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建筑节能状况与实现途径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技术途径及措施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技术途径及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
如果我国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标签: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技术途径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
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
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将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
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
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
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
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摘要:我国的建筑分为了工业建筑、农村居住建筑以及城镇民用建筑这些类型。
目前我国建筑存在着严重的能耗问题,我们必须要针对这些能耗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提出一些节能措施,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促进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和具体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建筑;能耗现状;节能措施建筑能耗是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着不同的份额。
随着目前人们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不断地提升,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不断地提升。
针对目前全球能源紧缺的问题,在建筑中提升能源的应用效率,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建筑耗能的具体现状和节能相关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每一年建成的房屋面积达到了16亿到20亿立方米。
而且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建筑中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属于高能耗建筑。
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耗是目前发达国家新建建筑能耗的三倍以上。
按照目前建筑能耗发展水平,我国的能耗将会呈现出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平。
目前中国人均用能还不到世界人均用能的一半,但是能耗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并不低。
目前对于能源战略规划也提出了相关的决策,我国建筑能耗也具有着自己一定的特点。
首先在耗能方式上面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北方主要是供暖耗能,而南方主要是空调照明的耗能。
另外建筑耗能中供暖能耗占比相对较大。
从北方城镇的供暖来说,占到了全国城镇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
另外办公建筑能耗主要是电力能耗为主。
而且建筑系统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的状态,能耗相对较低。
再有就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的能耗总量目前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空调能耗也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主要是供暖还有空调和通风这些方面,这些占据到了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二。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当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地上升。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摘要:如今国际能源危机加剧,我国面临的巨大能源挑战。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在这个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性,对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现状,如何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耗能状况有效节能途径一、前言节能环保是二十一世纪的各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各行各业提出节能环保的理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建筑建设行业,从多方面来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当前建筑节能的情况及其能耗构成1、当前建筑节能的情况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乡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量已经占我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三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及制造业整体结构的全面调整,建筑能耗比例会随之不断的提升,逐渐的与西方发达国家临近,占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
从近三十年来关于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当前,人们一致认为建筑节能在所有的节能途径中是最具备节能条件的,其是减少能源消耗,确保能源消耗供应充足的最佳方式之一。
由于我国建设工程数量多,因此耗在建筑工程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在2010 年投超过一万亿美元资金到新建筑项目当中,第一次超过美国变成世界上位列第一的建筑大国。
放眼我国当前不仅有约达四百余亿平方米的建筑,还每年新建十六至二十亿平方米建筑,其中高耗能建筑所占比超过95%。
相较于气候条件与我国相接近的发达国家,我国总耗能为其三至四倍,而外墙、屋顶、门窗以及外窗的透气性及采暖耗热量均远不及他国。
2、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涵盖了使用时的能耗及建造时的能耗两大类,其中使用时产生的能耗指的是在通风、照明、采暖、热水供应、空调、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而建造时的能耗指的就是建筑构配件、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的输送、生产、建筑安装与施工过程当中的能耗。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耗能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建筑耗能现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节能途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旨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建筑耗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概述我国建筑耗能的总体状况,包括能耗总量、能耗结构、能耗强度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国内外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奠定基础。
通过对我国建筑耗能状况的概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建筑耗能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推动建筑行业走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二、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成为了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能耗总量巨大: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物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由于建筑设计、材料、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建筑能耗总量巨大,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逐年上升。
能源利用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这主要源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意识不强,以及建筑材料的能效标准不高。
