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卷文言特殊句式学案(附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②梁,吾仇也。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用“者”或“也”表示判断的,翻译时去掉“者”、“也”,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是”。

2、用副词“乃”、“则”、“皆”、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用副词“乃”、“则”表判断的要把这些词替换成“是”;用“皆”、辅助表判断的要添加判断词“是”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要把“为”替换为是;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

4、用“非” 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秦,虎狼之国。③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而君幸于赵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被动词)。

兵(被)挫地(被)削,亡其六郡……戍卒叫,函谷(被)举

三、宾语前置句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否定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君何以知燕王?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

四.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五、定语后置

(一)、“中心词+定语+者”。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二)、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 之+ 定语+者”的格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使定语位置更加突出,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其君。《岳阳楼记》

六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一)、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二)、介词结构“以……”,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具告以事

固定句式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 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5.亦……哉(可译为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