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发表时间:2009-09-13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504)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和功能。
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
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
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
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
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
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五味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
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
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
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
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
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
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
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
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
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
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
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
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
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
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第一节四气】】】1、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四气五位以及性味归经的解释
中药的四气五位以及性味归经的解释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之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平和,称之为平性的药物。
由于平性药物的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
平性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味,就是药物的滋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就是辛辣(如生姜)或辛凉(如薄荷、冰片)的滋味,能发散、能解气。
一般发汗的药物和解气的药物,大都有辛味。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
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的药物,大都有甘味。
酸,有收敛作用。
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就是指清火作用很大的意思)、清热、燥湿(指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
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
咸,有泻下、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
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多带有咸味。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
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
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
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此经或这几经。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
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
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
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
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经的药物。
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中药性能四气五味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 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 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 用药提供依据。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 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 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 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 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 厥阴肝经等。
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 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
时 火。
珍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
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
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
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
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
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
(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
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
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 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
润下之品。 )、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之间的偏盛或者偏衰。
中草药的自身所具有的四气五味我们称之为药物的偏性,作用于人的机体后发生的反应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温凉相对应,它可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失衡,可以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从而确定了中草药所具有的四性五味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标志。
药物的偏性:性味、归经、升降浮、有毒、无毒等,统称药性。
中药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介于四性之间无明显偏颇的平性。
但是,中医理论习惯称之为四性。
❶寒凉药:大多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泻火、凉血、解毒、潜阳、等作用,可以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
如:黄芩、板蓝根、菊花、藕、梨、荸荠、绿豆、番茄、西瓜、萝卜、丝瓜、菱、冬瓜、白木耳、苹果、柚等。
寒凉药,适用于阳性体质和热性病证。
对素体阳虚的人,素体阴性体质的人则更伤人体阳气。
可能出现腹痛、便溏等不适。
❷温热药大多具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可以扶助人体阳气,改善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疾病与瘀血等,如:附子、干姜、羊肉、狗肉、生姜、小茴香、大葱、辣椒、胡椒、酒等。
这类药适用于阴寒体质和寒性病证。
对于阳性体质、实热证或阴虚内热者,会组成助热耗阴,导致或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
❸平性药作用缓和,寒热之性不甚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水肿、小便不利等。
如:鲤鱼、猪肉、茯苓、薏苡仁、莲子、芡实、赤小豆、白扁豆、山药、黑豆、木耳、百合、香蕈、胡萝卜、无花果等。
在治疗原则方面,最基本的用药规律,就是——寒以热之,热以寒之。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着药物不同的功效及应用。
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药到病自除什么是家庭单方药呢?它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单独一味药,另一个是指它的功用:简单、实用、有效、副作用小。