建筑运行管理的不规范也导致了能源浪费。
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建筑耗能结构不合理,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的能耗占比较大,而公共建筑的能耗相对较低。
这种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区域差异明显: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例如,北方地区因冬季采暖需要,建筑能耗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进展缓慢:虽然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措施

03
经济激励政策:一些国家采用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对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建筑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
国内外政策与法规对比分析
• 宣传教育政策: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培养专业的节能管理人才。例如,美国开展“能源之星”计 划,为建筑节能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研发高效保温材料
研发高效保温材料,提高 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 能源消耗。
研发高效隔热材料
研发高效隔热材料,提高 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减少 能源消耗。
研发高效节能玻璃
研发高效节能玻璃,提高 建筑物的采光性能,减少 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利用太阳能
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热水、 采暖、制冷等能源,减少对传统
光、通风等。
新型节能材料
研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 提高建筑能效,如保温隔热材料
、高效节能窗户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
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 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
推广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在建筑 中的应用。
风能
开发风能发电技术,为建筑提供可持续能源供应 。
02
CATALOGUE
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
国外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起步较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 和技术体系。例如,德国、瑞典等国家在建筑保温、通风和 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际建筑节能 领域的领跑者。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筑节能标 准执行率低、能耗高、能源浪费等。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 建筑节能的推广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和挑 战。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能耗问题目前,中国建筑领域的能耗问题日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建筑领域的综合能耗量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其中以供暖和空调所需的能源消耗占比最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依然较大。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筑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存在浪费、建筑材料使用率低等,导致了建筑节能水平较低。
2.节能技术应用尽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应用,如隔热隔音技术、节能灯具的普及等,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系统。
3.法律政策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我国加大了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法律政策推动力度。
制定了《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针对建筑节能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加快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趋势1.政策导向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将更加重视,通过加大能源政策的力度,将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2.技术创新未来,建筑节能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将会不断升级和更新,例如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绿色建筑未来,我国建筑业将逐渐转向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推动建筑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双赢。
建筑设计和施工也将更加注重便捷、美观、实用与节能的整体设计理念。
4.国际合作我国将加大与国际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行业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最新-剖析中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精品

剖析中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和建筑节能的现状,然后从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技术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建筑节能的措施与对策。
这些将对我国在建筑行业进一步推进、发展和完善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筑能耗;建筑节能;现状;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预计到2030年,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5以上。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建筑物和建筑配套设施的成倍增加,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建筑能耗。
而建筑能耗的逐年大幅度上升,也必然导致节能型建筑的应运而生,当然,这也是我国今后城市建设必然的发展方向。
而如何做好建筑节能这项宠大的工程,确保低碳和经济将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建筑耗能已逐渐增长为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现有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名列世界之首。
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能源。
由此可见,我国建筑能耗是巨大的,且建筑能耗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了先新建后改造的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暖、制冷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耗能建筑比例大,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仅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2建筑节能状况落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未予以重视,造成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传热系数为3~6倍。
江忆:我国建筑节能状况和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

很大 的潜 力挖 。农 村现在 开始用煤的增长非常快 , 考虑城市化 发展 , 农村的建筑规模不会再涨 了, 应该好好地把方 向转过 来, 着重是可再生 能源 , 于是商品能源要控制在 1亿吨。公共建筑
除 了财产之外 的能源不容易 降下 来, 能够维 持的资源 不增长就 不错 , 所 以随着规模 增长、 能耗增长 , 住宅 能源 除 了财 产之外 ,
除 了拆 房 子 之外 , 没 可建 的 。如 果 现 在 每年 2 0亿 , 也就 是
