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铀钍铅衰变体系

普通地质学试卷

普通地质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圈包括 地壳、地幔、地核。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其中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描述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倾角。 4.按照震源深度可将地震分为深源、中源、浅源。今年汶川大地震属于浅源。 5.根据岩浆的冷凝环境分类,火成岩可分为火山岩/喷出岩浅成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 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三大律是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穿插关系。 7.按晶体化学分类法,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五类。 8.按照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生物、化学三种类型。 9.褶曲的基本类型是向斜、背斜。 10.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变晶、变余两大类。 11.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底运、悬运和溶运三种。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13.冰川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可分为大陆、山岳。 二、选择题

1.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A)。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B)。 A. 冲积物 B. 冰碛物 C. 风积物 D. 洪积物 3.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 C )。 A. 包气带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4.花岗岩属于(D)。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5.浅成侵入岩典型的结构是(D)。 A. 全晶质结构 B. 隐晶质结构 C. 玻璃质结构 D. 斑状结构 6.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 A. 蜂窝石 B. 咯斯特 C. 鼓丘 D. 锅穴 7.构造洋壳的岩石主要是(B)。 A. 科马提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流纹岩 8.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C)。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 9.属于稳定大陆边缘的地形是(D)。 A. 岛弧 B. 洋脊 C. 海沟 D. 大陆坡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成另一种子元素的原子核, 同时释放出α、β、γ各种粒子的现象。 2、赤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导致岩石变 红的现象。 3、变成铀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铀矿床。 4、受变质铀矿床:矿床中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变质作用之前形成的, 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铀发生了局部的再 分配,形成某些新的铀矿物和其他共生或伴生矿物。 5、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 的可采厚度。 6、奥克洛现象:是指奥克洛矿床中天然发生的核链式裂变反应现象。 7、变生作用:是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 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 的现象。 8、碱交代:是指以钾、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 变作用。 9、脂铅铀矿:铀酰硅酸盐矿物紧密连生,形成的黄褐、黄橙色的细 粒多矿物集合体。 10、矿岩时差:是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11、双混合成因:是指成矿热液与深部流体和浅部大气成因水有关,成矿的铀源与深部流体作用浸出及浅部热水从富铀层(体)中浸出 有关,两者的混合形成成矿热液。 12、铀的后生淋积作用:是指成矿后,在含氧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作 用下,将其流经富铀地层或富铀地质体中的分散铀或古铀矿床中的 铀淋滤出来,迁移至有利地段发生富集的成矿作用。 后生淋积作用:后生淋积作用系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 水的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或后生)富集作用。 13、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 低的可采厚度。 14、成矿断裂夹持区:是指富铀地质体(铀源层或铀源体)在成矿 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被一定规模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成矿断裂带切割所 夹持的地质块体。 15、含氧系数:是指铀的简单氧化物中组成矿物的氧元素的原子数 与铀元素的原子数之比。

普通地质学真题

2013年普通地质学803 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2、节理: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可形成断裂,其中没用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即裂隙或裂缝)称为节理。是地壳中发育最广的一种构造。 3、角度不整合:即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也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与上覆地层产状一致,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4、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少数岩石可有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构成地壳及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依据岩层的沉积顺序、生物演化和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地质年代,即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单位划分等级主要有宙、代、纪、世等 6、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7、板块构造: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许多巨大的块体(即板块),它们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板块的边缘就成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8、土壤:通过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含有腐植质的松散细粒物质。成分有腐植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 二、简答 1、地震是什么?地震有哪几种类型?全球地震主要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地震:由于地应力的突然释放或其它能量引起地壳的快速颤动的现象,称为地震 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断裂地震,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的)、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上覆岩层的重量超过岩石支撑的能力,地表发生塌陷引起) 地震带的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3、洋脊地震带 2、矿物是什么?矿物有哪些物理性质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