中药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健康至简之道:“以偏纠偏”中药有“四气”和“五味”,就是利用药的偏性来纠正、调和人体某方面的偏性,也就是“以偏纠偏”,让人体五脏六腑达到平衡和谐。
例如秋冬天里怕冷的人,中医一般认为是阳虚,那就要用一些偏热性的,属阳的药物来补人体的阳气才能改善。
什么是“四气”呢?“四气”指的是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实际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寒热两性,寒属阴,热属阳。
因为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我们有时候也称“温热”和“寒凉”。
一般来说,寒凉性质的药物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用来治疗热证,例如黄芩和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温热性质的药物有温里散寒、温经通络等功效,用来治疗寒证,例如肉桂和干姜等可以治疗脘腹冷痛、畏寒肢冷等证。
什么是“五味”呢?“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咸五味。
有一味中药就是因为五味俱全而得“五味子”之名,有补五脏之功效。
五味,最初确实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例如黄连和黄柏味苦,甘草和枸杞味甘等等,但是后来渐渐地抽象化,以具体作用来定药味。
一般来说,辛味的药有发散、行气血的功能,如薄荷和木香等;甘味的药有补虚,调和的作用,如人参和熟地等;酸味的药物有收敛的作用,如山茱萸能止汗,乌梅能止咳;苦味的药可泄火,能燥湿,如黄连和厚朴;咸味的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所谓“软坚散结”,就是使坚硬的东西变软,使聚集的包块散开,此外鳖甲、穿山甲也是属咸味的药物,以其甲壳本身之坚,加上动物本身爱钻洞的习性,软坚散结的作用非同小可!此外还有升降沉浮和药物归经,分别指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例如升麻、桔梗主升)和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例如杏仁归肺经,熟地归肾经)。
好记不难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好记不难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中药的学习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任务,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需要
掌握。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口诀来帮助我们速记中药的知识点。
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口诀,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分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中药
的性味特点。
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寒热温凉,分外有关;
酸苦甘辛咸,通五行。
寒药怕热,热药怕寒;
温药怕热,凉药怕寒。
酸味收敛,苦味泻下;
甘味缓和,辛味散透;
咸味软坚,皆有所固。
升降浮沉是中药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药的作用
特点。
升降浮沉即代表中药的一种功效或作用。
升降浮沉,记心中;
升气宣营,降气下降;
浮阳升发,沉阴下降。
归经是指中药归属于哪个经络系统,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药的用途
和适应症。
五经六脉,药物有办法;
手太阴肺,少阳胆与心包;
手阳明大,厥阴少阳命;
手心主三明,手太阳小结经;
足厥阴肝,足少阳与胃;
足阳明住,太阴脾与胆;
足太阳对,手少阳胆。
以上是中药口诀的一些知识点,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和理解中药的性味、作用和归经。
但是口诀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真正的理解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综合考虑中药的综合性、矛盾性和个体差异性。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药的知识。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
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
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
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
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
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一)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
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
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
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中医运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学术,阐明药物功效和应用,是中医药理一大特点。
其中以四气五味为运用中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中药性能的核心。
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对学好方剂和指导医疗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现就四气五味的运用原则,配伍方法和性味取舍等问题概述如下。
1、运用原则(一)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
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2、配伍方法:(一)辛甘温热法:辛甘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用辛、甘、温配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外感风寒症;二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子汤,用甘大热附子,辛、甘、温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痹阻筋脉症。
(二)辛甘化阳以治阴虚里寒症。
主要用于三种情况:一为心阳虚,如桂枝甘草汤,用辛甘温桂枝入心助阳,配甘草益气。
二药辛甘合化,阳气乃生,用于心阳虚心悸症;二为脾阳虚,如附子理中汤,甘辛大热附子,干姜配人参,白术,甘草合化,温中助阳,益气健脾,用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用甘辛大热附子,干姜温肾回阳,配甘草益气补虚,合为辛甘化阳,回阳救逆要方,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至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自学中医不能不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一览表
自学中医不能不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一览表一、四气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能。
自《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一直沿用至今。
而四气,又称为四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根据阴阳理论划分,则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与凉相似。
寒凉药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性具有温里、祛寒、助阳、通络等作用。
介于寒凉与温热药性之间,自古以来,将其称为平性。
二、五味的本义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到的真实滋味。
而药物或食物的滋味实际上不止这五种,因受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为了能与五行学说相结合,人为地将淡味视为甘之“余味”,而附于甘味;又将涩味视为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所以,一直习称五味。
以上各种味中,辛、甘、淡属阳,酸、咸、苦、涩属阴。
五味与药物的作用,根据前人的论述,目前一般认为:1、辛能散、能行用辛味表示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等方面的作用。
如细辛能发散风寒解表,木香行气止痛等。
2、甘能补、能缓、能和用甘味表示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方面的作用。
如能调和药性的甘草和蜂蜜等。
淡能渗,如茯苓能利尿除湿。
3、苦能泄、能燥、能坚泄有降泄、通泄和清泄之分;降泄如杏仁、葶苈子能降壅遏上逆的肺气而止咳平喘,枇杷叶、代赭石能降上逆的胃气而止呕吐呃逆,使肺胃壅逆向上之气下降而复常等。
4、酸与涩都能收能涩用酸味或涩味表示药物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乌梅能涩肠止泻、止咳、止血等。
5、咸能软、能下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或泻下作用。
如海藻、昆布能消痰散结,治瘿瘤、瘰疬等证。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五味及归经歌诀。
