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合集下载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收藏到手机转发(4) 评论(18)03月27日 08:59▲No.01、封闭式管理市委家属院。

2003.05.03. (1/26)非典十年纪念齐嘉杰摄影▇ 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 的病例。

2003年3月中旬至4月1日,网上流传的“北京疫情”部分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政府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逐步深化,信息逐步透明,应对措施逐步到位。

4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

卫生部决定,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

全国各地开始对非典疫情全面检查防治,逐日上报。

8月16日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全国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349人。

这组照片记录了当时国家对城市、乡村自上而下实行严格社会管控的一些场景。

▇组照拍摄地点:河南省焦作市▲No.02、市委家属院出入口的保安。

2003.05.03. (2/26)▲No.03、市委家属院打墙封闭的市委东巷。

2003.05.03. (3/26)▲No.04、疫情举报电话。

2003.04.29. (4/26)▲No.05、封闭式管理的河南理工大家属院。

2003.05.05. (5/26)▲No.06、河南理工大学生抗非典签名。

2003.05.03. (6/26)▲No.07、商店门前已消毒告示。

2003.05.04. (7/26)▲No.08、焦作第十一中学门前的抗非典标语。

2003.05.26. (8/26)▲No.09、焦作第十一中学抗非典消毒员。

2003.05.26. (9/26)▲No.10、商店门前的告示。

2003.06.03. (10/26)▲No.11、博爱县南十涧村非典检查站。

2003.06.08. (11/26)▲No.12、博爱县东齐村非典检查站。

非典事件

非典事件
案例之六:非典事件
12月15日河源市人民医院 接治两名患者。 12月23日 河源市人民医院内一区护 士游丽成为第一位感染 SARS的医护人员。
• 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非典患者佛 山庞先生发病。11月28日广州出现 最早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人,广州火 车站的一名小贩。
河源危机1
• 2003年1月1日河源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做出了成 立抢救小组,并对所有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进行 隔离治疗的决定,并向河源市卫生局长紧急求 救,希望马上向广东省卫生厅报告,请求派出 专家组到河源市人民医院会诊。 • 1月2日傍晚6时整,广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 会诊小组抵达河源市,凌晨1点钟形成了SARS 病症被定义的广东省卫生厅赴河源会诊调查专 家组工作报告。
启动应急措施
• 4月9日北京市18个区县的卫生防疫部门开始 采取积极措施,定期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 卫生消毒。 • 4月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成立了6个应急小分队, 除了白天的正常工作外,每天晚上都安排了6 0多位一线医务人员值班。 • 4月10日北京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一支2500人 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卫生防病队。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不能有效实施
•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当地政府应当根据传染病 疫情控制的需要,组织卫生、医药、公安、工商、交 通、水利、城建、农业、商业、民政、邮电、广播电 视等部门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 (1)对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2)加强粪便管理,清 除污物; (3)加强饮用水的管理,保护饮用水源; (4) 消除病媒昆虫及其他染疫动物; (5)加强易使传染病传 播扩散活动的卫生管理; (6)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 (7) 组织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染疫动物密切接触 人群的检疫、预防服药、应急接种等;(8)供应必需的 药品、器械等; (9)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非典疫情中的传染病故事

非典疫情中的传染病故事

非典疫情中的传染病故事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席卷全球,让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我作为一名身处疫情中心的医生,亲历了这场灾难,见证了人类在病毒面前的渺小和坚韧。

当时,我正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工作,非典的爆发让整个城市陷入了混乱。

街道上空无一人,人们的恐惧和忧虑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我选择了坚守岗位,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我记得那是一个阴暗的下午,医院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医院接收了一名疑似非典患者。

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紧张和恐惧涌上心头。

然而,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立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入了隔离区。

患者是一位年轻的男性,他满脸通红,呼吸急促,病情危重。

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小心翼翼地接近他。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我紧紧握住了他的手,给予他力量和信心。

我告诉他,我们会竭尽全力救治他,让他坚持下去。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隔离区里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出来时已经筋疲力尽。

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仿佛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

虽然身心俱疲,但我心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自豪。

我们是在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战,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场疫情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医护人员不畏艰险,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纷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列中,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和支持。

普通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居家隔离,共同抗击疫情。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非典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我们赢得了这场战斗,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场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防控意识,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回顾那段日子,我深感自己在抗击疫情中成长了许多。

