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及其开发应用
2024年红花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重点任务

2024年红花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重点任务2024年红花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红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扩大种植区域等方式,增加红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 提高红花品质:加强品质管理,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红花品质和安全性,增强国际竞争力。
3. 推动红花产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方式,推动红花产业升级,拓展红花产业链条,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红花产业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中国红花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5. 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红花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的良性循环。
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可能因地区和产业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红花简介及红花提取现状

红花简介及红花提取现状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名红花草、红花菜、川红花、刺红花,因其叶似蓝靛又名红蓝花,又因花中带有黄色而称黄蓝花。
红花中含有红花甙(Carthamine)和红花黄色素(Carthamin yellow)两种色素。
黄色素含量较高,约占花重的30%左右。
红花中主要的药理成分为黄酮类的红花黄色素,它是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
红花黄色素是三种查耳酮葡萄糖甙结构分子的混和物[safflower yellow A(C27H32O16, 612.5),safflower yellow B(C48H54O27 1062)and precarthamin]。
红花黄色素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易吸潮,吸潮时呈褐色,并结成块状。
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其水溶液极稀时为金黄色,较稀时为橙黄色,较浓时为橙红色,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色泽艳丽、耐高温、耐高压、耐低温、耐光、耐酸、耐还原和抗微生物等优点。
红花黄色素是红花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成分,它有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促进血栓溶解、使阻塞的部分畅通、改善组织微循环,从而使组织得到更多的营养。
它可以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具有镇痛、抗炎、抗疲劳、耐缺氧、降压等药理作用;因此,在平时的饮食中适当地补充点红花色素,有益于人体健康。
由于合成色素很多属焦油燃料,其本身不仅无营养价值,且有些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故由植物中提取食用天然色素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有取代人工合成色素的趋势,在寻找和研究开发食用天然色素的过程中,红花黄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的色价和药理作用、物理特性,是天然色素中屈指可数的植物原料,也是人工合成色素无法比拟的。
红花黄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允许鼓励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我国与1985年颁布了它的使用标准。
红花黄色素将是人工合成色素日落黄的取代品,成为各种清凉饮料、糕点、糖果、各类食品和化妆品等的理想着色剂。
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

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红花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不仅在食品工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在药用、美容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食品工业中,红花被用于调味、染色等用途,受到广泛关注。
红花还被发现在美容领域有着抗衰老、美白肌肤等作用。
红花的未来研究展望是继续深入挖掘其化学成分和功能,以及探索其在新领域的应用。
红花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不断增长,红花必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产业。
红花的研究与应用将持续推动红花产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关键词】红花、现代研究、化学成分、食品工业、人体健康、药用、美容、未来展望、发展前景1. 引言1.1 红花的历史背景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是一种来自番红花植物的珍贵调味品和药用植物。
其在传统中医药和烹饪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红花最早起源于西南亚和伊朗地区,后传播到中国、印度和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古代,红花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和香料,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
随着贸易的发展,红花逐渐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和药材。
红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人和古波斯人就已经开始种植和使用红花。
在中国,红花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稀有之品”,具有“调和脏腑,通血脉,开心窍”的功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花的用途不断扩展,成为了中国传统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红花的重要性1. 食用价值:红花可以用来提取红花色素,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饮食中。
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香味能够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 医药价值:红花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红花酮、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认为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等功效。
3. 美容保健价值:红花被认为是一种美容圣品,能够帮助皮肤保持细嫩和光滑。
红花综述

红花的功效及应用【摘要】红花是传统的药用植物,鉴于红花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对红花的研究都很重视。
