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军用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军用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军用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摘要: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军用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类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

本文主要从军用汽车的内外部装饰方面入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军用汽车内外饰技术的常用方法,并对未来军用汽车外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军用汽车;内外饰工艺;新技术引言在现代战争中,车辆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工具,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的表现。

因此,对于军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而车体外饰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提升整车外观美观度,还可以增强车辆的防护能力。

在战场上,车辆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保证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因此,对于军用汽车的外设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军用汽车内外饰的常用材料1.1 管窥汽车内外饰件的分布汽车内外饰件的安装位置主要集中在车身钣金上,它们不仅可以在车身内部和外部得到广泛的安装,而且还可以作为装饰、功能、载体以及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这种特点,常见的材料还有复合材料和合金,包括了PP、PE、PC、PVC、ABS、PA、PMMA、POM、PF和PU等。

可以通过二种最主要的方式来把塑料材料加以细分。

首先,按照塑料的热性能,可将其分成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二类。

第二,根据塑料的使用范围,可将其分为一般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等三种:在一般塑料制品中,它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广泛的使用、优异的成型性能和相对低廉的售价,如PP、PE、PVC等;工程塑料中,它的机械性能也很好,可以用于工程结构,如PA、POM以及PC等;特种塑料,它们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这些塑料材料通常都具有独特的性能或特性,其中最典型的是FRP。

1.2军用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塑料塑料具有许多优势,其中最显著的是它的低密度、多种加工方式、有效的吸音、防震和隔热、优良的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以及强大的可复合增韧性。

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在现代化战争中,伪装能隐蔽军队作战行动,迷惑和欺骗敌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因而备受各国军队青睐。

近年来,外军尤其是一些军事强国,为研制、开发和生产伪装器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注重吸收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大大促进了伪装器材的发展,提高战术技术性能,加快了作业速度,增强了隐真示假的效果。

关键词:外军、军事、伪装、发展、多元化、多样化一、迷彩伪装器材向全波段化发展迷彩伪装技术的运用,使伪装涂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但种类多,用途广,而且性能好,向全波段方向发展,光学伪装不仅具有与背景相似的颜色,而且具有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的反射特性,还能对付昼间目视侦察、全色照相、近红外的反射特性,还能对付昼间目视侦察、全色照相,近红外观察和昼间近红外照相;热伪装涂料能以亮暗不匀和不规则斑点来破坏和歪曲目标的热图像轮廓,使之与周围背景的热图像相吻全,致使热成像侦察器材难以发现和识别目标;防激光探测涂料,可吸收激光,大大减弱目标对激光的反射。

如瑞典巴拉居达公司研制的C5-350自干型醇酸伪装涂料有多种伪装色可用于涂敷在目标表面上,而结构型吸收材料则直接作用于目标外壳的结构材料。

这种重量轻、超薄层、宽波段新型涂料,可使迷彩伪装器材随环境的物理特征变化,针对敌方侦察,制导光谱波段,自动或通过人工控制来改变器材波段,从而提高彩伪装器材的智能化。

目前、美、俄、英、法、日等国军队已将微波吸收材料广泛运用于飞行器、坦克、舰艇等的反雷达伪装,收到了很好的伪装效果。

如美军B-2轰炸机的机架和外壳采用钛和碳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结构为蜂窝状,入射雷达波在蜂窝的多个内表面来回反射,达到吸收效果,大大增强了飞机隐蔽性能。

二、遮障伪装器材向多元化发展1、突出多谱性高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和增强了伪装材料的多谱性能。

外军采用合成材料,如聚氯已稀制成的防可见光、近红外伪装网,可使网的两面各具不同的颜色斑点,在尺寸、形状和饰片切割上,均能适应不同背景下的特定要求;用合成纤维制作的伪装遮障系统,可适应战场的各种地形,背景条件和种种军事准备的伪装要求,能对付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各种频段雷达的侦察;复合结构连续膜式的隔热毯和伪装网构成的伪装遮障,是集远红外发射特性,近红外反射率和可见光颜色为一体的宽波段伪装器材,可对付可见光;近红外和中远红外侦察器材,这些新型遮障材料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遮器材对付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探测的能力。

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概述一、概述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

随着仿真技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重要,特别是军事科学,随着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对军用仿真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各军事强国竟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不断完善仿真方法,改进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综合效益。

军用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战技指标论证、方案选择、研制、试验、鉴定、改进提高以及部队维护保养和训练中的应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队的承认和重视。

它对提高新一代武器系统综合性能,减少系统实物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维护水平,延长寿命周期,强化部队训练等方面都可大有作为。

二、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1.国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态美国国防部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近十多年来,美国一直将建模与仿真列为重要的国防关键技术。

1992年公布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倡议,并成立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办公室,负责倡议的实施:1992年7月美国防部公布了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综合仿真环境被列为保持美国军事优势的七大推动技术之一;1995年10月,美国防部公布了建模与仿真主计划,提出了美国防部建模与仿真的六个主目标;1997年度的美国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将建模与仿真列为有助于能极大提高军事能力的四大支柱(战备、现代化、部队结构、持续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并计划从1996年至2001年投资5.4亿美元、年均投资0.9亿美元。

同时美国国防科学局(Defense Science Board)认为建立集成的综合仿真环境和仿真系统,必须解决五个层次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 )(即应能解决实现的技术)第一层次基础技术。

