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
元上都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元上都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解说系统的教育、服务功能至关重要。
它使游客便于深入了解旅游资源,起到媒介的作用。
因此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旅游解说系统,研究旅游解说系统。
本文中介绍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旅游解说系统化相关的问题,为完善元上都遗址解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元上都遗址旅游解说系统对策导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解说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旅游解说系统的服务、教育、使用功能对遗址遗产旅游更重要。
游客在遗址旅游活动中离不开解说系统,通过解说系统更好的了解遗址旅游资源。
元上都遗址旅游需要适合它旅游资源特征的旅游解说系统。
遗址旅游资源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解说系统的特殊性。
所以本文中介绍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旅游解说系统相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旅游解说系统相关描述所谓解说系统是特定的信息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媒介,具有服务功能、教育功能、使用功能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旅游解说系统。
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解说系统的定义,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用来管理游客的关键工具[1]。
游客通过旅游解说系统来深入了解旅游资源,旅游管理者通过旅游解说系统来指导管理游客,所以旅游解说系统起到关键性的媒介作用。
关于旅游解说系统的构成要件,一般认为其包括了交通导引解说系统、接待基础设施和物业管理中的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系统、游客中心的讲解服务和印刷物解说[1]。
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旅游的关键性因素,它的作用是更完整、更灵活、更具体的展示旅游资源,提高游客对旅游资源的深层认识,不能解说系统的现状落后而引起游客对旅游景区的不满。
因此解决旅游解说系统的问题,不仅从理论的角度研究旅游解说系统,更要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解说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公布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公布了,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公布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共六章三十七条。
包括总则、保护、管理、利用、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
《条例》第一条明确了立法目的和法律依据。
即:为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传承人类文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元上都遗址保护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方式,明确了元上都遗址的具体位置与保护范围。
元上都遗址是指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的以元上都都城遗址为核心的文物遗存,包括城址、祭祀遗址、墓葬区以及行宫遗址。
《条例》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对元上都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利用。
第四条规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规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纳入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以及元上都遗址所在地旗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六条规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经费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以及元上都遗址所在地旗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七条规定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负责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锡林郭勒盟设立的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承担具体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进行指导和监督。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著名的元代都城遗址。
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29日,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条例》旨在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元上都遗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元上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下面特地给大家推荐的《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草案)》的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著名的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
遗址包括主要有城址、驿站遗址、祭祀遗址及元上都城址相关墓地等类型,其中重要遗址有上都城遗址(占地672.1公顷)、羊群庙祭祀遗址(占地221.3公顷)、砧子山墓葬区(占地64.08公顷)、卧牛石墓葬区(占地57.04公顷)、一棵树墓葬区(占地157.90公顷)、东凉亭(白城子)遗址(占地16.04公顷)、四郎城古城(金桓州城)(占地125.36公顷)。
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元上都遗址是我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遗产必须有长期的、充分的规范性立法措施确保其存在和得到保护。
为了更好的保护管理元上都遗址,履行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亟需制定《条例》。
二.条例起草过程2014年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将元上都遗址申遗后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列为专题协商议题;2014年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列入2015年立法计划,锡盟行署作为起草单位,经过实地调研,形成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例(送审稿)》;自治区法制办按照立法程序,会同锡盟行署和自治区文物局等部门,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稿后,广泛征求了各相关委办厅局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针对反馈意见,自治区法制办会同锡盟行署和自治区文物局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并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现在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一)关于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元上都遗址保护是本次立法的核心内容,《条例(草案)》对元上都遗址保护对象作了界定,并对遗址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如何进行保护作了明确。