其种质资源、主要成分、药理作用都是人类利用红花的基础。
【关键词】红花;种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
红花种子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号称“亚油酸之王”。
还可提取天然食用的黄、红色素。
黄、红色素不仅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
红花饼粕可作饲料。
红花种壳在化工方面也有多种用途。
由于红花用途广泛,备受人们的关注。
现就红花的种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红花的信息介绍1、红花的植物学特征红花[1],是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
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全部叶坚硬,革质,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几无柄,微抱茎;茎直立,白色或淡白色,基部木质化,表面具细线槽纹,上部有分枝;头状花序顶生,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膜质,全部苞片无毛,无腺点;全为管状花,花托扁色,两性,雄蕊5枚,花药聚合,雌蕊1个,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花冠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
花期5~7月,果期7~9月。
2、红花的资源[2]A、属内种质资源:Knowles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红花属常见的种分为四组:1)第一组(2n=24)①红花(carthamus tinctorious)即上述介绍的红花,是红花属中唯一的栽培种。
②巴勒斯坦红花(C.palaestinusd)又称沙漠野生红花。
藏红花与红花的鉴别和生药资源

二、利用生物技 术生产药用资源
Eg.浙江天皇野生植物有限公司已将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野外 (大棚下)获得成功,该公司的组培育苗以外植体为主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 术或其他新生物技术研制的基因、核糖核酸、酶、蛋白质、 多肽、多糖药物等。其特点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
分含量低的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显微鉴别:
藏红花——粉末特征:橙红色
1. 表皮细胞表观表面观长条形,壁薄,稍弯曲,有的外壁凸出 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 2. 柱头顶端薄壁细胞密集成绒毛状,直径25-56Um 3. 细胞中含有小型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红花——粉末特征:橙黄色
1. 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 2. 花粉粒,类球形或长球形,具3个萌发孔,外壁齿状突起 3. 花柱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膜先端尖,或稍钝。 4. 花冠裂片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作短绒毛状。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二氢黄酮: 如红花苷,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黄素A、B、C
含量测定
藏红花
避光操作,采用HPLC方法测定,以西红花苷-ǀ和西红花苷 -ǁ为对 照品,本品中2个成分的总量不得少于10.0%。
红花
采用HPLC方法测定含羟基红花黄素A不得少于1.0%;含山奈素不得 少于0.05%
药理作用 藏红花
1.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西红花的水煎剂对动物离体子宫有兴 奋作用,(胡萝卜类) 2. 对心血管的作用:西红花的水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 用;对蟾蜍血管有明显收缩作用 3. 对血小板作用:对血液凝固有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血小板血 栓的形成 4. 利胆作用:能增加兔胆汁分泌量;能降低兔胆固醇和增加兔 脂肪代谢。 5. 抗炎镇痛:灌胃给药有明显抗炎作用,且有一定镇痛效应。
红花

• 【红花生药材鉴定】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 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 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 微苦。 •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 显微鉴定:粉末:红棕色。 • ①分泌细胞长管道状,直径5~66μm,胞腔内充满黄色分泌物。 • ②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39~60μm,有3萌发孔, 光切面观外壁齿状突起。 • ③草酸钙方晶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 ④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此外,有花冠表皮细胞、花粉 囊内壁细胞、花药基部细胞及药隔网纹细胞等。本品以色红黄、 鲜艳、无枝叶、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 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 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 依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不少于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山奈素含量不得少于 0.050%
藏红花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第3期(总第524期)2021年3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3Mar.文章编号:1671-9646(2021) 03b-0070-03藏红花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陈冰洁1, **乔勇进1,赵新民2,王晓1,王春芳1,刘晨霞1收稿日期:2020-08-10基金项目:上海市崇明区“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CK2019-56);上海市农产品保鲜加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项目(18DZ2291300)。
作者简介:陈冰洁(1990—),女,硕士,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保鲜加工。
*通讯作者:乔勇进(1967—),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食品保鲜与加工。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上海201403 ; 2.上海番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2153)摘要:藏红花作为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中药材,因其药理活性而深受人们关注。
