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最新优秀教案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教案标题:《姥姥的剪纸》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姥姥的剪纸》的主要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借鉴《姥姥的剪纸》的情节和主题思想,进行创作和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姥姥的剪纸》的主要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姥姥的剪纸》主题思想的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 电子白板、投影仪。
3. 课件、课件配套教案、习题、PPT。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含有“感恩”、“传承”等关键词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并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范文《姥姥的剪纸》的兴趣。
Step 2. 阅读课文(15分钟)1. 请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在阅读时使用挖掘重点和筛选信息的阅读策略。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请描述她的外貌和性格。
(2)姥姥的剪纸用来干什么?请列举一些用途。
(3)故事中,姥姥的孙子的一番话给了姥姥怎样的启示?Step 3. 观看视频(10分钟)放映视频《如何学好剪纸》给学生,视频中包含了剪纸的技巧和方法,并请学生注意视频中体现的“秉持传统精神”的重要性。
Step 4. 设计知识产品(2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姥姥的模式,设计一个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在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文化、思想、情感和信念等。
Step 5. 总结思考(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剪纸作品,并据此展开讨论。
2. 思考:如何将剪纸艺术与当代文化、时代精神相结合?教学反思:通过设计一个自己的剪纸作品,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同时,通过学习剪纸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结合具体的剪纸作品,讨论如何将剪纸艺术与当代文化、时代精神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2《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联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勤能补拙,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感觉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奋和善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表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想念,意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精妙。
二、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悟文章语言中包括的情义,感觉作者对姥姥的剪纸高明技艺的赞叹,和与姥姥相互之间的浓厚亲情,意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精妙。
教课难点:联系上下文,并联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勤能补拙、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课准备学生: 1.认识剪纸艺术及作者。
2.熟读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课课时: 2 课时 .五、教课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1、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宝之一。
今日,我们来持续学习《姥姥的剪纸》2、姥姥的剪纸陪同作者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光阴,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最可以表达作者对姥姥剪纸的平生难忘?生: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需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幻就马上变得有板有眼。
”3、为了表达这类感情,作者写了哪双方面的内容?技艺高,友情浓。
二、感觉姥姥技艺高1.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明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1-6 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领会和发现。
(生念书,标注,并沟通)预设一:一把普一般通的剪刀,一张普一般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可以。
生:我从两个“普一般通”看出资料平时,结果却“要什么就有什么” “无所不可以”,我领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很高明!生:我感觉这两个“普一般通”用得很好,与“无所不可以”形成了激烈的对照。
姥姥的剪纸技艺就高明在她能用最一般的资料剪出不一般的作品。
师:你能把你的领会经过朗诵表现出来吗?(生读)这两个“普一般通”这么一用,这么一读,就一点儿都不一般了,让我们一同来感觉一下。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一、教学目标1.知道剪纸的历史来源和地域分布;2.理解姥姥剪纸的情感内涵;3.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4.能够分析并欣赏姥姥的剪纸作品,并表达个人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姥姥剪纸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剪纸的技法和操作方法;•欣赏和分析剪纸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历史地理材料展开讨论,引入剪纸的历史和地域分布。
•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剪纸的认识以及接触过的剪纸作品。
2、讲授(30分钟)•介绍姥姥的剪纸作品,分析剪纸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和操作方法,包括剪纸的刀、纸和剪法等。
同时,教学时要直接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亲手操作。
3、练习(30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剪纸,既有自由发挥的时间,也有固定的填色等练习。
•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30分钟)•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全班同学可以欣赏、分析和评论,老师也可以给出指导意见。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教学资源•姥姥的剪纸作品(可以是图片或实物);•剪刀、纸等剪纸工具。
2、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态度、操作、作品等多方面的评价;•再次大家展示出来的作品,从整体和个人层面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由于剪纸作品种类繁多,本节课只让学生进行基础的剪纸技法练习和创作。
在今后的学习语文中,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剪纸作品;•在讲解剪纸技法时,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耐烦、不配合等情况,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观看,随后。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2.姥姥的剪纸》市中区君山路小学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语境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贬义褒用”的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 了解剪纸文化,初步感受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
想象祖孙生活的情景,感悟姥姥对孙子的疼爱及孙子对姥姥的依赖与牵挂。
4. 学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及排比句的运用以及抓住典型事例借物抒情等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想象祖孙生活的情景,感悟姥姥对孙子的疼爱及孙子对姥姥的依赖与牵挂。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及排比句的运用,以及抓住典型事例借物抒情等描写的方法。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1.自主预习《姥姥的剪纸》,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并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做批注。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环节一、谈话导入,直奔重点。
1.板书课题:12、姥姥的剪纸2.齐读课题。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一)感受姥姥剪纸之“神”,了解表达方法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1)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个词。
(2)交流。
相机板书:“神”(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2. 学生读后交流,出示重点句,预设:(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自由读,理解“无所不能”。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
