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油脂生产和供给现状及各个国家主要食用油的分布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

按用途分
• 食用植物油脂 • 工业用植物油脂
油脂植物资源:植物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 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 称。通常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我国油脂植物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开发利用较早,但发展缓慢
油脂植物的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 • 《诗经》中对大豆的记载 • 《春秋左民传》中对油菜的记载 建国前后的停滞阶段
含量(占总 脂肪酸%) 63 云南油杉 52 油杉 79 山核桃 55 薄壳山核桃 80 藏刺榛 60~83 榛 53~57 澳洲坚果 77 钟萼木 62 巴丹杏 71~79 杏 73 松潘扁桃 86 常绿苦树 53~58 腰果 50 肉花卫矛 71 油橄榄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全球油脂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加,油脂消费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全球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1.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全球油脂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主要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食品产业的推动。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油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产品多样性增加: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油脂产品涌现出来。
例如,低脂油、椰子油、橄榄油等备受关注。
这些新型油脂产品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消费者需求转向健康油脂: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消费者对健康油脂的需求日益增加。
对于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动物油,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脂消费国之一,也是油脂市场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以下是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1.市场增长迅速:中国油脂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其他国家市场,在市场规模和消费量上居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油脂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油脂消费结构升级:中国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健康油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相比传统的动物油,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
3.进口油脂的需求稳步增长:由于国内生产油脂面临的土地、水资源等限制,中国对进口油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进口油脂在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为国内市场注入了不同种类和品质的油脂产品。
4.油脂加工业趋向精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油脂加工业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提升和创新,生产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油脂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重点: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传统油脂生产企业来说,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全球油脂化学发展现状

全球油脂化学发展现状全球油脂化学发展现状油脂化学是利用植物或动物脂肪中的油脂成分进行化学加工的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油脂化学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综述全球油脂化学发展的现状,内容主要包括油脂化学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技术创新、市场发展趋势等。
一、油脂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1.食品和饲料工业:油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面包、糕点、炸薯条、沙拉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在饲料工业中,油脂被用作动物饲料的添加剂,提高动物的营养价值和生产能力。
2.化妆品与个人护理产品:油脂是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它们可以用作乳液、面霜、唇膏等产品的基础,并具有滋润、保湿等功能。
3.生物燃料:油脂可以通过化学加工转化为生物柴油或航空燃料。
生物燃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4.医药工业:油脂是制药工业中常用的溶剂和添加剂。
它们不仅可以用作口服药物的包衣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软膏、乳霜等外用药物。
5.工业润滑剂:油脂可以用作机械设备的润滑剂,减少设备间的摩擦与磨损。
与传统矿物油相比,油脂具有更好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二、油脂化学的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脂化学领域也呈现出许多新的技术创新,其中一些重要的进展包括:1.高度精炼技术:通过脂肪酸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脂肪酸和甘油,为油脂化学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优质原料。
2.生物催化技术: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废弃动植物油脂的高效降解和回收利用,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3.可持续生产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水、废气排放,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油脂化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脂化学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下面列举了一些市场发展趋势:1.生物可降解油脂的应用增长: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生物可降解油脂在食品包装、医药和个人护理品等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增加。
国内外食用植物油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用植物油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我国食用油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脂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对食用油脂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用植物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也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国的人均消费食用油与世界人均消费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每年仍保持 5.7%的增长比率,食用油行业发展空间依旧可观。
而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油脂油料生产,为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餐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这促使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于餐饮的消费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安全、卫生”提升到了“营养、健康、美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上游食品生产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具有规模优势、品质优势、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食品企业的发展。
