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这个是⼤四考的,他们貌似今年刚学,不知道和我们的⼀样不!⼤家看看吧。
名词解释(20选10)1、化学当量⽐:常⽤来定量地表⽰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物的配⽐情况2、空燃⽐: 化学恰当反应时消耗的空⽓-燃料质量⽐,某数值等于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质量3、燃烧焓: 当1mol的燃料与化学当量的空⽓混合物以⼀定的标准参进⼊稳定了流动的反应器,且⽣成物也以同样的标准参考状态离开该反应器,把此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定义为燃烧焓4、平衡常数5、等压绝热⽕焰温度;当燃料/空⽓⽐及温度⼀定时,绝热过程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温度(最理想状态,最⾼温度)6、活化能:活化分⼦所具有的平均能量(E)与整个反应物分⼦的平均能量(E)之差7、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称⽐例常数,是单位质量的反应速率系数,它在名义上与浓度⽆关与温度有关。
8、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成物浓度的变化量9、基元反应:能代表反应机理的由反应微粒⼀步实现的且不通过中间或过渡状态的反应10、链锁反应:⼀种在反应历程中含有被称为链载体的低浓度活性中间产物的反应,这种链载体参加到反应的循环中,并且它在每次⽣成产物的同时⼜重新⽣成11、层流⽕焰传播速度:⽕焰前锋沿法线⽅向朝新鲜⽓传播的速度。
12、湍流⽕焰传播速度:是指湍流⽕焰前沿法向相对于新鲜可燃⽓运动的速度,可⽤流经⽕焰的可燃预混⽓的体积流量Q除以湍流⽕焰的表观⾯积A f来表⽰S T≡Q/A f13、邓克尔Damkohler数14、扩散燃烧:燃料和氧化剂没有预先混合,分别输⼊燃烧室,由扩散过程控制的燃烧。
15、动⼒扩散燃烧:燃烧的快慢既与化学动⼒因素有关,也与混合过程有关16、斯蒂芬stefan流:在相分界⾯处由于扩散作⽤和物理化学过程的作⽤⽽产⽣的垂直于相分界⾯处的总体物质流。
17、费克扩散定律:双组分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通散与该组分质量分数梯度绝对值成正⽐,反之相反,⽐例系数称为扩散系数。
消防考试的复习资料
消防考试的复习资料消防考试的复习资料消防考试是对消防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于消防员和其他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来说,具备扎实的消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准备好合适的复习资料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之一。
一、基础知识类1.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是消防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等。
复习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理解法律法规的背景和目的,掌握其核心要点。
2.火灾防控知识火灾防控是消防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火灾的发生原因、火灾的传播途径、火灾的扑救方法等。
可以通过查阅消防教材、消防网站等渠道,了解不同类型的火灾防控策略和技巧。
3.消防器材使用与维护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是消防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水带的连接和使用、消防栓的操作等。
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消防设施,亲自操作器材,加深记忆和理解。
二、实操技能类1.灭火器使用技巧掌握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消防考试中的重点。
了解各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应对策略。
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提高实操技能。
2.逃生自救技巧在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疏散通道、逃生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逃生时的自救技巧,如低姿态行进、湿毛巾捂口等。
可以通过参观灭火逃生训练基地,模拟逃生情景,提高应对能力。
三、案例分析类1.火灾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火灾案例,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教训,可以帮助复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消防知识。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火灾案例,如新加坡国际机场火灾、上海康桥火灾等,分析其火灾原因和防控不足之处。
2.火灾事故处理案例了解火灾事故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处理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其处理策略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四、模拟题库类模拟题库是消防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之一。
消防燃烧学笔记
消防燃烧学笔记消防燃烧学一火灾燃烧的基本知识燃烧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特征: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发光、发烟这些特征。
例如:蜡烛燃烧可以看到火焰,停电时蜡烛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周围,蜡烛棉芯较长时容易观察到火焰上有黑烟冒出。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提出的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的方法:一是控制可燃物,二是隔绝空气,三是消除点火源,四是设置阻火装置。
灭火的方法: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化学抑制法。
物质浓度、体系温度和反应活化对反应速度速率的影响。
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速率的影响:当温度不变时,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体积成正比,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则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燃物燃烧时,活化能越大,燃烧速度越慢,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也慢。
烟囱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竖直通道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使自然对流循环加强,促使烟气上升的效应。
烟囱效应如何形成的:当燃烧发生时,烟囱内温度较高,密度小于外界密度,所以,外界空气不断地往烟囱内,烟囱内热空气向上运动,从而形成了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受两个因素影响:高度和内外温差。
高度越高,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明显。
烟囱效应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是的危害特别大。
在发生火灾时,楼梯通道、电梯井如不采取防火措施,就会起到烟囱的作用。
