的主要储粮害虫,大谷 蠹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既耐干热,也耐湿热。危 害玉米最严重。
谷斑皮蠹:是一种危害性很 大,极难防治的害虫,能严重 危害多种植物性产品,如小 麦、大麦、麦芽、燕麦、黑 麦、玉米、高粱、稻谷、面 粉、花生、干果、坚果等谷 类、豆类、油料植物贮藏品。
储粮害虫
检疫性和蛀食性害虫。 代谢热量引起粮食发热。 间接损失。
蛀食性害虫:是指在寄 主(储藏物)内部完成 其主要生长发育阶段的 储藏物害虫,通常也称 为隐蔽性害虫、内部取 食害虫或前期害虫。 这类害虫可以危害 完整的储藏物,通常将 粮粒蛀空,是造成储藏 物损失的主要类群。
储粮害虫引起的粮食发热霉变,更 严重会引起人畜的疾病。烟草甲在 香烟上蛀孔、衣蛾在毛呢上蛀孔, 均会造成商品跌价处理甚至完全失 去价值。
几种粮食的静止角
变动范围 15 17 10 8 10 粮种 糙 米 大 豆 黍 芝 麻 油菜籽 静止角 27—28 24—32 20—25 24—30 20—27 变动范围 1 8 5 8 7
2.自流角( β )
三种麦类的自流角
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板面 小麦 24~27 24~28 21~23 上开始滑动时的最小倾 大麦 26~27 25~30 25~28 角称自流角(β)。 燕麦 26~28 21~25 24~27
2.自动分级的类型
(1)重力分级 主要是由于物料所受到的重力不同而产生 的分级现象,粮食在长途散装运输或振动、筛 理等过程中易发生重力分级。
散装原粮长途运输后,大而轻的物 料就会浮到最上面;细而重的物料 就会沉到底部;而较细、较轻、较 大、较重的物料分布于两者之间, 从而形成了分层的现象。
重力分级示意图

粮食储藏技术-物理特性

粮食储藏技术-物理特性

2.影响孔隙度的因素
(1)粮食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状况:粮粒大、完整、表面 粗糙的,孔隙度就大;粒小、破碎粒多、表面光滑 的,孔隙度就小。 (2)粮食的含水量越高,孔隙度越小。 (3)粮食的杂质含量越高,孔隙度越小。 (4)粮食种类与储藏期限。 (5)粮堆的不同部位:底层所受压力大,孔隙度较小。
3.孔隙度与粮食储藏的关系
检疫性害虫
原产美洲大陆,现为国际 性的主要储粮害虫,大谷 蠹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既耐干热,也耐湿热。危 害玉米最严重。
谷斑皮蠹:是一种危害性很 大,极难防治的害虫,能严重 危害多种植物性产品,如小 麦、大麦、麦芽、燕麦、黑 麦、玉米、高粱、稻谷、面 粉、花生、干果、坚果等谷 类、豆类、油料植物贮藏品。
2.自动分级的类型
(1)重力分级 主要是由于物料所受到的重力不同而产生 的分级现象,粮食在长途散装运输或振动、筛 理等过程中易发生重力分级。
散装原粮长途运输后,大而轻的物 料就会浮到最上面;细而重的物料 就会沉到底部;而较细、较轻、较 大、较重的物料分布于两者之间, 从而形成了分层的现象。
重力分级示意图
粮食储藏技术
第二章 粮食的物理特性
粮食特性:通常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所表现 出的各种物理的及生理的属性。如粮食的流散特性(散 落性和自动分级)、导热性、粮食的吸附性、粮食呼吸 作用等。这些特性与储粮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物理特性:流散性、热特性、吸附性等。 粮食特性 生理特性:呼吸、休眠、后熟等。
散落性好的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流散,对于装车、装 船、入仓出库操作都比较方便,可节省劳力与时间。但散 落性较大的粮食对装粮容器的侧压力也大。装粮时对散落 性大的粮食就要降低堆装高度,对于散落性较小的粮食则 可以酌情增加高度。 粮食储藏期间散落性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的 储藏稳定性。安全储藏的粮食总是具有良好的散落性。如 果粮食出汗、返潮、水分含量增大,霉菌滋生,就会使其 散落性降低;严重的发热结块会形成90°的直壁状,完全 丧失了散落性。 生产中计算侧压力,用于确定不同粮食的堆粮线,对仓墙 强度不够的仓房,常采取外围加固的做法。

