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700字
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一篇: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心论点: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古代父权制牢不可催的统治,封建礼数的摧残,使得女性地位下降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地步,这一点在宋明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明代,皇帝和皇后甚至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随着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礼教日益严酷细密,对妇女的压迫日甚一日.直到19世纪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随之而入,这种异质东西的传入与经几千年沉淀于中国人头脑中的意识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碰撞,人们被约束的思想也随之被打开,人们对女性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贤妻良母,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趋向民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女子学校制度、课程等不断变革,因此,一批知识女性不断觉醒,在教育、婚姻、职业、参政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这些领域有了一些作为。
由此看来女性的社会作用社会地位并不亚于男性,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女性之作用比男者更胜一筹。
主要事例:一、从古代到近代,女性是受压迫最深的一个群体。
父权统治将女性降低为附庸于男性的第二性,《系辞》曰“天尊地牢,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又曰“乾道男,坤道成女”。
女性所能受到的教育,也只有《女儿经》、《女戒》、《女训》等等。
(古代女性被迫害的事例)二、甲午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少数率先觉醒的女性也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民族振兴相联系,林宗素在《女界钟》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独匹夫然哉,虽匹妇亦有责焉”.薛素贞认为:“夫一国兴亡,匹妇亦有责任;同仇敌忾,吾咸具感情”.随着妇女问题的提出,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意识的开始觉醒事例)1、兴女学.要争取权利,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女子自己开始创办学校.如1904年杭州的惠兴女士创办了贞文女学堂。
女性消费意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5000字——6000字)要求要写明以下几点:(顺序可以变化,定义要有权威的论文、博士论文或者教科书上为准)一、女性消费意识研究“消费”(Consumption)是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四中对它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
一般来看,广义上的消费是指所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狭义上的消费是指购买商品之后的后续行为,即使用或享用商品的行为。
[1]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物质文化的空前繁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消费意识也逐步形成。
消费意识(李媛菲,2009)是指消费取代了生产而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
也有人将消费意识解释为消费观念,即一个消费群体集体信赖的思想,共同达成的协议,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而女性消费者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购买群体,根据2009-2010年女性消费报告统计分析,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社会购买力70%以上掌握在女人手中。
所谓女性消费者不是指全部女性,而是指在实际市场上有购买能力的女性。
通常包括青年、中年女性消费者,年龄段从18—55岁左右。
广义上的女性消费(Jean 1998)是指女性进行消费的全部过程,其中女性扮演了一个或多个消费角色,如消费的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等;狭义上的女性消费则是指女性使用消耗物品并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过程。
女性作为消费者,其消费意识相对于男性往往更加趋于感性,属于冲动型消费。
鲍德里亚认为,女性通过消费表现自我,寻找着主体性和获得解放的途径,但从中能真正获得完全解放的女性寥寥无几,更多女性同时不知不觉成了被操作控制的利润机器,成为了商家赚取利润的客体,处于被看与被改造的客体地位。
[3]西莉亚.卢瑞认为现代社会,在消费文化中,女性很难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竞争力,而在消费实践中,女性也很难获取与男性相同的经济文化资源。
因而,使得女性的消费意识更加强于男性,她们也更加希望以不断消费强化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消费是女性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
《简爱》的女性意识分析论文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变革,女性主义意识也在文学创作中获得充分反映。
夏洛蒂勃朗特是反映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意识的一位代表作家,她以其“诗意的生平”的写照——《简爱》向我们凸显了一位自强不息、敢于反抗与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简。
选题试图从简爱寄人篱下的童年、学校寄宿生活、做家庭教师,成为女继承人这四个阶段分析《简爱》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简爱;女性主义意识;自由平等;反抗目录一总述 (1)二成长历程 (1)(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 (2)(二)无依无靠的读书时期 (2)(三)快乐自由的教书时期 (2)(四)继承人的选择 (2)三总结 (1)参考文献 (1)附录1 (1)一总述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是英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之一,女权主义运动兴起, 使得女性主义文学获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 同时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是这一时期英国的著名作家,《简·爱》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反映她生平写照的一部自传性小说。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英国维多利亚初期社会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从一名孤儿成长为独立女性的历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寄人篱下时期、寄宿学校时期、做家庭教师时期、成为女继承人时期。
本文将通过这四个主要阶段,分析《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
二成长历程(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简爱从小就失去父母,寄养在盖兹海德府的舅妈家里。
尽管盖茨海德府是年幼简爱的家,里德太太时间太太是简爱,其女约翰、伊莱扎和乔治亚娜也是简爱名副其实的表亲,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地位却极其低下,遭受着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为了最终能被里德太太的家庭所接受,她百般地讨好他们,尽力忍受他门的冷眼和刁难,且千方百计做好每件事。
《金锁记》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金锁记》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主人公曹七巧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在其中展现了女人薄暮西山的凄楚和遗憾,表达了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试图对目前国内关于《金锁记》女性主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推进当前的研究。