举例说明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一是烟气缺氧、窒息作用,如氧气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量。
二是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作用,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硫、盐酸等酸性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三是具有热损伤作用,发生轰燃室内烟气温度在600度以上,将会对人体产生不可挽回的损伤。
四是烟气减光性。
在火场弥漫的烟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疏散。
五是烟气爆炸性,烟气中的不完全产物,使火场有爆炸的危险。
六是烟气的恐怖性,火灾发生后,烟气的恐怖性是人们的逃生速度大为降低。
已知木材的组成,求1kg木材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高低值)高值=4.18x{81c+300h-26x(o-s)}低值=高值—6x(9h -w)x4.18 c:碳h:氢w:水s:硫o氧+氮着火与灭火的基本理论可燃物的着火方式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一是化学自燃,不需要外界加热。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要点重点复习资料
消防实务复习重点要点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P2 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3和发展1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的四种类型(分类角度):着火方式(点燃自燃)、持续燃烧形式(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物形态(固液气)、燃烧现象(火焰发光发烟)。
燃烧的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着火(包括点燃、自然)和爆炸。
常见的引火源有哪些:明火、电弧、电火花、高温、自然引火源。
闪点: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物,闪燃的最低温度。
汽煤柴油闪点分别是-50 'C、38-74 'C、60 'C。
甲乙丙分类。
燃点: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越低越容易着火。
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P5答: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燃烧特点比较稳定)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
液体燃烧:液体燃烧的类型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种1)闪燃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沸溢,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重质油品燃烧,比沸溢时间晚,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和油的线燃烧速度有关。
三、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分解燃烧(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熏烟燃烧(阴燃一一湿木材)、动力燃烧(爆炸)一一表蒸分阴燃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包含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消防燃烧学》课程考试大纲
《消防燃烧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消防燃烧学英文名称:Combustion Fundamentals of Fire课程编号:04hzzyb506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基础课学 时:60适用专业:消防指挥(普通本科)考试总要求本课程的考试目标是考查学生对《消防燃烧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常用火灾预防与控制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便于考查,将概念和理论的考试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技能的考试要求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考试内容与要求要考查的《消防燃烧学》知识分为燃烧的化学基础、燃烧的物理基础、着火与灭火的基本理论、可燃气体的燃烧、可燃液体的燃烧和可燃固体的燃烧六部分。
一、燃烧的化学基础(一)燃烧本质和条件1.理解燃烧的本质;2.掌握燃烧的条件及其在消防中的应用。
(二)燃烧反应速度方程1.理解质量作用定律;2.理解阿累尼乌斯公式;3.掌握燃烧反应速度方程的推导。
(三)燃烧时空气需要量计算1.掌握固体和液体可燃物理论空气需要量的计算方法;2.掌握气体可燃物理论空气需要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实际空气需要量的计算方法。
(四)燃烧产物及其计算1.了解燃烧产物的危害性;2. 了解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3.了解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4.掌握有关燃烧产物的计算。
(五)燃烧热及燃烧温度计算1.了解燃烧温度的计算方法;2. 了解热容的基本概念及分类;3.掌握燃烧热和热值的计算方法。
二、燃烧的物理基础(一)热量传递概述1.了解热传递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遵循的基本定律;2.了解热对流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遵循的基本定律;3.了解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遵循的基本定律。
(二)热传导1.了解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解法;2.了解一维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3.掌握导热微分方程式的理论推导及各种情况下的导热微分方程式的表达形式;4.掌握集总热容分析法及其应用条件。
《消防燃烧学》讲义(DOC)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节前言一、《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背景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火灾,它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熄灭的基本规律,以及防火、防爆和灭火的一般原理的科学。
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不仅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加,而且火灾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由其引起的直接损失及其防治费用均呈上升趋势。
仅在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十几万起,有6 千人死于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 亿以上。
因此,预防和控制火灾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不仅要增加监测和扑救的人力和装备,更要研究火灾燃烧发生、发展和熄灭的基本规律及防火、防爆和灭火的一般原理,把火灾防治建立在对火灾燃烧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为火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数据,以不断适应当今消防科技发展进程中火灾认识科学化和火灾预防与控制工程化这一深刻变革,顺应新形势下消防工作对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所有这些,为《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现实背景。
