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制造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与挑战中国机械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成本优势、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等方面。
然而,中国机械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升级、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竞争压力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之一是成本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还受益于其庞大的规模经济,能够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
这一优势使得中国机械制造业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然而,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其次,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技术实力上。
中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研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中国的高铁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上仍有差距。
中国机械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再次,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还来源于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潜力。
中国机械制造业可以通过在国内市场积累经验和优化产品设计来提高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然而,中国市场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机械制造业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中国机械制造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中国机械制造业需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起步阶段(1949年-1977年):这个阶段是中国机械制造业起步的时期。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工业化基础薄弱的挑战,大部分机械设备需要依靠进口。
在这个阶段,中国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依靠国内力量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和生产活动。
2. 前进和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机械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积极鼓励技术引进和合作项目,吸纳外资,并进行自主创新。
大量的国内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国内也大量出现了机械制造企业,国内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3. 提升和突破阶段(2000年-2015年):进入21世纪,中国机械制造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制造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国家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和技术改造,力促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
4. 创新和提质阶段(2015年至今):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正转向更加注重创新和提质的阶段。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提高中国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中国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从落后到迎头赶上,再到取得一定成就的过程。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在多个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生产和制造能力。
然而,仍面临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需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
一、技术创新政策在机械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
其中包括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创新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产业优化升级政策为了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优化升级政策。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机械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
其中,政府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同时,政府还鼓励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协同创新能力。
三、市场开放政策为了扩大机械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和增加出口,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市场开放政策。
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鼓励机械制造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此外,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机械制造业打造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四、人才培养政策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业人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
政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与机械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教育和科研项目,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供人才支持。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机械制造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总结: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创新政策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产业优化升级政策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放政策拓展了市场规模和出口渠道,人才培养政策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增长态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其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伴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升级。
本文将就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二、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现状1、从业人员数量庞大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这是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大力支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已达到600万人以上。
2、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尽管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却普遍偏低。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初级工和中级工的比例占到了80%,而高级工以上的技术人才仅占20%。
这表明,我国机械制造业急需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3、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趋势也较为明显。
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导致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比例占到了40%以上。
这使得机械制造业在吸引和培养年轻人才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三、对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建议1、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针对我国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偏低的问题,应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2、吸引和培养年轻人才针对从业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吸引和培养年轻人才。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从事机械制造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开展校园招聘、实习实训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加入企业。
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导致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历程概述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历程概述1. 引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工业的发展相对较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也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中的关键事件和里程碑。
2.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起步阶段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阶段,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主要是依赖进口,国内的机械制造企业较少。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开始意识到发展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
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引进。
这一时期,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4.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机械制造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在21世纪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不再依赖于外国技术,开始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和产品。
5. 当前机械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虽然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特别是近年来的贸易摩擦。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机械制造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然而,中国机械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需求巨大,而且政府还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机械制造业有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6. 总结与展望中国机械制造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21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机械制造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未来,中国机械制造业有望继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我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持乐观态度。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国家之一、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机械制造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计划,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主要生产的是重型机械设备,如大型钢铁冶炼机械、矿山开采机械等。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等原因,国内机械制造业起步阶段的发展相对较缓慢。
快速增长阶段:1978年开放以后,我国机械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国内企业开始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而改善了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政府不断出台措施,为机械制造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投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机械制造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开始涉足世界市场,机械产品出口量大幅增加。
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机械制造业也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政府提出了机械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机械制造业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
在这个阶段,机械制造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同时,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高铁、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机械制造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浅析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浅析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摘要】机械制造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成型、组装等工艺过程的技术。
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同时也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将是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关键。
为了推动机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重视技术研发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只有不断加强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方向、重要性、发展历程、现状、挑战、机遇、展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升级。
1. 引言1.1 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机械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机械化设备和工具,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对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零件或产品的技术。
这是一种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零件的技术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冲压等各种加工工艺。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涉及到单一工艺的加工,还包括了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械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满足不同行业对零部件和设备的需求。