伪装、隐身、夜视技术

伪装、隐身、夜视技术

参战方
宣称对方损失
宣称己方损失
美国、 北约
炮辆打各伤9炸3类南辆毁火军、南炮事装军3人甲坦8员9输克门5送和0、车0自打01余行5死3人火。一无架战F-、斗11无伤7A人亡、机。F-1156架战,斗人机员各
南联盟
击落北约各型飞机61架、车、387辆5门坦火克炮、和142辆%的的装防甲空输兵送器,
无人机30架、直升机7架, 有524名官兵阵亡。(防空兵器
声波隐身技术
• 改进发动机结构、采用超低噪
声发动机或辅助机器、设置减 振和隔声装置等措施,使目标 本身发出的噪声尽量减小,减 小目标本身被发现的概率。
(二)隐身技术的军事应用
各种隐身技术的综合运用, 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的隐身武 器装备。
各种隐身装备
1、已经制造出的 隐身武器装备
• 隐身飞机 • 隐身导弹 • 隐身舰艇 • 隐身坦克
• 超级植物毯 • 高技术迷彩 • 高技术涂料 • 新型多功能伪装网 • 新型气溶胶发生剂等
隐身技术
二、隐身技术
•(一)隐身技术的基本内容 •(二)隐身技术的军事应用 •(三)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隐身技术的基本内容
•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准
确的用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 术”。它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 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 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 技术。
• 改变外形,获得既保证气动升力的要求,
又能获得最小雷达反射面的效果;
• 阻抗加载,产生辐射场,以改变目标本
身的辐射特性,降低雷达信号电磁波散 射截面积,减小武器装备本身的电磁辐 射程度。
红外隐身技术
•采用弱红外辐射发动机、降
温隔热材料、燃料特种添加 剂、改变红外辐射波频带等 措施,对武器装备进行处理, 使敌方难以探测到己方武器 装备的红外辐射信息。

单兵伪装服及其伪装方法的研究进展

单兵伪装服及其伪装方法的研究进展

伪装自己的身形。

“二战”后德军研制了多色迷彩服,因效果良好,各国开始效仿。

我国自抗美援朝时期开始仿照苏联制作一些制式伪装服。

随着探测设备的不断发展,简单的伪装服已经不能满足伪装要求。

各国开始对伪装服进行大量研究。

在原料方面,开始大量应用涤/棉、锦纶、涤纶等,从而使伪装服质轻高强;在后整理方面,研制了各种防光学伪装、防红外伪装的颜料和涂料,使伪装服不仅具有可见光伪装性能,同时具有近红外伪装和热红外伪装性能,提高了伪装服的综合伪装性能。

另外,伪装服在防护功能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防寒、防水、阻燃等性能,显著提高了单兵作战的综合能力。

2 伪装服的构成、款式与色调2.1 伪装服的基本构成早期伪装服是单层的,外侧涂上简单的迷彩图案。

单兵伪装服及其伪装方法的研究进展文 | 杨 晔 夏前军 钱 坤 徐 阳作者简介:杨 晔,女,1997年生,本科在读,主要从事功能纺织材料研究。

通信作者:徐 阳,教授,E-mail :zh3212@ 。

作者单位:杨 晔、钱 坤、徐 阳,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夏前军,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应急救援特种防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8YFC0810300)。

随着现代化军事侦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隐蔽性受到极大的考验。

伪装服作为单兵作战的重要装备之一,可以隐藏士兵的身体轮廓,使其更有效地融入背景环境中,保护其不被侦查设备发现,从而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因此研究伪装服的类型、款式、颜色、性能等显得愈发重要。

1 单兵伪装服的发展历程真正意义上的伪装服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狙击手在军用风衣上用颜料涂成不规则图案,从而Research Progress on Single Soldier Camouflage and Its CamouflageMethods摘要:随着高新侦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士兵在复杂战争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受到很大的考验,因此做好单兵伪装显得极为重要。

战场伪装加重战争迷雾

战场伪装加重战争迷雾

的 世 界 ,那 时 的 AI 能 开 车 、当 导 购 。 这
AI 的 加 入 ,使 无 人 战 车 、无 人 潜 航 使其自动寻找目标,规避障碍物。
期 要 告 诉 大 家 ,当 年 的 它 还 能 当“ 边 防 器 、无 人 机 成 了 作 战 编 组 新 成 员 ,对 环
无人巡逻并非无人参与边防工
上图:在电磁环境复杂的信息化战 场上,武器装备通过科技手段扭曲折射 电磁波,达到隐身突袭的目的。
制图:刘 程
家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边防顺
应 时 代 大 势 ,让 AI 当“ 边 防 战 士 ”,为 戍
畅 想 A I 当“ 边 防 战 士 ” 边固防贡献力量。 比如“边防战士”静态监控系统,不分
昼夜地监控着整条边境线,其白天“目光
在 等 离 子 体 隐 身 技 术 方 面 ,各 国 的 研 究 成 果 大 多 集 中 在 飞 行 器 、雷 达 天 线 及 导 弹 等 方 面 ,而 在 陆 军 部 队 的 应 用 研 究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指出, 如 能 抢 占 先 机 ,率 先 将 该 技 术 运 用 于 陆 军 装 备 的 研 发 ,将 会 在 这 一 领 域 处 于 国 际前沿水平。
战 士 ”。 不 信 ? 请 接 着 往 下 看 !
境 有 一 定 的 感 知 能 力 ,能 轻 松 应 对 恶 作。王文炳和战友们“隐居幕后”,数百
这是 2035 年的一天。一回到家,徐 劣、残酷的战场环境。
公里的边境线上 ,任何可疑情况都别想
杨就接到孙子王文炳打来的视频电话。
AI 甚至走进中军帐,可对敌我兵力 逃过他们的眼睛。
可 以 做 到 瞬 间“ 消 失 ”;乌 贼 则 把 伪 装 术
上 升 到 一 个 新 高 度 ,肤 色 多 变 更 胜 于 变

