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合堂——走向“全国绿色小康村”
万千乡村活力澎湃——浙江省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纪实

万千乡村活力澎湃——浙江省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纪实作者:王庆丽,沈晶晶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9期有一项创举,发轫于东海之滨,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诗意相连。
有一种接力,历经十五个春秋,万千美丽乡村澎湃着无限活力。
21 世纪初,面对农民群众不断富足的物质生活与人居环境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农村滞后的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面对“脏、乱、散、差”的农村面貌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之间的反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花5 年时间,从全省4 万个村庄中选择1 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 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天工画宏图,鸿蒙开初篇。
遵循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这张路线图,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写下先行先试的美丽答卷。
“浙江省15 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正激励浙江儿女开启新征程,努力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中继续走在前列。
以人为本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新农村必须有新面貌。
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加快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
——2006 年3 月23 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暮春时节,桐庐环溪村街巷洁静、流水潺潺,民居掩映于绿草鲜花间。
村口一块草木繁茂的人工湿地里,隐藏着一个污水处理池,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排入池里,经过滤净化后排出;生活垃圾按“可堆肥”“不可堆肥”分类,由专人清运。
如今,这里已是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景点,但初来乍到的游客很难想象,15 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村庄。
当时的环溪村,正是21 世纪初浙江农村的真实写照: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却不尽如人意,“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有新房无新村”等现象十分突出。
太震撼了!这10个坚持集体经济地村子,竟这般富裕!

太震撼了!这10个坚持集体经济的村子,竟这般富裕!仍走集体化道路的十个村庄:——至今竟然个个是土豪1、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毛泽东同志早在60年代末,看了中央研究室有关华西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后,就有了批示,说“这是农村光明灿烂的希望!”。
如今,华西村在传统工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工程、金融、旅游服务业,与4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2010年就已实现销售收入512亿元,可用资金35亿元,人均纯收入8.5亿元。
这里更像一个农业旅游景区、一个工业园区、一座小城市。
家家拥有设施现代化的别墅、较高的收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医疗条件和生态环境,这里的农民感觉自己生活在“人间天堂”。
领头人吴仁宝在叙述华西为什么能发展时说:因为,我们有一个信仰,就是信仰共产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始终坚持爱党、爱国、爱集体。
坚持集体经济决不动摇。
时刻不能忘记学习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是人,而不是神,但是毛泽东思想胜过神。
凡是哪个村把集体经济搞好的,这个村的党组织就有权威。
像华西村,在镇上被个体户团团包围,但老百姓非常信仰集体,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党支部不要搞个体,还是要把集体经济发展好!集体经济到底好不好呢?应该说,集体经济本身是好的,但在‘转制’、‘转私’的影响之下,有不少人把集体的钱捞光了,转到个人腰包里去了。
我记得,在六十、七十年代的时候,每个村都有集体资产。
为什么发展到现在,有的村一点资产也没有呢?甚至是资不抵债呢?我看,这主要是那里的人缺少了信仰,缺少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有人对信仰有了失落感以后,往往就会贪赃枉法。
这些信仰的动摇,很有可能会发生危机,造成坐牢,甚至被枪毙。
最后,就造成了对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的不关心!现在有些人,人在党内,心在党外;居住在中国,心在美国。
像这样的现象,很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
”2、大寨村。
即原来的大寨大队。
大寨从单纯农业经济走向了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钦韩芬:共富果的“清苦回甘”

超70万元,赋能集体经济总量突破600万元“大关”。
游客的到来增加了农产品的销路,带动了43户村民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达5000余元。
有了“云顶天池”的招牌带动,岭根村继续投入上千万元建设生态停车场、时光隧道、樱花林、桃花坞、海棠谷等项目,打造一批“峡谷探险”“岭根夜游”等网红新亮点,开创了岭根全域旅游新局面。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岭根村大力实施村集体抱团项目,发挥先富带后富的领航作用,联合梅源村、元平村,投资1450万元抱团建设移民村标准厂房;由温州岭根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岭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力打造的“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直接带动百余名村民参与共富产业链,通过“直播助农”“网红打卡”等多种方式赋能农民近距离、新模式、多渠道就业增收,点燃乡村共富新“引擎”。
深挖红色基因内外兼修强化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在大力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中,岭根村“内外兼修”,坚持特质化发展,讲好历史故事,打造“有文化、有记忆、有特色”的岭根,推动乡村整体风貌由干净整洁向形神和美转变。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学大寨、浙南学岭根”口号一度响彻全国。
作为曾经的浙南农业工作先进村,岭根村深入挖掘岭根“大寨文化”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修复水渠、发电站等遗址,建成“大寨文化”岭根记忆馆。
岭根村记忆馆以老物件、老照片陈列的方式,再现了岭根“大寨文化”传统,激励村民忆苦思甜、富而思源。
同时,以“大寨文化”建设为核心,岭根村建成“大寨”农家乐,重振酿酒、番薯粉、茶叶制作等传统产业,并成功注册“大寨农产品”商标,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此外,岭根村还积极开展文化一家亲、文化下乡等文化娱乐活动,发动村民组建乡村艺术团,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其中,村歌《岭根谣》登上“学习强国”APP,更是增强了岭根村民的文化自信。
关爱老幼“共享社·幸福里”提升村民幸福感岭根村是鳌江镇2023年“共享社·幸福里”五星级样板村重点打造村。
