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研究——以沧州市为例
老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淄川马家项目为例
老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淄川马家项目为例摘要:随着国家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城市更新战略,城市更新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成为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实践案例经验,阐述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方法,为城市更新方法研究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城市更新;更新策略;优化措施1.引言2021年3月5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城市更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城市更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解决城市发展中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大大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城市更新定义及意义从定义上看,城市更新目前还没有公认统一的定义,城市更新进行较早的大城市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都给出其定义。
上海市:城市更新是在城市发展中,对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深圳市:城市更新是指由相应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广州市:城市更新是指由相应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
因此可概况的认为,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从意义上讲,城市更新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通过城市更新,可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不只是简单的旧城旧区改造,而是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阶段。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其内涵是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路径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研究——以K市为例开题报告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研究——以K市为例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师的重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作为其中一种管理手段,针对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规划和实施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程度,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K市是我国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路网拓扑结构不合理、公交站点分布不均、道路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K市为例,旨在分析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情况,探索可行的优化策略,提高K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研究内容和方案(1) 现状分析:对K市的道路拓扑结构、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交通流拥堵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
(2) 问题分析:从城市道路规划、公共交通枢纽设置、停车管理等角度进行问题分析。
(3) 控制措施:提出一些可行的优化措施,并从可行性、成本和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4) 建议方案:对优化措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可操作的方案设计,包括静态设计和动态控制的建议。
3. 研究方法(1) 论文研究法,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和现有的相关论文,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的理论研究进行深入学习。
(2) 实地调查法,通过K市的道路和交通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K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策略提出专业性结论。
(3) 统计分析法,借助数据分析软件SPSS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案。
4. 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K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进行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和效果:(1) 定量分析K市道路网络的现状,挖掘和总结其升级和优化的策略。
(2) 针对K市的公共交通站点、线路、统一管理方案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3) 给出针对K市的停车管理措施的方案,尝试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4) 加强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发布服务。
5. 研究创新点(1) 针对K市的交通资源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根源上解决交通问题。
从路网规划建设角度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
2 解 决问题 的原则 和思路
深刻 领会 市政府 关 于开展 “ 研究 制定 天津 市治 理 交 通 拥堵 政 策措 施 工 作 ” 精 神 , 实 市 领 导 重 的 落 要指示 :组 织一 个专 门班 子 , 中一 段时 间 , “ 集 深入 研 究治堵 的综 合措施 , 出一 个切 实管用 、 搞 方方 面 面又
效 的提升 。
收 稿 日期 :0 lJ3 0 2 1- _ 7 0 作者 简介 : 白子 建 ( 9 7 , , 津 人 , 级工 程 师 , 事道 17 一) 男 天 高 从 路交 通规划 与管 理研究 工作 。
姓 生活 的大 事 , 据市领 导 的要求 , 根 本次 工作要 制定 套具 有很 强的科 学性 、 操作 性和 实效 性的措 施 , 要
路交 通拥堵 已经成 为 制约天津 市城 市发展 的一个 重要 症结 。为 了有 效缓 解天 津市城 市交通 拥堵 问题 , 制定 和实施 有针对 性 的对 策 、 段和措 施 , 当前天津 市交 通现状 及引发 问题 的根源 出发 , 手 从 对交通 拥堵 的形成 根源 进行深 入 的分析 , 通 过总结 国 并 内外城 市交通 拥堵 成功 治理 的经验 , 结合 天津市 交通 实际情 况 , 出天津 市城 市交通 拥堵 治理 的对策 建议 。 提 关键词 : 市 ; 通拥 堵 ; 网规划 ; 理 城 交 路 治 中图分 类号 : 4 11 3 U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9 7 1 ( 0 10 — 0 0 0 10 — 7 6 2 1 ) 7 0 1— 3
虽然多年来我市路网建设发展较决,但相 比要 适应不断提高 的土地开发强度 , 城区快速 的机动化 发展 , 仍然 在路 网总量 和结构方 面存 在不 足之处 。 ( ) 有基 础设施 挖潜 不足 3现 由于 以往对 天津 市城 区道路 基础设 施 细节设计 和精 细 管理 方 面重视 程 度 不够 , 现有 的设施 未 能 发 挥最大程度的效用 , 造成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浪 费 较为严 重 。
城市交通路网优化研究
城市交通路网优化研究一、引言城市交通路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如何对城市交通路网进行优化研究,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交通路网的构成城市交通路网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机场、轨道交通、公交车路线等。
其中,道路是城市交通路网的骨架,是街区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
三、城市交通路网的优化目标基于城市交通路网的构成,我们可以得出城市交通路网的优化目标:1.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提高交通效率。
2.增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性和完整性,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
3.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城市交通路网的优化方法城市交通路网的优化方法包括三个方面:道路规划、交通控制和公共交通的发展。
1.道路规划道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路网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容量、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行驶速度等要素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
此外,城市道路的规划也需要考虑各种特殊条件,如山坡地形、河流、公园和历史建筑等。
2.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另一种方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交通信号灯、车道归属、路口规划、限制车辆通行等措施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基于交通状况的动态信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路网的效率。
