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策略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策略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策略

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均有抗菌活性
从分子机理上解释,头孢哌酮与细胞膜表面得PBP1、PBP3结合,舒巴 坦与PBP2结合
•头孢哌酮
•结合位点模式图
•PBP1 •PBP2
•PBP3
•舒巴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头孢哌酮/舒巴坦得抗耐药机制—针对孔蛋白(Opr)缺失
•头孢哌酮可快速通过铜绿假单胞菌3种外膜通道蛋白,对抗细菌耐药
50%得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2010年14家医院 •5523株鲍曼不动杆菌得耐药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11(5):321-329 •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碳青霉烯得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得耐药率增加相关
•相关性分析:我国一项研究证实,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总得碳青霉烯应用于鲍曼不 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正相关(r = 0、818, P =0、007;r = 0、817, P =0、007; r = 0、 827, P =0、006)、
•Nordmann P, Cuzon G, Naas T、 Lancet Infect Dis, 2009;9:228-36、 •Kumarasamy KK, Toleman MA, Walsh TR, et al、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10(9):597-602、
复方磺胺甲噁唑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菌药物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得耐药率均>50% 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得耐药率接近60%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治疗得主流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得主流方案应综合考虑感染病原菌得敏感性、 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患者病理生理状况与抗菌药物得作用特点

常见耐药菌的管理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

常见耐药菌的管理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
完善本单位的监测工作。 对多重耐药菌实施目标性监测,做到:
——及早发现感染者与定植者, ——并掌握其耐药模式及流行特点, ——依据上述监测结果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地指导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全面、有效控制及管理,其中包 括对他们的治疗与隔离等。
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
多重耐药菌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感染者与定植者的发现率,科室分布、病种与 病人分布及变化趋势,有无聚集性发病或暴发 的征兆; 采取干预措施后的周期性效果评估等。
鲍曼不动杆菌
总株数 21/565 46/340 165/515 (%) 3.7 13.5 32.0
同济医院
浙医一附院 广州一附院 重医一附院 北京医院 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 甘肃
12/477
18/552 6/313 4/171 9/450 0/152 0/151 0/92
2.5
3.3 1.9 2.3 2.0 0.0 0.0 0.0
借 问 瘟 君 欲 何 往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2008】130号,2008-06-27
宿主:
宿主年龄\病理生理状态\宿主防御机能的状 态。 局部因素:感染部位\有无局部脓肿 药物过敏
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特点 正确利用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因素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特点 选用药物—杜绝适应症不合理
图1
手术组有适应证病历各种不合理用药构成比6源自3 15.7 15.751.9
9.0
0.7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应用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应用

抗菌药物 PK / PD
抗菌药物 PK/PD 分类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杀菌曲线与抗菌药物分类
9.5
9.5
9.5
8.5 7.5
8.5 7.5
8.5
7.5
con trol 1/4MIC
LogCFU LogCFU LogCFU LogCFU LogCFU LogCFU LogCFU LogCFU
药师 抗菌药物RESIFra bibliotekTANCE PHARMACOKINETICS
BACTERICIDE
SIDE EFFECTS
细 菌
临床微生物
INFECTION
人 体
医师
IMMUNITY
抗菌药物应用新理论、 抗菌药物应用新理论、新方法
PK/PD理论应用 理论应用 MPC概念 概念 策略性应用抗菌药物 替换应用 循环应用 策略性换药 ……
AAC 2007,9:3304-3310
MPC
MIC
Colonies recovered Colonies recovered
Plateau
Drug con.
抗生素干预
抗生素干预:针对细菌耐药,以治疗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干预:针对细菌耐药,以治疗耐药菌感染、控制耐 药菌流行为目的,策略性选择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方案。 药菌流行为目的,策略性选择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方案。 抗生素干预策略: 抗生素干预策略: 抗生素限制使用 抗生素轮换 抗生素策略性替换 指南 规范处方
Patterson 头孢他啶
Bellvitge医院的耐药菌干预 医院的耐药菌干预
1993年 月起出现明显增高的ESBLs病菌分离率 1993年5月起出现明显增高的ESBLs病菌分离率 ESBLs 病人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 92名患者受感染,其中有40人罹患菌血症(43%) 92名患者受感染,其中有40人罹患菌血症(43%) 名患者受感染 40人罹患菌血症 限制使用头孢他啶和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 开始时使用亚胺培南干预,后换用哌拉西林/ 开始时使用亚胺培南干预,后换用哌拉西林/他唑 巴坦干预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耐药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了解细菌耐药机制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细菌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细菌可以产生多种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这些酶能够直接破坏或修饰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2、改变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细菌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细胞内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从而降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有效结合;还有的细菌可以改变核糖体的结构,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

