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

“经”,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把药物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论述还很少,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唐、宋时诸家本草,把药物性能和治疗作用与脏腑相结合的论述日益增多,如某药“补肺”、某药“益脾”、某药“安心”等。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这说明,北宋时,明确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学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书,书中最早创立药物归经学说。该书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记载。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则难以获得确效。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还有引经、使药等说法,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处方用药确有很大帮助。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并且,对张氏的归经理论,李东垣和王好古都特别推崇。如王好古著《汤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81种。历史表明,金元时代,盛行药物归经之说。

到明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目,如刘文泰编著《本草品汇精要》,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24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

”一项,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同归某一经的药物,再区分“入气分”或“入血分”,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编著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列出了“归经”。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药物归经的理论,基本上趋于完备了。

二、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

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药物归经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五行的理论归"

许多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药物本身的色、味、性能,按五行属性确定的。《灵枢·九针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按五行属性确定药物的归经,主要依据这种理论。例如,青皮色青、酸枣仁酸,五行皆属木,故归肝、胆二经。赤小豆色红、苦参味苦,五行皆属火,故归心、小肠二经。生姜色黄、甘草味甜,五行皆属土,故归脾、胃二经。杏仁色白,木香味辛,五行皆属金,故归肺、大肠二经。羌活色黑,盐炒知母味咸,五行皆属水,故归肾、膀胱二经。

当然,按五行理论归经并不是绝对的,仍需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例如,麻黄色黄,但不归脾经,而是取其味辛善治肺部病变而归肺经。白术色白,但不入肺经,而是取其味甘善治脾部病变而归脾经。总之,五行的理论不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

2、按药物的特点归经

有的药物归经是结合药物本身的特点确定的。例如,结合药物的形状,莲翘外形颇似心脏,故归心经。再如,结合药物的质地,灯草轻浮,故归心、肺二经。磁石沉重,故归肝、肾二经。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只适用于一小部分药物。

3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经

根据临床实践确定药物的归经,是最常用的归经方法。它克服了按五行理论和药物特点归经方法的不足,完全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所以是最主要的归经方法。比如,杏仁、桔梗能平喘止咳,故归肺经。柴胡、青皮能疏肝理气,故归肝经。生姜、半夏能降逆止呕,故归胃经。朱砂、枣仁能安神定志,故归心经。麻黄、桂枝善解太阳之表,故归太阳经。石膏、知母善清阳明之热,故归阳明经。总之,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凡临床常用的药物,都适用这种归经方法。8

4、病因归经法

所谓“病因归经法”,是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因为药物归经的依据。如驱虫药,具有驱虫或杀虫的功效,但中医认为“虫因湿生”,“脾主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