普通地质学—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地质年代两层含义: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所以又称 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者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第一节相对年代的确定 一、地层层序律 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其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 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 地层层序律(叠置原理)。 地层: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在岩层未受变动或变动不强烈地区,地层层 序律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当岩层受到强烈变动,如发生倒转、错动等现象时,就不能简单 使用。 二、生物层序律 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 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 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其实就是进化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即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因而,各地质时期 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相同的。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 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 三、切割律或穿插关系 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体和构造出现彼此切割穿插关系,利 用这些关系也可以确定岩层、岩体和构造的形成先后的顺序。 切割律(穿插关系):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 割者老。 第二节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 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后, 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该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N)和蜕变产物(子体 同位素)的总量(D)的比例计算出来。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原理: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不稳定,一定时间后必然衰变为其他原子。且衰变的速率不受外界温度 和压力的影响。同位素测年的计算公式: t = 1/λ?ln(1+D/N) 第三节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特征: (1)各代和纪的延续时间不同。年代老者长、新者短,原因年代新者保留下来的地质记录全、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缩短; (2)纪以下一般分早、中、晚三个世,而C(石炭纪)、K(白垩纪)、N(新近纪)、 Q (第四纪)为二个世;?(寒武纪)、S(志留纪)为四个世; (3)前寒武纪由于时间老,研究难度大,故划分较粗糙,而且很难得到统一。 年代地层单位代号的确定: 宇的符号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 冥古宇(Hadean) HD 太古宇(Archaean) AR 元古宇(Proterzoic) PT

《普通地质学》试卷B_(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卷(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2. 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8.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9. 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 10.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 3.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 5. 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6.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7.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 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8. 早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到新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其代号分别是888。 9. 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 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 13. 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 14.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第20卷 2004年  第5期9月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Vol .20Sep . No .52004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① 张金带 (核工业地质局,北京 100013)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和铀资源潜力的概略分析,提出铀矿地质勘查的战略是:政府应对铀矿地质勘查进行长远规划,坚持“立足国内、增加储备”的基本方针(“增加储备”应包括积极利用国外铀资源),以“主攻地浸砂岩型铀矿与积极探索其它经济型铀矿相结合”为基本勘查战略,以新的成矿地质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先进的勘查方法技术体系、G IS 预测方法体系和数字化地质图件系列进行铀矿地质勘查为基本技术思路,加快摸清和查明我国潜在铀矿资源,为核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关键词]铀资源潜力;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文章编号]1000-0658(2004)05-0260-06 [中图分类号]P621;P619.14 [文献标识码]A ①本文为中国核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收稿日期]2004-06-12 [作者简介]张金带(1956-),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 1 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及近期铀矿地质勘查的主要成果 1.1 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从1955年开始,到明年正是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也是核地质事业创建50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开 展了较大规模的铀矿地质工作,已完成相当面积的航空放射性测量及地面放射性地质、物探、放射性水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性区域调查,并通过重点勘查查明了一批铀矿产地,提交和控制了一定规模的铀矿资源储量,为几十年来的国防建设和近期核电建设所需的铀资源提供了保障。 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1)已查明的铀矿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现已查明的铀矿资源主要分布于23个省、市、 自治区。其中,中东部12个省、自治区(赣、 粤、湘、桂、浙、闽、皖、冀、豫、鄂、琼、苏)占总资源储量的72%;西部(含东北三省,下同)11个省、自治区(新、内蒙、陕、辽、甘、滇、川、黔、青、黑、晋)占总资源储量的28%。 (2)已探明的铀资源储量占主要比例的是著名的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其中,可供地浸开采的所占比例较低)。可供常规开采的(俗称硬岩型)铀矿资源储量相对集中分布于南方赣、粤、湘、桂等省、自治区,可供地浸开采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及滇西地区。 (3)东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西部工作程度很低。东部铀矿地质工作以赣、粤、湘、桂、浙西、闽西北、皖中南、冀北等省、区为主,并重点集中对各铀成矿区带和大中型