【关键词】金锁记,女性主义一、研究背景:《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所作小说。
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疯子一样被折磨了30年,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而关于《金锁记》中女性主义观点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CNKI中的“高级检索”主题检索,采用关键词“金锁记”和“女性主义”,获得有效文献51篇。
文献的年度分布较为平均,没有研究特别突出的年份。
本文试图对目前国内关于《金锁记》女性主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推进当前的研究。
二.研究角度(一)中国文学对比。
在51篇文献中,从中国文学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研究张爱玲的《金锁记》的女性主义的有10篇文献。
且这10篇文献大部分都是从张爱玲与王安忆、卫慧的对比上,来看中国尤其是中国上海地区女性意识的变化。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罗毅霞,2006)中认为张爱玲用其近乎冷漠的笔触,揭示了她们为谋生而成家的无奈而真实的可悲处境及奴性本质,勾画出男权社会的女奴群像。
王安忆身处90年代的大上海,关注着上海边缘女性的生存际遇和精神世界,展现了上海女人的精明能干和坚韧不拔。
与之不同,《两种视角审视―比较》(周芳云,2008)则认为张爱玲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封建伦理和金钱交织下的惨无人道,王安忆则认同女奴身份的文化立场,消解了悲剧的残酷性。
(二)中外文学对比。
在51篇文献中,有13篇是从中外文学对比的角度分析《金锁记》中的女性主义。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浅析《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一、前言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的体验与醒悟,在拒绝接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和对男权的质疑的同时,也表现为对女性自身生存状况,女性内心世界以及情感体验的关注和表达。
女性意识在文学创作方面主要表现为:女性作家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社会生活经历,尤其是对女性的情感经历和女性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即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也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达。
伊迪丝•华顿凭借小说《纯真年代》成为美国历史上荣获普利策文学奖的第一位女性。
作为一名风俗小说家,华顿的小说主要反映的是她所处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风貌。
其作品《纯真年代》讲述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上流社会女性的爱情和婚姻经历,对人物情感经历及内心成长进行深入剖析,刻画出勇于反抗,争取自身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引起了人们对男权主导体制下女性命运的关注。
二、主题1. 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历史学家兼作家勒纳在她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建立》一书中,记录了一千二百多年以来,女性挣脱父权思想束缚,解放自身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女性意识逐步形成的历史。
书中记载叙述了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女性为争取妇女自治平等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书中探讨追溯至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女性主义圣经批评,因为基于圣经的权威,那些反对妇女的思想得以传播、教授和通过公开演讲宣扬。
在勒纳圣经批评的研究中,女性一次次回到创世纪和圣保罗的著作里,企图颠覆父权统治和建立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种族矛盾激化,南北战争爆发,废奴运动高潮。
随变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人们开始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和角色提出质疑,女性则通过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义和肯定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北方地区,妇女开始争取她们工作、教育、言论、选举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1845年,玛格丽特•富勒的《十九世纪女性》一书出版,其中提出女性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权利诉求,要求提高女性教育机会,鼓励女性进行独立思考,参与社会活动,引起当时美国社会的巨大反响。
文献综述-《简爱》《傲慢与偏见》女性意识的异同及其原因
引言《简爱》与《傲慢与偏见》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者都是生活在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女性作家,都反应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女性不能够独立,男女根本不平等。
在此社会背景下,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简爱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都体现了其反抗意识,但在具体的观念上、行动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将对两部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异同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主体笔者通过在图书馆、知网、互联网等平台查阅了大量关于对《简爱》与《傲慢与偏见》两部著作分析研究的文献,以及对女性文学、女权意识、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分析研究的各类著作,同时通过检索CNKI,发现关于《简爱》与《傲慢与偏见》女性意识的异同及其原因的研究成果颇丰,国内外均有大量研究。
综合来看,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两部著作女性意识的相同点:两部作品里都反映了主人公在当时英国女性深受男权社会压抑,男女不平等,女性经济上不能自立的社会环境中,关于对独立、自由和爱情的反抗意识,都不满于女性所处的卑微地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抗争。
(二)两部著作女性意识的不同点:一是在两性关系上,《傲慢与偏见》表现为女性要求受到男性的尊重,《简爱》则体现在大胆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的独立。
《傲慢与偏见》中,男主人公达西宁不愿邀请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跳舞,认为她的相貌“仅仅过得去,不到漂亮到能够打动”他的地步而宁愿当一个旁观者,这种傲慢极大地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心,后面达西宁慢慢被她吸引并最终向她求婚,尽管伊丽莎白内心已经爱上达西宁,但却为报复他的不尊重而严辞拒绝,这一举动鲜明地反映了处于男权社会中弱女子要求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在《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即使从小无父无母,被舅父收养,也敢于怒骂冷酷无情的舅母是“你坏,你狠心”,并给了她表哥拳头的教训,对书中梅森先生的评价“模样儿俊俏的男人,但皮肤光滑的鹅蛋脸没有力量,鹰沟鼻和樱桃小嘴没有坚毅,低而平的额头没有思想”等等,都表明她是一个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具有自己独立人格并与男性人格完全平等的人。
民族女性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民族女性教育文献综述范文引言: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提高民族女性的教育水平,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