稻谷储藏注意事项

稻谷储藏注意事项

稻谷储藏注意事项稻谷储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稻谷质量的保持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稻谷储藏的注意事项:1.温湿度控制:稻谷的理想储存温度为10-1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

稻谷储存过程中应控制空气流通,以防止霉变和虫害。

2.防潮防湿:稻谷容易吸湿,吸湿后易发生霉变或者变质。

因此,在储藏稻谷的仓库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渗漏和积水。

同时,还可以使用防潮剂或密封包装来控制稻谷湿度。

4.定期检查:储存稻谷的仓库应定期检查稻谷的质量和数量,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对于发生霉变、变质或虫害的稻谷,应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免影响其他稻谷的质量。

5.分批储藏:为了保证稻谷质量和减少损失,可以将稻谷分批储藏。

不同批次的稻谷应分开存放,并在存放上做好标记,以便于管理和检查。

6.合理堆积储放:稻谷在储存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松散状态。

过度堆积或过度密封可能会导致稻谷发生霉变或变质。

应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设备对稻谷进行堆放,以保持稻谷的通风性。

7.防静电:稻谷储存过程中,要防止静电的产生,特别是在干燥环境中。

静电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防止静电的措施,比如使用导电的容器或地板。

8.防火防爆:稻谷储存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应禁止在储存场所吸烟或使用明火。

9.抽样检验:在储存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稻谷的质量和安全。

稻谷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湿度、杂质等方面的检测。

10.定期翻动:为了保持稻谷的通风性和均匀干燥,可以定期翻动稻谷。

翻动稻谷可以避免稻谷粘连和结块。

稻谷的储藏需要注意以上一系列的事项,以保证稻谷的质量和储存安全。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方法。

只有全面做好稻谷储藏工作,才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中式面点师中级-专业知识面点原料知识_真题-无答案

中式面点师中级-专业知识面点原料知识_真题-无答案

中式面点师中级-专业知识面点原料知识(总分35,考试时间90分钟)1. 用于制作馅心的新鲜蔬菜种类( )。

A. 很少B. 少C. 较多D. 不多2. 制作干菜馅时,木耳应选用( )者为好。

A. 肉厚B. 肉厚、有光泽C. 肉厚、有光泽、无皮壳D. 无皮壳、肉厚3. 干货制品的含水量为( )。

A. 10%~150/0B. 15%~20%C. 20%~25%D. 25%~30%4. 桂花酱是( )而制成。

A. 加糖,密封发酵B. 加糖渍后发酵C. 盐渍后加入糖浆D. 糖渍后加入糖浆5. 动物油脂应( )保存。

A. 低温B. 高温C. 常温D. 室温6. 粮食具有吸湿性,在潮湿环境中可吸收水分,( )遇到适宜的温度,就会发芽。

A. 体积缩小B. 增加营养C. 体积膨胀D. 硬度增加7. 榧子产于我国( )地区,品种较多。

A. 南方B. 北方C. 东南地区D. 西部8. 白果仁含有白果苷,可分解出( ),食用不当会引起中毒。

A. 营养素B. 维生素C. 毒素D. 龙葵素9. 仁状如( ),外有薄衣,未褪红衣者称榄仁。

A. 梭B. 球C. 粒D. 条10. 使用黄花菜应选用( )为较。

A. 色金黄、开花、有光泽、较干者B. 色金黄、未开花、有光泽.较干者C. 色金黄、开花、有光泽、干透者D. 色金黄、未开花、有光泽、干透者11. 蜂蜜可增进点心成品的滋润性和弹性,使成品( ),独具风味。

A. 膨松、柔软B. 膨松、坚实C. 酥脆、甜香D. 酥松、脆嫩12. 琼脂是由( )中浸出,并经干燥后制得的。

A. 鱼皮B. 海藻类植物C. 洋粉D. 琼胶13. 冷却肉应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使肉的周围保持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以防止( )对肉表面的变色作用,使肉保持鲜红的色泽。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 水分C. 空气D. 氧气14. 花生学名落花生,通常为( )上市。

