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诗词--含简析
二十四节气诗词赏析
![二十四节气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a4c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2.png)
二十四节气诗词赏二十四节气简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应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和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年有24个节气,每月两个。
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春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2月3-5日交节。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2月18-20日交节。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春夜喜雨 【唐】杜甫来日惊蛰节【宋】 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树绕村庄,水满陂(bēi )塘。
元稹24节气诗
![元稹24节气诗](https://img.taocdn.com/s3/m/225241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c.png)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赏析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是一首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诗,
原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译文: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以及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节气的日期。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的节气文化,以及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代表着自然界的不同变化和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现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十四节气诗词赏析
![二十四节气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3ca8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2.png)
立夏,柳条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轻轻摇曳,给人带来了清凉和安宁。
蔬菜丰收
立夏时节,农田里的蔬菜们繁茂且丰满,一片生机盎然。
小满诗词赏析
1 五月金黄
小满时节,麦田里的麦穗由绿变黄,阳光下金灿灿的麦浪扑面而来。
2 黄鹂鸣婉转
小满之时,黄鹂歌声如莺啼,婉转动听,给人带来了温暖与愉悦。
3 田间劳者
小满是农田里的忙碌季节,田间劳作的人们辛勤耕耘,为丰收努力。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意义
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最早是用来助农作物生长和农事决策。
意义
除了农事上的应用,二十四节气还寄托了人们对时令变化和自然界律动的观察、探索和赞美。
立春诗词赏析
梅花
寒梅著花天地白,立春之际映红 来。墨色大地添生气,春寒料峭 也无媚。
麻雀
一夜东风解冻融,寒鸦分布树梢 中。祝福来到新春日,笑开嘴来 飞几回。
水仙
微风和煦抚水仙,软弱的花蕾迅 速鲜。岁首之际艳阳天,春花无至,桃花破土而出。红艳的花朵,带给人们希望和喜悦。
2
喜鹊
惊鹊报春,声声啼鸣。喜悦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3
春雷
惊蛰的日子也是雷声滚滚的时候,春雷轰隆隆,宣告大地苏醒。
清明诗词赏析
百花生命真可怜,清明时节兴魂愿。 清明芳菲是人间,追忆往事共思念。
牡丹与草堂前,未减风姿英气鲜。 扫墓祭祖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谷雨诗词赏析
谷雨时节,雨水充足,万物生长。农田沃壤、江河滂沱,春意盎然。正如诗 人所言:
春雨贵如油,滋润大地好收获。 田园春雨,上天赐予大地恩宠。
立夏诗词赏析
夏日炎炎
立夏之际,阳光灿烂,火烧云卷,酷热难耐。人们期待享受心旷神怡的夏日时光。
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bc3473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6.png)
二十四节气古诗立秋古诗《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凉晚步【宋】【杨万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处暑古诗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处暑前三日胡茂文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白露诗〖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唐:颜粲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秋分诗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分日忆用济诗人:紫静仪朝代:清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寒露的诗《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败荷鹡鸰图》【明】唐寅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6c87111bcd126fff7050b7f.png)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满庭芳·立春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注: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百字令·雨水远山蒙翠,看芳蕊蓄势,丛花将发。
一夜春风吹陌野,万紫千红开彻。
白练飘飘,蚌珠洒洒,乡国田园悦。
潇潇雨水,几多清靓润物。
草木萌动疏生,北回大雁,展翅云天阔。
獭祭肥鱼迎播种,景象欣荣情切。
乍暖还寒,柳梢绿小,溪涧叮咚说。
朦胧春意,又掀诗韵华页。
注:1、清靓:洁净。
《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
”2、乍暖还寒,柳梢绿小:宋·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3、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荔子丹·惊蛰阵阵奔雷响彻天,春雨带微寒。
紫霄惊蛰渐回暖,黄鹂唱、唤醒懒虫眠。
田园锦绣绽新妍,燕子舞翩跹。
习习和风吹大地,逐耕忙、绿满山川。
