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植物学思考题

植物学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⑴、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细胞内有生命活性的物质。

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单个细胞内的原生质,即一个细胞内由原生质形成的结构的总称。

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构成的。

⑵、单位膜和生物膜膜结构的一种假设模型,是根据电镜观察的结果提出来的。

它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质膜。

生物膜是细胞、细胞器和其他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的总称。

即质膜以及原生质体中各种细胞器的膜构成的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单位膜组成。

⑶、细胞器细胞内原生质体中所有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小结构都称为细胞器。

⑷、胞间连丝相邻两细胞间通过壁上小孔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⑸、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这样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

在结构上缺少分化,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具有拟核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

⑹、纹孔纹孔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未经次生加厚而留下的凹陷,即纹孔处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2、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显著特征有哪些?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大部分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动物细胞有中心体,而植物中只有低等植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3、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结构和功能如何?1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在遗传中起重要作用。

对细胞的生理活动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2质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有色体,能积累淀粉和脂类。

白色体,起着淀粉和脂肪合成中心的作用。

3线粒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被喻为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核糖核蛋白体(核蛋白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5内质网:粗面内质网(rER):参与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和贮存蛋白质。

光面内质网(sER):与脂类、激素合成有关。

6液泡:贮藏作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并与植物的抗性有关;分解、消化作用;即具溶酶体的作用;支持作用。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器官:植物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具有显著形态特征,能行使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而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定根与不定根:凡是从植物体固定部分发生的根称定根,如主根是在种子萌发时,由胚根直接发育形成的。

侧根则是在主根一定部位侧面产生许多各级大小不一的分枝。

不定根是从茎、叶、老根或胚轴等不定部位上发生的根。

3.直根系与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

无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或根系是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并是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4.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5.内起源:植物的侧根一般发生于根内部分的中柱鞘细胞,而不是起源于外部的表层细胞,所以侧根的起源称内起源。

6.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内皮层细胞处于初生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

此结构使溶质进人导管时必须通过内皮层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质膜,阻止质外体输导,可减少溶质的散失。

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7.平周分裂与垂周分裂:平周(切向)分裂是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结果增加了内外细胞的层次,使器官(根、茎)加厚(粗)。

垂周(径向)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以增加形成层本身的数目和扩大周径,以适应内部组织的增长。

8.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幼根、幼茎的生长是由根尖、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三个阶段发展而形成的成熟的器官,这种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通过初生生长过程产生的各种成熟的初生组织共同组成器官(根、茎)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植物学培训概要思考题

植物学培训概要思考题

植物学培训概要思考题1组成植物体的各级单位有哪些?组成植物体的要紧单位有: 元素分子(物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细胞是由那些要紧元素和物质组成的, 它们的来源和要紧作用是什么?目前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有17 种, 它们是: C、H、O、N、P、S、K、Ca、Mg、Cu、Zn、Mn、Fe、Mo、B、Cl 、Ni。

其中前9 种元素的含量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1%以上, 称大量元素, 后8 种元素的含量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下, 称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有 3 个方面: ①作为植物体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②作为植物生命活动的调剂剂, 参与酶的活动, 阻碍植物的代谢;③起电化学作用, 参与渗透调剂、胶体的稳固和电荷中和等。

组成植物体的要紧物质有: 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

水和无机盐由根系从土壤吸取而来;糖类由水和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而来, 其他的糖由葡萄糖转化而来;蛋白质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和根系吸取的氨转化而来;脂肪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转化而来;核酸由氨基酸, 一碳基团, 根系吸取的磷酸盐, 和糖转化来的五碳糖形成。

构成细胞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四类。

其中糖类是最要紧的营养物质和结构物质, 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为重要的贮藏物质, 蛋白质是细胞的要紧组成成分, 行使各项生理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关于物种的稳固性和多样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细胞可分为几类?现在的细胞是如何来的?说明植物细胞的差不多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依照细胞核的有无, 细胞能够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现在的细胞是由原有的细胞分裂而来或由细胞融合而来。

植物细胞的差不多结果如下表:细胞壁的要紧功能是: 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 对细胞起支持和防止细胞内吸水而被胀破。

次生壁支持植物体的重量;胞间层有把两个细胞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细胞膜的要紧功能: 对物质出入细胞、刺激的感受和反应、信息的传递、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普通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植物学复习思考题植物细胞部分1.细胞学说的内容及主要意义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学结构)包括哪些部分,超微结构又包括哪些部分?3植物体中每个细胞所含的细胞器类型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