本文将对民族女性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民族女性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育目标的探讨民族女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女性公民,使其能够在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并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研究表明,民族女性的教育目标应该包括:提高女性的专业技能,培养她们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树立,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教育内容的衡量民族女性的教育内容应该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研究发现,民族女性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传统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视,性别角色的平等认知,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等。
三、教育方法的探索对于民族女性的教育方法,研究表明,一方面需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另一方面,要注重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还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适当的辅导和培训活动,帮助民族女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四、教育面临的挑战尽管国家对民族女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民族女性教育条件不佳。
其次,传统观念对于民族女性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给民族女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社会和家庭对于民族女性发展的期望和限制也是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结论:民族女性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对民族女性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民族女性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民族女性的教育水平,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综上所述,民族女性教育是提升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张洁,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作家。
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的首篇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文坛初露锋芒,获得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是当代文坛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在国外她也颇有名气,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
1998年已经沉寂了许久的张洁陆续出版了三卷本长篇小说《无字》,并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到这个世纪的《无字》和《知在》,张洁一直在用生命书写着时代的音韵。
她把写作触角深入到女性生存与社会境况领域内,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传达了作家的女性体验。
本文作者将利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知识和文学评论方法,从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切入,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进行总结概括和整体性的探讨,进而达到对张洁的文学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其做出相应的文学史评价。
《无字》这本书中通过描写三代女性的生命史,表现出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之中三位女性命运的沉浮。
全书以吴为的成长为主线,剥离出三代女性生命的悲欢离合。
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不断的枝叶繁茂。
我将以女性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阐述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诠释知识女性生存的尴尬与无助。
张洁的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
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知识分子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贯穿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是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
刘思谦认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
论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或争论焦点)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及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波伏瓦曾将女性称为“第二性”,即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是一个非主导性阶级。
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与男性不平等,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但女性的这种历史性的失败不单决定于其生理因素,更多地是由社会和人类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
1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有多少女性作家或诗人不喜欢甚至拒绝被人贴上性别标签,而且在这种拒绝背后隐藏着的也是对这种潜在歧视的不满,但她们却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性别烙印。
不过也恰恰是这种烙印鲜明的作品,反过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资讨论的样本,并透露了她们更深反叛和独立的可能。
在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谱系中,翟永明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
其作品曾被翻译成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出版有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称之为一切》、《黑夜中的素歌》、《翟永明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散文随笔集《纸上建筑》、《坚韧的破碎之花》、《纽约,纽约以西》等。
她成名于早期作品组诗《女人》,并在二十余年来的写作中坚定地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且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诗人欧阳江河称其为“东方最美丽的女人”,诗人伊沙则曾戏谑地称赞“第三代诗人都有翟永明情结”,也正是这种来自外部的女性身份设定以及她作品中所主动涉及到的女性意识元素,让她的作品和相关的言论成为本文的研究起点。
本文首先试图从时间上理清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及其变化的整体脉络,主要以诗人成名之初的组诗《女人》、九十年代比较重要的作品《更衣室》《女子澡堂》、新世纪以来的《她的视点》以及新作《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等作品为探讨对象;然后试图在空间上将翟永明的诗及其女性意识与不同时期的女性诗人作家作纵向、横向和同时期的比较,在这副作品及思想的坐标系中最终确定翟永明诗歌所处的坐标点;最后,本文将在比较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最终以抛砖引玉的形式试图给当代诗歌研究和诗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张洁,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作家。
