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的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1准备一个红橘。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

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

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

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家乡风土人情及特色水果——红橘。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提供有关红橘的背景知识和相关阅读材料。

2. 进行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红橘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

3.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红橘的外观和口感。

4. 组织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红橘的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篮红橘,并告诉学生这是中国某个地方的特产水果。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个水果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吃过等问题。

知识传授:1. 教师简要介绍红橘的产地和特点。

2. 分发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观察实验:1. 将一些切开的红橘样本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仔细观察。

2. 引导学生观察红橘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并记录下来。

描述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红橘的外观和口感。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各自的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写作实践:1. 教师给学生一些关于红橘的提示词语,如颜色、形状、味道、产地等。

2. 学生根据提示词语,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红橘的文章。

3. 学生互相交换文章,进行互评,并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总结反思:1.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红橘的特点和产地。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家乡的特产水果,以及其他与水果相关的话题。

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特产水果,进行类似的观察和描述练习。

2.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水果展览活动,展示各地的特色水果。

最新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最新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8家乡的红橘教课目的1234教课重、难点12教课准备12生长状况等。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爱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众多,作者为何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认识。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新词多读几遍。

2(用大屏幕展现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急不可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 (嫩nèn),平舌音 (素sù),翘舌音 (畅chànɡ)。

(3)同桌相互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意指读(去掉拼音读)。

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想:作者为何写家乡的红橘?生:由于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

因此,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师:作者是如何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次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12学生议论后报告: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次序来写的。

按一年四时的时间次序写的。

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 2 段。

思虑:春季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色?(四时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

经过风吹霜打后更为旺盛,是多么坚毅啊!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 3 段。

(1)思虑:花骨朵有什么特色?勾勒出写花骨朵特色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2)想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颜色、数目、香味)师:作者察看得多么仔细,描绘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论。

从你们的朗诵中我们忧如真的看到那洁白、朴实的花骨朵,忧如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家乡的红橘这一课的教案时以语文“本体性”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能积累本课的好句好词。

4、能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写一写。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2、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两个黑口袋几个青橘子和红橘子第一课时一、实物导入(利用实物进行谈话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课前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几个红橘。

上课之后老师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自豪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几位同学。

”于是,老师就请几个同学上来摸袋子里的东西。

当小朋友们摸出红橘之后,下面肯定一片哗然。

这时老师就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红橘。

”师接着问:“那有谁知道红橘什么时候成熟?它什么时候开花?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等”相信没有学生知道。

此时,老师就说:“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它。

”(板书课题:家乡的红橘)然后齐读课题2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生自由地读课文,标出段落,勾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学习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检查时方法一定要多样,可采取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这些字又快又准的记住。

(教师提示: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编顺口溜、形近字比较记忆等) 3、难写生字首次放大书写。

小学《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2021

小学《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2021

小学《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2021教师教案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

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

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

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

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案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 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阅读教案: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案: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基本功之一。

在孩子的人生早期阶段,阅读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以《家乡的红橘》为主题进行阅读教学。

《家乡的红橘》这篇优美的故事书是作者美丽的童年时间的写照,通过描述作者的故乡,讲述了家乡的红橘的故事。

它包含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描写,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性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技巧为了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并加深对阅读的体验。

例如:1.了解故事背景在阅读《家乡的红橘》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素材告诉孩子有关故事背景的信息,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2.预测、假设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做一些假设和预测,例如如何故事会发展下去,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3.图像理解《家乡的红橘》中对当地环境、人物以及事物进行了极富感染力的描述。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这些描写来形成自己的想象,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情境。

同时,通过分享孩子与故事中的描写相对应的图像,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二、思辨能力阅读是一项既需要技能,更需要批判性思考和个性化理解的过程。

《家乡的红橘》故事叙述的是一种特有文化传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孩子针对文化传承的一系列思考:1.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承这些文化?2.哪些古老的习俗是我们应该继承的?3.什么使这个故乡与其他地方不同?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的阅读技巧和思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转述、解释、翻译,深化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红橘》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2.感受诗中描写的家乡红橘的美景;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2.感受诗歌的美感;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家乡的红橘》诗歌;2.纸张、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3.课堂布置(可以摆放一些红橘的图片或实物);4.书面材料(纸、笔、墨水)。