综述了藏红花在临床、医药、食品 及工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藏红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藏红花;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6693/ki.1671-9646(X ).2021.03.052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rocus sativus L.CHEN Bingjie 1, "QIAO Yongjin 1, ZHAO Xinmin 2, WANG Xiao 1, WANG Chunfeng 1, UU Chenxia 1(1. Agri-food Storage and Processing Research Center ,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 Shanghai 201403,China ; 2. Shanghai Fanj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202153, China )Abstract : As a kin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rich medicinal value , Crocus sativus L.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to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n this paper , the application of saffron in clinic , medicine , food and industry was reviewed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rocus sativus L.Keywords : Crocus sativus L.; development ; utilization ; research progress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芳香植物,被称为“黄金调味品”,来源于干柱 头,由于每个柱头质量约2 mg 。
红花生理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的开题报告

红花生理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红花是紫红色的花卉,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药材之一。
红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的功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红花中含有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如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
其中,红花生理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离、纯化红花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为红花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分离、纯化红花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方法:采用柱层析、透析、薄层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出红花中的生理活性物质。
2.结构鉴定方法: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对生理活性物质进行鉴定。
四、预期结果
通过研究,预计可以从红花中分离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并通过结构鉴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这些物质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可以为红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
学的依据。
五、研究意义
1.为红花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丰富红花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和结构,丰富天然药物的开发资源。
3.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借鉴。
红花的采摘加工工艺流程

红花的采摘加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红花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珍贵药材,而红花的采摘加工工艺流程对于保证红花的品质和药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花及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红花及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红花作为传统中药材,广泛用于治疗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症。
红花中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红花黄色素A(SYA)、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红花多糖(SPS)等。
其有效成分具有保护肝脏、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高血压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对红花及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红花;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别名草红花、杜红花、刺红花。
因其花红色,叶颇似蓝靛色又名红蓝花,又因其花中掺杂黄色而称黄蓝花[1]。
红花为菊科植物的干燥花。
具有治疗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剌痛,跌扑损伤,疮伤肿痛的功效[2]。
近年来,国内外对红花及其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发现其对神经系统、肝脏、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也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本文就红花及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旨在为红花在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1对心脑血管的作用2.1.1抗心肌缺血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以及抗氧化防御活性的降低是影响心肌细胞受损的三项重要因素,可用几种强效抗氧化剂介导酶对因氧自由基而受损伤的心肌细胞进行防御,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乳酸脱氢酶(LD)和肌酸激酶(CK)无法穿过细胞质膜,然而当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时,LD和CK可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因此,LD活性和CK活性可代表在缺氧/复氧(A / R)状态下细胞的损伤程度。
心肌细胞在A / R状态下培养会降低其活性,增加LD和CK的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红花黄色素A (SYA)可提高过氧化氢酶、GSH-Px和SOD的活性以及上调GSH的水平来显示抗氧化活性,并抑制LDH和CK的释放来表达其抑制细胞凋亡能力,达到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3]。
红花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含量 115 .0 187 .9 115 .7 0 90 .6 0 45 .3 113 .8
04 6 .6
将 红花 浸泡 在 白酒 中 制成 的保 健 酒 , 我 国 是