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的首篇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文坛初露锋芒,获得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是当代文坛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在国外她也颇有名气,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
1998年已经沉寂了许久的张洁陆续出版了三卷本长篇小说《无字》,并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到这个世纪的《无字》和《知在》,张洁一直在用生命书写着时代的音韵。
她把写作触角深入到女性生存与社会境况领域内,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传达了作家的女性体验。
本文作者将利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知识和文学评论方法,从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切入,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进行总结概括和整体性的探讨,进而达到对张洁的文学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其做出相应的文学史评价。
《无字》这本书中通过描写三代女性的生命史,表现出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之中三位女性命运的沉浮。
全书以吴为的成长为主线,剥离出三代女性生命的悲欢离合。
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不断的枝叶繁茂。
我将以女性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阐述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诠释知识女性生存的尴尬与无助。
张洁的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
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知识分子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贯穿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是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
刘思谦认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
《简爱》的女性意识分析论文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变革,女性主义意识也在文学创作中获得充分反映。
夏洛蒂勃朗特是反映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意识的一位代表作家,她以其“诗意的生平”的写照——《简爱》向我们凸显了一位自强不息、敢于反抗与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简。
选题试图从简爱寄人篱下的童年、学校寄宿生活、做家庭教师,成为女继承人这四个阶段分析《简爱》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简爱;女性主义意识;自由平等;反抗目录一总述 (1)二成长历程 (1)(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 (2)(二)无依无靠的读书时期 (2)(三)快乐自由的教书时期 (2)(四)继承人的选择 (2)三总结 (1)参考文献 (1)附录1 (1)一总述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是英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之一,女权主义运动兴起, 使得女性主义文学获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 同时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是这一时期英国的著名作家,《简·爱》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反映她生平写照的一部自传性小说。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英国维多利亚初期社会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从一名孤儿成长为独立女性的历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寄人篱下时期、寄宿学校时期、做家庭教师时期、成为女继承人时期。
本文将通过这四个主要阶段,分析《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
二成长历程(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简爱从小就失去父母,寄养在盖兹海德府的舅妈家里。
尽管盖茨海德府是年幼简爱的家,里德太太时间太太是简爱,其女约翰、伊莱扎和乔治亚娜也是简爱名副其实的表亲,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地位却极其低下,遭受着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为了最终能被里德太太的家庭所接受,她百般地讨好他们,尽力忍受他门的冷眼和刁难,且千方百计做好每件事。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有关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前言王安忆在新时代女性作家群中,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而她也是中国当代最丰产的小说家之一[1],因而很多研究者对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生命意识、女性意识,对性小说题材的开阔等,一度王安忆被冠上不同的头衔——不管是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主义作家”,还是后来的“市民作家”、“知识分子作家”、“海派传人”……这也正说明了王安忆创作的多变性,前人对于王安忆的研究已十分详尽了,而我作为女性读者,仅想探求一些新颖的角度来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做一全面的分析,希望对后人的研究也能有所借鉴、帮助。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王安忆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入手,前后两种女性意识的不同来揭示这种变化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符合现实需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一内涵。
正文下面是我所整理的国内有关王安忆女性意识的研究的一些观点的集合:首先,王安忆是一位女性作家,其本身的身份特质就决定了她强烈的女性中心意识,但王安忆的女性立场是竭力改变以男子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从而达到改变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关系,使两性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而非男女对峙,以女性中心代替男性中心;其次,对女性存在的深层思考和女性体验的再现,个人化命运和记忆的抒写提升到精神层面上,但并非是对传统女性的完全颠覆,准确地说是传统女性意识的当代回归;再次,颠覆了女性话语被主流话语遮蔽的现象,以一种新兴的女性话语权控制男性话语回归到女性形象的表现中,突破传统的挑战,从而表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追求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最后,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就是王安忆笔下的女性与周边的关系,与周边女性群体的相互同情,与周边环境的变化关系,而王安忆往往把笔下的女性置身于上海这一大都市中,这与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也与都市文学的兴起繁荣有关。
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700字
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700字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700字篇一:李清照女性意识的体现文献综述李清照词中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文献综述前言: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历来研究李清照的词多从词体特征、前后期词风变化或者爱国主义等常见角度研究,但是作为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女词人,她在词作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十分真切且珍贵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因为她的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心路历程的记录,带有明显的自传性,对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