【doc】论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论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第18卷第2期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InnerMongo~a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论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王云庆张赫逸(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遗址,曾经作为元王朝的都城长达110年.它是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合点,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随着近年来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的加快,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出现了新的进展.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上都遗产保护与开发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相关的保护开发建议.关键词: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建议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一,元上都遗址概况(一)相关历史背景介绍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大一统的正统王朝的首都,由成吉思汗帝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大帝初建,城址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端,正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东2O公里,闪电河(滦河)北岸,现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元大都(今北京)共同构成了中国元朝(1271—1368)的两大都城.随着元朝在元大都的建立,中国结束了自唐末(公元10世纪)以来300多年的分裂与战争,并且迅速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元帝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从上都出发的草原丝绸之路和广泛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更使得元上都与元大都一样,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元上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相传忽必烈认为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兼具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遂建都于此.忽必烈实行"二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今北京)办公,谓之"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元上都即是"夏都".这种皇帝冬夏往返于两都之间轮流驻守的制度,适用于元代管理多民族国家和游牧,农耕两种经济形态的政治需要,也适用于游牧民族设置冬营盘与夏营盘的传统.(二)遗址的价值体现元上都遗址具有极高的文物和社会价值.她是国内保存最完整,保护级别最高的草原都城遗址,是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元朝都城遗址, 见证了l3—14世纪蒙古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为研究草原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元上都遗址体现出传统的建筑格局及独特的草原景观,展现出草原都城在选址,城市空间布局,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水平.元上都遗址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与国际国内其他都城遗址相比较,元上都有如下显着特征:首先, 她是唯一保存完整的草原都城遗址,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色.其次,元上都遣址是唯一与游牧民族文化~同得到保护和传衍的都城遗址.更为难得的是,元上都遗址是唯一没有被后人建设的城市和房屋所叠压的古代都城遗址.由于地处草原深处,后人没有在遗址上建立新的城市,使如此规模宏大的都城遗址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使其具有文化时空的完整性和环境时空的完好性,成为中国保存最好$收稿日期:2009—05—17作者简介:王云庆(1964一),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张赫逸(1987一),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本科生.22的大型古代都城遗址,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游牧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见证了蒙古民族的辉煌历史.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和游牧民族典型代表的蒙古民族,在l3—14世纪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历史,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空前的大一统王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辽阔的版图.能够见证这段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却留下的很少,元上都遗址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目前,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唯一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的物质文化遗产.二,元上都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近年来,正蓝旗在自治区,锡盟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以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在元上都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1996年正式启动,并在当年被我国政府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996年以来,自治区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启动遗址范围内居民的搬迁工作,治理周边环境和遗址修复,成立正蓝旗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大遗址的保护管理力度.经过多年努力,元上都遗址保护条件不断完善,环境状况得以改善.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遗址保护的同时,正蓝旗通过招商引资,于2008年6月建立元上都博物馆,加大元上都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元上都每一寸土地都蕴含了丰富的文明信息,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是深远的,无价的.而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保护这一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从自治区到地方作了大量申遗基础工作.2001年开始撰写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英文版), 2006年,在原申报文本写作组的基础上又聘请2位专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格式对申报文本进行编写修改.2006年6月制作完成了1:1200的元上都沙盘.同年7月中旬邀请中国元史学学会会长李志安到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察.因此,在加强遗址环境保护,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当地政府在"申遗"软件建设上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正蓝旗凭借不同的媒介宣传介绍元上都.旗政府将民俗节庆与元上都文化展示结合,先后通过多次举办以宣传元上都蒙元文化为主题的那达慕大会共13届和元上都文化旅游节共7届,邀请内蒙古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正蓝旗还以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通过散发宣传单,制作电视片,设置门户网站等多种手段,举办了以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并多年来持续关注报道元上都保护和展示工作.