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说课稿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图形与几何复习,主要包含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的对称和中心对称、平面图形的面积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和几何知识,对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复习加强对图形和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平面图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图形的对称和中心对称,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教具等,直观展示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图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新课:分别对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的对称和中心对称、平面图形的面积等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3.练习巩固: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特征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和几何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图形的特征和几何知识。
可以采用图形的直观展示、关键词突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轴对称、旋转、平移、放大与缩小;(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3)能力素养:。
内容解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平移、放大与缩小,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的第二课,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运动”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运动。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来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目标解析(1)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运用平移、旋转等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
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方式变换后的新图形。
(2)经历回顾图形的运动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3)经历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案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图案,思考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
帮助学生回忆有关“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运动。
自主探究【问题2】(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2)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行呢?各有几条对称轴?(3)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你能说出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设计意图:根据两组图形为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回忆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
图形的运动教案-数学六年级下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人教版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 图形与几何第十五课时图形的运动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图形的运动。
会辨别图形的运动的种类。
1.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像、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理解图形的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2.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叙旋转运动的过程。
3 专家建议图形的运动是图形与几何中的第五课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单纯的复习练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时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所学知识结构化。
4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质疑回顾——引导练习5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6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呀?生:平移生:旋转生:轴对称生:还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
(设计意图:指名学生粗略地说一说,由此引入本课时复习的内容:图形的运动。
)教师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一)提出问题引发分类1、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1:(例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呀?哪些图形的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哪些图形的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所学过的图形的运动。
生:平移、旋转、轴对称生:还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学生小组内讨论各类图形的运动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只改变图形的位置?生:平移,旋转、轴对称师: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生:图形的放大、缩小2、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2:那根据这些图形运动的特点,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1)、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
【教材剖析】这部分教材主要复习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
教材给出了一幅小朋友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情境图。
经过这幅情境图,再现图形运动的常有情况。
【学情剖析】本节图形的几种运动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有的,学生其实不感觉陌生,而且本节知识点少,学生整理起来也不会感觉太大的困难。
在着手绘图时,可能会出现作图不规范、旋转方向掌握不好等现象,复习时要要点打破。
【教课目的】1.认识图形运动的方法和技术。
2.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运动的常有情况,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减小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课重难点】要点:让学生感觉图形运动的几种情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差别,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的理解。
难点:正确理解旋转、平移。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情境导入】你听闻过川剧的“变脸”绝活吗?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以后指一种瞬时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
这类表演很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有名。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面对凶狠的野兽,为了生计将自己脸部勾勒出不一样形态,以恐吓入侵的野兽。
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到的艺术文化。
认真看看图中的脸谱,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和数学知识相关的地方吗?回首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进入今日的知识整理。
(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复习回首】1.复习轴对称图形。
(1)出示轴对称图形。
(2)发问:上边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特色?以小组的形式议一议,并相互沟通。
指名学生报告并进行集体评论。
教师概括:轴对称图形是沿着对称轴对折,双侧的图形能够完整重合的图形。
(3)你能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吗?如何画得又快又好?教师指引学生说出:只需找到图形的几个要点点对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按序连线便可以了;能够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来找到要点点的对称点。
2.复习图形的旋转。
师: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旋转现象?我们说一个图形旋转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议论后再沟通,弄清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图形的旋转,必定要求情图形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这几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新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编写意图(1)例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通过回忆,梳理、归纳出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体会刚性运动和相似变换的特点。
(2)例2是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
使学生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按比放大或缩小等图形变换进行设计,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美。
教材给出了一个学生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的示例。
学生分别用轴对称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用按比放大(即图形的相似变换)的方法把图案扩大,并通过平移做出板报的花边。
通过这幅情境图,使学生看到最终的设计图案是如何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的。
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开放性的设计活动,还能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3)“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对图形运动过程的识别,感受刚性变换中图形的“变”与“不变”。
教学建议(1)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
复习例1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
通过回忆、讨论、梳理,归纳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的结论,并对每一种图形运动的具体特点进行交流。
“做一做”,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再集体交流每一步的变换过程。
对于平移,要说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要说出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如:A向右平移了5格,得到B;B向右平移5格并逆时针旋转90°或先逆时针旋转90°,得到C;从C到D也是同样的过程。
还可让学生说说任意两图之间是如何变换的。
(2)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
复习例2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的情境图,说说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剪出或设计出图案的。
对于轴对称图形,可以让学生说说对称轴在哪里,对于旋转和平移,具体说说是如何旋转或平移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图形运动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实例,引起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3. 演示新课: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运动。
4. 练习新课: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2. 练习题完成情况: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对图形运动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应用,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运动的组合应用,如平移后再旋转,旋转后再轴对称等。
2. 鼓励学生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实物等。
教学建议1. 在讲解图形运动时,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 在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感知。
3. 在教学评价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对图形运动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下册(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二、归纳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3《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3《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图形与位置》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平面图形和位置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位置的相对性、图形的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和位置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和整理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理解位置的相对性,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位置的相对性,图形的变换方法。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深入理解,图形的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图形和位置的知识解决。
3.准备一些图形的变换示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图形和位置的知识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相对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图形的变换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操练,让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和位置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位置的知识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变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变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内容:1. 平移2. 旋转3. 轴对称####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
