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合集下载

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思考作者:詹敏来源:《商情》2013年第18期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把握两个关键点(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问题。

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同志在常委会见面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二)“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形成”。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委领导是核心,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重要力量,法制保障是保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这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平台。

在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中,要求政府扮演好服务的角色,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这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十八大报告将“民生”和“社会管理”并重,强调社会建设既要关注“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关注“名声”,畅通和规范利益表达渠道,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平安中国的法治思路与路径

建设平安中国的法治思路与路径

建设平安中国的法治思路与路径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犯罪率、社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建设平安中国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在实现平安中国的过程中,法治思路与路径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法治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探讨建设平安中国的法治思路与路径。

一、法治的概念和重要性法治是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法定程序、法定权限和法定范围治理社会。

它要求以法律为根本依据,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并将法律作为实现公正、维护安全的有力工具。

法治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能够实现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在建设平安中国的过程中,法治作为一种保障机制,能够有效防控和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要建设平安中国,首先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制定法律手册、举办法治讲座等方式,让人们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要求,提升对法治的认知度和遵守法律的意识。

只有全民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才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三、改革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实施力与公信力建设平安中国的法治思路与路径之一是改革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实施力和公信力。

在当前,我国法律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要通过修订和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

同时,建立健全多元化、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司法公正和公正审判力度。

四、加强法治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加强法治执法能力建设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关键一环。

要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

同时,加大对执法机关的投入,提供更加先进的执法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执法工作的效能和质量。

通过加强执法部门的能力建设,提升执法力度,能够更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全。

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内涵、研究内容及任务探讨

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内涵、研究内容及任务探讨

长期以来,我党虽然十分重视社会建设,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科学概念,则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目前,社会建设理论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本文主要对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社会建设的内涵、研究内容及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随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而提出的。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在阐述我国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协调好改革进程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可承受度”的提出,表明我党开始从理论上对社会建设领域予以关注。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 2004 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了包括以人为本、调整收入分配、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若干任务,表明中央已从社会建设的意义上思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案【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教案】序号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与此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平等、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势在必行。

本教案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的维度来探讨如何加强以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以期提供思路和借鉴。

序号二:民生的内涵与重要性民生是指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

加强以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就是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序号三:改善教育状况,促进人力资源优化教育是民生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要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另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序号四:加强医疗系统建设,保障人民健康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加强医疗系统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要建立健全医疗体系,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另要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还应加大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全面、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序号五:解决住房问题,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住房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够居住在安全、宽敞、舒适的家中。

可以通过加大公共住房建设,确保居民住房需求的基本满足;另可以鼓励和支持居民自主购房,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和居住安全。

只有解决好住房问题,才能让人民安心居住,安心工作。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

心得体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新)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2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就要兑现。

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2.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8)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

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解释: 3、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的境界: 第一,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和”:天人合一 第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和气生财、夫妇 和睦 第三,强调人与社会间的“和”:“天下为公、路 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社会形态,如《礼记·礼运》 篇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同时,由于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进一步触及深 层矛盾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 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 极性不断高涨,对原有行政体制的不满以及要求落 实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各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 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权力消极腐败现 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直接危害社会稳定与安 宁。
主讲人 :张宏伟
联系方式:zhanghongwei98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
基本特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和战略举措
具体分解: 一、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
“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 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 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 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和谐并不是 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是承认一个社会有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 求需要调整。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 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而要“和谐”,就 要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引发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要构建一个没有矛 盾的社会,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现代文明进程中又一次升华的展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党中央加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并将其列为中长期发展目标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关键的理念——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工业升级、技术进步等关键领域的紧密结合。

这一创新思路要点非常清晰,要在实践中重点突出,加强数字化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启动制度创新,继续推进开放创新,深化人才发展和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

二、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创新思路的指引下,要动态掌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补齐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健全创新生态,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实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改革城镇化推进策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加强民生保障、完善社会制度、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和重点突出等一系列举措,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GDP 保持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创新日益深化。

