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计算实例与结果说明
独立基础计算书
![独立基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dfa7ac0029bd64783e2c1e.png)
基础计算书C 轴交3轴DJ P 01计算一、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选择第一层粉土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 kPa ,ηd=2.0,rm=17.7kN/m 3,d=1.05m ,初步确定埋深d=1.5m ,室内外高差0.45m 。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式5.2.4 计算修正后的抗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139(kPa);二、初步选择基底尺寸A ≧Fk fa −γGA ≧949139−20×1.5=8.7㎡ 取独立基础基础地面a=b=3000mm 。
采用坡型独立基础,初选基础高度600mm ,第一阶h 1=350mm ,第二阶h 2=250mm 。
三、作用在基础顶部荷载标准值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基础混凝土等级:C30 ft_b=1.43N/mm 2 fc_b=14.3N/mm 2柱混凝土等级: C30 ft_c=1.43N/mm 2 fc_c=14.3N/mm 2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m2 矩形柱宽 bc=500mm 矩形柱高 hc=500mm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40mm 最小配筋率: ρmin=0.150% Fgk=949.000kN Fqk=0.000kN Mgxk=14.000kN*m Mqxk=0.000kN*m Mgyk=25.000kN*m Mqyk=0.000kN*m Vgxk=45.000kN Vqxk=0.000kN Vgyk=17.000kN Vqyk=0.000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rq=1.40Fk=Fgk+Fqk=949.000+(0.000)=949.000kNMxk=Mgxk+Fgk*(B2-B1)/2+Mqxk+Fqk*(B2-B1)/2=14.000+949.000*(1.500-1.500)/2+(0.000)+0.000*(1.500-1.500)/2=14.000kN*mMyk=Mgyk+Fgk*(A2-A1)/2+Mqyk+Fqk*(A2-A1)/2=25.000+949.000*(1.500-1.500)/2+(0.000)+0.000*(1.500-1.500)/2=25.000kN*mVxk=Vgxk+Vqxk=45.000+(0.000)=45.000kNVyk=Vgyk+Vqyk=17.000+(0.000)=17.000kNF1=rg*Fgk+rq*Fqk=1.20*(949.000)+1.40*(0.000)=1138.800kNMx1=rg*(Mgxk+Fgk*(B2-B1)/2)+rq*(Mqxk+Fqk*(B2-B1)/2)=1.20*(14.000+949.000*(1.500-1.500)/2)+1.40*(0.000+0.000*(1.500-1.500)/2) =16.800kN*mMy1=rg*(Mgyk+Fgk*(A2-A1)/2)+rq*(Mqyk+Fqk*(A2-A1)/2)++=f a f ak b ()-b 3d m ( )-d 0.5=1.20*(25.000+949.000*(1.500-1.500)/2)+1.40*(0.000+0.000*(1.500-1.500)/2) =30.000kN*mVx1=rg*Vgxk+rq*Vqxk=1.20*(45.000)+1.40*(0.000)=54.000kNVy1=rg*Vgyk+rq*Vqyk=1.20*(17.000)+1.40*(0.000)=20.400kNF2=1.35*Fk=1.35*949.000=1281.150kNMx2=1.35*Mxk=1.35*14.000=18.900kN*mMy2=1.35*Myk=1.35*25.000=33.750kN*mVx2=1.35*Vxk=1.35*45.000=60.750kNVy2=1.35*Vyk=1.35*17.000=22.950kNF=max(|F1|,|F2|)=max(|1138.800|,|1281.150|)=1281.150kNMx=max(|Mx1|,|Mx2|)=max(|16.800|,|18.900|)=18.900kN*mMy=max(|My1|,|My2|)=max(|30.000|,|33.750|)=33.750kN*mVx=max(|Vx1|,|Vx2|)=max(|54.000|,|60.750|)=60.750kNVy=max(|Vy1|,|Vy2|)=max(|20.400|,|22.950|)=22.950kN四、计算参数1. 基础总长 Bx=B1+B2=1.500+1.500=3.000m2. 基础总宽 By=A1+A2=1.500+1.500=3.000m3. 基础总高 H=h1+h2=0.350+0.250=0.600m4. 底板配筋计算高度 ho=h1+h2-as=0.350+0.250-0.040=0.560m5. 基础底面积 A=Bx*By=3.000*3.000=9.000m26. Gk=γ*Bx*By*dh=20.000*3.000*3.000*1.000=180.000kNG=1.35*Gk=1.35*180.000=243.000kN五、计算作用在基础底部弯矩值Mdxk=Mxk-Vyk*H=14.000-17.000*0.600=3.800kN*mMdyk=Myk+Vxk*H=25.000+45.000*0.600=52.000kN*mMdx=Mx-Vy*H=18.900-22.950*0.600=5.130kN*mMdy=My+Vx*H=33.750+60.750*0.600=70.200kN*m六、验算地基承载力1. 验算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pk=(Fk+Gk)/A=(949.000+180.000)/9.000=125.444kPa 【①5.2.1-2】因γo*pk=1.0*125.444=125.444kPa≤fa=139.000kPa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2. 验算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承载力exk=Mdyk/(Fk+Gk)=52.000/(949.000+180.000)=0.046m因|exk|≤Bx/6=0.500m x方向小偏心,由公式【①5.2.2-2】和【①5.2.2-3】推导Pkmax_x=(Fk+Gk)/A+6*|Mdyk|/(Bx2*By)=(949.000+180.000)/9.000+6*|52.000|/(3.0002*3.000)=137.000kPa Pkmin_x=(Fk+Gk)/A-6*|Mdyk|/(Bx2*By)=(949.000+180.000)/9.000-6*|52.000|/(3.0002*3.000)=113.889kPa eyk=Mdxk/(Fk+Gk)=3.800/(949.000+180.000)=0.003m因|eyk|≤By/6=0.500m y方向小偏心Pkmax_y=(Fk+Gk)/A+6*|Mdxk|/(By2*Bx)=(949.000+180.000)/9.000+6*|3.800|/(3.0002*3.000)=126.289kPaPkmin_y=(Fk+Gk)/A-6*|Mdxk|/(By2*Bx)=(949.000+180.000)/9.000-6*|3.800|/(3.0002*3.000)=124.600kPa3. 确定基础底面反力设计值Pkmax=(Pkmax_x-pk)+(Pkmax_y-pk)+pk=(137.000-125.444)+(126.289-125.444)+125.444=137.844kPa γo*P kmax=1.0*137.844=137.844kPa≤1.2*fa=1.2*139.000=166.800kPa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七、基础冲切验算1. 