二、《消防燃烧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物理、化学基础——包括燃烧反应速度、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理论以及燃烧有关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2、着火、灭火理论——包括可燃物着火方式、热着火理论、链锁反应理论、着火和灭火条件、着火感应期、最小引燃能以及火焰传播等内容。
3、可燃物质燃烧特点——包括可燃气体爆炸条件、爆轰理论、有关参量计算及其预防措施;可燃液体闪燃规律、石油及其产品着火后的沸溢和喷溅问题;可燃固体的燃烧模式、阻燃机理、粉尘和火炸药爆炸问题。
4、室内火灾燃烧特征——包括室内火灾燃烧的主要特点、发展阶段、轰燃的本质与特点、烟气的流动特征、室内火灾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火灾模化相似理论等。
5、火灾燃烧实验技术——包括各类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的特性及有关参数测定;火灾模化实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等。
燃烧学自考复习资料.doc
烟气的产生原因烟气因为燃烧反应物的混合棊本上由浮力诱导产生的紊流流动控制,其中存在着较人的组分浓度梯度,在氧浓度较低的区域,部分可燃挥发分将经历一系列的热解反应, 从而导致多种组分分子生成。
燃烧的分类按照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对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反M的先示顺序分类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按照反皿速度人小分类为热爆炸和一般燃烧;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分为化7反应燃烧和分解爆炸燃烧;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吋的状态分类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为口然和点燃。
可燃物的着火方式分为化学白然(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卜•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牛的),热自然(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均匀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就会自动着火),点燃(是指由外部能源,使混合气体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毕渥数(Bi)是表征(表面对流传热能力)和(固体内部导热能力)相对大小的参数。
Bi 小于(0.1)时,可以用集总热容法处理。
着火感应期:当混气系统已达着火条件的情况下,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着火感应期影响因素当混合气体着火温度高,环境温度低时以及化学能高时,都会使着火感应期边长,而混合气体发热量和高的混合气体反应速度会使着火感应期变短。
灭火滞后:当系统着火后,要使其灭火,必须使其处于比着火更不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现象。
根据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关系,可以发现系统对应的灭火所要求初温Tc要小于系统的着火初温Tc。
若系统的初温处于大于Te小于Tc,在系统是缓慢反应态吋,系统不会自动着火, 在系统是燃烧反应态时,系统不会自行灭火。
要使系统灭火,初温必须小于Te,也就是说灭火耍在更不利的条件下实现。
灭火措施有(降低系统氧或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系统环境温度)(改善系统散热条件)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火源能量的影响)(初始压力的影响)(初温对爆炸的彩响)(恰性气体的影响)(爆炸极限图)爆轰波的破坏作丿IJ (爆轰波传播速度很快,会使设备中的常川泄压装置失去作用)(爆轰波压力很大,特别是碰到器壁反射时,压力会增加的更人,因此破坏性极其严重,尤具是在管道拐弯处)(爆轰波对牛:物的杀伤作用)爆轰波形成过程为:1可燃预混气初始正常火焰在传播过程中,放出人最热最时已燃气膨胀,压力升高,压缩未燃气体,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活塞,称为“燃气活塞2“燃气活塞”压缩未燃气体,产牛-•系列压缩波,压缩波以波前声速向前传播。
3.1.2消防燃烧学
n+ 2 n
)
E 斜率 = nR
1 Tc
Pc
着火区
非着火区
Tc
小结: 小结:
1.着火条件和着火分类 2.热自燃理论的出发点和结论 3.热 4.着火感应期及求解方法 5. 着火极限的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 意义
二、谢苗诺夫理论的应用
1.着火感应期 着火感应期 2. 自燃着火极限条件
1. 着火感应期
(1).定义: (1).定义:开始化学反应到着火所经历的时间 定义 (2).确定着火感应期的意义 (2).确定着火感应期的意义 (3).求解方法 (3).求解方法 ① T - t法 ② 数学解析法
(4).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 (4).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
2.点燃(引燃): 可燃物局部受高温热源加热,T↗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的着火方式各属什么类型? ① 植物油生产车间 热锅中植物油着火 ② 沉积于热管道上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 ③ CaC2遇水发生的爆炸 ④ 深圳清水河8.15爆炸(化学危险品) ⑤ 用火机点燃香烟 ⑥ 新疆克拉玛依幼儿园剧场着火
一、着火条件
− E / RT
ɺ ql =
∆ΗC ⋅ V ⋅ Kn ⋅ C A e
dT − S ⋅ h ⋅ (T − T0 ) = ρ ⋅ V ⋅ c ⋅ dt
Semenov热自燃理论模型
体系 T
环境 T0
Semenov 模 型温度分布 示意图
Semenov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该模型的假设是:体系内温度均匀一致, 不具有任何温度梯度,各处的温度均为T, 且体系的温度大于环境的温度T0,体系和 环境的温度是不连续的有温度突跃。 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全部集中在体系的表 面。
ρ ∞ ( f∞ − fc) ⋅ ∆Η C = ρ ∞ ⋅ CV ⋅ (TC − T∞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复习资料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复习资料消防实务复习要点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P2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3和发展1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的四种类型(分类角度):着火方式(点燃自燃)、持续燃烧形式(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物形态(固液气)、燃烧现象(火焰发光发烟)。
燃烧的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着火(包括点燃、自然)和爆炸。
常见的引火源有哪些:明火、电弧、电火花、高温、自然引火源。
闪点: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物,闪燃的最低温度。
汽煤柴油闪点分别是-50℃、38-74℃、60℃。
甲乙丙分类。
燃点: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越低越容易着火。