夏邦栋版普通地质学要点整理很详细的

普 通 地 质 学 要 点 整 理 书目:夏邦栋《普通地质学》,1995年,地质出版社 整理依据: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矿物 (1)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2) 第四章 外力作用与沉积岩 (3)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4) 第六章 地质年代 (5)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5)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6) 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7) 第十章 风化作用 (8)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9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10 第十三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11 第十四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12 第十五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12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13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14 第十八章 行星地质概述..................14 第十九章 地球的演化.....................15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15 附 录 真题举例........................15 卷 后 语 (17) 第一章 绪论(略) 第二章 矿物 第一节 元素 1 元素的定义: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统称元素。 2 半衰期:某一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也即地壳元素的丰度。 4 八大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第二节 矿物的概念 与 第三节 矿物的主要性质 1 矿物: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排列有序的固体。 2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5846895.html, For evaluation only.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最新铀资源含所有答案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变生作用: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的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 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现非晶体的现象 2、类质同象置换:指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以可变的数量在矿物晶格中互相代替。 3、同质多象:指同种化学成分的性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4、多型: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得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想象。 5、 放射性:指铀,钍和镭等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的蜕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同时放出 a, 丫射线的现象 6、 含氧系数:指四价 U 的简单氧化物种,铀矿物组成中,总氧原子数与总铀原子数之比。 7、 铀矿床: 指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含有用的铀矿资源的品质和量,并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在质和量方 面能供开采利 用的铀矿聚集体。 8、 铀矿工业指标:指矿床的储量最低限量,最低品味,最低可采厚度。 9、 岩浆铀矿床:指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10、 伟晶岩型铀矿床: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经冷疑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的画岗质伟晶岩中的 铀矿床。 11、 热液铀矿床: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经过 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铀的富集体。 12、 围岩蚀变:指岩石在热液作用下,由于化学反应和部分物质的带入带出而引起原有矿物的组成化学成 分及物理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3、 碱交代:指含钾,钠为主的热液交代的造岩矿物的某些组分所引起的蚀变作用。 14、 赤铁矿化:又称红化,是热液铀矿床的常见的一种典型蚀变,起特点是蚀变围岩的颜色因为赤铁矿呈 云雾状全岩性侵染而呈红色。 15、 矿岩时差: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的时差。 16、 卷状矿床:指矿体形态成卷状出现,与地层线交切,由成间氧化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铀矿床。 17、 后生淋积作用: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形成次生富集作用。 18、 变质作用:指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 变化,促使固态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的变化,有时伴随有化学成分的变化,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产生重 熔,形成部分流体相的各种作用的总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 U 的同位素( C ) 5、下列关于铀矿物的物理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四价铀矿物的颜色以深色调为主,而六价铀矿物的颜色十分鲜艳。 B 、四价铀矿物在薄片中不透明至半透明,而六价铀矿物在薄片中透明至半透明。 C 、 四价铀矿物密度普遍较小,而六价铀矿物密度普遍较大。 D 、 四价铀矿物的解理一般不发育,而六价铀矿物通常具有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 6、 下列矿物中能发荧光的矿物是( D ) A 、晶质铀矿 B 、沥青铀矿 C 、钛铀矿 7、 在六价铀矿物中,一般来说含有下列元素离子的矿物不发荧光( 精品文档 A 、 234 234U B 、 235 235U C 、 236 236U D 、 238 2、铀具有变价的特性,呈 + 3、 + 4、 + 5、 +6 四种氧化价态,其中稳定的价态有( D ) A 、 +3和+4 B 、 +3 和+5 3、 六价铀矿物的晶体结构,最常见的是 ( A 、层状型 B 、架状型 4、 下列矿物中常见多型现象的矿物是( C 、 +4 和 +5 D 、 +4 和 +6 A ) C 、链状型 D 、岛状型 D ) A 、四价铀的氧化物 B 、四价铀的硅酸盐 D 、六价铀的磷酸盐 D 、钙铀云母 B ) C 、四价铀的磷酸盐

《普通地质学》期末考试题.