六七年 的时间, 如果每年 1 O亿 , 那是十几年 的时间 , 所 以到底未 来中国该盖多少房子, 这是非常重要 的话题 , 我真希望规划的诸 位 能够好好想一想, 人数到 1 5亿会下 降, 浪费资源 、 消耗资源 , 给城市带来一大堆后遗症 , 一旦房价崩盘 , 这个事就大 了。所以 现在应该好好考虑 。 这是关于总量 的控制。 下面再看看欧洲和美 国、 日本 , 很有 意思的典 型, 就是这里 给出半个世纪 以来美 国单
咱们再看长江流域 , 从上海到成都 、 重庆 这块地方, 采暖是
一
堆人的喊, 包括今年的两会都在提 。这个地方是 7 0亿平方米 ,
温 度 比北 方好一 点, 大 多数是 1 0 ℃, 现在绝 大多数 的建筑 , 都
处于部 分时间、 部分空间的采暖方式 , 下班 了开着 空调, 上班关 上 。实际 能耗 多 少呢 ?一 平方 米建 筑 冬天用 电是 6度 电到
恐怕 也很难控制住 , 恐 怕必须得增长 , 尤 其 是 长 江 流 域 采 暖 什
么的 , 人 民生活水平提 高了以后, 有一个增 长的空间, 农村 化石
能源 要下 降 , 公共 住宅不 大 , 住宅 的 留一点 , 按 照这个 跟现 实 比, 未来按照这样 的规模 , 并且是 6 0 0亿平 方米 总量, 能维持在 8 . 5亿 吨标煤 , 满足整个 国家的 能源 规划 , 不抢工业 的能源 , 大 概是这么一个任务摆在搞建筑这行的面前 。
建筑节能设计现状及实施途径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及实施途径内容摘要: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改善人民工作生活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节能措施带来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室内外环境的方方面面,文章详细分析了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及理念。
关键词:建筑节能;意义;途径建筑节能是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节约,即绿色土筑;是考虑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即节能建筑。
我国在上世纪 90年代开始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由输入型节能为主向输入型与输出型节能方向发展。
建筑节能作为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也是提高居民舒适度,增进节能各方经济利益的多赢方案。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潜力1、我国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首先是建筑能耗在整个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 27%以上。
其次,我国当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
从能源利用效率看,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2—3倍,外墙能耗高3—4倍,屋顶能耗高1.5—4.5倍,外窗能耗高0.5—1.2倍,门窗透气性能耗高2—5倍。
2、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目前我国每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预测到 2020年底,全国城乡将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中,城市新增13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3、推进建筑节能的执行力度差、能效低导致建筑节能力度差的原因很多。
首先,有些国外设计师将在本国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耗能建筑搬到中国来实施,而国内的设计师也建造了一些不考虑节能的建筑物。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采取有效的节能途径,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建筑耗能状况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能耗总量庞大,占据了全国能源消耗的相当大部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建筑行业耗能总量的约30%用于供暖,20%用于制冷和通风,10%用于照明,而剩下的40%则用于其他各种用途。
同时,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许多建筑存在能量利用率低、传热效果差、设备陈旧等问题,导致了能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冬季供暖方面,一些老旧住宅区的暖气设备存在严重的热能损失,导致供暖效果不佳,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二、有效的节能途径要解决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能源浪费和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节能途径。
以下列举了一些可行的节能方法:1. 优化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潜力。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布局和结构设计,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
2. 推广节能建筑标准:加强对节能建筑标准的推广和应用,鼓励建筑业采用节能材料、设备和技术。
同时,对于新建建筑和老旧建筑的改造应该强制性要求达到一定的节能标准。
3. 加强建筑能源监管:建立健全的建筑能源监管机制,对建筑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查。
对能源消耗较高的建筑实施限制或惩罚措施,鼓励采用节能措施。
4. 提高建筑节能设备的效率:通过鼓励研发和应用更高效的建筑节能设备,如采用节能型空调、热泵、LED照明等,来降低建筑能耗。
5. 建立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能源利用。
6.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广大居民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对于节能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实施措施

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实施措施能源是关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能源。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实施措施作出相关阐述。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的众多人口,人均能源的消耗相对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人均水资源占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
已经探明煤炭的储量占有世界总储藏量的1l%,石油2.4%。
每年由于建筑而使用的实心砖,需毁掉良田12万亩以上。
物耗水平相对发达的国家来说,每立方米的混凝土多用水平80公斤,污水回收率仅为25%,钢材的消耗高出20%。
我国的经济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行建筑的节能那是必然趋势。
1 必须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由政府主导,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扩大适用范围和适用建筑类型,加大建筑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通过《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规,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单位在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中的法律责任,依法强化监督管理,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促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加紧制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技术配套文件(如技术导则、图集等)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检验、检测标准等规范标准,以对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强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严格把住标准执行关,保持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
2 提倡高效节能建筑物的建设首先,建筑物的朝向和形状是影响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方面。
同样平面形状的建筑物,南北向比东西向负荷少,特别是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主朝向面积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故建筑物首先应采取南北朝向。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加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筑节能现状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国家政策的倡导。