计算基础底面反力设计值1.1 计算x方向基础底面反力设计值ex=Mdy/(F+G)=70.200/(1281.150+243.000)=0.046m因ex≤Bx/6.0=0.500m x方向小偏心Pmax_x=(F+G)/A+6*|Mdy|/(Bx2*By)=(1281.150+243.000)/9.000+6*|70.200|/(3.0002*3.000)=184.950kPa Pmin_x=(F+G)/A-6*|Mdy|/(Bx2*By)=(1281.150+243.000)/9.000-6*|70.200|/(3.0002*3.000)=153.750kPa1.2 计算y方向基础底面反力设计值ey=Mdx/(F+G)=5.130/(1281.150+243.000)=0.003m因ey≤By/6=0.500y方向小偏心Pmax_y=(F+G)/A+6*|Mdx|/(By2*Bx)=(1281.150+243.000)/9.000+6*|5.130|/(3.0002*3.000) =170.490kPa Pmin_y=(F+G)/A-6*|Mdx|/(By2*Bx)=(1281.150+243.000)/9.000-6*|5.130|/(3.0002*3.000)=168.210kPa1.3 因Mdx≠0 Mdy≠0Pmax=Pmax_x+Pmax_y-(F+G)/A=184.950+170.490-(1281.150+243.000)/9.000=186.090kPa1.4 计算地基净反力极值Pjmax=Pmax-G/A=186.090-243.000/9.000=159.090kPaPjmax_x=Pmax_x-G/A=184.950-243.000/9.000=157.950kPaPjmax_y=Pmax_y-G/A=170.490-243.000/9.000=143.490kPa2. 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2.1 因(H≤800) βhp=1.02.2 x方向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x冲切面积Alx=max((A1-hc/2-ho)*(bc+2*ho)+(A1-hc/2-ho)2,(A2-hc/2-ho)*(bc+2*ho)+(A2-hc/2-ho )2=max((1.500-0.500/2-0.560)*(0.500+2*0.560)+(1.500-0.500/2-0.560)2,(1.500-0.500 /2-0.560)*(0.500+2*0.560)+(1.500-0.500/2-0.560)2)=max(1.594,1.594)=1.594m2 x冲切截面上的地基净反力设计值Flx=Alx*Pjmax=1.594*159.090=253.574kNγo*Flx=1.0*253.574=253.57kN因γo*Flx≤0.7*βhp*ft_b*bm*ho (6.5.5-1)=0.7*1.000*1.43*1060*560=594.19kNx方向柱对基础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2.3 y方向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y冲切面积Aly=max((B1-bc/2-ho)*(hc+2*ho)+(B1-bc/2-ho)2,(B2-bc/2-ho)*(hc+2*ho)+(B2-bc/2-ho )2)=max((1.500-0.500/2-0.560)*(0.500+2*0.560)+(1.500-0.500-0.560)2/2,(1.500-0.50 0/2-0.560)*(0.500+2*0.560)+(1.500-0.500-0.560)2/2)=max(1.594,1.594)=1.594m2 y冲切截面上的地基净反力设计值Fly=Aly*Pjmax=1.594*159.090=253.574kNγo*Fly=1.0*253.574=253.57kN因γo*Fly≤0.7*βhp*ft_b*am*ho (6.5.5-1)=0.7*1.000*1.43*1060.000*560=594.19kNy方向柱对基础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八、柱下基础的局部受压验算因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所以不用验算柱下扩展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独立基础计算书例题
![独立基础计算书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f93e0433d4b14e8424684d.png)
课程设计:题一:有一框架结构,4个框架柱均为800x800,如下图所示。
现已知1号柱,轴力F=850kN,弯矩Mx=10kN·M,My=20kN·M,剪力Vx=30kN,Vy=50kN;2号柱,轴力F=500kN,弯矩Mx=3kN·M,My=5kN ·M,剪力Vx=10kN,Vy=20kN;3号柱,轴力F=1100kN,弯矩Mx=15kN ·M,My=25kN·M,剪力Vx=2kN,Vy=3kN;4号柱,轴力F=1800kN,弯矩Mx=20kN·M,My=35kN·M,剪力Vx=50kN,Vy=10kN;地质报告如附图1-1’所示,基础持力层为第3层粘土层,地质参数如图所示。
要求为框架柱设计独立基础,并绘制基础平面图和剖面配筋图。
提示:1.基础进入第3层500mm;2.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25,基础钢筋为2级钢;3.土容重均为18kN/M2;3.由于第4层为软弱下卧层,需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合理取用地基承载力,地基压力扩散角为5度,深度修正系数为1.0。
题二:有一框架结构,4个框架柱均为800x800,如下图所示。
现已知1号柱,轴力F=950kN,弯矩Mx=100kN·M,My=200kN·M,剪力Vx=2kN,Vy=3kN;2号柱,轴力F=600kN,弯矩Mx=3kN·M,My=5kN ·M,剪力Vx=150kN,Vy=120kN;3号柱,轴力F=2000kN,弯矩Mx=5kN ·M,My=2kN·M,剪力Vx=210kN,Vy=35kN;4号柱,轴力F=1500kN ,弯矩Mx=10kN·M,My=32kN·M,剪力Vx=52kN,Vy=11kN;地质报告如附图2-2’所示,基础持力层为第3层粘土层,地质参数如图所示。
要求为框架柱设计独立基础,并绘制基础平面图和剖面配筋图。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fc46c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7.png)
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实例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独立基础工程量计算实例:假设我们要建造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深度为1.5米的独立基础,按照设计要求,该基础应采用砖墙支撑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该基础所需的材料数量。
1. 计算砖块数量: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选用规格为240mm×115mm ×53mm的中空砖,每平方米需要使用60块。
因此,20平方米的基础需要使用1200块砖。
2. 计算水泥用量:砌筑每一块砖需要用到0.015立方米的水泥浆,因此,1200块砖需要用到18立方米的水泥。
3. 计算沙子用量:砌筑每一块砖需要用到0.03立方米的沙子,因此,1200块砖需要用到36立方米的沙子。
4. 计算碎石用量:砌筑每一立方米需要用到0.05立方米的碎石,因此,20平方米深度为1.5米的基础需要用到1.5×0.05×20=1.5立方米的碎石。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出该基础所需的人工工时。
1. 砌筑砖墙:根据经验,一个熟练的砖匠可以每天砌筑10平方米的砖墙。
因此,20平方米的砖墙需要2天时间。
2. 浇筑混凝土:根据经验,一个泥水工可以每天浇筑3立方米的混凝土。
因此,1.5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半天时间。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出该基础的总成本。
1. 材料成本:砖块1200块,水泥18立方米,沙子36立方米,碎石1.5立方米。
假设砖块单价为1元/块,水泥单价为300元/立方米,沙子单价为50元/立方米,碎石单价为60元/立方米。
