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学习诗词的金钥匙
通过朗读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通过朗读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朗读、跟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吟诵、背诵、配乐吟唱等方式。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例如,可以通过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讲解背景知识: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4.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节奏和韵律: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些特点。
可以通过拍手、敲击桌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5.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师可以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教学。
在遇到生词或难懂的句子时,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注释或译文,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互相学习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7.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吟诵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吟诵练习,例如个人朗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表演朗诵等。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解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教学、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以及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吟诵练习。
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
“吟诵”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吟诵”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中职教育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职场并发挥自己的才华。
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但是,在许多中职班级中,学生抱怨语文课程往往是枯燥的、无聊的,他们只是听着老师讲课,背着枯燥的课文,然后做许多繁琐的课堂作业。
结果是,学生们的兴趣和动力缺乏,他们可能会出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幸运的是,有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学艺术形式——吟诵——可以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吟诵,也就是将古代文学作品通读并且吟唱,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历史和文化。
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通过吟诵,可以将文学作品全面、深入地理解,并且可以找到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在吟诵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例如古代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因此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此外,通过吟诵,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吟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流利和自如。
吟诵也有助于学生发扬文学艺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程,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当然,为了确保吟诵能够真正舞台上演,并在学生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并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例如,可以在学生中组织歌唱比赛、字词拼音比赛,以及写作比赛等,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吟诵的表现和技巧。
总之,吟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和自信心。
因此,值得中职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推广。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吟诵是一种通过朗诵的形式表达古诗文的艺术手段,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通过吟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吟诵古诗文,学生可以把散文点石成金,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享受。
吟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吟诵。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示范吟诵,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吟诵方式,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吟诵,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吟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古诗文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除了在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外,吟诵还可以在中小学的其他学科中发挥作用。
在音乐课中可以利用吟诵形式进行音乐表现,让学生在吟诵中体验音乐的美妙。
在美术课中可以通过吟诵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让他们在吟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历史课中可以通过吟诵古诗文来了解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在各个学科中综合运用吟诵,可以实现学科的互通互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吟诵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能够准确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指导学生进行吟诵。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吟诵技巧,能够准确地把握古诗文的语调和韵律,使吟诵更加生动和传神。