新的品种的高档和特种食用油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肿、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具有良好功效,具体包括橄榄油、山茶油、核桃油、荠蓝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各种特种油。
健康、营养、多样化的食用油产品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对健康类食品的强烈需求,促使健康营养的食用油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调查显示,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亚麻籽等八大油料产量由1990年的3452.8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6015.1万吨,增长74.2%,平均年增长3.9%。
我国的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
为满足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政府采取了在提高国内油料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
现在,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9万吨,十年间增长353%,平均年增长35.3%.但与此同时,出现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
全球石油市场概况及供需分析调研汇报

全球石油市场概况及供需分析调研汇报一、引言石油作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为了了解全球石油市场的现状以及供需情况,本报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二、全球石油市场概况1. 生产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全球石油生产依然由少数几个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俄罗斯。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成熟的生产技术,使其成为全球石油生产的主要供应方。
此外,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在近年来加大了石油生产的力度,逐渐成为全球石油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2. 消费情况全球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
美国、中国和印度是全球三大石油消费国,其中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占据全球总量的近20%。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石油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同时,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出现了相对稳定甚至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能源结构转型和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所致。
3. 市场价格全球石油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际政治形势、供需关系、天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对石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全球石油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动荡导致的。
特别是2014年至2016年期间,油价大幅下跌,这导致石油生产商普遍面临压力。
三、全球石油供需分析1. 供给方面全球石油供应主要受到寡头垄断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家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对全球市场波动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美国页岩油革命的兴起也使得美国成为全球石油供应的关键角色。
2. 需求方面全球石油需求在持续增长中,但增速有所放缓。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对石油的需求增长。
然而,从能源转型、环保意识提高等方面来看,清洁能源的发展将对石油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
新兴的电动汽车市场将进一步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的需求。
3. 供需平衡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但局部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状况仍然存在。
世界石油资源如何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如何分布.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石油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还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一、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美国原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加拿大原油位居世界第二位。
墨西哥原油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家二、欧洲及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三、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
据资料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
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
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四、中南美洲中南美洲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两个国家。
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七位。
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
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厄瓜多尔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五、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中、印、印尼以及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但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资源消耗也非常严重,所以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石油。
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植物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其加工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植物油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
从供给方面来看,植物油的来源丰富多样。
常见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不同的植物油在原料产地、种植规模、加工工艺等方面存在差异。
大豆油是全球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之一。
其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这些国家拥有广阔的耕地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大规模种植大豆并进行高效加工。
棕榈油则主要产自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由于棕榈油的产量高、成本低,在食品加工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菜籽油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有着较大的产量和消费市场。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菜籽油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
花生油和玉米油等则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上也占据一定的份额。