自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学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仅仅把文学作为政治的产物,而是能够真正的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特性与个性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所以,这一现象应用在对李清照词作研究中则突出表现为女性主体意识对词作的影响。
主体部分:自我的觉醒首先是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对自己的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后,所形成的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系列认识。
女性文学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反映。
女作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角度,审视女性的内部世界、审视女性与社会的关系。
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里,男性掌控着一切,包括政治,包括婚姻,也包括文学。
自古以来,男作家站在女性角度上写相思、写闺怨、写离愁别绪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却始终局限在男性视角和话语权之内。
李清照在她的词中凭借其独特的女性自我意识,以其独具魅力的女性创作心态以及细腻感受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被历史和封建束缚的灰尘蒙蔽的心灵世界,带我们感悟到她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她用女性独有的方式发出了对女性悲剧人生的呐喊,首次呈现了女性自己对世界和人生、情感态度的认知。
李清照由于家庭地位的显赫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生命意识和勇敢洒脱的性格。
“她以纤纤词笔、抒发爱恋痴情,人生失意,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一往情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把自己全部的情爱和失落怨恨都通过词表达出来,显示出其词不同于别词的独特风格”【1】。
海明威女性意识论文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成因,并通过对其两部作品中女主角的分析,展现其对女性的赞美和欣赏,说明海明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的态度基本上是公正的积极的。
关键词:新女性;女性意识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要的作家之一。
由于他经常以打猎、拳击和斗牛作为写作主题,他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不擅长描写女性人物的大男子主义作家。
但是,仔细分析海明威作品可以发现,他其实创作出很多美丽、善良、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并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女性意识,表现出他对女性的同情、欣赏和赞美。
一、海明威女性意识成因海明威女性意识的形成于他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都关系紧密。
出生在他所属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海明威不知不觉中被当时的社会意识所影响,也很自然地把这些思想反映到他的文学作品中。
二十世纪早期,女性意识开始萌芽,发起了一场反对父权社会的“战争”。
1920年,英美等国的妇女在不懈努力与斗争之下获得看宝贵的选举权,美国的劳务市场之门也向妇女开放,妇女们在拥有不同工作机会的同时也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涌现出一批穿短裙、留短发、喝酒抽烟的“新女性”。
这些社会变化深深的影响着海明威的思想和写作,让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反叛传统、标新立异的“新女性”。
海明威的思想和写作同样也受到了其家庭成员,尤其是他母亲的影响。
海明威的母亲格蕾丝喜好音乐和绘画,即使是婚后也缺乏对家务的兴趣,相反却喜爱社交,极力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热衷于对女权主义的追求。
母亲的影响使海明威在写作中能超越男性角度,站在女性视角揭示出女性受到的不公待遇并流露出对这些女性的同情和赞赏。
二、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一)反叛传统的女性布莱特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角,布莱特是男主角杰克的挚爱,值得他付出和珍惜的追求对象。
同样,布莱特也是海明威笔下值得我们尊重和欣赏的新女性。
布莱特在战争中失去了心爱的人,随后又经过了一场噩梦般的婚姻。
毕业论文-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语言文学论文
毕业论文-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语言文学论文摘要苏青的写作是真正独立于男性话语的写作,对女性自身的关注使她的文学创作迎来了1个真正的女性话语时代。
苏青站在女性立场上,以女性独特的眼光来审视女性自我。
从现实的男女平等观、肯定有爱反对无爱的性爱观、批判女性异化等方面展现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苏青;女性意识ABSTRACTSu Qings writing are real feminist works which are sistinguishable from the male discourse.the concentration on the female sex itself made her literary creationenter a period of the real feminist discourse. Su Qing stand at females place whith specile value watch male.his writing with the concept of sex and equal of eule express strong feminist consciousness.Key words: Su Qing; female conscious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备受争议的女性作家,人们对她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1。
苏青的人生之旅是曲折、坎坷甚至是悲惨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她才情兼具,个性鲜明,大胆、正直、坦诚。
她思想敏锐不保守,无明显的政治主张和信仰,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热情,苏青的人格品质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表现。
苏青在她的作品中总是要把女性当作抒发感情的对象,她的1切诉说的根基都建立在对女性的理解之上,她把最真的心掏给你,让你在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她的心情,与她同悲同喜。
民族女性教育文献综述范文怎么写
民族女性教育文献综述范文怎么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民族女性教育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女性教育问题尤为重要,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既有助于加深对民族女性教育现状的认识,又可以为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民族女性教育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对我国民族女性教育进行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尤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差距的综合调查,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相较于汉族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平等。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民族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增加个人能力与素质,也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中国的民族女性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得民族女性的入学率和完成学业率显著提高。