A. 2~3月B. 3~5月C. 6~7月D. 9~10月15. 粗盐是从海水中( )的食盐晶体。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1、粮食保管的方针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2、“一符”、“三专”、“四落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符”是指帐实相符,即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帐相符,保管帐与仓(垛)专卡相符,专卡与库存实物相符。

“三专”是指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

“四落实”是指数量落实、质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

3、储粮的正常损耗,包括哪几项?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

4、保管自然损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保管自然损耗是指粮食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检化验耗用的样品,以及搬倒中零星撒落等所产生的损耗。

5、水分杂质减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水分杂质减量是指粮食在保管过程中,水分降低引起的自然减量以及处理杂质减量。

6、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是如何计算的?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以一个货位或批次为单位,在粮油出清后,根据粮油出、入库验质、计量凭证进行计算,并分别列报。

7、粮油入库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准备→登记→检验→检斤→入仓(罐)→结算。

8、春季储粮安全定期检查的重点内容是什么?(1)粮情检查制度是否健全,粮情记载是否完整、真实。

(2)仓房是否满足安全储粮要求。

是否达到通风、密闭、不漏雨、不返潮的要求。

(3)粮情是否稳定。

在春季气温回升前,是否对粮食进行隔热密闭等处理。

9、度夏防汛定期检查的重点内容是什么?(1)是否及时制订储粮防汛工作方案或抢险预案。

(2)防汛抢险物资、器材是否备足备齐,库区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3)地处江河沿岸地区的储粮是否采取得力措施,能否保证防汛安全。

10、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定期检查的重点内容是什么?(1)查数量,看帐实是否相符。

(2)查质量,看储粮品质是否正常。

(3)查粮温,看通风降温效果。

(4)查管理,承储资格是否能通过年审。

(5)查安全防火制度,看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6)查消防设施设备,看是否齐全有效。

11、开展“一符、四无”活动的意义是什么?“一符、四无”是广大粮食仓储职工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管理经验,是衡量储备粮油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7.1.17.1粮食的平衡水分与安全水分1

7.1.17.1粮食的平衡水分与安全水分1
禾谷类
大豆
测粮温
粮食中水分的重要性
粮食化学基础
1.粮食安全水分值作为粮食储藏的水分 限制值,可以保证粮食贮藏的安全稳定。 同学们在库管工作中要按规定进行定期 检验和记录。
2.水分的高低对粮食的收购价格有较大 的影响,同学在检验的工作中要严格按 照国标来测定,做到认真负责无偏差。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80 16.30 14.66 15.85 16.90 16.23 16.92 16.40 16.75 17.20
90 20.00 17.13 18.30 20.19 17.83 19.20 20.50 18.40 19.60
粮食化学基础
影响粮食平衡水分的因素 ➢ 大气相对湿度 ➢ 温度 ➢ 谷物的种类粮食的平衡水分与粮
小麦
9.65 10.85
0℃ 稻谷
9.50 10.70
玉米
10.00 11.10
相对湿度 50 60 70 12.50 14.10 16.10 10.88 11.93 13.12 11.24 12.39 13.90 12.00 13.20 14.80 11.35 12.50 13.70 11.90 13.19 14.90 12.00 13.20 14.60 11.80 12.85 14.10 12.25 13.50 15.40
哪种水对谷物储藏影响大?
图片4
•自由水
图片5
•结合水
粮食化学基础
二、粮食的平衡水分
✓吸湿性:粮食籽粒在相对湿度大的环境 中能吸收水汽而增加本身的水分。 ✓散湿性:粮食籽粒在相对湿度小的环境 中能散失水汽而使自身的水分减少。
粮食化学基础
•粮食平衡水分:在一定温度和空气相对湿 度的条件下,当粮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 分的速率与粮食从周围环境中散失水分的 速率相等时,则粮食籽粒湿度与外界空气 湿度处于动态平衡,这时谷物所含的水分, 叫做粮食平衡水分。 与粮食周围空气相平衡的相对湿度叫做平衡相 对湿度。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适宜湿度要求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适宜湿度要求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适宜湿度要求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适宜湿度要求在农业生产中,水分是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作物对湿度要求的适应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农民需要掌握农作物的适宜湿度要求,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湿度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栽培技巧,旨在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田。

