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的起源_同一性_自创生和意义
埃里克森地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
埃里克森地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的清晰认知,并形成一个稳定一致的自我形象。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一位重要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生命发展理论,其中包括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以下将探讨埃里克森地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自我同一性形成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这一时期个体面临着身份探索的任务。
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身份的形成和身份的合成。
在身份的形成阶段,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试图寻找自己的身份。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面临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他们可能会试探和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身体的变化以及独立性的增加,也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家庭、朋友圈和学校等,对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支持和鼓励个体自我探索和发展的环境将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2.文化和价值观:个体所处的文化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期望,这些价值观会塑造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身份。
3.人际关系: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也会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正面且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而负面和冲突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自我认同的不稳定和消极。
4.经历和意义的探寻:个体通过不同的经历和挑战来发展自己的自我认知。
他们可能会面临决策困难、失去和挫折等情况,通过深入探索和理解这些经历的意义,个体可以建立更为稳定和有意义的自我认同。
总之,埃里克森地自我同一性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文化和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经历和意义探索,都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在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和形成过程中,个体应该积极参与和与他人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以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启示
自 同一性至少应包含 3 我 个层 面的内涵 :①最基本 的层
面 , 自我认知。 即 此层面 的 自我 同一性为 自我综合 和个人性格 的连续性 ,指儿童期 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 的基本 信念 ; ②个人 同一 性 , 自我与环境相 互作 用下 , 即 个体 表现 出 的一套 目标 、 价值 观和信念 。个人 同一性包括职业 目标 、 交往
人 格 发 展 的 启 示
上海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 0 24 203 ) 毕淑娴
同一性 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的概念【 这一概念 1 ] , 由被 誉为 “ 同一性之 父” 的埃里 克森于 14 9 6年 引入 心理 学 。 并于 16 年 , 9 3 他提 出 自我同一性概念 , 将之 广泛应用于社会 心理学 、 人格 心理学 、 展心理学 、 发 教育心理 学 、 咨询 心理学 和文化心理学。但 自我 同一性 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 的定义 , 这种 状况影响 了 自我同一性这一重要 概念潜在 的解 释力量 , 从而制约了 自我同一性理论 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
是最差 的阶段 。往往是“ 最找不到 自我” 的。他们在如何面对 及认识 自我的问题上 , 临着 上述提到 的一系列 的矛盾和 内 面 心 的冲突。为此 , 当部 分的学生将 大学的中期 阶段视 为“ 相 最 苦 闷” 的阶段 。笔者认 为 , 阶段 的状态 能很好地 帮助解释 该 社会 中的一种现象 : 网络成瘾 。由于此阶段 , 个体必须经历理 想 自我 与现实 自我之 间的冲突 的折 磨 , 许身心都将 受到较 也 大 的煎熬 , 最终才可能找到 自我 。有些 个体在成 长过 程中 , 也
心理学同一性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同一性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同一性是指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拥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自我认同感。
这意味着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经历中,会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个人身份。
心理学同一性的概念涉及到个体的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以及对自身角色和价值的认知。
心理学同一性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艾里克森提出。
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生命周期内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个体的同一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他将人类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与个体的同一性认同有关。
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个体需要应对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任务,以实现相应的同一性的发展。
一个人的同一性的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个体需要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例如,一个人在成为一名父母、朋友、员工等不同的角色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