截止2012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村级名单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成果 年度建设
序号 村数 1 153 龙王 精品村 154 155 156 157 158 高家堂 精品村 159 马家弄 精品村 160 九亩 6 161 大里 精品村 162 船村 精品村 163 山川 精品社区 164 递二社区 精品社区 165 166 167 168 5 昌硕街道 范潭社区 精品社区 递铺社区 精品社区 芝里社区 精品社区 穆皇城社区 5精 山川乡 精品村 ★ 6精 7 上墅乡 董岭 ※田垓村 ※罗村村 施阮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 7精 乡镇 村名 档次 精品村 全覆 盖乡 备注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成果 年度建设
序号 村数 1 1 2 横山坞 4 3 剑山村 精品村 4 大竹园 5 6 7 高坞岭 重点村 8 双溪口 精品村 9 鹤鹿溪 重点村 10 义士塔 精品村 11 马家 精品村 12 万亩 精品村 13 霞泉 精品村 14 石鹰 特色村 15 城南社区 重点村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5 递铺镇 ※长乐社区 ※三官村 ★※安城村 ★垅坝村 鞍山村 ※老庄村 青龙村 ※六庄村 东滨社区 ★蚕桑场村 ※荷花塘村 ※塘浦社区 银湾村 吉庆桥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村 精品社区 精品村 精品村 特色村 精品村 特色村 22精9 重4特 碧门 双一 精品村 特色村 精品村 灵峰度假区管委会 精品村 ★ 4精 乡镇 村名 灵峰 档次 精品村 精品村 全覆 盖乡 备注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8-2011年度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成果 年度建设
绿色技术在传统村落中的传承与发展——以苏州堂里村堂里为例

建筑文化·传承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10期绿色技术在传统村落中的传承与发展——以苏州堂里村堂里为例李晓晗,吴 捷,沈景华(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苏州 215127)摘要:传统村落在营建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绿色观念和节能措施,然而当代村落的不当发展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的绿色技术对当地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对比等方法,对建筑群、建筑单体等包含的绿色技术及节能手段进行了提炼。
以苏州堂里村堂里为例,通过结合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适应性气候的典型特征,分析了苏州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本土化传承方法,力求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3.31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 Case of the Hall in Tangli Village of SuzhouLi Xiaohan, Wu Jie, Shen Jinghua(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7, 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contain many green concepts and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but the improper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villages is prone to was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green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raditional dwelling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comparison, the paper extracts the green technologies and energy-saving means contained in building clusters and building monoliths. The paper takes Tangli Village, a village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localized inheritance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 Suzhou region by combining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regions to adapt to the clim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green techn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livability1引言传统村落的价值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上[1]。
常熟有个“小康村”

常熟有个“小康村”作者:陈建青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9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在京举行。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小康社会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所描绘的社会理想。
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和蓝图。
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十六大和十七大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新理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
在我们苏南一带,城市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应当说,小康的重头戏在农村。
2003年10月,因常熟市省级开发区——东南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我们古里镇珠泾、北滃、南滃、大滃四个村整体拆迁,另外选址建设新村,将原来的2000多户农民集中居住。
当时,我是古里镇的副镇长,负责这次拆迁新建工作。
时任常熟市委书记的杨升华对我说,现在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们要先行一步,首先从硬件上先行一步。
他还把这个新村的名字定为“小康村”。
四个村整体拆迁合并而成、2000多户、1万多人口,这样的村落在整个常熟市都无先例,出于谨慎起见,领导派我前去兼任小康村的党委书记,全面负责小康村的搬迁、重建以及管理。
在小康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图纸建造、统一投资建设。
三年时间里,镇村两级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用于小康村建设。
小康村规划面积2085亩,全部是整齐划一的别墅区,还拥有占地近50亩的大型集贸市场、50000多平米的小康商业街等配套设施,新近建成的农民公园更是给小康村增添了几分城市化气息。
小康村成为整个常熟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亮点。
2005年3月,小康村正式成立,挂两块牌子:一是小康村、一是小康社区。
小康村规划户数25D。
户,目前已入住近2300户,在册本地人口8952人。
衢州柯城31个省市区代表共植“村长林”