伪装与隐身技术

伪装与隐身技术

用角反射器构造假浮 桥诱惑敌卫星侦察
2、防光电侦察伪装
• 主要是对付敌方各种 光学侦察器材、红外 侦察器材以及激光侦 察器材的侦察。一般 是利用各种天然伪装 形成不通视地域,或 利用不良天候衰减可 见光及红外线
3、防制导武器的伪装
光电制导方式主要有电视制导、可见光 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等,在应用 时,可采用一种制导方式或两种以上的 方式运用。虽然各种方式有着自身的优 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防光电制导伪装就是利用它们的缺陷, 依据防制导伪装的任务和措施,使用多 种多样的伪装方法对付制导武器。
伪装在战争中是有效的进攻手段
尽管现代侦察手段和打击兵器性能优越, 但伪装能有效地降低敌方侦察器材的侦察效果 和武器攻击的命中率,减少人员、武器装备、 工事和各类目标的毁伤,是进行防御的有效手 段,随着光电侦察、制导武器系统的发展,任 何目标只要被发现,就可能被摧毁。因此,无 论在进攻或防御中,作战双方首先面临的问题 是如何保存自己。有效地运用伪装技术,隐真 示假,既可增加敌人侦察的困难,使其不易发 现力。因此伪装成 为战争中有效的进攻手段
◆仿造色迷彩
是在目标或遮障表面仿制周围背景斑点图案的多色迷 彩。这类迷彩主要用于伪装斑驳背景上的固定目标或 长时间停留的活动目标,如建筑物、永久工事等。
• 多功能色彩
现代涂装技术的发展,导致出现了能同时对付可见 光、红外、雷达等多种探测器的多功能迷彩。这类 迷彩在可见光范围类,可实现目标与背景的融合, 在红外区可达到斑驳变形的效果,并且能防雷达波 的侦察。 美军用醇酸树脂涂料制成了12种标准伪装色。 用黄褐色、褐色、暗绿色、黑色组成四色迷彩图案, 这种迷彩可对付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侦 察,使目标可见度平均减小30%。德国研制成功的棕、 绿、黑三色迷彩伪装涂料,采用大块色魔,较之美 军四色迷彩图案具有更低的可见度

美军伪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美军伪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美军伪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扬波/编译【知远导读】本文编译自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学术期刊《军事思想》(2022年第8期),作者是罗曼·尤里耶维奇·戈罗霍夫副博士。

文章认为,美军曾长期忽视“伪装”(Camouflage)的战场价值,并未将其视为独立的作战保障样式。

但从军事实践角度看,美俄两军为获得进攻突然性、保存战斗力,防止敌方探明己方部队编制、能力和作战计划而采取的措施,在逻辑与功能上具有高度同质性。

文中提及的“反信息”(Дезинформация),即相当于美军的“军事欺骗”(Military Deception),是伪装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炮制虚假信息并定向传播,干扰敌方的判断和认知,从而隐藏己方部队和军事设施的真实行动、状态及位置,诱使敌方将情报资源置于次要或虚构的作战方向。

文章全文编译如下:尽管几乎所有美军卷入的军事冲突都存在对部队和军事设施的伪装活动,但美军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直到1926年,美军才出版了首部规范伪装措施的指导性文件——TR195-45《防御工事——炮兵的伪装》(Fortification—Camouflage for Artillery),之后又于1932年发行了《野战工程任务执行指南》。

这两份文件侧重于对伪装的概略性描述,但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伪装(如何确定所需兵力、设备和时间)却语焉不详,最关键的是——未能说明实施遮蔽和模拟能带来哪些优势。

不仅如此,美军的指挥员和士兵们也不理解伪装的重要性,在筹划和实施军事行动过程中很少会组织伪装,偶然实行一次也是敷衍了事。

20世纪40年代以前,伪装在美军中的发展进程是缓慢的。

美军之所以对伪装缺乏应有重视、深度研究和重大进展,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美军当时参与的作战主要是进攻性的。

自恃兵力规模和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加之迷信可通过预先防御措施极大降低战前遇袭的风险,使得美军或是忽视伪装,或是只小规模、小范围开展伪装。

军事中的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的研究

军事中的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的研究

军事中的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的研究在现代信息战争中,伪装与侦察向来是相联系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反伪装或者说是伪装效果评价,是反应伪装技术成果的一个重要部分。

不论是反伪装还是伪装都依赖于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光谱成像技术是通过采集图像进行像素化处理后,对每一段的像元进行短波带的光谱检测从而对比出结果的方法。

物质的内在物质结构决定了其发光光谱的唯一特殊性,因此根据物质自身属性的不同,就可以通过鉴别光谱信息来进行分辨。

也可以通过比较采集的大数据库里的光谱信息与实际观测光谱的差异信息来发现、识别目标,以此作为伪装效果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光谱成像识别技术红外伪装主要是指中长波红外伪装,主要用在3-μm和8-1μm这两个波段。

因此,根据表1所示我们可以利用辐射源和光阴极的光谱匹配系数制作出一种可以发射出与环境光匹配系数接近的设备。

针对主要检测波段,在需要伪装物体表面实施伪装手段,达到伪装目标特殊光谱的目的。

通过使用迷彩伪装。

通过特殊迷彩材料发射出特性环境下的不同红外短光波,使得目标在晴天、夜晚等天气环境下,在草地、湖泊,沙漠,城市等地理环境的红外短光波环境中,达到混淆检测器“视听”的目的。

从而实现,军事、侦查等工作中,消失在敌方视野中的效果。

制作伪装层达成伪装目的。

应用在军事或侦查行动中,利用特殊的干扰仪器,安置在物体或者目标周边,改变目标周边的短红外光波环境,可以很好的实现在可见光与红外光波段中的电子眼隐形。

伪装层进行伪装目标红外光谱模拟,运用到了红外干扰技术。

针对在运用热红外探测的探测器中普遍以200nm带宽,中心波长为μm、μm、μm的红外探测组合波进行探測的现象。

伪装层可以使用干扰源等滤光分光手段,改变物体外部红外光环境。

三、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利用短波红外达成的伪装技术短波红外的红外辐射在大气窗口中主要有μm、3-5μm、8-14μm 三个波段,其中短波红外是指μm波段,而3-5μm 和8-14μm这两个波段分别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