教师还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吟诵活动。
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示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吟诵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诗文表达能力。
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吟诵的运用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古诗文的吟诵指导,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朗读是开启现代诗歌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朗读是开启现代诗歌学习的一把金钥匙现代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则就要求我们在现在的诗歌教学中要高质量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呢?我认为朗读是开启诗歌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朗读现代诗歌有助于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意象的领悟,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一、诵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方法,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味诗的音乐美如在《化石吟》的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以诗歌的第一、二节为例,对学生进行了朗诵指导。
第一回顾朗读的基本要求:(1)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朗读的技巧:(1)停顿。
首先看标点符号。
顿号停顿最短,逗号停顿要比顿号长一些,分号、冒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一些,问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的停顿最长;其次段与段间的停顿要比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长一些。
有的诗句中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要适当停顿。
例如第一节的问句,在“怎么”之前就必须稍作停顿,让听者听清你要问的是什么,从而引发听者的思考。
(教师指导后,范读第一、二节)。
(2)重音。
在句子里,某些词语含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情感时,我们要念得重一些,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例如第一节的“最早”就要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怎么”也要重读,突出疑问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万载”、“亿年”、“奇幻”等词语也要重读,突出远古时代神秘、久远的特点(教师指导后,让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即时巩固)。
吟诵——学习诗词的金钥匙
吟诵——学习诗词的金钥匙我们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具有儒风的君子,教育部不断推进中高考命题的改革,尤其是古诗词的分值所占比例增加了许多。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自然也增加了投入。
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只停留在浅阅读上无法品读出诗词的滋味来,与真正品读诗词的境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纵观历史,我们近代私塾老师沿用吟诵法教读诗词涌现了不少诗文大师,可见吟诵法在诗词阅读教学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吟诵法是依据诗词的特质来进行教学的,是学习、欣赏和展演诗词的方法和艺术形式,是人们理解、传承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
吟诵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典雅美,韵律节奏美,腔调情意美。
吟诵,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古典古雅之美。
我们了解诗词吟诵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逐步体会到诗词的古典美。
诵指用语音(各种地方方言和普通话)把诗词有表情抑扬顿挫地朗读出来,不仅表达了诗词内容,还表现了诵者的感情。
吟指把诗词哼唱出来,半唱半诵,多即兴而发,有简单曲调,表现吟者的情绪。
在古代,吟诵是重要的教读方法,也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
因为吟诵里,已经包含了诗词的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叶嘉莹先生在吟诵诗词方面有其独特的体会与见解,她自小就听到家人吟诵古诗词,听多了觉得好玩跟着吟诵便也会吟诵了。
她吟诵了许多诗词,并且把每首诗词的情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之高深印证了吟诵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难怪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两诗句,这不就是印证了诵读在阅读古诗词所起着重要的作用吗?诗词在文学作品里是最具有我们传统文化典雅气质的。
诗词中蕴含的各种典故,其中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风土人情等意象无不镌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烙印。
尤其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先听教师用普通话诵读,或听录音诵读、吟诵,吟诵时营造的气氛能够通过声波把学生引领到诗词特有的意境中,浸染典雅之美。
品读古诗词_学习的金钥匙作文800字
品读古诗词_学习的金钥匙作文800字我喜欢古诗词。
打开一本试卷,慢慢品读,细细咀嚼,不求背得快,只求意得深,我总会不知不觉中走进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意境中。
品读古诗词要学会理解诗人真心抒发的情感以及诗句的画面,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悲还是喜?常常诗里面一些感叹的字眼就能意会到诗人作此诗的心情。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细细品味,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