在加工工艺方面,植物油加工行业不断引入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的压榨法和浸出法仍然是主流的加工方法,但现代技术使得这些方法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例如,先进的压榨设备能够在提高出油率的同时,更好地保留植物油中的营养成分。
同时,精炼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通过脱酸、脱臭、脱色等环节,去除植物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提高油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一些企业还采用了物理精炼等环保型工艺,以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植物油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饱和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这也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
另外,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专用植物油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烘焙行业需要具有特定性能的植物油,以保证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这就要求植物油加工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

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食用油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配料,其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全球食用油贸易的概况、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贸易形势及出口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全球食用油贸易的概况食用油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其贸易量大且频繁。
自20世纪末,食用油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全球食用油贸易集中在少数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
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1. 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出口国之一,阿根廷葵花籽油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其主要出口对象包括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
2. 印度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葵花籽油和棕榈油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印度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棕榈油依赖性较高。
3.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主要棕榈油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
它们对中国、印度、欧洲等地的出口量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之一,但也是进口国。
中国主要从阿根廷、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口葵花籽油和棕榈油。
贸易形势在全球食用油贸易中,亚洲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
葵花籽油和棕榈油是全球食用油市场的两个主要品种,对全球食用油贸易形势产生着重要影响。
葵花籽油,因其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备受青睐。
中国、印度和欧洲是葵花籽油的主要进口国,而阿根廷、乌克兰和俄罗斯则是主要出口国。
棕榈油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出口量居全球食用油贸易之首。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
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出口影响食用油的国际贸易和出口情况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出口国通常能够通过食用油贸易增加贸易顺差,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过度依赖食用油出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出口国的经济和农业部门可能会受到冲击。
菜籽油的介绍及我国菜籽油的供给与需求情况

菜籽油的介绍及我国菜籽油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一、菜籽油的介绍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制取的一种植物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菜籽油与棕榈油、大豆油并称“世界三大植物油”。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菜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
一般菜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广泛运用在淡水养殖业中。
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石油柴油理想替代品。
1、菜籽油的分类:(1)按制取工艺来划分,可分为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压榨菜籽油更好的保留了菜籽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香味。
以古法工艺制取的风味菜籽油以压榨工艺为主,工业化批量加工的菜籽油多以先压榨后浸出的方式制取,两种工艺并存,一般分类存放,单独精炼加工。
压榨工艺是通过物理方式(如压榨)从油料中榨取菜籽油,能够更好地保留菜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并通常保留了原料的天然风味和香气;浸出工艺制取的菜籽油是使用食品级溶剂正己烷将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风味较为清淡。
(2)按脂肪酸组成的芥酸含量来划分,可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目前湖南、湖北、内蒙等地菜籽以低芥酸为主,云、贵、川等地菜籽多为高芥酸。
低芥酸菜籽油具有纯净、口味清淡的特点,高芥酸菜籽油具有独特的浓郁“辛辣”味,两者风味口感不同。
2、菜籽油的生产和储运:(1)菜籽油的制取一般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浸出法是用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取油方式。
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菜籽经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流程后,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得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
菜油加工时,一般先压榨取油,然后将压榨后的饼粕通过浸出再取油。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
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对于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以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石油的地理分布特征。
一、全球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国分布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和拉美地区。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占据全球石油储量的近一半。
北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
欧亚大陆主要产油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拉美地区主要产油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
2. 石油储量分布全球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总储量的近一半,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储量居全球第三位。
3. 石油产量分布全球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量国。
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二、中国石油地理分布特征1. 主要产油区分布中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产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占据中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大部分。