衢州柯城31个省市区代表共植“村长林”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11月28日上午,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的村支书齐聚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在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系列宣传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柯城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柯城区范村共同栽植“创建国家森林乡村村长林”,这也是全国首个绿化美化行动村长林。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实施乡村绿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国家森林乡村等重点行动,并将村庄绿化覆盖率列入规划主要指标,纳入考核内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印发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国家森林乡村、地方森林乡村和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要以科学理念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努力奋斗。
在活动开始前,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刘劲和参加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系列宣传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柯城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的村长们向全国各地的村支书、村主任发出倡议:一、保护乡村自然风貌。
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先进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先进典型案例乡村振兴是中国乡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进步。
下面将介绍四个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案例。
一、平八村——农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平八村是浙江省德清县的一个小山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但凭借农村旅游的发展,使得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
平八村积极开展农村旅游,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体验等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村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并且举办了多次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些游客不仅为村庄带来了经济收入,还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平八村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实现了村民增收、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梅溪村——精品农业发展的典范梅溪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业观光旅游为特色,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梅溪村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梅溪村还积极推广农业观光旅游,让游客了解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
村里建设了农业科普馆和农民文化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农村的窗口。
通过发展精品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梅溪村实现了农民增收、村庄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翠峰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翠峰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农业产业面临着发展困难。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翠峰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养蜂、种植蔬菜和养殖特色水产品等。
翠峰村通过引进技术和培训,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水平,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经营方式。
村民们团结合作,共同经营特色产业,为村庄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翠峰村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周边村庄的借鉴,推动了整个地区的乡村振兴。
四、红山村——生态修复的典范红山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曾经是一个生态环境恶化的村庄。
通过引进生态修复技术和政策支持,红山村成功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了村庄的生态环境。
红山村注重生态种植,开展了大量的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工作。
乡村振兴的“煤城画卷”

乡村振兴的“煤城画卷”作者:高丽君蔡云飞薛万博许乐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21年第12期2021年10月3日,勃利縣永恒乡金山村村民金永明家的葡萄大棚又迎来一拨游客——这是从依兰县驱车而来故地重游的一家人,也是金山村采摘旅游产业的又一批“回头客”。
“游客一拨接着一拨,一夏天下来少说也有五六千人,几乎都是冲着‘黑甜甜’葡萄来的。
”金山村党支部书记胡有增介绍。
金山村与依兰县相邻,交通便利,自从引进“黑甜甜”这个葡萄新品种,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体验采摘观光的乐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走进乡村、闲游田园,品尝农家饭菜、体验农事劳动,正成为一些城市居民假日休闲的新风尚。
在七台河市的广大乡村,游客络绎不绝,一幅“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振兴动能”聚变在高质高效的产业里午后的阳光映照着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在勃利县吉兴朝鲜族满族乡合庆村的黑微生物黑木耳栽培大棚里,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收黑木耳,乳白色的菌袋上长满了黑亮亮的木耳,摘下个木耳在手里一掂,“肉”感十足。
近年来,合庆村推动食用菌栽培项目,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产业致富路。
“黑微生物黑木耳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远超普通木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省科学院派驻合庆村工作队队员魏延军介绍道。
小木耳一跃成为合庆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金耳朵”,这离不开先进的微生物技术,更离不开不断拓宽的销售渠道。
对此,七台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韩龙腾深有感触:“互联网、现代交通等设施前所未有地缩短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在七台河市委组织部的努力推动下,黑微生物黑木耳入驻“小康龙江”电商平台,与多家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线下销售商远达辽宁、广东等地,还先后参加了2018年和2019年黑龙江省绿色博览会、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年货大集、2019年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三十届哈洽会……与此同时,在距离合庆村20余公里的倭肯镇正阳村,励志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上罐、注水、密封……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2.15•【文号】•【施行日期】2014.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农业部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3]1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2014]1号)要求,2014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