3、降低细胞膜通透性细菌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一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抗生素的摄入,从而产生耐药性。

例如,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屏障可以阻止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胞内。

4、主动外排系统许多细菌具有主动外排系统,可以将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泵出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产生耐药性。

这种外排系统通常由一系列的外排蛋白组成,能够识别并排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5、形成生物被膜细菌可以形成生物被膜,这是一种由细菌及其分泌的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复杂结构。

生物被膜可以阻止抗生素的渗透,同时为细菌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使其更易产生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的影响1、治疗难度增加细菌耐药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导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医生可能需要使用更高剂量、更强效的抗生素,或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这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

2、医疗费用上升由于治疗耐药菌感染需要使用更昂贵的抗生素或更复杂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这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耐药菌的传播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感染暴发,尤其是在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合理应用

16・ 8
医堂剑堑
21 0 1年 8月 第 8卷第 2 4期
Mei l noai f hn , u t 0 1 V 18N .4 d a Invt no ia A 趴s. 1 .o. 0 2 c o C 2

医 学 综 合

抗 菌药 物对 耐药 菌 感 染 的合 理 应 用
的 MI C值得时 间 , 大多 数学 者认 为 应超 过 剂量 间 隔时 间 的
4 %… 0

当细菌经常或长 时间处于 防细 菌变异浓度 ( C) MP 和
现其他非真正 的致病菌 。
3 抗菌药物短疗程治疗策略
MI C之间时( 耐药变异选择窗 ) 就容 易产生耐 药性 , 这就要求
人们在应用抗 菌 药物 时 尽量 选用 细 菌 变异 窗 较 短 的药 物。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每 日给一次药 , 血浆 中有 较高 的峰浓 在
杨松 刘会 平
【 关键词 】 抗菌药物 ; 耐药菌 ; 合理应用
抗 菌药 物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多 的一类药 物 , 占所有药 物
抗 菌药物 , 日给一 次 药 , 阿奇 霉 素等 大 环 内酯 类 、 肽 每 如 糖 类、 碳青霉烯类等 。 2 抗感染治疗 的降阶梯 策略
的 3 %左右 , 中存在诸 多应 用不合 理情 况 , 0 其 由此 导致 的细
和针对性强 的窄谱抗 菌药 物。在改善 预后 同时 , 减小 耐药菌 产生 , 此为降阶梯治疗。
感试验 , 可作为临床用药时的参考 。控制细 菌耐药 一方面要
控制感染 , 另一方面要正确应用抗菌药物 , 两方 面要相结合 。 1 避 免细菌耐药性的产 生 抗菌药物 的耐药率在不断增加 , 给患者健 康乃 至生命造 成重大危害 。减少 药物不 良反 应发 生 、 延缓 细 菌耐 药产 生 、 合理应用抗菌药 物是 全世界 共 同关注 的 问题 。为 此我 国卫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抗菌药物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

它们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药物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导致了耐药菌的迅速出现和扩散,这不仅威胁到个体的健康,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菌管理的深入分析。

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细菌感染,它们都是医生治疗的首选。

然而,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抗菌药物的使用都是合理的。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出不必要的处方,或者患者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买使用。

这种现象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耐药菌的出现与挑战耐药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和人为压力的共同结果。

当抗菌药物被使用时,它们会杀死敏感的细菌,但那些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则可能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耐药细菌会成为主导菌群,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变得无效。