则该基础的材料成本为:1200×1+18×300+36×50+1.5×60=8620元2. 人工成本:砌筑砖墙需要2天时间,浇筑混凝土需要半天时间,假设砖匠和泥水工的日薪为200元。
则该基础的人工成本为:(2+0.5)×(1个砖匠+1个泥水工)×200元=700元因此,该独立基础的总成本为8620+700=9320元。
独立基础计算模版.docx
![独立基础计算模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486d554ba1aa8114431d9a9.png)
三、独立基础的计算 1、基础分类基础的主要受力取自柱在基顶的截面Ⅲ—Ⅲ的不利内力组。
如图所示,若基底土反力均布,则称为轴压基础,否则称为偏压基础。
柱下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四项:(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面积,以防止基础底板面积过小,基底应力超过地基承载力造成地基破坏;(2)按基础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高度,以防止基础高度不足,发生沿柱周边与基底连线约呈45°方向的冲切面的拉开破坏;(3)按基础受弯承载力确定底板上的双向受力钢筋,以防止扩展式基础因底板双向悬挑受力,造成控制截面的弯曲破坏; (4)基础构造处理,以防止发生其他问题。
1、地基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基础设基底面积为A 、反力为P ,则设计应满足公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应规定计算采用;—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的重力设计值;设基础埋深d ,近似取基础及上覆土重力密度平均值,则,代入上式可得:AG F A N p +==af ≤a fG320mkN m ≈γdAG m γ≈df FA m a γ-≥求得后,只要选定基底的一个边长,则可求知另一边长。
偏心受压基础基础边缘的最大和最小反力为: —作用于基础底面形心处力矩设计值; —与对应的基础底面的抵抗矩,取 代入上式则:计算知:当e <b/6时,pmin >0,说明此时基底土反力呈梯形分布; 当e=b/6时, pmin =0,此时基底土反力呈全三角形分布;当e >b/6时, pmin <0,说明此时基底面积与土部分脱离,土反力 呈部分三角形分布,此时pmax 计算如下:设土反力分布长度为3a ,则合力作用点距基础近边为a ,且所以:W M A N p ±=minmax M W62b l W ⋅=NM e =⎪⎭⎫⎝⎛±=b e bl N p 61min maxeb a -=223max al p N =l e b Nal N p ⎪⎭⎫⎝⎛-==23232max偏压基础基底面积的应满足的设计条件公式为:考虑到Pnax 仅发生在基础边缘,为节省,式中将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提高20%是可行的。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ea9bbc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d.png)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篇一:模板计算公式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29f8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e.png)
根据式(5-2)可得 X 向钢筋根数为
X
向钢筋根数
y
2min{75,S/2} S
1
2450 2min{75,25钢筋
Y 向钢筋长度 2 450 2 35 2 380 (mm)
Y
向钢筋根数
2450
2
min{75,120/2} 120
1
21
(根 )
长度缩减10%(对称配筋)
(2)由于最外侧两根钢筋不缩减,故而 X 向外侧钢筋根数为 2 根
(3)X 向其余钢筋长度及根数计算
X 向其余钢筋长度为
其余钢筋长度 0.9x 0.9 3 000 2 700 (mm)
X 向其余钢筋根数为
其余钢筋根数
3
000
(75 300
300)
2
8
(根 )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
【例 5-6】 长度缩减 10%(对称配筋)。
DJJ2 平法施工图如图 5-17 所示,保护层 c 35 mm ,计算 X 向钢筋的长度及根数。
图 5-17 DJJ2 平法施工图
长度缩减10%(对称配筋)
解:(1)X 向外侧钢筋长度为
外侧钢筋长度 x 2c 3 000 2 35 2 930 (mm)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
矩形独立基础
【例 5-5】 矩形独立基础。 DJJ1 平法施工图如图 5-16 所示。阶形普通独立基础,保护层 c 35 mm 。计算独立基础钢筋长度及根数。
图 5-16 DJJ1 平法施工图
矩形独立基础
解:(1)X 向钢筋
根据式(5-1)可得 X 向钢筋长度为
X 向钢筋长度 x 2c 2 450 2 35 2 380 (mm)
阶形独立基础体积计算实例
![阶形独立基础体积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7782c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7.png)
阶形独立基础体积计算实例
V=[A*B+(A+a)(B+b)+a*b]*H/6+ABh
V-四棱锥台形独立基础体积
A、B-四棱锥台底边的长、宽
a、b-四棱锥台上边的长、宽
H-四棱锥台的高度
h-四棱锥台底座的厚度
例如:
正确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第一种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不过计算的时候要记得要和下面的立方体分开算,H是高度、S上和下分别是他的上下底的面积。
还有一种是软件专业公式:H/6*A*B+a*b+(a+A)*(b+B)。
扩展资料:
独立柱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 ×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ae2a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2.png)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这一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独立基础,其尺寸为长2米,宽1米,高0.5米。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基础的受力情况,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这些荷载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重量、使用功能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
在进行配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
这些参数是设计的基础,它们决定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假设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5MPa,钢筋的抗拉强度为400MPa。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
这个公式考虑了基础的尺寸、荷载、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最小配筋率是根据规范或标准来确定的,以确保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基础的形状、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施工条件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最小配筋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中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我们得到的最小配筋率应该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计算结果不符合要求,我们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过程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细节。