3.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公共交通也不断得到升级和改善。
近年来,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地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
五、城市交通路网优化的现状目前,城市交通路网的优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除了传统的政府机构和相关企业之外,学术界和科技公司也都在城市交通领域进行着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交通路网优化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展。
通过利用包括交通流量数据、出行数据和地图数据等在内的庞大数据集,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路网的精细化管理。
城市路网评估与优化研究
城市路网评估与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路网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方面,它的评估与优化对于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路网评估的意义城市路网评估首先需要了解城市交通的整体状况。
对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及时准确地获知城市交通的状况,不仅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调控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方式。
同时,城市路网评估也需要考虑现有路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对于一些拥堵严重的交通干道,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路网的使用效率。
而对于交通安全事故多发地段,则需要进行管控和改善,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二、城市路网评估的方法城市路网评估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分别介绍:1.流量观测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检测点对城市主要交通路段流量进行观测,获取交通流量数据,借助GIS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分析交通流量变化趋势和流量高峰时段,以评估路段拥堵情况。
2.行程时间观测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GPS定位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对城市的通行时间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评估不同时间段不同路段通行时间的差异和变化情况。
3.模拟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城市路网模型,模拟交通流量在不同场景下的变化情况,包括事故、拥堵、管制等,以评估城市路网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三、城市路网优化的策略城市路网评估结果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细致的优化策略提供依据,以下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优化策略:1.路网优化策略。
该策略包括通过增加城市道路拓宽、增设交通信号灯、引入交通环线等措施,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流通能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2.公共交通优化策略。
该策略包括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增加公共自行车、建设轨道交通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普及和优质化。
3.交通管制策略。
该策略包括限行、禁行、交通疏导等措施,通过合理的管制措施来控制车辆进入城市,减少拥堵时段的交通流量,以便优化城市路网系统的流动性。
城市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六盘水市中心城区为例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 |141城市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六盘水市中心城区为例时 颖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81)作者简介:时颖(1987-),女,汉族,山东单县人,本科学历,目前职称为高级工程师㊁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㊂[摘 要] 人有人品 ,城有 城品 ㊂无论是 人品 或是 城品 ,都具有三大特点 内在性㊁稳定性㊁进步性㊂新时代的今天, 中国凉都 六盘水中心城区如何呈现出独特的内在美?如何实现以品质成就未来?尽管今天的六盘水中心城区环境宜人㊁出行顺畅㊁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然而,放眼未来,建设 品质城市 ,是一个必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的命题㊂城市品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高水平的城市品质㊁有活力的产业品质和有魅力的生活品质㊂在城市品质建设中,如何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理念?本文从人民城市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出发,对城市品质的内涵㊁六盘水城市品质的现状以及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定位㊁路径选择等进行研究,提出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升的发展策略㊂[关键词]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F 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63(2023)08-141-031 城市品质概述古人有云: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㊂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㊂城市品质分为三个维度,即城市经济㊁城市质量和城市品位㊂在城市经济的维度下,主要包含经济活力中的产业活力和商业活力,这是必备型品质㊂在城市质量的维度下,主要包含城市的必备型和期望型品质㊂其中,必备型品质主要通过生活品质进行衡量,其衡量要素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完善程度等内容㊂城市期望型品质的衡量主要通过生态品质进行,其衡量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本底和人工生态环境的相关要素㊂城市品位维度主要用文化品质即魅力型品质要素进行衡量㊂2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现状分析2.1 城市产业功能逐步转型,城市竞争力有待加强中心城区已形成水城经济开发区㊁钟山经济开发区㊁水月产业园区㊁大河经济开发区(汪家寨片区)四大产业园区,各产业园区错位发展㊂中心城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积38.7平方米,城市发展重心存在向水城区与红桥新区转移,红桥新区也逐步开始向产城融合㊁产城互动方向发展㊂商业设施空间分布多集中在钟山区,目前已形成三大传统商业中心,分别位于黄土坡地区㊁川心路地区,以沿街生活服务型设施为主,商业集聚度较高,包括锦绣商业广场㊁万达商城等综合性商业设施,服务品质有待提升㊂2.2 城市生活功能逐步完善,服务设施有待优化中心城区活力逐步由钟山区向东进行转移,主要集中在人民广场㊁川心路区域㊂中心城区通行能力持续强化,已初步形成骨架路网,人民路㊁钟山大道㊁凉都大道等多条干路贯穿三大城区㊂中心城区拥堵问题突出集中在钟山大道㊁人民路㊁凉都大道3条主干道中段(黄土坡至场坝区域)及其南北连接线中的康乐路㊁水西路㊁大连路㊁麒麟路㊁凤池路㊁钢城大道等交叉节点路段㊂由于水城经开区与城市核心地带缺乏快速通道,多个组团串联不足,通勤时间长,城市交通不畅通㊂相对城市机动化出行需求的快速发展,城市停车发展相对缓慢㊂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其中停车供需缺口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钟山大道沿线居住片区㊁重要交通集散点,停车管理措施相对滞后,部分街区内停车占用道路资源,影响车辆通行㊂城市大容量公交系统推进相对缓慢,而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人民路和钟山大道,公交设施保障不足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市区级医院2公里覆盖率68.9%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44.58%㊂现有医疗卫生用地65.15公顷,医疗设施的人均面积0.49平方米,低于国家人均标准㊂机构养老设施现有6家,社区养老设施现有8家,步行5分钟覆盖率仅为5.76%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学位总体满足现状需求㊂现状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已基本实现 五馆一院 ,每10万人拥有的场馆数量2.7处,但城市基层文化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仅为24.56%㊂市级公共体育设施目前有市体育中心和凉都体育中心两大综合性体育中心,形成门类相对齐全的市级体育设施体系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高等级设施过于集聚;设施缺乏统筹规划㊁布局不均,未与生活圈构建结合;配置不完善,使用频次最高的社区公服设施明显少于市级㊁区级公服设施,基层公服设施网络有待完善,且设施指标多未能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供不应需㊂基础设施问题主要以排水问题较为突出,存在雨污管网错接㊁漏接㊁雨污分流不彻底㊁主干道有管网但支管 