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P5答: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燃烧特点比较稳定)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
液体燃烧:液体燃烧的类型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种1)闪燃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沸溢,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重质油品燃烧,比沸溢时间晚,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和油的线燃烧速度有关。
三、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分解燃烧(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熏烟燃烧(阴燃——湿木材)、动力燃烧(爆炸)——表蒸分阴燃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包含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自考消防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考消防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火灾的类型和危害1. 火灾的类型火灾分为物质燃烧火灾和电气火灾两种主要类型。
物质燃烧火灾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燃烧;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器设备、线路故障和绝缘材料老化损坏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2. 火灾的危害火灾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都会造成巨大危害。
它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火灾预防知识1. 预防火灾的立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实施并不定期检查火灾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用电安全。
2. 火灾隐患的排查与整治通过对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检查,排查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及时整治,并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三、火灾应急处理知识1. 火灾报警发现火灾隐患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按要求向社会公众发布警报信息,引导人们采取适当的避难措施。
2. 疏散逃生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应迅速、有序地疏散,避免踩踏和堵塞,并避免使用电梯。
3. 灭火处理对于小范围的初起火灾,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对于大范围的火灾,应立即撤离受火区域,等待消防部门到场处理。
四、消防设施设备使用知识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对火灾进行自动灭火,适用于建筑物内的火灾灭火。
2. 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用来扑灭初期火情的灭火设备,包括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3. 排烟通风系统排烟通风系统能够及时将炊烟、火灾烟气排出建筑物,减少伤害。
五、消防救援知识1. 灭火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灭火救援能力,加强队伍的培训和演练。
2. 消防救援装备配备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火灾风险,配备相应的消防救援装备,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3. 消防救援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救援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六、消防安全管理知识1. 消防安全制度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确保消防安全。
《消防燃烧学》-绪论+火灾燃烧基础知识
消防工程—《消防燃烧学》—对应“考试院”指定用书考点类别—考试大纲—识记、领会、基础应用、综合应用重点说明—重点标注—对应具体教材页数—重要知识例题绪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体系的着火过程都应满足:热释放速率大于热损失速率消防燃烧学在消防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容易考)消防燃烧学基本理论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消防燃烧学基本理论是火灾扑救的基础消防燃烧学基本理论是火灾原因鉴定的基础消防燃烧学基本理论是消防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消防燃烧学基本理论是消防工程设计与评估的基础消防燃烧学的特点(了解)研究对象很广泛、实践性很强、交叉性很强、发展性很强、古老而年轻。
当今消防科技的根本变革:是火灾认识的科学化和火灾防治的工程化。
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1.识记:火灾燃烧的定义(P25)(容易考)(1)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强烈放热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领会:燃烧的过程(P25)(1)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2)燃烧反应的实质:游离基的链式反应,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3.简单应用: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应用(P26-27)(容易考)(1)燃烧的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2)具备以上3个条件也不一定会发生燃烧,所以燃烧4个充要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助燃物浓度或氧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①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②助燃物: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一定要注意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
③点火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3)持续燃烧的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游离基(自由基)在燃烧区域必须存在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游离基(自由基)“中间体”。
游离基又叫自由基: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在消防工作中,燃烧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消防员必须掌握燃烧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火灾事故。
下面是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每个题目都有详细的答案解释。