《普通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克拉克值: 2. 同质多(异)像:(TP 3. 条痕: 4. 活火山: 5. 解理: 7. 间冰期: 10.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莱伊尔《地质学原理》 2.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 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火 山带 4. SiO21 超基性岩SiO2 <45%2基性岩SiO245-52%3中性岩SiO252-65%4酸 性岩SiO2 >65% 5.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0 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10. 晚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至新分别是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代号分别是DCP。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 谷坡谷底河床 13.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有: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落水洞、溶斗、干谷、盲谷和溶洞等。 14.中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时代,动物为时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4、第5和第9位的矿物分别为萤石、磷灰石和刚。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8分) 1.地层和岩层在地质学上意义是等同的。( ×) 2. 三叶虫、笔石在志留纪末时大多已绝灭,由于其数量多、演化迅速,因此可作为早古生代重要标准化石之一。(√ ) 3. 海底扩张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的。( ×) 4.花岗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长石等。 ( × 5.潜水面的分布状态是,在横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在高度上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 ) 6. 地质罗盘中带铜丝的一端磁针指向北。( ×) 7. 一般来说褶皱中背斜和向斜,与地形上的山和谷是成对应关系的。( ×) 四、读图题(15分) 1. 在下面的地质图中,已知长英岩脉被花岗闪长岩切断。请按形成的地质年代先后,由早至晚写出图中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7分)。 图例:1:花岗闪长岩,2.石英闪长岩,3.长英岩脉,4.花岗细晶岩脉。 答: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为:2,3,1,4 2.判断下地质图中表示的不整合类型,并分析这一不整合的形成时代(8分)。

铀资源含所有答案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变生作用: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的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现非晶体的现象 2、类质同象置换:指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以可变的数量在矿物晶格中互相代替。 3、同质多象:指同种化学成分的性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4、多型: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得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想象。 5、放射性:指铀,钍和镭等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的蜕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同时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 6、含氧系数:指四价U的简单氧化物种,铀矿物组成中,总氧原子数与总铀原子数之比。 7、铀矿床:指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含有用的铀矿资源的品质和量,并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在质和量方面能供开采利用的铀矿聚集体。 8、铀矿工业指标:指矿床的储量最低限量,最低品味,最低可采厚度。 9、岩浆铀矿床:指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10、伟晶岩型铀矿床: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经冷疑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的画岗质伟晶岩中的铀矿床。 11、热液铀矿床: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铀的富集体。 12、围岩蚀变:指岩石在热液作用下,由于化学反应和部分物质的带入带出而引起原有矿物的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3、碱交代:指含钾,钠为主的热液交代的造岩矿物的某些组分所引起的蚀变作用。 14、赤铁矿化:又称红化,是热液铀矿床的常见的一种典型蚀变,起特点是蚀变围岩的颜色因为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侵染而呈红色。 15、矿岩时差: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的时差。 16、卷状矿床:指矿体形态成卷状出现,与地层线交切,由成间氧化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铀矿床。 17、后生淋积作用: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形成次生富集作用。 18、变质作用:指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变化,促使固态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的变化,有时伴随有化学成分的变化,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产生重熔,形成部分流体相的各种作用的总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U的同位素(C) A、234U B、235U C、236U D、238U 2、铀具有变价的特性,呈+ 3、+ 4、+ 5、+6四种氧化价态,其中稳定的价态有(D) A、+3和+4 B、+3和+5 C、+4和+5 D、+4和+6 3、六价铀矿物的晶体结构,最常见的是(A) A、层状型 B、架状型 C、链状型 D、岛状型 4、下列矿物中常见多型现象的矿物是(D) A、四价铀的氧化物 B、四价铀的硅酸盐 C、四价铀的磷酸盐 D、六价铀的磷酸盐 5、下列关于铀矿物的物理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四价铀矿物的颜色以深色调为主,而六价铀矿物的颜色十分鲜艳。 B、四价铀矿物在薄片中不透明至半透明,而六价铀矿物在薄片中透明至半透明。 C、四价铀矿物密度普遍较小,而六价铀矿物密度普遍较大。 D、四价铀矿物的解理一般不发育,而六价铀矿物通常具有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 6、下列矿物中能发荧光的矿物是(D) A、晶质铀矿 B、沥青铀矿 C、钛铀矿 D、钙铀云母 7、在六价铀矿物中,一般来说含有下列元素离子的矿物不发荧光(B)