毛细血管 未打通等问题,整体管网提升有待进一步优化㊂2.3 城市生态功能逐步改善,特色环境有待凸显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68.6分贝,整体声环境质量较好;绿化覆盖面积5196.15公顷,覆盖率40.65%;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182.20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1平方米,中心城区公园覆盖率达到82.97%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存在公园绿地布局不均衡,设施不完善㊁道路绿地达142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标率和成荫率低㊁居住区绿地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㊂2.4 城市韧性功能逐步健全,防灾管控有待强化中心城区共有地面沉降2处,占已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0.23%㊂中心城区现有应急避难场所35处,仅满足约2.8万人应急避难需求㊂人均人防工程面积仅约0.1平方米/人,与相关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㊂部分区域无法满足山洪水排泄需求,极易发生内涝,威胁城市安全,积水内涝点密度达到0.07个/平方千米,存在汪水路㊁水西北路铁路桥下㊁明湖路等8处城市易涝点,城市安全韧性有待增强㊂消防设施建设布局需进一步优化㊂2.5 城市人文功能逐步提升,城市形象有待提升中心城区内水城古镇作为城市一大文化特色,经过数年改造后,留下了时代记忆,传承历史文化㊂同时,建成了国内首个三线建设博物馆㊁三线工业体验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㊂六盘水以 中国凉都 品牌为抓手,连续10余届打造的凉都消夏文化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㊂根据百度词条搜索热度,与贵阳㊁西宁比较, 中国凉都 作为城市名片口号还不够响,文化支撑还不够㊂3 发展对策3.1 完善产业功能,激发城市经济驱动力构建 一主五片 的产业结构,做强做实城市核心片区,进一步优化主城区空间㊁产业布局,形成多中心㊁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产城融合㊁职住平衡,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㊂加强片区间的交通和功能联系,落飞嘎等五个外围城市片区形成产业发展合力㊂重点布局支撑六盘水城市转型的新产业和新经济功能,加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和功能协调,建设成为空间上集中集约㊁功能上相对专业化的产城融合城市外围片区㊂主城区是面向区域的高端服务为主的综合功能片区,高品质公共服务㊁产业创新集聚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和打造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区㊂鱼塘片区:是中心城区城市空间重点拓展地区之一㊂有序推进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居住功能建设,加强与主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强与大河堡景区的联动发展㊂落飞嘎片区:是依托六盘水西站建设的新增地区㊂围绕高中城逐步推进配套功能建设;在汪家河沟布局少量康养休闲功能;加强对西侧大湾等地区的联动发展,在片区北部预留产业发展空间㊂老鹰山片区:推进现状产业空间和企业升级改造,发展铁路物流功能;在片区西部和中部集中布局居住㊁商贸㊁商业等功能;观音山以影视基地㊁文化旅游为主建设特色文娱小镇㊂汪家寨-大河工矿片区:依托野马寨电厂发展纺织㊁煤电㊁建材㊁能矿装备制造等产业适当改善城镇环境㊂机场片区:发展以航空食品与包装印刷为主的轻工业㊁以电子信息与精密仪器为主的高新产业,以及空港物流业的临空经济片区㊂提高商业服务水平,优化商业网点布局㊂黄土坡㊁德坞等传统商业片区通过打造大型商业项目在功能上重新塑造,全面提升人民广场步行街㊁黄土坡商圈的基础设施水平和质量㊂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对老城商业进行升级,推动老城经济发展㊂加快老城区的改造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㊂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㊂积极探索新兴互联网模式,如设立无人超市,送货上门服务等㊂创新 夜间经济 步行街经济 ,推动黄土坡㊁人民广场㊁水城古镇等商圈提质升级㊂稳步推进大型商场商圈㊁一站式购物体验中心建设,建设24小时社区服务商业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费选择和良好的消费体验,激发消费热情㊂增强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能力,提升消费便利度,让便民商业为城市消费提速㊂3.2 完善生活功能,增强城市建设新活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空间结构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㊂坚持规划引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根据城建节点项目实际情况,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彰显凉都峰丛景观城市魅力㊂聚焦城镇 四改 ,以市场化为主渠道,全力补短板㊁强弱项㊁提品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重点推进推动六盘水火车站片区㊁凤凰片区㊁德坞片区等重点更新地区成片改造㊂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生活功能㊂着力整治背街小巷 脏乱差 问题,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注重当地文化风貌,留住城市记忆,增强市民的归属感㊁家园感㊂因地制宜实施街巷车行路面 白改黑 ㊁道路宽度拓展㊁特色人文景观和街道建筑色彩风貌塑造等提升改造工程,打造安全有序㊁管理精细㊁空间整洁㊁设施完善㊁环境优美㊁市井浓郁的文明街巷㊂优化交通组织,打通路网堵点,疏通 毛细血管 ,构建互联互通㊁快速顺畅的城市路网体系㊂针对路网堵点精准施策,科学分流高峰时段车流㊂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规划,畅通 微循环 ㊂重点推进凤凰东路㊁乌蒙大道㊁钢城大道等建设项目,使中心城区综合运输服务更便利高效,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㊂重视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发展建立适应于城市建设和交通的停车系统㊂建立公共停车场信息共享平台,有效缓解城市停车压力㊂建成双水停车保养场㊁中心城区出租汽车综合服务站等项目㊂同时推进以步行为主体,自行车为辅助的慢行交通建设㊂打造 15分钟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服务品质㊂统筹建设 城市㊁组团㊁社区 三级服务网络,补齐短板㊂加强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夯实社区基础服务㊁提供基层就业援助㊁保障基本居住需求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㊁布局均衡休闲空间㊁构建社区防灾体系,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高品质社区生活环境㊂3.3 完善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生态吸引力根植自然脉络本底,打造六盘水城市山水形态,突出 南北两屏㊁双河串城㊁峰丛嵌城 的形态格局㊂河流集中在主城区和城区西北部,形成山㊁水㊁城相互映衬㊁相互融合的生态格局㊂加强对沿水城河沿河绿化带整治,展现南北 以山为屏 的发展方向,顺应山脉走向,形成东西向带状延展态势,连绵山体成为城市的背景,提高梅花山的可识别性㊂3.4 完善韧性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完善城市防灾空间格局㊂将韧性城市建设理念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㊂围绕提高中心城区防灾减灾 (下转第145页)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 |145重视人力资源价值潜能挖掘的基础上,应能结合自身实力与发展能力,构建适应线上和线下办公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㊂无论是处理财务会计原始凭证,还是采集㊁加工㊁传输㊁共享㊁管理财务数据,都要根据线上和线下作业程序和方式的差异性,分别生成对应的服务模式㊂但要能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实现上下贯通,利用技术和制度等手段,有效解决以往信息不对称问题㊂在信息化时代下,必须要形成更加通畅与多元的沟通渠道,确保财务人员充分了解行政㊁业务㊁预算㊁工程等部门,实际财务信息服务个性化需求,增强内容供给的针对性与全面性㊂房地产企业应能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更具有智慧性与灵活性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各个方面都能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价值与作用㊂而无论是前期建设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是围绕财务会计工作特点生成的新型服务模式,事实上都是围绕信息化建设形成新的工作机制㊂管理人员应能利用新型的工作模式与现代财务工具,高效化和精准化地处理机械化业务,从而在创造性的工作上展现财务人员的智慧优势与才华㊂结语房地产是受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进行现代化的转型与升级㊂围绕财务会计这个核心业务,深层次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㊂在流程管理和工作平台优化等方面,要在制度㊁技术㊁政策㊁环境等要素的有效把控和综合考量下进行㊂最重要的是注重优秀人才管理与培育,为财务人员的自我进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多元的学习支持系统㊂而在财务会计实施线上和线下相混合的工作模式时,要提供对应的财务共享服务支持系统㊂通过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全面升级,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与竞争优势㊂参考文献[1] 周珊.