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主要是采用多孔性表面涂银的尼龙网为基布在基布上粘连具有高低不同发射率的尼龙布条布条以同心圆形式或螺旋形式排放粘连在基布上相邻布条的自由端和边缘可部分重叠且相邻布条间具有不兴趣爱好防护服 作战服的性能是影响单兵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使单兵能适应未来战争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军 队正在积极研制各种性能先进的作战服,其发展主要呈如下趋势。 提高防护性能 随着高新技术和高新武器应用于战场,对作战服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战服应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损害, 包括防寒、防热、防潮;抵御敌方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包括防弹、防火、防核生化。因此,外军在作战服研究方面不断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提高作战服的防护性能。 1998年美军开始装备的"2000年系列新型防弹衣",采用了凯夫拉129织物,不仅使防弹衣的防护性能成倍提高,而且减 轻了质量,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最近美军用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生产的新型防弹衣,其抗穿透力是凯夫拉129防弹衣的10 倍。目前美军正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强度和弹性比钢丝还好的仿蜘蛛丝纤维,一旦仿蜘蛛丝纤维研制成功,将使防 弹衣的防护能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穿着舒适性、轻便性和柔软性上会有更大的进步。 由美国研制成功的以65%康耐克斯芳纶和35%阻燃棉混纺布制成的迷彩作训服,可保证士兵在800℃高温下12s内免受伤 害。 另外,美国陆军部分士兵即将配发新型通用防护服(JSLIST)。这种新型通用防护服面料选用林地伪装迷彩或沙漠伪装 迷彩织物,衬里由装有活性炭颗粒叠层的无纺织物前身和可吸收化学战剂的粘合针织物背面组成。根据环境温度与执行 任务的不同,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套穿在制式服装或内衣之外,也可穿在防寒服外面或里面。新型通用防护服的性能较 之现行作战防护服有如下提高:使用寿命由现行作战防护服的22日延长至45日,即可以在化学、生物污染环境下提供45 日的有效防护;新型通用防护服比现行作战防护服轻0.45kg,折叠后其体积要小60%;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洗涤6次,而 现行作战防护服不能洗涤。 美军"陆地勇士"系统中的新型身体防护装甲被称为"拦截者",平均质量7.43kg,比以前的装甲轻约5.44kg。"拦截者"中的 防弹背心与保护咽喉和腹股沟的装甲相连。背心由凯夫拉制成,能防护9mm枪弹和破片。"拦截者"中的前、后嵌入板质 量约3.63g,能防护7.62mm枪弹。嵌入板由陶瓷合成材料制成,不需要时可方便快速地去掉。 其他国家,如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高尔泰克斯(Gore-tex)、松伯泰克斯(Sympatex)和凯夫拉纤维织物制作各种作 训服,这些服装不仅质量小,耐撕裂强度大,透气性能良好,而且具有阻燃、抗寒、防破片杀伤等作用。90年代日军装 备的新型迷彩服,除具有防红外线侦视的伪装性能外,还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800℃高温条件下可以保护人体在12s内 不受伤害。 讲究穿着的舒适性 穿着舒适性历来是作战服的一个重要指标。作战服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减轻负荷、冷热适宜、衣内有微气候调节、保健 卫生功能等方面。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给坦克乘员配备了带有微气候冷却系统的降温背心。 为防止作战士兵在穿着较重的防核生化服装时产生的热负荷,美陆军研究出一种"单兵冷却系统(PICS)"。该系统质量 5.44kg,由核生化冰袋、电池、运转微型泵和热传递外衣组成。冰袋每隔30分钟更换一次,内有一个容积为2升、用以装 冰块的瓶子。电池约能持续工作4小时。 目前,美陆军正在研究一种新式防核生化服装冷却系统。该系统依靠制冷机,而不是冰制冷,被称为"高级轻型微气候冷 却系统(ALMCS)"。它通过导热外衣上排列的细管道网循环冷却液体,达到制冷目的。高级轻型微气候冷却系统质量 4.99kg,带有两个锂硫磺二氧化物电池,能持续工作3小时,服装内的温度控制在18.3~21.1℃之间。 动植物能利用自身的调节系统来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得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科学家们从中得到 启发,把动植物的这种自动调节功能应用到单兵服装的研制上,如英国科学家发现松塔的鳞状叶能够有效地对付潮湿-当大气湿度下降,松塔的鳞状叶便会自动张开进行"呼吸"。基于此,英军利用类似松塔结构的人造纤维系统及纤维结构 研制防护服,并拟于2010年装备部队。再如,美国科学家借助于高倍电子显微镜,揭开了北极熊不怕寒冷的奥秘:北极 熊的毛中间是空的管状结构,每一根毛都相当于一根微小的"光导管"。这种"光导管"能让外界的紫外线透入,并把它阻隔 在里面,不仅保温性好,而且还有自动增温的作用。科学家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研制出一种人造中空纤维,这种纤维 质量轻、弹性高、保温性能好。以这种纤维制成的军服被称为"人造羽绒服"。 加强战场伪装性 目前单兵的伪装已成为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纷纷把伪装技术应用于作战服的研制,使作战服朝"隐形化"方向发 展。 美军逐步将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橄榄绿伪装服改为迷彩伪装服,其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光波大致相同,发挥了隐形 的作用。80年代装备部队的林地伪装作战服,已具备防微光侦视性能。90年代部队装备的作战服已能满足防微光、可见 光、近红外、中红外等宽光谱范围侦视的需要。 在伪装方面,对于红外、夜视、热成像等侦视手段的防护将会有新的突破。其主要措施:一是改变迷彩服图案和色斑搭 配,以三色迷彩为主,提高伪装效果;二是广泛采用热敏和光敏染料、电化学染料、动态光学迷彩等高新技术,使迷彩 服的颜色可以随着背景色彩变化,具有"变色龙"的效果。 美军在90年代采用层叠法设计出了三色红外伪装服,该服装由三层具有不同热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材料加工而成。第一层 材料呈黑色,在红外波段的发射率低;第二层材料呈绿色,具有中等红外发射率,并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在第一层材 料上;第三层材料呈棕色,在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发射率,也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于第二层材料之上。第二层和第 三层材料的补丁开有小孔,可使第一层材料的黑色表面部分地显露出来。这种有三种颜色材料层叠的伪装服,其表面具 有红外发射率差值,从而形成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

战场上的“伪装者”——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周 宇 张 慧 冷 沙等技术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

军事伪装虽然不是刀光剑影、真枪实弹的对抗,但它充分体现出了敌我双方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指挥艺术、决策谋略等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作战规模、进程和胜负,从某种程度上说,伪装的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