我明白了医生的职责和使命,知道了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我也为能与那么多英勇无畏的战友并肩作战而自豪。

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激励我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努力。

“非典”十年记忆,那些恐惧的岁月

“非典”十年记忆,那些恐惧的岁月

“非典”十年记忆,那些恐惧的岁月作者:辛东方一场号称SARS病毒(非典)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进而蔓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

在那个时期,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莫须有的恐惧和不燥,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可以躲过这场“战争”。

就如此的被岁月推上车轮,不久疫苗研制出来,疫情逐渐得到缓解。

经历了那次之后,才真正懂得珍惜生命。

想起十年前的记忆,那些恐惧的岁月····那一年我在初中2003年,难忘的记忆,在那一年,也就是我初中即将毕业的那一年,非典(“SARS”)开始在中华大地蔓延,随后蔓延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也就是在此时,我开始思考起来,对于生命,对于升学。

那时,紧张的气氛不但惊动了所有的人,就是连校内的学生教师们也不例外。

当时学校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学校的大门一律封闭,家长来的时候也得在外边戴上口罩。

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家长来校给子女送东西时,在校门口交接,并且一律戴上口罩。

我们知道,疾病一般在人多的地方传播,通过空气、吐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非典那一年又是伊拉克战争开始,给本来就不平静的地球增添了更多烦恼和无奈。

天刚刚亮,我起床刷牙,就听到大门外有有嚷嚷的声音。

然后,在水房随便漱了下口,就冲到大门口去看看有什么的动作。

原来的乡卫所的人来了,梁医生,乡里比较出名的老中医了。

多年来,看好了很多人的病。

梁医生说,非典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和过多的人接触。

那个时候,气氛显得超前的紧张,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种无奈和恐惧感之中。

整天呆在校园里,减少了很多外出的时间,并且一待就是两个月。

记忆里就回家了两次,然后学校都不让再进家了,怕从社会上其他地方给携带SARS病毒。

2003年初春“非典”事件(SARS)

2003年初春“非典”事件(SARS)

2002年11月第一例病例在广东出现
北京、内蒙、山西、湖南等地先后报
道出现疫情,其他各地病例也不断涌 现,其中北京平均每天超过100例增 长,至2003年5月底全国报告感染总 数超过5000例
同时波及香港、台湾、越南、新加坡 、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北京市和卫生部最初采取习惯性做法
、各社区、各单位等参加疫情防治和 准备,抗“非典”对中国政府
监测
执政理念、公民观念、媒体等
导致出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都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急预案》
第1页
:隐瞒疫情,同时开始控制和治疗, 试图控制病情
4月20日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
长孟学农被撤职
• 非典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法
在控制非典传播过程中,卫生部门负 律、道德等多领域,反映我国
责疫情防治、监测与研究,交通、铁 政府和全民缺乏应对突发公共
路、民航等严堵交通传播渠道,各地 事件的安全意识和相应的应急

[2003年非典]2003非典多篇

[2003年非典]2003非典多篇

[2003年非典]2003非典多篇第一篇2003非典:文明健康伴我行文明健康伴我行文明和健康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少不了的。

大街上,商场里,小区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有人随地乱扔垃圾,随地乱吐痰;饭店里,也随处可以看到,有人不勤洗手,从而导致了2003年的非典侵入。

在一些鸡场,鸭场里到处都会看到有人不讲究卫生;乱杀鸡、鸭,让鸡、鸭得了禽流感瘟疫,不及时发现,就传染到了人类的身上,从而导致了2005年的禽流感风波。

2003年非典时期,多数染上非典的人,面对的都是死亡,其余的人们也都知道了非典的厉害,都不想让自己传染上这种似乎没有急救方法的绝症,开始养成勤洗手,勤洗澡,不乱丢杂物的好习惯,也极少出门,只有迫不得已才出门,而且,还总是戴着一个口罩。

2005年禽流感时期,大家在家里都吃猪肉,不敢吃鸡肉和鸭肉,养鸡和养鸭的朋友,养的鸡、鸭大量死亡,生意也不好,知道了自己平时养鸡、鸭不讲究卫生,让它们的了这么严重的病,没有人敢吃,自己也赚不到钱,反倒赔进去,开始对自己的养殖场进行改进,让鸡、鸭住得更舒服,更卫生,不得病了。

人类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人类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的。