其次,个体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中。
这包括个人的文化、宗教和道德信仰等方面。
最后,个体还需要与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情感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一个内外一致的个体形象。
心理学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深化的过程。
个体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冲突,需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推动同一性的发展。
例如,青少年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个体需要解决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以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份。
同一性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因素可以塑造个体对自己身份和角色的认知和评价。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会对同一性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个体在一个传统家庭中长大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规范和期望,而在现代社会中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个体的同一性发展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拥有稳定的同一性认同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尊和自信,解决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焦虑。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意义与促进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意义与促进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也是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自我同一性是他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同一性是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将来的连续性、一致性;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感能够让个体有效地适应生活中的改变。
该概念内容宽泛并且被广泛使用,然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概念。
当今社会上普遍对自我同一性的定义,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该概念引发一系列研究,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从四个角度总结了他的自我同一性:(1)个体同一性的意识感;(2)个人性格连续性的无意识追求;(3)自我综合活动的标准;(4)团体的理想和内在一致性的保持。
自我是埃里克森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形成是自我作用的结果;另外自我与同一性也是相互作用的,自我不仅形成同一性,而且自我也依靠于同一性的形成。
同一性形成标志着自我的成熟和发展,自我同一性是自我的品质,是自我的核心。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
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2)个人同一性,即自我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3)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本文基于心智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意向性”的缘起、发展脉络、概念、分类、特性、功能、语言表征特点、结构及意涵等进行了带有系统性的探讨与回顾。
心智哲学认为,心智活动与认知才是其研究的对象,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心智活动与心智现象,是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而且是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文章认为,心智哲学对意向性的认识对语言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作者简介:薛旭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研究、英汉对比以及翻译研究。
1.研究背景20世纪以降,语言学与哲学呈现出相互初步融合的情形,哲学的语言学化及语言学的哲学化趋势初露端倪。
意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和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通过从语言意向性向心理意向性的过渡、延伸与拓展,意向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交汇点(何爱晶2012:135-140)。
塞尔(转引自于爽2009:125-126)曾指出,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第1哲学为语言哲学的话,那么,本世纪的第1哲学则是心灵哲学(又称“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再将语言活动视为哲学直接面对的研究对象,而是将其视作心智活动的直接反映,心智活动与认知才是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徐盛桓2010:84-88),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心智活动与心智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意向性是人的心智的重要特征之一(Jacob1997:77),是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Husserl1969:168-176),遂成为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雷卿2013:28-34)。
“意向性解释”(intentional explanation)是以带有研究主体意向性的认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解释(徐盛桓、廖巧云2013:2)。
意向性: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专题讨论)
意向性: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专题讨论)分析哲学中的意向性问题[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6)06-0047-13 在哲学领域,有这样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一个区分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简单而明显的标准。