因此,在进行独立基础设计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独立基础计算(带公式)
![独立基础计算(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ae0e65964bcf84b8d57b64.png)
L=
A=b*L=
偏心荷载作用:
Pk=(Fk+Gk)/A= 抵抗矩W=Lb2/6=
3.30 m 10.89 38.77 kPa
5.9895
<fa, OK
标准荷载
Mk=
5.98 kN*m
偏心距e=Mk/(Fk+Gk)= 0.014162 m
a=b/2-e= 1.635838
[e]=b/6=
0.550
Pkmax=
γm=
20.00
d=
1.25 m
基础底面积试 算A:
轴心荷载作用
A0=Fk/(fa-γm*d)= 1.842105 m2
标准荷载
Fk=
Gk=A*γ m*d=
150.00 kN 272.25 kN
试取基础长宽为b,L
沿弯矩作用方向高度
(用迭代法自动重新计算地基承载力)
b=
3.30 m
垂直弯矩作用方向宽度
独立基础计算
基础编号:
单位:
#8-3
m,kN,kPa
(绿色为需输入数据,红色为计算结果)
1. 地基承载力, 基础底面积计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fa=fak+ηbγ(b-3)+ηdγm(d-0.5)=
95 kPa
fak=
80.00 kPa
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0
γ=
10.00
b=
3.30 m
ηd=
1.00
柱轴力设计 值N:
N=1.25*Fk=
187.5 kN
柱底土反力 设计值N1:
N1= 18.26618 kN
冲切荷载设 计值FL: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算例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算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7df5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3.png)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算例设计要求:设计一座独立柱基础,承受一个柱子的荷载。
柱子的尺寸为0.4米×0.4米,柱子的荷载为1000千牛,土壤的容重为18千牛每立方米,承载力因子为3.5,地下水位以下,土壤的重度为15千牛每立方米。
设计流程:1.根据柱子的尺寸,计算出柱子的面积为0.16平方米。
2.根据柱子的荷载和承载力因子,计算出柱子的设计承载力为1000/3.5=285.71千牛。
3.计算柱子的单位面积承载力为285.71/0.16=1785.69千牛每平方米。
4.根据土壤容重和重度,计算出土壤的有效重度为(18-15)=3千牛每立方米。
5.根据单位面积承载力和土壤的有效重度,计算出土壤的承载力为1785.69/3=595.13千牛每平方米。
6.根据柱子的设计承载力和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出柱子的有效直径为285.71/595.13=0.48米。
7.选择柱子的实际直径为0.5米,计算出柱子的截面积为0.1963平方米。
8.根据柱子的截面积和土壤的有效重度,计算出柱子的自重荷载为0.1963×15=2.94千牛。
9.根据柱子的设计承载力和柱子的自重荷载,计算出柱子的荷载调整系数为285.71/2.94=97.1810.根据柱子的设计承载力和荷载调整系数,计算出柱子根底面积为285.71/97.18=2.94平方米。
11.根据柱子根底面积,计算出柱子的底面直径为√(2.94/π)=1.93米。
12.根据柱子的底面直径和柱子的实际直径,选择环形基础,内径为0.5米,外径为2米。
13.根据基础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出基础的面积为π(2^2-0.5^2)=12.57平方米。
14.根据基础的面积和柱子的底面积,计算出基础的底面压力为285.71/12.57=22.7千牛每平方米。
设计结果:根据上述计算,设计出的柱下独立基础为环形基础,内径为0.5米,外径为2米。
基础的底面压力为22.7千牛每平方米,满足设计要求。
独立基础计算
![独立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cfd4a050740be1e640e9a06.png)
以下是程序生成的计算结果,未作任何改动。
柱下扩展基础:J-1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f=fk + ηb*γ*(b-3) + ηd*γo*(d-0.5) (式5.1.3)式中:fk=100.0(kPa)ηb=0.00,ηd=1.00γ=18.0(kN/m3),γo=18.0(kN/m3)b=3.600(m), d=1.500(m)f=100+0.00*18*(3.600-3)+1.00*18*(1.500-0.5)=118.0(kPa)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18.0(kPa)2、地基承载力验算:(1)、基本资料:竖向力设计值F=1450.0(kN)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100.0(kN)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设计值Mx=35.00(kN·M)My=56.00(kN·M)基础底面长度a=3650(mm),(X方向)基础底面宽度b=3600(mm),(Y方向)基础根部高度H=600(mm)柱子高度hc=400(mm),(X方向)柱子宽度bc=400(mm),(Y方向)as=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fc=10.0(N/mm2);fcm=11.0(N/mm2); ft=1.10(N/mm2)钢筋强度设计值fy=210(N/mm2)(2)、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F+G)/A (式5.1.5-1)其中:A=a*b=3.650*3.600=13.14(m2)p=(1450.0 + 100.0)/13.14=118.0(kPa)≤118.0(kPa),满足要求。
(3)、当偏心荷载作用时:pmax=(F+G)/A+M/W (式5.1.5-2)pmin=(F+G)/A-M/W (式5.1.5-3)My=56.00(kN·M)偏心矩ex=My/(F+G)=56.00/(1450.0+100.0)=0.036(m)≤a/6=3.650/6=0.608(m)基础底面抵抗矩Wx=b*a*a/6=3.600*3.650*3.650/6=7.9935(m3)pmaxX=(1450.0+100.0)/13.14+56.00/7.9935=125.0(kPa)≤1.2*118.0=141.6(kPa),满足要求。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71ae5c6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1.png)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计算实例在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时,需要计算基础的最小配筋率,以确保基础的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最小配筋率是指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的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通常用来控制基础的抗弯承载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独立基础的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设计参数。