铀资源地质学思考题

铀资源地质学思考题 一.绪论 1.铀资源分布特征 2.铀矿的工业指标 3.铀矿床的分类趋势 4.我国四大工业铀矿床类型 二.铀的性质与铀矿物特征 铀元素性质基本特征 1.铀的基本性质(铀的氧化态,铀离子的性质) 2.铀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三大岩类中) 3.变生作用 4.常见铀矿物的特征 铀矿物的基本特征 1.简要叙述铀矿物的化学组成 2.四价铀的晶体化学特征,六价铀的晶体化学特征 3.铀矿物的物理性质 4.铀矿物的成因类型 三.铀矿床学 铀矿床学概论 1.铀矿床的概念 2.铀矿床的分类 岩浆铀矿床 1.岩浆铀矿床的概念 2.各类侵入岩中含铀性特点

3.岩浆作用中铀的迁移,析出方式 4.挥发份在铀地球化学行为中的作用 5.岩浆铀矿床的特点 6.岩浆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伟晶岩型铀矿床 1.伟晶岩铀矿床概念 2.影响伟晶岩铀矿化的因素 3.铀在伟晶岩中的分布存在形式 4.伟晶岩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5.伟晶岩型铀矿床的一般特征 热液铀矿床 1.热液铀矿床的概念及特点 2.热液铀矿床的分类 3.含铀热液的化学成分 4.含铀热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5.含铀热液的来源及判别 6.铀源及其判别 7.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及其沉淀因素 8.围岩蚀变的概念,意义及种类 9.围岩蚀变在铀成矿中的作用 10.热液铀矿床含矿主岩的特点 11.构造与热液铀矿床矿化的关系 12.华南热液铀矿床的成因 花岗岩型铀矿床 1.花岗岩型铀矿床概念 2.产铀岩体的概念 3.产铀岩体的区域地质背景 4.产铀岩体的分类 5.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 6.产铀岩体的时空特征 7.产铀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 8.产铀岩体的含铀性特征 9.产铀岩体的热液蚀变类型及其特征 10.花岗岩型铀矿床矿化类型 11.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分类 12.构造分级对铀矿床的控制作用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地温梯度:在恒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地温级度: 是温度每升高1°C,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1℃。 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 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相对地质年代:用来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相对新老关系的时间单位称为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 地层层序律:是指在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影响而颠倒,那么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并保持近于水平状态的现象。简单地讲:未经构造变动而倒转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古生物化石或其组合形态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就越老,反之越新。 地层切割律:指岩层、侵入体、断层之间的穿插和切割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组的含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又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博士研究生考试大纲(2016年) 一、课程内容简介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包括地质学的学科分类和基本原理,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构成和基本特征,地球的历史和地质记录,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河流、地下水、风、冰川、海洋和湖泊)、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板块理论、岩浆、变质)的过程和产物,以及地球的资源、环境及地质灾害等。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1)地球的基本特征、圈层系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地球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构造运动;(3)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4)地球的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其中,地球的圈层系统基本特征和动力地质作用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考试范围和基本要点 绪论 地质学、地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思维方法和地质时空观(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动力系统,内/动力系统); 第一章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 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基本概念、大气环流(季风、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 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 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M和G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 /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过渡带、、、)。 第二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元素(元素和丰度,克拉克值) 矿物(基本概念、分类,矿物的肉眼识别技能和常见矿物的识别特征) 岩石:三大岩石类型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岩石名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沉积岩。 三大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地质年代表。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 第四章岩石圈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类型(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板块与岩浆、变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关系。 板块驱动机制: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 第五章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概念、类型、岩层产状要素和类型、地形地质图、地质界线、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