于是如下见解应运而生:意向性是现象学的核心论题之一,却难以进入分析哲学的视野。
我认为此说实乃大谬。
在此提出支持我这一断语的如下三点理由:第一,正如达米特(M.Dummett)在《分析哲学的起源》(Origins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1993)一书中所说,从历史上看,导致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
其中一个相同的根源,恰恰可以简略地表达为“意向性问题”。
我们已知,弗兰茨·布伦塔诺于1874年明确地把意向性作为心灵活动的规定性特征,从而使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区分开来。
所谓意向性,指的是任何心灵活动都必须指向或涉及某个对象。
据此,可把所谓意向性问题表述为:心灵指向对象是如何可能的?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对这个问题的重述和解决,实际上也成为推进分析哲学研究的一个动力源。
第二,当今的研究动态有足够的文献资料显示,最近二十年来,关于意向性问题的直接讨论业已成为分析哲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甚至可以说,在各种各样关于语句意义、信念内容、命题态度、心理表征等问题的讨论中,意向性问题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第三,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从学理上说,意向性问题甚至可以起到统摄语言—心灵—世界这个分析哲学中著名的语义三角关系的作用,进而可以揭示分析哲学传统中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反学界潮流的断言了:意向性问题不仅是现象学的一个核心论题,而且也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核心论题。
看来这一断言还可表明,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根本区别不在研究主题的不同,而在研究进路的不同。
分析哲学的研究进路,主要体现在上面所提及的语义三角概念构架,及其所开辟的对问题的重述和解答的方法上。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一、问题提出对于许多青少年晚期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升入大学以后,年龄学习压力比中学减轻了很多,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校社团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寻求自我了解与自我追寻,因此,建立自我同一性成为了大学生要解决的中心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同一性渐成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己的本质、价值观和理想目标等重大事件的较完善的、前后一致的意识,也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依靠于过去并决定于未来。
它植根于儿童期,贯穿于人格发展的始末,持续人的一生。
青年期是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发生混乱的时期。
青年同一性的确立,标志着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否则,将会发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同一性危机。
危机的积极解决,将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马锡亚继承和发展了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将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化,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
他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即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延缓。
为我们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提供了指导。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时期。
在大学阶段,学生将面临着学业、择偶、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并出现了一系列学生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困惑,即发生了自我同一性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与冲突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着理想的憧憬,但这时的理想往往也是主观臆想的,随着大学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包括由老师的叙述及对社会的接触与了解,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产生着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现代西方哲学名词解释
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试题汇总1.意向性意向性是意识的基本结构,即排除了与个人心理相关的意识内容之后剩余的纯粹意识。
意向性的纯粹性表现在:即使意识与外部实在没有发生关系,意识也因指向某物的活动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
胡塞尔用意向性来建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2.解构主义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3.试述波普尔的否证主义有哪些特点。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1)波普尔以证伪主义为旗帜登上哲学舞台的。
其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性标准就在于其可否证性。
不能为任何想象的事件所否证的理论是非科学的。
可否证性概念是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核心概念。
首先,它被用来解决科学划界问题;其次,它用于解决归纳问题。
证伪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试错法,试错法本质上是演绎的方法。
自我同一性:理论、意义及促进
意识方面 它体现着个人在时间上的两种观察,一是
玛西娅同一性理论
操作定义
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进行各种可能的 探索,并产生个性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 角色、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和对自我理想 的投入。
玛西娅同一性理论
探索 指同一性形成
过程中个体对各种与己密切 相关的问题如职业、社会角 色等产生了茫然和困惑,这 时个体需要对多种有意义的 选择做出抉择。
• 个体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 阶段2: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阶段3:主动对内疚 阶段4:勤奋对自卑 阶段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阶段6:亲密对孤独 阶段7:繁殖对停滞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