为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建筑节能工作月活动纲要》、《建筑节能工作研讨会纪要》等,这些政策和活动的出台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隔热采暖设备、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灯具等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建筑节能水平。
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城市代表性建筑节能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建筑节能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建筑节能工作,积极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中来,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政策的深化。
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建筑节能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
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推动更多更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建筑节能标准的完善。
我国将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更为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引导建筑行业不断提高节能水平,促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节能意识的进一步普及。
我国将继续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全社会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中来,形成人人皆知、处处皆行的建筑节能新风尚。
简述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建筑节能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 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节能建筑还能降低居民的 能源消费支出,提高居住舒适度。
建筑节能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建筑节能。随着技术的发展 和政策的推动,建筑节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现状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并普及了节能技术和材 料。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推广建筑节能,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等。
建筑节能市场现状及分析
01
市场规模
随着节能政策的推动和节能技术的能材料、节能设备、节能服务等多个领域。
02 03
竞争格局
市场上众多企业纷纷涉足建筑节能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同时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逐渐在建筑节能市场 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政策
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也越来越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如《建筑节能 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此外,各地政府还推出了建筑节能改造工 程,为既有建筑提供节能改造补贴,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进步。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概览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包括高效保温材料、断桥铝合 金窗、Low-E玻璃等,降低建 筑外围热传导,提高建筑保温
问题三
建筑节能意识不强。很多建筑师和 业主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解决方法及建议
建议一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建筑业 主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建议二
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推动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 标准互认,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度。
• 在实现建筑节能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建筑 节能标准,推广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节能意识,加强节能 监管和宣传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为构建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做出贡献。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与实施措施

能耗监测与管理
能耗监测
对建筑物内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 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浪费现 象。
能耗管理
建立能耗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 的能耗责任,推广节能意识。
节能建材应用
保温隔热材料
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 氨酯、聚苯乙烯等,提高 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节能门窗
使用节能门窗,如中空玻 璃、断桥铝等,提高门窗 的保温性能。
建立节能激励机制
设立节能奖励机制
政府应设立建筑节能奖励机制, 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
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推行能源合同管理
政府应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引入 市场机制,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 源管理方式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
。
提供财政支持
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鼓励企业 和个人投资建筑节能项目,推动
建筑节能市场的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建筑节能产业向高 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拓展应用领域,将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如新能源领域、智能家 居领域等。
提高节能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良好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执法与监督
03
政府应加强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与监督,对不符合节
能标准的建筑进行处罚,确保节能政策的有效实施。
节能技术推广
研发与推广节能技术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研发和推广新的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 能源利用效率。
建立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进行 能效评估,确保其符合节能标准。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节 能技术和经验。
建筑能耗现状与实现节能途径

建筑能耗现状与实现节能途径建筑能耗主要指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
据统计,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6%,且仍将继续增长。
我国目前城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5%左右,北方地区城镇供暖消耗的燃煤占我国非发电用煤量的15%~20%.这些数值仅为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
建设领域中的建筑业和住宅产业也是资源消耗的大户,据计算,钢材消耗约占我国钢材生产总量的20%,水泥消耗量约占我国水泥生产量的20%,玻璃消耗量约占我国玻璃生产总量的15%,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建筑能源消耗按其性质可分为如下几类:(1)北方地区供暖能耗约占我国建筑总能耗的36%,约为1.3亿吨标煤/年(折合3700亿度电/年)。
(2)除供暖外的住宅用电(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约占我国建筑总能耗的20%,约为2000亿度电/年。