注: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41797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f.png)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篇1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
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c991e0b8b9d528ea80c77913.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篇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中考用)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词『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惊蛰』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春晴泛舟》『春分』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春分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谷雨』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花》『立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五绝·小满》『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时雨》『夏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小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庞铸《喜夏》『大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立秋』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白露』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小学生关于24节气的古诗
![小学生关于24节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3763630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小学生关于24节气的古诗小学生关于24节气的古诗 11、惊蛰《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原文: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一场充满生机的细春雨,一声隆隆的春雷刺痛了季节。
务农家庭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的工作从震惊中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去田里种地,院子改成菜地整理。
从地里回来后,太阳常常落山,小牛被带到西边的山涧去喝水。
饥饿的农民从不抱怨,一场像石油一样昂贵的春雨让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2、清明《清明》唐代:杜牧原文:哀悼日,细雨如泪;路上行人欲断魂。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雨水《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道雨的节气,是春天植物发芽生长的时候。
随着春风在夜晚悄然落下,它默默地滋润着春天的万物。
雨夜里,田间小路漆黑一片,只有河船上的灯光独自闪烁。
天刚亮,我就看着被雨水打湿的花,很美,很红,整个锦官城成了一个鲜花盛开的世界。
4、夏至《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原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的雨,东边的日出,说天没有晴,但依然晴朗。
杨柳青青,江面宽阔平坦,我能听见情人河上的歌声。
东边西边开始下雨,说是晴天但还是晴天。
5、立夏《幽居初夏》宋代:陆游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谁说同年?湖光山色是我的家,淮树荫下的小路隐隐约约。
二十四个节气相对应的古诗
![二十四个节气相对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f93b26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7.png)
二十四个节气相对应的古诗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进行耕种、施肥、灌溉和收割,并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体系。
借助这个体系,古人得以将生产生活和自然统一起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那么关于二十四个节气的古诗都有哪些?以下仅供参考.一、立春立春诗(宋)朱淑贞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二、雨水《七绝·雨水时节》郊岭风冲残雪回去,坳溪水送来试水去。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三、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至。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启程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四、春分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时时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就是今生,讹把前生草踏青。
五、清明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不在此限牵?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并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六、谷雨《七言诗》清郑板桥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钟爱晚凉佳客至,一壶崭新茗浸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刚好冬至连谷雨,一杯香茗挤其间。
七、立夏寓言二首贾至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感叹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必是寒。
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诗云昨离别日,桐花覆以井栏。
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言有关河信,欲递双玉盘。
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并使妾衣频宽。
八、小满吴藕汀诗小满诗画/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掉。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九、芒种五律芒种节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煨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挂,秋高价再壮巅。