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什么是燃烧?答:燃烧是一种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热和光,同时产生气体、水和固体产物。
2. 烈性物质和常温物质的区别是什么?答:烈性物质指在常压、常温下易于挥发、易于燃烧的物质,如酒精、汽油、天然气等;常温物质指在常压、常温下不易挥发、不易燃烧的物质,如水、石墨、金属等。
3. 火焰是什么?答:火焰是一种可见的燃烧现象,是由燃料在氧气中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火焰是由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发光而成。
二、燃烧的主要条件4. 燃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答:燃烧的主要条件有:燃料、氧气和热源三个因素。
缺一不可。
其中,燃料和氧气是燃烧的基本条件,热源是促进燃烧的必要条件。
5. 什么是自燃?答:自燃是指物质在无外界能量及外部热源影响下发生的自身燃烧现象,如油棕榈、纸张、木材等。
6. 什么是闪点?答:闪点是指液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可燃性蒸汽,这些蒸汽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可以燃烧,这个温度就是闪点。
三、燃烧的种类7. 根据燃料状态,燃烧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根据燃料状态,燃烧可以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 什么是气体燃烧?答:气体燃烧是指气体在氧气或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耗散能量,释放光线和热能的过程。
9. 火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火焰可以分为大火焰、小火焰和蓝焰、黄焰、红焰等不同颜色的火焰。
四、火灾与灭火10. 什么是火灾?答:火灾是指物质在热源、氧气和可燃物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和光,并持续蔓延的事件。
11. 灭火的原则是什么?答:灭火的原则是战略性灭火优先,战术性灭火实施。
12. 灭火剂的种类有哪些?答:灭火剂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水喷雾灭火剂、滤沙灭火剂等多种类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防燃烧学》
消防燃烧学: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学科引言:消防燃烧学是一门研究火灾与燃烧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安全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火灾的起因、传播规律以及防控措施,消防燃烧学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消防燃烧学的基本概念消防燃烧学是研究火灾与燃烧过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燃烧原理:研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生成的产物。
2.火灾起因:探讨火灾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如电器故障、化学反应、人为失误等。
3.火灾传播:研究火焰的传播规律,包括火势蔓延速度、烟雾扩散等。
4.火灾防控:探索各种预防和应对火灾的方法和技术,如消防设施、灭火剂等。
第二部分:消防燃烧学的研究内容消防燃烧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火灾风险评估:通过对建筑物、工厂、车辆等场所进行系统评估,确定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2.燃料特性研究:分析不同材料的燃烧特性,如点燃温度、燃烧速率等,为火灾预防提供依据。
3.火灾模拟与仿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火灾的起因、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以指导火灾防控工作。
4.火灾控制技术:研究各类灭火装备、灭火剂的性能和应用方法,提出有效的火灾控制策略。
第三部分:消防燃烧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消防燃烧学在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火灾预防:通过对火灾起因、传播规律的研究,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2.灭火技术:研究各种灭火剂的性能和应用方法,为实际灭火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3.建筑设计与消防设施规划:根据火灾特性和消防需求,合理规划建筑物的防火结构和消防设备布局。
4.火灾调查与事故分析:通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消防工作。
结论:消防燃烧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19_消防燃烧学完整版
式中,ρs为烟密度。
(二) 烟在建筑物内旳流动和扩散
烟在单层或多层建筑物内蔓延时,首先冲上屋顶,逐 渐充斥门窗以上旳空间。然后越过门窗过梁或屋架梁,流 到走廊,进入其他敞开屋门旳房间,或呈水平方向漫流。 此时,烟气旳流动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风力旳 影响。如图4-31所示。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建筑物内旳蔓延
过程中不停向环境散热,使可燃物升温自燃。由于木材旳 内蔓延旳形式和途径
自燃点在400~500℃之间,因此温度在500℃以上热烟气 二、热烟气、火风 旳所到之处,可燃物均有被引燃旳危险。尤其在密闭建筑物内, 高温热烟气中具有大量CO等不完全燃烧旳产物,当蔓延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到走廊尽头和旳新鲜空气相遇时,还会产生爆燃,从而使 灾蔓延旳作用*
火灾蔓延旳本质是热量在建筑物内传播旳成果。火灾 第七节 火灾在
中热量重要以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和飞火等形式传播。 建筑物内旳蔓延
在实际火灾中多种热传播形式常常同步出现,但又以某一
种或某几种传播形式为主。火灾在室内和室外、在起火房 一、火灾在建筑物
间内部和在起火房间外部(如走廊等)及在不一样建筑群 内蔓延旳形式和途径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筑物旳下部,并且火风压不小于进风口处压1-34a所示)。而当火风压 不不小于进风口旳压力时,热烟气则只能从建筑物内部旳
一、火灾在建筑物
通道向上蔓延。起火层旳位置越低,受烟气影响旳层数越 内蔓延旳形式和途径
多(图1-34b所示)。相反,当起火层位于建筑物旳上部时,二、热烟气、火风
管旳任何一点,它是使火灾蔓延扩大旳重要途径,也火灾
蔓延最为便利旳条件。
(一) 热烟气对火灾蔓延旳作用
第七小节节火名灾在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一、填空1、燃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反应,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根据火三角形,可以得出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四种防火方法。
4、根据燃烧四面体,可以得出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四种灭火方法。
5、燃烧按照参与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可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类,燃烧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按照化学反应速度大小分类,燃烧可分为热爆炸和一般燃烧;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分类,燃烧可分为化合反应燃烧和分解反应燃烧两类;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时的状态分类,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燃烧可分为自燃和点燃等形式。