因此,军事伪装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

伪装是对抗侦察和武器攻击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侦察、监视器材和制导武器出现在现代战场,使分辨能力更高、探测距离更远、反应速度更快,同时还兼具克服不良天候及恶劣自然环境影响的能力。

为了应对来自陆地、海上、空中和太空的立体侦察,必须要实施有效的伪装,使敌方对己方军队的配置、行动、作战企图和各类目标位置等产生错觉,造成指挥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

”伪装不是单纯保守兵力的被动措施,而是争取主动有效攻击敌人的一种积极办法。

通过周密细致地伪装,隐蔽作战行动,达到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目的。

伪装是军事指挥员高超指挥艺术的结晶。

军事伪装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它涉及到电学、光学、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关联到心理学、军事学等学科。

在实际作战中,成功的伪装不仅是先进的伪装技术、精良的伪装器材的集中体现,更是指挥员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指挥艺术的结晶,需要依据总的作战意图,巧妙地把技术伪装、天然伪装、散布假情报和实施佯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军事伪装手段多样,技术先进披着伪装网的加拿大豹2A6坦克离的伪装单元卷曲携带于目标上,当接收到红外制导武器的攻击预警时,迅速释放卷帘伪装网并在目标表面形成瞬时红外遮障,大幅改变目标的红外特征,使武器追踪系统丢失目标信息,来提高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

丛状散射遮障伪装技术主要是用于对抗雷达探测,相对于以往纯散射防雷达遮障通常伴有无法兼具良好融合性和遮蔽性等问题,该技术通过借助遮障材料和术之一。

作为一种欺骗效果较好的伪装技术,所仿造的假目标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外形逼真,包括颜色、光泽、尺寸等都要与真目标相似;二是红外、雷达特征不小于真目标;三是假目标还要能模拟出真目标的音响和闪光效果;四是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运输;五是便于架设和撤收,成本低方便维修。

军用伪装网的研究现状

军用伪装网的研究现状

侦察性的织物,能 使 敌 方 对 我 方 目 标 的 形 状、大 小、位 高,迫使伪装 技 术 也 需 要 相 应 发 展。 目 前 已 可 通 过 多
置产生误判,最 大 程 度 地 保 存 我 方 实 力。 目 前 伪 装 网 常利用电磁学、光 学、热 学、声 学 等 技 术 方 法 来 实 现 某
1.3 毫米波伪装
化硅、树脂等复 合 构 成 的 改 性 羰 基 铁 粉 吸 波 材 料 制 成
随着 人 们 对 雷 达 技 术 研 究 的 深 入,其 工 作 波 段 已 的复合羰基铁粉 吸 波 涂 层,可 以 实 现 较 宽 的 雷 达 吸 波
收 稿 日 期 :2019-01-16;修 回 日 期 :2019-02-28 基 金 项 目 :江 南 大 学 本 科 生 创 新 训 练 项 目
测对伪装网进行识别 。 [3-4]
阻燃膜,在其外面可涂覆伪装漆 。 [12]
1.2 雷达红外伪装 二战 后 随 着 雷 达 及 红 外 侦 察 技 术 的 发 展,可 见 光
2.1 材料 (1)用无机 颜 料 (如 铬 酸 盐、氧 化 铁、三 氧 化 铬、氧
伪装逐渐无法满 足 实 战 需 要,目 前 最 先 进 的 热 像 仪 的 化锌、二氧化钛和 炭 黑 等)和 有 机 颜 料 (如 花 四 酸 配 衍
发展。
关 键 词 :伪 装 网 ;发 展 现 状 ;结 构 功 能 ;趋 势
中 图 分 类 号 :TS951.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0356(2019)03-0006-05
伪装网是军事上用来遮蔽特定目标以降低目标可 从分米波、厘米波进化到了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 的 提
因运河沿岸装 置 了 足 够 多 的 探 照 灯,形 成 了 强 烈 的 光 隐身的目的 。 [11] 总体 上 从 各 国 伪 装 网 发 展 现 状 来 看,

论伪装对作战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论伪装对作战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论伪装对作战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2019-04-01摘要:在现代战争中,伪装对于隐蔽⾃⼰、欺骗或迷惑敌⼈起着关键作⽤,对作战的成败也会产⽣重要的影响。

⽬前,伪装技术正在向多谱、组合、新型、轻便、与⽬标⼀体化的⽅向发展。

关键词:伪装作战发展趋势伪装技术⼀、伪装对作战的影响在⾼技术战争中,陆、海、空、天、电多维的⾼技术侦察探测⼿段已能使整个战场处于⾼度“透明”状态。

要对付现代⾼技术侦察,除了伪装之外,⾄少暂时还没有更有效的⽅法。

如果不进⾏伪装,所有的军事⽬标和军事⾏动都将在敌⽅的严密监视与控制下,敌⽅就可以预先采取对策,或者⾸先⽤精确制导武器摧毁有关⽬标,或者在我⽅军队和武器装备尚未抵达战区之前就予以阻拦,从⽽阻挠或破坏我⽅的军事部署或军队的调动。

如果进⾏有效的伪装,就可能降低敌⽅侦察器材的侦察效果和武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的命中率,减少⼈员、武器装备、⼯事和各类⽬标被毁伤。

⼆、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伪装技术作为⼀种经济、有效的信息对抗和提⾼⽬标⽣存能⼒的⼿段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现有的伪装技术将继续得到更⼴泛的应⽤,并在应⽤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另⼀⽅⾯,将出现更多的⾼技术伪装装备。

(⼀)优先发展伪装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针对侦察和攻击系统的现状和发展,防热红外、防激光、防雷达和防毫⽶波伪装技术将是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1.防热红外伪装技术。

热红外成像技术将成为情报侦察、武器制导采⽤的⼀个主导技术,发达国家将普遍使⽤热红外成像技术装备。

与此同时,热红外成像技术与雷达成像技术结合使⽤已形成⼀种探测机制。

因此,在发展热红外伪装技术的同时,解决两者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已成为伪装技术的重要课题。