非典来了,很少出门,出门也不忘戴口罩;禽流感来临时期,大家为了不让自己传染上这种疾病,就只吃猪肉,都不吃鸡肉和鸭肉了。

我们应该在平时多注意讲究卫生,不让这些疾病侵入我们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2003非典:生命的颜色作文(5篇)篇一生命的颜色一提到生命的颜色,大多数人回联想到绿色。

绿色,被人们称之为“生命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而我却要说,生命的颜色是白色的。

你那丰富的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空间,跳出了现实,走进了虚幻,想到了鬼呀魂呀这些可怕的东西。

你也许会说,白色是如此的单调,如此的乏味,如此的缺乏艺术感,如此的普普通通,如此的空旷。

你也许会开始对我进行反驳,讲着各种鲜艳颜色所带来的种种种种。

讲着这些颜色与生命是如此的相称。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在今天的中国,几乎连不认识26个英文字母的人,也早已熟悉了SARS这个单词所代表的恐怖。

整整一个春季,这种被我们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搅乱了一个中国,并波及了小半个世界。

到5月27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8221名,死亡735人。

内地第一例患者、康复后再次走进医院捐献血浆的广东厨师黄杏初不会想到,他所感染的这种病毒,竟让世界卫生组织短短一个月里三次向全球拉响警报。

戴上厚厚的口罩、以另一种方式呼吸的人们同样不会想到,那浮动于鼻端的气息,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带来如此深刻的改变。

人们感慨,如果第一例病人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果从最开始就像今天这样实施隔离,如果……然而,危机面前,任何颠覆现实的假设都没有意义。

也许,这场灾难注定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也许,这个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国家的抵抗1、灾难就这样降临2002年12月22日,一名危重病人从河源转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这位病人症状十分奇怪:持续高烧、干咳,阴影占据整个肺部,使用任何医治肺炎的抗生素均无效果。

两天后,河源传来消息,救治过该病人的当地一家医院8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震惊了,广东医疗界震惊了。

“怪病”最后被称作“非典型肺炎”,一种比普通的肺炎可怕百倍的传染病,它的病死率高达3%以上。

广东刚刚欢度完春节就陷入了恐慌。

2月10日,人们开始抢购一些据说能够防治非典的药物和食品。

短短两天,板蓝根脱销,白醋告罄,以至于北京女孩江金钏为在南方工作的叔叔邮寄白醋时发现,邮局里打包用的邮寄箱竟然已经卖光了。

先后几次遭受禽流感之痛的香港成了非典病毒袭击的第二站。

3月初,威尔斯亲王医院8A病房10多名医护人员出现非典症状,3月底到4月中旬,位于九龙湾的一个社区内300多名居民同时感染,于是,除了会展中心、红勘体育馆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外,大多数没有去过香港的内地人又记住了“淘大花园”这个名字,所不同的是,直到今天这个名字仍让人谈之色变。

2003年疫苗接种记录

2003年疫苗接种记录

2003年疫苗接种记录2003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代。

在这一年,全球各地都面临着许多重要问题和事件,其中之一便是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一系列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探讨2003年的疫苗接种记录及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2003年是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爆发的一年。

这次全球性的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高度关注,各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止疫情的传播。

疫苗接种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国家加强了对疫苗接种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在中国,2003年是非典疫情爆发的年份。

非典病毒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能够导致高热、肺炎等严重症状,传染性也非常强。

面对这一威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

疫苗接种是非典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政府针对非典疫情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各个省市纷纷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

政府通过向公众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对疫苗的认识和接受度。

2003年,疫苗接种工作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范围内已有数百万人接种了非典疫苗,其中包括医护人员、疫区居民、高风险人群等。

这些接种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另外,除了非典疫苗外,2003年还有其他疫苗接种工作。

例如,儿童疫苗接种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儿童的健康,积极开展了儿童疫苗接种工作。

在2003年,各个省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旨在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各类疫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都被广泛接种。

通过儿童疫苗接种,中国成功地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疫苗接种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了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2003年的疫苗接种记录对于公共卫生的影响非常大。

非典全球案例

非典全球案例

非典全球案例非典(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给各国社会经济和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挑战。

下面我们将介绍非典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些具体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非典疫情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

首先,2002年11月,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了首例非典患者,随后疫情在中国大陆多个省市蔓延。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锁疫区、隔离患者、提倡戴口罩和勤洗手等,最终成功控制了非典疫情。