古诗词在用词上的精炼,写景上的高深,实在是让人怕案叫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每读到这样的诗句,眼前就会出现海阔天空的意境,心中会想起诗人的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诗句,总想问:“人间真的还有比这更长,更深,更很的愁吗?”此刻,我们的诗人是悲凉的,而此时,我的心情也跟着那绵绵惆怅而忧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样的诗句,诗人写完后自己都要拭泪的。
这种对离别家乡后的思念之情,母爱的伟大,诗人的感悟是多么的贴切,恐怕只有中国人才有这份细腻而敦厚的情感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都要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
”有的古诗词,清丽婉转;有的诗句述说离别苦,相思泪,读来总叫人黯然泪下;有的诗句能借物喻人,甚至可以把它们视为座右铭。
以《竹石》为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生长在青山上的竹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打击,都不畏惧来自各方面的逼迫,依然挺拔向上。
这句诗原是形容竹子坚韧不屈的性格,但暗喻的却是一个人的品格和气势。
这句诗早已是我生活中的座右铭,它时刻警惕着我,遇到困难不能退缩,面对黑暗要学会转身,用意志驱赶生活中的痛苦,拿勇敢来点亮我的生命。
古诗词是我的良师益友,教会我慢慢学习着以和蔼的脸色,谦恭的腰身,平和的心底,宁静的灵魂迎接属于我的每一天。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学习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通过吟唱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还可以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和展示成果三个方面,提
供一些具体的方法。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兴趣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可以用作者的生平
事迹、创作背景、作品赏析等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设计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朗
诵比赛、诗歌创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唐诗宋词的美妙之处。
教师
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生活方式,穿上古装,到自然环境中吟诵古诗。
通过亲身经历,学
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唐诗宋词的意境和内涵。
还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将
唐诗宋词融入到艺术表演中,让学生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诗词
的魅力。
展示成果是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兴趣的重要方式。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合唱、朗诵或创作展示等。
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学
到的唐诗宋词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与他人分享,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生的表演
和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吟诵”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吟诵”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吟诵”是指用吟诵的方式朗读诗歌或文章,是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活动。
在中职语文课堂中,通过“吟诵”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一、吟诵让学生更加了解文学作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歌或文章,让学生用吟诵的方式朗读。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让学生吟诵《离骚》中的“心之忧矣”、“怨时事矣”等句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屈原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整篇文章。
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增加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和理解。
二、吟诵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吟诵不仅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更是一种对语言的表达。
学生在吟诵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调、停顿和音节的处理,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通过不断地练习吟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朗读更加地流畅和生动。
吟诵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吟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吟诵《红楼梦》中的经典章回,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培养出对于美的敏感和独特的鉴赏能力。
通过吟诵,学生可以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美感,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种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应用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更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着高度审美情趣的人。
四、吟诵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朗读中,使朗读更加生动和有感情。
让学生吟诵一些描写爱情的诗歌,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使整个朗读更加感人和真实。
吟诵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引发他们对一些深刻问题的反思。
浅谈吟诵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吟诵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意义吟诵是汉语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是中华传统的读书法,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歷史。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其中的“读”和“吟”均为现在所说的吟诵。