埃里克森同一性理论
•
对自己在时间上的内在相同性和连续性的直接觉知,一是 对别人对自己的这种相同性和连续性的认可的觉知。 • 潜意识方面即对个人性格连续性的一种潜意识的追 求。 • “这是一个人在青年期之末,必须从他的一切前成人 经验中获得的一种综合成就,以期为成人的任务有所准 备。”这时自我同一性也就成了青年在面临抉择和考验 的职业、婚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一种无声的标准了。 • 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 、宗教等在意识形态 上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 埃里克森说 “我们不能把个人的生长与社会的变 化分开 , 我们也不能把个人生活中的同一性危机与历史 发展中的当代危机分开,因为二者有助于互相制约,而且 确实是彼此联系着的。 ”
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 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 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 念。 埃里克森(Erikson) ——同一性之父 玛西娅(Marcia) ——同一性研究集大成者
15.1-意向性
15.1_ 意向性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最初见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其后一度消失,19世纪又被弗·布伦塔诺引入哲学,经由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张扬而成为现代哲学中一个主要概念,并深深影响到现象学批评。
在布伦塔诺那里,意向性是用来描述所有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由此来区别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
胡塞尔将“意向性”引入现象学,企图以此来克服传统哲学中主体和客体、唯心与唯物的对立,同时他竭力清除这一术语的心理主义色彩,把它纳入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立足于现象学本体论来加以分析。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作为意识之本质的意向性指的是:一、“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巴黎演讲》),这就是说,没有不涉及对象的意识,无论这对象是否实在,也没有脱离意识活动的对象。
意向性所标明的正是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之间相互包容的意向关系,这种关系比主客体对立的关系本原得多;二、意向对象是先验自我在意识活动中的建构物,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的关系是一种构造关系,其实质是“给予意义”。
胡塞尔认为,世界本身是无序、无意义的。
正是通过意向性活动,使某物获得意义而成为我的对象;
三、意向性的本质是先验自我的主观性,先验自我是意向活动的基础,胡塞尔将意向性看作先验意识的本质结构。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启示-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启示-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概念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这一概念隐含着诸多矛盾。
首先,自我是本我外延领域中的一部分,是超我的监督作用的执行者,对外界环境和外界的任务有着识别和操控的能力,但自我不能产生能量,只能接受本我对它起支撑和指引作用;其次,自我与外界联络的桥梁是意识,可是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功能的却是无意识;再次,在弗洛伊德的众多着名观点中,自我的所指常常是混乱的,它有时指与本能对立的压抑和防御机制,有时指区别于他人或对象世界的对立的自身。
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弗洛伊德对心理能量产生机制的矛盾设定,即能量产生于压力。
压力源一方面是个体生存的需要,即本我的能量,另一方面是需求受到压抑,压抑主要来自社会。
这其实是弗洛伊德对人格设定的两个方面,即生物性和社会性。
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结构需要一个中介将二者统摄起来,这个统摄必须同时具有认识二者的能力。
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这种设定,其实是基于笛卡尔对主客二分的认识。
笛卡尔以怀疑之思确立了认识主体的存在,同时确立了被主体认识的对象,由此引出客观世界如何反应与主体的关系的问题,即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的理论同样是基于这种主客二者的认识的延续。
在他看来,自我是主客二者的桥梁,自我试图做世界和本我之间的媒介,它要使本我遵照世界的要求去做,并通过肌肉的活动,使世界适应本我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主体性由生物性和社会性组合而成,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是由潜意识主导发生的,其中最重要的心理事实是本我。
因此,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自我只能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指令的地位,这使自我显得有些可有可无。
但实际上,作为唯一与现实相连的心理结构的自我,起着执行和调节的作用。
因此,弗洛伊德在晚年放弃潜意识、意识系统与人格结构系统的对应关系,意在给自我更大的空间。
02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
胡塞尔关于感知的三种看法郑辟瑞论文关键词感知/意向性/意义中图分类号:B516.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7)01-0030-06 根据胡塞尔研究者通行的看法,感知不仅是胡塞尔思想的起点,而且是现象学的起点。
感知作为一种直观行为不仅是意向行为的典范,而且是最终奠基性的意向行为,它构成胡塞尔意识分析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1] (P54~P61)然而,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处,他对感知和意向性的关系并不具有如此明确的观点,而是存在着诸多含混和矛盾之处。
感知是意向行为吗?如果感知是意向行为,它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它是典型的意向行为吗?对于这些问题,胡塞尔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明确的答案,恰恰相反,在其现象学前期著作,尤其是《逻辑研究》中,他对感知的意向性问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艰辛的探索过程留下了值得重温的痕迹,本文是这种重温的一次尝试。
一、什么是意向行为为了解释感知和意向行为的关系,我们首先分析,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意向行为是什么?以何种标准能够判定一个行为是意向行为?众所周知,为了确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