一、水稻的湿度要求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湿度要求非常重要。

水稻喜欢高湿度环境,一般要求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湿度要求也会有所变化。

在水稻的萌芽期和分蘖期,湿度过低会导致幼苗缺水,影响其正常生长;而在水稻的灌浆期和抽穗期,湿度过高则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对于水稻的湿度控制,农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管理:1. 合理灌溉: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度在适宜范围内。

2. 加强排水:及时排除农田积水,防止水稻根系缺氧,同时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发生。

3. 建立排水沟和渠道:合理规划农田的排水系统,提高农田的排水能力,避免因过度积水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二、小麦的湿度要求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对湿度有一定需求。

小麦的适宜湿度范围比较广,相对湿度在50%~75%之间为宜。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湿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拔节至灌浆期,小麦对湿度要求较低,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小麦叶面积增大,蒸腾作用强,从而增加水分蒸发损失;而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适当提高湿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灌浆。

以下是小麦的湿度管理技巧:1. 控制灌溉:合理安排小麦的灌溉时机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湿度过高。

2. 加强通风:及时开展田间管理工作,保持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气体交换,减少湿度过高。

3.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选用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湿度环境。

三、玉米的湿度要求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湿度的适应力较强。

玉米生长期间,适宜湿度一般为70%~80%。

粮食仓储

粮食仓储
3
(五)散落流动性
散装粮食之间不会粘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自动松 散流动的散落特性。当倾斜角足够大时就会出现流动性。
(六)扬尘爆炸性
干燥粮食的麸壳、粉碎的粮食粉末等在流动时、作业 时会扬尘,伤害人的呼吸系统;能燃烧的有机质粮食扬尘 在一定的浓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4
二、粮仓的质量指标
颜色、气味和滋味、容重、湿度、感染度
2
(二)吸湿性和散湿性
粮食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空气干燥时,பைடு நூலகம்分会向外散发;当 外界湿度大时,粮食又会吸收水分。
(三)吸附性
粮食的吸收水分、呼吸的性能,能将外界环境中的气味、有害 气体、液体等吸附在内部,不能除去。 粮食受异味沾污,就会无法除去异味而损毁。
(四)易受虫害
未经杀虫的粮食中含有大量的昆虫和虫卵、细菌,在温度适合 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形成虫害。
粮仓管理
一、粮食特性

1
呼吸性和自热性 吸湿性和散湿性 吸附性 易受虫害 散落流动性 扬尘爆炸性
一、呼吸性和自热性
粮食处于新陈代谢状态,能够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 碳。通过呼吸作用,能产生和散发热量。


释放二氧化碳,造成人体窒息
粮食本身产生热量不能散发,粮堆内部温度升高。
粮食的呼吸性和自热性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 自热能力越强。
三、粮仓安全管理

干净无污染
保持干燥、控制水分
控制温度、防止水源 防霉变 虫鼠害
5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的吸湿特性粮食颗粒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吸湿特性,它是粮食吸附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储藏期间,粮食水分的变化主要与粮食的吸湿性能有关,与粮食的储藏稳定性、储藏品质都密切相关,和粮食的发热霉变、结露、返潮等现象有直接关系。

所以粮食的吸湿特性是粮油储藏中最重要变量因素之一。

粮食之吸附水蒸气的原因包括:一是粮粒是多孔毛细管胶体物质,能够使水蒸气通过扩散进入其内部并凝聚;二是粮粒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使水蒸气分子能在表面发生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的吸附;三是粮粒中存在很多亲水基团,这些基团对水蒸气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如小麦的淀粉含量约占粮粒的63%,蛋白质约占16%,纤维素约占13%,这些物质都具有数个亲水基团,构成了粮粒吸湿的活性部位。