介绍元上都的书籍《走进元上都》2006年5月出版发行,在《中华遗产》杂志2005年第9期上刊登了以元上都为主的元代三都传奇.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全面提升了元上都遗址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但是,总体来说,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还存在以外不足:(一)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尚未得到更高级别政府应有的认识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政策倾斜,行政干预乃至更为重要的财力投入方面,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事情都比较难办.虽然1996年以来,自治区各级财政已经安排2000余万元资金用于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但这些投入对于一个大遗址的保护和展示来说还远远不够. 2006年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正蓝旗人民政府,但从近年来各地申遗工作多数由地方省级政府牵头开展来看,元上都遗址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申遗的力度,联合数省进行遗址保护工作,同时争取得到国家的更多支持.(二)遗址周边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不足由于元上都遗址保护涉及面广,如农业,土地,城建,规划,交通,旅游等方方面面,非文物管理部门一家所能左右,需要得到政府行政的多方面支持,更需要综合加强遗址范围内的软硬件建设.元上都遗址突出的问题反映在:遗址周边景观距申遗要求还有差距.近750年的风雨侵蚀,使元上都遗址及周边沙化现象加剧,尤其是遗址北部山丘裸露部分较大,土壤流失和沙化较重,鼠害,蝗虫害也是重要的破坏因素;遗址城墙和铁幡杆渠均有了缺口,影响了遗址的完整性;盗掘文物的犯罪活动部分破坏了遗址周边墓葬区等等.(三)遗址保护规划尚未有力的落实遗址保护规划应具有法规作用,规划应该得到贯彻落实,但是,由于元上都遗址保护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所以保护规划往往得不到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执行.当地政府虽然对元上都遗址做了保护规划,但是规划是规划,规划往往落实不了.这不仅表现在资金投入方面,也表现在规划的具体执行方面,甚至出现置保护规划于不顾,在遗址保护规划范23围内我行我素,造成遗址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愈来愈尖锐,遗址保护的被动局面愈来愈严峻,遭受的破坏愈来愈严重.(四)遗址保护缺乏人才支撑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与一般遗址或以地面建筑或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不同,它需要涉及一套包括学术和管理的综合知识结构.其内容包括:考古学, 历史学,建筑学,规划学,生态环境学,人类学,地质学,植物学,文物学,博物馆学,传播学,展示学,旅游学,材料科学,文物保护技术,航拍和遥感技术,以及国家有关法律,国际文物保护公约和相关政府管理行为运行过程.因此,多学科研究在元上都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2001年以来,对元上都申遗中英文文本的编写修改工作一直在进行中,这是申遗过程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但相关的专家智力支持还显不足,在中英文文本的编写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此外,元上都遗址以及周边景观沙化严重,但对生态环境学,地质学,植物学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的综合性人才的匮乏影响了治理工作的成效,加上考古成果中有关地下遗存的实际埋藏范围和地表遗存分布范围的资料不足,都影响了申遗工作的进展.因而人才培养的不足也影响了元上都遗址保护.三,对元上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元上都蕴涵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值得精心研究,应该建立对于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提高遗产利用的品味,充实遗产开发的内涵.针对前阶段上都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取得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笔者有如下的思考与建议:(一)不断拓展元上都历史文化多层面挖掘,探寻和研讨元上都已成为废墟,这是由于历史的变迁造成的.它作为中华百年文化的见证,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作为大元帝国百年都城,它曾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地,这是中外许多专家公认的,并广为媒体和学者关注的.在修复元上都遗址的过程中,建立标示碑系统,简明扼要地表述上都的原貌.制作出沙盘.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复制复原部分上都原有的标志性建筑.对大安阁,宣文阁,上都司天台,孔庙,帝师寺,御天门等应当首先从文献资料,文物内涵,文化价值24作到较全面的把握,向世人做出较为详实的有说服力地介绍.(二)完善对上都遗址共体目标的规划工作对元上都遗址进行系统评估,构建区域遗产体系,选择重点保护展示园区,特别是意义重大的遗迹,抓紧高层一体化决策,实施综合保护,并对旧有规划做合理调整;对盗掘威胁严重的地方,可以结合观光旅游发展,建设保卫设施,强化治安.尽快将遗址北部治沙项目和周边五一牧场退耕还草等项目立项,通过加强治理,完成环境背景下的古城遗址保护.对元上都周边环境,特别是金莲川草原湿地的保护,建议自治区协调河北省,保障滦河上游水库及时向下游输水,使金莲川草原湿地得以保护.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制止对遗迹本体破坏,停止耕作,植树,取土等;对重要遗迹进行大规模保护和修复,要对原隔离设施遗迹予以特别关注;重建应非常细心谨慎,以免影响任何的考古证据.为确保真实可靠,应考虑所有来源的证据;在可能和适当的情况下,重建不应直接建在考古遗址上,并应能够辨别为重建物.(三)精心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品牌元上都遗址作为人类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集中地,这座拥有百年中华文明的废墟,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的开发依靠一支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和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和辛勤劳动.有一支当地的上都文化研究队伍和吸纳中外专家学者参与的机制很有必要.笔者建议广泛发挥政府的和民间的,各行各界的力量,不断扩大和加深上都文化的研讨.对现有的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团体和相关学术研究单位应该加大扶助和支持力度,从资金上予以一定保证,确保上都文化研究持续有力地发展.锡林郭勒盟或内蒙古成立元上都文化研究院,蓝旗成立元上都文化研究所是聚集当地的研究力量所需要的.也可以尽快成立锡盟社科院和社会科学联合会,把上都文化研究纳入其中,形成当地研究和开发上都文化的专业队伍.在此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切实推动元上都文化的建设,完成元上都遗址的申遗大计.(四)大力凝聚政府,民间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可组织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编写反映元上都的历史文化的专业着作.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力量,扩大对元上都的介绍宣传,利用旅游和节庆文化吸引更多民众游客的注意力.(下转第37页)的形成是整个女性历史的结果.波伏娃认为"女性之所以会成为男权制的同谋者,恰恰是因为她们成为了逃避自由,逃避生存的自欺者".玎结语通过运用Kellerman的空间理论对爱伦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艾伦谎言式的一生. 她把自己的生活困在一个包藏着谎言的房子里,独自挣扎,可残酷的现实确不能给她一点自由的空间. 这反应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被视为第二性的现实. 中型空间下对爱伦的分析,透漏了女性对于被社会认可的规范的改造和利用这一事实.这使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压迫性别规范的共谋或参与制定者,同时也使这种规范在诞生过程中就开始变质.她给当代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也揭露了女性在不同时期对男权社会抗争的不同方式.