小结写法:这是从正面进行了描写来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是从侧面描写表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深。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姥姥的剪纸》的教学,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剪纸艺术的历史、特点与技法,并通过姥姥的剪纸艺术故事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特点和技法;2.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3.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性理解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剪纸制作视频或是展示一些剪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艺术形式。
2. 学习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技法1.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讲解等方式,讲述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剪纸的技法和分类。
2.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各种形态和变化。
让学生对剪纸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3.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剪纸练习。
教师可以先在板书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手把手教学生剪该图形,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剪纸时的手法和技巧。
3. 理解姥姥剪纸的故事1.教师朗读姥姥剪纸的故事,并提问学生“为什么姥姥要把自己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2.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一下姥姥对剪纸的理解和态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4. 剪纸作品展示和评价1.让学生展示自己剪的作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同时,班级可以评选出最美的剪纸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5. 课堂总结1.教师可以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2.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剪纸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特点和技法,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通用6篇)

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2、姥姥是谁?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5、初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搜集剪纸资料六年级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2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
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一。
设计理念:“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写出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认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精选3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精选3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
(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
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二、认识姥姥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A.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C.分组读(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5)什么叫“准头”?(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A工夫不大……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C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D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教学背景此教案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所涉及的课文为《姥姥的剪纸》。
本课时主要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语文写作能力为着眼点,帮助学生掌握理解与运用此篇文章中所涉及的文言文语句,并通过此文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
具体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如下:•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需下载并打印本课时所需的教案及课文。
•向学生介绍姥姥的剪纸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展示一些剪纸的图片或视频并讨论它们的美感。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美的剪纸,向学生们介绍姥姥的剪纸的美感。
阅读理解(20分钟)1.请学生先阅读一遍课文,然后停下来思考课文主旨是什么。
你可以用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故事是讲述的一个人物还是一段经历?•主人公遇到了怎样的情况?•他/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整个故事给你的感受/思考/启示是什么?2.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将他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第二段的第一句话给出了什么信息?•前两段是否描写了姥姥的性格?•姥姥制作剪纸的过程是什么?3.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纸片飞舞,剪出美丽的剪纸。
” 此句话是描写了什么?•“小兔便吃惊地看见姥姥:头发雪白,面容姣好,象气场一样的精气神,令人心醉神迷”。
描写出了姥姥的哪些特色?语言分析(25分钟)1.将教师提供的文言文语句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以下文言文语句的意思并用例子展示该语句的用法。
•思服谦虚•出奇制胜•美不胜收•精益求精•亦师亦友2.学生分组,找出本文中涉及到的文言文语句,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讨论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创作(30分钟)1.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如果你有机会见到姥姥,你会对她说些什么?•下面的句子来自你们的讨论或写作创作中一些最有趣的想法:请在纸上写下你们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并分享给其他组员。
《姥姥的剪纸》教案【优秀4篇】

《姥姥的剪纸》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姥姥的剪纸》教案【优秀4篇】《姥姥的剪纸》是作家笑源的作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欣赏。
(配乐欣赏剪纸)3、师: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翻来折去,就翻出了万千天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_、姥姥的剪纸)指导书写“姥”左窄右宽。
姥姥是我们的至亲要读得亲切些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好吗?(1)、读准字音: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2)、读出节奏: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清清爽爽普普通通(3)、读懂意思:爽:清清爽爽明朗、清亮率直痛快舒服刷刷的剪纸声在小作者听来是那样的清清爽爽,爽是什么意思?“爽”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请看大屏幕。
搞清楚了“爽”字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
“爽”这个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紧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
要不然,这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
(腰杆要挺直)2、看来同学们生字词学得不错,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能读流利吗?指名读。
其他边读边想:这是一位怎样姥姥的?3、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有收获,通过读书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吗?(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不简单第一次读书大家就被姥姥深深地吸引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5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姥姥的剪纸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理解姥姥的剪纸对于作者的影响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分析姥姥的剪纸对作者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剪纸艺术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掌握绘画时的细节要求,注重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
2. 展示姥姥的剪纸作品、范例剪纸图片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一下自己对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并展示一些剪纸作品和范例图片。
步骤二:阅读(15分钟)让学生集中阅读课文《姥姥的剪纸》,并回答以下问题:1. 剪纸是什么?它起源于哪个朝代?2. 剪纸的特点是什么?3. 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姥姥的剪纸?它对作者的影响是什么?步骤三:讨论(15分钟)在班级里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姥姥剪纸的理解和感受,并列举出一些剪纸的特点和意义。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步骤四:绘画(2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张姥姥剪纸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版本。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元素。