例如,各级政府相继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助学金政策以及改善教育资源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民族女性教育的平等与发展。
然而,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中国的民族女性教育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与困境。
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许多女孩仍面临着辍学、早婚和就业困难等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关注还不够,公众对于民族女性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认知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推动民族女性教育发展。
首先,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民族女性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并开展相关的教育援助项目。
其次,应当加强对民族女性教育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建立健全数据统计体系,掌握民族女性教育的真实情况,为相关的教育改革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政策。
此外,还应加强对民族女性教育的宣传与推广,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民族女性教育问题的关注与认知,呼吁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入到民族女性教育事业中来。
女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女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女性学是一门关注女性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学科专业,它的发展与女性解放运动紧密相关。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女性学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一、女性学的起源和发展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女性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会、政治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对性别不平等问题提出质疑。
女性学的发展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
此外,女性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如性别研究、女性史和女性心理学等的兴起。
二、女性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女性学的研究关注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权力和劳动分工等方面。
其中,对家庭、教育和职场等社会机构对女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女性在这些机构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者可以识别和揭示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女性学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女性学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中,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和女性形象的塑造。
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回顾历史上女性形象的演变,并探讨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此外,女性学也研究女性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地位和权力,揭示其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四、女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女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关注女性参与政治决策、政治领导力和政治权力的问题。
通过对选举、政党和政府等政治制度的分析,研究者可以评估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并探讨性别平等的政策和实践。
五、女性学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女性学的研究关注女性心理和性别自我认同等问题。
通过对女性个体的经验和心理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可以揭示存在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偏见,并促进性别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六、女性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界的变革,女性学正不断发展和扩展。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对跨性别和性别多元性的研究、女性权利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以及基于大数据和技术的性别分析。
女性消费意识文献综述
女性消费意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5000字——6000字)要求要写明以下几点:(顺序可以变化,定义要有权威的论文、博士论文或者教科书上为准)一、女性消费意识研究“消费”(Consumption)是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四中对它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
一般来看,广义上的消费是指所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狭义上的消费是指购买商品之后的后续行为,即使用或享用商品的行为。
[1]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物质文化的空前繁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消费意识也逐步形成。
消费意识(李媛菲,2009)是指消费取代了生产而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
也有人将消费意识解释为消费观念,即一个消费群体集体信赖的思想,共同达成的协议,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而女性消费者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购买群体,根据2009-2010年女性消费报告统计分析,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社会购买力70%以上掌握在女人手中。
所谓女性消费者不是指全部女性,而是指在实际市场上有购买能力的女性。
通常包括青年、中年女性消费者,年龄段从18—55岁左右。
广义上的女性消费(Jean 1998)是指女性进行消费的全部过程,其中女性扮演了一个或多个消费角色,如消费的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等;狭义上的女性消费则是指女性使用消耗物品并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过程。
女性作为消费者,其消费意识相对于男性往往更加趋于感性,属于冲动型消费。
鲍德里亚认为,女性通过消费表现自我,寻找着主体性和获得解放的途径,但从中能真正获得完全解放的女性寥寥无几,更多女性同时不知不觉成了被操作控制的利润机器,成为了商家赚取利润的客体,处于被看与被改造的客体地位。
[3]西莉亚.卢瑞认为现代社会,在消费文化中,女性很难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竞争力,而在消费实践中,女性也很难获取与男性相同的经济文化资源。
因而,使得女性的消费意识更加强于男性,她们也更加希望以不断消费强化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消费是女性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渗透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渗透思考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在传统社会中,男性享有较崇高地位。