耐药菌的挑战包括:1. 治疗难度增加: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更长的治疗周期,甚至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医疗成本上升: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成本远高于敏感菌感染,这给医疗系统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 公共卫生威胁:耐药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人际接触、食物和水,以及医疗设备,从而构成公共卫生威胁。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为了应对耐药菌的挑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1. 合理用药: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

2. 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3.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

4. 耐药监测:建立全国性的耐药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耐药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耐药菌管理策略耐药菌的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1. 感染控制: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清洁等。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2020/11/14
7
关于多重耐药菌感染诊治
▪ 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 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 也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 .
▪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 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 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 动杆菌(MDR-AB)等。
2020/11/14
13
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抗菌 药物及使用的推荐意见:
▪ 1.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细菌敏感性很高,临 床疗效显著,在严重感染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 ,可选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可能的产ESBLs细菌的 社区感染、院内感染如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均 可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亚胺培南西司 他丁钠、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抗生素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利福霉素类 抗结核药物 多肽类 其他抗菌药
喹诺酮类 硝咪唑类 合成抗细菌药 磺胺类 呋喃类 抗真菌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 合成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抗原虫药
3
抗菌素按其作用性质分类
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 族; 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
; 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2020/11/14
4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
▪ 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 性杆菌(60~90%),其次为肺炎链球菌、金葡菌、厌氧菌、真菌、非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第24页
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品
影响抗菌疗效原因很多,如引流、营养状态、药品组织 浓度等,即使早期给予“广覆盖”,但假如以上影响原 因没得以纠正,再加强抗生素也是徒劳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是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常见耐药菌。但培养阳性不 等于感染,耐药性越高、致病力越弱,故该类菌通常仅 为定植菌污染或感染灶伴随菌,不需要目标性抗菌治疗, 真正感染病原体因为留取标本前已广泛使用了抗菌药, 造成不能被检出。所以,首次用药前、改药前要采送病 原学检验,但对检测结果应作出正确解读,要结合临床 征象、影像学、试验室指标等,决定是否要抗菌治疗, 防止被微生物检验汇报牵着鼻子走,慎用“大万能”类 终极处方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第6页
因为选择作用而发生耐药
药品治疗
自发性突变发 生于缺乏药品 选择敏感菌群 内,
因为经过药品治 疗敏感菌株已灭 绝,突变菌株被 选择,
耐药克隆株 在曾经敏感 菌群内生长 ,
多重S耐an药d菌e的r治s疗C策C略, Sanders WE. J Infect Dis 1986;154:792-800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抗菌药物种类
2002-2003 2006-2007
第12页
迎战细菌耐药 我们应该怎么办?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第13页
MRSA?ESBL?VRE? PDR-AB?怎样治疗?
用机关枪打鸟或用牛刀杀鸡时代已经过去 抗感染需要:瞄准器、激光制导炸弹……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第14页
在治疗过程中 ,耐药性逐步 出现临床表现.
第7页
常见多重耐药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M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一、引言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外的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患者治疗难度加大、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1.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的原则。

(2)建立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为医生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3)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策略:包括抗菌药物目录管理、处方权管理、使用强度管理等。

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或污染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患者病情和耐药情况,选择单间隔离或同类耐药菌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3. 加强手卫生和防护措施(1)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遵循手卫生规范。

(2)根据操作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隔离衣、手套、防护面屏等。

(3)加强医疗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4. 提高患者免疫力(1)合理膳食:保证患者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2)锻炼身体: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心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心理压力。

5.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1)完善感染防控制度:建立健全感染防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加强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认识和技能。