加强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促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2 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机械制造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从汽车制造到航空航天,从电子设备到医疗器械,几乎每个领域都需要依赖机械制造技术来实现产品的生产和创新。
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一个拥有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国家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产业的持续增长和优化。
而且,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鼓励技术创新:政府加大对机械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 促进产业升级:政府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升级,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改革创新监管方式:政府推动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完善监管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保护市场竞争秩序。
4. 扩大对外开放:政府推动机械制造业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的跨境流动,拓展海外市场。
5. 增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政府加强对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指导和培训,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对外开放,实现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史

水浒传第一回合读后感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水浒传第一回合读后感五篇,欢送查阅!水浒传第一回合读后感1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被逼上梁山,留下来效忠宋江,后来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虎、王庆、方腊等贼人。
从破大辽一百零八个人个个生还到最后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后面见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个。
虽为国家换来太平,大多数好汉却已不在。
宋江等人的命运固是悲惨,可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少数人,比方公孙胜、李俊、武松、柴进等在完成大业后,没有做官,未奸臣迫害,让他们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被药酒害死,如果他们没有做官,也许命运大不同。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前100排名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前100排名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
凑合在中低端.好吧!我们就先谈谈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前一百名排名!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北京市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 93267342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市电站锅炉,汽轮发电机,机床,矿山设备 78500003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内燃机,内燃机配件,汽车及配件 4664273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四川省发电设备 34186035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黑龙江发电设备,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交直流电机及防爆电机 30524746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 30028067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集装箱起重机,散货机械 28000008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挖掘机械2428556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煤矿机械 209361810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 182745711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机床,汽轮机,发电设备,印刷机械 164400512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 138176613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陕西省变压器,全封闭组合电器,高压断路器,电力整流器134719114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变压器,线缆 125189315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 123931016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冶金设备,风力发电设备123807317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制冷空调设备,食品冷藏设备,化工设备,电气控制设备120000618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变压器 118656819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收获机械,大中小型拖拉机,工程机械,三轮运输车 115730820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金属切削机床 112815021 广州市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容器,变压器,绝缘子,真空开关管 112049422 常林工程机械集团江苏省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 111470823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 109120024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组合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加工中心 108700025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黑龙江轧制设,石油化工设备,重型机械配件,大型铸锻加工件 101245626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起重设备,矿山设备,轧钢设备,车轴、车轮,液压机械产品 100186827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矿山设备,水泥设备,金属轧制设备,运输设备 96953628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照相机,摄像头,投影机 94827129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输配电设备,低压电器,建筑电器,仪器仪表 92621530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能表,铜箔板 85323831 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制冷配件,中央空调,水暖阀门 83987632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四川省金属轧制设备,炼油化工设备,电工电器配件,通用机械配件气动元件80446133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矿山设备,建材水泥设备,冶金设备,有色设备80442634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低压电器,高中压电器,高中压成套电气设备 77568835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缆,光缆,电力电缆,导线 72242636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省电力电缆,电线 69784937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继电器及装置,干式变压器 69246438 山东五征集团山东省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农业装备 69078239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安徽省挖掘机 66603140 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 6615354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 750kw风力发电机组,1500kw风力发电机组 64376142 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电线电缆,高分子料,铜材、铝材,电缆材料 61896843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风机,水泵,气体压缩机 61370244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石油钻机,泥浆泵 60791645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 58907646 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发电设备,金切机床,锻压设备,粗钢及锻件55632447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高低压开关柜,断路器,封闭母线,母线槽 55380048 江苏华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 52142349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光缆,光纤,通信电缆,元器件NSK 51583050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注塑机,加工中心(数控机床) 51500051 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手推车,轮胎,塑料制品 5120085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汽车轮毂,汽车空调电子膨胀阀,车桥 50302953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全封闭组合电器 50218854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工业汽轮机 49846855 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焊条,焊丝 46439956 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机,电源,变压器,电动车 46025257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压缩机,风机,环保设备 45583158 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电力变压器,电磁线,电力电缆 45282259 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电线电缆,矿用电缆,钢芯铝绞线 45000160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成份分析仪器44744861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轴承 44090962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风机,仪表,锅炉 43669263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交、直流电动机,工业泵,工矿电机车 43196864 新华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集装箱制造 41075065 天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轴承,机床,电梯 40369366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四川省石油钻机,泥浆泵 39984667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省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 38475468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叉车 36801369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燃气轮机组,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交流电动机 36486970 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电缆 36266271 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光纤电缆,钢芯铝绞线 34889972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风力发电传动设备,船用传动设备,冶金行业传动设备等 3400007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棉纺成套设备,织造设备,针织设备,纺织机械专配件 33499474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河南省滚动轴承 33207775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叉车,牵引车 32541276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铸钢件、锻件,快锻压机31253877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工具,铸件制造30489178 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市各种气动元件、装置及辅助元件,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元件 29563079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能锅炉 29230080 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油压千斤顶,高低压开关柜,电梯电引机,工具箱柜28807181 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辽宁省轴流风机,精密马达,车载马达 28420182 天正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度表,低压电器主要元件,低压电器一般元件 28126883 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制冷空调设备 26489884 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省装载机 26321385 春兰(集团)公司江苏省空调器,压缩机,动力电池 25992486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上海市多功能复印机 25480087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轴承成品,轴承配件,机电产品、汽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25242588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数控重型立式车床,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24354689 浙江球冠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电缆,钢芯铝绞线 24170490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镗铣床,龙门铣及专机,机械压力机,车床23235491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站锅炉,工业锅炉,锅炉辅机,锅炉部件 23095092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市中速辊式磨机,特种工业汽轮机,电抗器 22199693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冷水机组 21867294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重庆市柴油机 21706295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船用齿轮箱,汽车变速箱 21417896 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辽宁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 21343797 西安西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高低压交流电动机,直流电机,特种电机20785398 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 20361999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黑龙江轴承,轴承配件 188749100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金切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械 182085转载本文请注明:气动元件NSK。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支持创新和科技进步。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机械制造业。