十、夏至夏至消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凿自此短。
24首古诗,让你记住24节气
![24首古诗,让你记住24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a2a874fd650e52ea541898c9.png)
节气诗词前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我们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结晶。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就要求学生读记《二十四节气歌》。
正文01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译文】首句连用七个数字组成。
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含蓄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扳着指头计数,盼望和欢呼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
全诗的意思是:我掰着手指计数,立春之日正是万物萌芽之时。
远处,大雁北归,在云中飞翔;近处,冰雪消融,游鱼蹦出水面。
02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就像知道时令和节气的需要,正当春天需雨之时它就来到了。
随着暖风悄悄地在夜色中降临,滋润着世间的万物丝毫也不吵闹。
田间的道路被乌云笼罩得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在明亮地燃烧。
待到天亮时再看那被浸湿了的百花,锦官城中的鲜花啊是那样沉重而又妖娆。
03惊蛰[zhé]: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bēi]。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译文】昨夜春天轰隆,早晨扛着锄头去南山坡锄草。
杏花应着时节开放,农事劳动不能迟缓。
女子独自在家养蚕,放牛的孩子跟随我下地。
在田里遇见老父亲,一个人在辛勤劳作着。
04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完整word版)24节气及诗歌(拼音版)
![(完整word版)24节气及诗歌(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1224692f60ddccda38a088.png)
二十四节气诗词(必背)【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春ch ūn 雨y ǔ惊j īn ɡ春ch ūn 清q īn ɡ谷ɡǔ天ti ān,夏xi à满m ǎn 芒m án ɡ夏xi à暑sh ǔ相xi ān ɡ连li án,秋qi ū处ch ǔ露l ù秋qi ū寒h án 霜shu ān ɡ降ji àn ɡ,冬d ōn ɡ雪xu ě雪xu ě冬d ōn ɡ小xi ǎo 大d à寒h án。
立l ì春ch ūn宋s òn ɡ 黄hu án ɡ庭t ín ɡ坚ji ān韭ji ǔ苗mi áo 香xi ān ɡ煮zh ǔ饼b ǐn ɡ,野y ě老l ǎo 不b ù知zh ī春ch ūn。
看k àn 镜j ìn ɡ道d ào 如r ú咫zh ǐ,倚y ǐ楼l óu 梅m éi 照zh ào 人r én。
春ch ūn 夜y è喜x ǐ雨y ǔ(雨y ǔ水shu ǐ)唐t án ɡ杜d ù甫f ǔ好h ǎo 雨y ǔ知zh ī时sh í节ji é,当d ān ɡ春ch ūn 乃n ǎi 发f ā生sh ēn ɡ。
随su í风f ēn ɡ潜qi án 入r ù夜y è,润r ùn 物w ù细x ì无w ú声sh ēn ɡ。
野y ě径j ìn ɡ云y ún 俱j ù黑h ēi,江ji ān ɡ船chu án 火hu ǒ独d ú明m ín ɡ。
24节气歌的古诗
![24节气歌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cbf68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e.png)
24节气歌的古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4节气歌的古诗》唐代,是一个文风熙盛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关于24节气的古诗。
这些古诗以其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古人对时间变迁和自然规律的敏锐感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立春:“东风解冻水无痕,万物已复苏时分。
四季新貌迎立春,平安健康在身边。
”雨水:“小雨飘飘春意浓,大地湿润万物生。
草木含烟花蓓蕾,自然美景任人醉。
”惊蛰:“野兔藏窝雀巢空,惊蛰之日春已逢。
草木萌动鸡声美,百花齐放梦中珍。
”春分:“日照平分南北地,春分之时昼夜均。
桃花李子人千百,和谐共处幸福群。
”清明:“清明寒食祭祖先,花开花落情之缘。
簪花一抹春风里,情意于心在着魂。
”谷雨:“谷雨雨落滋润间,农人耒耜春耕忙。
禾苗满地生意旺,贤农喜悦笑声响。
”立夏:“夏来人间热气蒸,丝毫舞动凉风清。
春秋夏冬四季审,立夏之际特别醒。
”小满:“小满之时麦苗茁,农人忙碌经营到。
梧桐花洁苍耳落,满园春色泰苗好。
”芒种:“发芽长势不可挡,芒种之日插秧忙。
农时农忙犁地基,禾苗秧苗金黄香。
”夏至:“夏至阳光热晒天,身上浑身透凉快。
小暑大暑多蛰虫,喜迎夏至笑容展。
”小暑:“小暑之时粉纱防,烈日炎炎蚊虫狂。
人们遮阳喜舒爽,小暑时节乐在闹。
”大暑:“大暑之际酷热难,遮阳纱帽叮穿帆。
烈日炎炎到处热,大暑之时难忍受。
”立秋:“百花凋零意犹还,立秋之日凉风寒。
秋意日益浓情切,残阳西下云飞散。
”处暑:“处暑之日尚炎热,寒气虽至病症积。
农人耕田忙得钵,处暑时节每日忙。
”白露:“白露之日露重多,草木树林尽雾来。
人们赏露含环境,白露之际景色佳。
”秋分:“秋分之际气渐凉,鸟语虫鸣秋风地。
暗香浮动人心忘,秋分时节意甚深。
”寒露:“寒露之际凉意严,露水多多树叶盈。
石榴树底露水甚,寒露之辰冰凉情。
”霜降:“霜降之时叶黄落,地上辙石众地皱。
霜降之辰秋意灵,霜降时节寒意凝。
”立冬:“立冬之日风凛冽,白雾升腾乌云阔。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f70b5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8.png)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1、烟雨馆立冬前一日宋葛绍体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2、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释文珦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3、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4、立冬后风雨宋刘敞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5、立冬后作宋唐庚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
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
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6、立冬日清刘绎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
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