4.质体有哪些类型,存在于植物体的哪些部位的细胞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5.液泡有什么功能,其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6.细胞内含物(后含物)主要包括哪些物质,各有何意义和利用价值?7.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有何区别?各包括哪些成分,各自的功能如何?8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是否都存在初生壁和次生壁?9植物细胞有那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10.说明细胞壁主要的4种次生变化及相应功能。

11.何为纹孔、胞间连丝,它们有什么作用?纹孔有几种类型?画图表示之。

12.植物细胞的分裂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主要不同?各发生在什么部位和时期?它们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各有何联系?13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14.名词解释: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器,质膜,细胞质运动,花青素15.说明使用普通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

植物组织部分1.名词解释:细胞分化,组织,维管组织,维管束2.说明分生组织的概念及其按来源和位置的不同分类,各类的细胞特点。

3.植物组织一般分为几类,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哪些组织?4.比较表皮和周皮的起源,功能、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异同?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有表皮的枝条和具有周皮的枝条?5.说明气孔的结构及其气孔开启-关闭的机理。

6.输导组织在植物体内如何分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7.简述机诫组织和分泌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8.说明管胞、纤维、导管之间结构和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9.被子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有什么异同点?10.维管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说明各种类型的维管束各自主要存在于哪一类植物或哪一类器官中?种子部分1.说明种子的结构、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植物学思考题

植物学思考题
思考题
1 画出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横切面简图(不需显示个别细胞),并注明各区的名称。
2 单子叶植物茎在结构上有何特征?和双子叶植物茎有何不同?
3 为什么竹材可以做建筑材料,在结构上竹茎有哪些特点?
4 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树怕剥皮"及"老树中空仍能生存"的道理。
5 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
3 简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行程。
4 为什么说松针具有旱生植物叶的特点?
5 根、茎叶都有哪些变态?简要加以说明。
6 比较水稻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7 哪些类群植物、哪些器官具有维管束鞘?其维管束鞘分别有哪些结构特点?
6 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7 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8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哪些层次(注意要包含射线在内)?
思考题
1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切面观和纵切面观?
2 画出双子叶植物叶的横切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主脉)的简图(不需要画出维管组织的个别细胞)。
思考题
1.植物分生组织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
2.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3.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5.植物的分生组织是如何向成熟组织过渡的?
6.各类成熟组织之间有何联系?
7.划分植物组织系统的依据是什么?
8.名词解释:细胞分化、组织、传递细胞、组织系统、同化组织、复合组织、周皮、皮孔、浸填体、筛板、无限维管束。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后附答案)【范本模板】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后附答案)【范本模板】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4.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而来的.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3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植物学各章思考题答案

植物学各章思考题答案

植物学各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植物细胞那些结构保证了物质和信息传递?活细胞----胞间连丝;死细胞---纹孔2.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分层结构特点和功能?从外向内:胞间层:果胶初生壁:细胞生长中形成;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纤维素构成微纤丝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微纤丝有方向性营养物质?鉴别?3.淀粉(淀粉粒):碘液染色—蓝紫色蛋白质(糊粉粒):碘液染色—黄色油:苏丹III染色—桔黄色第二章1.植物组织概念?细胞组织器官关系?组织:形态、结构相似,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细胞组织器官2.区别以下概念?(1)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器官或组织伸长或增粗。