古人无论是读诗还是创作诗歌都是在吟诵中进行的,吟诵的意义对古人不言而喻。
吟诵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声韵美,还可以让看似枯燥的古诗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标签:吟诵古诗教学小学语文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传统上学习古诗大多采用死记硬背加默写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让小学生对古诗产生畏惧的心理。
一提到古诗小学生就会联想到背诵默写的“噩梦”,还未真正学习,心理上就已经输了。
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首先在声音上就吸引了学生。
吟诵,这种类似于唱的形式,会让学生心理上放松,觉得很自然很放松很好玩,不知不觉中对学习古诗产生兴趣。
吟诵,作为一种学习古诗的全新方式,足以让学生眼前一亮,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
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吟诵,从中逐渐感受古诗的意义。
并且吟诵不同于唱,学生不用因担心在吟诵的过程中走调破音、不好听等问题而羞于开口。
例如《池上》这首诗,部编教材将它编排在一年级上册中。
编者将这首充满童趣的古诗安排在一年级学习,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年级是学习古诗的黄金时期,要先入为主,先发制人,让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兴趣。
为此,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古典背景音乐,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吟诵这首诗。
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觉得十分新奇,也纷纷跟着小声吟诵,大家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学习古诗的兴趣被激发,接下来听录音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先试着拉长韵字,然后再拉长二、四位置的平声字。
经过一番练习以后,放手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吟诵,接着同桌起立全班展示;对于胆子大的同学,播放伴奏使其独立展示。
吟诵展示变成学生们的展演,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吟诗展示。
学生们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反复吟诵,因之也就能熟记于心。
二、帮助学生记忆古诗吟诵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则——依字行腔。
诵读:古诗鉴赏的金钥匙
诵读:古诗鉴赏的金钥匙【摘要】诗歌鉴赏必须从朗读入手,在诵读基础上不断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与重建诗歌意象与意境,体会感情,挖掘意蕴。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赏读中领略诗歌的美好情韵,发展健康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完善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规范引领诵读意象意蕴中国的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
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要想准确把握、鉴赏古诗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读诗途径。
实践证明积累、诵读古诗,把握意象,挖掘意境有利于我们领会诗歌的情意。
引领学生通过诵读,思接千载神游八荒,感受中华经典的深邃和文字的华彩,认识民族文化的丰厚和音韵的情深。
为此,我不断思考、摸索、努力实践,着力从读入手,紧握诵读这把金钥匙,在诵读中让学生把握意象、揣摩意境,进而体悟感情。
首先,有效朗读是基础读诗是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方式之一,读诗就要用心,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读得出诗歌中的韵味。
首先当然要梳理字词的基本意思,明白了字词含义和读音之后就是读。
读不是干巴巴地读,而是要有感情地读,在读的时候通过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以及想象和联想,去感知诗歌中出现的种种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并融入自己的感悟,从而深化诗歌的意境,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也是必经的一步,从而为诵读和品读奠定基础。
(一)、规范指导朗读要朗读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读技巧,如音调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教师应指导好学生读出以下内容:1.节奏中国古典诗歌,特别讲究节奏。
五言诗歌的朗读是按前二后三的节奏来停顿的,而七言多是按“二、二、三”的节奏来停顿的。
通过把握节奏的反复朗读,力求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浅谈“吟诵”在学习古诗时的重要作用
古代的诗词歌赋 , 皆可吟诵。吟诵 , 最 早出现在晋代 , 是 近代人们 学 习 古诗文 时传统的诵读方法。吟诵 之诵 , 不是 朗诵 之诵 , 是需遵 循传统 的规 则,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 在 历史上具 有重要 的地位 与文化 价值。 吟诵是 只有通过吟诵 , 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韵味。 如何能让学生在学 习古诗时更好地理解诗词 内容 , 能够从吟诵 中感 受 审美能 力, 净化心 灵, 开 阔胸怀 , 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值 得认真研 究的课题 。
四、 吟 诵是 一 种高 尚 的精 神 享 受
独特感 受、 熟练技巧 、 声音魅力等感受。吟诵 时要把 自己的全部 热情倾 到古诗 的韵律 与魅力 , 从而提 高学生 的 自学 能力 , 提 高驾驭 语言 的能力 和 味、
吟 诵有 利 于更 好 地 感 受 古 诗 的 意 境 与 感 情
、
古诗具备 强烈的感情抒 发, 强烈 的韵律 与节奏 , 而吟诵 是体现 诗人 感 “ 绕梁三 日” 之景象。正如列夫 ・托尔斯泰 曾说 “ 不但感染性是艺术的一个 情抒发与韵律节奏的最适合的一种 学习方法。 宋朝周密记载了苏东坡的一件 轶事 。 有人拿 自己 的诗请教 苏东坡 , 吟 诵这首 诗后 , 问“ 此诗得 多少分? ” 苏东坡 答“ 十分。 ”那人 大喜。苏东 坡不
一
一
语言是躯壳 , 内容是血肉 , 情感是生命。古诗语言具 有强大的感 染力 ,
些词语如“ 爱 不 释卷 ” “ 昼耕夜诵” “ 掩卷遐思 ” 等 都 是 被 语 言 文 字 所 感 染
中国音 乐之根 , 汉语中的诗词歌赋 , 大部分是通 过吟诵的方式创 作出来的 , 的具体表现 。 当把书面上的古诗 作品变 为有 声语 言的 时 , 诗词 感染人 的力
诵读——乐学古诗的一把金钥匙
一
读者” , 首先感 发 自我 的生命 , 诉之 于 自我 的感 情 ,