2.防激光伪装技术。

防激光伪装技术主要是针对激光制导武器⼤量使⽤⽽提出,为对付⽇益严重的激光制导武器的威胁,发展防激光伪装技术(包括激光告警技术)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3.防雷达伪装技术。

当前雷达探测特别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由于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近实时和分辨率⾼的⼯作特点,且有探测地表以下⽬标的能⼒,因⽽发展很快。

隐身伪装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隐身伪装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隐身伪装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战场军事侦察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

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这就促使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现代战争中,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高技术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从隐身伪装技术的原理、起源、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来认识隐身伪装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战争、高科技、原理、现状、发展趋势、新型材料、反隐一、隐身伪装技术的原理1.什么是隐身伪装技术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伪装技术是为了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2.隐身伪装技术的原理及其分类隐身技术涉及到电子学、材料学、声学、光学等许多技术领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大军事技术突破之一。

隐形技术包括:雷达隐形、红外隐形、磁隐形、声隐形和可见光隐形等。

很多武器装备,如飞机、导弹、舰船、坦克、战车、水雷、大炮等,都可以采取隐身措施把自己隐蔽起来。

首先出现的是隐形飞机,通过降低雷达截面和减小自身的红外辐射实现隐形。

二、隐身伪装技术的发展历史隐身伪装技术和武器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应用阶段。

1.探索阶段(70年代以前)飞机一出现,人们就企图降低它的可见光特征信号,后来,重点转变为反雷达探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美国和英国都曾尝试降低飞机的雷达特征信号。

60年代中期以后,一体化防空系统效能得到很大提高,提高飞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变得异常突出,西方国家研究出了一些战术和技术对抗措施,并研制出U-2、A-12、YF-12、SR-71、D-21等具有一定隐形能力的飞机。

但由于缺少提高生存能力的系统方法,更缺少支撑隐形的先进技术,所以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隐形武器系统。

浅谈迷彩作业装备及技术展望

浅谈迷彩作业装备及技术展望

181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4 (下)伪装是作战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的隐真示假措施,是对付侦察监视和制导探测、提升战场目标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科索沃、阿富汗等战争中为作战双方保存有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伪装装备是实施伪装行动的物质基础。

作为骨干伪装装备之一,迷彩作业装备以其适应范围广、灵活机动、经济性好等特点,一直是伪装装备发展建设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军曾先后研制和改进迷彩作业装备,主要用于对指挥工事及车辆装备的迷彩喷涂。

1 迷彩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1.1 有效提升武器装备迷彩伪装能力迷彩伪装是武器装备最有效的伪装方式之一,对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军用汽车、装甲车辆等地面车辆的活动地域背景种类多样、地物特征丰富,在车辆装备的表面喷涂迷彩,既对装备实施了伪装,增强了装备外表的防腐,又不影响装备的机动和作战性能。

所以,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迷彩伪装的运用,将迷彩伪装作为提升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必要措施,普遍在武器装备上涂装迷彩。

我军的武器装备在出厂时,通常都会进行迷彩喷涂,但这种迷彩喷涂并不能完全满足部队装备训练、作战使用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装备的使用,装备表面的迷彩可能存在老化、磨损、脱落等情况,需要对装备表面的迷彩进行重新喷涂或修补;另一方面,随着装备使用的作战地域、季节的变化,装备需要适应的背景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一种迷彩并不能满足各种环境背景的需求,这就需要依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装备表面迷彩色彩及图案,对装备重新进行迷彩喷涂。

因此,迷彩作业车是武器装备适应作战地域、季节变化必备的迷彩喷涂装备,对提升车辆装备的背景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有效对抗侦察技术的发展在高技术侦察监视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战场环境下,高分辨率侦察监视、精确探测定位、实时跟踪打击将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这对迷彩作业装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能实施更精细的迷彩喷涂作业,以满足高分辨率侦察对抗的要求;二是能依据目标所处环境背景进行迷彩方案动态设计,使军事目标伪装后能有效与背景融合,实现更好的伪装效果,以对抗高的分辨率侦察;三是能实施更高效的迷彩伪装喷涂作业,能在作战准备阶段完成更全面的目标及装备的迷彩喷涂,以对抗战场全域、全过程的侦察威胁。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军事伪装面临的新挑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军事伪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呈现新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事伪装将呈现的典型特点,并提出了要达到全空域、全时域、全频谱、全信息复合式军事伪装的一些新方法。

标签:隐身技术;网络技术;心理欺骗;复合式伪装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战争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走上新世纪战争的舞台。

从九十年代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位克战争,都能找到信息化作战的雏形。

而在未来战场上发生的将是立体的信息化战争,各种先进的侦察、探测、监视装备将全空域、全时域、全频谱遍布战场,细微的军事暴露征候都可能导致着目标遭受致命的摧毁。

军事伪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保障手段,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性作战力量。

1军事伪装的高新技术化1.1隐身伪装技术的应用隐身技术是指降低、抑制工程和武器装备系统本身辐射、散射和反射的特征信号,使敌方电子侦察、监视武器装备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各种科学技术的总和。

其实质就是通过控制或降低目标的光学、热红外、雷达、激光、声磁等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侦察器材或目标捕获装备发现、识别和攻击。

90年代以后,隐身技术与核技术、星球大战技术被美国称为军事高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并把隐身技术作为“竞争战略”的基本要素。

传统的隐身兵器主要是通过结构隐身、涂覆或赋覆雷达吸波材料(RAM)、有源与无源阻抗加载以及隔热隔声等技术来实现隐身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侦察、监视武器系统的探测距离,方位和距离分辨力,成像显示清晰度,真假辨别力,纵深穿透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

可见光照相分辨率已达0.1米,雷达分辨率已达0.5米,红外成像温度分辨率已达到0.1度,高光谱、多波段侦察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也日臻成熟。

因此,为了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增强各种隐身兵器(隐身轰炸机、战斗机、导弹、舰艇、坦克等)战场生存力和突防力,必须探索并采用新一代的隐身技术。