假设独立基础的尺寸为2m×2m,荷载为1000kN,混凝土强度为C30。
基础的截面面积可以通过基础的尺寸来计算,即截面面积=2m×2m=4m²。
根据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可以确定基础的受力性能要求,从而确定最小配筋率的取值范围。
一般情况下,最小配筋率的取值范围为0.15%~0.30%,即0.0015~0.003。
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最小配筋率的取值范围,选取一个合适的数值作为计算的基础。
在实际设计中,通常会选择一个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数值,以保证基础的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假设我们选择最小配筋率为0.002,即0.2%。
那么在设计时,我们需要按照这个配筋率来计算基础的配筋面积。
配筋率=0.002=As/(b×h)根据配筋率的定义,可以得到配筋面积的计算公式:As=0.002×4m²=0.008m²所以,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为0.2%,配筋面积为0.008m²。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配筋面积的数值,确定基础的配筋布置和数量,以确保基础的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时,计算最小配筋率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基础的受力性能,保证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设计参数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最小配筋率,以确保基础的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独立基础计算式
![独立基础计算式](https://img.taocdn.com/s3/m/59b636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e.png)
独立基础计算式独立基础计算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数学运算过程中以自身为基础、不需要依赖其他计算式进行运算的表达式。
独立基础计算式可以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符号,通过这些运算符号的组合,能够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
在数学中,独立基础计算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代数中,我们可以使用独立基础计算式来计算多项式的值;在几何中,我们可以使用独立基础计算式来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在概率论中,我们可以使用独立基础计算式来计算事件的概率等。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独立基础计算式的应用。
例1:计算多项式的值假设有一个多项式:P(x) = 2x^3 - 5x^2 + 3x - 1,我们需要计算当x取特定值时,多项式的值。
为了计算多项式的值,我们可以将x的值代入到多项式中进行运算。
例如,当x取2时,多项式的值为:P(2) = 2*2^3 - 5*2^2 + 3*2 - 1 = 16 - 20 + 6 - 1 = 1通过将x的值代入到多项式中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多项式在特定值下的结果。
例2: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假设有一个矩形,它的长为5cm,宽为3cm,我们需要计算矩形的面积和周长。
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面积 = 长 * 宽来计算。
将长和宽的值代入到公式中,可以得到:面积 = 5cm * 3cm = 15cm^2矩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 来计算。
将长和宽的值代入到公式中,可以得到:周长 = 2 * (5cm + 3cm) = 2 * 8cm = 16cm通过使用独立基础计算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矩形的面积和周长。
例3:计算事件的概率假设有一个骰子,它有6个面,每个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2、3、4、5、6。
我们需要计算掷骰子时出现奇数点数的概率。
为了计算事件的概率,我们可以使用概率公式:概率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总的可能性。
在这个例子中,事件是掷骰子出现奇数点数,总的可能性是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总数,即6。
独立柱基础计算书实例
![独立柱基础计算书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a8726aa45177232f60a283.png)
独立柱基础计算书一、基础类型及计算形式基础类型:阶梯柱基计算形式:验算截面尺寸二、依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三、几何数据及材料特性基础(J-1)几何数据:B1 = 1250mm, W1 = 1250mmH1 = 300mm, H2 = 300mmB = 400mm, H = 400mmB3 = 1400mm, W3 = 1400mm基础沿x方向的长度l= 2B1= 2.50 m基础沿y方向的长度b= 2W1= 2.50 m埋深d= 1200mm a s= 70mm材料特性:混凝土:C25 钢筋:HRB335(20MnSi)四、荷载数据1.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竖向荷载F= 778.00kN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G= 1.35×γm×l×b×d= 1.35×20.0×2.50×2.50×1.20 = 202.5kN M x= 0.00kN·m M y= 0.00kN·mV x= 0.00kN V y= 0.00kN2.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绕X轴弯矩: M0x= M x- V y×(H1+ H2) = 0.00 - 0.00 ×(0.30 + 0.30) = 0.00kN·m绕Y轴弯矩: M0y= M y+ V x×(H1+ H2) = 0.00 + 0.00 ×(0.30 + 0.30) = 0.00kN·m3.折减系数K s= 1.35五、修正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2.4)f a= f ak+ ηbγ(b- 3) + ηdγm(d- 0.5) (式5.2.4)式中: f ak= 120.00 kPaηb= 0.00,ηd= 2.00γ= 18.00kN/m3γm= 18.00kN/m3b= 2.50m, d= 1.20m如果b<3m,按b= 3m; 如果b> 6m,按b= 6m如果d<0.5m, 按d= 0.5mf a= f ak+ ηbγ(b- 3) + ηdγm(d- 0.5)= 120.00 + 0.00×18.00×(3.00 - 3.00) + 2.00×18.00×(1.20 - 0.50)= 145.20 kP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145.20 kPa六、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p k= (F k+G k)/A其中:A= 2.50×2.50 = 6.25m2F k s= 778.00G k= G/1.35 = 202.5/1.35 = 150.00kNp k= 143.5kPa ≤f a, 满足要求七、基础抗冲切验算计算公式: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F l≤0.7βhp f t a m h0(8.2.7-1)αm= (a t+a b)/2 (8.2.7-2)F l= p j A l(8.2.7-3)1.