华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河北、山西等,西南地区主要产油省份有四川、云南等。
2. 石油储量分布中国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中国总储量的大部分,其中辽宁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储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3. 石油产量分布中国的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占据中国总产量的大部分,其中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量省份。
西南地区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菜籽油地域分布与经济价值分析

菜籽油地域分布与经济价值分析菜籽油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具有植物源、富含油酸和维生素E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地家庭和商业厨房的欢迎。
了解菜籽油的地域分布和经济价值对于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分布和经济角度分析菜籽油的特点和价值。
一、菜籽油的地理分布菜籽油主要由油菜籽提炼而成,所以其地理分布与油菜种植区域相关。
油菜是一种寒生作物,适应性强,因此在各大洲广泛分布。
下面是菜籽油主要产地的地理分布:1. 亚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是亚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河南、湖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生产地区。
2. 欧洲:欧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地包括乌克兰、俄罗斯、法国、英国等。
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出口国之一,沿黑海沿岸地区的黑龙江州和敖德萨州是乌克兰的主要产区。
3. 美洲:加拿大和美国是北美地区主要的油菜籽种植区域,菜籽油也在这些地区广泛生产和消费。
阿根廷和巴西是南美洲著名的油菜籽种植国家,也是菜籽油的重要产地。
4. 大洋洲和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油菜种植在大洋洲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有一定的油菜籽种植和菜籽油生产。
二、菜籽油的经济价值1. 农业经济价值:菜籽油作为农产品,对地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油菜种植和菜籽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和农业增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
2. 食用油市场:菜籽油在全球食用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低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受到健康饮食追求者的青睐。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菜籽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3. 国际贸易:菜籽油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商品之一。
各菜籽油产区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互通,促进了全球食用油市场的繁荣。
特别是中国、乌克兰等国,其菜籽油出口量较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产业发展:菜籽油产业链包括油菜种植、菜籽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不同行业。
世界上主要食用油的种类和用途

世界上主要食用油的种类和用途世界上主要食用油如下:一:棉籽油: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大豆油: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
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
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
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椰子油: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
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
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
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世界六大产油区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与产量波动原因分析

世界六大产油区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与产量波动原因分析--------------------------------------------------------------------------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23截止2003年1月1日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比例大于1%的国家1.81%科威特①伊拉克①4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趋势图2,000,0004,000,0006,000,0008,000,00010,000,00012,000,00014,000,00016,000,00018,000,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世界各地区2001年底石油产量比例12.62%567世界石油产量趋势图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世界各地区石油储量与产量值及构成比例单位:万吨一、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与产量概况8(一)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概况初步统计,世界上有九十六个国家与地区在进行石油勘探和生产。
通过对1980~2003年期间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
截止到2003年月1月1日,世界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661.15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939.2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6.53%;美洲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429.6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5.86%;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08.7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54%;非洲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106.0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38%;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53.0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19%;西欧地区剩余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24.7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49%。
食用油行业市场分析

食用油行业市场分析第一篇:食用油行业市场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食用油作为厨房必备的食品原料备受消费者关注。
食用油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其中包含多个品种和品牌。
本文将针对食用油行业进行市场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概况食用油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食用油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和食用习惯的差异,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其市场规模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二、品种分析1. 植物油植物油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食用油品种之一,主要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由于其天然的来源和较低的价格,植物油在市场上占据较大比重。
