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卷历史
2014年全国卷历史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参考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8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精编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四川卷及解析
2014·四川卷(课标历史)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回答1~2题。
1.[2014·四川卷]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A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四大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商鞅变法、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与题干“倾邻国而雄诸侯”的信息相符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故A项正确。
2.[2014·四川卷]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强化训练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强化训练强化训练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2.D [解析] 本题以邓小平的谈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起步。
当时我国处于改革的探索时期,缺乏经验,国人的思想不够开放,故正确答案为D项。
中国经济改革国内阻力大,而非国际阻力大,故②错误;改革开放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故③错误。
3.[2014·四川卷]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3.B [解析] 本题以司马迁对司马相如赋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司马相如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文家,不可能见证西汉的灭亡,故A项错误;汉赋手法夸张,内容丰富,与《诗经》古朴写实的风格不同,故项错误;汉赋气势恢宏,文辞铺张,故D项错误;B项与题干“然其要归引之节俭”的信息相符。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共26张PPT)
•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 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 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 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 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 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 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 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 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 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 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 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 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 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试题答案分析
•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 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 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 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 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 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 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 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 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 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 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 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 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 ——摘编自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等
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
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图4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①②③④图5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2014高考历史全国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2014·山东卷(课标历史)13.[2014·山东卷]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生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强化训练强化训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3.A [解析] 本题以孔子兴办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
项周王室统治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联系不大。
孔子创办私,打破了在官府的局面,故A 项正确。
14.[2014·山东卷]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程度提高14.B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控制的加强。
故正确答案为B项。
15.[2014·山东卷]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农业生产商品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5.[解析] 本题以唐宋时期户籍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生产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业商品程度提高。
故正确答案为项。
16.[2014·山东卷]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D16.B [解析] 本题以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2014年高考全国卷历史
2014年全国卷历史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历史课标2卷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课标历史)2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4.C[解析] 本题以周代的“雅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在周礼之下“雅言”的统一,解答角度是最早的起源地。
周礼下“雅言”的起源地是在周王直接控制的地区,故答案为C项;孔子只是最早整理春秋之前的诗歌,编定了《诗经》,他是《诗经》中“雅”的最早整理者,故排除D项。
25.O[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5.D[解析] 本题以古代法律案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西晋把养子与亲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说明养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是对养子的认可,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本身错误;C项的宗族利益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论述的只是家庭关系的内容。
2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6.A[解析] 本题以北宋的交子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交子是私人为方便贸易而设立,由富户主持,后来因设立者资产减少,交子在交易中不能兑换货币,引发纠纷。
这一史料能够说明交子是民间交易的凭证,故答案为A项;交子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交子的出现与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精编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新课标I及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课标历史)2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了宗法制度24 B [解析] 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
2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儒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强化训练D.佛教的社会强化训练强化训练薄弱25.[解析] 本题以唐朝统治者对道教、佛教和儒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与运用所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材料显示唐高祖因认为自己是老子后裔,规定道教第一、儒第二、佛教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唐武宗大规模‚灭佛‛是削夺寺院劳动力与财富。
在此过程中,只有儒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强化训练。
故答案为项。
2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人性是先秦以一直讨论的问题。
强化训练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家主张‚存天,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6.D [解析] 本题以人性论为切入点,考查思想的内涵,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读材料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宋明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认为人性与天直接联系,人性不仅仅只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且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和运行的根本法则。
201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2014年新课标2文综历史部分正式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安徽卷及答案
2014·安徽卷(课标历史) 12.[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和工业12A 本题以变法的内容与结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掌握、运用及逻辑推的能力。
B项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互相矛盾,可以排除;项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可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以排除;D项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和工业,D项表述错误,予以排除。
13.[2014·安徽卷]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性看待社会时尚13.D 本题以《申报》刊载的近代社会习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报纸中既描述了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这种时尚。
A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 B项着西装主要在城市中,并不是普遍现象,故予以排除;项表述太过绝对。
正确答案选D项。
14.[2014·安徽卷] 博物、物、等自然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课程。
下图显示中自然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B.1922年自然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思潮兴起.1929—1936年自然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教育D.自然课程比重的变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4.本题以自然课程比重趋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14年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 试卷及解析(全国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1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年份佃农(%)半佃农(%)自耕农(%)1935292447193630244619373726371938382735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2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4分)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3.(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4.(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4分)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6.(4分)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7.(4分)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8.(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江苏卷)word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精编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安徽卷及解析
2014·安徽卷(课标历史) 12.[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和工业12A 本题以变法的内容与结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掌握、运用及逻辑推的能力。
B项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互相矛盾,可以排除;项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可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以排除;D项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和工业,D项表述错误,予以排除。
13.[2014·安徽卷]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性看待社会时尚13.D 本题以《申报》刊载的近代社会习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报纸中既描述了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这种时尚。
A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B项着西装主要在城市中,并不是普遍现象,故予以排除;项表述太过绝对。
正确答案选D项。
14.[2014·安徽卷] 博物、物、等自然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课程。
下图显示中自然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B.1922年自然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思潮兴起.1929—1936年自然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教育D.自然课程比重的变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4.本题以自然课程比重趋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安徽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综历史【安徽卷】解析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注意改革的内容与结果影响,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情况。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于官何利”B项错误。
戊戌变法只有103天就失败了,措施废除不能说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项不正确。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 项错误,商鞅变法使秦国基本建立起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A项正确。
【难度】较易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报刊业走向繁荣【答案】D【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传播媒介报纸对生活风尚的报道,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中的信息“《申报》刊载《西装叹》”即可选出D 项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ABC不能正确反映题意。
【难度】一般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图4(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A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ﻩB.河北 C.陕西ﻩ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ﻩ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ﻩ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ﻩﻩ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ﻩ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ﻩD.首辅权力失控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ﻩ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ﻩﻩ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ﻩ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ﻩ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ﻩ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ﻩﻩ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ﻩﻩ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ﻩD.欧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