基底最大净反力基底平均净反力p c= 168.05 kPa基底最大净反力p j= p jx+ p jy- p c=168.05+168.05-168.05 = 168.05 k Pa2.柱子对基础的冲切验算:X方向:基础有效高度:h0=( h0x+h0y)/2=(550+530)/2=540mmA lx=0.5*(2.5+(2.5-0.51*2))*0.51=1.015 m2A lx= 1.015m2F lx= p j×A lx= 124.48 ×1.015 = 126.35kNa mx=( a t+a b)/2=(1400*2+540*2)/2=0.94mF lx≤0.7×βhp×f t×a mx×h0= 0.7×1.00×1.27×0.94×0.54×1000= 451.00kN, 满足要求Y方向:A ly= 1.015m2F ly= p j×A ly= 124.48 ×1.015 = 126.35kNa my= (a t+a b)/2 = =(400+400*540*2)/2=0.94mF ly≤0.7×βhp×f t×a my×h0= 0.7×1.00×1.27×0.94×0.54×1000= 451.00kN, 满足要求3.变阶处基础的冲切验算:X方向:基础有效高度:h0=( h0x+h0y)/2=(250+230)/2=240mmA lx=0.5*(1.4+(1.4-0.50*2))*0.5=0.45 m2A lx= 0.45m2F lx= p j×A lx= 124.48 ×0.45 = 56.02kNa mx= (a t+a b)/2 a m=( a t+a b)/2 =(1.40+1.40+0.24*2)/2=1.64mF lx≤0.7×βhp×f t×a mx×h0= 0.7×1.00×1.27×1.64×0.24×1000= 349.91kN, 满足要求Y方向:A ly= 0.45m2F ly= p j×A ly= 124.48 ×0.45 = 56.02kNa my= (a t+a b)/2 a m=( a t+a b)/2 =(1.40*2+0.24*2)/2=1.64mF ly≤0.7×βhp×f t×a mx×h0= 0.7×1.00×1.27×1.64×0.24×1000= 349.91kN, 满足要求八、基础局部受压验算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8.1-1)F l≤1.35×βc×βl×f c×A ln局部荷载设计值:F l= 778.00*1.35kN=1050.3 kN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ln= b c×h c= 0.40×0.40 = 0.16m2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 b= 6.25m2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1.35×βc×βl×f c×A ln= 1.35×1.00×6.25×12700.00×0.16= 17145.00 kN > F l= 778.00 kN 满足要求!九、受弯计算结果1.柱根部受弯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截面基底反力设计值:Ⅰ-Ⅰ截面处弯矩设计值:a1= 2.50/2 - 0.40/2 = 1.05*1.35= 225.11kN·mX方向计算面积:1488mm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取最小配筋率为0.15%,X方向构造配筋面积:2250.00mm2Y方向计算面积:1488mm2,Y方向构造配筋面积:2250.00mm22.变阶处受弯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截面基底反力设计值:Ⅱ-Ⅱ截面处弯矩设计值:a1= 2.50/2 - 1.40/2 = 0.55*1.35= 73.20kN·mX方向计算面积:1129.58mm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取最小配筋率为0.15%,X方向构造配筋面积:1125.00mm2Y方向计算面积:1129.58mm2,Y方向构造配筋面积:1125.00mm2X方向弯矩计算结果:计算面积:2250.00mm2采用方案:B12@130X方向钢筋总根数为: 20实配面积:2262mm2Y方向弯矩计算结果:计算面积:2250.00mm2采用方案:B12@130Y方向钢筋总根数为: 20实配面积:2262mm2。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过程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c638db6c175f0e7dd13710.png)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过程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设计资料本工程地质条件:第一层土:城市杂填土 厚第二层土:红粘土 厚,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第三层土:强风化灰岩 ,fak=1200 Kpa第四层土:中风化灰岩 fak=3000 Kpa由于结构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故选中风化灰岩作为持力层。
对于中风化岩石,不需要要对其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故a f =ak f =3000 Kpa 。
材料信息:本柱下独立基础采用C 4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
差混凝土规范知:C45混凝土:t f =mm2 , c f = N/mm2HRB400级钢筋:y f =360 N/mm2计算简图独立基础计算简图如下:基础埋深的确定基础埋深:d=基顶荷载的确定由盈建科输出信息得到柱的内力设计值:M=⋅ N= KN V=对应的弯矩、轴力、剪力标准值:M k =M/==⋅N k =N/== KNV k =V/== KN初步估算基底面积A 05.120300011775.33⨯-=⋅-≥d r f F G a k = 0061.033.1177536.72===k k N M e m= mm 比较小 由于偏心不大,基底底面积按20%增大,即:A=02> m2且b=<,故不再需要对a f 进行修正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基础和回填土重为:G k =A d r G ⋅⋅偏心距为: 011.02.14533.117754.110.4136.72=+⨯+=+=k k k k G F M e m (l/6=6= m) 即P min ⋅k > 0 ,满足基底最大压力:81.2536= KPa<a f ==3600 KPa 故满足基础冲切验算计算基底反力偏心距为:011.07.158964.148.5568.970=⨯+==⋅F M e n m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98.3382= KPaKPa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l=,b=,m a m b a c c t 1.1,1.1===, 基础初定为高度为:h=1400mm , mm h 1350205.04014000=⨯--=(有垫层40mm ) 冲切作用面积: 8.0)35.121.122.2()22(0-=--=--=h a l A c l m2 <0 故基础在冲切椎体范围以内,不考虑冲切验算 02h b c +时,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截面受剪 承载力: s V <07.0A f t hs β (88.0)1350800()800(4/14/10===h hs β) 07.0A f t hs β3=s V =+/ KN <故抗剪满足要求。
独立基础计算公式实例
![独立基础计算公式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8d50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9.png)