最常见 、 最古 老的红花保健食 品之一。《 匮要 金
略》 中记载了红花酒 的功效 : 补血散瘀 , 适用于妇
vnae n e tn a polm fa l e o rdcs eaaye ,n e t t iso e r e rsac atgs dt et rbe s fo r od out a ll d adt r e e rhif t r eer a hp o i l osfw f p r l z h s a g f t ru h h
补 阳散寒 , 温经 痛脉 之 功 。 2 2 保 健 茶 .
达 7 % ~8 % , 然 Vt 6 5 天 i E含 量 为 16 0mgk。 0 / g 亚油 酸具有 软 化心脑 血 管 、 促进 血 液循 环 、 降脂 降 压 、 进新 陈代 谢 和调节 内分 泌 的功效 。 促
花有“ 活血 、 润燥 、 痛 、 肿 和 通经 ” 功效 。红 止 散 之 花 主要 含有 黄酮 类成 分 , 羟基 红 花黄色 素 A、 花 红 黄 色素 B和 红 花 红 色 素 是 红 花 中所 含 的 主要 色 素 成分 , 有着 显著 的生 理 活 性 。种 子 中所 含脂 肪 酸、 5一羟色胺 衍 生物 等也 为其 主要 的生 理 活性成
油酸酯 为7 0 一 2 和亚油 酸 酯 为7 % 一 4 。 .% 4 % 2 8%
《 中国药 典 》 采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测 定 , 定 红花 规 中羟基 红 花 黄 色 素 A 的 含 量 ≥10 , . % 山柰 酚 的 含 量 >00 % , 1 .5 以控制 药材 质量 。药 理研 究 表 明 , 红 花具 有非 常显 著 的保健 作用 。
长白山药用植物中药女性美疗产品的市场开发

长白山药用植物中药女性美疗产品的市场开发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美容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长白山素有“东北药库”之称,是我国重要的中药资源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一些对女性美容有益的草药。
这些药用植物可以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各种美疗产品,满足女性对美容的需求,也为长白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市场。
1.红花:红花又名藏红花,是一种在长白山地区广泛生长的植物,能够舒肝解郁、活血化瘀。
由于其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和保护肝脏,因此在美容领域被广泛使用。
2.黄芪:黄芪是一种益气补中、强身健体的植物,也能够改善肤色和降低皮肤老化速度。
因此,黄芪被视为是抗衰老的有效成分,被应用于女性美容领域。
3.柴胡:柴胡是一种能够活血化瘀的植物,有解毒、感冒以及抗压力等多种功效。
同时,由于其能够排毒养颜,柴胡被广泛应用于女性美容、美肤的产品中。
4.白芍:白芍是一种能够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的植物,具有抗痉挛、镇定等功效。
同时,白芍还能够使皮肤柔嫩细腻,并有助于改善肤色、减轻黑眼圈等美容作用。
1. 红花美容水:以长白山红花为原料,添加适当的保湿、滋养成分,制成水溶性的美容产品,可用于美容、舒缓肌肤、防止肌肤过敏。
2. 黄芪面膜:以长白山黄芪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胶原蛋白等营养成分,制成具有滋养、提亮、美白、补水等多种功效的面膜。
3. 柴胡手工皂:以长白山柴胡为主要成分,采用天然手工皂制作工艺,制成具有深层清洁、滋养、美白等多重功效的手工皂。
4. 白芍修护霜:以长白山白芍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维生素和天然保湿成分,制成具有滋润、舒缓、修护、防御等多种功效的修护霜,适用于因环境污染、干燥等因素引起的皮肤问题。
经典名方中红花的本草考证

·专题·经典名方中红花的本草考证△翁倩倩1,2,赵佳琛1,金艳1,张卫3,彭华胜4,蔡秋杰5,李兵6,陈周全7,杨洪军8,张华敏3,詹志来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9;8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摘要] 通过查阅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红花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
经考证发现,从古至今所用红花主流基原均为菊科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 ,以新采质量为佳。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均记载红花出自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
目前,红花的主产区在新疆及云南,而从其耐旱等生物学特性来看,新疆是红花的适宜产区。
经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红花的主流炮制方法是以酒为辅料,与酒同煮或以酒处理后进行干燥。
建议“桃红四物汤”中红花炮制方法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身痛逐瘀汤”可依原方义选用加工炮制方法。
[关键词] 经典名方;红花;本草考证[中图分类号] R28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1)02 0236 06doi:10 13313 /j issn 1673 4890 20200422003HerbalTextualResearchonClassicalPrescriptionofCarthamiFlosWENGQian qian1,2,ZHAOJia chen1,JINYan1,ZHANGWei3,PENGHua sheng4,CAIQiu jie5,LIBing6,CHENZhou quan7,YANGHong jun8,ZHANGHua min3,ZHANZhi lai11 StateKeyLaboratoryofDao diHerbsBreedingBase,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2 AcademicianWorkstationof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3 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4 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12,China;5 ResearchCenter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6 Instituteof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7 ChinaResourcesSanjiu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 ,Ltd ,Shenzhen518029,China;8 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 Thisarticlemakesatextualresearchonthename,origin,position,quality,collection,processingandconcoctingofCarthamiFlosusedintheclassicalprescription,soastoprovidereferenceandbasisfor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classicalfamousprescription Aftertextualresearch,itisbelievedthatthemainsubstratesofCarthamiFlosfromancienttimestopresenttimesisCarthamustinctorius,thequalityofthefreshpickingisbetter Inthepastdynasties,it△[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401,2017YFC1700805);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Z13 YQ 091)[通信作者] 