普通地质学-第6章 地质年代

第6章地质年代 一、名词解释 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层序率生物层序率地层切割率岩层地层化石标准化石指相化石沉积相海相陆相过渡相海进层序海退层序沉积旋迥生物地层年表岩石地层单位宙代纪世宇界系统群组段 二、是非题 1.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2.古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代。() 3.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4.三叶虫是水下底栖固着生物。() 5.地层剖面中,沉积物质由下而上呈由粗到细的变化层序称海进层序。()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裸蕨植物。() 7.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于三叠纪初期。() 8.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 9.半衰期愈长的同位素,在测定地质年代时作用也愈大。() 10.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三、选择题 1.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a.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c.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 2.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 a.钾-氩法 ; b.14C法 ; c.铀-铅法 ; d.铷-锶法 . 3.地球上已找到的属于原核生物的微体化石(即最原始的形式)距今的年龄是()。 a.4.5Ga; b.3.8Ga ; c.3.5Ga ; d.3.0Ga . 4.世界上目前所发现最原始化石的地点是()。 a.英国 ; b.苏联 ; c.中国; d.南非 . 5.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a.寒武纪 ; b.奥陶纪 ; c.志留纪 ; d.泥盆纪 . 6.三叶虫是()。 a.节肢动物 ; b.软体动物 ; c.原生动物 ; d.棘皮动物 . 7.石炭二叠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a.三叶虫、腕足类 ; b.笔石、海绵等 ; c.蜒、珊瑚等 ; d.鱼类 .

考试大纲-2020中科院考研-普通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入门知识体系,是地质学各二级学科或专业所必备的最基础的理论课程。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本课程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的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地球生物演化概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该准确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时空演化概念,尤其对岩石圈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四维动态演化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考试内容 (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 (二)矿物 1.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 2.常见造岩矿物 (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1.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 2.火山与火山活动 3.侵入岩的基本特征 4.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5.岩浆岩的基本类型(按SiO2含量)及其代表性深成岩与喷出岩 6.科马提岩、玻基安岩、煌斑岩与煌斑结构 7.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 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2.沉积岩类型 3.沉积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4.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1.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 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3.四类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4.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六)地质年代学 1.相对地质年代 2.标准化石

3.同位素地质年代、主要同位素测年方法与新进展 4.地质年代表(要求熟记!) 5.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切割律的含义及其地质意义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1.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其划分依据 3.地球内部主要的地震(P波)不连续面 4.岩石圈与莫霍面(Moho) 5.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 2.褶皱与断层(断层的三种基本类型) 3.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 4.地层或地质体的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侵入接触、冷接触)及其地 质意义 (九)板块构造学基础 1.大陆漂移 2.海底扩张与海底磁异常条带 3.大洋中脊 4.板块构造学基础知识(转换断层、三联点、板块分离/离散、板块汇聚、贝尼奥夫带、俯冲带与缝合带、岛弧、双变质带、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 5.威尔逊旋回 (十)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3.风化作用的产物 4.古风化壳与残积物 5.夷平面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河流的形成 2.阶地的成因分类 3.河流的侵蚀作用 4.河流的搬运作用 5.河流的沉积作用 (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1.海洋概况 2.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要点