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和科技政策,用于支持机械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发展。
2. 鼓励企业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
政府支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建立创新联盟和共享平台,促进机械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合作开发,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3. 促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倡导绿色制造理念,推动机械制造业绿色转型,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政策和节能标准,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
4. 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政府鼓励机械制造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领域发展。
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总的来说,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该行业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促
进了该行业的长期稳定增长。
机械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国内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首先,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其中之一是加大对
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提供实施创新计划和项目的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实施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并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机械制造业的质量监管。
政府加强了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准
化工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政府还加大了对产品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减少企业开办手续,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机械
制造业。
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政府重视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政府提出了培养一流技术工匠和高级工
程师的计划,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总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相关政策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政府的
政策举措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也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中国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情况、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探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机械制造业产值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年产值从2024年的约2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约3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机械设备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其次,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渐提升。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中国在部分高端机械装备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再次,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机械设备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出口国家。
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中国机械制造业在一些新兴领域如新能源车辆、智能装备等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然而,仍然需要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等方面加强,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中国机械制造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环保压力加大,需要加强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产业协同,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24)

引言概述: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对市场、技术、竞争等方面的分析,为读者展示当前机械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市场需求量与结构1.1市场需求量的整体增长趋势1.2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1.3市场细分领域的机会与挑战1.4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2.技术创新与应用2.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2.2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2.3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2.4机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3.竞争格局与企业发展3.1国内机械制造业的竞争格局3.2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3.3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3.4企业创新与发展战略4.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4.1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与缺口4.2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与创新4.3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4.4人才流动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绿色制造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5.2资源利用效率与节能减排5.3环境监管政策与企业响应5.4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总结: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竞争压力、人才培养与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政策,机械制造业在市场规模、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备较大的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机械制造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绿色制造等方面的努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和合作,我国机械制造业有望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规模庞大,拥有众多企业和从业人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
2.技术水平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在技术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市场需求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升级以及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机械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4.国际竞争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我国机械设备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中国制造企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三、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制造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绿色制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机械制造行业,绿色制造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高端装备制造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对高端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将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国际合作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5.人才培养未来,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机械制造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的人才素质。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

中国机械制造业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机械制造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创新能力、促进供应链升级和保护知识产权。
一、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的支持。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以鼓励创新和技术改进。
其次,政府加强了技术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此外,为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政府加大了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创新人才项目。
二、创新能力的加强创新是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强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政府提供创新基金和创业孵化器,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创新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创新奖励和荣誉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三、供应链升级与优化供应链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升级和优化机械制造业的供应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产业链的整合和合作。
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政府推动企业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政府鼓励企业进行合作与共赢。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进行联合研发、生产合作和共享资源,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补贴和保险服务。
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机械制造业创新的核心和保障。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一、引言我国机械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历了漫长而光辉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进步。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二、起步阶段(1949-1978)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战争和内战的持续影响,机械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中国政府始终将机械制造业视为重点发展产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三、改革开放阶段(1978-2000)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开始更加重视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了更多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四、现代化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机械制造业加快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步伐。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机械制造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械设备走出国门,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五、机遇和挑战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这两个倡议将为中国机械制造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机械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1. 开埠以来的机械引进阶段(1840年-1949年)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始于清朝末年,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对外引进机械设备。
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向外开放,大批机械设备进口,这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许多外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来到中国,为机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18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自行引进机械工业,开设工厂进行机械制造。
1911年辛亥革命后,我国逐渐建立起独立的机械工业体系,并通过国内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减少对外的依赖。
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机械工业发展(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机械制造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举国之力下,机械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投资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方针,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机械工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布局,建立了一批重要的机械制造企业,如一汽、中船等。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机械工业逐渐实现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机制造的转变,开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中国还通过引进技术和与外国企业合作,并利用国内人才进行自主研发,提高了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