新收入准则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研究[J ].财会学习,2022(35):64-66.[2] 徐东升.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J ].财会学习,2022(24):69-72.[3] 刘立霞.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的关系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J ].营销界,2022(14):137-139.[4] 李杰亮.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措施认识实践[J ].商业观察,2022(19):37-40.[5] 王清利.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J ].商讯,2021(15):63-64.[6] 黄宝.试谈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建设问题[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103-104.[7] 张亮.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172+174.(上接第142页)能力建设,开展韧性城市评估和相关前期研究,形成符合六盘水实际的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指导韧性城市的建设㊂保护 一河穿城,六水映城,百峰绕城 的自然生态格局,保护修复水廊绿地风廊㊂分别针对河流廊道㊁道路及绿地廊道和通风廊道开展修复提升㊂在水城河城区河段提高廊道宽度和连续性,适度恢复水生植被,注重与主要节点的生态协调㊂加强道路及绿地廊道薄弱环节的绿地建设和生态品质㊂3.5 完善人文功能,积淀城市文化影响力构建红绿交织㊁文旅交融的空间新格局㊂统筹三线㊁长征㊁民俗等人文要素与自然生态资源要素,依托厚重的 三线精神 和气候等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有序推进优良资源的开发㊂联合水城古镇,打造全国 三线 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结合三线博物馆,仙水坡烈士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形成独特的旅游优势产品,开展研学旅游和红色旅游等多种文化体验游,发扬红色文化精神,筑牢红色文化基因㊂点带面,提高六盘水三线文化影响力㊂着力打造 中国凉都㊃康养胜地 南国冰雪城 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㊂结语城市建设水平是一个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快城市化进程,科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是转变发展方式㊁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是改善和保障民生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㊂本文以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目的为基础,结合新发展理念,进行了城市品质的概念界定,以完善产业㊁生活㊁生态㊁韧性㊁人文五大功能,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㊁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旨在推动六盘水中心城区城市品质高质量发展㊂参考文献[1] 刘阳,徐培祎.城市品质提升规划:人民城市理念下的规划编制重点探析[J ].城市观察,2022年第4期.[2] 赵群毅,黄建军,王茂军.人本视角下城市品质提升的方法论 来自厦门实践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20年第9期.[3] 张文忠.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5期.[4] 罗小龙,许璐.城市品质:城市规划的新焦点与新探索[J ].‘规划师“2017年第11期.[5] 俞鹏.重庆市城市品质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重庆大学,2022年.[6] 李在军,姜友雪,秦兴方.地方品质驱动新时期中国城市创新力时空演化[J ].地理科学,2020(11).。
城市交通韧性提升策略研究及系统优化建议——以武汉市疫情为例
城市交通韧性提升策略研究及系统优化建议——以武汉市疫情为例摘要: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给城市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而城市交通系统作为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主要载体,期间面临了诸多挑战。
其中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由于人流往来数量大且频繁,所受突发疫情的影响更甚,其呈现与寻常灾害迥异的交通运行特征。
因此本文意在依据武汉具有代表性的、受疫情影响下的城市交通需求特征与变化,针对城市由非常态向常态转变的过渡时期,提出城市交通管理优化建议。
并基于武汉市交通应对疫情的经验与不足,从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方面提出增强城市交通系统韧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字:城市交通;韧性交通;提升策略;系统优化;新冠疫情1、研究背景与意义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向城市交通系统发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交通的发展对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
但城市交通系统在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时,具有极大的脆弱性。
本文旨在基于武汉市疫情期间交通需求管理的经验和不足,针对城市交通在可能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从系统韧性提升角度出发,分析城市交通作为复杂的动态社会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挑战。
根据疫情不同的出行需求,从不同的出行方式总结出特点,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分阶段城市交通韧性提升思路、策略及优化方案研究。
2、非常态下交通运行特征交通需求特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定位,武汉市作为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
受新型肺炎疫情影响,在出行管控要求以及防患意识引导下,城市对外交通量明显下降;且城市内部交通非必须出行需求降到最低,城市交通总体呈现了出行总量下降、交通方式向个体化转变的特征。
3、疫情期间交通需求特征与强力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城市的影响,并不是建立在对基础设施等硬件城市资产的破坏上,而是对社会健康维护成本增加和防控疫情期间造成的“人”的行为改变上。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沧州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次沧州市规划调研。
二、调研目的
1.了解沧州市的城市规划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
2.分析沧州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方向;
3.制定相关城市规划建议。
三、调研方法
1.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与沧州市规划部门进行沟通;
3.实地走访沧州市的主要区域和景点,了解现状。
四、调研结果
1.沧州市的城市规划相对滞后,很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空间利用不合理;
2.沧州市缺乏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功能区,整体形象较为单一;
3.交通出行不便,市内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五、调研建议
1.加强城市规划规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针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措施,统筹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实
现协同发展;
2.注重打造城市特色。
沧州市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功能区,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3.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建设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善道路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
六、展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沧州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未来,沧州市应该在城市规划方面加强科学规划,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优势,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案例分析
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案例分析在城市交通领域,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是提高路网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体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首先,我们以某大城市的路网优化规划为例进行分析。
这座城市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交通拥堵成为市民的头号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一项全面的路网优化规划。