1、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性能?四⽓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毒统⽽称。
2、四⽓歌四⽓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助阳⽓,温⾥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解毒助阴⼜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苦咸酸,治疗作⽤不同焉,⾟⾏⽓⾎主发散,⽢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收敛,淡渗利⽔要记全。
4、中药七情歌相使⼀药助⼀药,相须互⽤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反药歌本草明⾔⼗⼋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蔘⾟芍叛藜芦。
6、⼗九畏药歌硫黄原是⽕中精,朴硝⼀见便相争;⽔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性烈最为上,偏与牵⽜不顺情;丁⾹莫与郁⾦见,⽛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若逢⽯脂便相欺。
⼤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莫相依。
7、妊娠服药禁忌歌元斑⽔蛭及虻⾍,乌头附⼦配天雄;野葛⽔银并巴⾖,⽜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戟蝉蜕黄雌雄;⽛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皂⾓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姜桃仁通;硇砂⼲漆蟹⽖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8、六陈歌枳壳陈⽪半夏齐,⿇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药⽅知奏效奇。
增补:斑蝥荷叶马齿苋,犀⾓⽜黄不可从;禹余粮共⾚⽯脂,凌霄卫茅治未⼯。
黄柏⽪偕预栀⼦,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王⽠商陆勿使攻。
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亦凶,⽞胡故纸吴茱萸,⿇仁蒺藜并⽊通。
槐实⿊姜冬葵⼦,滑⽯厚朴记在胸;外有破⽓破⾎者,仔细斟酌更有功。
9、引经报使药歌⼩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肠阳明并⾜胃,葛根⽩芷升⿇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芷升⿇葱⽩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煎之⽩芍详。
少阴⼼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熟地补肾归肾经, 白术健睥脾经碰.。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把各种中药的性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方面。
对中药性能的认识,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如药性的寒、热、补、泻、升、降、浮、沉,就是依据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和脏腑功能的升、降变化等总结出来的。
药物的归经是依据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作用归纳出来的。
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的。
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实际上都是人体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的状态。
而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和调整脏腑的功能,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
因此,中药治病,就是利用每种药物不同的偏性。
如不同的气,不同的味和不同的归经等,以及味同气不同,或气同而味不同,或气味相同而归经又不同,等等。
必须熟悉这些性能,并掌握每一种药物特点,才能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恰当地处方用药。
可见,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如果离开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疗效的。
1.四气五味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两个方面。
这是说明药物功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构成药物性能的重要部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四气气,是指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所以四气,又称四性。
而温与热、寒与凉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相当于凉,大温相当于热,因此,寒凉和温热实质上是寒热两类药性。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寒凉和温热性质不甚明显,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但实质上仍有偏温、偏凉的不同,仍然属于四气的范围,所以不称五气,而仍称四气。
四气之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而归纳出来的。
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05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应用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合运用原则
•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运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 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相互关系
• 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寒性药物多作 用于肺经,热性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 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甘味药物多 作用于脾经,苦味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药物 功效的对应关系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
四气与疾病的治疗关系
• 疾病有寒热之分,药物有温凉之异 • 治疗寒证宜用温热药物,治疗热证宜用寒凉药物 • 药物四气与疾病寒热相宜,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五味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五味是指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如人参、甘草等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如黄连、黄芩等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如五味子、山茱萸等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薄荷、生姜等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如海藻、昆布等
四气的产生与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
• 生长环境:如气候寒冷的植物多具有寒性,气候炎热的植物多具有热性 • 气候条件:如药物在寒冷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寒;药物在炎热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热 • 收采时间:如生长周期长的药物,其药性多偏温;生长周期短的药物,其药性多偏凉
四气的分类与代表性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升降浮沉第一: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应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平和,称为“平”性。
但一般仍称四气。
第二: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味药具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如生姜、紫苏、薄荷、陈皮、砂仁。
甘味的药多具有补养和缓急和中的作用,如党参、黄芪、熟地、甘草、大枣。
酸味的药多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诃子,五味子、山萸肉、金樱子。
苦味药多具有清热、燥湿和泻下的作用,如黄连、黄柏、大黄、苍术。
咸味药多具有软坚和润下的作用,如海藻、穿山甲、芒硝。
淡而无味的药则具有渗湿和利小便的作用,如茯苓、通草、滑石。
涩味药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的作用。
虽有七种滋味,但“淡附于甘”,涩味与酸味相同,故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如龙胆草归肝胆经,藿香归脾胃二经。
又如,同是清热药物,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等。
关于归经,古人亦将它和“五味”相联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这种归纳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