(3)落实感染防控措施:确保感染防控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总结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手卫生和防护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力以及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不宜用注射用水 阿米卡星 只能用注射用水 异烟肼 不宜用5%葡萄糖液稀释者 不宜用 葡萄糖液稀释者 万古霉素
表现之四: 表现之四:疗程过短或过长
凡用药一二次或1-2日,即被停 用或换用,大多属于不合理用药。 原因多样:①诊断改变;②药物 供应中断;③上级医师不同意下 级医师用药;④发生严重不良反 应(如过敏性反应)。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抗菌药物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的特殊药物。用它防治细菌性感染的同时, 又必须保护用药者体内正常菌群的构成与 分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
2000年,国家卫生部规定 年 医院应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进行 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 《全球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战略》 这是一份指导性文件,首次提出 了比较全面的纲领性战略。
表现之二: 未依药敏结果选药
细菌药敏结果是选用的重要依据, 尽管药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一致率 不是100%,而是70%∽80%。 这往往是用药过程中经常必须认真 关注的实际问题。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
敏感:使用常规剂量后,其平均血 敏感 药浓度已超过MIC(最低抑菌浓度) 5倍以上 中介:使用较大剂量后,其平均血 中介 药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MIC 耐药:使用大剂量后,其平均血药 耐药 浓度仍达不到抑杀该菌所需的MIC
每次或每日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短 或过长,两次给药间隔不当,均为不合 理; 从不借助病原学方法协助诊断、评价疗 效,亦认为不合理; 忽视不良反应,亦属于不合理。
滥用抗菌药物的表现
无用药指征或选用药敏结果已表明耐药的抗菌药 物 盲目追求广谱新品种,却无临床学和病原学依据 虽有用药指征,住院期间不顾是否奏效或失败, 却全程或长时间(大于15天)用药 用药明显是为了“保险” 受制于推销员的“激励”而用药

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

VRE
肠球菌可产生低亲和力的PBP(青霉素结合蛋白),使对青霉素类低水平耐药,对头孢菌素天然耐药,所以临床细菌室不必做头孢菌素药敏。万古霉素属糖肽类抗生素,系高分子量疏水化合物,它可与肠球菌细胞壁上的五肽糖前体的羧基末端D-丙氨酸-D-丙氨酸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阻抑了肽糖聚合所需的糖肽基和转肽反应,使肠球菌不再能合成细胞壁而死亡。但如果细菌基因改变,使细胞壁的肽糖前体末端改变为D-丙氨酸-D-乳酸盐,万古霉素即失去与之结合能力,肠球菌可照常合成细胞壁而存活,该类肠球菌即为VRE。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ICU各种引流管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达70%,工作人员的手污染率为23%,消毒不完全的呼吸机、吸痰器、监测仪、湿化瓶、透析系统、内镜、医务人员的手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呼吸机及滞留导管等必要的救命仪器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感染机会增多,危险系数加大。
万古霉素中耐金葡菌(VISA)
2000
MRSA是“超级细菌”吗?
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细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2007年11月:新华社记者内参报告,上海发现“超级细菌”感染患者 2007年11月:北京市卫生局《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2007年12月:卫生部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 中国MRSA的流行和危害可能超过美国
MRSA 皮肤感染
MRSA 感染
MRSA 感染
患者, F49, 药物过敏 2005-5 入PUMCH皮肤拭子培养:ESBL(+) E.coli MRSA治疗用药;激素+泰能+万古霉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病症 、 病原体致病性和耐药性及获得感
染场所等角度综合考 虑 , 并根据器官功能 状况等评价感染严重 程度 , 从而决定 是否 实施降阶梯治疗。另外 , 降阶梯 治疗 方案 的选择要努 力做 到 “ 位而 不越 位 ” 要 到 ,
或氨基青霉 素 联合 氨基 糖苷 类 占 9 % 。 4
提示联合 窄谱抗 菌药物 长期使 用可能 有 助于抑制对广谱抗菌药物耐药 , 而且 能有 效治疗重症感染包括菌血症 。
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0 0年第 1 7期 ( 2 第1 卷总 第2 2 ) 9 4期
面分析 。动辄碳 青霉烯 类加万 古霉 素 的 做法实为不妥 。最后 , 病原学诊断仍是 临
床 医 生 应 该 关 注 的 主 要 问题 , 经 验 性 治 在
谱, 不用广谱 ; 能用 低级 , 用高级 ; 用 不 能

种 药 , 不 用 多 种 药 ; 毒 性 感 染 不 用 就 病
起的感 染 , 可选用万古霉 素或其与利福平 联合治疗。但随着万古霉素广泛使用 , 万 古霉素敏感性逐渐降低 , 出现 了万古霉 又 素耐药 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 ( R A) 万古 V S 、 霉素中介 敏感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 IA) VS 、