胡塞尔给出了区分的六个规定,并采取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规定,它表明了心理现象的本质。
布伦塔诺认为,在感知中有某物被感知,在陈述中有某物被陈述,这一规定适合一切心理现象,这最终归结为一句格言式的命题,即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
他说:‚……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东西而得到描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将这种东西称作一个对象的意向的(或心灵的)内存在(Inextistenz),而我们——虽然我们所用的表述也并非完全单义——则将它称作与一个内容的关系、向一个客体(在这里不应被理解为一个实在)的朝向,或内在的对象性。
任何一个心理现象自身都含有作为客体的某物,尽管不是以同样的方式。
‛[2] (A347/B[,1]366~367)、[3] (P408) 布伦塔诺时常使用心灵的、内在的客体之类的概念来表示意向对象,尽管布伦塔诺所使用的术语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我们仍然可以将意向关系确定为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定性,即心理现象就是在其自身中意向地包含着一个对象的现象。
同一性
通信3班唐堂 20122194自我同一性何为自我?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而埃里克森却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独立且相当有力的部分,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层面上升到了意识层面。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做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并且能够加以控制。
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什么是同一性?一般来说,同一性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1、同一性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等问题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它重视主观的意识体验,强调内外部的整合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
2、同一性意味着以社会性存在确立的自我,也就是被社会认可自己、所确立的自我形象,如“我是中国人”“我是学生”等。
3、同一性是一种“感觉”。
这相当于“感到身体很舒适”“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感觉。
当这三种自我同一性的意识在自己心中确实产生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或确立。
我认为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于环境有关。
包括家庭、伙伴、学校和工作环境等。
例如:民主型的父母能促进同一性的形成;权威型的父母能导致同一性的早期完成;溺爱型的父母则导致青少年的同一性扩散。
许多研究发现,与父母有着亲密关系的家庭环境最能够促使青少年寻求自主。
还有研究发现,当母亲赞许青少年的行为,但是对他们之间的情感质量不满意时,青少年表现出最高水平的同一性探索或同一性危机;在母亲报告的母子冲突频率较高的家庭中,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同一性危机;当父子对彼此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情感质量最不满意时,青少年也表现出了高水平的同一性危机;但是,青少年的同一性危机是与低水平的父子冲突相联系的。
1 当前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意义艾里克森认为,剧烈的社会变迁使人们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结果导致稳定的丧失,个人价值的改变和不确定情绪的出现。
02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赵敦华)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赵敦华北京大学‚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哲学典籍之中,布伦坦诺使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心理对象的基本特征是被心灵所意向(包括感觉、思考、情愿、意愿等),它们不必像物理对象那样,不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胡塞尔则用‚意向性‛来建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他之所以能够作出转变,是因为他转变了哲学问题。
他的问题不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否存在,而是认识的对象是否事物本身。
判断认识对象是否事物本身,就是要看这些对象是否事物自身的显示;而事物之所以能够显示自身,那是因为意识的基本结构是意向性。
意向性就是意识‚指向‛某物的活动,‚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胡塞尔说:‚意向性表现了意识的基本性质……全部现象学问题都与之密切相关‛。
‚意向性‛是表示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必然的、结构性关系的概念。
胡塞尔通道对意向活动的分析来确定意识对象,即通过意识的显现过程来说明现象。
因此,意向性的理论主要是对意向活动的分析。
关于意向活动,胡塞尔作出了两个重要的区分。
第一,任何意识活动(包括个人心理活动)都具有‚性质‛和‚材料‛两个方面。
性质是区别活动种类的内在规定性(如知觉、想象、回忆、判断等),材料是活动所具有确定内容。
意识活动的性质与材料有对应关系,有什么样性质的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材料或内容。
其次,在意向性的结构中,任何意识活动都有‚理想的‛(ideal)和‚实在的‛(reell/real)之别。
那么,何种意识活动是理想的,何种意识活动是实在的?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胡塞尔对意向活动的种类和层次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和描述。
在具体的意识行为中,内容与实在的东西相关,并且,实在的内容随活动种类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变化中,它还包含着统一性,否则,我们不能指向同一事物,不得谈论同一事物。
意识的实在内容的统一性在于它们有共同的意义,意义是各种类心理活动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理想的内容,对共同的、一般的对象的指向的意识行为,称为意义活动。
论无意识的意向性
论无意识的意向性作者:姜佩亚来源:《卷宗》2013年第10期摘要:“意向性”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都指向其对象,它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三大“决定性发现”之首,是广义现象学运动内部的核心研究课题。
胡塞尔的现象学一般被称作“意识现象学”,这是因为意识一直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主题”。