例如,大豆油是中国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在市场上销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2. 动物油动物油是另一类较为常见的食用油品种,主要包括牛油、羊油等。
动物油相比植物油,口感更为浓郁,适合用于烘焙和烹饪。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动物油高脂肪含量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消费者对动物油的需求逐渐下降。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趋向选择植物油作为替代品。
三、发展趋势1. 健康食用油的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健康食用油的需求也在增长。
低脂肪、低胆固醇和富含营养的食用油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亚麻籽油和芝麻油等营养价值较高的油品逐渐成为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首选。
2. 多元化的包装和包装规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食用油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包装形式和规格。
不同规格的包装对于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和促进销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精美的包装设计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创新产品的推出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口味和健康需求的追求,食用油企业开始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例如,富含植物蛋白的豆油、低温提取的特种植物油等,这些产品通过改良原料和生产工艺,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作为重要的食用和工业原料,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全球及中国油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市场的趋势。
二、全球油脂市场发展现状1. 全球油脂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全球油脂市场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
主要原因有:首先,全球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上升,推动了食用油脂市场的发展;其次,油脂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生物燃料和化妆品等,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再次,全球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了油脂的生产效率。
2. 全球油脂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尽管市场规模扩大,但全球油脂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主要原因有:首先,一些主要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受限,导致供给不足;其次,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再次,一些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关系的紧张。
3. 全球油脂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供需关系的紧张,全球油脂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主要表现在:首先,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大了油料的种植和油脂的加工产能,以保障本地市场需求;其次,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再次,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三、中国油脂市场发展现状1. 中国油脂市场规模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脂消费国之一,近年来中国油脂市场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
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国人口众多,食用油脂需求量大;其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油脂消费的增长;再次,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油脂的需求也提供了市场支撑。
2. 中国油脂市场结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油脂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主要表现在:首先,高品质、营养价值高的油脂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次,健康油脂产品的需求增加,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再次,一些国内品牌的崛起,与国际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3. 中国油脂市场面临挑战尽管市场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中国油脂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及中国棕榈油消费市场分析

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及中国棕榈油消费市场分析1、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植物油,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6年以来,全球棕榈油产量增长较快。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9/20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7569万吨,同比增长2.4%。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是全球三大棕榈油生产国。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棕榈油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90%左右。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2018年其棕榈油产量达到39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5.9%。
印尼棕榈油主要产区在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岛的棕榈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印尼总面积产量的80%。
马来西亚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国。
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超过5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一半以上,棕榈是马来西亚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
2018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1968.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7.8%.泰国在近几年棕榈油产量有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180万吨,预计2019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全球主要棕榈油出口国,2018年印度尼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占全球贸易量的44%。
2、中国棕榈油市场分析我国植物油消费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这三大植物油为主,2018年这三大植物油占总消费量的77%,品种结构不均衡。
由于近两年葵花籽油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进口量明显增加。
随着中国的消费水平提升,近年来高端油种消费增加。
2018年棕榈油消费占比17%。
2012-2016年,我国棕榈油消费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棕榈油消费量为481万吨,2018年棕榈油消费量出现明显上升,达到54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12.8%。
世界各国常用的食用油种类介绍

世界各国常用的食用油种类介绍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作为烹饪的重要原料,它不仅能增添菜肴的口感和口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世界上各国使用的食用油种类多种多样,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食用油。