7、喜迁莺立冬清尤侗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
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8、秋尽夜作现代张采庵去尽秋光睡未浓,卧闻疏雨打芙蓉。
寒衣尚待烦刀尺,又说明朝是立冬。
9、立冬客馆病坐明李英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10、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明代:潘希曾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
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21、《立冬》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7f44adbf12d2af90242e6e5.png)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立春立春是24节气之首。
随着立春的到来,逐渐昼长夜短,天气日暖。
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孢,泥土中有蠢蠢欲动的小草。
正等待“春风吹又生”。
立春时节,各地风俗不一。
但吃春饼,吃春卷,吃萝卜(特别是心里美红心萝卜),咬春、迎春、备春耕民俗则是一样的。
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①春盘,古俗,立春日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称“春盘”。
②两京,唐代有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是为两京。
⑦高门,汉未央官宫殿门。
此代指唐长安皇宫之门。
行,赐与。
白玉.洁白如玉的盘。
古代立春前一日,皇帝向臣僚赐春盘。
④青丝,切细的生菜丝。
⑤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得名。
那,通“挪”,移动。
对眼.双眼。
此句意思是:目光随着巫蛱滚滚江水流动。
⑥杜陵远客,杜甫曾寓居长安杜陵东南之少陵原东,故宫称“杜陵远客”。
【简析】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旧治在今四川奉节县),至大历三年(768)离蜀。
《立春》杜甫在寓居夔时所做,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
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
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
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
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
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回忆在长安、洛阳过立春的盛况。
诗中不免流露了惆怅情绪和漂泊异乡的无奈。
雨水雨水前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渐向北移。
日照时数和强度日增,意味着雪花纷飞、寒气浸骨的天气日消,春风佛面,冰雪融化,潇潇细雨正向我们走来。
但乍暖还寒天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雨水时节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女婿为岳父母'接寿’等风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十四节气诗词--含简析
![二十四节气诗词--含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f2a305700abb68a882fbef.png)
二十四节气诗现在的许多人越来越推崇光棍节、圣诞节这些时兴的节日,反而许多的人丢掉了实实在在祖宗所留下的“本”,24节气不仅仅只是几个划时间的”纪念日“,这是自然更替的标志,它更加需要被深深记住。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d8ca5a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6.png)
二十四节气古诗二十四节气古诗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
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下面是关于二十四节气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01立春万物复苏,耕耘播种,啼莺舞燕,绿芽萌动,蛰虫始振阳气生。
02雨水潇潇细雨天渐暖,雨水纷纷送肥忙。
03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天气回暖雨水降。
04春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依依拂心田,白天黑夜两均分,春意融融燕子归。
05清明细雨纷纷,春茶正香,扫墓祭祖,春游踏青,植树造林,杨柳长青。
06谷雨雨生百谷,谷雨断霜,祈福消灾祭仓颉。
07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田埂野菜日日长。
08小满鸟衔樱红笑插秧,垄头麦穗始灌浆。
09芒种芒种时节样样忙,梅雨潇潇涨池塘。
10夏至鹿角脱落,蝉鸣不休,江南梅雨连绵,池荷锦鲤畅游。
11小暑炎热温风至,雪糕解暑凉,行人外出皆遮伞,开胃靠饺子解馋。
12大暑高温酷热三伏天,懒摇风扇纳清凉,池塘嬉戏避炎热,西瓜味美正甘甜。
13立秋暑去凉来,落叶知秋,寒蝉凄切禾谷成熟。
14处暑秋雨寒凉,禾谷满仓,秋高气爽,人间雷降。
15白露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鸿雁归,正值柑橘肥美时。
16秋分秋分祭月,昼夜均长,水涸田龟裂,桂子飘香。
17寒露袅袅凉风,饮菊煮酒,夜色凉如水,草木梧桐黄。
18霜降天气渐冷,露水凝霜,红柿甘甜绵软,枫叶如火似锦。
19立冬江水初凝,冬雷震震,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20小雪太行初飘雪,千山鸟飞绝,农户忙贮菜,蓄以御冬寒。
21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腊肉熏香。
22冬至暴雪低温,万旅不商,南火锅北饺子,腊梅竞开放。
23小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幽阖大雪红炉暖。
24大寒雨雪纷飞,腊八飘香,炮竹声声,年味浓浓。
25立冬唐代: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24首古诗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24首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5ed542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2.png)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24首古诗华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是总结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24首古诗,一起来看看吧,知识储备又可以丰富了!一、立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这首诗是晚唐罗隐所著的七言诗,它主要特点是:归隐情切,含而不露,语言浅近,蕴意却深。