防精确制导武器工程伪装用假目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防精确制导武器工程伪装用假目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i mp o r t a n t me ns a t o i mp r o v e t h e s u r vi v a b i l i t y o f mi l i t a r y e n g i n e e in r g i n wa r t i me.S y s t e ma t i c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关 键 词 :工程伪 装 ; 假 目标 ; 精确 制 导武 器 ; 假指挥 防护 工程 ; 假桥 梁
中 图 分 类 号 :T N2 1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 :1 0 . 3 7 8 8 / I R L A2 0 1 7 4 6 . S 1 2 6 0 0 1
Pr e s e n t s t a t u s a nd d e v e l o p i ng o f de c o y t e c h n o l o g y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a mo u la f g e f o r a nt i — p r e c i s i o n g u i d e d we a po n s
工程假 目标技 术是提 高 军事工程 战 时 生存 能力 的重要 手段 。 通 过对 工程 伪装假 目标进 行 系统分 类 , 着
重介 绍 了实形 和虚 形 工程伪 装 用假 目标 的发展 现 状 、 构 筑方 法和应 用特 点 , 预 测 了未来工 程假 目标 的
主 要发展 趋 势 , 为大型 军事 工程 示假 伪装 提供 了重要 的参 考和借 鉴 。
o f e n g i ne e in r g c a mo u la f g e d e c o y s wa s d o n e ,a n d s t a t u s e s o f r e a l s h a p e a n d v i r t u a l d e c o y t e c h n o l o g y we r e pr e s e n t e d, c o n s t r u c io t n m e t h o d s a nd a p p l i c a io t n c h a r a c t e is r ic t s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e mp h a ic t a l l y. The n t he ma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d e c o y w a s f o r e c a s t e d . Th i s p a p e r p r o v i d e s a n i mp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国外军事仿真的发展

国外军事仿真的发展
一、 概述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 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 进行试验研究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
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 随着仿真技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重要,特别是军事科学, 随着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对军用仿真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世界各军事强国竟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不断完善仿真方法, 改进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综合效益。军用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战技指标 论证、方案选择、研制、试验、鉴定、改进提高以及部队维护保养和训练中的应 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队的承认和重视。它对提高新一代武器系统综合性能, 减少系统实物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维护水平,延长寿
要。 要完成环境仿真,必须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⑴ 环境模型的建立 军事应用中的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地形、地貌、气象、电磁干扰、噪声等 等都有其不同的环境特征,要对其建立有相当置信度的模型是很复杂的,所以环
境仿真建模工作应作为基础性研究进行。 ⑵ 环境效应
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仿真环境动态变化时,对仿真结果所产 生的影响。例如,军舰,反舰导弹与海情,风力、风速,加上多路径这些环境之
的研制。 同样,欧洲对于仿真的研究历来也十分重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于 1992 年 9 月成立了 DIS 工作组。同年欧洲学术界的二百个成员成立了欧洲仿真特殊 兴趣组,并于次年组建了“仿真未来:新概念、工具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组。制 定了仿真基础研究和开发为第一优先主题。其第二个主题即为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尤其是象并行和分布式仿真这样的基础技术,围绕这个主题将就“仿真互操作性” 展开行动计划。并对应于美国 DIS 工作组成立一些对应的“影子”机构进行跟踪研

3 伪装隐身技术

3 伪装隐身技术

(3)对消技术:又称“自适应阻抗加载技术”,其 基本做法是:在目标体表面开多条缝隙、洞或接腔 体,并在其上接以分布或集中参数的阻容元件。这 些阻容元件可以产生与雷达回波频率、幅值、极化 方向相等但相位相反的附加辐射波,从而与雷达回 波相抵消,达到隐身的目的。
2、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的主要措施: ①改变红外辐射波段
消除镜面反射、消除角反射、减少散射源、 采用遮挡结构等
在外形设计时,要避免出现任何边缘、棱角、 尖端和缺口等垂直相交的面,以抑制雷达波的散射
(2)隐身材料技术:隐身材料技术是当前雷达隐 身技术的关键技术。
隐身材料主要分为雷达吸波材料和雷达透波材料。
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敌方侦察雷达发射的电磁波, 透波材料则能使大部分电磁波透过目标(如,玻璃 钢),从而达到对雷达隐身的目的;
技术上与变形迷彩相似,只是多用于伪装多色背景上的固 定目标或长时间停留的活动目标,如建筑物、永久工事、 火炮等。
仿岩石帐篷
④光变色迷彩。 是根据“变色龙”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自己身体颜色的原理,而研制出的新型的单色或多色迷彩。
防原子变色涂料、伪装舰船的双色涂料、美新(用电热方 法提高液晶的温度来改变颜色)
主要声源:发动机、旋浆、振动
主要技术措施: (1)改进发动机和辅助机的设计; (2)应用吸声和阻层材料; (3)采用减震和隔声装置; (4)减小旋浆运动对介质的扰动噪声;
(三)隐身武器装备
主要有:隐身飞机、隐身舰船、隐身导 弹 、隐身坦克 、其它隐身装备
隐 身 飞 机
F117隐形原理
隐形发现
科曼奇
(四) 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1、 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一体化 :即将伪装技术纳入武器的设 计之中,是武器装备本身就具备伪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伪装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在现代化战争中,伪装能隐蔽军队作战行动,迷惑和欺骗敌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因而备受各国军队青睐。

近年来,外军尤其是一些军事强国,为研制、开发和生产伪装器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注重吸收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大大促进了伪装器材的发展,提高战术技术性能,加快了作业速度,增强了隐真示假的效果。

关键词:外军、军事、伪装、发展、多元化、多样化
一、迷彩伪装器材向全波段化发展
迷彩伪装技术的运用,使伪装涂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但种类多,用途广,而且性能好,向全波段方向发展,光学伪装不仅具有与背景相似的颜色,而且具有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的反射特性,还能对付昼间目视侦察、全色照相、近红外的反射特性,还能对付昼间目视侦察、全色照相,近红外观察和昼间近红外照相;热伪装涂料能以亮暗不匀和不规则斑点来破坏和歪曲目标的热图像轮廓,使之与周围背景的热图像相吻全,致使热成像侦察器材难以发现和识别目标;防激光探测涂料,可吸收激光,大大减弱目标对激光的反射。