独立基础计算公式实例
1. 简单利息公式
简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 复利息公式
复利息=本金×(1+利率)^时间−本金
3. 百分比变化公式
百分比变化=(新数值−旧数值)÷旧数值×100%
4.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总和÷数量
5. 中位数公式
中位数=中间数或者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6. 方差公式
方差=(每个数据点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数量
7. 标准差公式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8. 斜率公式
斜率=(y2−y1)÷(x2−x1)
9. 直线方程公式
y=mx+b
10. 二次方程公式
ax^2+bx+c=0
11.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函数:sinθ=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cosθ=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tanθ=对边÷邻边
12. 对数公式
logbN=x 与 b^x=N 相等,其中b被称为底数,N为输入,x为输出。
独立基础计算书
![独立基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561003e4b73f242336c5f37.png)
J-1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1093.53 267.42 267.42 268.00 2192 2192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6 X+ 293. 268.7 274.3 340.500. 6 X- 293. 268.7 274.3 340.500. 6 Y+ 293. 268.7 274.3 340.500. 6 Y- 293. 268.7 274.3 34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200 2200 4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72.6 1567.2 6 172.6 1567.2x实配:C12@150(0.19%) y实配:C12@150(0.19%)J-2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3668.41 273.11 273.11 273.80 3966 3966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6 X+ 295. 931.5 938.6 720.500. 6 X- 295. 931.5 938.6 720.500. 1186 Y+ 299. 938.1 960.7 730.500. 6 Y- 295. 931.5 938.6 720.2200. 6 X+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X-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Y+ 295. 659.0 669.2 280.2200. 6 Y- 295. 659.0 669.2 28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000 4000 4002 2200 2200 35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281.5 5732.4 1186 1293.0 5783.6x实配:C14@100(0.26%) y实配:C14@100(0.26%)J-3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3685.23 273.69 273.69 273.83 3971 3971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6 X+ 297. 926.8 950.2 690.600. 6 X- 297. 926.8 950.2 690.600. 6 Y+ 297. 926.8 950.2 690.600. 6 Y- 297. 926.8 950.2 690.2300. 6 X+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X-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Y+ 297. 631.4 663.8 270.2300. 6 Y- 297. 631.4 663.8 27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000 4000 3002 2300 2300 4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6 1231.9 5941.0 6 1231.9 5941.0x实配:C14@100(0.29%) y实配:C14@100(0.29%)J-4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548 -159.92 62.26 5356.30 290.60 265.61 278.46 4742 4742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1186 X+ 304. 1367.6 1386.0 870.600. 1186 X- 297. 1345.6 1360.6 860.600. 1186 Y+ 310. 1389.6 1411.6 880.600. 1186 Y- 294. 1332.1 1360.6 860.2000. 1186 X+ 304. 1144.9 1183.1 460.2000. 1186 X- 297. 1127.3 1149.4 450.2000. 1186 Y+ 310. 1169.2 1183.1 460.2000. 1186 Y- 293. 1113.0 1149.4 450.3400. 1186 X+ 304. 686.9 726.6 220.3400. 1186 X- 296. 680.5 682.0 210.3400. 1186 Y+ 310. 701.5 726.6 220.3400. 1186 Y- 291. 669.0 682.0 21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4800 4800 3002 3400 3400 3003 2000 20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1186 2268.0 8333.3 1186 2305.1 8469.7x实配:C16@100(0.32%) y实配:C16@100(0.32%)J-5C40 fak(kPa)= 220.0 q= 2.00m Pt= 40.0kPa fy=360MPa宽度修正系数= 0.30 深度修正系数= 1.60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4 0.00 0.00 2895.79 271.08 271.08 271.24 3539 3539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600. 7 X+ 281. 712.5 737.1 590.600. 7 X- 281. 712.5 737.1 590.600. 7 Y+ 281. 712.5 737.1 590.600. 7 Y- 281. 712.5 737.1 590.2100. 6 X+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X-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Y+ 279. 482.2 491.4 230.2100. 6 Y- 279. 482.2 491.4 230.基础底面长、宽大于柱截面长、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不用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3600 3600 3002 2100 21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7 822.4 4700.2 7 822.4 4700.2x实配:C16@150(0.28%) y实配:C16@150(0.28%)。