詹志来,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道地药材标准、中药资源鉴定与评价;Tel:(010)64087964,E mail:zzlzhongyi@163 comwasrecordedthatCarthamiFloscamefromthewesternregions,whichisnowXinjiangandmostofthenorthwestregions Atpresent,themainproducingareasareinXinjiangandYunnan,andconsideringthe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afflowersuchasdroughttolerance,Xinjiangisasuitableproducingarea Inthesuccessivedynasties,themainmethodofprocessingCarthamiFloswithwineasauxiliarymaterialisboilingwithwineordryingwithwineaftertreatment,itissuggestedthattheprocessingmethodofTaohongSiwuDecoctioncanrefertothemethodof″Jiuzhi″inthe2020editionofChinesePharmacopoeiacontainedinthewinemethodandShentongZhuyuTangcanbeprocessedaccordingtoitsoriginalmeaning [Keywords] classicalprescription;CarthamiFlos;herbaltextualresearch红花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
中药红花研究进展的概述

中药红花研究进展的概述发布时间:2023-06-02T11:15:11.319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徐文[导读]中药红花研究进展的概述徐文(荆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湖北荆州434020)摘要:红花是中国传统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研究现在也是中国医药界一大热门。
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中外学术各界关于红花主要化学成分和药效的研究的文献,对红花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概括。
并对红花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红花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以及思路。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效作用0 引言中药红花属于菊科植物药材,原产自西亚和欧洲等地区,现中国河南和新疆等地均有种植。
红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已经有两千多年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药用植物界中的常青树。
红花对土壤的适应力强,土壤养分要求低,可以适应大部分土壤环境,只要不是将其种植在极度匮乏养分的或者极度干旱的土壤中,就可以扎根生长。
红花一般是管状花入药,花期较长,一般为一年生或者一年两生,药材资源珍贵 [1]。
红花主要的功效是活血化瘀。
在最新的药典中,对红花的主治有着丰富的记载,这足以说明红花是一味优等良药。
中药红花的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已知和未知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以下化学成分。
1 中药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参阅近几年中药红花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是黄酮类、甾体、酚酸类、双醇、木脂素、查尔酮、炔类以及挥发油等 [2]。
红花黄色素是红花现在已知得主要活性成分,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化学结构的分为红花黄色素 A 和红花黄色素 B 两种成分。
这两种成分分别用于 1982 年和 1984 年被提取出来,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和经济学价值。
HSYA 是红花黄色素含量较高的成分,也是中国药典中规定测定红花黄色素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对此项成分的研究是红花药效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一步,也是可以人工合成红花有效成分的重要保障。
2 中药红花的药效作用研究进展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近几年的药效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果,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抗炎等医药学必研究的领域取得的一些成果已经应用到了最后的临床阶段。
红花调研报告

红花调研报告红花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红花,又称番红花、藏红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属于菊科的一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
红花主要产自中东国家,包括伊朗、阿富汗等地。
它以其独特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而受到广泛的喜爱,并被用于烹饪和药用。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红花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用途,以及考察其可行性和潜在商机。
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为进一步开发和推广红花产品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消费者,了解他们对红花的认知以及对红花产品的需求和价值认可。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生产商和经销商,了解他们对红花市场的看法和对红花未来发展的预期。
四、调研结果1. 红花的认知度经过调查发现,超过80%的人对红花有一定的认知,其中大部分人认为红花具有药用和美容的功效,同时也有部分人将其用于烹饪。
2. 红花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人们对红花的需求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药用和美容方面,红花被广泛应用,并受到追捧。
此外,一些厨师和美食爱好者也开始关注红花的烹饪用途。
3. 红花的药用价值红花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包括具有抗氧化、抗炎、镇静和抗癌等作用。
在传统医学中,红花被广泛用于治疗减压、缓解神经紧张、提高免疫力等,其药用价值备受推崇。
4. 红花的美容价值红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能有效抑制皮肤氧化,缓解皮肤干燥和抗衰老。
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的红花美容产品,并受到一些敏感肌肤人士的青睐。
五、商机分析基于调研结果进行商机分析,红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建议:1. 开发多种红花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包括药用、美容和烹饪等;2. 加强红花的品牌宣传和营销,提高其知名度;3. 与相关行业合作,共同推广红花产品,如与药品公司合作开发红花药品等;4. 提供红花种植培训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参与红花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红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机。