正是因为有象爱伦这样为自由,为自我,不懈努力的女性,当代女性的地位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参考文献[1]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女权辩护,妇女的屈从地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Kellerman,Aharon.Time,Space,andSociety: GeographicalSocietalPerspectives[M].Dor- 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89.[3]Byatt.A.S.Possession[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99.[4]Byatt.A.S.Possession[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42.[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1998.[6][7][8][9]Byatt.A.S.Possession[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39.240. 136.247.[10]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09.[11][12]Byatt.A.S.Possession[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49.248.[13]Ffiedan,Betty.TheFeminisneMystique[M].NewY ork:W.W..NortonCompany,Inc,1963.239.[14][15][16]Byatt.A.S.Possession[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4.242—243.239.[17]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上接第24页)在为元上都遗址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一方面可以挖掘利用元上都的文化资源,有助于获得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知名度打下申遗的舆论基础.联系北京市(朝阳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建立元上都,元大都,元中都联合开发研究,共同协调申遗的机制."元三都"有着多方面的紧密联系,文化底蕴上有许多相互印证和互补的方面. 综合三都三地的实力,优势互补,共同作好元代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需要三地领导机关达成意向, 再由宣传和文化部门,学术部门具体落实.确定三都三地的联络协调机制,长期坚持,共同推进,并与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协同,开拓三都三地.联合开发共同发展才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徐松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的实践与理论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7。
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元上京是元代建都之初,即1271年至1279年间由忽必烈所建的首都;位于现今内蒙古中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带,是中国古代城市规模之最、保存完整性最高的城市遗址之一。
作为蒙古帝国的首都,元上京见证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忽必烈统一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元上京的许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建议制定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方案,以确保元上京的保护和保存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完整、更准确、更生动的历史印记。
一、文化遗产登记首先,对元上京的文化遗产进行登记,梳理出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建筑等遗产。
在文化遗产登记过程中,应与国家、省、地有关单位联系,以确保有正确、最新的文物清单。
二、文物修复该方案的第二部分是文物修复。
在元上京以及周围的地区寻找到有价值的文物遗产后,就需要对这些文物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
对于那些已经受到自然和时间的磨损的古迹、建筑物和雕塑等,需要进行维修和修缮,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历史和美学价值。
三、环境保护相对于其他城市,独特的物理环境和天然资源使它成为内蒙古地区的独特自然资源。
因此,环境保护是元上京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护城河等大型工程与时俱进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该计划的严重责任。
四、人才培养为了加强对元上京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建议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
通过促进对文化遗产数据收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对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修复工作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旅游开发元上京的文化遗产保护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旅游业的开发。
保护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是不可分割的。
在不破坏文化遗产本身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元上京的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业,从而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
通过合理规划和经营管理,开通各种形式的旅游路线和旅游博物馆,为游人提供更广泛、更高品质、多样性的旅游体验,同时促进元上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元上都遗址价值与旅游资源研究
内蒙古 师 范 大 学学报
( 哲 学社 会科 学版 )
S e p 。2 0 1 4
第4 3 卷 第5 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
研 究 目的和 意义
同一经度上 ( 东经 1 1 6度 ) , 是 由元 太 祖 成 吉 思 汗 之 孙 忽必烈 于公 元 1 2 5 6年 在 中 国 北 方 草 原 上 建 立 的 都 城 。公元 1 2 6 0年 , 忽必 烈在 此 登基 , 继 蒙 古汗 位 , 这
本课 题以正蓝旗元上都 遗址为调查重 点 , 通 过 资
衰, 成 为 人 类 历 史 文 明 的文 化 宝 库 。元 上 都 遗 址 成 为
世 界 文化 遗产 , 为 元 上 都 遗 址 旅 游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契
机, 吸 引着 国 内夕卜 越来 越多 人们 的 向往 , 这 个 肩 负 着
草原风情 游 、 民族 文化 游 、 人 文 历 史 游 和 生 态 休 闲 游 等 多 种 功 能 的旅 游 景 区 , 在 内蒙 古 旅 游 业 中 显 得 越 来
[ 关 键词 ] 元 上 都 ;遗 址价 值 ; 旅游资源
[ 中图分类号I F 5 9 0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7 6 2 3 ( 2 0 1 4 ) 0 5 — 0 1 6 0 — 0 4
曾 是 大 蒙 古 国统 治 中 心 元 朝 国都 的 元 上 都 , 位 于 内蒙 古 锡林 浩 特 市 南 面 的 正 蓝 旗 上 都 镇 东 约 2 O公 里 的闪电河北岸 , 始建于公元 1 2 5 6年 , 是 元 朝 开 国 皇 帝 忽 必 烈 继 承 蒙 古 汗 位 时确 定 的 首 都 , 以后 成 为 元 代 各
历史遗迹游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方案
历史遗迹游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方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失落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历史遗迹游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而可持续的方法,以确保历史遗迹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一、背景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传承,具有非凡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然而,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历史遗迹面临着被拆除、重建或者被遗忘的危险。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局面。