升是上升,升提,能治中气下陷;降是下降、降逆,能治呕吐上逆;浮是轻浮,外行发散,治病位在表;沉是重沉、内行、泄利,治病位在里。
如羌活具发散作用,常用于风湿痛在上半身者;独活作用下行,用于风寒湿痹偏于下半身者。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增进疗效,有些减弱疗效,有些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有些则产生不利于人体的作用,可归纳成药性“七情”。
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蜜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性,丁香莫与郁金用,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
466种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功效总结
1 麻黄发散风寒药辛、微苦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升浮2 桂枝发散风寒药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升浮3 紫苏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升浮4 生姜发散风寒药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升浮5 香薷发散风寒药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温和中、利水消肿升浮6 荆芥发散风寒药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升浮7 防风发散风寒药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升浮8 羌活发散风寒药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升浮9 藁本发散风寒药辛温膀胱、肝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升浮10 白芷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升浮11 细辛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肾、心祛风解表、温肺化痰、温肺化饮、通窍小毒升浮12 苍耳子发散风寒药辛、苦温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小毒升浮13 辛夷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胃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升浮14 葱白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升浮15 胡荽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胃解表透疹、健胃消食升浮16 柽柳发散风寒药辛平肺、胃、心解表透疹、祛风除湿升浮17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药辛温肺、肝祛风除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升浮18 薄荷发散风热药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升浮19 牛蒡子发散风热药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升浮20 蝉蜕发散风热药甘寒肺、肝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升浮21 桑叶发散风热药甘、苦寒肺、肝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升浮22 菊花发散风热药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升浮23 蔓荆子发散风热药辛、苦微寒膀胱、肝、胃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升浮清利头目24 柴胡发散风热药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升浮疏散退热25 升麻发散风热药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升浮26 葛根发散风热药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升浮透发麻疹27 淡豆豉发散风热药甘、辛凉肺、胃解表、除烦升浮28 浮萍发散风热药辛寒肺、膀胱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升浮29 木贼发散风热药甘、苦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通翳升浮30 石膏清热泻火药辛、甘大寒肺、胃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沉降31 知母清热泻火药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沉降32 寒水石清热泻火药咸寒心、胃、肾清热泻火沉降33 芦根清热泻火药甘寒肺、胃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沉降34 天花粉清热泻火药甘、微苦微寒肺、胃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沉降35 竹叶清热泻火药甘、辛、淡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沉降36 淡竹叶清热泻火药甘、淡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利尿沉降37 莲子心清热泻火药苦寒心、肾清心安神、涩精止血沉降清心安神、涩精止血、与归经相吻合38 熊胆清热泻火药苦寒肝、胆、心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沉降39 鸭跖草清热泻火药甘、苦寒肺、胃、膀胱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沉降40 栀子清热泻火药苦寒心、肝、肺、胃、三焦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沉降41 夏枯草清热泻火药辛、苦寒肝、胆清肝明目、清肿散结沉降42 决明子清热泻火药甘、苦、咸微寒肝、肾、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沉降43 谷精草清热泻火药辛、甘凉肝、胃疏散风热、明目通翳沉降44 密蒙花清热泻火药甘微寒肝清肝养肝、明目通翳沉降明目、退翳沉降46 黄芩清热燥湿药苦寒肺、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止血、安胎沉降47 黄连清热燥湿药苦寒心、肝、胃、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沉降48 黄柏清热燥湿药苦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沉降49 龙胆清热燥湿药苦寒肝、胆、膀胱清热燥湿、泻肝火沉降50 苦参清热燥湿药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沉降51 白鲜皮清热燥湿药苦寒脾、胃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沉降52 椿皮清热燥湿药苦、涩寒大肠、肝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沉降53 金银花清热解毒药甘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沉降54 连翘清热解毒药苦微寒肺、心、胆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沉降55 大青叶清热解毒药苦大寒心、肺、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沉降56 板蓝根清热解毒药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沉降57 青黛清热解毒药咸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沉降58 贯众清热解毒药苦微寒肝、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小毒沉降59 三丫苦清热解毒药苦寒心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沉降60 蒲公英清热解毒药苦、甘寒肝、胃清热解毒、利湿沉降61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药苦寒心、肝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沉降62 蚤休清热解毒药苦微寒肝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沉降63 木芙蓉叶清热解毒药辛平心、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沉降64 野菊花清热解毒药苦、辛微寒肺、肝清热解毒沉降65 千里光清热解毒药苦寒肝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沉降外科圣药66 四季青清热解毒药苦、涩寒肺、心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沉降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沉降68 金荞麦清热解毒药苦微寒肺、脾、胃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祛风湿沉降69 穿心莲清热解毒药苦寒肺、胃、大肠、小肠清热解毒、燥湿沉降70 半边莲清热解毒药甘、淡寒心、小肠、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沉降71 半枝莲清热解毒药辛、苦寒肺、肝、肾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沉降72 山慈菇清热解毒药辛寒肝、胃清热解毒、消痈消结小毒沉降73 