首先,他们对城市道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分析了各个路段的交通流量、速度等数据。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调整道路规划、增设交通信号灯、推行交通限行政策等。
最后,他们利用交通模拟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模拟测试,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实施阶段,城市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他们通过对重点路段的改造和升级,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
其次,他们大力推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量。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路网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优化路口通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这座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市民出行时间大大减少,出行体验得到了提升。
同时,公共交通的载客量也有了显著增长,私家车通行的压力减轻,城市交通环境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以上案例,国内外还有许多成功的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案例。
比如,新加坡的“ERP系统”通过道路收费来引导车流,达到路网优化的效果;美国洛杉矶的“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实时调整,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
综上所述,路网优化规划与实施是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借鉴以上案例,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路网优化计划,为城市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京杭大运河景观带规划研究——以沧州市为例
京杭大运河景观带规划研究——以沧州市为例作者:郭健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4期【摘要】文章针对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景观风貌存在的问题,按照“绿色、生态、文化、宜居”的规划理念,将修复运河生态和再现历史文化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优化了用地布局,提出了景观风貌控制要求,希望为国内其他地区滨水景观带规划建设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运河景观带;景观风貌1、研究背景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浙、苏、鲁、冀四省及京、津两市,全长约1794 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2014 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流经20 个城市的市区,其中,沧州城区段北起渤海路,南至海河路,河道全长13.7 公里,直线长度8 公里,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个运河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且沧州市域内京杭大运河长度为沿线所有城市之首,也使沧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
历史上,沧州段京杭大运河对贯通南北漕运起过重要作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其航运功能丧失。
如今,运河的主要功能为泄洪和输水,局部地区取水灌溉。
沧州市区段沿河两岸城市建设密集,景观风貌控制不足,缺乏景观设施及休闲娱乐用地。
古漕运码头和历史信息消失殆尽,独特的地域性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继承和展现。
2、规划思路按照“绿色、生态、文化、宜居”的规划理念,复兴运河名城,打造具有沧州特质的城市名片。
2.1 修复运河生态以运河外堤为边界,北起渤海路南至银川路(307 改线),运河外堤以内除文物保护单位用地以外,用地类型均为公园绿地和道路用地。
沿运河形成一条以生态为主题的滨水绿化带,修葺运河外堤堤上路,形成宽度为5-10 米的南北贯通的慢行通道。
2.2 再现历史文化保护运河沿线的北陈屯闸、吕家院、水月寺、吕宅、文庙、正泰茶庄、清真寺、乾隆碑等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中以情景展示、体验设计的手法,对运河工商业文化及其派生出来的武术文化、杂技文化等进行充分展示,将其打造成河北乃至北方展示运河文化的经典景区、沧州市中央游憩区(RBD)、沧州市地标区。
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及优化探讨
城市周刊2019/9 CHENGSHIZHOUKAN 11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及优化探讨吴 明 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网规划会受到城市发展、土建资源利用情况、政府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对马路宽度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加强组织交通,采取城市道路网的优化措施,提高城市交通道路通行能力。
关键词: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优化一、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的概念特点城市道路网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不同功能和等级,在一定的区域道路上,以适合的密度组成的网络结构,以此来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功能、城市空间功能、城市结构功能和城市防灾的功能。
城市道路网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的特点,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较多,道路交叉口较多,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较为密集,同时对道路两侧的景观艺术性要求也较高。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能够使各级道路网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满足穿越与到达交通的需求,满足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减少低效运行,减少城市空间与交通的冲突。
二、城市道路网布局原则(1)交通便捷。
城市道路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城市中的道路网结构应当尽量保持现衔接完整性,同时交通功能也必须要明确,在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地区和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形成便捷的交通线路,方便城市人们的出行,以及城市物流的方便、安全,确保城市中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设效益。
城市道路网一方面要具有交通功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城市中市政工程的建设情况,以及城市基本交通功能,要对城市中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应用,做到因地制宜,确保道路密度和面积率与城市用地规划能够合理结合。
城市分道应适当与干道相联系,在城市的商业中心、汽车站、体育馆等人流量大的区域附近,道路网的设计要具有机动性,为发生意外,疏散人群提供保证,同时,还要为未来道路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例
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例付青松;陈丽娟【摘要】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工作,通过对毕节市中心城区地形地貌、发展概况和上位规划进行分析,从道路网平面、竖向、断面、节点、场地及土石方平衡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目前规划工作中存在的技术要点及规划流程模糊不清问题,以期对山地城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道路竖向;场地竖向【作者】付青松;陈丽娟【作者单位】重庆通拓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1147;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40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道路系统作为连接城市各个功能组团的纽带,对城市的功能形态和发展布局起到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主要是对道路网系统、场地竖向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规划研究,是合理确定城市道路网结构、平面、沿线地块标高和引导城市用地科学合理开发的重要内容。
以毕节市中心城区道路及场地竖向专项规划为例,对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的技术要点和流程进行详细研究。
1 毕节现状及规划情况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
毕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道路交通体系规划方案与地形地貌结合不紧密,相关片区自成体系,路网缺乏有效衔接,导致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道路标高衔接不起、填挖方量过大、土石方平衡性差等问题,造成工程规模增加、投资成本提高,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1.1 地形地貌毕节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喀斯特地貌,丘陵山脉发达,水系纵横交错。