全国人民积极参与了社会、文化、科技等多种领域的创新发展,各种理念和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

四、未来展望我们要继续增强责任意识,持续提高内外部的协同效率,发扬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断打造更优秀、更具想象力的国际化创新小康模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之,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更加强大的成果。

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二 、当前我 国社会 建设面 临的 问题 的 原 因
我 国社 会建设 面临 的问题 是多方 面 因 素共同影 响而形成的。经过归纳总结 , 大体 有政治、经济 、社会、制度四方面 的原因 。 ( 一) 政治原因 政治原 因有两方面, 一是增长的公共服 务需 求和不完善 的政府公共 职能之 间的矛 盾 ;二是政府公 ,社会建设一直处在滞后状态。
考。

间组织形成 , 增加 了运作成本;四是民间组 织缺乏相对对立性 , 村委会、居委会实际选 举的 民主程度低 , 政府权力渗透致使村委会 失去 了独立性 。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以人 民调解 、司法调解 、 行政调 解联动工作 ,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对行政 复议体制进行改革 , 健全行政复议案件 审理
机制 , 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十八届三 中全会 研究制 定 了渐 进式延迟退休 年龄政 策, 并加快 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 务体系。以住房保 障和供应体系,构建公开 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 三) 加大社会事业 的投入 社会 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 ,需要政府 、 国家、民间 团体的相互协调和监督 。 社会建 设主体是政府 , 政府行为决定着社会建设状 况 。特别是在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发育不 良、 社会企业 意识淡薄 的情况下, 政府需对社会 事业加大投入。 新近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点指出了教育领域、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 方面的财政投入 , 并积极完善社会保障预算 制度。通过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 营 ,制定 实施免税 、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 , 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快速发展。 ( 四)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我国的 《 基金会管理条例 》 《 民办教育
中 国共产 党第 十八 届 中央委员 会第 三 次全体会议通过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于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建 设 “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 意义。对中国社会建设。 三中全会亦在国家 战略架构层面明确阐述了社会建设概惫 内 容和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 本文仅在 解决社会 建设面 临问题 的方 面进行 粗浅思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必须促进大学生就业[摘要]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

如何改善民生、改善什么、怎么改善,重要的是找准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和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本文结合笔者所从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认为坚持民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改善社会建设中比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也可以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民生的根本问题,这对于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开始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出目前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和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改善大学生就业,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从理论方面就如何推动就业,改善社会建设进行论述,以实践的态度和观点,将这些具体行动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及日常管理全过程。

[关键词]民生;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辅导;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在承前启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新共识,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外,还有一条主线也贯穿始终,那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无论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民生建设这一条主线,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以努力让人民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为终极目标和归宿,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下一步当合国家政府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党在十八大中提到的号召,凸显出了我们党顺应民意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党以民为本的理念。

我们党和政府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前进的根本动力。

下面,我将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

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增长。

我们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要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居民的品质生活。

二、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我们要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三、民生改善民生改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的直接目标。

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加大就业扶贫力度,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人民的温饱问题。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加强住房保障,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听从人民的呼声,不断改进工作,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为人民创造更多幸福、更大福祉。

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才能真正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走向繁荣富强!。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荐]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荐]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对于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明确、创新管理的要求也更为迫切。

十八大报告不仅把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落脚点,而且突出社会体制改革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通篇饱含民生情怀,高扬民生主题。

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作出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决心,而且表明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