红花

为大力推广卫红花的种植面积,卫辉市成立卫红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进行技术指导并回收红花产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卫红花的积极性。红花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②11
1.红花利用现状及前景
目前红花主要有药用、油料、食品色素、保健品、化妆品、染料及油漆等方面用途。红花花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化学成分,其中药效成分主要是红花黄色素、腺苷、羟基红花黄色素及红花红色素等物质,红花黄色素有扩张血管、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腺苷有改善心脑血液循环,防止心率失常和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作用。红花作药用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涨痛、痛肿、跌打损伤等症,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红花种子含油量35-47%,种子油是比大豆油、棕榈油品质还高的食用油,其中主要含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内地红花主要以河南、四川等地所产满足市场需求,社会用量较小,其价格在4-6元/kg左右。70年代,随着中药工业的发展,其新用途的不断开发,用量呈连年上升的势头,价格也一直在上升,种植面积逐渐形成规模,1975年全国种植面积近10万亩。20世纪80年代前,红花年需求量约60-80万kg,此后10年间,其需求量增至150-180万kg。到1980年全国红花种植面积达20万亩,收购量达250万kg,规模成倍增长。1988年中药材市场进一步加大开放,全国药材普遍大涨价,红花价格也随着需求及人为因素影响升至10-12元/kg。90年代初,红花市场库存空虚,大多商家无货,加上产量不大,其价格直线上升,1992年升至35元/kg,到1998年开春,红花价格最高时曾达40元/kg,达到9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高价位,此后红花价格趋于稳定。2005年夏红花售价升至45-50元/kg,在2005年10月,其价格高达60-80元/kg左右,目前红花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约100-120元/kg。红花中的红花色素作为红花药品的原料,在国内市场容量极大。从1996年以来,国内红花销量年增长率约18%。若以项目产品标准提取物代替生药红花,年需求量在500吨以上。红花药品(高可欣片、降三高胶囊)需求量目前年销售至少在10亿片(粒)以上,而且出口销往日本、东南亚等国和地区。
红花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红花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3-02-25T15:54:23.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蒋洪梅[导读]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
蒋洪梅(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药械科 617061)【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60-02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
它是当今药学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植物之一,红花集药用、食用、油料、染料、饲料于一身。
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
红花籽中含80%左右的亚油酸,常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等[1]。
现就对红花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
色素主要指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山萘酚为母体和以槲皮素为母体的糖苷组成。
另外还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2 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2.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红花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
红花的这一作用,已证明同红花色素有关,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复方中配伍红花的价值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2.2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可使全血凝固时间及血浆(缺血小板)复钙时间显著延长。
能显著提高血浆纤融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局部血栓溶解从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2]。
2.3兴奋子宫的作用红花为中医妇科常用药。
实验证明红花煎剂对小鼠、兔、犬等多种动物离体及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收缩张力和节律均明显增加,甚至引起痉挛,对已孕子宫的作用更明显。
2.4抗缺血所致损失的作用红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有有明显保护作用。
红花水提液能提高培养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减轻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菊科红花中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菊科红花中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摘要】红花兼具药食两用功效,为红花植物的干燥管状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为查尔酮类的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
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就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对红花的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花;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005-02红花(Cathamus tinctorius)为一年生菊科红花属植物,主要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有分布。
中医理论认为红花具有特殊香气,味甜微苦,性温,通经,活血,主入心、肝经,早在古代就有以红花汤剂煎服为主止痛、活血,痛经的作用。
现有研究表明,红花中富含黄酮、生物碱、聚炔等200余种化合物,其中以查尔酮类的色素类为主要有效成分,正是由于红花成分的多样性及药理作用的宽泛性,使红花中成分的活性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对红花有效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为红花有效成分药理学活性的提供必要的依据。
1.红花的药理作用1.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红花煎剂对家兔的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能促进狗的心收缩或扩张增加[1]。