用诗歌强烈深沉 的情感打动学生 ,使之 产生共鸣 . 受到感动 ,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激起他们的生
1 . 诵读要 “ 授之 以渔”
诗 文诵 读 绝 不 能 放 任 自流 ,要 教 给 学 生方 命情趣 ,从而获得思想道德方 面的理性教育,感悟
鼋 雾
语文世界 ◇ o e o
漏
蜃
潘 琴 古诗的语言凝练 ,意境深远 ,总会给人一种 法 ,要 灵 活 多 样 ,充分 渊 动学 生 学 古 诗 的兴 趣 。 f 1 难 以准确 把 握诗 人 丰富 的 “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南此看来 ,吟诵教 小学 生 在古 诗词 的诵读 r 学 法不仅 可 以提高学 生学 习古 诗的兴 趣 ,而且能 情感 。这 就要求 教 师发挥 主体精 神 , 作 为古 诗 的 “ 第 让 他们更 好地 理解 古 诗的意 蕴 , 内化其 中的思想 , 将 其 升华 并表 现为对 待人 和事 的态 度 。
如果没有这篇课文的导人 ,我们绝不会想到这 l 生 的 自身 特 点 ,学 生 才 能 接 受 老 师 对 自己优 势 个学 生 能有 如此好 的语 言表 达能 力 ,用 词如此 得 当 , 逻辑 如此 清楚 ,并且 不 紧张不害 羞 ,心理 素 质很好 。 和不 足 的评 价 和 建 议 ,学 生 的内 在 潜 力 才 能被 大 l 此 ,老 师在 『 刺 读评价叶 1 , 千万 不能 忽 略 了个 刖 同 § 挖掘 来 ,从 而使 每一 个 学 生 都 能 通 过 老 师 的 }
导入和诵读是学好古诗文的“金钥匙”金钥匙阅读初中古诗文
导入和诵读是学好古诗文的“金钥匙”金钥匙阅读初中古诗文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
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古文难教,古文难学。
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呢?激发学生兴趣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1. 精彩的导语是学好古诗文的开端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
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
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
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2. 多层次诵读是学好古诗文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渐渐有一部分青少年对唐诗宋词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它产生了抵触情绪。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成为一道需要解决的难关。
而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吟唱方式起源于古代文人,也叫盂方翼会、棋板吟唱等,是一种诗词唱和的形式。
而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更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方式来推广。
比如在学校或课堂上,可以采用一些适度现代的音响设备,带上节奏,结合唐诗宋词的韵律,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学习一首唐诗宋词,了解其背景、意境,再通过指导,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吟唱。
通过多次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领悟唐诗宋词的意境,还能在互相帮助中体会集体合作的感觉,同时更容易将这些经典诗词记忆起来。
此外,在特别提倡,课程交叉的时代,各种学科都在相互联系和影响中不断发展。
我们也可以借着吟唱的过程,将其与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在吟唱中更好地体验到唐诗宋词的艺术之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实的内涵。
总之,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是一个比较有成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诗词,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感知唐诗宋词的内涵和意境。
这样的方法或许要通过长期、不断的推广,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走进唐诗宋词的世界,感受它们的魅力。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用吟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古诗词有一种魅力,它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增加词汇量,了解历史文化,因此在学
生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吟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形式来吟唱古诗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古代诗词。
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有音乐基础的老师或学生,用琴箫弦鼓来演奏古代音乐,然后让学生们
跟随音乐吟唱古诗词。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古代音乐的了解,还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
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
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吟唱古诗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在课堂上,我
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或历史背景,让学生们先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再把古
诗词与故事相结合,通过吟唱的方式来演绎。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吟唱古诗词,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吟唱比赛,让他们用吟唱的形式来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与
感悟。
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