漏芦清热解毒药苦寒胃清热解毒消痈、通乳沉降清热解毒消痈74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药苦、甘寒胃、大肠、小肠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沉降清热解毒消痈75 红藤清热解毒药苦平大肠、肝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沉降76 败酱草清热解毒药辛、苦微寒肝、胃、大肠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沉降77 土茯苓清热解毒药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沉降78 白蔹清热解毒药苦、辛微寒心、胃解毒解毒、消痈敛疮沉降79 白头翁清热解毒药苦寒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沉降80 马齿苋清热解毒药酸寒肝、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沉降81 鸦胆子清热解毒药苦寒大肠、肝解毒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小毒沉降82 秦皮清热解毒药苦、涩寒大肠、肝、胆解毒解毒、燥湿止痢、清肝明目沉降83 铁苋清热解毒药苦、涩凉大肠、肝解毒解毒、凉血止血沉降84 地锦草清热解毒药苦、辛平肝、胃、大肠解毒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沉降85 射干清热解毒药苦寒肺解毒解毒、利咽祛痰沉降86 山豆根清热解毒药苦寒肺、胃解毒解毒、利咽消肿沉降87 马勃清热解毒药辛平肺解毒解毒、利咽、止血沉降88 橄榄清热解毒药甘、酸平肺解毒解毒、利咽生津沉降89 余甘子清热解毒药甘、酸、涩凉肺、脾、胃解毒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沉降90 金果榄清热解毒药苦寒肺、大肠解毒解毒、利咽、止痛沉降91 朱砂根清热解毒药苦、辛凉肺、大肠解毒解毒、利咽、散瘀止痛沉降92 木蝴蝶清热解毒药苦、甘凉肺、肝、胃清热、利咽、疏肝和胃沉降93 土牛膝清热解毒药苦、酸平肺、肝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沉降94 胖大海清热解毒药甘寒肺、大肠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沉降95 肿节风清热解毒药辛、苦平肝、肺、大肠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小毒沉降96 绿豆清热解毒药甘寒心、胃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沉降97 生地黄清热凉血药甘、苦寒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沉降98 玄参清热凉血药甘、苦、咸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沉降99 牡丹皮清热凉血药苦、辛微寒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沉降100 赤芍清热凉血药苦微寒肝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沉降101 紫草清热凉血药甘、咸寒心、肝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沉降102 水牛角清热凉血药苦、咸寒心、肝、胃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沉降103 青蒿清虚热药苦、辛寒肝、胆、肾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沉降104 白薇清虚热药苦、咸寒胃、肝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消肿、解毒疗疮沉降105 地骨皮清虚热药甘寒肺、肝、肾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沉降106 银柴胡清虚热药甘微寒肝、胃清虚热、除疳热沉降107 胡黄连清虚热药苦寒心、肝、胃、大肠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沉降108 大黄攻下药苦寒脾、胃、大肠、肝、心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沉降109 芒硝攻下药咸、苦寒胃、大肠泻下、软坚、清热沉降110 番泻叶攻下药甘、苦寒大肠泻下导滞沉降111 芦荟攻下药苦寒肝、大肠泻下、清肝、杀虫沉降112 火麻仁润下药甘平脾、大肠润肠通便沉降113 郁李仁润下药辛、苦、甘平大肠、小肠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沉降114 松子仁润下药甘温肺、肝、大肠润燥滑肠、润肺止咳沉降115 甘遂峻下逐水药苦寒肺、肾、大肠泻下逐饮、消肿散结有毒沉降116 京大戟峻下逐水药苦、辛寒肺、肾、大肠泻下逐饮、消肿散结有毒沉降117 芫花峻下逐水药辛、苦温肺、肾、大肠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沉降118 商陆峻下逐水药苦寒肺、肾、大肠泻下利水、消肿散结有毒沉降119 牵牛子峻下逐水药苦寒肺、肾、大肠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有毒沉降120 巴豆峻下逐水药辛热胃、大肠、肺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大毒沉降121 千金子峻下逐水药辛温肝、肾、大肠泻下逐饮、破血消癥有毒沉降122 独活祛风湿药辛、苦温肾、膀胱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升浮123 防己祛风湿药苦、辛寒膀胱、肾、脾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升浮124 川乌祛风湿药辛、苦热心、脾、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大毒升浮125 蚕砂祛风湿药甘、辛温肝、脾、胃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化湿和中升浮126 松节祛风湿药苦温肝、肾祛风除湿、止痛升浮127 丁公藤祛风湿药辛温肝、脾、胃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升浮128 独一味祛风湿药苦微寒肝、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小毒升浮129 闹羊花祛风湿药辛温肝祛风除湿、散瘀定痛大毒升浮130 马钱子祛风湿药苦温肝、脾通经活络、散结消肿大毒升浮131 雷公藤祛风湿药辛、苦寒心、肝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大毒升浮132 徐长卿祛风湿药辛温肝、胃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升浮133 两面针祛风湿药辛、苦平肝、胃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小毒升浮134 寻骨风祛风湿药辛、苦平肝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升浮135 海桐皮祛风湿药苦、辛平肝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升浮136 八角枫祛风湿药辛微温肝祛风除湿、疏筋活络、散瘀止痛小毒升浮137 威灵仙祛风湿药辛、咸温膀胱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升浮138 秦艽祛风湿药苦、辛微寒胃、肝、胆祛风湿、舒经络、退虚热、清湿热升浮139 络石藤祛风湿药苦微寒心、肝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升浮140 木瓜祛风湿药酸温肝、脾舒筋活络、除湿和胃升浮141 蕲蛇祛风湿药甘、咸温肝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升浮142 乌梢蛇祛风湿药甘平肝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升浮143 豨莶草祛风湿药苦、辛寒肝、肾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升浮144 臭梧桐祛风湿药辛、苦凉肝祛风除湿、通经止痛、降压升浮145 丝瓜络祛风湿药甘平肺、胃、肝祛风通络、化痰解毒升浮146 桑枝祛风湿药苦平肝祛风通络、行水消肿升浮147 伸筋草祛风湿药苦、辛温肝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升浮148 老鹳草祛风湿药辛、苦平肝、大肠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止痢升浮149 路路通祛风湿药辛、苦平肝、胃、膀胱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升浮150 穿山龙祛风湿药苦、辛平肝、肺祛风除湿、活血活络、化痰止咳升浮151 海风藤祛风湿药辛、苦微温肝祛风湿、通经络升浮152 五加皮祛风湿药辛、苦温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利尿升浮153 桑寄生祛风湿药苦、甘平肝、肾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升浮154 狗脊祛风湿药苦、甘温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升浮155 千年健祛风湿药苦、辛温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升浮156 鹿衔草祛风湿药苦、甘平肝、肾、肺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升浮157 雪莲花祛风湿药微苦、甘温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温肾阳、活血通经升浮158 广霍香化湿药辛微温脾、胃、肺化湿、解暑、止呕升浮159 佩兰化湿药辛平脾、胃、肺化湿、解暑升浮160 苍术化湿药辛、苦温脾、胃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升浮161 厚朴化湿药苦、辛温脾、胃、肺、大肠燥湿、行气、消积、平喘升浮162 砂仁化湿药辛温脾、胃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升浮163 白豆蔻化湿药辛温肺、脾、胃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升浮164 草豆蔻化湿药辛温脾、胃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升浮165 草果化湿药辛温脾、胃燥湿散寒、除痰截疟升浮166 茯苓利水消肿药甘、淡平心、脾、肾利水消肿、健脾安神沉降167 