其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并能减慢心律,增加血流量,维持心肌的平衡[2]。
1.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红花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小鼠在机体缺氧导致的脑神经细胞病变中,红花可通过增加血液流通,改善细胞微环境对脑神经细胞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且其注射液能够有效的缓解脑部水肿昌盛[4]。
1.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红花可以明显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红花制剂作用于小鼠,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增强吞噬细胞的免疫识别能力和吞噬能力,从而加快免疫细胞的产生与转化,进而消除抗原,保证机体的安全和免疫系统的稳定[5]。
1.4 抗肿瘤等作用现有研究证实,红花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肿瘤细胞的血流量,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同时其水提物还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菌、保肝、抗衰老等作用[6-7]。
中草药红花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东等产 地为道 地 。始 载 《 宝 本 草 》, 为 中 品。 开 列 明代《 草 纲 目》 载 : 红 花二 月 、 月 、 本 记 “ 八 十二 月 皆可 以下种 , 后 布子 , 雨 如种 麻 法 。出生 嫩 叶 , 苗 亦可食 。其 n ̄ J 叶 , 五月开 花 , f t, p 蓟 至 如大 蓟花 而
关键词 : 红花 ; 综合利用 ; 研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5 79 ¥6 . 文 献 标 识 号 : A 文 章 编 号 :0 1 44 ( 0 8 0 05 — 4 10 — 9 2 20 )5— 0 6 0
红 花 ( ata st c r3 L ) 集 药 用 、 C r mu i t i 是 h n ou 食
19 版和 20 版《 90 05 中国药典 》 , 载 红花为菊
科植 物 C r a u i ti .的干 燥 花 , 季 花 at m stc r3L h nou 夏
由黄变 红 时采 摘 , 阴干或 晒 干 。据 历代 本 草 对红
蓝花生长习性以及形态特征 的描述 , 与现在药典
收藏 的红花基 本相 符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草药核技术与航天育种研究 中心/ 山东 省农业科学 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2 00 ) 5 10
摘
要 : 文概述 了中草药红花 的药用 、 本 食用及工业上 的应用价值 , 红花在 品种选育与栽培基础研究方面
的进 展 及 开 发 应 用 前 景 。
中成 药在 临床上应 用 。其 中正红 花油用 于救 急止
多方应 用及 开发 利 用 , 潜在 的 市 场价 值 和 广 阔 其
的发 展前景 已越 来 越 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红 花 的 对 研究 亦趋深 入 和广泛 。
红花的资源及药用价值

红花的资源及药用价值
赵钢;王安虎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04(23)3
【摘要】红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新型的油用和工业资源植物.本文综述了红花的资源及分布、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红花的开发利用.表明红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赵钢;王安虎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生物工程系,四川,成都,610106;四川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西昌,615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J], 黄扬玉;浦月霞
2.“桑蚕资源食药用价值挖掘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研发”获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J], 廖森泰
3.“桑蚕资源食药用价值挖掘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 [J], 廖森泰
4."桑蚕资源食药用价值挖掘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重大
新技术 [J], 廖森泰
5.红花油的保健应用开发与新疆红花资源 [J], 吴桂荣;贾新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花及其开发应用
红花也称草红花、菊红花、怀红花、川红花和杜红花,为菊科1年-2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作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但几千年来,红花却未获得多大的发展,直到本世纪50年代,由于推广新的、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红花才成为一种新的油料作物得以发展。
中国栽培红花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在本世纪30年代,甘肃省敦煌县就将红花作为油料作物栽培,其油用作烹调油。
古时候,红花既用做染料,也用做化妆品,但在中国主要还是用做中药材,也用其油,在河南,将红花油称“二香油”。
红花在我国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
红花具有含油率高、油质好、用途广以及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盐碱、栽培管理简单、适于机械化耕作等优点,因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自1973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把红花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列入生产年鉴的统计项目之内。
1993年,全世界红花播种面积为1128000公顷,总产量为839000吨。
其中,印度红花播种面积占全世界的62.7%,总产量占全世界的40.8%。
而原来并没有红花的如墨西哥、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却成了红花生产大国。
一、红花的用途1.花的用途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和红花素、红花甙及红花醌甙。
味辛,温,无毒。
有扩张体冠状动脉及股动脉、兴奋子宫、降低血压的作用,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使组织得到血液灌流,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溶解血栓的作用。
因此被广泛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红花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它不仅广泛用作药材,而
且也作为药膳的原料或饮料,如红花炖牛肉、红花鸡丝、红花酒、红花糖水等。
近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发明的红花茶、降胆固醇护心制剂和降胆固醇保健油都是以红花作为主要原料经精心配制而成的红花制品。
2.油的用途红花油之所以为一种高质量的食用油,是因红花油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8%~85%,亚油酸是人体唯一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必需由膳食供应。