2. 引导学生注意剪纸的细节要求,如线条的曲直、图案的对称等。
步骤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其他小组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
步骤六:总结(5分钟)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剪纸的特点和意义,并讨论姥姥的剪纸对作者的影响。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论。
2. 鼓励学生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体验剪纸的乐趣。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展示和讨论剪纸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剪纸的细节要求,同时也锻炼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了解剪纸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2.理解姥姥对剪纸的热爱和执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生词和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艺术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化遗产,尊重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掌握重点生词和词语。
2.理解姥姥对剪纸的热爱和执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艺术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
2.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化遗产,尊重传统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首先打开教材,看一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
请大家仔细阅读,看看它是讲述了什么故事。
2. 导入新知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剪纸。
•剪纸是一种利用剪刀或刻刀将纸张剪切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已有1500年的历史。
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第二页的“剪纸的发展历程”这一部分,请注意了解剪纸的起源、发展和形式等内容。
3. 讲解重点接下来我们找到本文的重点部分,理解姥姥对剪纸的热爱和执着。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中姥姥对剪纸的热情叙述,找出相关段落,并就其相关文段提出问题。
2.解答问题,并向同学们介绍姥姥对剪纸的执着和对剪纸技艺的追求。
4. 拓展延伸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剪纸形式和创作风格。
2.利用课后时间自行练习剪纸技艺,完成一幅自己的剪纸作品。
5. 课后作业请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带到下一堂课上,我们一起分享。
五、教学评价本堂语文课主要以《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为中心,通过了解剪纸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三篇 精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案三篇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配乐欣赏剪纸3、师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翻来折去,就翻出了万千天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12、姥姥的剪纸指导书写姥左窄右宽。
姥姥是我们的至亲要读得亲切些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好吗?1、读准字音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2、读出节奏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清清爽爽普普通通3、读懂意思爽清清爽爽明朗、清亮率直痛快舒服刷刷的剪纸声在小作者听来是那样的清清爽爽,爽是什么意思?爽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请看大屏幕。
搞清楚了爽字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
爽这个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紧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
要不然,这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
腰杆要挺直2、看来同学们生字词学得不错,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能读流利吗?指名读。
其他边读边想这是一位怎样姥姥的?3、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有收获,通过读书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吗?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不简单第一次读书大家就被姥姥深深地吸引了。
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品质。
三、精读课文,感悟姥姥技艺高超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姥姥的技艺高超呢?请静心默读1--6小节在书上圈圈画画,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
2、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读完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动物。
读上去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就像顺口溜。
师谁再来很有韵律地、富有节奏地赞叹一番?读书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会读书。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最新5篇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最新5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看老师写课题。
(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生:(齐)姥姥。
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生:姥姥。
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生:姥。
师:好听!挺亲切的。
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
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句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
)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
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1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是阅读课文《姥姥的剪纸》并学习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以及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加深对传统中国剪纸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阅读,了解传统中国剪纸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2.学习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创造力;4.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相关语言知识的掌握;2.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传统中国剪纸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讲台、黑板、粘贴纸、笔;2.《姥姥的剪纸》课文教材;3.多种并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颜色纸、剪刀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多种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并欣赏传统中国剪纸艺术。
然后,老师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并欣赏剪纸作品,听老师介绍课程主题。
2. 阅读课文(20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姥姥的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技巧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细节,掌握相关语言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剪纸技巧和文化内涵,掌握相关语言表达。
3. 讨论和实践(35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剪纸中出现的“剪刀”、“纸”、“撕”、“对折”等词汇,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有哪些不同?2.为什么说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3.剪纸需要哪些基本技巧?讨论结束后,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带领学生实践剪纸: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剪纸模板,自由制作剪纸作品;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己设计并制作剪纸作品。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和创新,加深对传统中国剪纸文化的认知,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4. 总结课程(5分钟)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剪纸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1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姥姥的剪纸-1一、教材内容1.1 知识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姥姥的剪纸-1》,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1.2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文化;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3.感受语言美,培养文学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步骤2.1 热身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老师可以自己设计或者从网络上找一些适合的活动,例如英语音乐周活动: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跟着节拍唱起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2 阅读课文让学生依次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意图。