然而,在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指出了“无意识”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设想无意识的意向性也是存在的。
本文将通过对意向性概念进行分析,来探讨无意识的意向性。
关键词:意向性;心理活动;意向对象;无意识1 意向性概念“意向性”这一概念源出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后来这一概念布伦坦诺引入,并把它看成是心理现象的基本特征。
其实从严格说来,布伦坦诺本人并没有使用过“意向性”一词,至于“意向”一词,指的不是整个意向行为而是情感的一种形式。
但他习惯使用与意向性这个词相关的形容词形式,总是提到一种“意向的关系”和“意向的内存在”,意向性对他而言是一种特定的关系理论,意向关系是一种连结心理行为和其对象的关系理论。
在布伦坦诺那里,意向对象是内存在与心灵之中的,它们不必像物理对象那样,不依赖于心灵而存在,即由此区分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来自于他的老师布伦坦诺。
与布伦坦诺不同的是,胡塞尔则用“意向性”来建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意向性”定义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指向其对象。
2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及其意向对象精神分析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指出了无意识的存在。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属于心理活动的一个层次,他提出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个概念,主要的用意不只是在描述某些缺乏意识的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来做心理解释,企图找出许多心理现象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然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个概念本身,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
主要的反对意见有两种:一是萨特认为如果我们把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那么就破坏了我们对心灵统一性的概念。
三种认知标志及其对应的原生意向性-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三种认知标志及其对应的原生意向性-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延展心灵论题主张认知与心灵并非限定于头脑之内, 而是延展到了世界之中。
这一论题的根本争议在于如何界定认知的标志。
围绕这一争议, 出现了三种认知标志理论:亚当斯和相泽的非衍生内容理论、梅纳瑞的表征三元体理论和兹的认知所有权理论。
本文发现, 三种理论分别诉诸了三种原生意向性观念:内禀意向性、规范意向性和现象意向性, 并将其作为认知的标志。
然而, 三种原初意向性要么不能说明规范性的来源, 要么缺乏自然主义的根基, 要么无法解释现象特征。
为了对克服三种原生意向性的缺陷, 并为延展心灵论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本文基于生成主义的理论, 倡议了一种生成意向性的观念。
关键词:延展心灵论题; 认知标志; 原生意向性; 非衍生内容; 生成主义;Abstract:The extended mind thesis asserts that cognition andmind are not only located in the head but extended to the world. The ultimate controversy of this thesis is how to define the mark of the cognitive. There have been three theories of the mark of the cognitive: Adams and Aizawas non-derived content theory, Menarys representational triad theory and Rowlands s cognitive ownership theory. This paper discovers that the three theories respectively resort to three kinds of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intrinsic intentionality, norm intentionality, and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and regard them as the mark of the cognitive,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three kinds of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either fail to explain the sources of normativity, or lack naturalistic foundations, or are unable to account for phenomenal character.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enactive intentionality, which coul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xtended mind thesis.Keyword:The extended mind thesis; The mark of the cognitive;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Non-derived content; Enactivism;一、导论1998年, 克拉克(Andy Clark) 和查尔莫斯(David Chalmers) 提出着名的延展心灵论题(the extended mind thesis) :认知和心灵并非限定于头颅之内, 而是延展到了世界之中。
第2讲:意向性
“aboutness”:意向性
• 容易注意到,许多心理现象都必须指向、涉及某个对 象。“爱”总是对某个人、某件事物等的爱,“意识” 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记得”不可能独立地成为 一种心理现象,而必须与“所记得之事”联系在一起。 你的怀疑、确信、理解总与你所怀疑、确信、理解的 事情相关联。换句话说,这种种心理现象只能作为 “关于/ about……”的心理现象而存在。 • 在心灵哲学中,有专门的术语称谓这种aboutness,即 “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intendere,意为引弓瞄向某物。注意:不应望文生义, 把 intentionality 简单理解为 intentional 的名词形式。 “意向性”指的并不(只)是意图、企图、意愿意义 上的“意向”,尽管意图、意愿的确具有意向性。
意向性的语言结构分析
• 举例: 我相信 Lois Lane 想象 明天会下雨。 她正与超人在一起。 他计划 访问法国。 张三讨厌 李四。 我们担心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 具有意向性结构的心理词必须与相应的宾语、介宾短语、 从句相结合,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 “我相信明天会下雨”中,“我相信”被称为“(意向) 态度” (Russell) 、“心理状态” (Searle)、Noesis (Huss erl),更常见的叫法是“命题态度 propositional attitude”。 而“明天会下雨”则被称为“意向内容”、Noema (Huss erl)。