因此,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紧迫任务。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历史遗迹游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确保历史遗迹的持续可见性和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公众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2. 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保护计划,包括修复、保养和监督措施;3. 促进历史遗迹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效益;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全球历史遗迹保护的进程。
三、策略和措施1. 宣传和教育- 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研讨会和座谈会,提高公众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设立专门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历史遗迹保护的信息和教育资源;- 开展历史遗迹保护的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2. 保护和修复- 制定并实施历史遗迹的保护计划,包括调查、测量和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 加强文物修复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对历史遗迹保护政策和法律的研究,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
3. 持续发展和利益回报- 鼓励历史遗迹游的开展,提供各类导览和解说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发展与历史遗迹游相关的旅游业,提供住宿、餐饮等支持设施,创造经济效益;- 建立历史遗迹保护基金或基金会,吸引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保障保护工作的持续进行。
4. 国际合作和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历史遗迹保护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组织国际性的历史遗迹保护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的开展;- 提供相关领域的培训和人才交流机会,培养更多的历史遗迹保护专业人员。
元上都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
元上都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元上都是蒙古帝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
在其成立后的1271年至1368年间,元上都一直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然而,经过数个世纪的风沙侵蚀和毁坏,元上都的遗址已经大大缩小和磨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扩展,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工作更加迫在眉睫。
保护元上都遗址,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历史,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甚至对中外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研究,也可以为我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重大国际事务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调查和保护,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全面了解元上都遗址的现状和保护需求,并制定保护方案,为元上都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元上都遗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掘历史的综述。
2.元上都遗址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包括遗址的构成、地形地貌、遗址的保存情况和危害因素等。
3.针对元上都遗址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根据调查结果和危害因素评估,制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方案,包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工程和管理,以及需要具备哪些技术和财政条件。
5.为更好地推进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工作,将对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实地考古等方法。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问卷、测量等方式,掌握元上都遗址的基本情况。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元上都遗址的历史、文化和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得出元上都遗址的现状和危害因素。
实地考古:通过实地考古调查,发掘元上都遗址的实物和遗址构成,同时对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措施。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讲解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讲解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是用于展示元上都遗址和元朝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由内蒙古吉泰实业集团投资建设,是公益项目之一。
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总投入三千余万元。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考虑到了与元上都遗址的关联和完整性的保持,它位于元上都遗址南面5公里处的乌兰台,掩映在山体间,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远眺遗址全貌的有利位置。
这个设计也符合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保持了元上都遗址原有的自然风貌。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以“走近元上都”主题思想贯穿其中,通过四个部分展示了元上都的兴建、布局、宫殿建筑与辉煌。
这四个部分分别是“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日的风采”、“领略科技文化的繁荣”和“今日的金莲川草原”。
这些展示反映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展示了元朝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
元上都不仅承载着深厚、丰富的草原文化,也承载着厚重的中原文化、汉文化,体现着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向心力
与凝聚力。
因而,它被史学家誉为是一座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的都城遗址。
此外,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也是正蓝旗对外宣传的窗口、全市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2009年8月22日,吉泰元上都博物馆成功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9月6日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旅游景区”。
然而,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元上都博物馆3A级景区被摘牌。