成熟组织:细胞不分裂,保护、支持、分泌、输导、营养等功能。

(2)厚角组织:活细胞,初生壁角隅处加厚;厚壁组织:死细胞,次生壁几乎均匀加厚(3)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支持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输导有机物、支持(4)表皮:表皮细胞、气孔、表皮毛;来自原表皮,初生结构表面的保护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来自木栓形成层,次生结构表面的保护(5)导管:死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筛管:活细胞、输导有机物、在韧皮部(6)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穿孔运输; 管胞: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纹孔运输(7)筛管:输导有机物,靠筛孔的原生质联络索运输;筛胞:输导有机物,靠胞间连丝运输(8)乳汁管:分泌乳汁、有节和无节两种类型;树脂道:分泌树脂,中央为分泌道,周围是分泌细胞3.传递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胞间连丝丰富;细胞之间短途运输4、为什么说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更高级?裸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管胞,高等的有导管被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管和伴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导管,管胞同时存在植物组织系统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功能?6、皮系统:外侧,保护;基本组织系统:皮系统和维管组织系统之间,营养、支持等维管组织系统:内侧,输导和支持第三章1.种子萌发条件?内在:种子成熟;外在: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3、种子休眠原因:种皮障碍、种子后熟、种子含有抑制萌发物质4、种子萌发后各部分去向?胚根:主根;胚芽:茎和叶;胚轴:根和茎;子叶:枯萎5、子叶出土幼苗:下胚轴伸长;子叶留土幼苗:上胚轴伸长;第四章1.比较下列名词?通道细胞指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内皮层指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外皮层指皮层的外侧细胞;原生木质部指先产生的初生木质部,导管主要是螺纹和环纹;后生木质部指后产生的初生木质部,导管主要是梯纹、网纹和孔纹2、根的表皮和其他器官的表皮差异?根的表皮主要吸收,角质层较薄或缺失,有根毛,其他部位主要保护,角质层较厚3、内皮层加厚有何特点?与水分吸收有何关系?横向和径向壁栓质木质的带状加厚,选择吸收4、根的初生结构和其生理结构的适应关系?表皮:根毛;皮层:薄壁细胞较大的胞间隙、内皮层的凯氏带;初生木质部的外始式发育、有导管和管胞5.单双子叶植物跟的区别?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凯氏带状加厚、五原型以下、无髓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马蹄形加厚、多原型、有髓6、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层是如何发生和活动的?维管形成层:发生: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脱分化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射线木栓形成层:中柱鞘细胞脱分化活动:产生木栓层、栓内层7.侧根的功能?增加支持、扩大吸收第五章1.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的异同点?均为表皮、皮层和中柱或维管柱双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茎表皮有根毛无根毛皮层有外皮层无外皮层、有厚角组织有内皮层无内皮层无维管束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相间排列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外排列无束中形成层有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初生木质部内始式无髓、髓射线有髓、髓射线2.禾本科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异同点?禾本科:表皮、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维管束两环或散生;维管束无束中形成层、有维管束鞘双子叶植物:表皮、皮层(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维管束一环;维管束有束中形成层、无维管束鞘3.空心树为何还能活着?心材腐烂、边材输导水4.形成层活动和产生此生结构的过程?发生:束中形成层分裂、对着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束间形成层细胞组成: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射线5.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状原始细胞不同?纺锤状原始细胞:纺锤状,产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射线原始细胞:较短小,产生射线第六章1.叶的发生和生长过程?茎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居间生长2.小麦叶和棉花叶的异同?同:表皮、叶肉、叶脉异:棉花叶小麦叶表皮:表皮细胞波浪形表皮细胞整齐、长细胞、短细胞保卫细胞肾型保卫细胞哑铃型,有副卫细胞有泡状细胞叶肉:异面叶等面叶叶脉:机械组织有薄壁组织无维管束有束中形成层无束中形成层两层维管束鞘3.C3。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3 .根据胚乳的有无和子叶数目,种子共分哪些类型?
4 .说明刺槐、油松、板栗、核桃、黑枣、桃、桑、蓖麻等属于哪种类型的种子 ?
5 .什么叫种子的休眠 ? 休眠的原因有哪些?
6 .为什么有的幼苗子叶可以出土,而有的却留在土内?
7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并说明它的萌发过程?
9 .为什么将成熟的胚囊叫做雌配子体?
10. 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有哪些特点?
11. 减数分裂有什么重要得生物学意义?
12. 什么叫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3. 风媒花与虫媒花有哪些不同的适应特点?
14. 植物对异花传粉有哪些不同的适应特点?
15. 什么叫双受精?
11. 贮藏的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有什么区别?
12. 植物的细胞壁有哪些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13. 细胞壁常发生哪些变化?各发生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14. 纹孔有哪些类型?它和胞间连丝在植物生活中有何重要意义?
15. 什么叫细胞周期?共分为几个时期?
花盘、付萼、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裸花)、单性花、两性花、整齐花、不整齐花、子房上位、子房下位。
11 .雄蕊有哪些部分组成?举例说明雄蕊的类型。
12 .雌蕊有哪些部分组成?如何分辨它是有几个心皮合成的?
13 .离心皮雌蕊与单雌蕊有何区别?
14 .什么叫胎座?胎座式共有哪些类型?
13 .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各是如何排列的?
14 .茎内的木栓形成层是由什么部位的细胞产生的?生产上说的树皮与植物学上说的树皮有何不同?
15 .用学过得知识解释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道理?
16 .比较裸子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有什么异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苔藓植物有何主要特征(包括生活史过程)?为什么列入高等植物范畴?答:( 1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①、植物体为小型多细胞绿色植物,生于阴湿环境。

比较高等的类群,植物体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②、配子体产生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称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为精子器。

( 2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是进化系统上较为高级的一类植物。

绝大多数陆生,其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都有适应陆生环境的维管系统,世代交替明显。