(3)除供暖外的一般性非住宅民用建筑(办公室、中小型商店、学校等)能耗,主要是照明、空调和办公室电器等,约占民用建筑总能耗的16%;(4)大型公共建筑(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购物中心)能耗,占民用建筑总能耗的10%左右。
(5)农村生活用能(不包括非商品能),约为0.3亿吨标煤/年和900亿度电。
建筑属于长期的消费品,一旦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落成后,能耗就会维持在某一固定范围内。
一座节能建筑,对后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负担的财务包袱。
一、建筑能耗的总体发展趋势 1.1既有建筑规模到2021年底,我国城乡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为150亿平方米。
在城镇中居住建筑面积约为105亿平方米,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仅占5%,其余95%都是非节能高能耗建筑。
目前我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等为5~6亿平方米。
这些建筑绝大部分为高耗能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15倍。
我国建筑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全球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建筑能状况及节能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我国建筑能状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能状况的现状我国的建筑能状况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建筑的能耗较高,主要原因是大量的老旧建筑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大型办公楼的建设增长迅猛,这些建筑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三,许多建筑缺乏有效的节能设计和装备,导致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有效的节能途径1. 加强建筑能效管理改善建筑能效需要加强管理。
建筑物的能源管理被认为是节能的核心。
通过制定和实施强制的能源管理政策和标准,监测和控制建筑的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
2. 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性能建筑外墙保温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对建筑外墙进行隔热,可以减少能量传递和热量损失,降低建筑的能耗。
3. 优化建筑采光设计合理的建筑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提高室内光环境质量,并减少电能消耗。
采用光导技术和光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实现节能效果。
4. 推广建筑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和控制,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设备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节能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6. 增强建筑节能意识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加大对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节能意识。
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结论我国建筑能状况的提高和节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通过加强建筑能效管理、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性能、优化建筑采光设计、推广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和增强建筑节能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建筑的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改进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1. 现行建筑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许多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传统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能源浪费现象,例如采光、通风、供暖、空调等方面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能源消耗大大超出了实际需求。
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也影响着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2. 认识到的紧迫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对建筑节能的需求日益迫切。
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加快建筑节能的步伐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势在必行,以降低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
3.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政策、标准和规范。
例如《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文件,全面规范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1. 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兴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
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智能化建筑系统、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等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也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高性能保温材料、光控玻璃、透明保温材料等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供暖效果,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新型的建筑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3. 绿色建筑的推广4. 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之一。
简述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欧洲、北美等发达地区在建筑节 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 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标准和
市场机制。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 方米。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建 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 较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标准 和市场机制,建筑节能产业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 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社会进步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能够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和文明进步,提高人类社 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03
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措施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逐年 增加,能源浪费现象日益突出。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 染问题,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简述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并探讨相应的节能措施。
02
建筑节能重要性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能源消耗
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每年约消耗30%的全 球能源。
环境污染
建筑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0%,加剧了全球气候 变化。
资源浪费