最高海拔2 227 m,最低海拔470 m,地形多样,山地、坡地、丘陵、洼地交错分布。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核心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张家港人民路为例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核心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张家港人民路为例发布时间:2023-03-21T08:53:24.236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第1月第1期作者:姚德锟[导读]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正在迈入转型期,“城市双修”是城市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理念与方法。
姚德锟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市215000摘要: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正在迈入转型期,“城市双修”是城市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理念与方法。
基于此,本文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到城市核心区规划中,结合张家港人民路的实践,从功能网络、交通网络、空间网络、生态网络及生活圈网络五个方面进行了“城市双修”策略研究,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双修,城市核心区,更新策略,张家港人民路 0 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建设正在迈入转型期,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城乡规划方法也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向存量规划转变。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等指示,指引当前城市发展模式与治理方式转型,“城市双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城市双修”虽重点针对老城区域,但其方法和理念可以不断拓展延伸,特别是在城市核心区。
城市核心区经过多轮规划引导与控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系列“城市病”等问题,影响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因此,通过“城市双修”的方法更新城市核心区,对于提高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内涵:城市双修的概念 1.1国内源起国内早在2000年,刘力对北京西单商业地段规划设计中曾提出功能修补手法,修补城市功能景观,促进多元交通网络接驳,营造和谐城市风貌。
蔡新冬在2006年针对圣·尼古拉教堂与周边环境冲突问题提出了“修补城市”的理念。
2011年,萧百兴在台湾石碇小镇规划设计中,提出“外科手术的修补式设计”理念,促进旧区整体性发展。
沧州马路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沧州马路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沧州市马路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供有关马路交通安全、交通流量以及道路设施等方面的数据和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通过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沧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改善马路交通状况,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2. 马路交通安全分析2.1 事故统计根据最近五年的事故数据,沧州市的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包括驾驶员违规行驶、驾驶员疲劳驾驶、交通信号设施不完善等。
此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道路网络短时间内无法跟上发展的需求,也是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交通安全设施状况沧州市的交通安全设施相对滞后,尤其是交通信号灯、标志牌等设施,存在缺失、损坏等问题。
这给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必要的维护与更新工作需要加强。
3. 交通流量分析3.1 车辆数量沧州市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车辆保有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道路建设进展相对缓慢。
这导致了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
3.2 道路容量沧州市道路总里程数量有限,而市区拥挤的道路容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数量。
瓶颈路段的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也给交通指挥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 道路设施分析4.1 道路状况沧州市各个道路的路面状况参差不齐,存在着坑洼、隆起等问题。
这不仅给驾驶人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也增加了车辆行驶的摩擦力和磨损。
4.2 公共交通设施就公共交通设施而言,沧州市的公交车数量相对较少,线路覆盖不全面,车辆老化等问题也存在。
这导致很多居民更倾向于选择自驾或者出租车出行,加剧了道路拥堵问题。
5. 解决方案5.1 交通信号灯与标志牌更新沧州市需要加大交通信号灯与标志牌的更新力度,尤其是繁忙路段和交叉口。
增加交通信号设施的数量和完善设备,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5.2 增加道路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加速道路网络的扩建与改造。
三区同建规划方法研究 ——以沧州市运河区为例
三区同建规划方法研究——以沧州市运河区为例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响应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号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安排部署,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3)沧州市推进“三区同建”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2017年5月,中共沧州市委沧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推进“三区同建”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提出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生态园区“三区同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运河区村庄发展存在问题运河区的村庄问题主要集中在近郊村。
2.1建设缺乏规划指导由于近郊村处在城市建成区外围,总体规划中未对其用地进行详细规划布局。
对于村庄撤并后集中安置的选址等都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
由于产权复杂,缺乏规划,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2.2美丽乡村改造标准有待提高虽然河北省近些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但由于资金、监管等各方面原因,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有待提高。
因此在接下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提高标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
2.3产业支撑不足近郊地区现状虽有零星企业,但缺乏有规模、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业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产业支撑。
6.8万亩耕地如何利用需要进行策划与规划。
2.4农民存在失地风险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各类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争夺较为激烈。
过程中村民往往以牺牲农用地为代价实现其身份的转变,但该过程中会导致村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状况出现。
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为例
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为例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活动节奏的加快,城市从“人的城市”变成“车的城市”。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以杭州市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慢行交通系统现存问题,从管理和规划的角度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旨在为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优化慢行出行环境。
关键词:杭州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1 引言中心城区是城市结构的主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活动节奏的加快,发展城市慢行交通来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慢行交通是步行或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短距离短时间出行。