生殖器官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植物体,所以称为有胚植物。

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植物体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简单的种类呈扁平的叶状体。

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组成。

无中柱,只有在较高等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所以把苔藓植物列入高等植物范畴。

2. 苔类与藓类植物的主要区别?3. 蕨类植物包含哪些主要类群,各大类群的主要区别?根据蕨类植物的孢了体(包括根、茎、叶、孢了囊)、配了体、生长习性以及受精作用和生活史特点等特点加以分类。

主要类型根据我国蕨类植物家秦仁吕先生(1978)的意见分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亚门(木贼亚门)、真蕨亚门。

检索区别如下:l. 植物体无真根,仅具假根, 2-3 个孢子囊形成聚囊;茎常能进行光合作用。

…………………………………………………………………………………………松叶蕨亚门1.植物体具有真正的根,不形成聚囊。

2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常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鳞片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孢子具有弹丝……………………………………………………………………楔叶亚门(木贼亚门)2.植物体非上述状,叶绿色,小型叶或大型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孢子没有弹丝.3.小型叶,幼叶无拳卷现象.4.茎多为二叉分枝,叶小形鳞片状,孢子叶在枝顶端聚集成孢子叶穗,孢子同型或异型,精子具2 条鞭毛………………………………………………………………………………石松亚门4.茎粗壮似块茎,叶长条形似韭菜叶,不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异型,精子具多鞭毛,生长于水湿环境…………………………………………………………………………………水韭亚门水韭亚门3.大型叶,幼叶有拳卷现象,孢子囊在孢子叶有背面或边缘聚集成孢子囊群……………………………………………………………………………………………真蕨亚门5.孢子囊壁多层,由多个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厚囊蕨纲5.孢子囊壁一层,由一个原始细胞发育而成6.孢子囊柄由多个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孢子同型…………………………原始薄囊蕨纲6.孢子囊柄由一个原始细胞发育而成异型………………………………………薄囊蕨纲4. 举例说明真蕨亚门植物的主要特点(包括生活史过程)?主要特点:1)孢子体发达。

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

叶大型,幼叶拳卷状,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二部分。

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

2)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也有的生于特化了的孢子叶上,孢子同型,一些水生真蕨的孢子囊则生于特化的孢子果内,孢子异型。

3)配子体为心脏形的叶状体,长宽一般不超过1cm,绿色,有假根。

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腹面。

5. 裸子植物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各大类群的主要区别?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类群裸子植物门主要包括苏铁纲(铁树纲)1科、9 属、110 种;银杏纲1科、1 属、1 种;松柏纲(球果纲)4科、44属、400余种;红豆杉纲(紫衫纲)3科、14属、162种;盖子植物纲(买麻藤纲)(倪藤纲)3科、3属、80种五大类。

检索区别:1.花无假花被;茎的次生木质部无导管,乔木,少灌木2.叶为大型羽状复叶,聚生于茎顶端,茎通常不分枝,雌雄异株……………………苏铁纲2.叶为单叶,不聚生于茎顶端,茎通常具分枝,单性花,雌雄同或异株3.叶扇形,叉状脉,精子具多数纤毛…………………………………………………银杏纲3.叶针、条或鳞形等,无叉状脉;花粉萌发时精子无纤毛4.具球果,大孢子叶鳞片状,种子有翅或无,无假种皮…………………………松柏纲4.不具球果,大孢子叶常特化为珠托或套被,具假种皮………………………红豆杉纲1.花具假花被(盖被);茎的次生木质部具导管,小灌木或亚灌木……………………盖子植物纲松、杉、柏科的比较:6.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包括松属植物的主要生活史过程)?裸子植物主要特征:1.孢子体特别发达:绝大多数为多年生高大乔木(单轴分枝)根:直根系发达;茎:具次生生长,常具长、短枝之分;2.配子体则越来越简化,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以松属为例,雄配子体(1生殖细胞+ 1 管状细胞+ 2 原叶体细胞)雌配子体( 2-7 器+ 较多量的胚乳细胞)3.产生种子, 但种子通常裸露; 尚无真正的花和果实。

有性生殖中出现了种子,种子通常裸露,无封闭的果皮包围;尚无真正的花和果实。

裸子植物的“花”特称为球花,又称孢子叶球,常单性,分别称雄球花和唾球花,或称大、小孢子叶球。

雌雄同株或异珠。

雄球花(小孢了叶球)→ 小苞子叶(一个到多数,上具小孢子囊若干);能育:珠鱗:基部具有裸露的胚珠雌球花(大苞子叶球)→大苞子叶→ (以后发育为种鳞或果鳞)不育:苞鳞4.胚珠裸露, 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受精过程中形成了花粉管。