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7、释放热量和产生高温燃烧产物是燃烧反应的主要特征。
8、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物质的分子扩散、燃料相分界面上的斯蒂芬流、浮力引起的物质流动、由外力引起的强迫流动、紊流运动引起的物质混合等方式来实现。
9、物质A在物质B中扩散时,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B中A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个梯度可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浓度梯度、分压梯度和质量分数梯度。
10、管道高度越高,管道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11、烟气是火灾使人致命的主要原因。
烟气具有的危害性包括:缺氧、窒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爆炸性;烟气的恐怖性;热损伤作用。
12、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2、HCI、SO2、NO2、NH3等气态产物。
二、简答1、燃烧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特征: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发光、发烟这些特征。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观察到花苞型火焰,实际火灾中的火焰呈踹流状态;停电时蜡烛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周围,实际火灾中物质燃烧的火光能够照亮夜空;蜡烛棉芯较长时很容易观察到火焰上方有黑烟冒出,在蜡烛上方放置冷瓷器时,可以观察到烟炱,实际火灾中更可以观察到浓烟滚滚的现象。
《消防燃烧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消防燃烧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 燃烧的三要素是(A)。
A.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温度B. 可燃物、氧气、点火温度C. 可燃物、氧化剂、热量D. 可燃物、氧气、热量答案:A2. 燃烧过程中,下列哪个不是氧化剂的主要成分(D)。
A. 氧气B. 氧化亚氮C. 过氧化氢D. 碳酸氢钠答案:D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可燃物(C)。
A. 木材B. 液化石油气C. 水泥D. 煤油答案:C4. 燃烧的四个阶段是(B)。
A. 预热、着火、燃烧、熄灭B. 预热、着火、燃烧、冷却C. 预热、着火、熄灭、冷却D. 预热、着火、熄灭、燃烧答案:B5. 下列哪种火灾属于A类火灾(C)。
A. 液体火灾B. 气体火灾C. 固体火灾D. 金属火灾答案:C二、填空题1. 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温度2. 燃烧过程中,氧化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答案:氧气3. 燃烧的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预热、着火、燃烧、冷却4. 按照火灾对象的性质,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和E类火灾,其中A类火灾是指______。
答案:固体火灾5.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冷却、隔离、窒息三、判断题1.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温度缺一不可。
(正确)2. 燃烧的四个阶段是预热、着火、燃烧、熄灭。
(错误,应为预热、着火、燃烧、冷却)3. A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
(错误,A类火灾是指固体火灾)4. 氧气浓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
(正确)5. 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冷却、隔离和窒息。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燃烧的三要素及其作用。
答案: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温度。
可燃物是燃烧的物质基础,氧化剂是燃烧过程中提供氧气的物质,点火温度是使可燃物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2. 简述燃烧的四个阶段。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一、填空1、燃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反应,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根据火三角形,可以得出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四种防火方法。
4、根据燃烧四面体,可以得出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四种灭火方法。
5、燃烧按照参与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可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类,燃烧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按照化学反应速度大小分类,燃烧可分为热爆炸和一般燃烧;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分类,燃烧可分为化合反应燃烧和分解反应燃烧两类;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时的状态分类,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燃烧可分为自燃和点燃等形式。
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7、释放热量和产生高温燃烧产物是燃烧反应的主要特征。
8、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物质的分子扩散、燃料相分界面上的斯蒂芬流、浮力引起的物质流动、由外力引起的强迫流动、紊流运动引起的物质混合等方式来实现。
9、物质A在物质B中扩散时,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B中A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个梯度可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浓度梯度、分压梯度和质量分数梯度。
10、管道高度越高,管道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11、烟气是火灾使人致命的主要原因。
烟气具有的危害性包括:缺氧、窒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爆炸性;烟气的恐怖性;热损伤作用。
12、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2、HCI、SO2、NO2、NH3等气态产物。