通过自愿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认定北京市平谷区等37个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等100个点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现将拟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名单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7天内(2014年12月21日前)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或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反映。
联系电话:************,************。
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2014年12月15日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元氏县、承德市双滦区山西省阳城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黑龙江省木兰县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宜兴市浙江省兰溪市、新昌县安徽省霍山县福建省泰宁县、连城县江西省武宁县山东省泗水县、临朐县河南省登封市湖北省远安县湖南省新化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广东省博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海南省琼海市重庆市武隆县四川省武胜县贵州省凤冈县云南省澄江县陕西省柞水县甘肃省两当县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大连市庄河市宁波市宁海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附件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延庆县四季花海农园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沙井子三村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河北省迁西县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观光园宣化县假日绿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临城县尚水渔庄武安市白沙村休闲农业园区山西省忻州市凤凰山生态植物园阳泉市华北奕丰生态园长治市襄垣富阳绿盈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松枫山庄科右前旗玫瑰庄园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万通旅游度假村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山水庄园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辽阳市三禾农业观光园区吉林省抚松县康红农特产种植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朝鲜族民俗村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兰西县锡伯部落宾县滨州镇友联村上海市崇明县泰生示范农场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松江区雪浪湖生态园江苏省如皋市长江药用植物园无锡市绿源农业观光园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琵琶湾生态农庄台州市三门农博园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野藤葡萄休闲观光园嘉兴市南湖区梅花洲农业休闲园安徽省东至县江南农业科技园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和县林海旅游农业观光园福建省邵武市云灵山庄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仙游县聚仙堂生态旅游山庄永安市天斗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婺源县江岭风景区石城县通天寨荷花园区浮梁县瑶里梅岭山庄新建县溪霞怪石岭旅游景区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泰安市岱岳区道郎镇里峪村日照市淞晨茶文化产业园兰陵县国家农业公园河南省驻马店市老乐山休闲农业产业园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济源市养生嘉源休闲观光园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华紫薇园大冶市龙凤山生态园休闲度假村竹溪县龙王垭生态文化观光园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怡心生态园长沙市开福区新富豪云尚庄园城步苗族自治县神龙山庄湘潭市昭山示范区山那边度假村广东省东菀市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连州市湟川三峡-龙潭度假区潮州市紫莲度假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古渔村阳朔县百里新村休闲农业示范区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万宁市兴隆热带花园琼海县博鳌美雅乡村公园重庆市涪陵区南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铜梁区巴岳山?玄天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开县奇圣现代观光农业生态产业园合川区铜梁洞森林公园友缘山庄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曙光休闲观光农业园丹棱县梅湖湾度假村泸州市江阳区醉美江湾农业园什邡市箭台村贵州省福泉市黄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示范园赤水市金钗石斛生态示范园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藏龙休闲观光园宁洱县磨黑镇澄江县禄充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白定村陕西省汉中市西乡钧鑫农场合阳县洽川温泉度假村铜川市新区照金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西安市沣东新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甘肃省皋兰县古梨园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景泰县条山农庄青海省共和县生态休闲农庄互助县高寨青海四和撒拉文化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神林山庄永宁县鹤泉湖生态度假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民俗风情园奇台县壹方阳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连市庄河市银月湾民俗生态观光园厦门市同安区莲花罗汉山休闲农业园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模式,赋予了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
到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山东、福建、广西、四川、浙江、云南和广东9个省通过并公布了试点名单。
本文整理了这9省共10个项目的资料,通过对其经验梳理,为大家通过学习参考。