中国的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应对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2003年3月,香港爆发了严重的非典疫情,成为全球非典疫情的重灾区之一。

香港政府迅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关闭学校、医院严格隔离患者、提倡公众勤洗手等,最终成功遏制了疫情蔓延。

香港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另外,加拿大也曾经历了严重的非典疫情。

2003年4月,加拿大多伦多出现了大规模的非典疫情,医疗系统面临了极大的压力。

加拿大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包括关闭学校、医院严格隔离患者、提供充足的医疗物资等,最终成功控制了疫情蔓延。

加拿大的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借鉴。

最后,新加坡也是非典疫情的重要案例之一。

2003年3月,新加坡出现了非典疫情,政府迅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提供充足的医疗物资、宣传公众防护知识等,最终成功遏制了疫情蔓延。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非典疫情曾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各国社会经济和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挑战。

通过中国、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及时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提供充足的医疗物资,宣传公众防护知识,是成功控制非典疫情的关键。

希望各国政府和民众能够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的挑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2003:秀山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典

2003:秀山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典

2003:秀山人民众志成城抗非典2003年春夏,一场瘟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由南方发端,迅速向北蔓延。

作为重庆的东南大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又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交汇处,是重庆市防控非典疫情传人的工作重点地区,重庆市委市府要求秀山县委、县府带领秀山人民严防死守重庆的东南大门,确保非典疫情不从此大门传人重庆地区。

为确保重庆这块净土,秀山县委、县府决定成立以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县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局长杨光和任副组长、兼任县非典防治工作办公室主任,主抓全县的非典防控工作。

庚即从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抽调有副高级职称的专家26人,组建了非典防治工作技术专家组和非典疫情应急处置医疗队,设立了“发热门诊”、非典防治留验站、非典防治临时观察站。

制定全县非典防治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措施,并与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非典防控网,从组织上、医疗技术上保证了非典防治工作的开展,秀山县卫生局主要采取了“堵、防、控、治、督”五字方针。

“堵”,就是堵住非典疫情的传人,想方设法堵住从非典疫区来秀返秀人员的防控工作。

在渝鄂湘黔四省市交汇处的洪安、梅江、石堤、隘口入境路口设立了4个非典防治卫生检疫站,对过境车辆进行严格的卫生检查,做到查不漏车,车不漏人,人不漏检,并对返秀来秀车辆进行消毒,堵住入境路口,确保不放过一例非典疑似病人进入秀山。

同时,还根据秀山县情,在湖南、重庆边境场镇——峨溶镇,设立了二级卫生检疫站,加强与相邻省卫生检疫站的联系与合作,互通信息,共堵非典,共筑防线,严守渝东南大门。

“防”,就是防止非典疫情的传播。

在全县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提倡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

学校开展晨检、午检、晚检制度,严防非典疫情传人学校。

对特种行业、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及旅馆、食店、商场等制发了严格的营业规定,并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体温检测;暂停了全县的网吧营业活动。

在县内还严限大型活动和会议,特别是农村操办红白喜事的预防措施,减少疫情的传播渠道。

SARS for ten years非典10年

SARS for ten years非典10年

SARS
盲目抢购是最鲜明的“非典”记忆:寻常的醋、板蓝根冲剂和医用口罩
SARS是位“好老师”:许多人经历了“非典”,才养成了“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非典”给中国政府带来三项改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官员问责制、“非典”爆发是信息 透明关键的转折点
SARS
十年
SARS十年SARS Nhomakorabea十年
SARS
Ten Years for SARS
与您一起 为了忘却的纪念
SARS
十年
SARS
十年
2003年春夏之交——我的SARS季 4.22 转运肝病患者至302医院 当天上午接到卫生局通知:将重病人转至302医 院继续治疗,轻症病人次日出院,由我院老专 家在小汤山医院门诊继续诊治。随后动员病人, 当天下午转运。 4.24 进入SARS病区 当天在病区空等1日,晚上才开始转运病人。我 爱人也是我院职工(非临床科室),当时我们 刚刚买房,还未收房;在院外租住。在我院成 为SARS定点医院的消息正式公布后,邻居便勒 令我们退房,当时我正在病区准备收病人。只 能由同事帮忙搬家。好在市政府已为参加SARS 救治的工作人员征用了附近宾馆,否则我们真 的就无家可归了。 4.25——5.28 我的第一轮SARS一线住院医生活。其中前两周, 因最先转来的患者都是各个医院的重症SARS (先处理烫手的山芋,人之常情,呵呵),所 以病死率高;加之,这些患者多为医护人员, 不免兔死狐悲,人心惶惶。 后来,患者情况逐渐稳定,疫情也逐渐控制, 方自发开展临床研究。
十年
SARS
十年
感 翻 那 录 慨 看 一 了 。 , 年 最 心 的 直 中 老 观 会 照 的 是 片 感 怎 , 受 样 再 。 的 次
念 , 也 用 那 些 老 照 片 记