1. 橄榄油橄榄油是地中海地区最常用的一种食用油。
它以橄榄为原料,经过榨取和提炼而成。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对心血管健康和抗氧化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橄榄油的独特风味也为各种菜肴增添了独特的口感。
2. 大豆油大豆油是亚洲地区最常用的一种食用油。
它主要由大豆种子榨取而成,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脂。
大豆油富含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大豆油烟点较高,适合高温烹调,常用于炒菜和炸食物。
3. 花生油花生油是世界各国常用的食用油之一。
它以花生为原料,经过榨取和提炼而成,具有植物油中烹调性能较好的特点。
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由于其醇香的风味,花生油常用于炒菜、煎炸和拌凉菜等。
4. 菜籽油菜籽油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食用油之一。
它主要由油菜籽经过榨取、精炼等工艺制成,是一种黄色透明的食用油。
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磷脂等,具有维护心血管健康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由于其高温稳定性好,菜籽油适合各种烹调方式,是家庭和餐饮业中常用的食用油之一。
5. 米糠油米糠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以米糠为原料制成。
它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维持皮肤的健康。
与其他食用油相比,米糠油的热量较低,不易导致肥胖。
米糠油适合烹调炒菜和炖汤,能够提升菜肴的美味度。
综上所述,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米糠油是世界各国常用的食用油种类。
每种食用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烹调方式和口味需求进行选择。
在摄入适量的食用油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石油分布ppt课件

最新编辑ppt
1
一、世界石油分布
1桶=159升 1桶=0.1385吨
最新编辑ppt
2
最新编辑ppt
3
一、世界石油分布
世界上石油的蕴藏、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都是极不平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北美洲的石油资源已被大量勘探和开采, 那里占有当时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大部分,而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的石油资源基本上还处于未经勘探的 状况。
17
一、世界石油分布
1、世界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不但资源分布不平衡,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2、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石油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多向国外输出。 3、经济发达国家,除前苏联、加拿大、英国等外,石油都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4、目前美-日-中三国是进口能源最新最编多辑的pp国t 家,全世界约有2/3的国家能源不能自给。 18
西亚波斯湾沿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地区,该地区所产石油 90%以上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60%,主要输往西 欧、北美及日本。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石油产量近几年来增长很快,主 要供应西半球,前苏联石油产量也较大,除供本国外,主要供应 东欧一些国家。东南亚和我国石油产量,主要输往日本、菲律宾 等。
全美80%以上的储量集中于 美国的四个州: 得克萨斯州(24%) 阿拉斯加州(22%) 路易斯安纳州(20%) 加利福尼亚州(19%) 其他产油州还包括 新墨西哥州 俄克拉何马州 怀俄明州 堪萨斯州 密西西比州 北达科他州等。
最新编辑ppt
9
最新编辑ppt
10
四、加勒比海地区
即拉丁美洲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其主要产油国,委内 瑞拉的马拉开波盆地是主要的产油区。该地区所产的石油主 要供美洲地区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世界油脂生产和供给现状及各个国家主要食用油的分布1.1 世界油脂的生产现状(油料作物产量及最终用来制取油脂的比例)世界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为主,包括大豆(有时也将大豆列为粮食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亚麻籽、大麻籽也是榨油原料。
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榄、油棕、椰子和油桐等)占次要地位。
油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与粮食作物有些类似。
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油料作物的种植,只是品种不同而已。
不过,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个别油料作物的分布比较集中。
世界上产油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大豆、棉籽、花生等)、中国、苏联(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等。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许多油料的生产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占五分之四,亚麻籽占五分之三,大麻籽占70%,油菜占三分之一,大豆占近四分之一以及100%的油棕和椰子。
油料作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西欧和日本油料产量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进口地区。
大豆流通量占其生产量的30%,是流通量最多油料。
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92%。
2004/05年度,菜籽主要生产国有中国(1382万t)、加拿大(782万t)、印度及欧盟。
但是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多数仅在本地消费(表2)。
中国是菜籽、棉籽、花生和芝麻生产大国,产量排名均居世界之冠,大豆也居世界第4位。
但是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食用油消费量也快速增加,从1996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油料输入国。
目前,大豆进口量已占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且有不断扩大之势,据报导,在近年内将很快会超过40%,而另一个10亿人口大国印度的情况也类似。
目前,世界油料的流通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以大豆为例,已经形成了以欧盟、日本及台湾等传统输入地为主的成熟市场;以进口快速增长的中国为代表的成长型市场;以及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这三种格局。
大豆:油世界称04/0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2.122亿吨,05/06年度为2.20571亿吨,美国农业部认为,06/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6亿吨。
07/0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为2.22亿吨。
占全球油籽总产量的56.6%,贸易量占全球第一名,总的压榨量为2.05亿吨(占60.1%)。
07/08年度大豆油全球总产量为3797万吨,占全球植物油产量的第二名(29.8%),进出口量亦仅次于棕榈油,排第二名。
另外油世界预测08/09年度全世界大豆产量2.413吨。
巴西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
受05/06年度豆价低迷影响,06/07年度,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
美国农业部预测,巴西06/07年度大豆产量约为5900万吨。
如果今年下半年国际豆价坚挺。
那么,07/08年度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扭转下滑的趋势。
美国农业部预测07/08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6100万吨。
我们认为,如果不出现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高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测。
07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90万公顷,较06年下降2.2%,产量将为1500万吨。