1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南宁美丽南方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将获得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财政补助资金5600万元。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为:以美丽南方丰富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完善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六大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模式借鉴)此外,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拟将规划区设计为“一轴两翼三带八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即沿005县道的园区交通和发展主轴,将园区各主要功能片区、景观节点和特色村落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田园综合体。
两翼以005县道为界,将园区分为南北两翼。
三带即依托园区农田、村落、水系、山地,形成三条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带。
八区包括创意农事体验区、智慧农业展示区、高效农业集中区等八个功能分区。
2四川成都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都江堰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牵头实施,三年计划总投资约21亿元,项目将按照“坚持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胥家镇和天马镇的13个村(社),围绕“四园、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将田园综合体建设成美丽乡村展示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和绿色农业典范区。
七曲村走上致富路

为保证大蒜产业健康发展 , 大
蒜专 业 合 作 社 党 支 部 领 导 制 定 合
产增收 , 就要在创新经 济增长方式 上 下 功 夫 , 提 高科 技 含 量 和 复 种 以 指数来增加 附加值 。 合作社党支部 书记 、 理事会会 长李永裕把家里的 t 亩 田率先拿 出来搞 烟后 良蒜 试 . 5
敢 为 人先 找 出路
昔 日的 七 曲村 民 小 组 是 一 个
作 社 利用 上党 课 、 办 农 村 实 用 技 举
沼气 池 , 有2 户农 户 装 上 了 太 阳 并 0
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班等时机 ,
向 群 众灌 输 先 进 思 想及 理念 。 是 一 帮 群 众购 买 和 订 阅 《 村 百 事 通 》 农 、
致富的好出路 。 虽然当年仅种 了4 0 亩大蒜 , 但收益 颇丰。之后 , 乡党
委 、 府 派 出农 技 工 作 人 员 , 助 政 帮
水平最落后的5 户农户的科技联络
员 。结 对 帮扶 户曹 文 会 0 4 开 20年 始学种大蒜 , 由于 技 术 不 过 关 ,. 35 亩 大 蒜 的 收入 只有 30 多元 , 家 00 全 5 口人 的 日子 过 得 紧 巴 巴 。李 永 裕 从 种 烟 、 蒜 开 始 , 给 他 听 、 着 种 讲 带
单一 , 多数村 民“ 生产用肥靠贷款 、 供娃上学靠贷 款 、 办红白喜事靠贷 款” 19 年 , 。9 8 党员带着一些村 民尝
试 烟 后 种 植大 蒜 , 出 了一 条 增 收 试
合作社 党支 部组 织 9 名党 员 开展 帮 五 ” 对 帮扶 活 动 , 求 每 位 结 要
特色村寨 美丽家园——我区_8_个村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美丽家园——我区八个村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在全国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方针,结合我区回族村落的资源特征,坚持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以保护原有民居历史文化、建筑特色为重点,突出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修饰回族民居,打造特色产业,扶持经济发展。
几年来,共争取国家民委专项经费7500多万元,拉动地方和民间投资5亿元以上,选择了40多个有一定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色突出的回族村落,进行重点打造,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其中,使特色村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气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生态文化旅游的亮点,实现了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
特色村寨项目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近日,国家民委命名了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我区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利通区郭家桥乡刘家湾村、镇同兴村、同心县丁塘镇团结村、盐池县冯记沟乡老庄子村、西吉县硝河乡硝河村、沙坡头区永康镇永新村等八个回族聚居村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摄影/李君杰钟培源辛怡丽┃ 专 题 ┃建设的实施,促进了特色村在乡村经济、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步协调发展,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保护回族文化、提高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区已有20个回族聚居村被国家民委确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西吉县硝河乡硝河村村民们的幸福生活青铜峡市青铜镇同兴村特色村寨 美丽家园人,是一个典型的回族聚集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枪”发源地。
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5200万元,对该村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一是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三是回族风情突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简介一、概况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7′-118°34′、北纬43°14′-44°15′。
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东与巴林右旗毗邻,北与西乌珠穆沁旗相接,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
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万亩、林地257万亩、草牧场180万亩。
辖7镇两个乡,两个街道办,总人口2.391万人,有蒙、回、满等10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2%。
县内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879米。
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3度、无霜期90-130天。
境内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尔汰河等4条较大的河流,年均径流量1.37亿立方米。
林西县地处国家大兴安岭南麓有色金属战略资源接替带,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铜、铅、锌、锡、银、铁、钨、钼、砷、萤石、石灰石等30余种,现已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73处。
林西县是赤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有5000余年。