2003非典感人事迹

2003非典感人事迹

2003非典感人事迹王晶36岁的王晶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

2003年5月27日,在与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40多天后,护士王晶永远合上了双眼,而陪伴她远去的除了一束束鲜花、一套她生前最喜爱的护士服,还有人们对她永远的思念。

王晶生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4月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原本负责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王晶,看到医院急诊科缺少卫生护理人员,主动向医院领导要求进入“非典”病区。

她为病人输液、调整呼吸机、清理分泌物、做生活护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直到倒下的前一天,王晶还坚持值守了最后一个夜班。

而自4月初进入病房到最后去世,王晶没有能再与丈夫和孩子见上一面……在非典病房里,王晶既是病人又是护士。

看到身边的病人出现恐惧、忧郁,同样虚弱的王晶便强打起精神,用言语和行动鼓励病友树立信心;看到护士们戴着严密的防护镜操作不便,呼吸困难的王晶主动去为病友扎针输液……王晶病情加重治疗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为其会诊;了解到王晶故事的人们更是自主发起为她寻找可供治疗的血清;一位女工甚至表示要把自己的肺捐献出来。

但人们的爱心和努力未能唤回她年仅36岁的生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她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她主动上了前线,身后是丈夫和孩子长长的思念。

她勇敢善良的心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全体医护人员义无返顾、舍生忘死的精神,而这正是使人们能够度过那段黑色的日子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

评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忘却的非典后遗症

忘却的非典后遗症

忘却的非典后遗症本刊记者陈沙沙10年过去,对于脑海中不断回放的非典遭遇,55岁的她依然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一个片段。

那些本应渐渐模糊的琐碎细节,如种牛痘般深植在她的脑海中……2013年01月17日15:38 来源:民生周刊“一开始是膝盖疼,接着脚后跟,然后是两个肩膀。

发作的话,就跟骨头里长刺一样,连床都不敢沾。

”2013年1月2日,在北京市望京医院住院处关节三科的病房里,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杨志霞正在接受治疗。

与她同时住院的还有方渤、张文荣等“老友”,他们普遍患有骨坏死、肺纤维化、抑郁症等疾病。

而给他们打下相同烙印的,是2003年那场世人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非典”(SARS)。

这个群体是10年前SRAS劫难的幸存者,也是10年后痛苦延续的承载者。

在“后非典”时代,他们以“非典后遗症患者”的身份默默淡出人们的视野。

现在谈到非典,杨志霞语气中已流露出些许的抵触情绪,眼神不时飘向窗外的斜阳,声音踌躇而缓慢。

10年过去,对于脑海中不断回放的非典遭遇,55岁的她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一个片段。

那些本应渐渐模糊的琐碎细节,如种牛痘般深植在她的脑海中……“人活着,不就过个人气吗”“4月21日、4月26日、5月1日、5月3日。

你说多短,14天。

大家都说该翻篇了,可不是你们家的事你翻不了篇。

”提到父母、弟弟、丈夫相继离世的日子,窝在病床上的杨志霞往后靠了靠,牙齿不自觉地咬住了嘴唇。

在她的记忆中,2003年的春天是“白色”的,道路空了、商场空了、公交空了、酒楼空了,还有她原本热闹的一大家子——11口人,9人感染非典,4人因此丧命。

事情始于2003年4月12日。

因照顾发烧的母亲、半身不遂的父亲,杨志霞兄妹三人,以及各自的爱人,轮流照顾老人去东直门医院看病、输液。

“当时,满世界都在说非典,可没见周围谁真的得了。

”听着四起的传言,杨志霞惴惴不安,本能地不敢把“恐惧”说出口。

但随着父亲、丈夫、哥嫂、大侄子、弟弟、弟媳以及自己相继发热,还有医护人员悄然穿戴上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服,不安的情绪在这个家庭蔓延开来。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20张⽼照⽚,记录2003年⾮典,还原⼀段刻⾻铭⼼的经历!20张⽼照⽚,记录2003年⾮典,还原⼀段刻⾻铭⼼的经历!2003年4⽉20⽇,北京市有⼀家晚上已经关门的药店还在电⼦屏幕上打出建议市民采⽤的预防药⽅与“⼝罩到货”的字样,以提醒市民采取措施防治⾮典。