浅析吟诵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吟诵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吟诵法是一种通过吟唱诗词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吟诵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境,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通过吟诵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诗词的美感和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吟诵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增强语感和提高文学素养。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可以通过吟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创作诗词、以及课堂上进行朗读和演讲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吟诵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吟诵法、小学语文教学、诗词学习、语文表达能力、实际应用1. 引言1.1 引言吟诵法是一种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过声音表达文字,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吟诵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和文章,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吟诵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吟诵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节奏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吟诵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诗词,让他们在吟诵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中的美丽与情感。
吟诵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朗读和演讲能力,让他们在表达时更加自信和流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各种吟诵活动,让学生在吟诵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吟诵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运用吟诵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美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2. 正文2.1 什么是吟诵法吟诵法是一种通过吟唱或朗诵诗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词内涵的教学方法。
它不只是简单地背诵,更注重表达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表现力。
吟诵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声音、语调、情感等方面来表达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优美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素材。
而吟诵,则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更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吟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古诗文常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和生命感悟,而这些深刻的意蕴往往需要通过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才能领悟。
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先讲解古诗文的意义,再让学生从文字中探寻内涵,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真正领悟古诗文的深刻含义和艺术特点。
吟诵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当学生在吟诵古诗文时,随着声音的流淌和情感的升华,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因为这种理解不再是简单地从讲解中获得,而是通过情感和感官上的体验,从音乐中感悟文字的意境之美,从言语中咀嚼文字的智慧之韵。
二、吟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中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较弱,这不仅是语言基础不足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们缺乏充分的口语训练。
而吟诵正好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吟诵本质上就是一种口语表达。
当学生在吟诵中时,要克服很多困难,如吟诵的节奏、声调、音量、韵律等等,这些困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舌肌肉和呼吸控制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能力。
长期以往,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文的语言、韵律和节奏,还能够在口语表达中有更自信和流畅的表现。
三、吟诵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修养文学修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艺术品位和人文素养的体现,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能够逐渐培养对文学的爱好和欣赏能力,将对其求学和人生之路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吟诵正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抒发情感、领悟美感、提高文学素养的艺术形式。
当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古诗文的美感和情感,从中体悟到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意义,他们不仅能够提高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能够感受到文学之美对生命的滋养和激励。
国学丨学点吟诵知识有助古诗文赏读
国学丨学点吟诵知识有助古诗文赏读吟诵是我国传统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适当的吟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内容与情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通过吟诵,我们不仅可以亲切地体会到诗中所抒情感,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容和理法转化为自身内涵。
浙江省宁波教育学院徐卫东撰文分析了吟诵的节奏、音高和音调等方面内容,在普及古诗吟诵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素养。
学点吟诵知识有助于古诗文赏读徐健顺中华传统的吟诵既不是朗诵也不同于歌唱,而是以具有明显的音节曲调哼唱的方式读出来,再根据对诗歌意境的感悟,结合当时的情绪,对节奏、音高、音调等进行即兴自由的发挥。