2. **复习平移(15分钟)**- **定义和性质:** 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推拉门、电梯等。
3. **复习旋转(15分钟)**- **定义和性质:** 旋转是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但大小和形状不变。
- **应用:** 通过实例,如风车、地球自转等,让学生理解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复习轴对称(15分钟)**- **定义和性质:**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完全一致。
- **应用:** 通过展示剪纸、建筑等实例,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2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图形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运动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图形运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 第15课时图形的运动》》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第1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5课时《图形的运动》主要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图形的运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图形的运动特点,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图形运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运动的本质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图形的运动。
2.能够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图形运动本质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自主学习和探索图形运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现象,如翻转的魔方、旋转的风扇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图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图形运动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取一个图形,分别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操作,并解释其特点和规律。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图形与运动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运动特点,加深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根据指定的要求对简单平面图形进行适当的运动。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能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运动。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运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圆规等常规作图工具,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整理图形运动的意义、要素以及特点课件出示:师: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探究,谁愿意分享你的成果?(学生能够看出每幅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哪种图形的运动得到的。
但对于图形的运动的意义,学生不一定描述得非常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举例的方法说明。
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再回顾总结。
)针对第1幅图:预设:第1幅图是由一个通过平移得到的。
教师再让学生结合图形说一说平移的意义、要素、方法和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的现象是平移。
②平移的方法:一要弄清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二要弄清平移的距离(格数);然后分别平移各顶点,画出各顶点的对应点,再相连。
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是平移的要素。
③平移的特点: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针对第2幅图:预设:第2幅图是利用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出的对称图形。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指出它的对称轴,并结合图形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意义、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图形的运动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复习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的分类和归纳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对平面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困难,如对图形的分类和归纳、图形的变换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运动和大小、形状的关系,学会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归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和大小、形状的关系,图形的分类和归纳。
2.难点: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和运用,图形的分类和归纳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板书设计。
2.学生准备:回顾和整理之前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①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③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④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整理复习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整理复习_人教新课标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材第86~91页。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及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并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
难点:运用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还了解了一些图形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对这些图形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复习。
1. 图形分类。
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可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整理分类:图形还可以细分,如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2. 平面图形的特征。
师: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第2题)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射线一端无限延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互相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三角形如果按角分类,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如果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规则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图形,没有顶点。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同一圆内的半径都相等,同一圆内的直径都相等,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2《图形的运动》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初步知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运动,学会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实际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运动,学会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图形的运动,学会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理解图形的运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3.准备一些纸张和彩笔,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图形,如风车、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如何运动的吗?”让学生思考图形的运动方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解释。
然后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旋转和翻转的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与位置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新人教版
图形与位置编写意图(1)教材通过呈现小明家所在街区的平面图,重点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即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根据方向、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还融合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2)根据街区平面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举例说明小明家和邮局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介绍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和根据方向、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其他地方的位置。
(3)教材左下角呈现了带刻度的方格纸(相当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的部分),假设学校在(0,0)处,此时,小明家的位置可以用(2,2)表示。
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坐标”,用数对表示其他地方的位置,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右下角呈现了方格纸,让学生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还要量出点与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还要测量有关角的角度,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测量、比例尺等知识。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两种确定物体位置的具体方法。
在出示教科书上的街区平面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两种方法,并试着在方格纸上画一画,量一量,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说一说它与学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用数对表示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时,首先要确定一个(0,0)点,这样才能明确表示出其他地点的位置。
例如,把(0,0)放在学校,小明家的位置就是(2,2)。
如果学校的位置不在(0,0)而在(1,1),小明家就应该用(3,3)表示。
另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邮局的位置。
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需要说出这个位置是相对哪个点而言的,还要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有时还要用量角器测量出相关的角。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应用。
除了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平面图上各个地方相对于学校的位置,也可利用教材上的情境进行拓展应用。
例如,可以改变左图中(0,0)的位置;可以让学生描述右图中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使学生理解位置的表示方法具有相对性,不能脱离参照物简单地描述某一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
编写意图
(1)例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通过回忆,梳理、归纳出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体会刚性运动和相似变换的特点。
(2)例2是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
使学生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按比放大或缩小等图形变换进行设计,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美。
教材给出了一个学生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的示例。
学生分别用轴对称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用按比放大(即图形的相似变换)的方法把图案扩大,并通过平移做出板报的花边。
通过这幅情境图,使学生看到最终的设计图案是如何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的。
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开放性的设计活动,还能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3)“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对图形运动过程的识别,感受刚性变换中图形的“变”与“不变”。
教学建议
(1)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
复习例1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
通过回忆、讨论、梳理,归纳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的结论,并对每一种图形运动的具体特点进行交流。
“做一做”,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再集体交流每一步的变换过程。
对于平移,要说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要说出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如:A向右平移了5格,得到B;B向右平移5格并逆时针旋转90°或先逆时针旋转90°,得到C;从C到D也是同样的过程。
还可让学生说说任意两图之间是如何变换的。
(2)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
复习例2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的情境图,说说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剪出或设计出图案的。
对于轴对称图形,可以让学生说说对称轴在哪里,对于旋转和平移,具体说说是如何旋转或平移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基本图形,拟定方案,设计出漂亮的图案。
在交流过程中,要向学生介绍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应用图形的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