本世纪50年代所获得的关于不饱和脂肪酸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研究结果,使红花油作为食品的成分的兴趣猛增。
它可隆低胆固醇水平,以减少胆固醇沉淀于动脉粥样硬化斑上的机会,从而有效地预防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日本国立营养生理部长铃木慎次郎教授的试验表明,食用红花油或红花混合油一星期后胆固醇可下降14%~26%。
可见,红花油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二、红花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为增加我国油料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自1976年开始,先后收集了国内、外红花品种2800多份,并进行了评价试验。
事实证明,“世界红花种质资源”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对我国红花的科研、生产和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1.红花茶以红花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的红花茶,除保持有红花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外,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氨基酸的含量高达11.01%,其中赖氨酸的含量为大枣的9倍,为菠菜的5倍。
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极丰富,其中钾的含量为苹果的16倍,为大白菜的9倍;镁的含量为苹果的91倍,菠菜的21倍。
若每日饮用三包,则红花茶
中所提供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即远远超过人体每天的需要量。
此外,本品还具有理气、健胃、生津等作用。
2.降胆固醇保健油本发明属于保健食用晶,选用红花籽油、米糠油、月见草油、芝麻油等制成调和油,再添加维生素E和其它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经提纯、按一定的比例调配、消毒制成降胆固醇保健油。
本发明可做成装瓶、装桶或者制成胶囊制剂。
该保健油含亚油酸,可防止人体缺乏亚油酸症,亚油酸、γ-亚麻酸、维生素E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总脂、甘油三脂的含量,特别是胆固醇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的含量,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防止血管硬化,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
3.降胆固醇护心制剂本发明提供的降胆固醇护心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以红花油或红花油和米糠油作为调和油,配以经煮熬、过滤后的浓缩药液而制成的制剂。
该制剂除含红花、川芎、丹参、菊花等对心脑血管病有特别治疗效果的中药成分外,由于用红花油或红花油和米糠油作调和油,而红花油和米糠油中含亚油酸,可进一步降低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从孩童期服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
三、发展前景1.充分利用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的优良作物红花非常耐寒,大多数品种的小苗能耐-6℃的低温,个别品种可抗-16℃的严寒。
红花比任何作物都耐旱,也很耐盐碱,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2.综合利用大有可为红花的花可入药,也可用以提取色素,红花的种子可用来榨油,因红花油中含有80%以上的亚油酸,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液中
的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将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起积极的作用。
经花籽榨油后饼粕,含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作饲料,也可提取食用蛋白;内蒙古农牧学院已从饼粕中提取蛋白质并研制成氨基酸口服液。
红花油既可用食用油,又有保健作用,红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将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3.发展红花生产,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普遍而严重的疾病。
红花和红花保健油则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有效途径。
因此发展红花,让红花油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保健食品,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问题及建议1.现存的问题随着西北地区棉花的发展受到限制,新疆正在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即西红柿、红花、红辣椒,1999年的新疆红花的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30万亩发展到1999年的60万亩。
云南省了有一定规模的发展。
(1)品种落后。
虽然我国栽培红花历史悠久,但传统上只是作为一种药用植物栽培,种籽的含油量低。
而普通的压榨工艺,有10%的油残留在油饼中。
含油量为12%的红花品种,其出油率仅为2%,而含量为42%的红花品种,其出油率则为32%。
后者为前者的15倍。
新疆塔城博孜达克农场的地方品种平均667平方米只有24.28公斤,我国红花品种的含油率只有20%~29%。
而新的品种"AC—1”的含油率高达42.25%,种子产量为当地品种的200.7%,单位面积油产量为当地红花品种的280%。
’ (2)没有形成产业化。
目前红花主要作为药用,而中药的市场容量有限。
随着红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出现了药材市场红花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得红花的价格急剧下跌。
目前红花的市场收购价格仅为13元/公斤(往
年最高时曾达160元/公斤),红花籽的收购价仅为1.5元/公斤(往年最高时曾达3元/公斤)。
国外一些专业生产红花籽油的厂家,如日本,缺乏红花资源,红花籽来源主要是我国。
与之相比,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建议政府在大力推广红花的同时,应鼓励红花相关产业的开发。
如红花茶、降胆固醇红花保健油、红花黄色素的开发。
从多个渠道消化原材料,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红花相关产业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目前,当务之急是推广优良品种。
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推广的品种由于当地缺乏良种的保纯技术,现在已面目全非,品种混杂严重,种子含率显著下降,急需用新的花、油兼用的新品种予以更新。
我们还育成了18个新品种,试验表明,非常适于干旱地区栽培。
红花栽培管理和相关产品的开发,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特种经济植物研究组是国内红花研究的骨干研究机构,自70年代开始红花的研究,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
先后完成了同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已改名为国际植物遗传研究所)签署的十余项合作项目,发明了“红花茶”、“红花可乐”、“降胆固醇红花保健油”等四项发明,成果和产品辐射到全国十多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