二、简答1、燃烧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特征: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发光、发烟这些特征。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观察到花苞型火焰,实际火灾中的火焰呈踹流状态;停电时蜡烛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周围,实际火灾中物质燃烧的火光能够照亮夜空;蜡烛棉芯较长时很容易观察到火焰上方有黑烟冒出,在蜡烛上方放置冷瓷器时,可以观察到烟炱,实际火灾中更可以观察到浓烟滚滚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第一章火灾燃烧基础知识一、填空1、燃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三要素:要发生燃烧反应,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根据火三角形,可以得出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四种防火方法。
4、根据燃烧四面体,可以得出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四种灭火方法。
5、燃烧按照参与燃烧时物质的状态分类,可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按照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接触与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分类,燃烧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按照化学反应速度大小分类,燃烧可分为热爆炸和一般燃烧;按照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分类,燃烧可分为化合反应燃烧和分解反应燃烧两类;按照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时的状态分类,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表面燃烧;按照着火的方式分类,燃烧可分为自燃和点燃等形式。
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7、释放热量和产生高温燃烧产物是燃烧反应的主要特征。
8、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物质的分子扩散、燃料相分界面上的斯蒂芬流、浮力引起的物质流动、由外力引起的强迫流动、紊流运动引起的物质混合等方式来实现。
9、物质A在物质B中扩散时,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B中A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个梯度可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浓度梯度、分压梯度和质量分数梯度。
10、管道高度越高,管道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11、烟气是火灾使人致命的主要原因。
烟气具有的危害性包括:缺氧、窒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爆炸性;烟气的恐怖性;热损伤作用。
12、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2、HCI、SO2、NO2、NH3等气态产物。
二、简答1、燃烧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特征: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火焰、发光、发烟这些特征。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观察到花苞型火焰,实际火灾中的火焰呈踹流状态;停电时蜡烛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周围,实际火灾中物质燃烧的火光能够照亮夜空;蜡烛棉芯较长时很容易观察到火焰上方有黑烟冒出,在蜡烛上方放置冷瓷器时,可以观察到烟炱,实际火灾中更可以观察到浓烟滚滚的现象。
2、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必要条件包括三个,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充要条件有六个,除了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之外,还要满足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助燃物浓度或含氧量,一定的着火能量相互作用,燃烧才可能方式和持续进行。
3、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提出的防火和灭火方法: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正确地应用燃烧条件是进行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基础。
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火灾的预防:一是控制可燃物,二是隔绝空气,三是消除点火源,四是设置阻火装置,阻止火焰蔓延;或在建筑物之间预留防火间距。
根据燃烧四面体,可以得出以下灭火方法:一是隔离法,二是窒息法,三是冷却法,四是化学抑制法。
4、燃烧产物(包指烟)的危害性:火灾中的燃烧产物(火灾烟气)是火灾致命的主要原因。
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具有的危害性如下:一是烟气具有缺氧、窒息作用,如氧气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量。
二是烟气具有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的作用,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硫、盐酸等酸性产生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三是烟气具有热损伤作用,发生轰然时室内烟气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将会对人体产生不可挽回的损伤。
四是烟气的减光性,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在火场上弥漫的烟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
五是烟气的爆炸性,烟气中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CO、H2S、苯等易燃物,使火场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六是烟气的恐怖性,火灾发生后,烟气的恐怖性会使人们的逃生速度大为降低,辨别方向的能力进一步减弱。
5、烟囱效应的形成:如教材图1-3烟囱效应示意所示,界面2处的压力P1=P+Hr,P2=PHr0,当T=T0时,P1=P2;当燃烧发生时,烟囱内的温度T>T0,导致烟囱内部的密度反而小于外界密度,γ<γ0,所以P1<P2,外部空气不断地烟囱内,烟囱内的热空气向上运动,从而形成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高度和内外温差。
从原理公式可以看出高度越大,P1和P2的差值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这是高层建筑火灾通过楼梯间和电梯并迅速向上发展的原因;内外温差越大,P1和P2差值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
烟囱效应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危害特别大。
在发生火灾时,楼梯通道、电梯井如不采取防火措施,就会起到烟囱的作用。
6、物质浓度、体系温度和反应活化对反应速度速率的影响。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如果该反应按照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步完成(简单,基元反应),则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方次即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比例常数。
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燃物燃烧时,活化能越大,燃烧速度越慢,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越慢。