在中国社会中,男人一直掌握了女人的命运。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女性意识的逐渐兴起,也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
本文在分析女性意识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该种意识对文学作品创造的影响。
关键词:当代文学;女性意识;影响一、女性意识的概念理论界对女性意识的概念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对其基本内涵的认识比较统一,通说观点认为女性意识应当包涵两个方面:(1)女性意识强调女性经验内涵;(2)女性意识追求女性在政治上的平等。
女性内心情感、思维方式与男性不同,因此就同样的事件她们具有与男性不同的视角。
从女性视角出发,女性认为自己在社会中遭遇不平等对待,因此需要反抗。
女性经验强调女性独特的生理、文化感受。
生理感受主要是女性经历的生理周期以及生育的过程,正是因为女性经历了这些过程,才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特殊。
而正因为女性生理方面的特殊性,也导致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许多挫折,比如怀孕的妇女被单位拒绝。
正是因为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无法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导致女性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开始追求自己的政治主张,包括建立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
二、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一)女性意识的觉醒改革开放之后,女性地位逐渐上升,很多女性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观。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也都将女性爱情作为主线。
当女性意识不断被唤醒之后,她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的婚姻,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
但是很多女性在追求自己婚姻的途中,也出现自我迷失。
将爱情想的过于理想,这也体现了改革初期女性意识发展并不成熟。
在不同时期,女性意识的发展都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爱情观也有区别,但都体现出女性的独立性,开支逐渐摆脱对男性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意识论文文献综述700字篇一:李清照女性意识的体现文献综述李清照词中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文献综述前言: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历来研究李清照的词多从词体特征、前后期词风变化或者爱国主义等常见角度研究,但是作为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女词人,她在词作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十分真切且珍贵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因为她的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心路历程的记录,带有明显的自传性,对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
自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学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仅仅把文学作为政治的产物,而是能够真正的把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特性与个性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所以,这一现象应用在对李清照词作研究中则突出表现为女性主体意识对词作的影响。
主体部分:自我的觉醒首先是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对自己的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后,所形成的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系列认识。
女性文学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反映。
女作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角度,审视女性的内部世界、审视女性与社会的关系。
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里,男性掌控着一切,包括政治,包括婚姻,也包括文学。
自古以来,男作家站在女性角度上写相思、写闺怨、写离愁别绪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却始终局限在男性视角和话语权之内。
李清照在她的词中凭借其独特的女性自我意识,以其独具魅力的女性创作心态以及细腻感受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被历史和封建束缚的灰尘蒙蔽的心灵世界,带我们感悟到她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她用女性独有的方式发出了对女性悲剧人生的呐喊,首次呈现了女性自己对世界和人生、情感态度的认知。
李清照由于家庭地位的显赫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生命意识和勇敢洒脱的性格。
“她以纤纤词笔、抒发爱恋痴情,人生失意,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一往情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把自己全部的情爱和失落怨恨都通过词表达出来,显示出其词不同于别词的独特风格”【1】。
关于李清照词作中表现出的女性自我意识,可以根据其作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欣赏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
花作为一种美好的意象,历来是墨客骚人吟咏的对象和抒情的媒介。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用花作为自身形象的定位,虽说有点落入俗套,但是细细分析开来,却没有人像她这般通过各种花的意象向我们展示了她从少女情怀到思妇的美满幸福生活,又从思妇到遗妇孤零的心态变化。
杨冬梅在《花:李清照自我情感的外在表征》中认为,在李清照的审美体验中,“以花寓情、含情赞花。
花的含苞绽放、花的凋零枯萎无不蕴含着她生命的律动和情感的波澜”、“词人写花,无论是梅花、牡丹,抑或是菊花、梨花、桂花等等,甚至包括那些只了南共同写花的词作中出现的花,其共同特点就是与众不同,都是花中极品,都是词人对自己品性的李平在《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解读》指出了“花”在李清照词中的象征意义:它们象征着词人的生命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诠释了传统文化中女性与花的密切联系。
【3】张映光在《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中指出:李清照用花的清瘦素洁的形态来映射自己的形象;用花闲静淡雅的气质神韵来隐喻自己的审美情趣;用花的风格气质寄托自己深婉细腻的情感和卓然超群的人格。
【4】。
田恩铭的《花: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中指出“花”在李清照的不同人生阶段分别作为:一、形象载体,即词人心灵与世界情感交流的纽带或对象;二、情感上的依托物,“花”作为自己的喻体,成为词人寄托女性意识和抒发文人情怀的避难所;三、词人晚年,已经将“花”视为她倾诉的陪衬对象和倾听者。
【5】于素华在《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和自我意识》中指出,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中词人对梅花的风姿神韵的心灵把握,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也是李清照自身鲜明可感的女性形象的写照:“自是花中第一流”。
她咏花,也自咏。
在刻画、钦慕、赞许中寄托高原,历历历可见其高标傲世、孤芳清芬的个性品质。
【6】苏文娟在《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中说到,李清照吟咏最多的是梅花、银杏、桂花和菊花,这些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不是寻常的桃花李花可同日而语的,而是某种精神气质的象征,具有特定的审美内涵,故而李清照不仅突出它们与众不同的颜色、姿态,更注重挖掘它们的精神内蕴。
【7】张映光在《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自我形象》中点明李清照的咏花词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把花与人结合起来表现,自成高格,这正是李清照咏花词作高明之处。