总的来说,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元朝历史文化和元上都遗址的重要场所,对于了解和研究元朝历史和草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遗产视角下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开发
1 9 7 2年 1 1月 1 6 日在 巴 黎 召 开 的 联 合 国 教科 文 组织 第 1 7届 会 议 通 过 了《 保 护世 界 文 化 和 自然
世界 遗产 的角 度 , 去分 析 论 证 未来 元 上 都 遗 址 的 旅
游 资源 开发 与发展 战略 , 具有 现实 意义 。
一
遗 产公 约》 。颁布 该 “ 公约” 主要 目的是 保 护珍 贵 的 自然 遗 产和 文化遗 产 。 中 国作 为文 明古 国 , 自1 9 8 5 年 加人 世界 遗产 公 约 , 申报 遗 产 的活 动得 到 了全 社
者 理论 ” 下, 元 上 都 遗 址保 护 中 的 利益 问题 ; 《 元 上
处世界遗产 , 也实现了内蒙古 自治区世界遗产零 的
突破 。
世 界遗产 作 为高 品位 的 旅游 资 源 , 它 对 旅 游 者
有 着很 强 的吸引 力 , 往 往 成 为旅 游 热 点 。虽 然 元 上
都遗址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 录》 后, 提升 了知名度 , 对旅 游 业发展 提供 了新 的空 间 , 但 是 中 国对 世 界 文
近年来 , 在开 展元 上都 申遗 和实施 管理 过程 中 , 一 些
5 0个 项 目被 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列 入 《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其 中世 界 文化遗 产 3 5处 , 世界 自然 遗产 1 1处 ,
世界 文化 和 自然 双重 遗产 4处 。在数 量上 位居 世界
化 遗产 的开 发利 用水平 尚不高 , 难 以充分 发 挥世 界 文化遗 产在 旅游 发 展 过 程 中应 有 的作 用 。 因此 , 从
[ 收稿 日期 ] 2 0 1 6—1 1—1 0
历史文化遗迹策划书3篇
历史文化遗迹策划书3篇篇一历史文化遗迹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迹,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我们计划举办一次历史文化遗迹策划活动。
二、活动主题“穿越时空,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三、活动目的1. 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 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3. 促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内容1. 历史文化遗迹展览:在活动现场设置历史文化遗迹展览,展示历史文化遗迹的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遗迹的价值和意义。
2. 历史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历史文化讲座,介绍历史文化遗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等,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3. 历史文化体验活动:设置历史文化体验区,让公众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古代游戏等。
4. 历史文化摄影比赛:举办历史文化摄影比赛,鼓励公众用镜头记录历史文化遗迹的美丽瞬间,展示历史文化的魅力。
5.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宣传:发放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宣传资料,宣传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六、活动宣传1. 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公众的关注。
2. 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宣传历史文化遗迹的价值和意义。
3. 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七、活动组织和管理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设立活动工作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执行和管理。
3. 邀请专业的策划公司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八、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活动场地租赁、活动宣传、活动设备租赁、活动工作人员报酬、活动物料制作等费用,预计总预算为[X]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10]106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10〕106号)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元上都遗址及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锡林郭勒盟及正蓝旗、多伦县的文化、公安、建设、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牧业、林业、电力、通讯、工商、税务等部门和遗址所在地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依法认真履行保护文物的职责,积极配合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积极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支持元上都遗址保护工作。
第六条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及正蓝旗、多伦县人民政府编制的遗址保护等专项规划,应服从本办法的要求。
专项规划如需修改,应经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同意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章保护与管理第七条元上都遗址由《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划定的遗产区、缓冲区组成。
第八条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对象包括遗产区内的上都城遗址、铁幡杆渠遗址、砧子山墓地、一棵树墓地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分布于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的草原特色环境景观与蒙古族居民的敖包及其祭祀传统文化遗产。
元上都历史文化探微
元上都历史文化探微作者:崔霞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22期[摘要]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作为我国201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吸引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地理位置、历史由来、建筑特色、都城风貌、文化流传、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元上都的总体情况,并就研究元上都的现实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元上都;蒙古族;城市布局;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2-0046-02一、元上都的地理位置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以东18公里处,它北部有连绵起伏的山岗,南有滦河流过,东、西两边及滦河之南是广阔的草原。
史籍赞其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
(王恽《中堂事记》,《秋涧集》卷80)每当夏秋季节,闪电河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自然景色十分优美。
元代诗人就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雁门集》卷6)的生动描写。
二、元上都的设立及两都制的由来公元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元史》卷4《世祖记》)。
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广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
1256年,又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
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蒙古汗位。