传统建筑方式往往忽视节能设计,导致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建筑节能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降低能源成本
出了分阶段改造的目标。
深圳
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建筑节能专项 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既 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给予资金补 贴,鼓励建筑业主进行节能改造
。
05
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技术路线图
目前建筑运行商品能耗总量为6.77亿吨, 希望在未来不超过8.4亿吨标煤
商业建筑与 住宅用能 公共建筑系统 (不包括北方采暖) 79亿 1.74亿tce 120亿 2.4亿tce 144亿 1.64亿tce 240亿 3.5亿tce
北方城镇采暖 98亿 1.64亿tce 150亿 1.5亿tce
Japan: kgce/m2.a
USA: kgce/m2.a
1971
1977
1983
1989
1995
2001
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的使用模式所造成 • 处在不同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 面临的问题:随着我们的经济飞速增长和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人均能耗是否也会和欧美日一样大幅度增长?
25 23.1
公共建筑 2010
22.1 20.1
农村建筑
10
5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2
20 16.6 15 10 5 0
各类建筑(总) 北方城镇采暖 城镇住宅
14.8
10.4 11.4 9.2 7.6 5.0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年份
公共建筑
农村住宅
60kWh/m2 ~ 120 kWh/m2
45kWh/m2~90kWh/m2
改善保温,降低采暖需热量
• 关键技术: – 改善外墙保温 – 改善外窗保温:双玻 Low-e,窗框隔热 – 下工夫解决通风换气问题 • 引进定量通风窗 • 引进高效的带热回收的换气装置 • 目标: – 山东:45kWh/m2, 北京:60kWh/m2,哈尔滨: 90kWh/m2 • 已有的新建工程案例: – 沈阳:满足18℃要求,耗热量<65kWh/m2 – 北京:满足18℃要求,耗热量<50kWh/m2
北方城镇建筑采暖
各种采暖方式的能量流程
0.1GJ
循环泵
0.01GJ
循环泵 管网损失
0.01GJ
楼间不平衡损失
0.03GJ
管网损失
过量供热损失
区域锅 炉房
0.5GJ
城市 管网
热力 站
0.49GJ 0.38GJ
建筑 入口
建筑采暖 需求
CHP
小区 锅炉房
全楼集 中采暖
家庭独 立采暖
0.35GJ
单位: 每平米建筑每采暖季的能耗
77
城镇
农村
45
丹麦
美国
• 建筑能耗与建筑量密切相关; • 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城市化率提高与土地资源,中国不可能按照美国、欧 洲的模式发展,只可能相似于日本、香港等亚洲国家或地区,应控制人均建筑 面积在40m2左右; • 中国未来人口峰值将达到15亿,建筑总量应控制在600亿m2;
(1)D&R International, Ltd. 2010 Buildings Energy Data Book; (2)Eurostat;
北方城镇采暖节能规划
热源
输送与分配
建筑热需求
现状: CHP:150%~180% 35亿m2,36% 不均匀损失:15%~ 30% 锅炉:60%~80% 输配泵电耗:1~3kWh/m2 40亿m2,41% 其它: 35%~120% 23亿m2,23%
CHP: 260% 占热源50% 目标: 工业余热:占热源30% 其它:80%,占热源20% 不均匀损失:<10%
建筑运行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28%
(1)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1;(2)IE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11; (3)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0, July 2010;(4)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
23.7% 24.8% 22.9% 20.9%
300 250 200 150 100 20.8% 20.4% 20.5% 19.6% 19.4% 20% 50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注: 不包括农村使用的生物质能
0
• 2000年到2010年,建筑总能耗从2.89亿tce,增长到6.77亿tce,超过2倍; • 建筑面积从277亿m2增长到453亿m2,大量新建建筑落成,2000年后建成的建筑占 已有建筑的近40%! • 生物质能使用量从2.43亿tce(2000),下降到1.39亿tce(2010),在建筑总能耗中比例 从46%下降到17%。
美日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发展变化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 2 .a)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China current level
1960
1970
1980
1990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 2 .a)
200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65
建筑面积 亿m2
350
中国建筑能耗持续增长
40
北方城镇采暖 农村 农村生物质能 30 25
城镇住宅(不含北方采暖)
人均建筑面积 m2/人
34.1 30
34.7
公共建筑(不含北方采暖)
24.8
21.9 20
21.6
10
9.6
7.1
11.8
单位面积能耗,kgce/m2
20 15
0 各类建筑(总) 城镇住宅 2000
OECD国家, 43.33, 14.2% 中国, 68.04, 22.3% 俄罗斯, 16.98, 5.6% 印度, 14.74, 4.8%
100
5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全球总碳排放 能源使用碳排放
100
50 0
能源使用量
2000
2010
人均建筑能耗状况
• 2008年,世界用能总量为177.3亿tce;
2008年世界能源消耗分布 (亿 tce)
美国, 35.8, 20.2%
14.4亿tce, 8.1%
其他国家, 55.5, 31.3%
4.74 tce/人
5.9亿tce, 3.3%
日本, 8.0, 4.5%
OECD国家, 29.2, 16.5% 印度, 7.2, 4.1% 中国, 30.6, 17.3% 俄罗斯, 10.9, 6.2%
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 2010年,世界能源使用碳排放总量为304.9 2008亿吨 年世界碳排放分布 (亿吨)
400 350 400 350
CO2排放 亿吨
其他国家, 91.36, 30.0%
日本, 12.15, 4.0%
250 200 78% 150 80%
80%
81%
83%
250 200 150
3
2.4
20
16.6
15 10 5 0 10
2
1.63
1.77
1.5
1.74
1.64
1
7.7
4.2
1
0
北方城镇采暖 农村建筑 当前 商业及公共建筑 未来 城镇住宅
北方城镇采暖
农村建筑 当前
商业及公共建筑 未来
城镇住宅
控制建筑量的高速增长
120 102.3 100
人均建筑面积 m2/人
80
60 40 20 0 中国当前 香港 日本 法国 53 40 33.4 34.7
能源用量 亿tce
美国, 58.33, 19.1%
300
300
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应控制在2℃以内!(IPCC AR4)
•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逐步控制碳排放总量: 1)到2020年,CO2排放总量达到峰值400亿吨,能源使用排放约为320亿吨,在现有 能源结构下,约为200亿tce一次能源; 2)到2050年,CO2排放总量应减少到2000年的48%~72%; • 全球建筑能耗不可能超过60亿tce, 除非调整能源结构,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 • 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人均建筑能耗为0.75tce;
我国能源供应能力
• 到2015年,我国可获得全部一次能源供应能力为43亿 吨标煤,消耗上限为41亿吨标煤! • 考察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能力,加 上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太阳能发 太阳能热 生物质 电 30亿 5250亿 2000亿 150亿 2000亿m³ 2亿吨 1亿tce 较大可能 kWh kWh 吨 10560 kWh 3000万 2200~2500 2.1~2.3亿 亿kWh 6000亿 3000亿 300亿 tce 1.45亿 加强开发 kWh kWh kWh tce 亿m³ 吨 进口能源 石油 天然气 3亿吨 1000亿m³ 国内生产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水电 核电 风电
40
20
中国城镇 , 453
0
0
中国农村 , 204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人均建筑能耗: kgce/(ca.a)
(1)D&R International, Ltd. 2010 Buildings Energy Data Book; (2)Eurostat; (3)The Energy Data and Modeling Center, Handbook of Energy& 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2011
我国建筑节能状况和实现建筑 节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