⼴东是⾮典爆发最早的地区。

当时,盛传⽩醋和板蓝根能防治这⼀疫情,引起民众抢购以致脱销。

图为2003年2⽉11⽇,在厦门淘化⼤同调味品公司⼯⼚门⼝,⼀群市民购买⽩醋。

这⾥⼀瓶醋卖10元,⽽在各个⼩区的便利店据说已卖到30⾄250元不等。

当⾮典疫情在北京爆发后,市民开始变得⼈⼼惶惶。

图为2003年4⽉9⽇,北京⼀家同仁堂药店中,⼈们购买据说可以预防⾮典的中药。

在媒体报道了某中药可以预防⾮典后,这家药店⼀天之内卖光了三万副。

同时,为减少外出被感染的风险,⽣活必需品也开始被⼤量抢购。

图为2003年5⽉6⽇,北京⼀家超市内的货架空空如也。

当时,果⼦狸被怀疑是传染⾮典病毒的元凶,⼀度⾯临被灭杀的命运。

图为2003年6⽉1⽇,⼴州,在某动物市场上,卫⽣健康⼯作⼈员搬运⾛装满狸的笼⼦。

恐慌⼼理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的措施,以防⽌传染。

图为2003年5⽉23⽇,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韩沟村村⼝,值班⼈员警觉地看着⾛向村⼝的⼈们。

003年5⽉19⽇,为排查⼀辆曾拉送过⼀位发烧男⼦的出租车及司机,西安市临潼区交通局紧急将该区363辆宝⽯蓝⾊出租车全部集中检查,并悬赏3000元征求拉送过该发热男⼦的相关线索。

由于当时的北京为⾮典疫情重灾区,许多⼈选择离京躲避。

图为2003年4⽉26⽇,北京西⽕车站,⼴场上购买⽕车票的长队2003年5⽉2⽇,北京天安门⼴场上门可罗雀,⼀男⼀⼥席地⽽坐。

对所有⾼三考⽣来说,2003年他们不仅⾯临着第⼀年⾼考提前⼀个⽉,⽽且⼜遇上⾮典肆虐,可以想象他们⾝上承受了怎样的压⼒。

图为北京昌平区⼀中学门⼝,班主任⽤红外测温仪为每位同学测体温。

对那些不在同⼀所学校的年轻恋⼈来说,⼀栅之隔也竟成了⾮常时期难以逾越的障碍。

非典毕业照

非典毕业照

非典毕业照非典毕业照是最难忘的毕业照之一。

2003年的非典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一段经历。

当时,全国上下都被这场疫情紧紧束缚住。

充满不确定性和恐惧的环境下,我们的高中生活也被严重影响。

而正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们的毕业照才变得格外特别。

毕业照的拍摄日一直被不断推迟,我们都不知道何时才能圆满完成这个最后的见证。

而当终于等到拍摄日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到无比期待和兴奋。

我们怀着对校园与老师的思念、对未来和梦想的向往来到学校,准备开始最后的拍摄。

然而,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接受一系列防疫措施。

我们全都戴着口罩,浸泡在消毒水中,然后测量体温,严防疫情再次爆发。

虽然这些措施稍稍打破了庄重的氛围,但也在无形中提醒了我们这个特殊时期的困扰。

拍摄当天,天空格外晴朗,阳光透过白色的云彩照射下来,瞬间抹去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我们排成队伍,笑容满面地踏上了青春的舞台。

整个校园笼罩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们或许脸上戴着口罩,但眼神里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在每个拍摄点,我们都尽情展示着青春的活力和自信。

学校门前的大草坪上,我们狂欢着、奔跑着、笑出声,心情愉悦地摆出各种酷炫的姿势,记录下我们最美好的时刻。

在这些快乐且自由的时刻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朋友、老师、校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整齐的队列中,庄重而严肃地完成了一些传统的毕业照片。