公元1260年冬,忽必烈认识到通过几千里的草原、戈壁把中原地区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运到漠北,以保证庞大的中央机构、军队及迅速增长的都市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同时他也意识到大蒙古国的统治基础已经在中原地区奠定,他要做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正统王朝的皇帝。
于是,汉人谋士郝经实行两都制的建议便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
中统四年(1263),大都(今北京)建成,忽必烈遂将开平府改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这里便成为和元大都并列的草原都城。
名胜古迹宣传策划书3篇
名胜古迹宣传策划书3篇篇一名胜古迹宣传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名胜古迹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名胜古迹,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本宣传策划书。
二、活动主题"探寻古迹,感受历史"三、活动宗旨本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向公众展示名胜古迹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名胜古迹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活动时间]2. 地点:[名胜古迹地址]五、活动内容1. 古迹展览:在名胜古迹内或周边设置展览区域,展示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建筑特色等内容。
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名胜古迹的魅力。
2. 文化表演:在名胜古迹内或周边搭建舞台,邀请当地的文化团体或艺术家进行表演,如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
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3.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举办主题讲座,介绍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知识。
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增加对名胜古迹的深入了解。
4. 特色美食:在名胜古迹周边设置美食摊位,展示和销售当地的特色美食。
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5. 互动体验: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其中,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古迹拼图、拍照打卡等。
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六、宣传推广1. 传统媒体: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和相关报道。
2. 网络媒体: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图片、视频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与。
3. 户外广告:在名胜古迹周边和城市主要道路设置户外广告,如广告牌、海报等,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4.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相关单位合作,进行联合推广,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5. 口碑营销: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活动体验,吸引游客主动传播和分享活动信息,提高活动的口碑效应。
历史文化资源 实施方案
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保护措施。
1.建立健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制度,加强对历史遗迹、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2.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3.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二、促进文化资源的利用。
1.制定并实施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2.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和品质。
3.鼓励文化企业和机构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管理和监督。
1.建立健全历史文化资源管理机构,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
3.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活动,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2.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2.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人才的培训和交流,促进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六、加强科技支撑。
1.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科研工作,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保护利用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3.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七、加强社会参与。
1.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宣传文物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文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我们特策划一场以“探寻千年智慧,传承文化瑰宝”为主题的文物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2.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 促进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活动主题探寻千年智慧,传承文化瑰宝四、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4月30日五、活动地点市博物馆、市文物展览馆、历史文化街区等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 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9:00- 地点:市博物馆广场- 内容:领导致辞、文艺表演、文物展览揭幕仪式等2. 文物展览- 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4月30日- 地点:市博物馆、市文物展览馆- 内容:- “千年瑰宝”专题展览:展示我国古代文物精品,如青铜器、陶瓷、书画等。
- “红色印记”专题展览:展示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 “非遗传承”专题展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
3. 文物讲座- 时间:2023年4月16日至4月24日- 地点:市博物馆报告厅- 内容:- 邀请文物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 开展互动环节,解答观众疑问。
4. 亲子活动- 时间:2023年4月19日至4月21日- 地点:市博物馆、市文物展览馆- 内容:- 组织亲子参观活动,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了解文物知识。
- 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陶瓷、绘制书画等。
5. 志愿者服务- 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4月30日- 地点:市博物馆、市文物展览馆- 内容:- 组织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讲解、咨询等服务。
- 开展环保活动,倡导文明参观。
6. 文创产品展示与销售- 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4月30日- 地点:市博物馆、市文物展览馆- 内容:- 展示和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文物主题书签、笔记本、茶具等。
遗址文化提升活动计划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