锅撑子山保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是草原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比湖北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早近900年。
唐代在县境西拉沐沦河北岸设松漠都督府,辽代在此建饶州,清光绪34年即1908年建县。
在解放战争时期,林西曾是冀热辽地区战略指挥中心,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中共热北地委、热北专署等领导机关都曾移驻于此,素有“塞外小延安”的美誉。
最近几年,先后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节水重点示范县、全国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称号。
新城子镇七合堂村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小康村”和“生态文化村”称号。
二、行政区划林西县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官地镇、新城子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林西镇、大井镇、统部镇、大营子乡、十二吐乡、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
20个中国最美乡村振兴项目美到极致

20个中国最美乡村振兴项目美到极致中国乡村振兴项目的推动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美丽的乡村振兴项目也因此应运而生。
这些乡村项目通过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保护传统文化等方式,为中国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一个美丽宜居的居住环境。
以下是20个中国最美乡村振兴项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们的美丽。
1. 青岛连山国风村: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连山国风村成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村庄依山傍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处处透露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 杭州西溪村:西溪村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而著名,村中水道纵横交错,古朴的建筑和绿树成荫的小巷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3. 酒泉敦煌村:敦煌村以其壮丽的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村落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老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4. 建水双廊:建水双廊位于云南省建水县,以其浓厚的纳西族文化和宜居的环境而闻名。
村中古老的青砖瓦房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了各地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5. 山东曲阜孔庙社区:孔庙社区以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和古老的建筑群而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孔子的智慧。
6. 安徽宏村:宏村以其独特的池塘、古老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古代村落之一。
7. 四川木格措村:木格措村坐落在美丽的川西高原上,被誉为世界村落文化遗产。
这里的美丽湖泊和雪山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卷。
8. 江西婺源: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
9. 福建土楼:土楼是福建乡村的代表性建筑,这些独特的土楼组成了一个风景如画的乡村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10. 重庆石漫滩:石漫滩的美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各种奇特的石头和清澈的溪水构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画卷。
11. 安徽千岛湖:千岛湖风景如画,湖岛星罗棋布,水清岸绿,加之悠久的历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小康户

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 诸城市昌城镇得利斯村 安丘市吾山镇徐家沟村 兖州市新兖镇小马青村 济宁市梁山县杨营乡良福村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耿南村 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后石梁村 新泰市东都镇西都村
河南省(40个)
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东万村 洛阳市宜阳县丰李镇马窑村 洛阳市偃师市李村镇东白塔村 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妯娌村 平顶山市舞钢市尹集镇张庄村
第 13 页
湖南省(45个)
长沙市浏阳市洞阳镇西园村 长沙市望城县雷锋镇真人桥村 长沙市长沙县春华镇石塘铺村 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木湾村 株洲市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 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
湘潭市湘乡市东山办事处张江村
湘潭市湘潭县白石镇尹家冲村 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 族 乡苏家堆村 常德市澧县张公庙镇新年村 常德市临澧县官亭乡天星村 常德市石门县子良乡谭村村 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梅龙村 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凤凰桥村 益阳市安化县柘溪镇大溶村 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崇高村 衡阳市衡山县店门镇白泥村 衡阳市常宁市洋泉镇野马村 衡阳市衡东县大桥镇瑶里村 衡阳市耒阳市肥田乡围塘村 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思源村 岳阳市华容县万庾乡黄山村 郴州市资兴市黄草镇前程村
广东省(40个)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塘贝村 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旧水坑村 增城市新塘镇西南村
第 14 页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鱼月列圣村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罗南村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 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后花园村 韶关市始兴县司前镇温下村 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 龙川县细坳镇细坳村 紫金县古竹镇留洞村 蕉岭县新铺镇象岭村 平远县泗水镇泗水村 博罗县公庄镇官山村民委员会 龙门县永汉镇马星村民委员会 龙门县龙华镇龙石头村民委员会 陆河县河田镇河北村 东莞市厚街镇涌口村 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 中山市南朗镇大车村
绿色铺就七合堂村的致富路

绿色铺就七合堂村的致富路
王明友
【期刊名称】《国土绿化》
【年(卷),期】2003(0)6
【摘要】@@ 七合堂村是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一个偏僻山村,4个自然村分布在一条10多公里长的大山沟里.光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迫于生计,全村有40多户举家搬迁,远走他乡.
