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学科教资笔试主观题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全)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化学考试科目重点

教师资格证化学考试科目重点

一. 我国商代人民就会制造青铜器;战国会炼铁炼钢二. 蜡烛燃烧试验:A. 试验中,火焰上方罩着冷烧杯,会有水雾;B. 水雾中导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有水和二氧化碳C. 熄灭后有白烟,点燃白烟,证明有石蜡蒸汽D. 讲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结果2端最先碳化。

证明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三. 化学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试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评价与分析四. 常用仪器以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入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1.用于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2.只能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3.可用于固体加热:试管,蒸发皿4.可用于液体加入的: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锥形瓶5.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侧容器--量筒1. 量液体体积是,量筒必须平放,视线与刻度线和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量程未10毫升,警情到0.1克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精确到0.1克)1.先调整为零点2.左物右码3.称量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左右托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张。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入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魔力容器中4.砝码用镊子夹取,先大后小。

5.使用完毕,游码归零。

砝码放入砝码盒子中(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a.不可向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b.不可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外的一个酒精灯;c.酒精灯应用酒精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2.酒精灯的酒精量必须为1/4<=酒精量<=2/33.酒精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用外焰加热(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1.铁夹夹持试管时,位置应该在离试管口1/3分之一处。

手握试管夹的长柄,不把拇指放在短柄上2.试管夹夹持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

夹在离试管口1/3分制衣厂,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以及加液的容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是,应该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防止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已防止产生的气体从管口溢出。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1. 绪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其组成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组成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3. 原子和分子•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由核子(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5.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6. 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1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质量:物质所具有的重量,单位为克。

•体积:物质占据的空间大小,单位为毫升或升。

7. 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8. 酸碱盐•酸: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9.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实体,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中的表现,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

根据最新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共有118种已知的元素。

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化合物。

4.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和比例可以进行变化。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颜色、状态等方面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

化学变化则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化学组成的改变。

6. 分子和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物质单位。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间的结合形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7.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组成的表格,它是化学的基础,被认为是化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表格之一。

二、化学反应1.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本身的过程。

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酶、氧化铁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了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其中失去电子的叫做氧化,得到电子的叫做还原。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 推断化学反应推断化学反应用于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性质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通过观察颜色、气体的释放、温度变化等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

5.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能够解离成离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反应,生成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超出溶解度上限而析出的固体颗粒。

初中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纯物质,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

3.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性质多样,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3. 酸碱盐: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三、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如 A + B → AB。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物质,如AB → A + B。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元素和化合物,如A + BC → AC + B。

4.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量取、混合、加热等。

3. 安全防护: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4. 事故处理:学习基本的化学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溢出、溅出等。

五、元素周期表与化学性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的IA族至VII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IB族至VB族元素,通常具有不完全填充的d轨道。

六、溶液与浓度1. 溶液的定义:一种物质(溶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知识点大全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知识点大全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知识点大全1、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

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自主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B.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C.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D.自主学习就是上自习课正确答案:D3、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

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B4、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正确答案:C5、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正确答案:D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答案:A7、“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正确答案:B8、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正确答案:A9、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分为社会导入、实验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导入形式,其中最带有化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导入方法是()。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本文总结了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和备考。

一、基础知识点1.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3.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5.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6.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7.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8.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二、常见考点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含口诀)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含口诀)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注意:各位考生们,2021年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的简答题我们标注了一级简答和二级简答。

其中,一级简答是指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优先背一级简答题。

二级简答题是次重点,如果备考时间充沛,可以备考二级简答题。

第一章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二级)(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口诀: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级)(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教育管理体制)内(教育内容)性质(教育的性质)两权(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一目的(教育目的)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二级)(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口诀:三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一训练,控制很全面4.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二级)(1)社会依据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传统;④人口。

(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

初中化学科三教资每章重难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重点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本章重点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物质的相变以及物质的化学变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三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本章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包括原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核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原子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四章:化学键和化合价本章重点介绍了化学键和化合价,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合价的计算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调整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六章: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本章重点介绍了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和应用、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了解到质量守恒和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第七章:溶液和溶解度本章主要介绍了溶液和溶解度,包括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的定义等内容。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了解探究硫酸强氧化性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答案:C2、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

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C.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正确答案:A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正确答案:C4、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正确答案:B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正确答案:A6、某温度下将Cl2通人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4:3C.2:1D.3:1正确答案:B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 )。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难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难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难点归纳1、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正确答案:B2、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正确答案:D3、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油脂、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过程都有化学变化D.蛋白质溶液遇CuSO,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正确答案:C5、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正确答案:A6、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

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

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

这种迁移现象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正确答案:B7、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正确答案:D8、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9A文】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9A文】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9A文】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包含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3.质量守恒定律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教科书编写理念: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2.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3.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4.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5.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7.体现化学课程的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特点8.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9.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科书编排特点:1.内容选取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2.外显三维目标3.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认知、现有知识教科书知识呈现形式:1.栏目设置多样化,增强互动性2.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3.分层概括,增强系统性4.特色习题,保证全面性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第一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化学教学活动理念:1.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2.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3.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其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转移4.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化学教学原则:1.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3.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原则化学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知道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讲授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观察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采用一些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表自己见解,逐步调整自己观点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练习法: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方法。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1、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正确答案:B2、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B3、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正确答案:D4、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正确答案:C5、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正确答案:D6、“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送到废品收购站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正确答案:D7、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答案:C8、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重点知识点大全1、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B2、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正确答案:D3、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的功效。

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组成正确答案:B4、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5、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

A.问题情境特征B.思维开放特征C.教师主体特征D.实践探索特征正确答案:C6、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

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正确答案:A7、化学教师在开展下学期的化学教学前。

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D8、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相等”有关的规律,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在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C.微粒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相等正确答案:A9、下列属于化学概念的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知识点汇总1、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

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

”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正确答案:B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正确答案:A3、()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正确答案:A4、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正确答案:C5、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正确答案:A6、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

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正确答案:A7、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