某独立基础设计 (详细计算过程)
![某独立基础设计 (详细计算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4c1385ce2f0066f53322ae.png)
现浇独立柱基础设计(Jc-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1 设计资料:1.1 已知条件:类型:阶梯形柱数:单柱阶数:1基础尺寸(单位mm):b1=1100, b11=500, a1=2000, a11=1000, h1=400柱:方柱, A=400mm, B=400mm设计值:N=201.00kN, Mx=5.80kN.m, Vx=-5.60kN, My=3.30kN.m, Vy=7.60kN标准值:Nk=160.80kN, Mxk=4.64kN.m, Vxk=-4.48kN, Myk=2.64kN.m, Vyk=6.08kN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fc=14.30N/mm2钢筋级别:HRB400, fy=360N/mm2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0mm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20.00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基础埋深:1.00m作用力位置标高:0.000m剪力作用附加弯矩M'=V*h(力臂h=1.000m):My'=-5.60kN.mMx'=-7.60kN.mMyk'=-4.48kN.mMxk'=-6.08kN.m1.2计算要求:(1)基础抗弯计算(2)基础抗冲切验算(3)地基承载力验算单位说明:力:kN, 力矩:kN.m, 应力:kPa2 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2.1 基底反力计算:2.1.1 统计到基底的荷载标准值:Nk = 160.80, Mkx = -1.44, Mky = -9.88设计值:N = 201.00, Mx = -1.80, My = -12.352.1.2 承载力验算时,底板总反力标准值(kPa):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pkmax = (Nk + Gk)/A + |Mxk|/Wx + |Myk|/Wy= 119.55 kPapkmin = (Nk + Gk)/A - |Mxk|/Wx - |Myk|/Wy= 66.63 kPapk = (Nk + Gk)/A = 93.09 kPa各角点反力 p1=115.62 kPa, p2=66.63 kPa, p3=70.56 kPa, p4=119.55 kPa 2.1.3 强度计算时,底板净反力设计值(kPa):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pmax = N/A + |Mx|/Wx + |My|/Wy= 124.44 kPapmin = N/A - |Mx|/Wx - |My|/Wy= 58.29 kPap = N/A = 91.36 kPa各角点反力 p1=119.53 kPa, p2=58.29 kPa, p3=63.20 kPa, p4=124.44 kPa 2.2 地基承载力验算:pk=93.09 < fa=100.00kPa, 满足pkmax=119.55 < 1.2*fa=120.00kPa, 满足2.3 基础抗冲切验算:抗冲切验算公式 F l<=0.7*βhp*ft*Aq [GB50007-2002第8.2.7条](冲切力F l根据最大净反力pmax计算)第1阶(kN): F l下=60.79, F l右=6.47, F l上=60.79, F l左=0.00砼抗冲面积(m2): Aq下=0.27, Aq右=0.27, Aq上=0.27, Aq左=0.00抗冲切满足.2.4 基础受弯计算:弯矩计算公式 M=1/6*l a2*(2b+b')*pmax [l a=计算截面处底板悬挑长度]配筋计算公式 As=M/(0.9*fy*h0)第1阶(kN.m): M下=34.51, M右=14.60, M上=34.51, M左=8.21, h0=355mm 计算As(mm2/m): As下=273, As右=63, As上=273, As左=36基础板底构造配筋(构造配筋E12@200).2.5 底板配筋:X向实配 E12@200(565mm2/m) >= As=565mm2/mY向实配 E12@200(565mm2/m) >= As=565mm2/m3 配筋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式中((2.2+2*0.3)*(1.8+2*0.3)为土方底面积;
(2.2+2*2.1*0.26+2*0.3)*(1.8+2*2.1*0.26+2*0.3)为土方上口面积(按放坡系数、工作面等计算出)。
sqrt(6.72*((2.2+2*2.1*0.26+2*0.3)*(1.8+2*2.1*0.26+2*0.3))))*2.1/3 为(土方底面积×土方上口面积)的平方根×挖土深度/3
独立基础计算实例与结果说明
独立基础计算实例与结果说明
计算下图坡形独立基础
第一步:调出图
在构件信息页面,“楼层”选择“基础”,“构件类别”选择“基础”
点“添加”按钮,弹出“选定图标项目”窗口,点选“承台(方形)”,修订名称为“DJ1”。
3)1.57948 理论重量
承台底部纵筋:((2.2-2*0.05)*1000)*(((1.8-2*0.05)*1000)/200+1)*1.57948/1000000
与上面算式思路一致。
第四步:调定额
(略)参照其他柱、梁、板等构件中调定额说明。
注意:软件计算出的承台模板量有两种,一种含坡面模板,一种不含,根据实际施工方案情况选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承台模板{不包括坡形侧模}:((2.2+1.8)*2)*0.3
本例中,承台坡面缓,不设坡面模板,此量为实际所需量。
基础垫层体积:((2.2+2*0.1)*(1.8+2*0.1))*0.1
点击“计算”按钮,工程量、钢筋量算出。
工程量,在“常用量”页面
承台体积: 承台底部体积+承台坡面体积
1)承台底部体积2.2*1.8*0.3 长*宽*高
2)承台坡面体积0.35/3*(2.2*1.8+0.4*0.35+sqrt(2.2*1.8*0.4*0.35))。为棱台的计算式:1/3的高度*(底面面积+顶面面积+(底面面积×顶面面积)的平方根)。结果正确。
(底面长+2×垫层增宽)×(底面宽+2×垫层增宽)*垫层厚
预算土方体积:((2.2+2*0.3)*(1.8+2*0.3)+(2.2+2*2.1*0.26+2*0.3)*(1.8+2*2.1*0.26+2*0.3)+sqrt(6.72*((2.2+2*2.1*0.26+2*0.3)*(1.8+2*2.1*0.26+2*0.3))))*2.1/3+((2.2+2*0.1)*(1.8+2*0.1))*0.1
承台底部横筋:((1.8-2*0.05)*1000)*(((2.2-2*0.05)*1000)/200+1)*1.57948/1000000
1)单根长:((1.8-2*0.05)*1000) 横向边长-两端保护层
2)根数:(((2.2-2*0.05)*1000)/200+1) (竖向边长-两端保护层)/间距+1
点“确定”按钮,构件图像被调出。
在此,进一步修订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等。
第二步:标注数
1、输入结构尺寸、土方、工作面等参数
2、输入底板配筋参数参数
全部参数输入完成。
第三步:算出量
承台模板{包括坡形侧模}:底部方形侧面模板+棱台的坡形面面积
1)底部方形侧面模板:(2.2+1.8)*2)*0.3
2)棱台的坡形面面积:(1.8+0.35)*sqrt(0.35*0.35+(2.2-0.4)*(2.2-0.4)/4)+(2.2+0.4)*sqrt(0.35*0.35+(1.8-0.35)*(1.8-0.35)/4)
((2.2+2*0.1)*(1.8+2*0.1))*0.1,为垫层的土方量
清单土方体积:(2.2+2*0.1)*(1.8+2*0.1))*(2.1+0.1)
按垫层面积乘土方深度计算,其中(2.1+0.1)为“承台底土方深度+垫层厚度”。
钢筋量,在“钢筋分析”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