猪苓利水消肿药甘、淡平肾、膀胱利水渗湿沉降168 泽泻利水消肿药甘、淡寒肾、膀胱利水渗湿、泄热沉降169 薏苡仁利水消肿药甘、淡微寒脾、胃、肺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沉降170 赤小豆利水消肿药甘平心、小肠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沉降171 冬瓜皮利水消肿药甘微寒肺、小肠利水消肿沉降172 玉米须利水消肿药甘平膀胱、肝、胆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沉降173 葫芦利水消肿药甘平肺、小肠利水消肿沉降174 香加皮利水消肿药辛、苦温肝、肾、心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有毒沉降175 泽漆利水消肿药辛、苦微寒大肠、小肠、肺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有毒沉降176 蝼蛄利水消肿药咸寒膀胱、胃利水消肿沉降177 车前子利尿通淋药甘寒肾、肝、肺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沉降178 滑石利尿通淋药甘、淡寒膀胱、胃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沉降179 关木通利尿通淋药苦寒心、小肠、膀胱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沉降180 通草利尿通淋药甘、淡微寒肺、胃、膀胱利尿通淋、下乳沉降181 瞿麦利尿通淋药苦寒心、小肠、膀胱利尿通淋沉降182 萹蓄利尿通淋药苦微寒膀胱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沉降183 地肤子利尿通淋药苦寒膀胱清热利湿、止痒沉降184 海金沙利尿通淋药甘寒膀胱、小肠利尿通淋沉降185 石韦利尿通淋药苦、甘微寒肺、膀胱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沉降186 冬葵子利尿通淋药甘寒大肠、小肠、膀胱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沉降187 灯心草利尿通淋药甘、淡微寒心、肺、小肠利尿通淋、清心除烦沉降188 萆薢利尿通淋药苦平肾、胃、膀胱利湿浊、祛风湿沉降189 茵陈利湿退黄药苦寒脾、胃、肝、胆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沉降190 金钱草利湿退黄药甘、淡微寒肝、胆、肾、膀胱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沉降191 虎杖利湿退黄药苦微寒肝、胆、肺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沉降192 地耳草利湿退黄药苦平肝、胆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沉降193 垂盆草利湿退黄药甘、淡、微酸凉肝、胆、小肠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沉降194 积雪草利湿退黄药苦、辛寒肝、脾、肾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沉降195 溪黄草利湿退黄药苦寒肝、胆、大肠清热利湿、利湿退黄、凉血散阏沉降196 附子温里药辛、甘大热心、肾、脾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有毒升浮197 肉桂温里药辛、甘热肾、脾、心、肝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升浮198 干姜温里药辛热脾、胃、心、肺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升浮199 吴茱萸温里药辛、苦热肝、脾、胃、肾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小毒升浮200 丁香温里药辛温脾、胃、肾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升浮201 小茴香温里药辛温肝、肾、脾、胃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升浮202 花椒温里药辛热脾、胃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升浮有问题P232203 高良姜温里药辛热脾、胃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升浮204 胡椒温里药辛热胃、大肠温中止痛、下气消痰升浮205 荜茇温里药辛热胃、大肠温中止痛升浮206 荜澄茄温里药辛温脾、胃、肾、膀胱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升浮207 山柰温里药辛温胃温中止痛、健胃消食升浮208 陈皮理气药辛、苦温脾、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升浮209 青皮理气药苦、辛温肝、胆、胃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升浮210 枳实理气药苦、辛微寒脾、胃、大肠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升浮211 木香理气药辛、苦温脾、胃、大肠、胆行气、调中、止痛升浮212 香附理气药辛、微苦、微甘平肝、三焦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升浮213 乌药理气药辛温肺、脾、肾、膀胱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升浮214 沉香理气药辛、苦温脾、胃、肾行气止痛、降逆止呕、温肾纳气升浮215 檀香理气药辛温脾、胃、肺理气调中、散寒止痛升浮216 川楝子理气药苦寒肝、胃、小肠、膀胱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小毒升浮217 荔枝核理气药辛、微苦温肝、胃理气止痛、祛寒散结升浮218 佛手理气药辛、苦温肝、脾、胃、肺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升浮219 香橼理气药辛、微苦、酸温肝、脾、胃、肺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炎止咳升浮220 玫瑰花理气药甘、微苦温肝、胃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升浮221 薤白理气药辛、苦温肺、心、胃、大肠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升浮222 青木香理气药辛、苦微寒肝、胃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升浮223 大腹皮理气药辛微温脾、胃、大肠、小肠行气导滞、利水消肿升浮224 柿蒂理气药苦平胃降气止呃沉降225 刀豆理气药甘温胃、肾降气止呃、温肾助阳沉降226 甘松理气药辛、甘温脾、胃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升浮227 九香虫理气药咸温肝、脾、肾理气止痛、温肾助阳升浮228 山楂消食药酸、甘微温脾、胃、肝消食化积、行气散瘀沉降229 神曲消食药甘、辛温脾、胃消食和胃沉降230 麦芽消食药甘平脾、胃、肝饮食和中、回乳消肿沉降231 谷芽消食药甘平脾、胃消食健胃沉降232 莱菔子消食药辛、甘平脾、胃、肺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沉降233 鸡内金消食药甘平脾、胃、小肠、膀胱消食健胃、化坚消石沉降234 鸡矢藤消食药甘、苦微寒脾、胃、肝、肺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沉降235 使君子驱虫药甘温脾、胃驱虫消积沉降236 苦楝皮驱虫药苦寒肝、脾、胃杀虫、疗癣有毒沉降237 槟榔驱虫药苦、辛温大肠、胃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沉降238 南瓜子驱虫药甘平胃、大肠杀虫沉降239 鹤草芽驱虫药苦、涩凉肝、小肠、大肠杀虫沉降240 雷丸驱虫药苦寒胃、大肠杀虫小毒沉降241 芜荑驱虫药辛、苦温脾、胃杀虫、消积沉降242 鹤虱驱虫药苦、辛平脾、胃杀虫消积沉降243 榧子驱虫药甘平肺、胃、大肠杀虫消积、通便、润肺沉降244 大蓟凉血止血药苦、甘凉心、肝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沉降245 小蓟凉血止血药苦、甘凉心、肝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沉降246 地榆凉血止血药苦、酸微寒肝、胃、大肠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沉降247 槐花凉血止血药苦微寒肝、大肠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沉降248 侧柏叶凉血止血药苦、涩微寒肺、肝、大肠凉血止血、祛痰止咳沉降249 白茅根凉血止血药甘寒肺、胃、膀胱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沉降250 苎麻根凉血止血药甘寒心、肝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沉降251 荠菜凉血止血药甘、淡凉肝、胃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利湿热沉降252 景天三七凉血止血药甘、微酸平肝、心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沉降253 三七化瘀止血药甘、微苦温肝、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沉降254 茜草化瘀止血药苦寒肝凉血止血、活血通经沉降255 蒲黄化瘀止血药甘、微辛平肝、心化瘀、止血、利尿沉降256 五灵脂化瘀止血药苦、甘温肝、脾化瘀止血、活血止痛沉降257 降香化瘀止血药辛温肝、脾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降气避秽沉降258 花蕊石化瘀止血药酸、涩平肝收敛止血、化瘀沉降259 白及收敛止血药苦、甘、涩微寒肺、胃、肝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沉降260 仙鹤草收敛止血药苦、涩平肺、肝、脾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沉降261 紫珠收敛止血药苦、涩凉肺、肝、胃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沉降262 棕榈收敛止血药苦、涩平肺、肝、大肠收敛止血沉降263 血余炭收敛止血药苦、涩平肝、胃、膀胱收敛止血、化瘀、利尿沉降264 