意向性:心灵的本质?
• Franz Brentano:意向性刻画了一切心灵现象的本质特 征。 • “任何心灵现象都内在地包含着某种东西作为它的对 象,尽管包含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一切心灵现象 都“指涉着某种内容,朝向着某一对象,具有着某种 内在的对象性”,而这里所说的“对象”并不必然存 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比如,想象中总有被想象到的东 西,判断中总有某种东西被肯定或质疑,爱中总有被 爱之物,恨中总有被恨之物,欲望中总有被欲望之物。 凡此种种,一切心灵现象,无一例外。 • 根据Brentano,与心灵现象相反,没有任何物理现象 体现出意向性的特征。 • 问题:是否存在不具有意向性的 mental phenomena? 又是否存在具有意向性的 physical phenomena?
同一性理论
同一性理论
同一性是心理分析的理论术语。
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生活目标的意识。
它是在艾里克森提出的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第五阶段中危机得到解决后形成的。
同一性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
中文名同一性外文名Identity应用学科心理学应用范围发展心理学
从1950年提出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到1974年对美国人同一性做出详细分析,艾里克森对于个体同一性的意义和功能做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论述。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概念是将个体过去形成的同一性、将来的抱负和当今的社会文化事件结合到一起进行分析。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他们会对自己的最核心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如学龄早期的儿童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间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样。
青年人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
个体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
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
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科学的哲学・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李 恒 威一、引言意向性问题是当代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成为人们考察意识经验的一般结构乃至生命的同一性、“我”、意义等问题的枢纽。
自布伦塔诺(F .B rentano )明确地提出意向性是区分心智(mental )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标志以来,意向性问题受到了现象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实用主义等不同哲学流派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开辟了对经验、主观性、“我”-世界关系、身-心关系、认识论、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关系、意义等传统哲学核心问题探索的新局面,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主题以及有待进一步思考的方向和问题,如意向性的相关结构(correlati onal structure )、意向活动-意向对象的内在性与超越性(transcendence )、身体意向性、语言的意向性、意向性的模式、意向性与情绪的关系等。
然而,意向性的这些形而上的、语言分析的乃至心理学的探索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有意识的经验可觉知到的层面和语言分析可达及的层面,局限于可观察到的行为层面,而没有触及使上述层面的意向性现象得以涌现的(e merging ),且常常是不可见的、无意识的心智过程乃至更深层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动力。
因此,本文试图从有意识的经验水平下降到一般生命现象的水平,来考察意向性在有机体中的起源、意向性涌现的一般生命机制,以及生命与意义的关系。
二、心智与生命的连续性布伦塔诺认为,“意向的内存在(in 2existence )是心智现象(mental phenomena )的独有特征,而没有任何物理现象显示过这样的特征”(B rentano,p.89);意向性是区分心智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标志。
在布伦塔诺那里,尽管意识是意向的(它总是指向超越自身的某物),但本质上心智的存在论(ont ol ogical )形式仍然是抽象的,心智的现象和物理的现象仍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
在胡塞尔建立的现象学的随后发展中,特别是在胡塞尔的后期思想以及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人的现象学思想中,人的两个基本存在论维度被明确下来:(1)世界维度。
人是在世的存在者,他总是已经生活在某个世界、视域或情境中。
(2)具身(e mbodied )维度。
人不是无形质的抽象的“我思”,而是身体的在世者,即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
这个命题打破了长久以来笛卡尔的二元论对人的存在的刻画:身体不再是纯粹物理的身体,它既是物理的结构也是有生命的、经验的结构(lived 、ex periential structure );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既是生物学的,也是现象学的。
(Varela,Thomp s on &Rosch,p.xv )在当代认知科学、特别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中,人的这两个存在论维度被进一步地表述为心智的情境具身性(situated e mbodi m ent )。
(李恒威、黄华新,第92-99页)具身心智的观念将笛卡尔二元论中被思辨地设定为彼此独立和分离的心智和物理身体范畴有机地・07・联系起来,它蕴含了心智和生命之间深刻的连续性。
正如约纳斯(H.Jonas )在《生命现象》的导论中言明的:“生命哲学由有机体哲学和心智哲学构成。
……甚至最低级形式的有机体也预示了心智,而甚至最高水平的心智也仍然属于有机体。
”(Jonas,p.1)汤普森(E .Thomp s on )在其新著《生命中的心智:生物学、现象学和心智科学》中更进一步认为:“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有心智,而最复杂形式的心智属于生命。
生命和心智共有一组核心的形式或组织的属性,而心智特有的形式或组织属性是那些生命基本属性的强化样式。
更严格地说,心智的自组织特征是生命自组织特征的强化样式。
”(Thomp s on,p.1)“心智是具身的”,“心智和生命之间存在深刻的连续性”———这两个结论预示了20世纪认识论的自然化研究的必然性:若要全面考察认识活动和认识的真理性,不但需要一个全新的现象学立场①(更细致的论述参见李恒威),而且势必导致去深入理解认识的自然起源、发展和演化,以致皮亚杰说:“心理发生只有在它的机体根源被揭露以后才能为人所理解”(皮亚杰,第58页)。