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3 学习中国传统剪纸文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文化,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剪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4 回答问题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和剪纸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激发学生的思维。
2.5 课堂总结老师在课堂结束前简要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制作一幅剪纸作品,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的制作,或者在下节课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3.感受语言美,培养文学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
六、教学方法1.讲授;2.讨论;3.实践;4.引导。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动手能力,通过对《姥姥的剪纸-1》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剪纸文化。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2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重点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剪纸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
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
“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着剪纸,写了两件事。先写了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窗花的事,后写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窗花的事。)
3.导读:这一件件往事,这一幅幅画面,其实都凝聚着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思念。浓缩成了文中的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词语,再联系“有声有色”这个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
(词语中有跟声音有关的“啧啧赞叹”,“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择菜、薅草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
(3)教师小结:有声有色原来形容表现的生动逼真,联系课文,“声”指的是刷刷的剪纸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色”指的是他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其中就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词,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声有色”!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教学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老师写课题。)本文的作者叫笑源。微笑的“笑”,来源的“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让我们亲切的读读课题。笑源的姥姥有一样拿手绝活儿,那就是——(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姥姥又是个怎样的人?快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小屯 择菜 喂猪 薅草
刁难 捂着 岂知 牛驮小兔
庄稼 驮着 啃食 喜鹊登枝
心灵手巧 广结善缘 清清爽爽 啧啧赞叹
(2)师生交流易错字音字形。如:择(zhái)菜、刁难(nàn)、庄稼(jia)。
(3)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明晰。
(4)指导生字书写:学生自主说书中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要点。
四、品读高超,体会品质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姥姥的剪纸受欢迎。
(1)导学: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注意观察,这一段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发现了没有?(都)说明了什么?(姥姥的剪纸受欢迎)
(2)导读: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一个“都”字,就让我们对这偏僻的小乡村充满了想象。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走进这样一个小屯,看到家家户户窗户上都贴着自己姥姥剪的窗花,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课题
12姥姥的剪纸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自豪的)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
(赞叹的)请你带着赞叹的口吻读读。
(开心的)请你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读。
(温馨的)请你带着温馨的感觉读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一来读读这句话。
(3)导学: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心灵手巧)
2.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姥姥的剪纸逼真。
(1)导读: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呢?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1)师: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
导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从这组关联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姥姥的思念)
导读: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生读)
(2)导学:思念是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改变的。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跟全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词语就是思念。
(5)教师指导书写:在黑板上范写“爽”,指导笔顺以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爽”字。)
(6)生翻到课后生字表描红。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导学: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很好,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本文中的“儿化音”和“轻声”。
(3)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4)画出文中的生字和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5)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6)学以致用:姥姥会剪这么多的东西,乡亲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让我们学着乡亲们的样子也来夸夸姥姥。
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像____,剪____像____,剪个____,剪只____。(学生思考后回答)
3.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姥姥的勤劳和善良。
(1)默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动笔勾画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4)导读: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我们发现只要多读书,就能解决问题,我们把第1~3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4)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动物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学生读句子)
(5)小结:无所不能,就是所有东西都能剪。“所”在这里指的是(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姥姥会剪如此多的东西,这是直接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是正面描写。课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这句话是乡亲们赞叹姥姥的什么?(剪纸逼真,技艺高超)谁再读读这句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学生答)
(2)小结写法:作者要赞美姥姥剪纸逼真,技艺的高超,却不直接写,而是借乡亲之口来表达,这种写法就叫侧面描写。
(3)导读: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乡亲们啧啧赞叹的语气呢?(学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