词人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写作方法,折射出她对自身和人生的认识理解。
【8】王菊芹在《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抒写——论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中指出,李清照对“花”的关注即是对自己、对与她相同的女性命运的关注。
“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目的是通过对花的描写,来抒发女性压抑已久的感情。
【9】二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
众所周知,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是程朱理学盛行的时代,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尊女卑”的观念下,爱情对古代女性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爱情既是她们生活的全部也是她们的奢求,她们的全部生活都被局限在家庭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在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她们不能也不敢表达出内心对炽热爱情的追求。
但是对于李清照来说,青春时的爱恋无疑是幸福的,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氛围的影响,李清照勇敢地成为她的那个时代女性自由的代言人。
陆理原在《论李清照词的女性视角》中说道,李清照是个特例,她毫无顾忌地大胆热情地书写着对爱情的追求和爱情生活的种种体验。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她自觉地接受了她的性别,从女性的感觉和需要出发,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叙写了爱情生活的全过程,这使她的词与一般“男子而作闺音”的艳情词截然不同。
【10】张锡梅在《解读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中向我们介绍了宋代所歌咏的爱情,几乎是清一色的婚外恋——文士和歌妓们得卿卿我我,言及夫妻之情的微乎其微。
而李清照的词,表现的则是她和丈夫之间真挚而细腻的感情。
【11】阳利平在《李清照词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中明确说到,李清照的闺情词同一般男子代写的闺情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男子所写的闺情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色去揣摩女性。
这是由男子掌握女子的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之下,女性往往只是卑躬屈膝、屈辱和依附的载体。
李清照则夺回了被男性剥夺的话语权,以一种主体的自尊来展现真实的自我、真陈卓松在《李清照词自我形象的艺术特征及其意义》中指出,在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社会里,妇女的身份最低下,她们是没有权利写自己的爱情欲望的。
但是李清照敢于用自己的词作,为我们展示出妇女发杂、真实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一个生活坎坷,备受打击的知识女性心灵的痛苦以及对生活和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13】杜新燕在《李清照诗词中的自我形象》中这样评价她:李清照并不像封建传统观念所认为的爱情是婚姻的附庸,她明确指出自己愁源所在是“离怀别苦”,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能直接表露“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大胆是很值得赞赏的。
【14】向梅林在《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中称赞李清照是直接以女子的身份大胆地将自己对恋人的爱恋与相思之情付诸笔端,真诚的袒露内心真挚、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以女性主体的自尊来展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内心。
【15】李向萍提到,李清照作为一个女词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作为女性的觉醒。
她以女性的思维创造了一种写意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女性文学,这一文学在很爱程度上表现为“爱”的文学,她通过这一主题,一贯而执着的描绘张扬自我主体意识,展现自我意识的苏醒。
【16】三在男权社会下,强调女性自我力量。
胡秀春在《论李清照词中女性形象的中性化》中表达了对李清照所表现的女性意识的敬佩之情:女词人李清照以其不俗的才识涉足男性领域,勇敢地表现出女性世界中也包含的异性特质,塑造出中性化的更符合真实的女性生活和心理情感的女性形象。
【17】王晓骊在《性别融合与唐宋词的文学个性》中说道:“李清照是一位颇具士大夫气质的女性,个性鲜明而心胸开阔。
??才华横溢,嗜酒好毒,在心性气度上不同于一般的闺阁女性,一生未曾生育也使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贤妻良母的女性生活范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自我兴趣上。
【18】徐翠华在《李清照之女性自我意识》中说道:李清照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表现在她的作品里是以女性叙述者为中心的叙事。
几乎在所有的词中,李清照都用女性叙述者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或者描写人物。
【19】赵瑞洁在《从李清照看男权语境下女性的言说》一文中提到李清照也同男人一样把诗当做规范君权,介入君权系统,指点社会政治工作的工具。
士人们规范君权都是小心翼翼,唯恐触怒龙颜,而李清照则站在是人的角度抒写自己的情感,这是叛逆的象征。
【20】孙波在《浅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中提到一代词人李清照,在“才藻非女子事也”“女子弄文诚可罪”的时代,没有自卑,以心抗世,敢于用文学形式自我、鲜明、杰出的表达着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全部的情感体验,赢得了世人高度赞誉。
【21】王平珍的《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自我形象》中说道李清照的笔下呈现的是极具个性色彩和人格魅力的女性。
她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描写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感情,写出了真正属于女性的自我。
【22】四不让“须眉”的爱国忧患意识,抒发鹏举之志南渡后,金人入侵,国破家亡,再加上李清照自身婚姻的不幸,扩大了词人的视野,激发了词人的爱国热情,词作内容主要抒写个人和时代的不幸,反映亡国之恨、飘零之苦。
所以李清照的词不仅仅只有“婉约”。
周燕玲在《论李清照词前后期“愁怨”的差异性》中指出,李清照的后期词中的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充满忧愤,能心念国家存亡、懂得亡国恨的大女人。
满腹的愁情是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沦亡的无言哀叹和深深痛惜。
【23】李晋芳的《李清照诗词中的自我形象》一文中写道,李清照在南渡后写的词大多表现了沉痛的故国之恨和兴亡之感。
??她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振兴国家,救民于水火之中。
【24】张锡梅指出从李清照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注朝廷、国事,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精神世界。
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不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生活准则和狭隘生活天地里一般女子所不具备的,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着积极健康的意义。
【25】杨赛在《李清照词的女性自我意识》一文中说道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精神自由收到严重的戕害,然而李清照渴望打破这种封闭式的精神束缚,她有远大的理想,不平凡的抱负,勃勃的野心,凌云的壮志。
女性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她,她的鹏举之志只能以女性独特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写诗作词来抒情述志。
【26】赵玲丽在《李清照人生经历与词作联系探》中说道,李清照词中表达的感情内涵是多重的,深厚的,是交织着忧国之思、时代之愁、身世之感和对往日爱情与幸福生活的追怀的复杂感情,是贴近生活,纯真自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