是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交通和生活方式。
此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缓解现代城市亚健康的状态,还能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对于营造优质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
我国城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并有待改善,如:中心区路网密度严重不足;步行空间缺乏整体系统性;非机动车流量过饱和道路通行的安全不满足要求;步行网络密度偏低;步行设施与环境简陋、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2 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慢行交通系统现状2.1 发展背景及出行结构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域,是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和高档居住功能为主的购物中心、文化和信息中心及公共交通枢纽集散中心,其功能复杂多样。
随着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慢行交通出行的总比例逐年下降,但仍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
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人们出行为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为主,小汽车为辅的结构。
2.2 道路交通路网现状武林门广场中心商业区的路网中,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车流量较大;次干路,车流量较小;城市支路,以慢行交通为主。
城市路网优化设计与交通拥堵缓解策略
城市路网优化设计与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城市的交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交通拥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因此,城市路网的优化设计和交通拥堵缓解策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城市路网优化设计和交通拥堵缓解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城市路网优化设计城市路网优化设计是通过改进道路交通设施,提高设施运行效率,降低拥堵程度,提高交通能力,使交通系统更加安全、便捷、经济和环保的一种措施。
具体来说,城市路网优化设计的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管网的优化配置。
通过道路平面的优化设计,使道路系统密度理想、布局合理,避免出现“点状拥堵”现象,从而增加为建筑物和交通系统留出“天井通道”,进而最大化地保障交通通行效率。
2.信号灯的集成化管理。
道路的交叉口信号灯的集成化管理可以使交通灯更加智能,实现信号灯控制的自动化,从而提高通行能力和流量,减少交通阻塞。
3.路网的分级改造。
城市的路网分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而不断改善,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不同级别,从而提高了城市路网的密度、连通性和便捷性。
4.道路智能化系统的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管理的日益完善,建设智能化道路系统可以为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保障,使车辆间的互动更加智能化,调整交通流量,最大程度地优化路况。
二、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生产和生活,需要制定一系列应对策略,来解决或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拥堵缓解策略。
1.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
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流量,减少零散个体车辆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对出行的便捷性。
2.鼓励拼车,骑行和步行。
鼓励群体性拼车、骑行和步行,能够适当减少零散个体车辆的使用,达到节约资源和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
3.分时段限制车辆通行。
通过分时段限制车辆通行,可以将车辆的通行规划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沧州总规交通专题研究
目录1.项目背景 (1)1.1.城市概况 (1)1.2.必要性与迫切性 (1)1.3.编制内容 (2)2.区域交通发展研究 (4)2.1.区域交通运输现状特征 (4)2.2.区域交通运输规划背景 (5)2.3.区域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 (12)3.交通枢纽城市研究 (17)3.1.市域交通系统现状 (17)3.2.社会经济及发展目标 (21)3.3.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分析 (21)3.4.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策略 (25)3.5.交通枢纽与腹地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28)4.枢纽设施布局规划 (29)4.1.战略定位 (29)4.2.市场需求 (30)4.3.货运设施布局方案 (32)4.4.客运设施布局方案 (37)5.高铁新兴地区发展研究 (40)5.1.高铁地区发展定位分析 (41)5.2.高铁地区用地功能分析 (44)1.项目背景1.1.城市概况沧州市东濒渤海,北依京津,是“大北京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海岸线总长96.5公里,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双重区位优势。
朔黄铁路的建成通车和黄骅大港的建设,沧州将成为冀中南地区的海上门户和我国西煤东运通道的出海口。
沧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104、106、205国道及京杭大南运河纵贯南北,朔黄铁路、石黄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横贯东西,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兴建,作为两环节点城市,区域协同开发将给沧州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2.必要性与迫切性1.2.1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规划编制组织中提出为了防止城市规划修编的随意性,要求在编制工作中前期对城市发展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沧州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展开,急需对沧州市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地位进行分析、再认识,对沧州交通设施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梳理,并形成基本判断,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整合并达成共识,这是本次专题研究的最直接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1 D01:10.16799/ki.csdqylh.2019.02.001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研究----以沧州市为例齐庆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4)摘要:为解决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分析了城区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详细阐述了其路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路网布局,最终得出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交通规划;道路交通;骨架路网;路网优化;沧州市中图分类号:U491.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2-0001-05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中型城市的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城市中心城区路网结构缺失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中心城区路网密度偏低导致路网供需与城市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现象21。
为解决中心城区拥堵问题,以沧州市为例,对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进行相关研究。
分析交通运行特征,针对总规方案的不足对路网进行优化和调整,讨论路网改善策略.为后续相关城市路网规划提供依据。
1研究背景中心城区路网规划不但要适应城区交通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城区对外交通的需求叫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区道路系统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路网结构不合理为应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部分城市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现有道路的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市路网密度,但交通拥堵却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
城市路网中主干路、次干路的占比过大,支路的占比过低,造成了路网结构不合理,使得城市路网的集散功能相对较弱。
收稿日期:2018-10-23作者简介:齐庆祥(1972-),男,工学学士,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交通设计工作。