十八大报告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重点强调了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通过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这是我们党在当今社会阶层分化、流动加剧,各种利益格局多元,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的发展阶段,对社会体制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了社会管理的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和资源支持,以及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的工作 中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 障民生 、改善 民生的最
为有效 的制度安排 ,必 须摆在重 中之重的位置 。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化 的保障机 制来化解居民的 贫 困、失业 、疾病等各种生活风险 ,是防止经济危机
演化为社会危机 的客观需要 ,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
心的问题 为依据 ,着 眼于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必 然 之 举
2 世纪 7 年代末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确立 了经 0 0 济建设 为中心 ,以此为起 点的改革开放标志着 中国的 经济与社会 开始 了第 一次 巨大的转 型。 三十 多年来 ,
我 国经济 建设取 得了辉煌 成就 ,是中 国历史上进步最 大 、最快 的时期 。与经 济建设 的辉煌 成就相 比,我 同 社 会建设相 对薄弱 ,社 会矛盾 日益增 多 ,劳动 就业 、
都直接或 问接影 响了普通 百姓 的消费 能力 。一些专家 也指 出 ,我国经 济发展 的一个 重要动力是来 源于 “ 人 口红利” ,但人 口红利 的收益大多被用于城市化 、基础


社 会 建 设 不 足 是 目前 国 内经 济 困境
深 层 次 的原 因 ,加 强 社 会 建 设 乃 应 对 危机 的
设施 建设 和 生产 再投 资 ,没有 很好地 投 资于人 的教
育 、健康和发 展 。对社会 投资 和对 人 的投 资的不足 ,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发展 的可持续性不足 ,从这个意义
上看 ,长期 以来社会建设 不足 可能是 目前 国内经济 困
境深层次 的原因。 事实上 ,社会建设是一个 系统工程 。党 的十七大 提 出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
重点 是 改 善 民生 ,各 级 政 府 应进 入 民 生优 先 的社 会 建设 新 阶 段 。

中国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方面,中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贸,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中国坚持走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道路,不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同时,中国注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产业水平,推进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政治方面,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建立健全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体制,保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同时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还注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发展。

文化方面,中国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中国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倡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中国重视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军事方面,中国坚持人民军队性质,推动军事现代化,提升国防实力。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承担包括海上抢险救灾、亚丁湾护航等国际责任和义务。

中国还注重国内军队建设,推进军事改革,不断提升军事战略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此外,中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监测、治理和法治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经济,加强党的领导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中国坚定信念,持续努力,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即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建设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

根据这一理解,我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或者说这四个方面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社会建设的首要方面是社会民生建设,其主要手段是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五个“有”是对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管理创新。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8条意见。

“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首次以一篇五章十二节的篇幅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展开专题论述。

2011年由此被人们誉为“社会管理创新元年”。

社会管理是指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活动。

“社会管理”不能等同于“管理社会”,它不仅包括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如群众利益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还包括了社会的自我管理,即建立在社会自我组织基础上的自主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社会管理。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会动员体制和社会流动体制。