罗隐的诗,大都写得“峭直可喜”,而此诗却达到了“峭直”与“蕴藉”的统一。
二、大寒《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是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
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三、小寒《小寒》唐元稹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译文:小寒时节对应着农历十二月,欢乐的喜鹊开始垒起新巢。
它沿着弯弯的小河捡拾食物,一会又衔着紫枝,飞到它的新巢继续干活。
霜风中飞翔的老鹰正向北方飞去,野鸡正躲在田间、河岸聚拢的茅草里,发出声声鸣叫。
不要责怪严寒的天气来得太过急迫,春天和冬天就要在正月里交会呢。
四、冬至《冬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五、大雪《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六、小雪《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诗现在的许多人越来越推崇光棍节、圣诞节这些时兴的节日,反而许多的人丢掉了实实在在祖宗所留下的“本”,24节气不仅仅只是几个划时间的”纪念日“,这是自然更替的标志,它更加需要被深深记住。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①,白门②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③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④,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⑤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忆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
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①。
注:①熙熙:温和欢乐的样子。
【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唐武元衡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清明】4月5日/4日,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简析:《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
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简析:诗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
借写夜晚秉烛赏花,表现诗人对牡丹花的一片衷肠,更有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无限惋惜。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简析:在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
该诗以其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而闻名。
【小满】5月20/21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大意:夏季的南风吹动了原上的各种野草,就在那草木丛深之处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
近处麦田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时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爱;而桑树上的叶子正长得肥壮可供蚕吃饱。
对于农家来说,他们仍盼望的是当年的收成如何,为能有个丰收年而高兴,至于田园美景和时节的美好他们是无暇顾及的。
我既然看到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自个知道归隐得太晚了,当身体强健之时就应该隐退的,可是看看现在,岁月蹉跎,自己已经衰老了。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时雨》宋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和梦得①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关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②君相次,褰帷③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注:①梦得:刘梦得,唐代中晚唐诗人,主张革新,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
②交印:交出官印,谓卸职。
③褰帷: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
简析:全诗虚实结合,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写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小暑】7月7日前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喜夏》庞铸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①被荐枕,黄奶②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注:①青奴:夏日取凉寝具。
用竹青篾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
②黄奶:助睡之物。
【大暑】7月23日前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8月7日/8日,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简析: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
"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
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
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
【处暑】8月23日/24日,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起,荷花因秋的到来,长出了莲子。
作者即景生情,由眼前之景想到红颜易逝,人生短暂,自然无穷,悲秋之情油然而生。
【白露】9月8日前后,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简析: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秋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简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寒露】10月8日前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与胡兴安①夜别》南朝梁何逊居人②行转轼,客子③暂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