又或者,我们在草坪上相互拥抱,相互鼓励,给彼此增添些许暖意。

这些照片是我们青春的见证,记录下了我们共同成长的足迹。

非典毕业照最美的地方在于它激发了我们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力量。

疫情虽然带来了许多不便和恐惧,但是我们没有被它打败。

相反,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们更团结了,更感恩于校园与老师对我们的培养。

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追逐理想、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当我们看着那些留在相册里的黑白照片的时候,我们找到了青春留下的记忆,感受到了时光继续流转。

非典毕业照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的符号,它代表着我们在困难中成长、团结与坚强的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2003年4月20日,北京市有一家晚上已经关门的药店还在电子屏幕上打出建议市民采用的预防药方与“口罩到货”的字样,以提醒市民采取措施防治非典。

广东是非典爆发最早的地区。

当时,盛传白醋和板蓝根能防治这一疫情,引起民众抢购以致脱销。

图为2003年2月11日,在厦门淘化大同调味品公司工厂门口,一群市民购买白醋。

这里一瓶醋卖10元,而在各个小区的便利店据说已卖到30至250元不等。

当非典疫情在北京爆发后,市民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图为2003年4月9日,北京一家同仁堂药店中,人们购买据说可以预防非典的中药。

在媒体报道了某中药可以预防非典后,这家药店一天之内卖光了三万副。

同时,为减少外出被感染的风险,生活必需品也开始被大量抢购。

图为2003年5月6日,北京一家超市内的货架空空如也。

当时,果子狸被怀疑是传染非典病毒的元凶,一度面临被灭杀的命运。

图为2003年6月1日,广州,在某动物市场上,卫生健康工作人员搬运走装满狸的笼子。

恐慌心理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的措施,以防止传染。

图为2003年5月23日,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韩沟村村口,值班人员警觉地看着走向村口的人们。

003年5月19日,为排查一辆曾拉送过一位发
烧男子的出租车及司机,西安市临潼区交通局紧急将该区363辆宝石蓝色出租车全部集中检查,并悬赏3000元征求拉送过该发热男子的相关线索。

由于当时的北京为非典疫情重灾区,许多人选择离京躲避。

图为2003年4月26日,北京西火车站,广场上购买火车票的长队2003年5月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门可罗雀,一男一女席地而坐。

对所有高三考生来说,2003年他们不仅面临着第一年高考提前一个月,而且又遇上非典肆虐,可以想象他们身上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图为北京昌平区一中学门口,班主任用红外测温仪为每位同学测体温。

对那些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年轻恋人来说,一栅之隔也竟成了非常时期难以逾越的障碍。

特殊时期,诸如演唱会之类有大规模人群参与的活动也被迫取消。

图为2003年4月1日,因滚石乐队取消在上海的演唱会,歌迷不得不来退票。

疫情肆虐,各大医院自然成了抗击的主战场。

图为2003年5月,北京东城区草厂东巷,一名“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正在等待接收一名“非典”疑似患者。

2003年5月,天津防治非典的医务人员将一名病人转院,厚厚的防护服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困难重重,抗击非典的战役仍要继续进行。

图为2003年5月11日,北京地坛医院,楼下和楼上分别是一病区和二病区,该院接治非典患者共有9个病区。

2003年4月29日,北京,一名疑似感染非典的男子在街头晕倒,医务人员紧急抢救。

2003年5月14日,在非典事件疫情严重
的台北和平医院身着防护服的消防员在高空喷洒消毒剂。

2003年5月12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悬挂的千纸鹤。

由于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香港从2003年3月28日起停课。

疫情减轻后,2003年5月19日香港中小学全面恢复上课。

在连接深港的深圳罗湖海关现场,每天又能够见到往返深港两地上学的学生们欢跳的身影和快乐的欢笑。

经过两个多月的抗击,非典疫情终于得到了全面控制,社会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图为2003年6月15日,北京簋街,露天的200多餐位爆满,食客仍陆续而至,商家不得不给等待就餐排队的人发号,并安排了休息座椅。

2016年,非典已经过去整整13年,也许你还记得2003年那个春天,到处都是消毒水的味道,也许你不曾经历那样的大规模病毒侵袭,但一定要回过头来看看你的父辈们是如何顽强抗击这只恶魔的,此文谨献给亲历过那个春天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