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的表达式,燃烧反应速度与温度;氧气浓度;活化能有关。
江苏自考12406消防燃烧学重点复习第二章着火与灭火基本理论一、填空1、可燃物的着火方式可分为:化学自燃;热自然和点燃三种。
2、可燃物的着火方式可分为自燃和引燃两类。
其中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而发生着火的现象称为化学自燃;需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能发生自动着火称为热自燃。
3、从加热角度来看热自燃和点燃的区别,热自燃是整体加热,点燃是局部加热。
4、热自燃理论认为,着火是反应放热因素与散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热生成速率qg的表达式为△HcVKnCAkexp-E/RT,热损失速率ql的表达式为ql=hs(T-T0);qg温度的指数函数;ql为温度的线性函数;斜率为hs。
6、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由三个因素决定,它们是压力、对流换热系数、环境初始温度。
7、发热量越大,体系越容易自燃;发热量相同,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散热能力越强,越不易自燃;较低自燃点物质的加入可使高自燃点的物质自燃点降低。
8、导热系数越小,散热速度越小,越易自燃。
9、着火条件是化学动力学参数和流体力学参数的综合体现。
10、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的自燃判断准则是:δ大于某一临界值δer.11、链式反应三步骤为: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
12、反应物分子断裂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可借助于光照和加热等方法。
13、链式反应根据链传递前后自由基数目之比,可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
14、链式反应着火理论认为,反应自动加速并不一定要依靠热量的积累,也可以通过链式反应逐渐积累自由基的方法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
15、链式反应系统中自由基数目能否发生积累是链式反应工程中自由基增长因素与自由基销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对于支链反应,分支链生成自由基的反应速度常数用ƒ表示,它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其值增大,即活化分子的质量分数增大。
17、对于支链反应,链终止反应速度常数用g来表示,其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18、¢=0时,链锁反应的反应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0时,链锁反应的反应速度加速增加;当¢<0时,反应速度时间趋于定值。
19、根据链锁反应理论,要使已着火系统灭火,必须增大自由基的销毁速度。
20、电火花点火的机理有两种理论,分别是热理论和电理论;低温时电理论起主要作用,当电压升高后,热理论起主要作用。
21、电火花放电可以通过电容放电和感应放电来实现。
22、电火花引燃可燃混气时,火花能量必须大于引燃最小能量;电极距离必须大于电极熄火距离。
23、高温质点强迫着火的判据是高温质点表面附近可燃介质的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等于零。
24、关于引燃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导热系数越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小(正确的是越大),混合气体越(正确的是不容易)容易被点燃。
关于引燃能的说法正确的是:一是热容越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大,混合气体越不容易被点燃;二是燃烧热越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小,混合气体越容易被点燃。
25、关于引燃能的说法正确的是:一混合气体压力越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小,混合气体越容易被点燃;二混合气体初始温度越高,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小,混合气体越容易被点燃;三混合气体活化能越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越大,混合气体越不容易被点燃。
26、电极距离必须大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大于最小引燃能,电火花才能引燃混合气体成功。
27、对于已着火体系,可以采取稀释氧浓度的方法进行灭火,当氧浓度低于12%,或水蒸气浓度高于35%,或二氧化碳浓度高于30%-35%时,绝对多数燃烧都会熄灭。
28、降低环境温度使系统灭火时,必须使温度降到比着火时的环境温度低,这种现象称为灭火滞后。
29、对灭火来讲,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气体浓度比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更大;相反,对防止着火来说,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大于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气体浓度的作用。
30、与水反应发生自燃的物质的共同特点是:放出可燃气体和大量的热,可燃气体在局部高温环境中与氧结合发生自燃。
二、简答1、可燃物的着火方式的种类和各自特点:一般分为以下几类:⑴化学自燃: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的自燃;烟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
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
⑵热自燃:如果将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混合物均匀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就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生在混合物的整个容器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⑶点燃(或称强迫着火):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诸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合气体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
这时火焰就会在靠近点火源处被引发,然后依靠燃烧波传播到整个可燃混合物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引燃。
大部分火灾都是因引燃所致。
2、体系具备着火条件是否就一定着火:着火条件是:如果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系统不可能在整个时间区段保持低温水平的缓慢反应态(即非燃烧态),那么这个初始条件便称为着火条件。
要正确理解着火条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系统达到着火条件并不意味着已经着火,而只是系统已具备了着火的条件;⑵着火条件是就系统的初态而言的,它的临界性质不能错误地解释为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变化有突跃的性质。
⑶着火条件不是一个简单的初温条件,而是化学动力学参数和流体力学参数的综合体现。
3、利用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分析说明改变环境温度时,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中着火的临界条件:4、Bi数的物理意义是:用来表征对流传热能力和固体导热能力相对大小的参数,当Bì小于0.1时,可认为物体内部各处温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