5.具多胚现象( 一个雌配子体发育成多个胚的现象)简单多胚现象: 雌配子体上的几个至多个颈卵器中的卵细胞同时受精, 发育成多胚;裂生多胚现象: 雌配子体上一个颈卵器中的卵细胞受精发育过程中, 分裂成多胚(较少见)7.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主要生活史过程)?1、具真正的花,具花萼(K) 、花冠(c) 、雄蕊群(A) 、雌蕊群(G) 的分化在数量、形态、颜色上变化极多,适合虫媒、风媒、鸟媒、水媒等,故适合各种环境。

2、具真正的雌蕊和果实。

( 1 )胚珠包于子房壁内,以避免昆虫咬伤和水分散失;( 2 )果实的色、香、味及果皮上的各种附属物均利于果实的传播。

3、具双受精现象: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一双受精作用中,受精卵同时产生初生胚乳核对今后种子的正常发育的营养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功能,保证其后代具更强的生活力。

4、孢子体高度发达和进一步分化。

(1)高大乔木或草本,形态、结构、生活型等变化多端;(2)出现导管、筛管等高效输导系统;(3)叶形变化较大。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寄生于孢子体上。

总之,被子植物的产生,使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颜色鲜明、类型繁多、花果丰茂的景象,随着被子植物的不断进化,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以植物生存的动物亦获得相应的发展,促进了生物的进化。

孢子体: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结构复杂完善,适应性强,在生活周期中占绝大部分时间。

配子体:结构简单,雄配子体仅有2~3个细胞组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极度退化;雌配子体有几个细胞组成(助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卵细胞),必须依附在孢子体上,生活时间很短。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上的一大特征,也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存在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二倍体植物阶段,也称为孢子体阶段,这是具根、茎、叶的营养体植株。

这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发育开始,一直延续到花里的雌雄蕊分别形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在整个被子植物的生活周期中,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这一阶段植物体的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都是二倍的。

孢子体阶段也是植物体的无性阶段,所以也称为无性世代。

另一个是单倍体植物阶段(n),也称为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

这就是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胚囊(大孢子),和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花粉细胞(小孢子)开始,一直到胚囊发育成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和花粉成为含2 个(或3 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经萌发形成有两个精子的花粉管,到双受精过程为止。

被子植物的这一阶段占有生活史中的极短时期,而且不能脱离二倍体植物体而生存。

由精、卵融合生成合子,使染色体又恢复到二倍数,生活周期重新进人二倍体阶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被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阶段,二倍体占整个生活史的优势,单倍体只是附属在二倍体上生存,这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活史的共同特点。

但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比裸子植物的更加简化,而孢子体更为复杂。

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

被子植物世代交替中出现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卵融合),是整个生活史的关键,也是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

8.现代被子植物主要包括哪些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的要点?答:1、恩格勒系统(德国):(1)1897 年提出,多次经修改,赞同假花学说,是分类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2).认为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原始,后被修改。

(3)基本框架:单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离瓣花亚纲(原始花被亚纲)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 4 )赞同假花学说,为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否认。

沿用己久,影响极大,缺点明显。

2、克朗奎斯特系统(美国):采用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现代所有生活着的被子植物各亚纲都不可能是从现存的其他亚纲的植物进化来的;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古代的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并认为泽泻亚纲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

这个系统采用塔赫他间系统打破双子叶植物纲分成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这一传统概念的观点,简化了塔赫他间系统,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因而使这个系统显得更为合理,科的数目及范围也比塔赫他间的410 科少,比较适中。

(1)赞同真花学说(1968 发表,几经修改);(2)认为双子叶植物向单子叶植物进化;(3)基本框架:木兰亚纲:木兰目、樟目、毛茛目等8 目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6 亚纲、64 目、318 科、约16.5种金缕梅亚纲:金缕梅目、山毛榉目、杨梅目、杜仲目等11目石竹亚纲:石竹目、蓼目、兰雪目3目蔷薇亚纲:蔷薇目、豆目等1 8 目五桠果亚纲:山茶目、杨柳目、锦菊亚纲:菊目、茜草目、桔梗目等11目葵目等13 目被子植物门(1981 年)泽泻目、水鳖目等4目槟榔亚纲:槟榔目、天南星目等4目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5 亚纲、19 目、65 科、约5万种鸭趾草亚纲:灯心草目、谷精草目、鸭趾草目等7 目姜亚纲:凤梨目、姜目2 目百合亚纲:兰目、百合目2 目(4)总体安排较为合理,科的熟练及范围较为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