教学过程:导入:1.可播放一段红橘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红橘的兴趣。

展示与讲解:1.将《家乡的红橘》这首诗歌展示给学生。

2.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跟读。

3.讲解诗歌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一:欣赏诗歌1.让学生再次朗读《家乡的红橘》,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景和意境。

2.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美感所在,例如诗歌中描写的红橘是如何给人以美的感受的。

活动二:绘画创作1.让学生使用纸张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对红橘的想象或想法。

2.鼓励学生用色彩、形状等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红橘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完成绘画后,分组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体验和观点。

活动三:写作创作1.让学生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写一篇关于红橘的文章或诗歌。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想象,表达对红橘的独特感受。

3.鼓励学生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或诗歌的表达效果。

4.学生完成写作后,展示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总结与延伸: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家乡的红橘》的意境和美感。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可要求学生在家中搜集和记录自己所发现的美丽事物,并在下一次课上分享。

8 教案 家乡的红橘

8 教案 家乡的红橘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1、准备一个红橘。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

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

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

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背景介绍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特殊水果。

其独特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让人难以忘怀。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我们设计了一份家乡的红橘教案,希望通过这份教案,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美味水果。

教案内容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会有以下收获:•了解家乡的红橘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能够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家乡的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家乡的红橘;•PPT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步骤1. 了解家乡的红橘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表面光滑,颜色鲜艳。

它需要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温适宜的环境下生长。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红橘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引导学生们一起探讨这种水果的独特之处。

2. 学习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家乡的红橘需要在成熟后及时采摘,并且储存方式也很重要。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讲解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并示范家乡红橘的正确采摘和储存方式。

3. 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家乡的红橘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并引导学生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4.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我们应该珍惜家乡的水果资源,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通过课堂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家乡的水果资源。

总结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独特的水果,在家乡的土地上生长。

通过这份家乡的红橘教案的学习,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果资源,培养出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家乡水果资源的行动中,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

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

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

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

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教案标题:家乡的红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骄傲感。

教学重点:1. 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红橘的图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2. 种植红橘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红橘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红橘是家乡的特产,并简要介绍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引导学生回忆或分享他们对红橘的了解和体验。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如红橘的种植技术、红橘的养护方法等。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向学生详细介绍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包括土壤要求、光照和温度要求、浇水和施肥等。

2. 强调红橘种植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病虫害防治、修剪和摘果等。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棵红橘树的种植和养护。

2.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容器,将红橘树种植到盆中,并进行必要的浇水和施肥。

3.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观察红橘树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红橘树的修剪和摘果操作。

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种植和养护的红橘树,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骄傲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红橘树,并记录下生长过程和结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红橘种植基地或果园,了解更多关于红橘的知识。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种植和养护红橘树的实际操作和记录。

3. 学生对红橘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一、简介红橘是一种产于中国南方的水果,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湖南、广西等地。

由于其果皮鲜艳鲜红,果实鲜甜可口,被誉为果中之王。

在我的家乡,红橘生产量很大,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因此,本教案将以家乡的红橘为例,介绍红橘的生态环境、生长特性、栽培管理和采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红橘生态环境红橘多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区,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在家乡,红橘主要生长于山坡地带,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上。

同时,红橘对于光照和空气流通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能种植在阴暗潮湿的山沟里。

三、红橘的生长特性红橘属于常绿小乔木,树干粗壮,树冠开阔。

平均树高在3-5米左右,最高可达8米。

它的花期为冬季至早春,果实成熟期为秋季。

红橘的果实呈圆形或扁圆形,果皮鲜艳鲜红,果肉鲜美多汁,有浓郁的香味。

一个红橘两三百克,一年一树能结两三百个,产量十分可观。

四、红橘的栽培管理1. 嫁接红橘的栽培一般采用嫁接技术。

嫁接的对象是橘子或柑橘,具体方法是将红橘的芽木和橘子或柑橘的幼苗割接在一起,使芽木和幼苗组织愈合,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2. 施肥红橘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定期施肥十分必要。