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工业化的起步较晚,国内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限制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3. 改革开放以后的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机械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外商投资的引入和国内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世界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中国机械制造业逐渐转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将就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9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超过了2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30%以上。
同时,我国机械产品的出口额也居世界前列。
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国民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了机械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举例来说,我国在高铁、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制造的推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制造成为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将致力于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和技术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2.绿色环保的重视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在制造过程中采用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未来机械制造行业将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推动环保型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3.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随着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将加快向高端装备制造方向转型。
高端装备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未来,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将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国际化合作的增强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一、引言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等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二、国际竞争力现状1.规模优势:我国机械制造业规模庞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家之一。
这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产业链完善: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供应、中游机械制造、下游产品应用等多个环节。
这使得我国机械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
3.技术进步: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在智能制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我国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三、国际竞争力挑战1.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机械制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加剧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压力。
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给我国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2.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给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出口带来了不确定性。
同时,部分国家对我国机械制造产品实施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限制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3.高端人才短缺:我国机械制造业在高端人才方面存在短缺现象,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
这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发展。
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4月JOURNAL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r,2011(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
本文围绕机械制造业中的基础设备、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生产管理、核心技术、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人才及创新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实例,并且和国外相比较,从而反映出了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最后通过认识现状,从而为我们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Abstract: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ost basic industry of a country,and also a basic industry for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developed many years,and has it’s own develop system.This eassy displays the status of our country’s machinery manuf 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 the follow sides , basis equipment \ manufacture level \ automatic technology \ management system \ high-technology \ policy \ qualified person and innovation.And also it contrast with foreigns’ through a series data and real case.At last, it will build a knowledge base for our future job and study after we have a clearly understand of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
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目前已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而且存在底子薄,受到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等难题。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包括轻工业、重工业等在内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中国的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了拥有4万多家企业、300多万台机床、900多万在职职工的工业体系。
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而且制造技术及工艺落后,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落后,以及在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整体来看,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因此,需要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探讨,从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平。
而许多关键零部件我国还不能自己生产制造,完全依赖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有集成电路和航天器,德国有汽车,日本机械制造,他们在这些领域都享有垄断的先进技术优势,形成了独、特、高的产品,占领了世界市场的制高点,而拥有先进的制造设备是他们成功的保障。
反观我国,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却很落后,没有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大多是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高新技术含量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采用较落后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装备进行生产, 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配有国产数控系统的中档数控机床不超过25%,高档数控机床的90%以上依赖进口;在大型成套装备技术方面严重落后,而且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大多依赖进口。
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 国外产品占有我国市场60% 以上的份额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机械制造设备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2)、制造工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同时,中国制造也几乎成为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制造工艺。
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
但是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仍然是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体,这就使得我们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
(3)、自动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程度进一步提高。
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
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而且,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太成熟。
(4)、生产管理。
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
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而且正是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而散,大多数企业未能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系统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低下。
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着重视生产技术、轻视管理技术;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重视信息化,轻视集成化管理等等问题。
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低, 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
我国多数企业管理粗放,专业化管理水平低。
现阶段机械工业的专业化水平仅为15%-30%, 而美国、西欧诸国、日本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已经达到75%-95%。
(5)核心技术。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设备却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导致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约为5%左右,一般发达国家这一比率也在30%以下。
并且我国的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 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 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 的技术源自国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技术黑洞的形成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投入密切相关。
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
最典型的例子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而产权激励制度是创新和研发产品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
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
就拿我国汽车制造业为例。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了多年,直到现在使用上自己设计的“心脏”的却很少,这让很多汽车业内人士都为之伤神。
不过现在已经有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设计自己的发动机。
奇瑞是其中之一,它研发成功ACTECO 发动机让中国的汽车也开始赚技术钱了。
企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存在创新能力薄弱,而创新能力薄弱又导致我们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从而很难掌握核心技术。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
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2004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397 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1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水平。
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
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6)、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
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 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 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2%以上。
机械工业作为一般竞争性行业,其竞争状况与效益状况直接受生产投入结构的影响。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与开发的投入。
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机械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
一些大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占到其销售额的4%—8%,甚至10%以上。
这种高投入,使其本来就远远领先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扩大,使企业从完全竞争的局面转变为“垄断竞争”,在许多关键领域占据了战略性优势地位。
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机械工业企业的人均研究开发经费,分别为21.54万美元/年、15.76万美元/年、19.99万美元/年、25.94万美元/年,是中国企业的几十倍。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费投入等还很缺乏,这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7)、自主创新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