遗址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信息,对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挖掘遗址文化内涵,提升遗址保护水平,特制定本计划方案。
二、目标1. 深入挖掘遗址文化内涵,丰富遗址展示内容;2. 优化遗址保护措施,提升遗址保护水平;3. 拓展遗址旅游功能,促进遗址旅游产业发展;4. 提高公众对遗址文化的认知度,增强遗址保护意识。
三、具体措施1. 挖掘遗址文化内涵(1)组织专家学者对遗址进行深入研究,挖掘遗址的历史、文化、科技等价值;(2)开展遗址文物征集、修复和保护工作,丰富遗址展示内容;(3)编制遗址文化手册、导览图等宣传资料,提高公众对遗址文化的认知。
2. 优化遗址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遗址保护管理制度,明确遗址保护责任;(2)加强遗址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遗址的行为;(3)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对遗址进行加固、修复和保护;(4)开展遗址环境整治,改善遗址周边环境。
3. 拓展遗址旅游功能(1)开发遗址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2)举办遗址文化节庆活动,提升遗址知名度;(3)加强遗址与周边景区、文化设施的联动,形成旅游产业集群;(4)提升遗址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4. 提高公众对遗址文化的认知度(1)开展遗址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遗址保护的认识;(2)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遗址文化;(3)举办遗址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公众深入了解遗址文化;(4)开展遗址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公众参与遗址保护。
四、实施步骤1. 制定遗址文化提升活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2. 组织专家学者对遗址进行调研,制定遗址保护方案;3. 开展遗址文物征集、修复和保护工作;4. 开发遗址旅游产品,举办遗址文化节庆活动;5. 开展遗址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遗址文化的认知度;6. 对遗址文化提升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持续改进提升。
考古活动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考古活动实施方案模板范文一、活动背景。
考古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对古代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进行系统的发掘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开展考古活动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取得。
二、活动目的。
本次考古活动的目的是对某地区的古代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探寻古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沿革,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研究资料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三、活动范围。
本次考古活动的范围包括某地区的古代遗址、古墓葬和其他可能存在的古代文物遗存。
四、活动内容。
1. 考古地点确认,根据前期调查和资料分析,确定考古活动的具体地点和范围。
2. 考古队伍组建,组建专业的考古队伍,包括考古学专家、文物保护人员、勘探工程师等,确保队伍成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考古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考古设备和工具,包括勘探设备、发掘工具、文物保护材料等。
4. 考古方案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考古方案,包括发掘计划、文物保护方案、发掘过程记录等。
5. 考古活动实施,按照考古方案的要求,对考古地点进行系统的发掘和研究。
6. 考古成果整理,对考古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撰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
五、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根据天气和地质条件,确定最佳的考古活动时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人员,确定活动所需的人员配备和工作任务分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成果的取得。
六、活动保障。
1. 资金保障,确保考古活动所需的经费到位,包括设备采购、人员费用、活动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障等。
2. 安全保障,保证考古活动的安全进行,包括现场安全、人员安全和文物保护安全等。
七、活动评估。
对考古活动的整体效果和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和经验总结,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八、活动总结。
对本次考古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考古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
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探寻宣传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向外伸展的历史文化线路。
现今,交通四通八达给我们开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使得条件,但由于我们至今末能充分积极挖掘开发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古驿路”沿线“古迹”的历史文化资源,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旗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发展,不能更好更多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我旗旅游观光,造成了大量的游客流失。
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充分开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资源来连接正蓝旗与北京、张家口、赤峰等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线路,能够起到更好地宣传开发发展我旗文化旅游业。
二、具体内容
1、正蓝旗至北京线路
通过宣传原大都至止都的中路沿线:黑城子、马神庙、小宏城、独石口等古迹,突出元上都遗址的历史地位,修筑正蓝旗至北京的历史文化路。
2、正蓝旗至张家口线路
通过宣传位于太仆寺旗贡宝力嘎苏木的两座元代城址、九连城遗址、元中都遗址等,修筑通往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路。
3、正蓝旗至赤峰一带线路
通过宣传元代东凉亭遗址、寅昌府遗址、林丹汗白城遗址,修筑通往赤峰一带的历史文化路。
三、组织实施
1、本次活动由旗委统战部、旗文联和内蒙古广播电台联合组织实施。
为了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元上都遗址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的探寻宣传活动”工作组。
组成情况如下:
组长:萨仁托娅(旗政协副主席、旗委统战部长)副组长:乌云达来(旗政协副主席、旗文联主席)朝克图(旗委统战部副部长)成员:布仁朝克图(旗文联副主席)
伊拉特(旗委统战部秘书)
内蒙古广播电台特邀记者4人
司机2人。
2、活动时间、宣传播出安排
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
活动期间,由内蒙古广播电台“相约今晚”栏目(60分钟)连续直播7天此次活动的宣传内容,累计播出时间7小时,另外在电台其它栏目中制作(录音)播出7期节目,并摄录全程视频资料,为进一步宣传打好视频素材基础。
四、所需经费
此次宣传活动,内蒙古广播电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我旗负责此次活动的吃、住、行等所有开支费用。
现预算如下:
1、伙食费:11人每人每日80元,12天共8960元;
2、住宿费:11人每人每日140元,12天共17480元;
3、燃料费:两辆车共需燃料费用8000元;
此次活动共需活动经费:34440元。
中共正蓝旗委统战部正蓝旗文联
201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