藕节收敛止血药甘、涩平肝、肺、胃收敛止血、散瘀沉降265 鸡冠花收敛止血药甘、涩凉肝、大肠收敛止血、清热凉血、止泻、止带沉降266 花生衣收敛止血药甘、微苦、涩平肝、脾收敛止血沉降267 檵木收敛止血药甘、苦、涩凉肝、胃、大肠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沉降268 艾叶温经止血药辛、苦温肝、脾、肾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沉降269 炮姜温经止血药苦、涩温脾、肝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温中止泻沉降270 灶心土温经止血药辛温脾、胃、肝温经止血、温胃止呕、温脾止泻沉降271 川芎活血化瘀药辛温肝、胆、心包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不明显272 延胡索活血化瘀药辛、苦温心、肝、脾活血、行气、止痛不明显273 郁金活血化瘀药辛、苦寒肝、心、胆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不明显274 姜黄活血化瘀药辛、苦温肝、脾破气行血、通络止痛不明显275 乳香活血化瘀药辛、苦温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不明显276 没药活血化瘀药苦、辛平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不明显277 丹参活血化瘀药苦微寒心、肝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不明显278 红花活血化瘀药辛温心、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不明显279 桃仁活血化瘀药苦、甘平心、肝、大肠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小毒不明显为什么不归肺经280 益母草活血化瘀药苦、辛微寒肝、心、膀胱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不明显281 泽兰活血化瘀药苦、辛微温肝、脾活血化瘀、通经、利水消肿不明显282 牛膝活血化瘀药苦、酸、甘平肝、肾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不明显283 鸡血藤活血化瘀药苦、甘温肝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不明显284 王不留行活血化瘀药苦平肝、胃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水通淋不明显285 月季花活血化瘀药甘温肝活血调经、解郁消肿不明显286 凌霄花活血化瘀药辛微寒肝破血通经、凉血祛风不明显287 凤仙花活血化瘀药甘、微苦温肝活血消肿止痛、祛风不明显288 土鳖虫活血化瘀药咸寒肝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小毒不明显289 自然铜活血化瘀药辛平肝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不明显290 苏木活血化瘀药甘、咸、辛平心、肝、脾活血疗伤、祛瘀通经、消肿止痛不明显291 骨碎补活血化瘀药苦温肝、肾活血续筋、补肾强骨不明显292 血竭活血化瘀药甘、咸平心、肝活血化瘀止痛、止血敛疮生肌不明显293 儿茶活血化瘀药苦、涩凉心、肺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不明显p323本品内服能清热化痰294 刘寄奴活血化瘀药辛、苦温心、肝、脾破血、通经、止痛、止血、消食化积不明显295 莪术活血化瘀药辛、苦温肝、脾破气行血、消积止痛不明显296 三棱活血化瘀药苦、辛平肝、脾破气行血、消积止痛不明显297 水蛭活血化瘀药咸、苦平肝破血逐瘀消癥小毒不明显298 虻虫活血化瘀药苦微寒肝破血通经、逐瘀消癥有毒不明显299 斑蝥活血化瘀药辛寒肝、肾、胃破血逐瘀消癥、攻毒蚀疮散结大毒不明显300 穿山甲活血化瘀药咸微寒肝、胃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不明显301 半夏温化寒痰药辛温脾、胃、肺燥湿化谈、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有毒升浮302 天南星温化寒痰药苦、辛温肺、肝、脾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有毒升浮303 白附子温化寒痰药辛、甘温胃、肝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升浮304 白芥子温化寒痰药辛温肺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升浮305 皂荚温化寒痰药辛、咸温肺、大肠祛顽痰、开窍通闭、祛风杀虫升浮306 旋覆花温化寒痰药苦、辛、咸微温肺、脾、胃、大肠降气化痰、降逆止呕沉降307 白前温化寒痰药辛、苦微温肺降气、消痰、止咳升浮308 前胡清化热痰药苦、辛微寒肺降气化痰、宣散风热升浮。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 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 升浮——属阳 ❖ 沉降——属阴
❖ 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 (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 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 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 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
❖ 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 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 的表述形式。 ❖ 中药的主治
是指其所主治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 ❖ 功效和主治的关系
从认识方法而言,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来看,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性味归经的枢纽, 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 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 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22
❖ ⑹咸味
❖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
“咸走血”;
❖ ②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 通常情况下: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 ➢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 ➢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 ➢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 某些情况 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交泰丸中黄连、肉桂的配伍,一升一降
(3)寒热药并用:治疗寒热错杂证;纠正偏性,增强疗效;利用 反佐,防止格拒。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一、中药的四气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治病的法则,也是寒热药性运用的基本原则。
二、中药的五味五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药味。
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甘味能补益、和中、缓急;苦味能清泄、燥湿,能降泄肺气、胃气;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湿、利尿作用。
一般而言,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药则具有清热、泻火、泻下、利尿、消食、驱虫、平肝、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向下向内的作用,如大黄、牛膝。
中药的药性之最:1.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2.芳香化湿之最:藿香3.重镇安神之最:朱砂4.利水渗湿之最:茯苓5.芳香开窍之最:麝香6.清热之最:石膏7.泻火之最:黄连8.降气之最:沉香9.生津之最:石斛10.温痰之最:半夏11.平肝之最:羚羊角12.辛凉之最:薄荷13.止痛之最:元胡14.止血之最:三七15.补阳之最:鹿茸16.补阴之最:女贞子17.攻下之最:大黄18.凉血之最:犀角19.理气之最:枳实20.舒肝之最:郁金21.活血之最:丹参22.补气之最:人参#快问中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
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
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
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
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
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
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
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
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
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
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
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
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