施肥时间一般分为肥前、肥中、肥后三个阶段。

肥前期一般在开花前15天左右施一次磷钾肥,以促进花芽生长;肥中期可以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一次液体肥料,以提高果实品质;肥后期在采摘后为樹施一次硫酸铵,以增加树体养分。

3. 病虫害防治红橘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果实品质。

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褐腐病、疫病菌、柑桔茎锈病、柑橘实蝇等。

防治方法可以通过选用抗病虫的树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加强排水、促进树体健康等方式来进行。

4. 修剪整形红橘的修剪整形可以促进其生长,让树冠更加开阔,更有利于阳光照射和空气流通。

具体方法是在秋季采摘后,剪去老枝节点,保留主干、侧枝和健康的新梢,以便于新的生长。

五、红橘的采摘技术1. 采摘时间红橘的采摘时间一般在秋季,具体时间根据气温与果实成熟度而定。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青台中心校:胡晓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方法与过程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学着用一两段话写
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教学重点
师板书:橘子花。
6 同学们再来把第3自然段读一遍,勾画出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
7 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8 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
9 下面看第4段主要写了红橘的什么地方可爱?
冬天:果实成熟,鲜嫩舒畅
教学反思:
2 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
红橘的可爱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 生汇报:第二段写春天来了,橘树叶长得很茂盛。人师板书 (橘树叶)
4 从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茂盛呢?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汇报: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5 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汇报:第3段写橘子花的可爱)
(生汇报:写了青色的橘了压弯了枝头)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10 青色的橘子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又酸又涩)
11 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 分组讨论,共同汇报
颜色:黄金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 小结
家乡的红橘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果实,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

家乡的红橘说课稿

家乡的红橘说课稿

家乡的红橘说课稿家乡的红橘,是一篇充满了乡土情怀和自然美景的课文。

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说课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将逐步展开这篇说课稿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红橘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红橘的特点及其与家乡环境的关系,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这种情感。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描述的环境中,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红橘的图片和简短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 提问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引导他们思考家乡特产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 阅读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短语。

-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作者对红橘的情感。

3. 理解与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红橘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与家乡的关系。

- 小组合作,讨论红橘对家乡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4. 情感体验-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特产的感受和故事,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

-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红橘的感情。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红橘的特点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家乡特产的文化意义。

- 拓展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家乡的红橘》(语文)

【教学设计】《家乡的红橘》(语文)

《家乡的红橘》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

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

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

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2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学生汇报: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家乡的红橘》⼀⽂透过⼩⼩的红橘,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豪感,及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原⽂、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原⽂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有成⽚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艳,⽽橘⼦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粒⼤⼩的花⾻朵。

花⾻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瓣⼀瓣的,有指甲那样⼤,⼩巧、洁⽩、清新、朴素,⼀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起眼。

但当你⾛近,那阵阵⾹⽓扑⾯⽽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树结出了肥实的青⾊果⼦,⼀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吃起来⼜酸⼜涩。

⼗⼀⽉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盏盏红⾊的⼩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排,有的三个⼀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越压越弯。

⾛近细看,红橘的⽪上还有⼀个个⼩窝窝呢。

剥掉⽪,就是鲜嫩的、⾦黄⾊的瓤。

掰⼀瓣放⼊嘴⾥轻轻⼀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喜爱呀!⼩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知识点 字词: 风霜、茂盛、明媚、绿油油、竞相开放、争奇⽃艳、花⾻朵、绽放、茉莉、朴素、清新、阵阵⾹⽓、成熟、灯笼、沉甸甸、鲜嫩、舒畅 重点句⼦: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艳,⽽橘⼦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粒⼤⼩的花⾻朵。

花⾻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瓣⼀瓣的,有指甲那样⼤,⼩巧、洁⽩、清新、朴素,⼀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起眼。

但当你⾛近,那阵阵⾹⽓扑⾯⽽来,会使你醉倒。

⼗⼀⽉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盏盏红⾊的⼩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排,有的三个⼀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教案 教学⽬标 1、运⽤学过的⽅法,认识本课的⽣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的教案设计
关于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 ___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___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师范写“骨”字。

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展示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___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过渡: ___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___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

(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

(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

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___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

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___: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 ___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

(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 ___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 ___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

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师小结: ___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家乡的红橘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关于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