另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4月14日发布的4月份《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950万公顷,较上年增长9.20%;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预计为1650万吨,较上年增长22.22%。
油菜:菜籽油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同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油脂。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05/0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4841万吨,06/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4720万吨,07/08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为5160万吨。
欧盟27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83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950万吨,上年为880万吨。
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上年为1270万吨。
印度产量预计为650万吨,上年为580万吨。
澳大利亚产量预计为140万吨,上年为50万吨。
全球油菜籽消费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
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4610万吨。
期末库存预计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
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
另根据德国油世界预测,08/09年全球油菜籽产量为5140万吨,同比增加350万吨,将超过2005年的产量水平,并创下历史新高。
2008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有望超过1000万吨的水平,同比增加130万吨。
2008年印度油菜籽产量将出现恢复性生产,产量有望实现600万吨。
2008年澳大利亚菜籽产量有望恢复到180万吨,同比增加60万吨。
预计2008年我国油菜籽总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比上年企业及民间预计的800万吨,增加了200万吨,增幅为20%。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4月14日发布的《中国主要粮油产量4月份预估报告》中预测2008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28万公顷,较上年增长12.38%,预计油菜籽总将达到1200万吨,比我国去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的数据略有增加。
花生: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二位,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20年来,世界花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产、贸易量增长显著,花生生产目的、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花生科技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花生需求将会增加,预计到2010年,世界花生生产、贸易、科技都将持续发展并得到提高。
目前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约2122万公顷,单产1210公斤/公顷,总产2568万吨。
世界花生基本上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亚洲种植1347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63.4%;非洲种植654万公顷,占世界面积的30.8%;美洲种植116万公顷,占世界面积的5.5%;亚洲、非洲、美洲共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9.7%,欧洲和大洋洲仅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世界花生主产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廷等。
印度种植面积最大,近年平均种植841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39.6%,居首位;中国种植面积328万公顷,占世界面积的15.5%,居第二位;尼日利亚种植128万公顷,占世界面积的6%,居第三位。
花生总产:中国因单产较高,总产达783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印度虽面积最大,但因单产较低,总产为772万吨,居第二位;美国181万吨,居第三位。
近五年来,全球花生油年产量在520万吨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中国占近40%。
2007年世界大豆、油菜籽、花生、葵花籽、棉籽、棕榈仁和椰子仁七种油籽的总产量为39132万吨,较上年的40641万吨降低1509万吨,降幅为3.7%。
大豆产量和葵花籽产量大幅降低是导致2007年油籽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其中,2007年世界大豆产量为22159万吨,同比降低1398万吨,降幅为5.9%;2007年世界葵花籽产量为2749万吨,同比降低266万吨,降幅为8.8%。
德国油世界称2007/08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1.269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1%。
其中豆油3755万吨,增4.3%;菜籽油1847万吨,增5.4%;棕榈油3900万吨,增5.9%;葵花籽油1074万吨,减少0.4%;棉籽油484万吨,与上年持平;花生油487万吨,减少0.2%。
全球植物油消费量1.26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9%。
植物油库存量76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8%。
总部位于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全球10个主要油料作物2008/09年度产量料增加3,290万吨至4.181亿,不过库存较低的局面可能依旧令供给紧俏。
1.2 世界油脂的供给现状(包括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用油直接食用量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疯狂飚升,生物燃油替代项目正在全球广泛推广,豆油、菜油、棕榈油等油脂成为生物燃油制作的主要原料,推动全球价格一路上涨,种植收益明显高于粮食作物(谷物类),各国农民都有大规模转种油料作物的趋势,从而造成全球范围内油脂需求明显增大,加上通货膨胀,油料价格不断上扬。
《油世界》称2006/2007年度全球17种主要油食用油和油脂的消费量达1.531亿吨,高于预测的产量1.529亿吨。
2007年世界植物油工业消费量为2104万吨,较上年增长270万吨,增幅为14.7%;2007年世界植物油食用消费为9934万吨,较上年增长355万吨,增幅为3.7%,两者总计增长625万吨,增幅为5.5%。
与此相对应,2007年世界植物油产量仅增长494万吨,增幅为4.0%,世界植物油需求量的增长明显快于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导致2007年植物油库存水平降低至近三年来的低点。
同时,2007年世界植物油产量的增长是在油籽产量大幅下降的局面下取得的,即当年油籽压榨数量高于当年油籽产量,因此2007年世界油籽库存水平也降低至近四年来的低点。
国际市场上,按照2008年美国、巴西和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增长的预计(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扩大400万公顷,巴西扩大220万公顷,中国扩大100万公顷),2008年世界大豆产量将提高1540万吨左右,折油277万吨。
如果再加上菜籽油、棕榈油和其它植物油产量的增长,预计2008年世界植物油产量将增长500万吨左右。
而按世界植物油工业和食用消费近几年增长率来计算,2008年工业和食用需求分别增加371万吨和307万吨,可以看出,植物油需求增长略高于产量增长,全球植物油市场供需仍偏紧,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国内市场上,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2008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将较今年增长150万吨(折油54万吨)。
预计我国2008年大豆播种面积扩大100万公顷,预计产量增长185万吨(折油31万吨)。
如果2008年我国其他油料产量与2007年持平,那么2008年下半年,我国国内食用油供应量将较2007年提高85万吨,加之植物油进口量同比继续增加,而我国植物油消费仍以食用为主,其他消费较少,因此以我国去年2250万吨左右的食用消费量来估算,我国下半年植物油供给量的增加基本能满足国内食用消费的增加量。
1.3世界主要国家食用油脂的选择、习惯及变化趋势1.3.1世界植物油消费概况通常各国消费量最多的植物油,大多是以本国生产的原料生产的。
例如,在美国和巴西是大豆油为主,在马来西亚以棕榈油为主,在德国以菜籽油为主,在意大利则是橄榄油。
但是,稍加分析,这中间却又并不尽完全相同。
美国国内大豆油的消费量超过90%以上,巴西大豆油消费量超过80%,与这些以单一化油脂消费情况不同的是,在意大利消费量最多的橄榄油不过占总消费量的35%,其消费模式是多种植物油间的良好平衡。