通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键性议题——2013年学术界的新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关键性议题——2013年学术界的新探索
关 于社 会建设 和 社会 治理 的推 进 步 骤 和重 点 ,不 同学者 有不 同 的侧 重 。陆 学艺 强调 ,社 会建 设 的本质 是 实现 社会
公 共性 建设 至 关重要 o [ 8 3 社会政策体 系创新与社会建设、社 会治理 社 会建 设 、社会 治 理 的理 念 和 目标
现代 化 ,加 强社会 建设 ,要 把 握社 会 现 最 终都 要靠 具 体 的社 会 政策来 实 现 ,社 代化 发 展 规 律 ,实 施 分 阶 段 推 进 的 战 会 政 策体 系的 不断创 新是 我 国社会 建 设 0 0 4年 略 :第一 阶 段 ,解 决 最 基 本 的 民 生 问 与社 会 治 理 的 基 本 保 障。早 在 2 社 会政 策 时代 与政府 社会 政 策 题 ,加强 和创 新社 会 管理 ,促进 社会 公 发 表 的 《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2 0 0 4年 平 正 义 ;第二 阶段 ,在 “ 十二 五” 后期 能 力 建 设 》 ( 中国 和 “ 十 三 五 ” 期 间 ,推 进 社 会 体 制 改 第 6期 )一文 中 ,王思 斌 就预测 “ 。所 谓 社 会 政 策 革 ,创 新社 会 政策 ,完 善社会 管 理 ,实 将迎 来社 会 政 策 时 代 ” 现 城 乡一体 化 ,形成 一 个与 社会 主 义市 时代 ,是 指在 一个 国家或 地 区 ,以改善 场 经济 体制 相适 应 的社会 体制 ;第 三 阶 弱势 群体 和广 大 民众 的生 活状况 为 目的 段 ,2 0 2 0年 以后 ,形 成 一 个 与 社 会 主 的社 会政 策普 遍形 成 ,并且 作为 一种 制 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相适 应 、与 现代 经济 结 度被 有效 实施 的社 会现 象 和社会 发展 阶 构 相协 调 的 橄 榄 形 现 代 社 会 结 构 o [ 5 3 作 段 。随着社 会 建设 和社 会治 理 的深入 推 从公 共 为 社会 分 层 与 流 动 研 究 领 域 的 著 名 学 进 ,社会 政策 的重 要性 越来 越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它是人和
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3、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 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准确理解内涵必须把握的方面
第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第二,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第三,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关系。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
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第九,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
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9。
(中新网)
中国 贫富 不均 严重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

摘要: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

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更加突出,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在眉睫。

关键词: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社会建设重点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1-0021-04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郁永斌(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00433)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一、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民生”新的历史内涵。

民生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

改善民生是指党和政府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状况。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城乡居民的利益关系和谐了,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才不至于形成对立的局面,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才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同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2]只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的起点,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稳固的群众基础。

浅谈中国社会建设

浅谈中国社会建设

浅谈中国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建设是指政府和社会各层面为了推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社会制度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中国社会建设包括了社会文化建设、社会福利建设、社会治理建设、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等方面。

下面从这五个方面来浅谈中国社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社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社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其中包括了体育、科技、传媒、旅游等各个方面。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未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普及教育、加强文化创新和推进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确保社会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对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加强了对社会福利的投入,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各层次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扶贫、养老、医疗等政策,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福利。

此外,中国也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未来,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还应着力于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福利问题。

在治理方面,中国通过加强行政管理、建设法治国家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倡导和管理机制,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监管机构,铲除了一系列违法乱纪的现象。

同时,警察、民众等也共同努力,达到了对治理的高度认可度。

未来,中国的社会治理还应加强公共服务、普及法律知识、着力极端化、加强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四、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等。

同时,在全国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法院和检察院。

这些法院和检察院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司法机构,为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司法服务。

未来,中国的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法律宣传,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健全健康公正的法制文化,将法律之花在生活中发扬光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建设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推动了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促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了经济结构,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通过消除产能过剩、去杠杆、降低企业负担、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福祉改善,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投入。

教育领域实施了素质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提升了人民的整体素质。

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了全民医保制度,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住房领域推出了“租购同权”政策,解决了不少人的住房问题。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

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城乡差距的缩小,有效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

文化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这些举措使社会建设不断推进,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建设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得益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成熟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

技能型社会建设_瓶颈、思路与路径

技能型社会建设_瓶颈、思路与路径

技能型社会建设_瓶颈、思路与路径技能型社会建设:瓶颈、思路与路径一、引言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旨在培养并提升人们的职业技能,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然而,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着许多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路径,以促进技能型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瓶颈1. 教育体制的割裂当前,教育体制呈现出割裂的状态。

传统教育注重传授基础知识,与实际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脱节,使得毕业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

因此,急需改革教育体制,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层面,加强技能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

2. 培训机构不够多样化技能培训机构的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种类较为单一的培训机构仅致力于传授某项具体技能,缺乏全面性和多样性。

因此,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机构,包括学院、学校、企业等各个层面,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 人才培养的制度性障碍人才培养的制度中存在职业倾向明显的问题,许多学校和家长普遍偏向传统文科和理科教育,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因此,需要加强与教育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技能教育的发展。