“月下沉吟久不归”(李白),“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诵是古代流行的创作、学习、欣赏诗歌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通过吟诵,人们不仅可以亲切地体会诗中的所情所感,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容和理法转化为自身的内涵,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的、美学的基因就在这吟诵中得以传承。
吟诵的节奏:平长仄短格律诗词的写作与吟诵,必须符合平仄。
何谓平仄?古人根据汉语四种声调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平”“仄”两大类:“平”即平声,“仄”同“侧”,含“不平、倾斜”之意,指的是上、去、入三声。
古人写诗,依据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平声绵长没有升降,上、去、入三声短促有升降。
下面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例,说明吟诗节奏的基本规律: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乡音无改鬓毛衰。
(平—平——仄仄—仄平——平———)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仄仄—平—平——仄—)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平—平——仄仄—平————)格律诗一般有四种句式: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
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第二个字是节奏点,所以古人说不在节奏点上的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节奏点上的二、四、六字,平仄必须严明。
用吟诵打开诗词的大门
用吟诵打开诗词的大门作者:王俊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年第01期吟诵是一种有效的古诗文学习形式,它有助于学生在韵律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我在教学实践中,渐渐摸索出吟诵教学的几个方法。
第一学段: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识平仄。
一、二年级学生韵律感很强,喜欢朗朗上口的诗文。
教师可以标出平仄符号,带着学生多听多读,初步读出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会标韵。
古诗押韵,充满节奏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教师这样讲解:“月光从高高的空中照下来,到处都是明亮的月光,所以,韵字‘光’拉得很长。
”根据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就能明白韵字“霜”和“乡”也要读得长。
做动作。
学吟诵的时候,不仅用嘴,还要用全身配合节奏。
教师可以让学生伸出小手来画平仄。
这样学生可以更专注,也更能体会平长仄短的含义。
想画面。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孩子想象诗文内容。
如学习《江南》,教师可以带学生转圈、挥动手臂,体会鱼儿在荷叶间往来翕忽的动感,寓教于乐。
第二学段:入情入境,以声悟情对三、四年级学生,要做好依字行腔和以舞吟诗,以充分调动想象,让大家进入诗的意境。
读好入声字。
入声字表示强烈的情感,吟诵时要短读或顿挫。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的音高而短,非常有力,把诗人看到柳枝突然冒出新芽、感受到生命勃发时的惊奇与赞叹表达出来了。
体会声音长表延展、高表强调。
再如《咏柳》,“高”音拉长,可以感受柳树生机勃勃的美;“绦”音拖长,使人仿佛看到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摆动。
声音的高高低低、长长短短,都有了自己的味道。
记住常用韵的特点。
如《静夜思》用的是阳韵“ang”。
诗人选择最契合当时心情的阳韵,可以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学段:纵深漫溯,学会品鉴五、六年级学生有了很好的吟诵基础,我开始教学生体会诗文内涵、走进诗人内心。
记住常用意象的含义。
学生了解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理解全诗内涵。
如贺知章在写《咏柳》一诗时已步入老年,他在新春看到柳树发芽,最想说的应该是珍惜时光、莫负春光。
吟诵是一把金钥匙
龙源期刊网 吟诵是一把金钥匙作者:岳国新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8年第10期如果说国学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那么吟诵无疑是打开这座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吟诵专家徐建顺教授说:自古读书皆吟诵。
吟诵是古代读书法,通过吟诵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汉诗文的涵义,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学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实施吟诵教学中最深刻的体会。
依字行腔,激发兴趣徐教授说:“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这样读的。
所谓‘读’,经常是有曲调、有节奏的。
我们的孩子是唱着歌上学的,所以叫‘书声琅琅’,不是走到校园里,听到孩子们在大声读书。
‘琅琅’,两块美玉相碰,发出来的美妙的叮咚之声。
说走到校园里,听到孩子们在读书,那声音非常好听、旋律十分优美,叫‘书声琅琅’,跟大小声没关系。
古代学校,从来是一对一教学的,极少会出现大家齐念什么的情况,读书是各读各的,各唱各的,旋律个个不同,所以如不同的美玉相碰。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博士生待遇。
所以我们的教育天下第一!我们的文明才能万年延续,兴旺发达。
”为了还课堂书声琅琅的美妙境界,我从最基本的吟诵规则讲起——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
带领孩子们诵读诗经短篇《周颂丰年》和《小雅鹿鸣》,那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美妙音韵,一下子把孩子吸引住了。
一节课下来,诵读不但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先王祭祀的宏大场面,和美好祝福,以及古代迎宾的热闹场面和主客之间美好情谊,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诗经》的极大兴趣,以至于下课也曲不离口,学后小记中写道“希望老师多教这样的诗歌”。
入短韵长,陶冶性情在开学初近两周的诗歌教学的实践中,时间虽短,但我们师生全身心浸润在吟诵的美好氛围里,在我的讲解和示范引领下,学生们感受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文化内涵,聆听古人的智慧和心跳,心灵变得平静而温和。
徐教授说:“中国的语言,有一种特别的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且声音能够打动人、感动人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诵——学习诗词的金钥匙
发表时间:2018-10-01T18:27:52.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俞熙
[导读]
福建省海口中学 350313
我们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具有儒风的君子,教育部不断推进中高考命题的改革,尤其是古诗词的分值所占比例增加了许多。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自然也增加了投入。