一、粮粒吸附水蒸气的各种力研究粮粒中水分存在的方式发现,粮粒中的一部分水是以毛细作用的形式,保持在粮粒内部的颗粒间隙中,这些水具有自然界中水一样的性质,通常将这一部分水叫做自由水。

另一部分水则以化学形式与粮食中的某一成分相结合,构成了粮粒物质整体的一部分,这部分水叫做结合水(化合水)。

粮粒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的,其中水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

27在通常情况下,粮食中的“化合水”受环境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主要是“自由水”和“吸附水”。

“自由水”又是“吸附水”在一定条件下凝聚的结果。

因此对于“吸附水”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水蒸气能被粮粒表面吸附,主要是由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的结果。

范德华力包括: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永久偶极作用产生的偶极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产生的诱导力;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瞬时偶极产生的色散力。

这三种力都具有吸引作用。

因此,当粮粒的有效表面与水蒸气分子相接近时,在这三种力的作用下,水分子就分别吸附在极性、非极性表面上。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因此,粮粒上所发生的作用力主要是:水分子与粮粒极性部位分子之间发生的偶极力,以及水分子与粮粒非极性分子部位之间发生的诱导力。

其中,水分子在偶极力作用下,强烈地吸附在极性物质表面上。

二、粮粒的化学结构与吸附粮粒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都属于亲水胶体。

它们含有能与水作用的极性基团最多。

淀粉链上不论直链或枝链,都具有羟基、环氧或氧桥。

其中氧原子的孤立电子对未被饱和,因此水分子就通过氢键的作用而和氧原子结合被吸附下来。

蛋白质也是如此,除肽链以外,还有许多氨基酸侧链。

它们都带有各种不同的极性基团,水分子很容易与之发生反应。

三、粮食水分子的吸附和解吸过程28粮粒吸附水分,首先是水分在粮粒表面形成蒸气吸附层,通过毛细管扩散到内部,吸附在有效表面上,其中有少部分与固体表面不饱和电子对发生作用,成为“结合水”。

在吸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扩散吸附的物理过程即中间过程,水分子先扩散到粮粒表面和内部,然后再在活性表面吸附。

因此,某种粮食吸收水蒸气速度快慢,取决于水蒸气分子向粮粒内部扩散系数D 和水蒸气与活性表面吸附作用常数K。

由于粮食的种皮含有蜡层和角质层,对水分子的扩散起阻碍作用,因此,吸附水分子的快慢主要受到扩散系数 D 的制约。

显然,当水汽压在粮粒周围逐渐加大时,扩散系数 D 增加,从而吸附速度加大。

当水气吸入后,如果水汽压仍大于粮粒内的水汽压,水汽就会不断地进入粮粒内,开始吸附在毛细管壁,形成单分子层,继续吸附而变成多分子层,当毛细管壁上的水汽吸附层逐渐加厚至中央汇合时,就出现了毛细管水分。

这时,水分在毛细管中形成一个弯月面,由于弯月面上的水汽分压低于毛细管壁上的水汽分压,即存在着一个压力差,因此,管壁中的水汽分子就向弯月面上运动,从而使弯面上的水汽饱和而发生凝结,这种现象就称为毛细管凝结。