随着抗菌药物基础研究的深入 , 抗菌 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的进 步、 药 物剂量合理的确定 , 细菌感染 的短疗程治
疗 引 起 关 注 和 研 究 。 D na 等 对 C A 的 u br P 研 究 发 现 , 氧 氟 沙 星 7 0 g每 日 1次 5 左 5m 天 短 疗 程 与 5 0 g 日 1 1 疗 程 的 0m 每 次 0天 临 床成 功 以 及 细 菌 学 清 除 率 没 有 差 异 。 19 2 0 9 8~ 0 1年 间发 表 的 6 2 69例慢 性 支 气 管炎 急 性 加 重 ( E O D) 菌 治 疗 研 究 A CP 抗
抗 感 染治 疗 降 阶 梯 策 略
同样重要。近年来 , 在如何减少与降低 医
院 或病 房 内 耐 药 菌 流 行 也 进 行 了 较 多 的
尝试 , 取得 了一定成绩 , 中抗生素限制 、 其
抗 生 素 轮换 以 及 策 略 性 抗 菌 药 物 干 预 具 有 一 定 的临 床 意 义 。
采取广谱或联合冶疗 , 尽可能覆盖感染病 原体 ; 一旦病 原学诊 断明确后 (8~ 2小 4 7
时后 ) 立 即 改 为 敏 感 和 针 对 性 强 的 窄 应 谱抗 菌 药 物 。在 改善 预后 同 时 , 减少 耐 药
过法律禁 止动物饲料添加抗菌药物 , 目的 在于控制 细菌耐药 的流行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明, 初始治疗 失败 导致罹患和病 死增加 。不恰 当 的初 始治
疗 是 指 所 用 抗 菌 药 物 没 有 覆 盖 目标 病 原 体 , 目标 病 原 体 对 所 用 抗 菌 药 物 耐 药 。 或 具 有 耐药 菌感 染 高 危 因 素 者 , 始 治 疗 应 初
结果表 明, 同药物 3~5天疗 程 与 8~ 不
及 万 古 霉 素 异 质 性 耐 药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抗生素 ; 预防疾病也不要用抗生素。更 重 要的是采取综合治疗策略 , 如切断传播途 径, 积极治疗原发病 , 增加机体免疫力等。 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 给予足够 的剂 量 和疗程 , 必要时 应联合用 药 , 有计 划地 轮换供药等 , 都是避免或延缓细菌耐药性
取 得 了一 定 效 果 。
必要 地使 用过多抗 菌药物 。在 实施 降阶
梯策略的时候有几点值得注意。首 先 , 降
阶梯治疗 的对 象应该是 危及 生命 的严 重 感染 。临床5年 7 3 98次 菌 血 症 分 离 的 84 80菌株进行 了耐药性分 析。结果肠 杆 菌科 细菌对三代 头孢 菌素 、 青霉 烯 、 碳 氨 基糖 苷 和 氟 喹 诺 酮 类 耐 药性 水 平 较 低 (<1 ) 而该地 区经验性治疗 中青霉 素 % ,
在 抗 菌 药 物 限 制 策 略 基 础 上 , 临 床 把
常用抗菌药 物分为若 干组 , 轮换 使用 , 定 期更换 , 细菌短期 接触抗 菌药物 , 理论 上 不致产生耐 药。国外在一 些特 定病房 所
做 的 研 究 获 得 了 较 为 满 意 的 效 果 。但 对
菌产生 , 此为 降阶梯治疗。 降阶梯策略是 治疗 感染 与控 制耐药 的有机统一。 目前认为 , 降阶梯治疗不失 为一种平衡策略 , 既能对有耐药感染高危 因素病人提供恰当初始治疗 , 又可避免不
HA P中没有令人 信服 的证 据证 明这 一假
说 。 同样 , 医 院获 得 性 血 流 感 染 中也 缺 在 乏 结 论 性 证 据 。然 而 , 些 间 接 证 据 证 明 有 联 合 治 疗 可 能 有 用 。丹 麦 学 者 对 某 地 区