如瑞典巴拉居达公司研制的C5-350自干型醇酸伪装涂料有多种伪装色可用于涂敷在目标表面上,而结构型吸收材料则直接作用于目标外壳的结构材料。

这种重量轻、超薄层、宽波段新型涂料,可使迷彩伪装器材随环境的物理特征变化,针对敌方侦察,制导光谱波段,自动或通过人工控制来改变器材波段,从而提高彩伪装器材的智能化。

目前、美、俄、英、法、日等国军队已将微波吸收材料广泛运用于飞行器、坦克、舰艇等的反雷达伪装,收到了很好的伪装效果。

如美军B-2轰炸机的机架和外壳采用钛和碳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结构为蜂窝状,入射雷达波在蜂窝的多个内表面来回反射,达到吸收效果,大大增强了飞机隐蔽性能。

二、遮障伪装器材向多元化发展
1、突出多谱性
高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和增强了伪装材料的多谱性能。

外军采用合成材料,如聚氯已稀制成的防可见光、近红外伪装网,可使网的两面各具不同的颜色斑点,在尺寸、形状和饰片切割上,均能适应不同背景下的特定要求;用合成纤维制作的伪装遮障系统,可适应战场的各种地形,背景条件和种种军事准备的伪装要求,能对付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各种频段雷达的侦察;复合结构连续膜式的隔热毯和伪装网构成的伪装遮障,是集远红外发射特性,近红外反射率和可见光颜色为一体的宽波段伪装器材,可对付可见光;近红外和中远红外侦察器材,这些新型遮障材料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遮器材对付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探测的能力。

2、强调多功能
为提高部队战场生存能力,外军在研制和开发伪装器材时,都注重伪装器材的多功能性,使遮障器材功能向多、全、好的方向发展。

现代探测器大多采用多波谱手段,如现代侦察采作可见光、雷达、红外、毫米波、厘米波等手段。

因此要求遮障器材必须具有研制和装备一些具有防热红处、毫米波、厘米波等技术,制导采用可见光、激光、红外、雷达等手段,因此要求遮间器材必须具有多波谱,
宽频带的综合功能。

当前世界各国虽然研制和装备了一些具有防热红外、毫米波、厘米波雷达的宽频带遮障器材和可防可见光、红外、激光的发烟器材等,但伪装谱段仍未能覆盖侦察谱段。

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强遮障器材的功能,目前外十分重视研制和发展多谱段、宽频带和综合功能全伪装遮障器材,这已成为伪装同侦察对抗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力求多样化
为减少被对方侦察发现概率,提高遮障器材性能,遮器材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是研究“内装式”伪装遮障系统。

国外正在加速发展内装式热红外技术,研制能与装备融为一体的设置和撤收可控自如的通用或专用变形遮障系统。

如在目标内部安装抑制器和热消耗器,在燃料中置入添加剂,使目标本身的热辐射降至最低限度。

内装式伪装具有费效比高、使用方便,适合武器系统快速机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伪装技术难以伪装机动目标的难题。

二是改进“外加工”伪装遮障系统。

采用具有光学、红外、雷达三种防护功能的伪装网,遮障面由几米或更小的小块组成。

遮障不是将整个目标全部盖住,而是经过科学设计后,分为好几种基本形状,分别安装在目标易暴露或具有特殊形状的部位,和原有的迷彩有机结合,起到很好的伪装效果。

三是发展标准组件式伪装网系统。

分为重型伪装网系统和轻型伪装网系统,具有轻巧、简捷和方便等特点,可适应各类目标在高技术战场上高度机动性的需求。

三、干扰伪装器材向轻型化发展
1、采用轻质、高强新型材料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在干扰伪装器材上的应用,使干扰伪装器材发生了新的变革。

近年来,国外运用新材料研制的干扰器材,重量轻,强度高,柔性好,反射率高,运输方便,架设快速,大大提高了干扰器材的性能。

如在角反射器的研制中,为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增加雷达的反射截面,已经采用镀金属尼龙网代替金属反射面;为提高角反射器的钢性,在尼龙材料上敷设一层玻璃钢;为在海上设置舰船目标,将镀金属塑料或氢化锂材料制成柔性角反射器设置在气球内,气球遇水后自动充气,浮在海面上。

2、选用简单、实用结构器材
目前,国外研制的干扰伪装器材使用方便,设置快速,体积小,重量轻,反射信号大。

如折叠式角反射器,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造价低廉,适合于从飞机或火箭上大量抛投,既可作为一种干扰器材隐蔽已方的空中行动,又可作为一种空中假目标、诱惑、欺骗敌人。

再如,新研制的充气式角反射器,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有自浮能力,特别适合于作水上假目标。

报报道,英军新装备的DLF-1橡皮反导弹假目标,由两个有绳子相连并嵌入充气八面体框架角反射器组成,可靠性强,使用方便、灵活,能有效模拟水面舰艇雷达特征,诱骗导弹攻击。

3、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高技术的广泛运用,干扰伪装器材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由薄钢板或白铁皮制成的单个固定式角反射器发展成多种材料、多种结构形式和多种使用方式的系列角反射器,随着系列化角反射器的发展,其使用方法更加多样,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有的用于重要桥梁、渡口和水面方位物伪装;有的用于空中作战行动或空中假目标;有的用于海上设置舰船假目标;有的用于战场后方设置大型假目标,欺骗敌空中雷达探测;有的能根据作战需要遥控展开或定时展开;还有的用于设置地面干扰遮障,迷惑和欺骗敌方地面雷达的探测,隐蔽部队的机动,
等等。

这些干扰伪装器材的广泛应用,将在未来高技术作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田连生,侯春年主编,《高技术与军事伪装》,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张攀雄,舒玉胜著,《现代侦查与伪装》,辽宁省,星球地图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