这种自然化的考察不是消去认识经验的现象特性,而是以认识活动的现象描述为基础,进一步考察它的生物基础。
反过来,20世纪以来的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为心身的统一性以及心智和生命的连续性这两个命题提供了有实证基础的立场,即物理立场、系统立场和演化立场:(1)物理立场:宇宙在物理上是因果作用封闭的,不存在神、上帝、灵魂等超自然的作用。
(2)系统立场:任何事物的存在方式都是系统性的,不存在孤立的、完全自在的事物;系统是由其组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的某些种类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的;系统是层级结构的;每个层级结构有其不可还原的现象特点。
(3)演化立场:系统内部以及其与系统外界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变化是宇宙的基本特征;时间是实在的,而时间性或历史性是系统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新奇性的涌现之源。
我们基于上述三个立场,确定了心身的统一性以及心智和生命的连续性这两个观念。
这两个观念可用于解决21世纪科学和哲学面临的两个根本挑战:(1)如何在辨析清楚心智诸现象(意向性、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等)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如何把描述人类水平现象的概念系统应用于演化连续性上的其它不同水平②;(2)关于主观意识经验的“解释的鸿沟”(exp lanat ory gap ),即一个物理活动的身体系统如何使该系统出现了(从第三人称的认识角度来看是)“额外的”感受或觉知的主观体验。
三、同一性、自创生和意向性通常,意向性被规定为对象指向性(object 2directness )和关于性(aboutness );广义地,我们将意向性视为某一主体向环境或“他异性”(alterity )之物的自主的开放性。
我们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意向性含义来追寻意向性的起源。
意向性的构成包括三个结构性要素:(1)主体;(2)对象(环境或“他异性”之物);(3)主体向对象的自主的开放性关系。
这三个要素形成的结构被称之为意向性的相关性结构(correlati onal・17・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①②我将这一现象学立场概括为:并非没有意识(心念)之外的存在,而是存在什么以及存在的样子(被知道的世界)是不可超越某个主体的意识活动被经验到的。
如果我们坚持这样的现象学立场,那么认识的真理性就不可能仅仅凭借相应于独立的实在而被确定,而是除了考察实在之外,还必须考察使得实在得以显现的主体的心智活动,以及心智活动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正是20世纪推动认识论的自然化和认知科学发展的内在的哲学动因。
譬如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志这类应用于人类的概念,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应用到其它演化水平的物种。
structure of intenti onality )。
在这个相关结构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意向性总是主体意向地指向对象,而不是相反;此外,这种意向的指向行为是由主体自主地发出的。
因此,尽管对象是意向性出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条件,但要寻找意向性的起源,则必须在主体的特性中寻找。
那么,一个主体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才使得它具有自主地向对象开放的意向能力呢?首先,主体是一个能够在环境变化的时间进程中构造和维持其同一性(identity )的主体;其次,在向环境开放的相互作用中,同一性的构造和维持是由主体自身自主地完成的,也就是说主体是自治的(aut onomous ),并且是一个自治系统。
简单地说,所谓自治系统就是一个自组织、自决定和自控制的系统,与之相对的就是由外界因素或力量决定和维持的所谓他治系统(heter onomous syste m )。
通过自治的方式维持其同一性是生命系统(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1.自创生的生命系统要下降到一般生命现象的水平来考察意向性,首先需要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为什么必然地表现出某种意向性的内涵。
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但究竟什么是区分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本质呢?这也就是莫诺(J.L.Monod )曾经用来说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本质区别的著名问题。
(M ingers,p.9)对于生物学来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常用方式就是给生命系统提供一个必要的特征列表,如自组织、涌现、自治(aut onomy )、生殖、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反应、适应、死亡、演化等。
(Boden )诚然,这些特征或多或少是自然生命系统具有的,但是正如上面简要分析的:生命的本质是一个自治地(aut onom ically )构造和维持其同一性的过程。
(Varela,1997)然而为什么这种过程显示出意向性呢?我们在这里借助迈特罗纳(M.R.Maturana )和瓦雷拉(F .J.Varela )提出的关于生命组织机制的自创生(aut opoiesis,self 2p r oducing,self 2making )理论,来探讨意向性在一般生命系统的起源。
自创生 在一定的时空限度内,事物都有从其背景中区分出的同一性,并且满足基本的同一律。
但是,同一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自然事物中,同一性有不同的形式。
如果我们遵循梅洛-庞蒂关于世界三种秩序(物理秩序、生命秩序和精神秩序)的区分和联系(梅洛-庞蒂),那么我们也会发现三种同一性的形式,即物理同一性、生命同一性和精神同一性(心理同一性或人格同一性)。
我们在这里关注生命同一性。
简单地说,生命同一性是这样一种含义:它具有整体的质、某种一致性,但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一个过程中的组织不变性(organizati onal invariance )。
(Vare 2la,1997;Rudrauf,et al )简单地说,物理的同一性是“死的”,而生命同一性和精神同一性是“活的”。
活的生命同一性是自治地构造和维持的,而不像人造物那样是他治地生成和维持的。
为了捕捉自治地构造和维持生命同一性的一般机制,迈特罗纳和瓦雷拉1971年提出了自创生理论。
(Maturana &Varela )迈特罗纳和瓦雷拉不同于关注物种或者基因的现代流行趋势,他们更加关注单一的生命个体———活细胞,如阿米巴虫。
他们希望从这类最小的生命系统中发现生命的一般组织方式。
活细胞这类生命实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们是自治的个体。
尽管它们可能是有机体、种群或物种的一部分,并且常常受环境影响,但它们却是一种有界的、自我定义的实体。
(M ingers,p.9)一个细胞是由细胞膜包围的由各种成分和结构(包括核酸、线粒体、溶酶体以及其它复杂分子)组成的热力学上的开放系统;这些成分和结构发生着持续的化学相互作用,并与其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有些分子通过细胞膜输送进来,参与细胞内的过程,同时另外一些分子被当作废物排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