第一编铀的性质与铀矿物特征 1.U的原子序数为92,原子质量为238,自然界中有三种同位素:U238〉U235〉U234 2.金属铀的制取:还原法,电解法 3.钝金属铀:外貌像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微带淡蓝色色调.粉末状:由氧化呈灰黑色.熔点:1405摄氏度.硬度:比铜稍低.密度:很大.常温:19.05g/cm3 4.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金属铀发生相变: 1.013x10的5次方pa下:阿尔法-U 贝塔-U 伽马-U 存在温度:小于667.7度667.7-774.8度大于774.8-1152.3度 晶体结构:斜方四方体-立方 密度: 19.05 18.15 17.91 机械性质:延展性脆性塑性 5.铀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几乎可以与稀有气体元素以外的所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需温度取决于铀的粒度与反应元素的性质。 6.铀的还原能力很强,金属铀和低价态铀都为强还原剂,U0与U3+能与水强烈反应,自身氧化为U4+或UO22+。 7.地壳中不存在金属铀与三价铀化合物 8.U6+为亲氧元素,故自然界中U既不形成自然金属,也不形成硫化物,砷化物或碲化物 9.铀为:强络合物形成条件与无机和有机配位体络合形成多种络合物 10.U5+→UO2+仅在PH为2—4的水溶液中存在。至今尚未在地壳中找到是否存在U5+络合物 11.①自然界中:铀的氧化态只为4价与6价。②实验室条件中:U的过滤态为+3价与+5价 12.+4价具有弱碱性,故只存在于强酸溶液中。+6价一般溶于稀酸 13.+6价具有两性特征,(1)在酸性与中性介质中呈弱碱性(2)在碱性中呈弱酸性 第二章铀矿物的基本特征 1.U离子亲石元素与氧有强亲和力,在自然界只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与含氧盐类矿物,而不形成硫,砷,氟化物,类矿物,也不存在单质铀 2.铀酰离子结构:(1)单独的U6+离子不稳定,U6+在矿物中几乎为UO22+形式存在(2)UO22+呈哑铃状(U-O共价键很牢固)(3)其电荷全集中于:赤道平面,沿垂直长轴平面分布:①赤道平面—离子键②水平长轴—分子键 3.六价铀矿物晶体结构有三种类型:层状型,健状性,架状型。六价铀矿物中层状结构基本构造单元—铀酰—阴离子层 4.①+4价铀矿物多为:黑,褐黑,或暗褐色,系痕为黑,暗褐,黄褐色,不透明或半透明②+6价十分鲜艳,主要为黄色与黄绿色,为铀酰离子特征色 5铀矿物的成因: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后生淋积作用,风化作用(7个) 6.U的简单氧化物以:UO2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本类矿物仅有一个矿物种——晶质铀矿,其变种——沥青铀矿(两种铀矿为目前提炼U主要矿物原料) 7.晶质铀矿经常含有:n%的PbO,主要是:放射性衰变形成的Pb,其含量与矿物的地质年龄正相光(早期比晚期形成的晶质铀矿Pb含量高) 8.铀黑指含氧系数为2.70—2.92的粉末状晶质铀矿。两种铀黑:残余铀黑(氧化程度较高的沥青铀矿),再生铀黑 9.根据铀在矿物中存在形式含铀矿物分为三类:①类质同象混入物②铀的吸附质状态③铀矿物超显微包裹体 第四章

普通地质学复习概要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普通地质学复习概要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查方向) 适用教材:《普通地质学》 一、地质学、地球概述 1.地质学: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 2.岩石圈:地壳加上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结构关系:岩石圈—岩石—矿物—元素。 3.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 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 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地球表面高低不平,以海平面为界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理单元。 6.地内温度分层: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内热层。 7.地温梯度: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 的温度。 8.地球圈层划分 外部圈层: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水圈、生物圈。其中,平流层是气候现象的发源地。 内部圈层:莫霍面(地壳—地幔分界面)、古登堡面(地幔—地核分界面)。 内部圈层划分依据是地震波。 9.地壳:分为上地壳(硅铝层/花岗岩层,分布于大陆区)和下地壳(硅镁层/玄武岩层,

分布于整个地球区)。 二、矿物 10.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并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存在的 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三要素:纯净物、地质作用形成、相对稳定。 11.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地壳中元素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 12.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O、Si、Al、Fe;地球上的元素含量前四:Fe、O、Si、Mg。 13.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自色、他色、假色)、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 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末的颜色)、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解理面的能力[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硬度、密度、磁性。 14.常见白色矿物及区别:石英(透明度高)、方解石(加稀盐酸冒泡)、白云母(片状、珍 珠光泽)、斜长石。 15.晶体: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16.硅酸盐矿物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 17.摩氏硬度计:用来衡量矿物相对硬度的十种矿物,即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 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三、岩浆岩 18.三大岩类相互转化/内、外动力地质相互作用关系 岩浆岩、变质岩,经外力作用→沉积岩 沉积岩、变质岩,经熔融作用→岩浆岩 沉积岩、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变质岩 19.岩浆:地球深处天然产出的高温、高压、含大量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