【总页数】1页(P36)
【作者】王明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七合堂——走向“全国绿色小康村” [J], 何桂茹;康建军
2.林西县七合堂村依托林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J], 邢建林
3.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七合堂村发展生态经济纪实 [J], 林西县;徐凤阁
4.新的模式新的创举——林西县七合堂村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的调查 [J], 王燃;范光武;徐凤阁
5.林西县七合堂村荣获内蒙古第一家“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J], 张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IIN U I Y EIE GG LN E V
专题 报 道
外 , 每 年 还 从 克 什 克 腾 旗 、巴 林 右 旗 和 穷 山沟从此 有 了绿 色的生 机 ,人均 收入 建 设 林 网 化 、农 户 发 展 庄 园 化 、生 态 建
翁 牛特 旗 等 毗邻 旗县 收 购紫 花苜 蓿 l 由 过 去 的不 足 30元 增 加 到 现 在 的 1万 设 旅 游 化 , 2 1 人 均 收 入 突 破 万 元 0 0 到 00年 万 公 斤 左 右 ,加 工 成 草 籽 或 草 粉 出售 元 。 村 有 收 益 的 山 杏 林 达 到 12万 亩 , 大关 ” 目标 已基本 实现 。展望未 来 , 全 . 的 村
月 古红 林 业 局授予 “ 国绿 色小 康村 ” 20 全 ;0 9年 进 、 拓 创 新 , 分 发 挥 党 组 织 的 战 斗 9月份 , 月都有 不 的水果 上 市。 开 充
13 还 九 1 0月 1 口 ,在 中 国 生 态 文 化 协 会 成 立 堡 垒 作 用 , 佛 1 牌 内 蒙 野 9 为 适
生态 庄 同经 济模 式 , 索 r一 条 探 “ 果 起 步 、 殖 致 富 、 园载 体 、 林 养 庄
产业 立村 ” 发展 之路 。 的 如 今 ,七 合 堂 村 已发 展 庄 园 户 7 0多 户 。 果 同 30多 处 。 伞 村 的 建 0
村 ” 被 国家 农业 部 确定 为“ 家农业 资 是 这 里 的 真 实 写 照 。 ; 国 源 持续 高效 利 用 实验 区” ;被 中央 宣传
果 树 而 积 已 达 到 6 0 甫 , 其 中 已 00
00 有 13 、 穷 则 思 变 。 近 年 来 , 七 合 堂 人 站 在 挂 果 而 积 30 亩 , 吉 红 “ 2 ” 黄 太
K 、 每 部 、 央 文 明 办 、 国 绿 化 委 员 会 、 家 全面 、 中 全 国 协调 、 持续 发展 的高度 , 时俱 平 、 9 香 水 梨 等 十 几 个 品 种 , 年 5~ 可 与
同 七 合 堂 村 位 于 林 西 县 南 部 新 城 子 镇 村 委 会 明 确 提 出 走 封 山 禁 牧 、植 树 造 民增 收 树 立 了 品 牌 , 时 被 赤 峰 市 政 府
北 端 , 24省 道 西 侧 ,全 村 2 8户 、0 林 、 复 植 被 、 搞 生 态 建 设 的 发 展 之 定 为 “ 峰 十 大 旅 游 节 日” 一 。 ¥0 2 92 恢 大 赤 之