这个动态过程的不断进行就使粮食水分不断增加,直至完成吸湿过程。

当外界环境中的水汽分压低于粮粒内部的水汽分压时,粮粒中的水汽分子就向粮粒外扩散,即粮食中的水分发生解吸作用。

解吸时首先是粮食毛细管中的凝结水扩散到空气中,其次是多分子层的吸附水,最后是单分子层的吸附水,直到粮食中29的水汽分压平衡于环境中的水汽分压为止。

四、粮食的平衡水分不同种类的粮食在同一状况下所达到的平衡水分是不同的(详见下表),如谷类含的亲水物质较多,油料类所含疏水物质较多,其平衡水分就明显小于谷类。

另外,同一粮粒,胚的平衡水分就比胚乳大,因此胚的含水量一般大于粮粒总含水量。

不同温湿度下的粮食平衡水分粮种温度20% 30% 40% 50% 60% 70% 80% 90%玉米30 7.85 9.0 11.13 11.24 12.39 13.9 15.85 18.3 20 8.23 9.4 10.7 11.9 13.19 14.9 16.92 19.2 10 8.8 10.0 11.1 12.25 13.5 15.4 17.2 19.6 0 9.43 10.54 11.58 12.7 13.85 15.58 17.6 20.1小麦30 7.41 8.88 10.23 11.4 12.54 14.1 15.72 19.34 20 7.8 9.24 10.68 11.84 13.1 14.3 16.02 19.95 10 8.3 9.65 10.85 12.0 13.2 14.6 16.4 20.5 0 8.9 10.32 11.3 12.5 13.9 15.3 17.8 21.3稻谷30 7.31 8.51 10.0 10.88 11.93 13.12 14.66 17.13 20 7.54 9.1 10.35 11.35 12.5 13.7 15.23 17.83 107.9 9.5 10.7 11.8 12.85 14.1 15.95 18.4 0 8.2 9.87 11.09 12.29 13.26 14.5 16.59 19.22大豆30 5.0 5.72 6.4 7.17 8.86 10.63 14.51 20.15 20 5.4 6.45 7.1 8.0 9.5 11.5 15.29 20.28 10 7.2 8.7 9.9 11.3 11.4 14.8 17.3 20.2 0 5.8 6.95 7.71 8.68 9.63 11.95 16.18 21.54为便于理解,我们选取小麦为例画出不同温湿度下平衡水分曲线图。

如图可知,在同一湿度下,粮温越高,粮食的平衡水分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度越大,粮食的平衡水分越大。

总的来说,在相对湿度较低时,粮食平衡水分随着湿度的提高而缓慢增长;而在相对湿度较高时(在80%以上),粮食平衡水分随着湿度的增加而急剧增长,因此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粮食籽粒容易吸湿返潮小麦不同温湿度下平衡水分曲线图由此可知,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现反相关性,而表现粮温越低衡水分越小。

由于温度上升时用增强方向移动,加热会引起粮粒吸附物上的水分子部分脱离因而水分吸附量随之减少平衡则向吸湿作用增强方水分就相应增大。

因此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粮堆温度升高温度30籽粒容易吸湿返潮,对安全储藏带来隐患。

小麦不同温湿度下平衡水分曲线图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粮食的平衡水分与粮温呈而表现粮温越低,平衡水分越大,温度越高由于温度上升时,吸热过程加强,平衡向解吸作加热会引起粮粒吸附物上的水分子部分脱离因而水分吸附量随之减少,平衡水分就相应减小。

温度下降时平衡则向吸湿作用增强方向移动,水汽吸附量反而因此,在春夏季粮堆温度的升高时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粮堆温度升高、粮食平衡水分降低而解粮食的平衡水分与粮温呈温度越高,平平衡向解吸作加热会引起粮粒吸附物上的水分子部分脱离,温度下降时,而增加,平衡在春夏季粮堆温度的升高时,粮仓湿粮食平衡水分降低而解湿度31吸作用增强,散发出大量水汽。

在夏季使用内环流控温技术时,粮仓高温高湿气体通过粮堆冷心时,粮食平衡水分增大而吸附作用增强,降低了粮堆相对湿度。

总之,粮食的吸湿特性为粮食储藏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粮粒的吸湿性能和平衡水分的概念,指出了空气相对湿度对粮食水分的影响,当水分大的粮食存放在低的相对湿度时,粮食水分则会散发;反之,如把干燥的粮食存放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粮食则增加水分而受潮。

因此,在粮食储藏期间,利用通风、密闭、干燥等措施控制和调节水分时,必须运用粮食的吸湿性与平衡水分的概念和规律。

一般情况下,当粮堆温度由25℃下降到5℃时,各种粮食(除大豆外)的平衡水分几乎相似的增加0.6%--1.0%左右。

但是,在北方地区冬季通风降低粮温时,反而会降低粮食水分?那是因为北方地区冬季大气干冷,在温湿度较低条件下(温度10℃、湿度30%左右),粮食平衡水分远小于库存粮食的储存水分,所以容易发生通风失水。

另外,由于吸附滞后作用,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混储后,很容易引起粮堆水分不均匀,难以保管,存在储粮安全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