(2)功能定位混淆一方面,由于城市道路中支路占比较低,导致某些主干路上聚集了较多生活性交通,使得这些主干路充当了支路的角色,失去了承载通过性交通的功能,而部分位于控制性位置的支路却承担了大量的通过性交通,但由于交通运载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某些具有交通枢纽功能的主干路两侧聚集商业区和居住区,使得在这些主干路上生活性交通与通过性交通混杂,相互干扰,造成交通拥堵。
(3)人车分离系统不健全部分城市人车分流系统工作效率低,导致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全都聚集在主干路上,使得通行能力降低,形成拥堵。
上述三类问题即为大多数城市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主要成因。
为解决拥堵问题提出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
2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2.1明确道路功能,合理构造路网通过性的快速交通内混杂着生活性的离散交通行为,导致快速交通车速降低,形成拥堵,同时也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
因此,需明确道路使用功能,将快速通过性交通、慢行生活性交通区分开来,分别规划,并以支路连接,最终形成布局匀称、构造合理的路网系统。
2.2注重路网协调,增加支路建设支路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看起来微乎其2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2月第2期微,却联系着动脉和静脉,维系着血液循环。
支路不但要起到交通的分流作用,更是附近居民娱乐生活的集散地,因此支路的规划不能简单地以分流交通为目的,更应该满足城镇居民娱乐生活的需要。
2.3健全人车分离系统,保证交通有序进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不能各行其道,导致交通混杂并形成拥堵,同时也威胁着交通安全。
因此,需健全人车分离系统,以隔离带、分隔带等形式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离,使三者能够各行其道,缓解交通拥堵。
3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规划案例解析3.1项目背景沧州市是河北省省辖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距首都北京240km,距天津120km,距省会石家庄221km。
沧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的陆海交通枢纽,也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沧州市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至2017年底,沧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5万辆,且每年还在以15%~20%的速度递增。
机动车总量的增加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现状沧州市中心城区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中心城区缺少快速路系统,造成中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混行,道路交通运行效率低下,交通问题突出。
依据《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030))141,沧州市规划为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产业支撑基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现代化港口城市。
利用运河、铁路、生态绿地分隔城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心城区将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由集中式布局向组团式布局转变,形成“两轴、三心、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o沧州市中心城区规划空间结构见图lo图1沧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3.2路网现状、交通运行特征及存在问题3.2.1现状路网骨架沧州市中心城区现状交通规划路网大致呈方格网形式,主干路为“七横九纵”的布局结构,具体见图2。
3.2.2交通运行特征沧州市中心城区的现状交通运行特征如图3所示。
现状路网交通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流量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域,外围道路饱和度偏低;(2)核心区域内局部路段高峰期拥堵,交叉口进口道排队长度较长;(3)现状核心区为矩形,东西轴向交通压力较大。
永安北浮阳(大道大圈村海西路渤海路小圈村清池道迎北朝阳河西海河路开图3沧州市中心城区现状路网交通运行特征新华路街新华区运河区/\乜放路黄河路九河路沧县啓府I百川路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33.2.3存在问题通过现状路网进行分析,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主要有以下6个问题。
(1) 现状居住、就业用地集中在核心区域,导致核心区交通需求量大。
(2) 路网总体容量不足,路网级配不合理。
主干路密度为2.02 km/km * 12 345,而次、支路不成体系,远 低于规范要求叫造成路网末端循环不畅;主干路中长距离通过性交通与短距离到发交通混行,导 致道路交通运行效率低下,高峰时段交通供需矛 盾突出。
(3) 核心区外围缺乏中长距离快速环,核心区内部出行直线距离短,短距离到发交通和中长距离通过性交通交织在核心区,导致核心区交通流量大。
(4) 核心区部分主干路存在瓶颈路段,导致交通流量不匹配,易引起交通拥堵。
(5) 过河、过铁通道不足,间距普遍过大。
过河平均间距888 m,过铁间距978 m 。
过铁通道多为双向2车道,通行能力不足,易形成道路瓶颈。
(6) 电动车、三轮车违章行驶,干扰机动车通行,降低道路通行能力,易引发交通事故。
图6中心城区规划路网3.3.2总规路网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总规路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 过境环线与干线公路脱离,不利于出入境货运快速出入;(2) 快速路对外衔接不畅,不利于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3) 南北方向缺少长距离快速通道,难以支撑组团南北向发展;(4) 主干路连通性差,不利于中长距离交通通行;(5) 五岔路口对用地进行三角切割,导致交通难以组织,且地块难以利用。
图7为总规中两个区域几处不足之处的拼接 示意图。
3.4路网优化与调整3.4.1优化目标与优化重点路网优化的目标为:构建方便快捷的快速路3.3总规方案及不足3.3.1总规路网方案(1)区域交通规划方面沧州中心城区作为都市区:向东,与黄骅之间除了石黄高速外.规划了 3条快速路、4条主干路;向北,与青县之间规划了 4条快速路,其中有2条连接迎宾大道和饶安大道(见图4)。
(2)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规划高速环线和高速出入口与现状一致。
规 划城市过境交通环线,黄骅方向共6条对外道路,青县方向共4条对外道路,保定、石家庄方向共3条对外道路,南向盐山、上海方向共6 (见图5)。
条对外道路青县方向保定、石 家庄方向—•高速公速—过境环绳£ 速吏IG3.07银川.浑沪'高速 沧州北延S225104F骅方向图5对外交通总体规划(3)中心城区交通规划方面路网体系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 个等级构成。
永济路、黄河路提升为城市快速路,道路红线控制为60-70 m 。
最终构建“七横十四纵” 方格网形式的城市主干路路网结构(见图6)。
黄力路河 海路海 渤m s阳査迎宾蛊H青海奋经十路民路放女査4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2月第2期图7总体规划不足之处系统,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构建级配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网系统。
路网优化的重点为:支撑城市和组团轴带发展,构筑区间交通走廊;支撑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构筑方格网状主骨架路网系统。
图8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示意图。
图8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示意图3.4.2优化方案(1)过境交通规划方面构建沧州市中心城区过境高速环和货运环,将过境货运引出中心城区,通过远程国省道绕行,形成客货分离系统,构建中心城区保护壳。
图9为过境交通路网优化。
图9过境交通賂网优化(2)对外交通规划方面构建中心城区外环线+17条射线,串联高新区、开发区,主要为出入境货运服务,并与城区交通剥离。
图10为对外交通路网优化。
保定、石向青县方向G104,A[G104'I盐山、上海方向开发区書二二—*^25>©25图10对外交通路网优化(3)中心城区交通规划方面a.快速路系统(见图11)图11快速路系统路网优化构建两横两纵“井”字形快速路系统。
快速路从组团边缘通过,避免将大量车流直接引入组团中心,造成核心区域交通拥堵。
快速路密度为0.4knVkm2,满足0.3~0.4km/km2'6'的规范要求。
迎宾大道、饶安大道,北与青县城际快速连接,南与黄石高速互通,并连接G104。
永济路向西与京台高速互通,并与S331连接,向东与京沪高速互通,并与G307连接。
黄河路向东与黄骅区间主干路连接,为了提高城市对外交通的高效便捷度,将黄河路向西延伸至G307。
“井”字形快速路系统能够便捷地与对外高快速和交通枢纽衔接,同时加快中心城区与青县、黄骅的同城化发展。
h.主干路(见图12)增强主干路的连通性;加强主干路的对外交通功能;消除五路交叉,减少三角地;组团内部道路降级为次干路。
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5图12主干路系统路网优化通过对骨架路网进行优化(见图13),沧州市 中心城区交通规划路网形成“两环十七射”的过境和对外系统、“井”字型快速路系统和“七横十二纵”主干路网结构。
各组团、中心通过快速路系统连通,主干路系统作为快速路的交通集散系统,为快速路系统提供有力补充。
4结语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道路功能定位,对骨架路网进行优化调 整,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图43优化后路网系统供良好的支撑,并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