式 , 山 定 主 、 定 根 、 定 心 ” 成 “ 树 人 变 现 实 。 最 后 就 是 因 地 制 宜 栽 植 树 木 , 准 市 场 调结 构 , 得 生 态 效 对 取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的 双 赢 。 目 前 , 村
已形 成 丫集林 、 、 、 于一 体 的 果 草 牧
专题 报 道
l £ G G L V 《
七 合 堂
走 向“ 国绿 色 小 康 村 " 全
文 / 桂茹 何 康建 军
、
调 优 ” 原则 , 的 七合 堂 村 首先 把 30 00
山羊 一 次 性 处 理 掉 , 30 对 0 0多 亩 流 域 理 _ 程 和 1万 多 亩 山 杏 林 进 行 了 用 ¨ 【
的绿 色小康 村——林 西 县新城 子镇 七合 天 换 地 的 铿 锵 脚 步 。
堂村。
生 产 基 地 。每 年 9月 初 举 办 的 内 蒙 野 果
19 9 1年 1 2月 , 改 选 的 村 党 支 部 、 采 摘 节 , 推 动 七 合 堂 村 农 业 增 效 和 农 新 为
口 人 , 总 土 地 面 积 3 30亩 , 其 中 耕 地 路 。 经 过 认 真 地 分 析 论 证 , 定 出 了 第 22 制
七合 堂 村 有种 植 紫 花 苜 蓿 的历 史 ,
60 18亩 、 浇地 不 足 2 0亩 , 大 多 数 水 0 绝
一
个 十年 规 划 : 20 到 0 0年 , 均 稳步 实 草 业 加 1 也 成 为 农 民 增 收 致 富 的 又 一 人
,
在 全 县 率 先 实 现 全 而 封 ¨ 禁 牧 。 接 l
把 上地 、 1 、 地 的经 营权 放活 , 荒 林 J j 在 县 率 先 实 行 土 地 流 转 的 有 益 探 索 。最 早有 7户 党 员 T部 带 头 进 I , 将 : 并 J I
荒 1 、 地 、 地 自由 置换 到 自 己 ] 土 1 林 的 房 前 屋 后 , 成 庄 同 式 的 经 营 模 形
一
周 年 庆典 暨全 国生态 文 化示 范 基 地 、
调整 产业 结 构 , 力 构 建有 特 色 的生态 果 商 标 , 品远 销 广 东 、 圳 、 门 、 着 产 深 澳 浙
县 全 国 生 态 文化 村 授 牌 仪 式 上 , 获 “ 又 全 产 业体 系 , 后 实 施 了“ ” 先 砍 掉绒 山羊 、 江 等 地 。 该 村 已 成 为 今= 果 树 而 积 最 产 品 内 同 生 态 文 化 村 ” 荣 。 这 就 是 享 誉 全 国 划 包 山 杏 林 等 封 山 育 林 措 施 , 开 了 改 大 、 量 最 高 、 质 最 佳 的 “ 蒙 野 果 ” 殊 迈
加 成 的 草籽 和 草粉 远 销 到 为2 5度 以上 的坡 耕 地 。上世 纪 六 十年 现 “ 口猪 、 头 牛 、 只小 尾 寒 羊 、 一 一 两 四 主导产 业 ,
代 , 里 还 是 青 山 绿 水 , 上 的 榛 柴 一 亩 耕 地 产 吨 粮 ; 亩 果 、 亩 松 、 人 两 这 山 三 八 收
日本 、 国 、 韩 澳大 利 亚等 7个 同家 。村 民
T O亩 紫 花 苜 蓿 人 多 高 , 雪 天 还 有 野 猪 、 子 走 进 庄 千 达 小 康 ” 奋 斗 目标 。 按 照 “ 死 、 大 狍 的 管 放 邵 志 军 除 自 己 种 植 的 4
1 内/ / / 业 O 蒙 古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