于参与轮换抗 菌药物 的选择 、 轮换 时问长 短等尚无 明确结论 。 策略性抗 菌药物 干预 主要基 于不 同 类别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的诱导性差异 , 临床应用 抗 菌药 物有 2 O余 类 ,0 10个 以 上的品种 , 个别 药 物对 细 菌 耐药 诱 导性 小, 临床选择这些 药物替代其他一些抗菌 药物 , 既达到抗感 染治疗 目的, 也不 诱导 细菌耐药 产生 。已经研 究 的药物有 头孢 吡肟 、 哌拉西彬 他唑 巴坦 、 厄尼 培南 , 都
道 防 线 被 撕 破 。2 0 00年 调 查 显 示 , 该
菌对一线药 物碳 青霉 烯类 耐药 率从 2 % 上升到 4 % ~ 2 。此后 其耐药性 仍在 6 5% 发展。近年来 抗菌药 物治疗 策略研 究取 得了较多成就 , 诸多治疗策略与方案为临 床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 了可能。
产生的有效措施 。 控 制 耐 药 菌 流 行 与 治 疗 耐 药 菌 感 染
疗之前 应尽可能 留取病 原菌培 养标本 进 行培养和药 敏试验 , 治疗开始 后的细菌培 养往往会 出现其他非真正 的致病菌 。
抗 菌药 物 短 程 治 疗 策 略
( V S ) 这 就意 味着 抗 菌药 物 的最后 hRA ,
耐药 茵感 染抗 菌 药物 应 用策 略
牛铁柱 孟 样辉
求个体 化选 择 药物 。做 到 “ 到位 ” , 易 而 做到“ 不越位 ” 。其关 键在 于对病 原体 难 耐药性 的判 断。临床上 的重症感 染并 非 皆为耐药菌感 染 , 敏感细菌同样可以导致 严重感 染 ( 肺 炎链 球 菌、 肺 军 团 菌 如 嗜 减少细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应用 策略 细菌对 任何抗生 素都可能产生耐药 , 其耐药 可迅速 出现 , 也可经 长期或反复用 药后出现。细菌耐药性 的产生 , 已成为临 床治疗上常见 的问题 , 也对 临床合理应用 抗 菌药提 出了更 高要求 。人 们要扭 转对 抗生素 的错误认识 , 认识到抗生素不是万
院 、 期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 染 获 得 的 场 近 感 所 、 在 地 区 耐 药病 原 体 的流 行 状 况 等 全 所
由于各种抗 菌药物 的广泛使用 , 药 耐
微生物越来越多 , 药 程度越 来越 严重 , 耐 形 成 多 耐药 性 ( R) MD 。对 此 类 耐 药 菌 引
能 的 。使 用 抗 生 素 一 定要 有原 则 : 用 窄 能
16 0 林 省 梨 树 县 第 一 人 民 医院 35 0吉
di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s . 07 s 1 x 2 1
l 0 7. o5
病、 肺孢子菌病等 ) 。判 断是否 为耐药 菌 感染, 应从 诸 如 年龄 、 基础 疾 病 、 期住 近
l 疗 程 的临 床 和 细 菌 学 疗 效 相 当 。近 4天 期 欧 洲 一 项 多 中心 随 机 对 照研 究 表 明 , 除 了铜 绿 假 单 胞 菌 等 非发 酵菌 外 , 菌 治 疗 抗 8天 和 1 5天 治 疗 组 病 死 率 、 发 率 没 有 复 差别。 抗 菌 药物 联 合 治 疗 联 合 治 疗 曾 被 成 功 地 用 于 抗 结 核 治 疗 并 减 少 耐 药 性 , 而在 医 院获 得 性 肺 炎 然
细菌耐药 的产生 与抗 菌 药物使用 具 有 明确 的相关性 , 如大环 内酯类的应用与 链球菌对其耐药有直接关系、 细菌对喹诺 酮类耐药也与该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 。 有鉴于此 , 如果有 目的地限制某些 耐药 突 出的抗菌药物 , 使细 菌脱离 与其接 触 , 对
减 少 细 菌 耐药 将 起 到一 定 作 用 , 欧 盟 通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