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
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把药物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论述还很少,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唐、宋时诸家本草,把药物性能和治疗作用与脏腑相结合的论述日益增多,如某药“补肺”、某药“益脾”、某药“安心”等。
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
这说明,北宋时,明确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学的研究。
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
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珍珠囊》一书,书中最早创立药物归经学说。
该书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记载。
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
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则难以获得确效。
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还有引经、使药等说法,进一步丰富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对处方用药确有很大帮助。
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并且,对张氏的归经理论,李东垣和王好古都特别推崇。
如王好古著《汤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81种。
历史表明,金元时代,盛行药物归经之说。
到明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目,如刘文泰编著《本草品汇精要》,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24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一项,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
《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比如,同归某一经的药物,再区分“入气分”或“入血分”,更能体现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
在他编著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列出了“归经”。
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
至此,药物归经的理论,基本上趋于完备了。
二、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药物归经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按五行的理论归"许多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药物本身的色、味、性能,按五行属性确定的。
《灵枢·九针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按五行属性确定药物的归经,主要依据这种理论。
例如,青皮色青、酸枣仁酸,五行皆属木,故归肝、胆二经。
赤小豆色红、苦参味苦,五行皆属火,故归心、小肠二经。
生姜色黄、甘草味甜,五行皆属土,故归脾、胃二经。
杏仁色白,木香味辛,五行皆属金,故归肺、大肠二经。
羌活色黑,盐炒知母味咸,五行皆属水,故归肾、膀胱二经。
当然,按五行理论归经并不是绝对的,仍需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
例如,麻黄色黄,但不归脾经,而是取其味辛善治肺部病变而归肺经。
白术色白,但不入肺经,而是取其味甘善治脾部病变而归脾经。
总之,五行的理论不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
2、按药物的特点归经有的药物归经是结合药物本身的特点确定的。
例如,结合药物的形状,莲翘外形颇似心脏,故归心经。
再如,结合药物的质地,灯草轻浮,故归心、肺二经。
磁石沉重,故归肝、肾二经。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只适用于一小部分药物。
3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经根据临床实践确定药物的归经,是最常用的归经方法。
它克服了按五行理论和药物特点归经方法的不足,完全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所以是最主要的归经方法。
比如,杏仁、桔梗能平喘止咳,故归肺经。
柴胡、青皮能疏肝理气,故归肝经。
生姜、半夏能降逆止呕,故归胃经。
朱砂、枣仁能安神定志,故归心经。
麻黄、桂枝善解太阳之表,故归太阳经。
石膏、知母善清阳明之热,故归阳明经。
总之,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凡临床常用的药物,都适用这种归经方法。
84、病因归经法所谓“病因归经法”,是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因为药物归经的依据。
如驱虫药,具有驱虫或杀虫的功效,但中医认为“虫因湿生”,“脾主湿”,故将驱虫药大多归入脾经。
再如,暑邪伤人,直犯阳明气分,所以,善祛暑邪的药物,一般归胃经。
5、定向归经法所谓“定向归法”,是以某些药物的特异功效为药物归经的依据。
此类药物对某一“经”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并且,还有特异功效,可以引诸药直达病所。
例如“十二经泻火药”,它是针对十二经所属系统的热证而使用的药物。
i6、相关归经法某些药物治疗的病症,与某脏或某腑相关,则按相关的脏腑归经。
如续断,有续筋接骨之功,因“肾主骨”,“肝主筋”,所以,归肝、肾二经;白芷主散阳明经风湿之邪,因阳明经隶属于胃,故归胃经。
三、药物归经的实用价值药物归经理论以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为方法论,把临床常用的药物都归属各“经”,既发展了药物学的基础理论,又扩大了经络学说和药物的临床应用。
通过药物归经,系统归纳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药物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为临床辨证论治,选择用药,合理组方,提高疗效,提供了更丰富的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治病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然后择何经、何脏对病之药而治之……自然见效矣……不知经络而用药,必无捷效。
”在药物归经形成理论以前,药物只有“四气五味”之分。
“四气”主要反映药物的阴阳属性,“五味”主要反映药物的味别和功效。
其治疗作用,一般都是某药治某症。
如某药治痢、某药治疟、某药治泄、某药止呕吐、某药止头痛、某药止血等,但没体现药物对某一脏或某一腑以及某种组织或某一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比如,黄芩、黄连、知母、木通均属苦寒药物,皆可清热泻火。
根据药物归的理论,才能更明确:黄芩归肺和大肠经,清肺与大肠之火;黄连归心和胃经,清心、胃之火;知母归肺和肾经,泻肺、肾之火;木通归心和小肠经,泻心、小肠之火。
因此,通过药物归经,更加明确药物治疗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过药物归经,可以指导药物的加工炮制。
药物炮制,是药物学的重要内容。
加工炮制方法得当,对引药入经,提高疗效,都有很大裨益。
比如,香附归肝经,为增加其疏肝理气的功效,常常用醋炒。
再如,黄芪、甘草都是健脾良经,归脾经,为加强健脾益气之功效,常以蜜炙,称炙黄芪或炙甘草。
总之,根据药物的归经,经过加工炮制,既能提高功效,又可直达病所,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通过药物归经,便于临证选择用药。
由于药物归经进一步明确了药物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所以,便于临证选择用药。
比如,白芷、羌活、柴胡、吴茱萸皆治头痛,但白芷入阳明经,故阳明头痛选白芷;羌活入太阳经,故太阳头痛选羌活;柴胡入少阳经,故少阳头痛选柴胡;吴茱萸入厥阴经,故厥阴头痛选吴茱萸。
中医临证,有同病异治或病同治,实施这些治则,都离不开选择不同归经的药物,如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归经或引经的药物,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药物归经,进一步完善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中医学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运用时的两个重要环节。
其中,论治的精髓是治“证”,而不单是对“症”治疗。
“证”即证候。
证候不同于症状,而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体征,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性况的病理概括。
因此,对“证”的治疗,比对“症”的治疗更进一步,必须根据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药物归经,就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归纳药物作用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然后,根据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
所以,通过药物“归经”,可以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
比如,治疗伤寒太阳病的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太阴病的理中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等,都是对“证”治疗的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