三、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思路1. 重视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平衡技能型社会建设要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平衡发展。

不仅要培养学术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和实践,使其具备应对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

2. 强化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加强,通过实习、实践和合作项目等方式,提供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机会。

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3. 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技能型社会建设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政府和社会应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资源,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断学习和发展。

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路径1. 政府主导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0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掩盖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的发展鸿沟不断扩大。

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将成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

一、社会建设不足是目前国内经济困境深层次的原因,加强社会建设乃应对危机的必然之举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确立了经
济建设为中心,以此为起点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开始了第一次巨大的转型。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是中国历史上进步最大、最快的时期。

与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相比,我国社会建设相对薄弱,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公平与正义,最终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关于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的一个基本判断己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即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改革相对滞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消退,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

探究原因,除了经济增长方式、对外经济
依存度等因素外,我们必须反思这些年社会建设工作方面的欠缺。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内需不足的“硬伤”,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还很难化解危局,激发民间购买力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治久安之策。

内需不足的实质是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康。

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

一些专家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来源于“人口红利”,但人口红利的收益大多被用于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再投资,没有很好地投资于人的教育、健康和发展。

对社会投资和对人的投资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从这个意义上看,长期以来社会建设不足可能是目前国内经济困境深层次的原因。

事实上,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

社会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内容。

面对当下金融危机所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风险,面对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面对两级分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结构,中国唯有迎难而上,锐意变革,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支撑点,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增强应对各种艰难险阻的“免疫力”,
当下中国社会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刘丽丽
【提
要】全球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社会矛盾愈发显现。

如此情形下,中
国应该采取何种应对之策呢?文章分析指出,社会建设不足是目前国内经济困境深层次的原因,加强社会建设乃应对危机的必然之举;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下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各级政府应进入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新阶段。

【关键词】危机抉择社会建设【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47(2010)01-0061-02
理论与实践
61
2010.01
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可能迎来新辉煌。

二、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要坚持发展为先。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社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持续增加物质财富,才能为加快社会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否则,社会建设就成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各级政府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1]
三是注重制度建设。

“制度比美德更靠得住”,制度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证。

各级政府要努力建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防止和避免短期行为。

社会领域的制度建设涉及多方面,但当前应对危机最根本的是健全两大体系,一是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劳动社保、党建等多个方面,各级政府为了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应尽快成立社会建设工作专门机构,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领导责任。

北京市在2007年底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委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值得其它地区借鉴。

五是倡导广泛参与。

必须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广泛的社会参与来保证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使社会建设真正体现广大社会成员的要求和意愿,并有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建设行动的响应和监督。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注意调动民间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三、当下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各级政府应进入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新阶段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将成为中国应对
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种社会风险的重要举措。

正如温家宝总理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段话明确回答了我们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更要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走向。

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

在众多事关民生的工作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最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化的保障机制来化解居民的贫困、失业、疾病等各种生活风险,是防止经济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的客观需要,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消费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调整中国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结构转型、推动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中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仅应加大以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体的经济投资,更应重视以社会保障项目为主体的社会投资。

事实上,完善社会保障、维持社会稳定不仅是中国应对目前经济困境的必然之举,也是历史上西方国家摆脱危机阴霾,走上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之措。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就酝酿于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经济萧条期。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阶级关系,弱化了贫富差距引致的矛盾,为现代工业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与德国类似,美国首次采用社会保险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

更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是日本,在经历了战后30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日本经济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重大挫折。

在长达10多年的经济停滞中,日本社会并未因此而动荡不安,危机对普通居民的影响表现得并不严重。

这充分体现出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体系对于一国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支撑之力。

注释
[1]郭宪:《以科学发展观破解社会建设难题是当今中国的战略课题》,《学理论》2009年第13期。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冯静
理论与实践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