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只停留在浅阅读上无法品读出诗词的滋味来,与真正品读诗词的境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纵观历史,我们近代私塾老师沿用吟诵法教读诗词涌现了不少诗文大师,可见吟诵法在诗词阅读教学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吟诵法是依据诗词的特质来进行教学的,是学习、欣赏和展演诗词的方法和艺术形式,是人们理解、传承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
吟诵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典雅美,韵律节奏美,腔调情意美。
吟诵,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古典古雅之美。
我们了解诗词吟诵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逐步体会到诗词的古典美。
诵指用语音(各种地方方言和普通话)把诗词有表情抑扬顿挫地朗读出来,不仅表达了诗词内容,还表现了诵者的感情。
吟指把诗词哼唱出来,半唱半诵,多即兴而发,有简单曲调,表现吟者的情绪。
在古代,吟诵是重要的教读方法,也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
因为吟诵里,已经包含了诗词的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叶嘉莹先生在吟诵诗词方面有其独特的体会与见解,她自小就听到家人吟诵古诗词,听多了觉得好玩跟着吟诵便也会吟诵了。
她吟诵了许多诗词,并且把每首诗词的情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之高深印证了吟诵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难怪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两诗句,这不就是印证了诵读在阅读古诗词所起着重要的作用吗?诗词在文学作品里是最具有我们传统文化典雅气质的。
诗词中蕴含的各种典故,其中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风土人情等意象无不镌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烙印。
尤其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先听教师用普通话诵读,或听录音诵读、吟诵,吟诵时营造的气氛能够通过声波把学生引领到诗词特有的意境中,浸染典雅之美。
学生对诗词留下了初印象,然后教师根据该诗词诵读特点加以得当的导引,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跟读,自读,齐读等多种诵读中进一步感受到诗词的意象和意境之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诗词。
可见,吟诵这种教读方法很重要,不仅领略诗词的典雅美,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还是非常有效的。
吟诵,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古韵古律之美。
理解诗词格律的演变史,可以把握吟诵诗词的韵律节奏。
吟诵是我国诗乐传统的核心。
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在诗乐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诵传统。
因为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诗词在吟诵这里,都是入乐的。
所以,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
人人都会用自己的音乐节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吟诵时,吟诵节拍一般两字一步,从最古早的《诗经》开始,四言两节,发展后来的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也好,近体诗也吧,大都以两言一节拍的,这符合汉字发音运气节奏的。
就近体诗而言,诗句中的平仄及整首诗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是有规律出现的,这样吟诵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但吟诵时节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情况划出不同节奏形式,如五言诗221或212,七言诗2221或232,等等,结合实例讲解学生很快明白的。
吟诵原则是“望词知义,因义生情,以情引气,随气出声”。
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诗词曲调失传,还有汉字的发展变化,地域的差异等因素,如破读字,入声字等现象。
韵书虽然给我们归纳了平仄韵部,但仄韵中的入声字,我们平时没有单独使用,致使我们许多人也不会用古音吟诵诗词了,包括一线语文教育者。
现在大都以普通话四声平仄声韵来吟诵进行诗词教学了,但不影响我们对诗词音乐美的感受。
以教读律诗《钱塘湖春行》为例,先跟学生讲清楚平仄韵的知识,律诗一般是押平声韵的。
古体诗和词曲是不一定的,平声韵仄声韵都可以押的,只不过每首诗词有其特点,如《江城子》押平声韵,《渔家傲》押仄声韵的,《南乡子》平仄韵交换的,还有中间换韵的等形式就不一一举例了。
现在很多教师不讲韵律知识,这是对诗词教学的偏见,也是违背诗词教学的规律。
传承吟诵传统,可以恢复中国古代的诗乐、感受诗词韵律节奏之美,让人人都敢张口诵读,人人都敢诵出自己的曲调来表达对诗词内容的独特理解。
吟诵,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古腔古调之美。
诗词有不同的腔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意。
即“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我们在吟诵诗词时候,关键要辨清诗词的两大腔调,和婉的抑或拗怒的,以便领会诗词的思想情意。
如果以哀调抒乐情或以乐调发悲情那就见笑了。
宋代沈括曾说“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
”词学大师龙榆生对诗词深有研究,也认为诗人选调须与声意相谐,选韵须细辨声情。
我们学习诗词不应是这样做吗?精通诗词的前辈还细分了许多吟诵调:幽暗的或明亮的;柔和的或刚直的;悠长的或短促的。
例如讲读词的时候一定讲解每首词所用的腔调,和婉调的如《忆江南》、《浣溪沙》、《临江仙》等等,多是押平声韵来表达轻柔婉转,缠绵情绪的;而拗怒调的,如《渔家傲》、《水龙吟》、《钗头凤》等等多押仄声韵,是为了表达激越拗怒,挺峭郁勃的情绪。
诗人选择不同词调表达不同情感,选择不同韵部也是表达不同情绪的。
同一个调可表达忧乐不同情意,区别在于选韵上,有在整阕的每个句子中间的,有在每个句子的落脚字的,有在整体结构上的,首先要看它在句式奇偶和句度长短方面怎样配置,其次就看它对每个句末的字调怎样安排,从这上面显示语气的急促和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
选择a、o这些开口韵的多是开朗豪放言志之作,如一东韵,二江韵;常用i,u闭口韵的多表达低沉悠远之情绪。
如支韵、尤韵。
在每首诗词中用韵的疏密情况与表达情感的迫促柔和相谐的。
凡属句句押韵的一段,声情比较迫促,隔句押韵的所在,即转入缓和。
因此我们理解了声调韵律与情感的关系,在教读吟诵诗词时做必要的导引可以帮助学生更自觉地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起伏之变化,感受诗词腔调的情意美,深谙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